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18牛和鹅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72229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18牛和鹅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18牛和鹅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18牛和鹅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第六单元-18牛和鹅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8牛和鹅教学目标1 .认识“谓、拳、捶”等12个生字,会写“摸、甚、跪”等15个字。能正确读写“甚至、 顽皮、故意”等14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 心情。3 .思考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4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5 .通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 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重点1 .结合课文中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2 .思考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难点1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2 .通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 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学策略.字词教学本课的生字不是很多,但局部字需要多加注意,比方“跪”,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 主识记,教师实时点拨。从而到达多方面快速识记的效果。词语教学,本课的词语偏于口语化,可以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注意与口语相结合,更好地理解 词语的意思。1 .阅读教学本组单元的重点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在教学中,要适时提醒学生把自己的感悟标注在 文中的空白处,从而养成作批注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就要拿笔记录自己的所悟所感。 3.情感教育关于

3、情感教育,应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明白不欺负弱小的道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 观,学会保护自己,保护同学,推己及人。学前准备1.预习提纲(1)熟读生字表、词语表。(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2课时 课时目标1 .结合课文中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2 .思考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3 .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4 .通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 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教学过程一、听故事,导入新课1

4、 .师:(神话故事)孩子们,课前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非常有趣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啊, 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靠自己的一双手来劳动。观音菩萨知道了,就把天上的动物派到人 间帮人干活。其中派牛来耕地,鹅来看家。可没想到的是牛的眼睛特别大,把人看得很小,别说 耕地了,一见到人就用角去顶,把人吓得四处逃窜;而鹅那么把人当成了庞然大物,看到人就吓得 浑身直哆嗦,哪能看家啊?于是观音菩萨就给牛和鹅做了个换眼手术。这样一来,力气很大的 牛,就乖乖地听人使唤,勤勤恳恳地耕地了。鹅呢,把人看得比它还要小,见到人就放声大叫, 有时还要上去咬上一口,很好地担当起了看家的工作。这就是这段话的来历。谁来读一读:“牛

5、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 人。”由此我们看出牛怕人,鹅不怕人。大家一定猜到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了吧?对,就是 牛和鹅现在可以上课了吧!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牛和鹅这篇课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板书 课题)这篇文章给我们讲述的就是由这段话引发出来的小故事。2 .牛是怕人的,鹅是不怕人的,作者是怎么对待它们的呢?3 .同学们读课文时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与之前的课文有所不同?预设:课本的侧面出现了一些红色的标注。4 .是的,同学们真会观察,课本的侧面出现了一些红色的标注,这叫什么?这叫批注,俗话 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就是让我们在读

6、书时多作批注,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 课文的表达方式。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学习在适当的地方作批注的阅读方法。二、深入文本,研读品悟课文中“我”和金奎叔对鹅的态度有什么不同?鹅对金奎叔和“我”的态度又有什么不同 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411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学着书中批注的样子在书旁写上自己 的感受。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在阅读实践中能运用一些阅读技能进行个性化 的阅读。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读、自悟、勾画、批注、交流、评价的阅读方法有一定 的积淀。这篇课文中的批注给了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阅读实践的更好的 历练机会。(一)

7、抓住“我”与“鹅”的不同态度。相信同学们在认真品读课文后,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在那难忘的经历中,“我”对鹅抱有 怎样的态度呢?(怕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1 . “我”怕鹅。(1)读课件出示的句子,说说从哪些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我”害怕的心理。课件出示:我们看到妈,那就完全两样了:总是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 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预设:从“远远地”“绕个大圈子”可以看出“我”十分害怕鹅。(2)课件出示句子,说说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写出了 “我”怕鹅。课件出示: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 来O预设:从“马上都不说话了”

8、“贴着”“悄悄地”“很害怕”“怕”等字和词语,可以看出 “我们”怕被鹅发现的心理。(3)读课件出示的句子,请大家找出这段话中可以表现“我”怕鹅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你 能体会到当时的“我”是怎样的心情?课件出示: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预设:从“急急逃跑”“吓得腿也软了”等词语可以看出“我”怕鹅。从这些词语中可以体 会到“我”被鹅追赶时惊慌失措的样子。(4)再来看看这段话,哪些词句写出了 “我”的狼狈?这段话中的两个感叹号有什么作用?课件出示: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可 是叫些什么,当时自己也不知道,

9、大概是这样叫吧:“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预设:“掉”和“脱”两个字写出了 “我”的狼狈,而且“我”还“又哭又叫”。两个感叹 号表现了 “我”被鹅咬住后那种极度恐惧的心理。(5)小结:在鹅面前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 ?用一两个词来形容“我”的狼狈样。预设:极度恐惧、胆小如鼠、狼狈不堪、惊慌失措(6)过渡:那么鹅到底对“我们”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而导致“我”十分害怕呢?设计意图:这篇文章故事浅显生动,没有具体阐释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图,并没有对故事进行太多的分 析,也没有直接揭示出道理,学生必须联系上下文,找到重点、关键、含义深刻的语言文字进行 比照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教师带着学生分析重点词

10、句,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2 .鹅不怕“我”。(1)指名学生读课件上的句子,说说你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鹅?你还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 感受到?教师提示:抓住表示鹅的动作、神态、声音的词语,通过朗读来体会“鹅”的神气十足、目 中无人。课件出示: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 来;还伸长脖子,嘎嘎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预设:这是一只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鹅,还可以从老公鹅咬住“我”的衣襟感受到。(2)第67自然段中也有描写鹅不怕“我”的语句,同学们可以根据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 找出相关语句,在小组内讨论学习。学生分小

11、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继续运用边读边想象的阅读方法,抓住“跑、 赶、张开、咬、拉、拖、啄、扑打” 一系列动词及“嘎嘎、啪嗒啪嗒”两个拟声词来表达鹅的嚣 张气焰。(3)学习到这里,大家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鹅?用一两个词来形容它。预设:目中无人、傲慢、嚣张。设计意图:让学生边读边作批注,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 语,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3 .找原因。在我们看来,鹅的体型并不大,但它为什么胆子这么大? “我们”又为什么惧怕它呢?(1)师引入:原来大家都说课件出示第12自然段,学生齐读。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

12、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 小,所以蚂不怕人。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2)从这两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们”对这句话确实信吗?预设:大家都知道牛是怕人的,而鹅不怕人;深信不疑(3) “我们”为什么会“深信不疑”?预设:因为大家都说,所以“我们”都很相信。设计意图:这里写“我们”怕鹅的原因,与下文金奎叔不怕鹅的原因形成比照,从而理解从不同角度看 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二)抓住“金奎叔”与“鹅”的不同态度。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呢?面对金奎叔,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1 .金奎叔不怕鹅。课件出示:1 .他一把握住了妈的长脖子。2 .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

13、地把鹅提了起来。(1)引导学生抓住金奎叔的动作与前文“我”的害怕进行比拟,来体会在金奎叔的眼里,鹅 就是一种小动物,根本不需要害怕。(2)提问:你能通过朗读来表现金奎叔对待鹅的态度吗?找学生读,教师指导,尤其注意读出金奎叔不怕鹅、干脆、利落的语气。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设置情境,让学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金奎叔不怕鹅的表现。3 .鹅怕金奎叔。(1)面对金奎叔,鹅又是怎样表现的呢?学生找出相关语句,教师指名学生回答。(2)这时,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鹅?(落荒而逃)(3)鹅在“我”和金奎叔面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形象,这是为什么呢?对“鹅眼看人小”这 种说法金奎叔是怎样看的?(引出金奎叔的话)4 .找原因,

14、进行比照。为什么金奎叔不怕鹅呢?(1)先出示第12自然段中金奎叔说的话,思考:读这一段话,你读出了金奎叔为什么不在 乎鹅是怎么看人的了吗?再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2)认真读读这两段话,想想金奎叔说的话和大家说的话有什么不同?从这不同的话语中你 体会到了什么?预设:“我”之所以怕鹅,是因为“我”很相信大家的话,自己没有去思考。金奎叔不相信大家的话,是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3)小结:我们不能一味地听信他人的说法,我们要从事实出发,正确地看待问题。所以 说,鹅有什么可怕的!课件出示句子,教师引读: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容许。设计意图:文章一波三折,令读者读起来也充满了

15、趣味,在这里做个小比照,对于后文的理解有更好的 铺垫,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从多角度看问题”这一说法。(三)“我”态度的转变。1 .学生齐声朗读第13自然段。2 .作者从金奎叔的话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学生作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3 .再读读这句话,这就是作者听了金奎叔的话后悟出的道理。那么作者仅仅是对鹅的态度转 变了吗?(不,对牛的态度也转变了。)4 .如果把这一句话放牛身上,应该改为: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实在比它弱啊!5 .小结:听了金奎叔的话,“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了转变,是因为“我”明白了不要站在 牛和鹅的角度去看待人,

16、而应该站在事实的角度去看待牛和鹅。聪明的人往往会从生活中的小事 悟出大道理,而这些道理最终指引着他的人生道路。作者任大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信请读一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一一“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为什么小时候金奎叔的话作者至今 还会记得呢?6 .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完成练习。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因为 O7 1:金奎叔的话告诉作者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8 2:金奎叔的话让作者在童年时期不再害怕像鹅一样的事物,不再欺负像牛一样的事物。设计意图:本篇文章内容浅显易懂,但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需要教师从多方面做引导,积极鼓励 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主旨,并应用到

17、实际生活中去。三、深化主旨,拓展延伸1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明白了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看生活中的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2 .就这一篇课文来说,你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你也会得到不同的收获。课件出示:从金奎叔的话中,我明白了 O从劝诫鹅的角度,我会对鹅说 0从告诫牛的角度,我会对牛说 0预设:从金奎叔的话中,我明白了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害怕像鹅一样的事物,更 不能欺负像牛一样的事物。从劝诫鹅的角度,我会对鹅说不要欺负害怕你的小动物和人。从告诫 牛的角度,我会对牛说不要默默承受别人对你的欺负。3 .课外拓展:推荐课外阅读丰子恺的白鹅。四、作业设计作者的童年真的是与众不同啊,你的童年又是怎样的呢

18、?相信你的童年也有不一样的精彩, 选取自己童年生活的一个小片段,仿照课文中动词的运用,写一写。设计意图:课文故事生动,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是对学生进行习作思维训练,仿写语言的好教材。板书设计牛和鹅具体描述改变认识怕鹅 不怕牛受到教育 存到帮助 被相追赶不 帕 得不欺负牛I一物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I教学反思齿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生动,很有特色。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一些小细节:一、自主识字,重点指导。本课生字较多,要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总结识字方法,从而扩大识字量。在书写方面要注意 提醒学生们注意框架结构,尤其是一些笔画的长短。二、细读文本,作好批注。文中记叙了 “我”被鹅追赶的一次经历,作者将鹅的神气十足、目中无人的样子,以及 “我”狼狈不堪、慌忙逃窜的场面,全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 以及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灵活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可以借助文中的批注,多加提醒学生 们作批注。三、读中悟情,积累好词好句。课上,应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积累优美、生动的语句,使学生在朗读中思 考,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场景,在思考中感悟,感悟作者的语言表达、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以 及作者用生动的故事作为依托,阐释深刻的道理的写作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