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西南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语文试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西南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一)语文试题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秘密启用前2023届“3+3+3”高考备考诊断性联考卷(一)语.文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费孝通认为,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要认识自己的文化,也要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 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
2、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 短,共同创建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创造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条件。文化自觉强调要重新认识文化传统,以传统为基础建设新的中国文化。社会和国家是从自己独特的历 史精神和传统中成长出来的,并不是人为理性地设计出来的,所以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要对其自身所 处的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和形成过程,也就是明白自身所处文化的历史精神和传统;明白 了其历史精神和传统,就有利于明白其所具特色,并预测它发展的趋向。这样,才能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 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时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费孝通在20世纪40年代就认为如果
3、要建 立新的中国,首先就要认识旧的中国,也就是中国自己的乡土文化。他指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 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的确,中国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 精华,中国传统文化担负着“守正创新”的时代使命,要通过“温故知新”,实现“推陈出新”。文化自觉“也不主张全盘西化在中国这个有着数千年传统文化根基的社会,实行“全盘西化” 必然会引起文化的混乱和不适,甚至是“无所适从”。因此,我们要在避免“复旧”的基础上充分认识传 统文化,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此基础上,在吸收西方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又要避免“全盘西化”, 通过“融化开新”,重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费孝通“文化自
4、觉”理论告诉我们,如何辩证地看待和应对所谓的文明冲突和世界危机,以“各美其 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思路,构建一个和谐共荣的大同世界。百年大变局下的中国,需 要在“文化自觉”下正确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这一基本问题,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看清楚过.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日随着旅游业的复苏,朋友圈打卡的各地山寨版“白宫”作为又一国产“土味现代建筑”再次引发 网友热议。事实上,类似的现象 。“土味”在网络流行语中是俗气、反潮流、不洋气等一类词汇的统称。不只在建筑界,作为一种
5、独特的“审丑”趣味,“土味”近年来在大众文化领域似乎呈现 出某种蔓延趋势。;昧文化;为何如此甑L究其原因,这是一种审美的缺失,正如木心先生所说:“没 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解救不了。当一个民族的美学教育,跟不上物质充盈的步伐,不仅各种喜剧、闹 剧随之而来,悲剧也会。”“土味文化”盛行之下,如何让其中的错误价值观念和不良信息丧失其寄生土壤,提升全民审美水平至关重要。总体而言,培养和提高青少年鉴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以及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美育作为一种 的教育,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它并非是 的,而是贯穿于个人成长始 终的。18 .请在文中
6、括号内填入恰当的成语。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 .下列选项中,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双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葛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B.袁隆平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 称谓。C.包扎所设在一个小学里,大小六个房子组成“品”字形,中间一块空地长了许多野草。D.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 【答案】18.屡见不鲜(层出不穷) 接踵而至 潜移默化 一蹴而就19.培养和提高青
7、少年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以及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 关键所在。20. B(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字号往哪儿变:变成什么样?这些都是问题。老字号不缺老主顾,。新主顾是谁?年轻人。只有让更多年轻人知道老字号,喜欢上老字号,老字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时代焕发新生机,比如, 适应年轻人的口味和喜好。老字号赖以成名的是它独特的配方、精湛的工若,当代年轻人有着新的爱好与 生活习惯,这往往决定了年轻人新的消费习惯和特征。因此,老字号应加强市场调研,多了解年轻人的口 10/11味和喜好,然后改进自己的产品口味,撬动年轻人的市场潜力。
8、又如,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模式。直播 带货、饥饿营销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营销模式,。而一些老字号沉溺于“闭门造车”,固守传统套路, 依靠相传,无法在年轻人中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对老字号来说,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触“网 运用新兴的移动互联网手段加强推广和营销,把老字号的优势和特点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让更多人熟知。 再如,把创新贯穿到全流程。对一家企业来说,创新是灵魂,是发展之道。对于老字号来说同样如此。顾 客的偏好多种多样,且不同时代,所以老字号应该主动求变,不断在创新中发展。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 个字。22 .请根据
9、以上材料概括老字号改变的方向。【答案】21.示例:缺的是新主顾 颇受年轻人追捧 人们的偏好也有所不同.适应年轻人的口味和喜好;适应互联网新兴的营销模式;把创新贯穿到全流程。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 泄露个人信息。【答案】略。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重温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对我们坚 定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疑具有 重大的启发意义。(摘编自徐平从两个“大变局”
10、看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材料二:1944年,费孝通出访美国,面对生机勃勃的美国社会,他痛感中国传统文化之保守,随后写作了初 访美国一书。他写的是美国,萦绕于心的却是祖国;表现在文本上,就是它隐含的中西(美)对比的思 路。这样的思路也同样存在于乡土中国。初访美国明写美国,暗嵌中国;乡土中国则与之相 反。可以说,在中西文化的联系与对比中,中国文化的特点才能充分显现,这恰恰是走向文化自觉的必由 之路。乡土中国的立意,从根本上看,就是思考传统文化的“根”在何处,我们从何处而来,我们究竟 应该往何处去。乡土是传统文化的根。从对乡土的审视,走向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理解与反思, 这是费孝通文化思考的
11、基本路径。乡土中国试图给乡土生活与传统社会一个合乎事实与逻辑的解释。 中国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婚丧嫁娶,生老病死,一切都好像天经地义。但是我们为什么这样生 活?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这样生活会为我们带来什么结果?在费孝通看来,理解这些问题,是走向 文化自觉的必经之路。这个过程,是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也是一个价值重塑的过程。费孝通的解释之旅从“乡土”开始。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费孝通的解释 思路切中了唯物史观的精髓,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将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人自身的 生产看作“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在传统中国,“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基于血缘的家族
12、则是 “人自身的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在乡土中国中,“差序格局”是能将这两个“历史中的决定性因 素”关联起来的核心概念,它既是土地所衍生的必然,也是家族运行的必需。差序格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血缘等级制度,“血缘”给“等级”打上了浓厚的情感与伦理的烙印,甚 至笼罩上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从此出发,可解释传统生活的诸多方面,包括乡土中国涉及的家族、 礼治、无为政治与长老统治。即使在暴风骤雨这类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中,尖锐的阶级对立也往往与 血缘伦理纠合在一起,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在红楼梦中,贾府这样的贵族之家,与贾氏家族 的其他子弟,构成了一种等级与温情兼在的关系。贾芸尽管卑微贫寒,与宝玉却是叔侄
13、关系,因为宝玉的 一句玩笑话,贾芸甚至可以黄缘而上,将叔侄关系上升为“父子关系”。源于乡土社会的行为方式与观念,成为儒家文化生长与发育的肥沃土壤。儒家文化的根基正在于血缘 伦理。论语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儒家政治与道德秩序的 建构逻辑一一“孝”乃为人之本,归根到底也是政治秩序之“本”。儒家道德理论关注的是人,首先就是血缘意义上的父母与兄弟。做到这一点,便立定了 “根”,就可以推己及人;而推己及人就足以“平天下”02/11To近现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不断变革的社会,尤其是当改革开放之后,与费孝通作为“模型”的传统社会 存在着天壤之别。乡土中国对于现实生活的解释力已
14、远不如前,它的价值更在于引发我们对自己所存 身的这块土地的文化回视与反省。(摘编自余党绪理解乡土中国的三个维度)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时代使命,要在正确认识自身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吸收西方优秀文 化成果,进行“融化开新”。B.基于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我们可以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其、天下大同”的思路看待文 明冲突。C.乡土中国明写中国,暗嵌美国,有利于通过中西文化的联系对比,充分显现中国文化的特点。D.在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下,费孝通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危机,提出了 “文化自觉”的理论。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
15、项是()A.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今天,实现文化自觉,对于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避免灾难性的文化冲突和保持世 界的稳定和平至关重要。B.综合材料一的内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符合费孝通对“文化自 觉”的理解。C.中国传统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儒家文化的社会道德秩序及儒家士大夫阶层进行国家和社会治理的 政治秩序D.两则材料都能够以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立论审慎,具有学术批判精神,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相关 论述内容。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4段论点的一项是()A.水浒传里梁山好汉讲究“义”,但“义”多局限在群体内部;他们对群体外的人,未必厚道。B.三国演义中刘
16、关张用“结义”表达“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志向情谊。C.红楼梦中刘姥姥利用女婿王狗儿家与王夫人家同姓的关系进入贾府,从乡下婆子晋升为“姥姥”。D.边城中傩送和哥哥天保都爱上了翠翠,他们商量着以唱歌的办法来决定谁能获得翠翠的爱情。4 .两则材料都论及“文化自觉”,侧重点有什么不同?5 .材料二说“乡土中国对于现实生活的解释力已远不如前,它的价值更在于引发我们对自己所存身 的这块土地的文化回视与反省”请结合材料对这句话加以分析。【答案】1. D 2. B 3. C.第一则材料从宏观视角上进行理论分析,通过对费孝通文化自觉理论的分析,阐释了实现文化自觉 的两条路径,强调了实现文化
17、自觉的重大现实意义;第二则材料选择微观视角,重点分析了乡土中国 如何认知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强调了辩证看待乡土中国的现实意义。4 .社会不断变革,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人的行为方式与意识也随之变化,使现代社会与费孝通作为写 作“模型”的传统乡土社会差别极大,乡土中国较难为现实生活提供恰切的解释。但乡土中国 探寻了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特点,它对乡土、传统文化的理解反思,可以引发我们对自身文化传统的思考。 这一思考有利于我们掌握文化转型的主动权,实现中华文化的“推陈出新”。(二)现代文阅读n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艺术家们冯骥才他外衣兜里揣着半本没有封面、缺张少页的小画集
18、,却像得到一本天书那样,兴奋得好似浑身冒光。 他使劲儿蹬着一辆老旧的匈牙利自行车,吱吱呀呀穿行在雨后漆黑的街道上,昏暗的路灯在雨湿的柏油路 面反射着迷离的光,并与树隙间楼宇中远远近近的灯光柔和地呼应着,让他感受到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特 有的静谧与温馨。在老城市的空气中常常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房屋老旧,行人很少,纯净的空气里充满了淋湿的 树木散发出的清冽的气味。他恍若穿行在一片无边、透明、清凉的水墨中。临出来时,妻子随意儿次叫他围上围巾,他还是忘了,脑袋全是衣兜里那本画集里各种神奇的画面。 他急着要给好友罗潜带去一个剧烈的震动,要看到罗潜面对这本意外的画集表现出的目瞪口呆,想象得出 罗潜那双小
19、眼,要从脸上蹦出来!他进了罗潜家所在的大杂院里,一直把车骑到院子的最里边才下来,急急忙忙把车子倚在树旁,锁了 车。往常,他总会欣赏一下罗潜这个分外迷人的小屋,特别欣赏这间小屋如画般的景象。小屋不过是二三 十年代一座老楼后院的一间储藏室,低矮又简陋。它远离前边那座拥挤着五六户人家的老楼,独处后院的 一角,看上去,好像被历史遗忘在这里。屋顶和门都有点歪,墙皮剥落得厉害,颜色却斑驳又和谐,屋前 几株老树有姿有态地横斜遮翳。他楚云天曾笑着对罗潜说,像一间世外僧房。他下了车,停也没停,急匆匆几步就闯进屋,从衣兜里掏出那半本画集往罗潜手中一塞,什么话也没 说,两眼只盯着罗潜的反应。罗潜也没看他,把画集一翻
20、,果然傻了,一脸惊呆的表情,问他:“你从哪 儿弄到的?”他笑道:“刚从一个亲戚家一堆发还的抄家物资里拣出来的。”他摆一下手说,“先不说这些。先说 这画集怎么样吧? ”“太伟大了! ”罗潜按捺不住心里的冲动,说,“老实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些画,也不知道这些画家 是谁,但肯定是一本多人集。哎,洛夫马上就要来了,他说他借来了几张好唱片。咱叫他看看,这方面他 知道得多。”罗潜话音刚落,门开了。一个年轻男子裹着一股冷风与雨气生气勃勃地闯进来。他带着一种冲劲儿说: “好啊,云天也来了。罗潜把你叫来听音乐的吧?今天我叫你们听一听一一什么是天堂里的声音”罗潜却说:“你先别急,这里有更厉害的东西先叫你享享眼福!
21、”他把手中的画集递给洛夫。但他不 是随随便便递过去的,而是像把一件什么非凡的宝贝交给洛夫,那神气竟有点神圣感。洛夫拿到手里一看,竟然惊奇地叫起来:“这是一一哎呀,是马蒂斯!凡高!这也是凡高啊,还 有雷诺阿,这是莫迪利安尼!这是一一这是谁我不知道,但这一张肯定是伟大的毕加索呀! ”洛夫激动地 说,“这些画家全是印象派抽象派的大师!我老师原先珍藏着一套全集二十四本,日本人印的,我翻过好 多遍,可惜之前全给烧了。这是谁的?从哪儿借来的?能看几天?”罗潜和楚云天笑而不答。洛夫越问,他们越不急着回答。洛夫说:“你们不告我,我就不叫你们听这唱片。罗潜,你敢说你不想听这唱片吗?知道这是什么音 乐吗? ”罗潜
22、是音乐迷,马上服软了。他笑着对楚云天说:“告诉他吧。”楚云天对洛夫说:“这本画集是咱三人的,无限期共同享用。”洛夫一听,激动得张开臂膀,一下子 把楚云天拥在怀里。跟着,他先拿出一张唱片,说:“这张上边写着中文,你们猜是谁的曲子?肖邦的波 兰舞曲,顾圣婴弹的。”罗潜说:“顾圣婴弹得很优雅很深切,她内心修养很深,可惜她自杀了。没想到现在还能听到她弹的 肖邦。”洛夫说:“这一张上边是外文。不是英文,是俄文,我看不懂。罗潜,你中学学的是俄文,能认出是 谁的曲子吗? ”“你这神气是什么意思?”云天问他。“这是老柴的第一啊!”罗潜说。“什么叫老柴第一?”云天 问。显然云天不如罗潜和洛夫更懂得音乐。洛夫对他
23、说:“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呀!他最棒的协 奏曲!就像你拿来的这本画集一样棒。之前我听过一次,激动得全身发抖。我一直认为这辈子再也听不到 这曲子了呢。噢!今天居然听到了。”他的眼睛直冒光,接着说,“怪不得昨天我对延年说我很想念柴可 夫斯基,再也听不到他的音乐了。他听了从柜子下边把这两张唱片掏出来,说借给我听。我一看,一张是 肖邦,这张是俄语,我看不懂。我问他这是柴可夫斯基的吗?他说你一听就知道了。我猜是,可没想到竟 然真是!延年这家伙,真够朋友!哎,咱们还扯什么啊,快听啊!”(冯骥才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们节选并删改).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写“这座城市特有的
24、静谧与温馨”“灯光柔和”“淋湿的树木散发出的清冽的气味”,以景写人, 意在表现楚云天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爱恋。B.小说第六自然段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楚云天急切地要和罗潜分享“小画集”的心理状态。C.洛夫用唱片“威胁”楚云天和罗潜回答关于小画集的问题,体现了洛夫俏皮可爱的特点和对艺术的狂 热。D. “哎,咱们还扯什么啊,快听啊! ”这不仅是洛夫的心声,实际上也是他们三人急切欣赏唱片的心态。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画集只是“半本”“没有封面”“缺张少页和楚云天的感觉“像得到一本天书”形成鲜明对比, 恰好表现了他对艺术的饥渴。B. “恍若穿行在一片无边、透明、
25、清凉的水墨中”这一句将城市夜景比作水墨画,主要表现了城市夜景 的荒凉,为情节展开作铺垫。C.小说描写罗潜看到画时和洛夫看到画时的动作、神态,虽然用语不同,但都巧妙表现了艺术欣赏带给 人的震撼。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叙述不受时空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呈现情节内容,易于刻画众多的人物形 象。8 .小说关于罗潜小屋描写有什么作用?9 .小说塑造三个艺术家形象,意图何在?【答案】6. A 7. B.简陋的小屋作为艺术家活动的场所,折射了文化贫瘠荒芜的时代背景。小屋是人物活动的环境, 常人眼中的简陋破旧的小屋,却是几位艺术家独特的“世外僧房”,故事在这特定的环境中展开。小屋 代表了罗潜的艺术追求和灵魂
26、深处的艺术趣味,也凝聚了楚云天、罗潜以及洛夫共同的艺术志趣。8 .通过表现三位艺术家对艺术的痴迷和狂热;再现那个文化贫瘠荒芜的时代,还有一群钟爱艺术之人 对艺术狂热追求的社会现实。赞美艺术家对艺术纯粹的坚守,流露出作家对这种精神追求的珍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太祖孝慈高皇后当氐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孕后仁慈直智鉴勤王内迨暇则进求古训告六宫;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或言宋过仁厚,后日:“过仁厚,不愈于刻薄乎?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日
27、:“景祥止一06/11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谏日:“民家为 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会后侍帝食,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日:“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 ” 帝日:“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日:“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 ”遇岁旱,辄率 宫人蔬食,助祈祷。诸将克元都,俘宝玉至。后日:“元有是而不能守,意者帝王自有宝欤。”帝日:“朕 知后谓得贤为宝耳。”后拜谢日:“诚如陛下言。妾与陛下起贫贱,至今日,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 于
28、细微,故愿得贤人共理天下”帝每御膳,后皆躬自省视。平居服大练浣濯之衣,虽敝不忍易。帝欲访后 族人官之,后谢日:“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然言及父母早卒,辄悲哀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 寝疾。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后谓帝日:“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 妾故而罪诸医乎? ”疾亟,帝问所欲言。日:“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帝恸哭,遂不复立后。(节选自明史后妃列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后仁慈有智鉴/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B.太祖孝慈高
29、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后/仁慈有智鉴/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C.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后仁慈有智鉴/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D.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宿州人/父马公/母郑媪早卒/后仁慈有智鉴/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不愈于刻薄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尚以礼全终始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朕知后谓得贤为宝耳 若属皆且为所虏 D.妾与陛下起贫贱失其所与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帝想诛杀郭景祥的儿子,马皇后进行劝说,最终避免了一桩冤案。B.马皇后逢着干旱年月为
30、百姓送去蔬菜食物,帮助百姓祈祷上天降雨。C.马皇后认为对皇帝而言贤能之士才重要,并非拥有宝玉之类的财物。D.马皇后临终前劝朱元璋要善于访求贤才采纳忠谏,始终要谨慎从事。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2)后谢日:“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14 .有人评价马皇后为中国古代“第一贤后”,请依据文本简要概括马皇后“贤”在何处。【答案】10.C 11. A 12. B. (1)皇帝在前殿处理政事,有时非常生气,马皇后等到皇帝回到后宫,常常依据事理委婉地劝谏。 (2)皇后拒绝说:“分封爵位俸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法度。”皇后坚决拒绝才停止
31、了这件事。13 .聪明智慧,劝谏有方;仁慈善良,体恤民情;见识高远,重视人才;勤于内治,公私分明。 参考译文: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是宿州人,父亲父公,母亲郑媪,早年就去世。马氐宽厚仁慈且颇具见识,勤 心于迨理内直一空闲时就诜求学习直人风范、她经常告诫宫中嫔妃,因为宋朝贤后很多,便命女史抄写宋 代宫中家法,早晚阅览来省察自己。有人说宋代贤后过于仁厚,马皇后便道:“过于仁厚,难道不比刻薄 好吗? ”皇帝在前殿处理政事,有时非常生气;马皇后等到皇帝回到后宫,常常依据事理委婉地劝谏,参 军郭景祥守卫和州,有人告发说郭景祥的儿子拿着长矛想杀郭景祥,皇帝想要杀了郭景祥的儿子,马皇后 说:“郭景祥只有一个儿
32、子,别人告发的事也许不是实际情况,杀了他恐怕就会断绝郭景祥的后代。”皇 帝了解情况后,发现郭景祥的儿子果然是冤枉的。翰林侍讲学士宋濂受其长孙宋慎牵连而获罪,被逮捕至 京城,判以死刑,马皇后劝谏道:“平常百姓人家为子弟聘请老师,尚且能始终以礼相待,何况天子之家 呢?而且宋濂一直住在家里,对孙子所作所为必不知情。”皇帝没有听从皇后的劝告。事后马皇后陪皇帝 用餐,她不喝酒也不吃肉。皇帝便问是什么原因,皇后回答道:“我这是在为宋先生做祭祀斋戒求福的事 啊。”皇帝听后顿时露出伤感的神情,放下筷子站起身来。第二天便赦免了宋濂的死罪,将他安置在茂州。 一天,马皇后问皇帝说:“如今天下的百姓生活安定吗?”皇帝
33、说:“这不是你应该过问的事。”马皇后 说:“陛下您是天下人的父亲,我有幸能成为天下人的母亲,孩子们安定与否,我怎么可以不过问呢? ” 每逢干旱年月,皇后总是带领宫里的人吃粗茶淡饭,帮助百姓祈祷上天降雨,将领们攻克元都城后,将搜 获的珍宝珠玉献给皇帝。马皇后说道:“元朝有这些宝物却不能保住天下,这说明帝王应当拥有真正的宝 物。”皇帝听后说:“我知道皇后所说真正的宝物是指得到贤能之士。”皇后拜谢道:“确实像陛下所说, 我与陛下同起于贫贱,直到拥有今天的富贵,惟恐因为奢侈而变得骄横放纵,危亡起于细小之事,所以希 望陛下能得到贤能之士共同治理天下。”皇帝每次进膳用餐,马皇后都要亲自检查察看。她平时穿的
34、粗帛 衣服经过多次洗涤,虽然已经破旧仍不忍心更换,皇帝想寻找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皇后拒绝说:“分封 爵位俸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法度。”皇后坚决拒绝才停止了这件事。然而有时谈到父母早亡,皇后常常 痛哭流涕。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卧病在床。群臣请求祈祷祭祀,访求良医。马皇后对皇帝说:“人的死 生,是天命的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医生怎能将死人救活呢?如果我吃药不能见效,恐怕会 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吧? ”病情加重时,皇帝问她还有什么话想说。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访求 贤才采纳忠谏,自始至终,子孙都能够贤能,臣民各得其所。当月丙戌日去世,享年五十一岁。皇帝悲 伤痛哭,于是从此不再册立皇后。
35、(一)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送文与可出守陵州苏轼壁上墨君不解语,见之尚可消百忧。而况我友似君者,素节凛凛欺霜秋。清诗健笔何足数,逍遥齐物追庄周。夺官遣去不自沉,晓梳脱发谁能收。江边乱山赤如赭,陵阳正在千山头。君知远别怀抱恶,时遣墨君消我愁。【注】墨君:墨竹。文与可善画墨竹、常赠苏轼。夺官:熙宁三年,文与可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 陵州,即陵阳。怀抱恶:心情难受。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与可赠予诗人墨竹画,诗人称画为“墨君”,可见诗人对友人赠予的这一礼物十分喜爱。B. “清诗健笔何足数”说的是诗人写再多诗文也不足以称赞友
36、人,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誉。C. “江边乱山赤如赭” 一句运用想象,诗人想象文与可此去前路坎坷,暗含对友人的担忧。D.这首送别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字里行间隐含着对友人的牵挂之情。16 . “紫节凛凛欺霜秋”“逍遥齐物追庄周”两句是诗人对友人品格的赞颂。请简要赏析。【答案】15. B 16.“素节凛凛欺霜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文与可的气节比作深秋“欺 霜”的竹子,赞美文与可的气节坚贞,不畏强权;“逍遥齐物追庄周”句,运用典故,以庄子的逍遥自 在、淡泊名利来写文与可,表达了诗人对文与可的欣赏与赞美。(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过秦论中“, ”两句写陈涉高举义旗之后,天下人纷纷响应, 蜂拥而至。(2)古诗文中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 , 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3)临安春雨初霁中“, ”两句写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作 书品茶消磨时光,内心感到无聊而可悲。【答案】.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