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300:司马炎知道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但是他改变不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治通鉴》300:司马炎知道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但是他改变不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资治通鉴300:司马炎知道九品中正制的弊端,但是他改变不T原创2023-01-30 16:33花言大帅学习内容:【原文】初,陈群以吏部不能审核天下之土,故令郡国各置中正,州置大中 正,皆取本土之人任朝廷官,德充才盛者为之,使锭次等级以为九 品,有言行修著则升之,道义亏缺则降之,吏部凭之以补授百官。 行之浸久,中正或非其人,奸敝日滋。刘毅上疏日:“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 朝之权威。公无考校之负,私无告讦之忌。用心百态,营求万端, 廉让之风灭,争讼之俗成,臣窃为圣朝耻之!盖中正之设,于损政之道有八:高下逐强弱,是非随兴衰,一人之身,旬日异状。上品无寒门,下 品无势
2、族,一也。置州都者,本取州里清议咸所归服,将以镇异同,一言议也。今重 其任而轻其人,使驳违之论横于州里,嫌仇之隙结于大臣,二也。本立格之体,为九品者,谓才德有优劣,伦辈有首尾也。今乃使优 劣易地,首尾倒错,三也。学(动)错了,是找死。不学,是等死。从高峰到灭亡,才37年时间,看这个速度有多快。03,机制纲领华为任老曾经提出: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公司的使命,方向,道路,大政方针都确定了,那么相对而言,局 部的机制就得随时更新,以确保组织活力卫耀说的这段话很对,值得参考曹魏为什么在当时要实行九品中正制度啊,目的就是 人才的问题, 唯才是举给真正有用的人一个通道,有本事尽管来到公司,一定会人尽
3、其用但是,现在环境变了当时环境下的一个好的政策,变成了私人谋利的工具所以,就得及时调整与修正,这是必须的我们在给企业导入激励的方案,从虚拟股,到实股之间,有4-5道 激励,一般最少持续激励5年,国家化标准是8年时间,但是,当有人拿到了注册股之后,他也会不自觉的躺着获利,奋斗 之心有所下降 这是人性之常情,但是你又得改正?所以,华为就创造出来TUP激励方法,我们改良之后成为了 PSP 方法这就是说明一点,没有哪个激励方法,或者哪个机制政策,会一以 贯之,一用到底它必须也得根据公司的发展演化而跟着不断演化,与时俱进。所以,作为管理者,如果今年要实现再突破,那么就得反过来思考:机制如何改动。薪酬分配
4、如何改动、组织结构以什么样的形态才能 支持的住。最好,多写一条改变,改革是痛苦的要与时间做朋友要带着问题前进要从“根” “苗” “花” “果”的根上面入手 比如分配、机制,就是企业的“根”不要想着一次性解决所有的问题,更不要只想想不行动。一个人之所以行,是因为TA “行动” 了,并且一直在行动的路上(完)第一年时间满,写了 300篇,下一年继续资治通鉴学习笔记01 一开篇陛下赏善罚恶,无不裁之以法,独置中正,委以一国之重,曾无赏 罚之防,又禁人不得诉讼,使之纵横任意,无所顾惮,诸受枉者, 抱怨积直,不获上闻,四也。一国之士,多者千数,或流徙异邦,或取给殊方,面犹不识,况尽 其才!而中正知与不知
5、,皆当品状,采誉于台府,纳毁于流言,任 己则有不识之蔽,听受则有彼此之偏,五也。凡求人才者,欲以治民也,今当官著效者或附卑品,在官无绩者更 获高叙,是为抑功实而隆空名,长浮华而废考绩,六也。凡官不同人,事不同能。今不状其才之所宜而但第为九品,以品取 人,或非才能之所长,以状取人,则为本品之所限,徒结白论而品 状相妨,七也。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各任爱憎,以植其私,天下之 人焉得不懈德行而锐人事?八也。由此论之,职名中正,实为奸府;事名九品,而有八损。古今之失, 莫大于此!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敝法,更立一代 之美制。”太尉、汝南王亮,司空卫璀亦上疏曰:“魏氏承丧乱之后,人
6、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 一时选用之本耳。今九域同规,大化方始,臣等以为宜皆荡除末法, 咸用土断,自公卿以下,以所居为正,无复县客,远属异土,尽除 中正九品之制,使举善进才,各由乡论,则华竞自息,各求于己 矣。”始平王文学江夏李重上疏,以为:“九品既除,宜先开移徙,听相并就,则土断之实行矣。”帝虽善其言而终不能改也。【原文华译】魏朝时,陈群认为吏部不能遴选天下人才,所以让各郡国设置中正, 州设置大中正,都由本郡本州人在朝廷做官、德充才盛者担任,让 他们按一定标准,将各地人才评为九品(这就是九品中正制),有 言行修养卓著的,就升职;有道义亏缺的,就降级,吏部就以中正 们的评定为依据
7、来选拔百官。这个制度施行时间长了之后,有些中 正本身就不合格,积弊越来越深,刘毅上疏说:“如今的中正,定九品的时候,高下随意,别人的荣辱,全在他们 手中,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于公来说,他们考核是否失 实,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于私呢,他们揭发他人隐私,又没有任 何顾忌。他们别有用心,各怀目的,积极钻营,廉让之风消失,而 争讼之风盛行,我真为圣朝感到羞耻!这个中正制度,对政治的损害有八个方面:“其一,评级的高低,全看当事人家族势力强弱,是非黑白,全看 当事人家族正在兴起还是衰落,往往十天之内,论断就完全改变。 评级为上品的,没有一个出自寒门,评级为下品的,没有一个来自 豪族。“其二,设置州
8、郡中正,本来是要选拔州里舆论所归服的人,以镇 服不同意见,统一评定标准,但是,责任如此重大,人选却很轻率, 以至于当地舆论不服,朝廷大臣之间也产生矛盾和仇怨。“其三,设立九品中正制,本来是要将才德分级,从首到尾等差分 明,结果呢,优劣颠倒,首尾倒错。“其四,陛下赏善罚恶,无不依法裁决,而唯独对中正,委之以一 国之重任,却没有赏罚考核,而且禁止人对中正的裁决结果提出诉 讼。于是中正纵横随意,无所顾忌,那些被枉屈的,抱怨积存于心, 却没有渠道上达天听。“其五,一国之士,多至千计,有的流徙于他国,有的谋生于远方, 中正对他们都不认识,他怎么能穷尽一国之土?他不管知道不知道、 认识不认识,都给人评定一
9、个等级。于是,要赞誉某人,就听当地 官员的意见;诋毁某人呢,就采信一些流言。中正如果全靠自己判 断,他自己并不认识对方;如果听他人意见呢,听到的又是别人的 偏见。“其六,求得人才,本来是用以治理人民,而如今政绩卓著的,反 而被评为低等,没有政绩的,反而被评为上品,这是压制实际功绩, 而崇尚虚名;长浮华之风,而废除考绩。“其七,不同的官职和事务,需要不同的人才,如今不看他的才干 和特长,而只是分为九品,以品取人,品级够的,那工作非他所长; 擅长干那工作的,品级又达不到。品级和才干之间的矛盾,让九品 之评成了空谈。“其八,九品中评级低下的,并不说明他的罪状;列为上品的,也 不说明他的善行。全凭中正
10、的个人爱憎,植其私党,天下人于是不 再追求德行,而是致力于搞好关系。“由此看来,中正虽然名为中正,实际上是奸恶之府;九品虽然名 义上是九品,实际上有八害。古今之失,莫大于此!愚臣认为,应 该取消中正,去除九品,抛弃魏朝的做法,重新建立新的制度。”太尉、汝南王司马亮,司空卫耀也上疏说:“魏氏承丧乱之后,人士流徙,考详无地,所以设立九品之制,粗 略地满足一时的人才访求而已。如今天下一统,教化方始,臣等认 为应该荡除末法,一概以现在的住所为永久居住地,自公卿以下, 一律以现居地为籍贯,不要让他的籍贯远在异乡,由远方的中正给 他评级。废除中正制度,举善进才,各由本乡推举,则争讼自然平 息,各自修行。”
11、在始平王那里任文学(掌王府教育)一职的江夏人李重上疏说:“九品制废除后,应该先开放允许人民自由迁徙,自由选择永久居 住地,然后由本乡评定人才的制度就可以实行了。”皇帝对他们的建议很赞赏,但始终不能改变。【学以致用】一个组织要发展起来,并且发展的久一点,就不得不思考清楚三个 方面的问题:1,领导人(领导层)的愿景、2,分配、3,机制纲领领导人的发心,精神穹宇,文化底蕴,延伸开来,就是企业的使 命,愿景,价值观.分配,这个是底层逻辑了,人走到一起,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 “色利名权位”的问题曾经有个人说过一句话:五千年来所有造反起义皆因分配不公引起五千年来所有伟大统一皆因分配合理决定打土豪分田地,也
12、是“分配”的战略致胜再说机制与纲领假如一个企业老板说自己很有格局,每年花费几百万学习如何分配, 如何管理.如何创新模式但是,如果这个企业的机制纲领没有改变,所有一切都将没有“附着点”,如水中浮萍01,领导人的愿景从时间维度看,西晋的国祚只有51年,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新政权,316年 长安失守,西晋灭亡280年西晋统一,到316年灭亡,才37年从这里我们能看出了什么?司马炎三位先辈的铺垫(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从公司的高 级打工人,变成了实控人,取代老东家,变成了老板然后,在灭掉蜀汉之后,等待了 13年,励精图治,最终实现全国统但是,统一的那一刻开始,就走向败亡.这跟我们当下的中小企
13、业很像草莽创业时代,什么苦都吃得下,什么难啃的骨头都能咬的上去.然后,在一片如火如荼的氛围当中,危机来临了却不自知什么原因呢?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使命与价值观的确立没有完成,或者说, 没有重新锤炼并使其更加坚定刚开始嘛,可能因为是想发点财,或者实在想找份工作又没人要, 自己也没有文凭,没有啥技术,没办法了才走上创业这条路 但是,一不小心成功了呢?有点钱了并且还年轻,怎么办?是继续走“哪里有钱赚就往哪里跑”?还是思考下,我经营公司到 底是为了什么?为谁而存在?为谁而干?这个问题刘邦想过,然后一路没费什么力气就走到了咸阳,成为了汉王.这个问题很重要,想不清楚,目标就混乱,目标是乱的,那就只能 是
14、过一天算一天就像司马炎这样的,看羊车停在哪里,就在哪里过夜,如同行尸走 肉一样。02,分配分配的不好,就得造反分配的不合理,高管就得离职分配的好,就有激励性,就有战斗力。所以,股权激励是从分配开 始,是治理结构当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九品中正制度,就是豪族垄断政权的制度,他们确保所有官员都在 他们的家族范围内选拔,所以,他们并不在乎他是不是人才,是不是称职谁要动这个制度,谁就在动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奶酪,就要动司马政 权的基础所以司马炎觉得你们说的有道理,但是办不了你看,这个镜头,是不是与民国太子整顿金融改革有相似?蒋经国要改革金融,要打虎,先是跟老蒋通了信,老蒋支持他,很 好但后来呢?行不通的,蒋老板没这个魄力,蒋家王朝还得由这些豪 强家族支持改革,是需要流血的要改革九品中正制,要创新新的制度一一科举制,要真正办成这个 事情,还得等到300年后,而这三百年,就是混乱的三百年。所以,领导人要在“分配”这两个字上面下功夫100万级别,有100万的分配方式1000万级别,有1000万的分配方式1亿以上,就有1亿以上的分配方式,分配的重要性无处不在那么,要不要在“分配”上动刀子呢? 用我们股权激励领域的一句话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