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出自《战国策》的文言文阅读题 专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68879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出自《战国策》的文言文阅读题 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出自《战国策》的文言文阅读题 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出自《战国策》的文言文阅读题 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出自《战国策》的文言文阅读题 专练.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复习备考:出自战国策的文言文阅读题专练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 ” 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 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 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 之,难矣。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 为多张仪而贤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 功,文侯示之谤书一

2、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 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是王欺 魏,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 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 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 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 于是与之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

3、:“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 起兵,复使甘茂攻之,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 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佛为怨,今公用兵无功, 公必穷矣。”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向寿对日:“公不论兵,必大C.古代某国君以重金购求千里马,长久不能如愿。后来他的一位侍 从花五百金买回一匹已死千里马的头,结果不满一年,就有三匹千里马送 上门来。D.在上将军乐毅的统率下,本来安逸轻敌的燕国士兵变得极为勇猛, 他们攻入齐国都城临淄,把财宝尽数取去。最后齐国只剩两座城池未被攻 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t出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2)今王诚欲致土

4、,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14 .孙子兵法日:“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燕昭王为了复 仇,是怎样“谋定而后动”的?请根据选文加以概括。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信侯欲攻赵以广河间,使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质于秦。 文信侯因请张唐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辞日:“燕者 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文信侯去而不快。少庶子甘罗日:“君侯何不快甚也? ”文信侯日:“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而燕太子 已入质矣。今吾自请张卿相燕,而不肯行。”甘罗日:“臣行之。”文信 君叱去日:“我自行之而不肯,汝安能行之也? ”甘罗日:“夫项橐生七 岁而为孔子

5、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奚以遽言叱也!”甘罗见张唐日:“卿之功,孰与武安君? ”唐日:“武安君战胜攻取, 不知其数;攻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武安君也。”甘罗日:“卿 明知功之不如武安君欤? ”日:“知之。” ”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 专? ”日:“应侯不如文信侯专。”日:“卿明知为不如文信侯专欤? ” 日:“知之。”甘罗日:“应侯欲伐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绞而 杀之。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卿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之处矣。”唐日:“请因孺子而行! ”令库具车,厩具马,府具币,行有日矣。甘罗谓文信 侯日: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见赵王,赵王郊迎。谓赵王曰:“闻燕太子丹之

6、入秦与? ”曰:“闻 之。” “闻张唐之相燕与? ”曰:“闻之。”“燕太子入秦者,燕不欺秦 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秦、燕不相欺,则伐赵,危矣。燕秦所 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应五城以广河间请 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割五城以广河间,归燕太子。赵攻燕, 得上谷三十六县,与秦什一。(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五).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 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B.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 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C.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

7、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 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D.燕秦所以不相欺者/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也/今王赍臣五城 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庶子,战国时指年轻的家臣,这一职位与甘罗的年龄非常相称。B.孺子,多指儿童。文中甘罗只有十二岁,年龄尚小,所以张唐以 此称之。C.具币,文中指准备盘缠,其中“具”与现在“开具证明”的“具” 意思相同。D.郊迎,指古代出城迎接宾客的一种隆重仪式,以此表明对来访者 的尊敬。15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信侯为了伐赵,派刚成君去燕国做大臣,最终使燕太

8、子丹入秦 做了人质,以此稳定了秦燕的关系,为将来联合燕国一起伐赵创造了有利 的条件。B.张唐婉拒了文信侯令他去做燕相的请求,这让文信侯颇感不快, 此时甘罗冒死表示愿意劝说张唐,文信侯虽有怀疑,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他 的建议。C.甘罗虽然年幼,但他面对张唐从容自信,拿武安君和张唐作比较, 抛出一连串的问题,以武安君被文应侯绞死的结局为警示,最后成功说服 张唐。D.甘罗在张唐答应入燕为相之后,又前往赵国进行游说。甘罗告诉 赵王,秦燕相亲对赵国不利,并向赵王提出了割地给秦国的建议,赵王当 即答应。16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燕者必径于赵,赵人得唐者,受百里之地。(2)应侯之用秦也,孰

9、与文信侯专?17 .甘罗能成功游说张唐和赵王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答案版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秦武王谓甘茂日:“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 ” 甘茂对日:“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日:“子归告王日: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 寿归以告王,干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干问其故。对日:“宜阳,大县 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 之,难矣。臣闻张仪西并巴蜀之地,北取西河之外,南取上庸,天下不以 为多张仪而贤先王。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

10、羊反而语 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日: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 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是王欺 魏,而臣受公仲侈之怨也。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 人告曾子母日:“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日: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有顷焉,人又日: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日: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 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人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 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日:“寡人不听 也,请与子盟。”于是与之盟于息壤。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

11、,王将 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日:“息壤在彼。”王日:“有之。”因悉 起兵,复使甘茂攻之,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 茂日:”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便为怨,今公用兵无功, 公必宏矣。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向寿对日:“公不论兵,必大 困。”甘茂日:“我羁旅而得相秦者,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 疾挫我于内,而公中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 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 阳拔。(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注】公中:即韩相公仲佣,“中”通“仲”。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臣贤不及曾子/而

12、王之信/臣又未若子曾之母也/疑臣者/不 适三人/王臣为恐臣之投杼也B.今臣贤不及曾子/而干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 三人/王臣/恐为臣之投杼也C.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子曾之母也/疑臣者不三适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D.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子曾之母也/疑臣者不三适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羁旅”,意为长期寄居他乡,在文中指甘茂离开家乡来到秦国做 官。B. “盟”,文中指在神明面前立誓缔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结盟具有 较强的约束力。C. “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

13、 “穷”含义不同。D.“三鼓”,文中指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起鼓舞士气的作用,是 春秋战国时的军礼。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武王野心勃勃,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凯镜周王室,与过秦论 中所说惠文、武、昭襄东“割膏腴之地”相互印证。B.甘茂认为宜阳虽然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实力雄厚,何 况秦王要跋涉千里去进攻,要攻占宜阳实属不易。C.宜阳久攻不下,而且愕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不一,争论不休,导 致武王对战争胜利信心不足,准备停止进攻。D.进攻宜阳时,秦国士兵士气低落,属下左成劝告甘茂要振作建功, 向寿则建议甘茂研究军事和兵法,避免陷入困境。13 .把文中画

14、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子归告王日:“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2)甘茂对日:“息壤在彼。”王日:“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 茂攻之。14 .甘茂在帮助秦国的过程中遭遇多种困难,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 的呢?请简要概括。(3分)15 .【参考答案】C.【解析】“王之信臣”是一个短语,“信臣”不能断开;“疑臣者” 作句子”不适三人”的主语,不宜断开;“王为臣之投杆也”作“恐的 宾语,“王为”不能断开。)11. C.【解析】“公必穷矣”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 “含义相同,指在困顿的处境中。12. C.【解析】宜阳久攻不下,而樽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一致,反

15、 对甘茂攻打宜阳。13【.参考答案】(1)您回去告诉武王,说:”魏王巳同意我的约定。 但希望大王不要进攻韩国”当。事成之后,把一切功劳全归于您。【解析】“听”、“以为”,一点1分,句意2分。(2)甘茂回答武王说:”息壤的盟誓就摆在那里!武“王也说:”是 啊!千”是调动全部兵力,又让甘茂继续进攻。【解析】“对“悉”,一点1分,句意2 分。14【参考答案】(1)制定联魏攻韩的计策,为秦国获取利益。(2)审 时度势,制定盟约,防止秦武王反悔。(3)顶住压力,重赏士兵,振奋士 气,攻取宜阳。【解析】根据文章主要内容简要概括。每点1分,其它合理答案酌情 给分。【参考译文】秦武王对甘茂说:我想出兵向东进攻

16、三川,我死后就可以永垂不巧 了。“甘茂说:”我要求出使魏国,与他们相约共同攻打韩国。”于是, 武王派亲信向寿做甘茂的副使出使魏国。甘茂来到魏国,便对向寿说:“您 回去告诉武干.,说: 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但希望大干暂时不要进攻韩 国。,事成之后,把一切功劳全归于您。”向寿回到秦国,把这话告诉了 武王,武王便在秦邑息壤迎接甘茂。甘茂到了息壤,武王问他为什么暂时 不进攻韩国?甘茂回答说:“宜阳是韩国的大县,上党和南阳两郡间的财 富都聚积在这里,它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现在大王穿越重重 险阻,要跋涉千里去进攻韩国,实在太难了啊!如今我是个寄居此地的臣 僚。椁里子和公孙大爽二人会以韩国国力强为

17、理由来同我争议攻韩的得失, 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从前,曾子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子同姓同 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 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 说: 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 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照样织布。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 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仓皇逃跑 了。像曾参这样贤德的人,而曾参的母亲又对他那样信任,可是三个人怀 疑他,就使曾参的母亲不能信任他。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 不如曾子的母亲相信曾参那样,猜疑我的人更不止三人,我恐怕大王是会像曾参的母亲那样扔掉梭子 逃跑的。“武王说:“

18、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于是 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盟约。后来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还不能攻下,于 是椁里疾和公孙衍二人就在武王面前议论进攻宜阳不恰当,武王打算听信 他们的意见了,因而特别召回甘茂,把情况告诉他。甘茂对武王说:”息 壤的盟誓就摆在那里! “武王也说:”是啊! ”于是调动全部兵力,支持 甘茂继续进攻。宜阳没有攻下,秦兵已死伤甚众,甘茂准备停战。楚人左 成对甘茂说:您在国内受到椁里疾、公孙衍二人的攻击,在国外又与韩 相公仲佣结怨,如果您不能建立战功,就会走投无路了。您不如继续攻打 宜阳,攻下了宜阳,那就建立了大功。甘茂攻打韩国的宜阳,连续三次擂 鼓进军,但士兵仍然不前进

19、。秦国右将军向寿说:“您如果不研究军事和 兵法,就会陷入绝大的困境。“甘茂说:“我是一个寄居在秦国而现在当 上了秦国左承相的人。现在宜阳攻不下,在国内又有公孙衍、椁里疾百般 阻挠,国外有韩相国公仲佣大力抵抗,陷我于困境。这是我的末日到了! 明天让我再击鼓进军,如果还攻不下来,就把宜阳城郊作为我的葬身之地吧!”于是,甘茂拿出自己的钱来加在公家的赏金里。第二天击鼓进军, 宜阳便被攻下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 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

20、蟆辕、维氏之口,当屯留之道, 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 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 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 敝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 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 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 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僻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 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

21、得其财, 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 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止乱之名。令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 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韩,周之与国也。周 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 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 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 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选自战国策秦策)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攻韩劫天子/劫天

22、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 天下之所不欲危B.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 天下之所不欲危C.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 天下之所不欲/危D.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 天下之所不欲/危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是(3分)A. “当屯留之道”的“当”是“挡住,占据”之意,与谏太宗 十思疏中“人君当神器之重”的“当”意思不同。B. “以因于齐、赵”的“因”是“依靠”的意思,与烛之武退 秦师中的“因人之力而敝之”的“因”用法和意义相同。C. “以

23、临二周之郊”中的“二周”,指的是灭了商朝后建立的西 周与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东周。D. “九鼎”,象征国家政权。传说禹收天下之金,“铸九鼎,象 九州”,夏、商、周时奉为传国之宝。12 .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A. 一场关于“伐蜀”与“伐韩”的争论,张仪主张“伐韩”,因 为他认为如果出去攻打戎狄,就离开周王畿太远了,不值得。B.从立论角度看,两人论辩的出发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名” “实”二字,既要为秦谋得实利又要不陷于污名之中。C.秦惠王最终听取了司马错的意见,并派兵攻打蜀国取得成功。蜀国归附了秦国,秦国变得更加强大。D.本文主要由人物的论辨语言构成,文字较为干净、洗炼,且结

24、构精巧、绵密、完整。在叙述中作者并未显露主观的褒贬、抑扬等态度, 但作者的倾向性又融于其中。13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2)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 彼已服矣。14 .清吴楚材古文观止云:“司马错建议伐蜀,句句驳倒张仪。” 请简要概括司马错主张伐蜀、反对伐韩的理由。(3分)【答案】10. D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虚词、短语、排偶 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句子结构来断。本句应是“今攻韩劫 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 欲,危!”11. C据文意可知,“二

25、周,指灭了商朝后建立的西周与在春秋、 战国时期的东周”说法错误。其实,二周,是指在战国时期由周室分裂 而成的东周、西周两个小国。12. A错在“出兵去攻打戎狄,就离开周王畿太远了,曲解原文 “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应该是攻打戎狄之地的蜀国,就远离了 称王天下的霸业。13. 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今天下,天下没有人敢干违抗 的,这就是称王天下的霸业啊。(4分,“莫” “王业”判断句各1分, 句意1分)得到它的土地,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 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4分,“广” “富” “缮”各1分,句意1分)困。甘茂日:“我羁旅而得相秦者,今攻宜

26、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 疾挫我于内,而公中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 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 阳拔。(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注】公中:即韩相公仲佣,“中”通“仲”。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子曾之母也/疑臣者/不 适三人/王臣为恐臣之投杼也B.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 三人/王臣/恐为臣之投杼也C.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子曾之母也/疑臣者不三适 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D.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子曾之母也/疑臣者不三 适人

27、/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11 .下列对文中加粗红色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羁旅”,意为长期寄居他乡,在文中指甘茂离开家乡来到秦国做 官。B. “盟”,文中指在神明面前立誓缔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结盟具有 较强的约束力。C. “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 “穷”含义不同。D.“二鼓”,文中指二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起鼓舞士气的作用,是 春秋战国时的军礼。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4.成就王业宜从易处着手,蜀国易攻易伐,用兵不伤众,取其地可广域富民。伐蜀道义上还可获得禁暴平乱之名,师出有名,不会引起诸侯国 的反对。

28、伐韩未必有利,又有挟天子的恶名,势必迫使各诸侯国联合抗秦, 使秦处于危险的境地。(3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文言文参考译文】司马错和张仪在秦惠王面前进行了一场争论,司马错要攻打蜀国, 张仪说:“不如攻打韩国。秦惠王说:“请让我听听你们各自的道理。” 张仪回答说:“应先与魏、楚两国亲善友好,然后出兵韩国的三川,堵 住辕、维氏两个隘口,挡住通向屯留的路,让魏国出兵切断南阳的通路, 楚国派兵逼近南郑,而秦国的军队则攻击新城和宜阳,兵临东西周的疆 界,声讨周君的罪行,(随后)乘机侵占楚、魏两国的土地。周王室知 道已经不能拯救自身,一定会交出大禹所铸造的九鼎和各种图籍珍宝, 我们占有了九鼎,掌握地图和

29、户籍,挟持周天子,用他的名义来号今天 下,天下没有敢于违抗的,这就是称王天下的霸业啊。如今,蜀国是西 边偏僻(落后)的国家,又是戎狄中的首领。攻打蜀国,会使士兵疲惫, 使百姓劳苦,却不能以此来建立名望;即使夺取了那里的土地,也算不 得什么利益。我听说:争名的要在朝廷上争,争利的要在市场上争。 现在的三川地区和周王室,正是整个天下的大市场和朝廷,大王不去争 夺,反而与那些野蛮的人争夺名利,这就离称王天下的霸业远了。”司马错说:“不对,我听到过这样的话:想使国家富庶,一定要 扩大他的领地,想使军队强大的一定让他的百姓富足,想称王天下的一 定要广布他的恩德。这三个条件具备了,那么,称王天下就会随之实

30、现。 现在大王的土地少,百姓贫困,所以我情愿从那容易办到的事做起。蜀 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又是戎狄中的首领,而且有像桀、纣一样的祸乱。 用秦国的军队前往攻打,就如同用豺狼驱赶羊群一样。得到它的土地, 能够扩大秦国的疆域;得到它的财富,能够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又不 伤害百姓,蜀国已经归服了。因此,夺取了蜀国,但天下人不认为我们 暴虐;取尽了蜀国的财富,诸侯国也不认为我们贪婪。这就是说,我们 用兵一次,就能名利双收,还能得到除暴、平乱的好名声。如果现在去 攻打韩国,胁迫周天子,胁迫周天子必然招致坏名声,而且不一定有利, 又有不义的名声。去进攻天下人都不希望进攻的地方,这是很危险的! 请允许我讲明这

31、个缘故:周王室,现在还是天下的宗室:齐国和韩国, 是与周王室相交的友好邻邦。如果周天子自己知道要失去九鼎,韩王自 己知道要丧失三川,那么,两国一定会联合起来,共同采取对策,依靠 齐国和赵国,并且向楚、魏两国求援,以解除危难。把九鼎送给楚国, 把土地送给魏国,大王是阻止不了的。这就是我所说的危险,不如攻打 蜀国那样万无一失。”秦惠王说:“很对。我采纳你的意见。”最终出兵攻打蜀国。不到 十个月便完全平定了蜀国。蜀国的君主改称为侯,秦国又派遣陈庄去做 蜀国的宰相。蜀国已经归附了秦国,秦国就更加强大了,富庶得看不起 其他诸侯国了。三、(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 文,完成10

32、14题楚襄王为太子之时,质于齐。怀王薨,太子辞于齐王而归。齐王隘之: “予我东地五百里,乃归子。子不予我,不得归。”太子曰:“臣有傅, 请追而问傅。”傅慎子曰:“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 臣故旦献之便大壬致命充王旦数献地五亘里太子归, 即位为王O 齐使车五十乘,来取东地于楚。楚王告慎子曰:“齐使来求东地,为之奈 何?”慎子曰:“王明日朝群臣,皆令其献计。”上柱国.子良入见。子良 曰:“王不可不与也。王身出玉声,许强万乘之齐而不与,则不信。后不 可以约结诸侯。请与而复攻之。与之,信;攻之,武。臣故曰与之。”子 良出,昭常入见。昭常日:“不可与也。万乘者,以地大为万乘。今去东 地五百里,是

33、去东国之半也,有万乘之号而无千乘之用也,不可。臣故曰 勿与。常请守之。”昭常出,景鲤入见。景鲤曰:“不可与也。虽然,楚 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景鲤出,慎子入。王以三大夫计告慎子曰:“寡人谁用于三子之计?”慎子对曰:“王皆用之! ”慎子曰:“臣请效 其说,而王且见其诚然也。王发上柱国子良车五十乘,而北献地五百里于 齐。发子良之明日,遣昭常为大司马,令往守东地。遣昭常之明日,遣景 鲤车五十乘,西索救于秦。王曰:“善。”子良至齐,齐使人以甲受东 地。昭常应齐使曰:“我典主东地,且与死生。”齐王谓子良日:“大夫 来献地,今常守之,何如? 子良日:“臣身受弊邑之王,是常矫也。 王攻之。”齐王大兴兵

34、,攻东地,伐昭常。未涉疆,秦以五十万临齐右壤, 日:“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齐王恐焉, 乃请子良南道楚,西使秦,解齐患。士卒不用,东地复全。(节选自战国策楚策,有改动)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 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B.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 致命/齐干曰/敬献地五百里/C.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D.献之地/所以为身也/爱地不送/死父不义/臣故曰献之/便太子入致命

35、/齐王曰/敬献地五百里/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质,古代派往敌国或他国做人质,质子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 外交策略之一。B.薨,是古人对死的一种讳称,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 薨,诸侯死曰崩。”C.上柱国,保卫国都之官,自春秋起为军事武装的高级统帅,后引申 为一种荣誉称号。D.万乘即一万辆兵车。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乘。“千乘”,“万乘” 是军事实力的象征。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楚襄王欲返回楚国,齐王阻挠并且趁机索取楚国东部五百里土地。 楚襄王向慎子问计,慎子建议楚襄王割地回国,这也是无奈之下做出的 暂时让步

36、。B.齐国派兵车五十乘,来楚国索取五百里东地。子良认为楚襄王作为 国君,说话一言九鼎,割让承诺的土地是诚信,再攻打齐国体现楚国的不 示弱。C.昭常不同意楚襄王割地与秦,他认为土地广大辽阔的国家才可以 称得上万乘之国;景鲤认为楚国力量过于单薄,需要借助秦国军事力量威 胁齐国。D.子良向齐国表明楚国信守承诺的态度,而昭常假托王命守卫东地, 加上秦军压境并指责齐国行为不当,齐王心生畏惧,最终无功而返,楚国 保全东地。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不可与也。虽然,楚不能独守。臣请西索救于秦。(4分) (2)夫隘楚太子弗出,不仁;又欲夺之东地五百里,不义。(4分)14 .慎子建

37、议楚襄王采用三子建议,请问子良、昭常和景鲤三人职责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答案】10. C【解析】“便”是“有利”、“适宜”的意思;“太子入”是主谓结 构,“致命”是下对上的谦辞,所以从此处断。15 .B【解析】礼记曲礼记载:“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薨。”12. D【解析】“昭常假托王命守卫东地”错,昭常是奉楚襄王之命驻守东 地,子良说昭常假托王命只是托辞。13. (1)不能给(东地)呀。即使这样,楚国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 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与”,给、给予,1分;“西”,方向名 词作状语,向西,1分;“救”,救援、帮助,1分,句意1分。)(2)(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他归国,这

38、是不仁;(现在)又想 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义。(“隘”,阻挡、阻止,1分;“弗”,不1分;“夺”,夺取、强 取,1分;句意1分。)14.子良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昭常率兵驻守东地;景鲤西行 向秦国求取救援。(共三点,每点1分。)译文:楚襄王为太子的时候,在齐国做人质。楚怀王去世,太子向齐王辞行, 请求回国即位。齐王阻止说:“给我楚国东部土地五百里,我就放你回去。 你不给我,你就不能回去。”太子说:“我有一位老师,我回去问问他。” 太子师傅慎子说:“献给他土地,这是为了安身啊。因为吝啬土地而不为 死去的父亲送葬,这是不义的行为。所以我说献给他土地对你更有利。” 太子到齐国宫中,告诉齐王

39、说:“敬献土地五百里。”齐王这才放楚太子 回国。楚太子归国后,即位为楚王。齐国派出兵车五十乘,来楚国索取东 地。楚王告诉慎子说:“齐国使者来索取东地,怎么办? ”慎子说:“大 王明天召见群臣,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上柱国子良进宫拜见楚王。 子良说:“大王不能不给他。大王说话一言九鼎,许诺了万乘大国齐国而 又不给,这是言而无信,以后也没法跟诸侯订立盟约。我认为先割让东地, 然后再攻打下来。割让土地,这是讲诚信;攻打齐国,这是不示弱。所以 我说把东地给齐国。”子良出来,昭常进宫拜见楚王。昭常说:“不能给 (东地)啊!所谓万乘之国,是因为土地广阔才被称为万乘之国。现在失 去了五百里东部土地,是丢失

40、了东部一半的土地。这样楚国就只有万乘之 名,却没有千乘兵车的实力,这样不行。所以我说不能给它。我请求去守 卫那里。”昭常出来,景鲤进宫去见楚王。景鲤说:“不能给(东地)啊。 即使这样,楚国不能独自守住东地,我请求西行向秦国求取救援。”景鲤 出来,慎子进宫拜见楚王。楚王把三个大臣出的主意都告诉了慎子,说:“我用他们三人谁的计策呢? 慎子回答说:“大王都用。”慎子说:“请 您听我解释,而大王将会看到确实应该这样做。大王派上柱国子良率领兵 车五十乘,向北到齐国进献五百里土地。在派出子良的第二天,派昭常为 大司马,命令他去守卫东地。在派出昭常的第二天,派景鲤率领五十乘兵 车,向西到秦国求救。”楚王说:

41、“这方法很好。”子良到齐国去,齐国 派使者率领军队去接收东地。昭常回应齐国使者说:“我的职责是守卫东 地,将会与东地共存亡。齐王对子良说:“您来献地,昭常却守卫东地, 这是怎么回事呢? ”子良说:“我是亲自从我们大王那里接受命令,来向 您进献东地。昭常守卫东地,这一定是昭常伪造我们大王的命令,请您攻 打他。”齐王大举兴兵攻打东地,讨伐昭常。还没有到达东地的疆域,秦 国已经派了五十万大军到了齐国西部边境,说:“你们阻止楚国太子不让 他归国,这是不仁;现在又想夺取楚国五百里东地,这是不义。”齐干对 秦国的举动十分害怕。于是就请子良向南返回楚国讲和,向西派使者到秦 国和解,以此来解除齐国的祸患。楚国

42、不费一兵一卒,却保全了东地。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燕昭王收破燕之后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欲将以报仇。故往见 郭隗先生曰:“齐因孤之国乱,而袭破燕。孤极知燕小力少,不足以报。然得贤士与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敢问以国报仇者奈何? ”郭 隗先生对日:“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迪 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嘿,则什 已者至。人趋已趋,则若己者至。冯几据杖,眄视指使,则厮役之人至。若恣睢奋击,啕藉叱咄,则徒隶之人至矣。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王诚博选国中之贤者,而朝其门下,天下闻王朝其贤臣,天下之士必趋子燕矣昭王曰:E人

43、将谁朝而可?”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目厮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 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 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于是昭王为 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燕王 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共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于是 遂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三晋合谋以伐齐,齐兵败,闵王出走于外。 燕兵独追北,入至临淄,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齐

44、城之不下者,唯独 莒、即墨。(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一【注】嘿:同“默”。涓人:中涓,掌管宫中扫除之役。此指国 君近侍。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日/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B.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日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C.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日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D.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日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

45、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寡人”是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意为寡德即缺少德行之人。君 主常“称孤道寡”。B. “三晋”是战国时赵、韩、魏的合称。春秋末年,韩、赵、魏三 卿分晋,故有此称。C. “追北”指追逐打了败仗向北逃亡的敌兵,与过秦论中“追 亡逐北”意义相同。D. “宗庙”指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祖宗的庙宇。天子、诸侯、大夫、 土立庙仪制不同。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国趁燕国内乱之际,突袭攻破了燕国。燕昭王在国势衰弱时即 位。他知道国力弱小,难以轻易洗雪国耻,因此主动请教郭隗,询问复仇 的计策。B.郭隗告诉燕昭王,开创帝业、成就王业,称霸诸侯、

46、亡失国家的 君主,各有不同的用人方式;不同的用人方式会招来不同的人,得到不同 的结果。C.古代某国君以重金购求千里马,长久不能如愿。后来他的一位侍 从花五百金买回一匹已死千里马的头,结果不满一年,就有三匹千里马送 上门来。D.在上将军乐毅的统率下,本来安逸轻敌的燕国士兵变得极为勇猛, 他们攻入齐国都城临淄,把财宝尽数取去。最后齐国只剩两座城池未被攻 下。12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油指而事之。北面而受学,则百己者至。(2)今王诚欲致土,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13 .孙子兵法日:“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燕昭王为了复 仇,是怎样“谋定而后动”的?请根据选文加以概

47、括。【答案】10. BA11. C12. (1)如果能够卑躬曲节地侍奉贤者,屈居下位接受教诲,那么 比自己才能超出百倍的人就会光临。(2)如果现在大王真的想要罗致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 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13. (1)知己知彼,借助贤良,以励精图治。(2)虚心请教,听取建议,做一位礼贤下士爱才惜才的贤能君王。(3)厚待郭隗,以示广纳贤才的真诚态度。(4)吸引了大批人才,与百姓同甘共苦,国富兵强,最终战胜别国 强大起来。【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终于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 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

48、国君大 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扔掉了五百金?“三月”是寻找千里马的时间,应该作“得”的时间状语,“三月” 前断开,排除AC;“反”通返”,“以”相当于而,“反”“报”之间是承接关系, 连动短语作谓语,之间不断开,排除D。故选Bo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 “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君主常”错,寡人是古代君主、诸 侯王对自己的谦称,选项表述缩小了范围。故选Ao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的能力。C. “就有三匹千里马送上门来”错,“千里之马至者三”中“三”是 虚数,形容很多。故选Co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讪指”,降低身分,屈己下人;“事”,侍奉;“北面”, 屈居下位;“则百(于)己者至”,省略句。(2) “诚”,如果;“致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