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68679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学大纲.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是劳动关系专业必修的专业课及相关专也的选修课。 劳动争议处理实务作为劳动法学及劳动关系管理的一门分支学科,是以劳动争议 处理制度为研究对象的实务性操作指南,其劳动争议处理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处 理劳动争议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劳动争议处理法基础理论、 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和劳动争议诉讼制度。劳动争议处理法是 发展中的学科,是一门即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应用学科。劳动争议处理实务是一门劳动法律法规应用课程,它与劳动法、社会保 障法和民事诉讼法有密切的关系。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劳动争议处理

2、的基本原理、劳动争议处 理法律制度,并树立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 和今后从事法律工作奠定基础。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 .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研究课程的体系、结构, 对劳动争议处理有一个总体的认识。2 .掌握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 学科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思想。3 .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于 对劳动争议处理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要系统、全面、准确地阐述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实务,在原理的 阐述和案例的列举中要联系中国实际,使之即注重理论

3、学习,又联系司法实践。(二)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条件(三)劳动争议仲裁申请的形式(四)劳动争议仲裁的审查和处理(五)仲裁反申请第四节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审理和裁决一、劳动争议仲裁开庭概述(一)劳动争议仲裁开庭审理(二)劳动争议仲裁员的回避制度(三)劳动争议仲裁中的证据二、开庭前准备三、仲裁开庭程序四、仲裁中的有关制度(一)撤诉(二)缺席裁决(三)先行裁决(四)先予执行五、仲裁期限六、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一)裁决的作出方式(二)仲裁裁决的效力(三)一裁终局教学实践设计(4课时):1 .案例讨论2 .模拟仲裁教学重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和组成,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和时效、劳 动争议仲裁裁决教学难点:劳动

4、争议仲裁的管辖和时效、劳动争议仲裁裁决教学要求:1 . 了解仲裁和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和特征。2 .知道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组织的相关规定。3 .掌握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和时效制度.掌握劳动争议仲裁一裁终局的相关问题第六章劳动争议诉讼第一节劳动争议诉讼制度概述一、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和特点(一)概念(二)特点二、劳动争议诉讼与相关制度的区别(一)劳动争议诉讼与劳动争议仲裁(二)劳动争议诉讼与民事诉讼(三)劳动争议诉讼与行政诉讼三、劳动争议诉讼的基本原则(-)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二)坚持有利于建立、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的原则(三)坚持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原则(四)坚持调解原则(五)坚持及时妥善

5、处理原则第二节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制度一、劳动争议诉讼的受案范围二、劳动争议诉讼的管辖(-)管辖的概念(二)级别管辖(三)地域管辖:是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劳动争议案件的分工和 权限。(四)裁定管辖:人民法院以裁定的方式确定诉讼管辖。三、起诉、受理和审理(一)起诉的条件(二)受理(三)审理四、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据(一)证据的种类(二)劳动争议诉讼中的举证责任第三节我国劳动争议诉讼存在的问题一、劳动争议当事人权利救济缺失二、仲裁和诉讼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当事人的程序之累三、仲裁和诉讼衔接不畅(当事人、管辖)四、劳动争议诉讼举证责任存在的相关问题五、没有独立的或专门的劳动争议审判机构第四节劳

6、动争议诉讼制度的完善一、加强对劳动争议仲裁的司法监督。司法监督的范围仅限于程序,不涉及 实体权利义务的审查。二、改革现行的劳动争议案件起诉、受理条件。三、建立民事审判庭之外独立的劳动争议审判组织。四、完善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教学实践设计(4课时)1 .模拟法庭2 .案例讨论教学重点:劳动争议诉讼程序以及劳动争议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教学难点:劳动争议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区别教学要求:L了解劳动争议诉讼的概念和特征。2 .掌握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诉讼程序制度3 .了解我国的劳动争议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七章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第一节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意义第二节工会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途径一、工

7、会参与劳动争议协商。二、工会主持劳动争议调解。三、工会参与劳动争议仲裁。四、工会参与劳动争议诉讼。五、工会参与集体争议的处理。第三节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分析一、工会自身角色定位还存在一定偏差二、工会不具备独立性是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三、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构造缺陷进一步限制了工会作用的发挥第八章典型劳动争议处理第一节劳动就业争议第二节劳动合同争议第三节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争议第四节劳动工资争议第五节劳动保险争议教学实践设计(4课时)案例分析和讨论五、教学课时分配表本课程为2学分,课内学时为32,具体学时分配如下表:序号教学内容总学 时讲授实践(案例讨论、模拟 法庭

8、、法庭旁听等)备注六、参考书目.姜颖、吴亚平主编:劳动争议处理教程,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01绪论和劳动争议概述222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概述223劳动争议协商4224劳动争议调解4225劳动争议仲裁6246劳动争议诉讼6247工会在劳动争议处理中 的地位和作用228典型劳动争议处理624合 计3216161 .姜颖著:劳动争议处理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居延安著:关系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劳动部课题组编: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报告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编:中国劳动科学报告集,北京:中国劳动出版 社,19982 .劳动部劳动力管理和就业司编:

9、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就业,北 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劳动和社会保障重要 文献选编,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编中国劳动标准体系研究,北京:中国劳 动和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组织编写: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 告(就业蓝皮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3 .李德齐著:政府企业工会:劳动关系国际比较,北京:华文出版社, 1998.梁书文、回沪明主编:劳动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北京:人民法院出 版社,200212 .梁晓滨著:美国

10、劳动市场,13 .林燕玲著:国际劳工标准,14 .刘艾玉编著劳动社会学教程75.刘东升等著:劳动关系概论15 .梁晓滨著:美国劳动市场,16 .林燕玲著:国际劳工标准,17 .刘艾玉编著劳动社会学教程75.刘东升等著:劳动关系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刘杰三、练岑主编:中国工资体制改革和工资工作研究,北京:中国劳 动出版社,1994.刘俊海著:公司的社会责任,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刘开明著:身体的价格中国工伤索赔研究,北京:人民日报出版 社,20035 .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文

11、字教材、音像教材中都要突出典型案例的剖析。同时安排必要的作业和实践,给学生接触实际、动脑分析的机会。6 .课堂教学应着重于重点的归纳、难点的剖析以及作业的讲解,建议布置 适量的作业,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7 .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教学要求中,按“知道、了解、理解”三个层次要求。“知道”即要一般性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进行 考核;“了解”即要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一般以名词解释、填空、选择、判断、 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理解”即要非常清楚地掌握有关内容并能熟练运用,一般以论述、案例分 析、简答等题型进行考核。四、教学内容绪论一、劳动争议处理法的学科地位二、劳动争议处理法研究的现

12、状三、劳动争议处理法的立法动态四、如何学好劳动争议处理法第一章劳动争议概述第一节劳动争议的概念及特征一、劳动争议的概念二、劳动争议的特征(一)争议的主体特定。(二)劳动争议主体关系具有双重属性。(三)劳动争议的内容涉及劳动权利义务和利益。(四)劳动争议与生产和劳动者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二节劳动争议与其他争议的区别一、劳动争议与民事争议的区别二、劳动争议与行政争议的区别第三节劳动争议的分类一、个别争议与集体争议二、权利争议与利益争议第四节我国劳动争议的基本状况一、现阶段劳动争议案件的特点二、现阶段我国劳动争议产生的原因三、未来劳动争议的发展方向教学重点:劳动争议的概念及特征;劳动争议与民事、行政争

13、议的区别。教学难点:劳动争议与民事、行政争议的区别教学要求:1 .了解和掌握劳动争议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劳动争议与其他争议的区别第二章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概述第一节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历史沿革一、建国前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一)国民党政府的劳动争议法(二)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二、建国后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一)初创阶段(1949年10月1956年)(二)中断阶段(1956年 1986年)(三)恢复阶段(1987年 1993年)(四)发展完善阶段(1993年8月开始)(五)变革和提升阶段(2007年12月开始)第二节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一、我国传统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一)法律

14、规定(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表述(三)我国传统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存在的缺陷二、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二、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一)法律规定(二)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表述(三)对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评价(四)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五)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受案范围三、新法对以往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变革四、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特点和原则(一)劳动争议处理制定的特点(二)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第三节国外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简介一、国外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类型(一)设立专门的司法机构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典型代表是德国、英国和 法国(二)以第三方调解和仲裁为主导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典型代表是美国、

15、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三)以普通民事诉讼方式为主导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典型代表是日本、 韩国、意大利和荷兰。二、德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一)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二)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三、法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二)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四、英国的个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一)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二)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五、美国的个人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一)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二)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六、澳大利亚的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一)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二)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七、日本劳动争议处理体制(一)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二)劳动争议处理的程序八、国外劳动争议处理体制的共同特征教学重点:我国现行

16、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教学难点:通过国外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了解和借鉴,探讨我国劳动争议 处理制度的改革教学要求:1 . 了解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历史沿革2 .掌握我国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3 .熟悉国外主要国家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并为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提供经验。第三章劳动争议协商第一节劳动争议协商制度概述一、劳动争议协商的概念二、劳动争议协商的特征三、劳动争议协商的作用和意义四、劳动争议协商的原则五、劳动争议协商的程序和形式(一)协商的程序(二)协商的形式六、集体合同争议的协商第二节劳动争议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一、协商制度极其不完备二、协商协议无法律约束力三、导致协商的虚无主义第三节我国劳动

17、争议协商制度的改革一、完善劳动争议协商法律制度二、使协商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三、确定协商在整个劳动争议处理中的地位四、建立劳动争议协商的监督机制教学重点:新法对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的完善教学难点:新法对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的完善教学要求:L了解和掌握劳动争议协商的概念、特征、形式和程序;2.明确我国劳动争议协商制度的作用和地位。第四章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第一节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概述一、调解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二)特征二、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三、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一)自愿原则(二)民主协商原则(三)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原则第二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一、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

18、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二、劳动争议调解员(-)调解员的任职条件(二)调解员的职责第三节劳动争议调解程序一、劳动争议调解的申请和受理(一)劳动争议调解的申请(二)劳动争议调解的受理二、调解前的准备工作(-)告知与征询(二)对争议案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三、实施调解(一)调解的基本形式(-)调解的方法步骤四、劳动争议调解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五、调解的终结第四节劳动争议调解的效力一、调解协议具有合同的效力 二、部分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教学实践设计(2课时):教学重点: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设立、组成调解程序、调解协议的效力 和支付令制度教学难点:劳

19、动争议调解机构、调解协议的效力和支付令制度教学要求:1 .了解和掌握调解的概念和特征;2 .掌握我国劳动争议调解机构的类型3 .掌握我国劳动争议调解的基本程序4 .掌握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协议的效力5 .掌握支付令制度及相关问题第五章劳动争议仲裁第一节劳动争议仲裁概述一、仲裁的概念、性质和特征(一)仲裁的概念(二)仲裁的性质(三)特征二、劳动争议仲裁的概念和特征(一)概念(二)特征三、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与其他制度的区别(一)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与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关系(二)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与劳动争议诉讼制度的关系(三)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与民商事仲裁制度之间的关系四、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一)先行调解,及时处

20、理原则(二)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原则(三)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四)三方原则(五)强制原则(六)独立仲裁原则(七)一次裁决原则(A)不同举证责任原则(九)集体争议优先处理原则第二节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组织和当事人一、组织机构一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设立(二)劳动争议仲裁组织与政府行政部门的关系(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和职责(四)仲裁员(五)劳动争议仲裁庭二、劳动争议仲裁参加人(一)仲裁参加人和参与人(二)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三)劳动争议仲裁代理人(四)劳动争议仲裁代表人第三节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和受理一、劳动争议仲裁管辖(一)概念(二)劳动争议仲裁管辖原则二、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一)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变化及意义(二)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起算(三)劳动争议仲裁时效的中止和中断(四)劳动争议仲裁时效完成后的法律后果三、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仲裁申请的概念和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