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语语法特点.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汉语语法特点 L缺乏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主要表现在a.词类本身无形态标志。b.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进入句子无形态变化。 他讨论/准备讨论/讨论语法/讨论清晰/讨论课题/语法讨论 2.只要语境允许,句法成分,包括重要的虚词,都可以省略。英语的主谓宾不行以任凭省略。 Do you eat the meat every day? Yes ,we eat the meat every day. *Yes ,we eat. *Yes ,eat every day. 你喝啤酒吗? 我喝啤酒。 我喝。 喝。 3.汉语的语序固定,语序成为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 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之后,修饰语在
2、中心语之前,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语序变动,结构关系和意义随之 转变。 眼睛大大的/大大的眼睛 吃饭了/饭吃了 客人来了/来客人了 4 .汉语有量词和语气词。 I take a piece of chalk. Would you give me a cup of tea. 英语里的“piece、cup”是作为名词来用的,用得有限,只消失在不行数名词之前。 “啊、吗、吧、呢、了”表示语气。意义不一样。 他不情愿啊!吗?吧?呢? 鸡不吃了。 施事主语句。 受事主语句。 下雨了,不去公园。 因果关系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意合语法:汉语的任何结构归属何种结构或表达一种什么意义,都是由词语(包括动词、名词
3、等实词,也包括各种虚词) 的语义性质和相互可能的语义搭配关系来打算的,而不像印欧语那样依据句法结构的形式或必需消失的连接词语就可以 区分和理解。语法具有下面一些基本特征:(一)抽象性详细的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章却是有限的。换句话说,从成千上万个详细的个别的句法结构中可以归纳出一些语法 规章来。例如: (1)弟弟妹妹/老师同学/工人农夫/北京上海 (2) 吃饭/喝茶/打球/看戏从第(1)组的结构特征,可以归纳出“名词+名词”组合成联合关系的规章,从第(2)组的结构特征可以归纳出“动词+ 名词”组合成述宾关系的规章。各种语法规章的聚合就形成了语法。因此,语法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抽象性”。从这个意
4、义上讲,语法规章就似乎数学公式,公 式的数目是有限的,但是当填入不同的数字时,就以得出不同的结果来。因此,词语必需一个一个地学习,而语法规章却可以一套一套地学习。(二)递归性(三)稳固性:语法是构成语言的基础,具有很大的稳定性。语法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是语法的变化比词汇、语音 的变化缓慢得多,而且语法很难过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转变。语法的稳固性和抽象性亲密相关。语法是一个由抽象规章构成的 系统,很多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历尽千百年而很少发生变化。例如语序和虚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重要的语法手段; 古代汉语中主语在谓语之前,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现代汉语也是如此。一、词类及其划分标准划
5、分词类的标准一般认为有三个:第一,形态标准。 这应是最简洁、最明显,也最牢靠的标准。在一些形态丰富的语言里,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由词法上的形式 来表示,这就叫做形态,它包括: 1.形态标志。比如在俄语里,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可以通过这个词的词尾标示出来,这是形态标志。 2.形态变化。不同词类的词有不同的成系统的词尾变化,这叫形态变化。比如英语,大多数名词的复数形式是在单 数形式后面加上s或es,例如: book-books class-classes形容词的比较级是在原式后面加上er或者在原式前面消失单词more。例如: great-greater beautiful - more bea
6、utiful汉语则无论是形态标志还是形态变化都比较少,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词有形态标志,如以后缀“子、儿、头、者、 家、机、们、性”等结尾的词是名词,以后缀“化”结尾的词是动词,如:绿化、腐化、神化、美化、恶化、标准 化、军事化、商业化、大众化、革命化、学问化、专业化等。以前缀“可”开头的词多为形容词,如:可笑、可爱、 可恨、可悲、可恶、可耻、可怕、可观等。但问题是极大多数的词没有这类标志。 汉语的形态变化也很少,比如名词可以后加“们”表示不定量的复数,但不是所出名词都能加,只有指人名词可以加, 而且常常不加也仍旧表示复数;动词加“了、着、过”等表示时态,但也不是全部的动词都可以带时态助词。双音节
7、形 容词可以依据AABB方式重叠,例如:漂美丽亮、大大方方、干洁净净、清清晰楚;但是还有很多形容词不能重叠, 例如:美丽、庄重、精良、严厉;也有的形容词则依据ABAB方式重叠,例如:洁白洁白、火红火红、笔直笔直、 冰冷冰冷。 这些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虽然对汉语词类的划分有一些关心,但是由于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所以只能够作 为参考标准。其次,意义标准词语,特殊是实词,都是有意义的,这些意义可以关心我们快捷地确定一个词的词性。由于相同词类的词往往具有相类 似的语义特征,因而在一般状况下,辨别词性往往首先想到的是词的意义。比如一个词假如表示数目和次序,基本上可 以断定它是数词;假如表示事物的名
8、称,多数会看做名词;假如表示动作,一般会判定为动词;假如表示事物的性质, 常会被看做形容词。再如当我们确定一个兼类词的词性时,也可以借助于词义,如“领导”有两个词性,指人时是名词, 指行为是动词。 但是,意义往往是模糊的,很难作为一种可以执行、操作的标准,。 例如“突然”,“表示来得快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表示“在短促时间里发生,出乎意外”。这两个词的意义几乎一样, 假如只是依据这一点就认为它们属于同一个词类,那就错了。 由于,“突然只能够作状语,而“突然”除了作状语之外,还可以作补语(他来得突然)、定语(突然大事),也可以受副词 “很”的修饰(很突然)。因此,“突然”是副词,“突然是形
9、容词。 意义上同类的,语法上不肯定也同类,例如“金、银”和“铜、铁、锡”都表示金属,俗称“五金”,但它们却不是一个词类, 在现代汉语中,“铜、铁、锡”可以单说,而“金、银”却不能单说,必需说成“金子、银子”;可以用数量短语去修饰“铜、 铁、锡”,却不能直接修饰“金、银”。 这说明“金、银”是区分词,“铜、铁、锡”是名词。可见,意义只能是一种帮助标准。第三,功能标准主宾语谓语一 一定语名词动词一一形容词所谓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力量,即能够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 组合力量首先指一个词能否与其他的词组合成短语,假如可以组合,以什么挨次组合,组合以后表示什么关系。如“好” 可以跟“很”组合成
10、“很好”,且组合的挨次固定,“很”在前,“好”在后。但“同学”就不能跟“很”组合,“很同学司“同学很” 都不成话;“同学”可以跟“好”组合,既可以说“好同学”,也可以说“同学好”,二者的挨次不同,代表的语法关系也不一样, 前者是“好”修饰“同学”,为偏正短语;后者是“好”对“同学”进行陈述,为主谓短语。 组合力量也包括作句法成分的力量。所谓作句法成分的力量是指在句法结构中消失的位置,即能否作主语、谓语、宾语、 定语、状语和补语这六大成分中的一个或几个;假如能够作句法成分,那么还要看常常作什么成分,不能作什么成分。 例如:老师来了吗? 在这个句子中,“老师”是主语,“来”是谓语,可见它们都能作句
11、法成分。“了”和“吗”都不是句法成分,在其他的句子中也 不能作句法成分。在能否作句法成分这一点上,“老师、来”和“了、吗”本现出了明显的差别。同样都能作句法成分,但常 常作什么成分这也不一样。如“老师”常常作主语作宾语,很少作谓语,不能作补语,也不能受“不”的修饰;而“来”常常作 谓语,作补语,很少作主语作宾语,可以受“不,的修饰。 总而言之,汉语的词类划分,主要依靠功能标准,这是比较牢靠、有效的标准。形态标准只能作为帮助标准,而且形态 也只是语法功能的一种标志,说究竟,还是功能在起打算性作用。意义可以作为参考标准,在一般状况下优先发挥作用。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有一种简洁的一一对应关
12、系 主宾语 谓语 定语 状语 名词动词 形容词 副词 publish 0 publication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的关系是错综简单的 弧线 一道 一条伤痕茶菜题规章裤子黄瓜出版了/出版不简洁/他不情愿出版 幸福是浪费品/她很幸福/她带着幸福的笑容/她幸福地笑了(五)量词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或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1根 -+-+物量词 物量词: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专用的:斤、两、尺、平方米(单位度量衡);个、张、条(个体单位);对、双、群(集体单位);点、 些(不定单位) “点”和“些”的区分: “些”表示的量不多,但不肯定少,而“点”表示的肯定是很少的量。 如:这么点菜,三人怎么够吃?(少
13、) 这么点菜,三人怎么吃得完? (?) 这么些菜,三人怎么够吃?(少) 这么些菜,三人怎么吃得完?(多)借用的:口、刀、桌(借用名词)捆、捧、包(借用动词) 动量词 专用动量词:次、下、回、顿、阵、趟、遍、番 他家我去过两回他家我去过两次 ?每天吃三次饭每天吃三顿饭 每天吃三次药*每天吃三顿药 下了 一阵雨 下了 一回雨 下了 一次雨 下了 一场雨 *下了 一顿雨*下了 一趟雨 来了三趟来了三回来了三次来了三遍读三遍读三次读三回?读三趟准动量词多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以及人体四肢器官砍了一斧子切了一刀切了一道切了一下放了一枪踢了一脚、咬了一口、看了一眼、打了一拳、唱他一嗓子、哭一场哭一鼻子顶了
14、他一嘴(脑袋) 一屁股坐下动量词和物量词的区分 能否加名词:割三捆(柴)物量 刺一刀动量 加名词后是不是定语: 踢三脚球动量 买三本书物量复合量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词构成,表示复合单位。“架次”“人次”“吨海里”“辆艘次”量词的语法特征量词与数词组成数量短语后常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单独用量词做主语或谓语也是可以的。“个个都是红旗 手”“白云朵朵九大部重量词能够重叠。“个个”“条条”“点点”(七)代词代词是具有代替、指示或询问作用的词。代词的种类: 人称代词:我、您、我们、大家、大伙儿。 疑问代词:谁、哪里、多少、怎样。 指示代词:这、这里、这样、这么(近指) 那、那里、那样、那么(远指)代
15、词的语法特征: A、代词一般不受其他词类的修饰。 B、代词的语法功能与它所代替的词类的语法功能相同 人称代词 请一个同学用“人家”造三个表示不同意思的句子 我听人家说你搬家了?(泛指第三人称) 看人家小王多帅啊!(确指第三人称) 人家都急死了,你们还开玩笑,厌烦。(确指第一人称) 疑问代词 你哪年来的中国? 你的生日是哪天? 今日是你的生日,我哪能不来啊? 指示代词虚指用法 代词的虚指用法 站在领奖台上,我那兴奋啊,都说不出话来。 小明上高校了,全家人这兴奋啊,就别提了。(一)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连词不作句子成分,只有连接作用。连词可以表示词和词、短语和短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
16、种种关系。 连词可依据其所连接的对象分为以下三类: L只连接词和短语的有:和、跟、同、与、及、或。 2.只连接分句和句子的有:即使、既然、尽管、宁可、要么、假如、尚且、虽然、与其、只要、不过、然而、否则、可 是、但是、那么、况且、从而、所以、因此、因而。 3.既能连接词或短语,又能连接分句或句子的有:并、并且、而、而且、或者、还是、只有、由于、由于、不管、不论、 无论。连词是把两个词或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虚词。如:和、同、而、或者、不但、所以等等。介词是用在词(主要是名词、代词)或词组前面,同词或词组结合起来,一起表示动作、行为或性状的对象、方式、处所、时间等 的虚词。如:对、按、从、在、把
17、、被等。介词不能单独使用,必需组成介词结构才能做句子成份。“和、跟、同、与”是介词又是连词,如何区分 1、连词“和、跟、同、与”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可以构成一个联合短语,前后的词语调换位置后其意思基本上不变。 如:哥哥和姐姐 我们和不正之风进行了坚决斗争 2、连词“和、跟、同、与”前面不能加状语;而介词“和、跟、同、与”前面可以加状语。 我已经和小王去过一趟了。 我和小王都是温州人。 3、连词“和、跟、同、与”只能消失在词、短语的中间,连接前后两部分;而介词“和、跟、同、与”可以消失在一个句子 的开头。 和他一块去的那个人是谁。“为了、由于、由于”是介词还是连词 区分方法:后接名词或名词性短
18、语,是介词;后接非名词或非名词性短语的,是连词。 为了祖国,前进!(介词) 由于有空调,不觉得热。(连词)介词 介词的主要语法作用是引进跟谓词有关的对象,跟名词组合成介词短语,修饰谓词或谓词性结构。表示动作、性状有关 的时间、处所、方式、缘由、目的、施事、受事、对象等。 介词和动词的区分:由于大部分介词是从动词演化来到,是动词虚化的结果,因此介词和动词的关系很亲密。有些介词 能兼动词。介词兼动词的常见的还有“把、给、比、用、拿、靠、朝、向、往、至IJ、经过、通过、作为等。 介词的基本句法功能主要是附着于其他词语之前构成介词短语。详细有: A、附着定位:介词必需位于介词宾语的前面,在任何状况下,
19、介词宾语都不能外移或省略。 B、不能单用:介词是粘着的,必需先组成介词短语以后,才可以充当各种句法成分,单独一个介词在任何状况下都不能 使用。 C、不作谓语:任何一个介词都不能单独充当句子的谓语中心,介词短语多充当状语或者定语,假如某个词还可以充当谓 语中心,那么,它肯定是个动介兼类词。比较: 我比他高我不跟他比 别拿我出气别拿我东西D、不能连用:在任何状况下都不行能消失两个介词并列的状况。假如发觉有两个连续使用的介词,那么,它们确定不是 在同一个层次上。如: 荏【对这一问题】的熟识上单音节介词和双音节介词 自自从打自打因由于 按依据除除了距距离 自古以来自从古以来 从今以后从打今以后 从今日
20、开头从打今日开头 距今约三千多年距离今约三千多年 照老李说的去做依据老李说的去做 照小李的屁股上狠打*依据小李的屁股上狠打 介词的音节差别,会对介词在功能和表达两方面有以下限制: (一)搭配对象 (二)句法位置 (三)用法多少(一)搭配对象单音节介词一般需要单音节词作为介宾,但大多数单音节介词也可以带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作为介宾,而且绝大多数不 能带单音节介宾。 自一自古以来一自清末以来 自从一*自从古以来一自从清末以来(二)句法位置首先,“单+单”的介词短语一般只能位于主语之后充当状语,而“双+双”的介词短语,不但可以充当状语,而且还可以位 于主语之前充当句首修饰语。 当地法院依法判处该犯十年
21、徒刑*依法,当地法院判处该犯十年徒刑 当地法院依照法律判处该犯十年徒刑依照法律,当地法院判处该犯十年徒刑其次,一些单音节的介词,带上介宾后可以充当单音节动词的补语,而双音节介词带上介宾后一般不能再充当动词的补 语。 来自黄浦江边一*来自从黄浦江边(三)用法多少绝大多数双音节介词都是在单音节介词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也打算了两者用法的差异:单音节介词通常总是比双音节介 词的用法更多: 从八十年月开头、从上海车站动身打从八十年月开头、*打从上海车站动身 对我是一个教训、对我一点儿不礼貌*对于我是一个教训、*对于我一点儿不礼貌 据有关方面调查、据遗传学专家说依据有关方面调查、*依据遗传学专家说词的兼类她
22、劳动她喜爱劳动劳动光荣劳动人民每个词都有固定的词类,而每个词类也都有固定的一些词,这就叫“词有定类,类有顶词”。但是,有一小部分词却在不 同场合常常性地具有两种以上词类的语法特点,着就叫词的“兼类” 兼类,是指词的形式相同,但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词类,在甲语法环境中是A类,在乙语法环境中是B类,在丙语法环境 中是C类。同形异类也称“兼类”。 每个词都有固定的词类,而每个词类也都有固定的一些词,这就叫“词有定类,类有顶词:但是,有一小部分词却在不 同场合常常性地具有两种以上词类的语法特点,着就叫词的“兼类”兼类,是指词的形式相同,但实际上属于不同的词类,在甲语法环境中是A类,在乙语法环境中是B类,在
23、丙语法环境 中是C类。同形异类也称“兼类二对“对”和“对于”大体上有两种用法,它们构成的介词短语,一是表示动作的对象,二是表示同动作有关的事物。 也就是说一种可能受句中主要动词的支配,一种不受句中主要动词的支配。如:他也不止一次和战士谈过话,但似乎都没有和这个青年战士共同劳动的几个钟头中,对一个战士的思想感情了 解得这么真实。(受主要动词支配)我想起这些往事,心情感动,对将来布满了无比的信念。(不受主要动词支配)下面的几种用法是错误的:一种是用“对”引出主语,也就是在该做主语的词语前边用“对”。如:1 .对于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领导的重视。2 .对于低能x射线,70年月以来以广泛应用在液氮低温
24、条件下的Si谱仪中。(这两句中的“对于”都应删去,否 则全句缺少主语). X射线现在对我们并不生疏。3 .爬行类这个名词,可能对我们非常熟识。(这两句中的“对”都框住了真正该做主语的词语,而动作的对象都被放到了主语的位置上。修改时可将真正该做 主语的词语与动作的对象对调位置。另一种毛病是“对”同其他介词相混淆,该用而没用,或不该用而用。如:连队准时就这次事故向干部战士进行教育。电离圈主要是太阳辐射造成的,它对中波无线电波的传送很有关 系。(“向”改为“对,对改为“同”)还有一种用法,虽不能说是错误,应尽量避开。如:为了防止农药的污染,我们国家对某些农药已停止生产或使用。这两所学校对计算机的调试
25、工作已能顺当进行。 语气词“的”与结构助词“的”的区分: 1、看“的”后面能否加上一个名词。能加名词的,这句末“的”便是结构助词;不能加名词的,这句末“的”就是语 气词 这支笔是你的。 他是会来的。 2、看删去“是、的”之后,意思变不变。意思变了,是结构助词。反之是语气词。的de助(1)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ic,-ve-o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2)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of/s0如:中国的水稻。农夫生活的提高。(3)代pron.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 的。(4)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
26、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 推的推;拉的拉。(5)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 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6)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7)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确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8)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口: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9)同“得”,后面带补语。哪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经坐的满满的了。一一清刘鹦老残游记(10)同“地”(de )。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
27、词之间的修饰关系。(11)其后多加名词,而“的”前多为形容词。的di副(1)的确;实在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一一秦观淮海集(2)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真;的确);的是(的确是)(3)必定;肯定。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此外,还有“的土”等词语。“对”和“对于”都是表示对象的介词,在实际运用中常常用错,怎样区分并正确使用“对”和“对于”呢? 一般地说, 凡是可以用“对于”的地方,都可以用“对”;但是有的用“对”的地方不能用“对于”。大致在如下几方面是这样。、表示人与人之间或人与事物之间的对待关系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如:他对我很热忱(4)他对于我很热忱(X)对党忠诚狡猾。(4)对于党忠诚狡猾。(X)二、相当于“跟”和“朝”、“向”的意思时只能用“对”,不能用“对于,如:我对他说过了。(4)我对于他说过了。(X)他对我笑了笑。(4)他对于我笑了笑。(X)不对困难低头。()不对于困难低头。(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