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参考模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实验室平安事故应急预案(参考模板)第一条本着预防与应急并重的原那么,防止科研类实验室平安事故 发生,完善应急管理机制,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迅速、高效的处 置方案,保护师生人身和实验室财产平安,防止环境污染,减少财产 损失。第二条依据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原国家教委令第20 号)、高等学校消防平安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28号)、危 险化学品平安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 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教育系统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高等院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平安管理规 范(试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消防平安管理规定(新)、实验室平安管理方法(修订)等有关规定
2、,制定本预案。第三条本预案适用于我校科研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科研实 验室指:全校范围内开展科研工作的各类实验场所)平安事故应对工 作。第二章总体要求第四条学校贯彻“以人为本、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方针,根据“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那么,落实分 级负责制。2 .经口中毒:毒物无腐蚀性时,要立即刺激催吐,可饮大量清水 引吐,或用药物(0.02%-0. 05%高锌酸钾溶液或5%活性炭溶液等)引 吐。孕妇忌用催吐救援。对于氯化钢、碳酸钢中毒,可口服硫酸钠。氨、铭酸盐、铜盐、 汞盐、羟酸盐、醛类、脂类中毒时,可喝牛奶、生鸡蛋等缓解剂。3 .经皮肤中毒:将中毒者立即从中毒场所
3、转移,脱去污染衣物, 迅速用大量清水洗净皮肤。(三)应急救护人员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 套、防毒靴等。第七章事故调查与处理第十六条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后,各相关单位应根据平安稳定工作 领导小组的指示,积极采取措施,尽快使生活、教学、科研、生态环 境恢复到正常状态。第十七条事故现场处理完后,在学校平安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 的事件调查组带着下,学校、事故单位对事故起因、性质、影响、责 任、经验教训和善后工作进行调查,提出整改措施,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调查结果,对人为原因造成科研实验室平安事故的单位,将根据 情节轻重和后果严肃处理。违反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法律 责任。第八章附那么
4、第十八条应急处理联系 :火警:119急救 :120公安部门:110第十九条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实验室管理处负责解释。原科研实验室平安事故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同时废止。(一)以人为本,平安第一。科研实验室发生平安事故时,要及 时采取人员避险措施;事故发生后,优先进行人员抢救,同时注意救 援人员的自身平安。(二)快速反响,协同应对。对学校发生的科研实验室平安事故, 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第一时间作出反响,迅速到位,各司其职。(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事故发生后,各相关单位应在学校 的统一领导下,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四)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贯彻落实“平安第一,预防为主” 方针,坚
5、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隐患排查、风 险评估、事故预警、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和预案演练等工作。第三章组织体系与职责第五条平安稳定工作领导小组是科研实验室平安事故应急处理 的领导机构,学校应急指挥中心负责领导、协调科研实验室平安事故 应急处置工作。第六条各单位应成立实验室平安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事 故现场指挥、协调和应急处置,其主要职责为:(一)根据学科特点及实验室类型,制定和落实本单位实验室事 故应急预案。(二)加强平安教育和应急演练,保证各项应急预案有效实施。(三)平安事故发生后,负责保护现场,并做好现场救援的协调、 指挥工作,确保平安事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理。(四)及时、
6、准确地上报实验室平安事故。第四章 科研实验室平安事故等级第七条为快速、有效处置各类科研实验室平安事故,结合学校特性,根据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从轻到 重依次分为一般事故(w级)、较大事故(in级)、重大事故(n级) 和特别重大事故(I级)四个等级。(一)一般事故(W级):指事态比较简单,仅在较小范围内对 学校的平安稳定造成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 失,生态环境局部受到影响,凭借事故单位的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就 可以处置的事件或事故。(二)较大事故(in级):指事态较为复杂,对学校的平安稳定 造成一定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死亡、较大财产损失,或 校
7、园生态环境遭受到一定程度破坏,需要整合学校各方面应急救援力 量和资源进行处置的事件或事故。(三)重大事故(H级):指事态复杂,对学校的平安稳定造成 较为严重的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或破坏生态环境可能涉及校外,需要校外应急救援力量协助才能应对 的事件或事故。(四)特别重大事故(I级):指事态非常复杂,对学校的平安 稳定带来严重危害或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和北京市应急领导机 构指导,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应急机构密切配合,整合社会应急救援 力量和资源才能应对的事件或事故。第五章平安事故预防、预警与响应第八条各
8、单位应做好科研实验室预防、预警工作,最大限度的 防止事故发生。(一)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平安事故,完善预防、预警机制,开展 风险评估分析,做到早防范、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二)加强应急反响机制的日常管理和实验人员的培训教育,经 常开展科研实验室事故演练,完善应急处置方案,提高应对突发事故 的实战能力。(三)各单位应对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并根据各单位具体情况不 断完善和修订。第九条科研实验室平安事故发生后的响应。事故发生后,各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立即发布相应等级的应急 响应,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同时按相关事故处置方案进行处 置。(一)事故现场人员是事故报告的责任人,所在单位为事故报告 的责任
9、单位。(二)报告责任人应在自救、保护现场的同时立即启动事故上报 机制,责任单位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初步判定事故情况,进行现场 处置,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各相关单位应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 协助实验室平安事故的处置。(三)科研实验室平安事故上报机制为:报告人一单位平安责任人一保卫处、实验室管理处、党政办一学校应急指挥中心一平安稳定 工作领导小组。(四)报告的内容为:1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 .事故类型和人员被困与伤亡情况。3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它应对措施。4 .报告人姓名、联系 、所属部门。(五)凡发生科研实验室平安事故必须上报,要按照“先口头、 后书面”的原那么,客观详实的报告事件,
10、不得隐瞒。对迟报、谎报、 瞒报和漏报事故的,根据相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分;构成 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第十条一旦发生事故和险情,应根据事故级别启动对应级别的应 急响应,全力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一)发生一般事故(IV级)时,事故单位启动应急预案,组织 实施应急救援,并及时将救援情况向学校应急指挥中心汇报。(二)发生较大事故(in级)时,启动校级应急预案,组织实施 应急救助,事故单位全力配合;学校须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事故和救 援情况。(三)发生重大事故(II级)时,启动校级应急预案,组织实施 应急救助,同时向主管部门汇报情况,请求指示,并与地方相关政府 部门和应急机构联
11、系,寻求社会应急力量救援和资源支持。(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I级)时,启动校级应急预案,组织 实施应急救助。同时向北京市应急领导机构和主管部门汇报情况,请 求指示和援助,并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应急机构通报情况,寻求社 会应急力量救援和资源支持。第六章局部平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第十一条火灾事故应急处置。(一)发现火情,事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防止火势蔓 延并迅速报告。(二)对于初起火灾,发现火灾的人员应根据其类型,采用合适 的灭火器具灭火。对有可能发生喷溅、爆裂、爆炸等危险的情况,应 及时组织人员撤退。1 .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固体可燃材料引发的火灾, 可采用水直接浇灭,但对珍贵
12、图书、档案须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 剂。2 .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和油脂类化学药品等引发的火灾,须使用 大剂量泡沫或干粉灭火剂。3 .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 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黄沙或干粉灭火器,不能 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4 .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引发的火灾,应使用黄沙 灭火。(三)实验室人员要视火情拨打“119”和保卫处24小时值班电 话报警求救。报警时,讲明发生火灾的地点、燃烧物质的种类和数量, 火势情况,报警人姓名、 等详细情况,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四)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 定危险区域,对事故
13、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第十二条爆炸事故应急处置。(一)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在确定平安的情况下须及时切断电源 和管道阀门。(二)所有人员应听从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平安出口或用其他方 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三)启动科研实验室平安事故上报机制。第十三条泄漏事故应急处置。(一)泄漏源控制1 .气瓶泄漏可通过关闭阀门,并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 漏处。2 .化学品或废液包装物发生泄漏,应迅速移至平安区域,并更换。(二)泄漏物处理1 . 一旦发生泄漏,首先应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假设 为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应立即切断事故区电源、严禁烟火、设 置警戒线,并及时拨打“H9”报警 ,请求消防专
14、业人员救援。2 .救援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 理,尽可能通过关闭阀门、停止实验、堵漏、吸附等方法控制泄漏源,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3 .处理化学品泄漏可采取以下措施:围堤堵截。液体化学品泄漏到地面上时会四处蔓延扩散,难以 收集处理,须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平安地点。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汽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扩 散。对于可燃物,可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破坏燃烧条件。 对于泄漏液体,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物,在其外表形成 覆盖层,抑制其蒸发。对于气体泄漏,应开窗保持通风,稀释其浓度。收集。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吸收棉 等吸收、中和;
15、泄漏量大时,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物抽入容器内。废弃。将提供的泄漏物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暂存、处置。第十四条化学品灼伤事故应急处置。(一)化学性皮肤灼伤1 .皮肤被强酸灼伤时,先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相关部位10-15 分钟,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肥皂液进行洗涤。当皮肤被草酸灼伤 时,应用镁盐或钙盐进行中和。2 .皮肤被强碱灼伤时,尽快用水冲洗至皮肤不滑为止,再用稀 醋酸或柠檬汁进行中和。当皮肤被生石灰灼伤时,应先用油脂类物质 除去生石灰,再用水进行冲洗。3 .皮肤被液漠灼伤时,立即用2%硫代硫酸钠溶液冲洗至伤处呈 白色;或先用酒精冲洗,再涂上甘油。眼睛受到澳蒸气刺激不能睁开 时,可对着盛酒精的
16、容器注视片刻。4 .氢氟酸灼伤时,先用大量冷水冲洗,再以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然后用甘油氧化镁涂在纱布上包扎。5 .苯酚灼伤时,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4体积10%的酒精与1 体积三氯化铁混合液冲洗。6 .新鲜创面上不要任意涂抹油膏或红药水。(二)化学性眼灼伤.迅速在现场使用洗眼器,或直接用流动清水冲洗。1 .冲洗时,眼睛置于洗眼器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冲洗 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2 .如无冲洗设备,可把头埋入清洁盆水中,掰开眼皮,转动眼球 洗涤。3 .处理后,及时去眼科医院治疗。第十五条中毒事故应急处置。(一)发生急性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院方提供 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二)现场急救处理措施:1.吸入中毒:假设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应立即启动排气装置将有毒 气体排出,同时翻开门窗,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良好处,给予2%-5% 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