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66327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通用15篇).docx(4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I教学设计(通用15篇)2022-12-12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通用15篇)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会读会写洛、榆、畔、帐,正确读写洛阳、榆关、湖畔、 千帐等词语。(2)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相象等方法理解诗词 意思,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 秋思。(4)体会作者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古诗,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2)通过背诵古诗,深化体验诗人的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了解丰富多彩的祖国文化,

2、培养学生热爱 祖国语言文学的情感。重点、难点与关键:1、想诗境,悟诗情,背诵、默写,积累语言。2、体会诗人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泊船瓜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3、运用所学的方法感受、补充作品的情感。教学准备:1、同学们,你们去过洞庭湖吗?你们了解洞庭湖吗?谁能介绍 介绍。2、今天,我们和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一同去洞庭湖看看。二、读通古诗1、生自由练读古诗。2、录音范读古诗。3、指名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出节奏:223O三、读懂古诗1、生借助相关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说说古诗的意思。2、分组汇报

3、古诗的意思。四、品读古诗1、指名读古诗,说说古诗描绘了哪些景物?2、学生汇报,课件逐一展示。3、设问:(1)为什么会把没有风的湖面比作没有磨过的铜镜?(2)为什么把洞庭湖的山水比作白银盘里的一青螺?4、生借助课件展示的情境作答。5、从古诗中,你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五、会读古诗1、这首诗,你认为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2、试读古诗。3、指读点评。4、背诵古诗。六、课外拓展1、链接刘禹锡的其他古诗。2、让学生自由读读背背。七、课堂小结【教后记】本节课,我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古诗教学中,课堂中起到了较好的 教学效果。我认为成功之处地于:1、课前上网搜集资料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超出了文中所能提供的知识内

4、容,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录音范读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朗读,便于学生模仿。3、课件的使用,使学生对古诗中描绘的景物有了直观而形象的 了解,更能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课文中两个比喻所用的精妙 之处。4、课件链接了刘禹锡其他的诗,让学生对刘禹锡有了更全面地 了解,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41、学生应该是积累了一些表达思乡怀亲的诗词,要善于利用 学生的积累,引入新课的学习。2、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 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 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在初 读课文,理解内容之后,把三

5、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 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当然,也可以按顺序一首一首地进行教学,要有导有放,以第一 首诗为例,学习理解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 达方法,二、三首诗则放手让学生自学,通过交流来理解诗意,通过 讨论和教师的点拨来比较写法,通过诵读来积累语言。3、引导学生学习诗词的时候,要体现自学为主的原则,放手让 学生自己读诗,结合注释和上下文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教师要 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理解的盲点,适当点拨,使学生正确理解诗 句的意思。比如,对泊船瓜洲中提到的三个地名,学生可能只是机械地 理解为“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

6、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山”, 却不明白作者心里真正的想法。教师可以这样点拨:“作者这两句诗 提到了三个地方之间的距离,他到底要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京口 和钟山离得很近,这与作者有什么关系呢? “在学生心愤而求通、口 俳而不能言时,教师适当地介绍背景,帮学生体会文字里面蕴涵的意 思。比如,秋思中,“洛阳城里见秋风”,仅仅是要说秋天到了吗? 也要在学生不留意之时,引导其思考“秋风”带给人心理上的感受。再比如,长相思中的“故园无此声”中的故园”,不仅要让 学生联系前文,明白“故园”是什么地方,还要点拨学生想象:为什 么他想到了“故园”?他可能想到故园的什么呢?从而使学生体会“故 园”二字所承载

7、的无穷的韵味。4、要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 的朗读腔调的模仿。联系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 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5、要切实提高古诗词背诵积累的质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 让学生认真保质地默写下来。6、可以引导学生课外搜集诵读积累有关乡思的诗词或诗词名句, 并启发学生在说话和习作时加以引用,提高语言表达的品位。当然, 也可以让学生搜集表达思乡情感的歌曲,唱一唱。7、教学本课生字,要引导学生自学,利用掌握的学习方法记忆 字形,通过形近字对比或形声字的方法,扎实地写好生字。本课出现 了几个多音字,要在初读时帮

8、助学生读准字音,熟读时体会它们的意 思。本课的多音字有:“间”读ji i n; “万重山”和“意万重”的“重” 读c h 6 ng; “还”读hu d n; “风一更”的“更”读g e ngo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5【教材阅读】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刘 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肖, 跃然纸上。写洞庭湖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作,乾坤日 夜浮。”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9、。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湖 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 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蒙之美。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 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全 诗构想新奇,化大为小,色调淡雅。【教学理念】1、把握好两点: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 人的情感二(2)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的能力”。(新课标)2、诗歌教学从三方面抓:(1)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2)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3)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的熏陶。【教学目

10、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 个多音字“磨二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 的熏陶。【教学思路】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 情;积累内化,拓展迁移。3、大致分二课时。【教学过程预设】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1、解题,了解诗人: 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 息?(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介绍诗人: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 开生面之

11、作。2、初读: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正音:潭、磨、螺。齐读。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1) “湖光秋月两相和“:感受,和” 一和谐、协调。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 天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 之美!“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

12、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 迷蒙之美!(3)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感受“遥望” “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 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 “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 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 景。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1)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

13、)(2)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 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诉, 乾坤日夜浮。”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 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 不妨读读比较一下。(3)课后5: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课上说课后写)【作业设计】抄写第3题词语,并抄古诗;写写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6【学习目标】1、自读中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感悟中学习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朗读中体会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课前预习】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14、收集、背诵以前学过的他写的古诗。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阅读他们的作品。【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泊船瓜洲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1)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生答:瓜洲)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 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2)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 地。许多诗人在此流下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间,一片冰心在玉壶”、宋代苏东坡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课件展示诗句)而其中最为人们传诵 的就

15、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2、板书诗题,读题。3、过渡:为什么人们最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二、整体感知,直扑重点1、用自己的方式读古诗。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jidn)、数(shi) 重(ch6ng)山、照我还(hudn)”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学生多读。4、指名答:(我觉得它写得很美、我觉得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5、你最欣赏诗中哪句呢?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刚刚同学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块儿来读一读吧。齐读。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

16、和你的同桌 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 到什么说什么。4、同桌之间互相读与练说。5、指数名说。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 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7、那就用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 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可为什么诗中只有一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一下书上的插图,对你 会有所帮助的。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近处()的小草()的柳树,远处()的树林()的高山。学生

17、口述。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手指课题“船”字)(生 答: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生答:绿色),让作者那么明显地感受到(生答:春天到 了、来 了)。12、你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哦,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 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就单单是个“绿”也各有各的美;这个“绿”有着 层次美,远近各不相同;“绿”也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14、同学们理解的多准确呀!把你感受到的“绿”再读出来吧。分男女生赛读。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 字的故事。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

18、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更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我想,“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 起读出你的赞叹吧。四、品评诗句,升华情感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 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引导从课题的船停* 在“瓜洲”“钟山只隔数重山”等处理解。3、你能到这个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4、学生上台指明:(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简介钟山:王安石的父亲曾在江苏南京为官,他是在那儿长大的,对钟山有 着深厚的感情,

19、可以说是他的第二个故乡。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6、指名答:引导从“一水间”“只隔几重山”“又”“何时找我还”这些词句 理解。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五、回归整体,深化体验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J呀!漂泊在外的游子对 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块再来感受一下诗人的情感吧。2、有感情地读。3、学到这,我们再来想想为什么人们对这首诗如此偏爱?4、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生答:文学家,诗人)政治 家,立志于国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 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 肠,更暗示了他对自

20、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 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 让“万千宠爱于一身”,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范!:不要放过这么优 秀的诗篇,赶快背下来吧。第二课时秋思长相思一、乐调情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 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 里?那么,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他们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 的情怀呢?二、读入情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首读一读,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 或借助字典查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 “聒”)3、自由选择其中一首齐读

21、,再交换朗读一次。4、看看诗题,你发现什么了?指名答。5、那么,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 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6、这么多遍的读让你感受到了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三、品悟情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课 件出示两首古诗。默读,划出来。2、指名答。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J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 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哦,原来诗人来到了(生答:洛阳城)行色匆匆的他看见(生自由回答)而拂面而来的是阵阵(生答:秋风)这秋风是那么的(生答:凉爽、舒服、惬意)让他禁不住地提笔(生答:写家书)提起笔来才发现

22、要写的(生答:要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真是(生读: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0)6、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7、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1、多媒体课件。2、课文插图3、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知道诗的大意、感受诗人的 情感。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及板书设计设计目标一、导游介绍,激趣导入1、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当导游,好不好?(出示地图)(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 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江苏省扬州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 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而京 口不仅

23、是东汉吴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 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 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 安石的泊船瓜洲。看图听介绍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钟山的大略位置)明白三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三个地方的一些历史了解。2、板书诗题,读题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读题板书:泊船瓜洲(王安石)三、整体感知,直奔重点1、请看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师板书诗句读古诗板书:(诗句)多读8、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9、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10、这一次又一次的开封

24、、密封的过程中,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 (生答: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这真是说也(生答:说 不完)道也(生答:道不尽)。11、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这理还乱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12、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张籍见秋风而感慨,这都是(生 答:借景抒情)。那么,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 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13、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14、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 不成,故园无此声。”四、议深情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达诗人生活 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

25、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 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的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 无不包含着(生答: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 一起再来背一背这么感人的诗吧。五、记生字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2、正音:注意读准“畔”声母是P, “帐”的翘舌音zho3、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4、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5、学生练写。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7【教学目标】1、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3、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

26、潭”“螺” “谙” 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5、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教学重难点】1、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预习】1、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3、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教学课时】23节。第一节K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K教学过程H一、谈话引入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 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 大川吗?

27、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 水是什么样的。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1、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2、谙、暗:区别音、形、意。四、分组学习1、读熟三首诗。2、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3、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六、作业1、抄写生字。2、读、背三首诗。第二、三节K教学目标U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 诵、默写。R教学过程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1、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鸟:多、高飞无影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28、)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 中找出这样的词句。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3、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 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 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4、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二、吟诵、理解望洞庭1、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

29、夜里的月色很美。2、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3、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 的比喻:(1)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2)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4、指导背诵望洞庭。三、吟读、理解忆江南1、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2、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10:过去。胜:超过。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 现这样的景色的: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 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4、请联系前

30、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5、指导背诵忆江南指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1、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2、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参考篇目:鹿碧、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晓出 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五、作业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8 独坐敬亭山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 至无影

31、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 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而去。“尽”、闲”两个字,把读 者引入一个“静寂”的境界;在飘忽的白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 平静。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无论是“静”与“动”,都烘托 了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 山游览静观之久,表现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也为下联“相看 两不厌”作了铺垫。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鸟儿飞走了,云飘 远了。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 着诗人。此刻诗人十分动情,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和我做伴吧,真是 难得

32、一知己!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互为知己的 感情。“相” “两”二字同义重复,把诗人与敬亭山紧紧联系在一起, 表现出一种惜惜相怜的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也是经过提炼的, 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望洞庭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总写洞庭湖的秋色。在月光皎洁的秋夜,洞庭湖的波光和皎洁的 月光互为映衬,显得那么和谐、宁静。在月光的映照下,无风的洞庭 湖平静得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镜子,朦胧中带着一种宁静、柔和的美。 洞庭湖其实面积很大,方圆数百里。说“潭面”,是作者有意把很大 的洞庭湖说成是小小的水潭,意味着作者十分广阔的胸怀。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诗人以奇

33、特的想象,确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先写从远处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再把洞庭湖的水色比喻成“银白色的盘子” 将洞庭湖中的群山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银白色的盘子里摆放 一只小小的青螺,显得小巧玲珑,十分精致,又和月光笼罩下的湖水、 山色相称。也是对上一句作的补充说明。忆江南1、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风景旧曾谙。”“旧”:从前,指诗 人年轻时游过杭州。“曾”:曾经。“谙”:熟悉。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 曾经是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了解。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大 地,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光水碧,绿波粼粼,由于红日映照,

34、 所以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由于江花红,所以江水更显得碧绿, “蓝”字,形容春水深碧的美好景象。3、能不忆江南?江南的这种风光在洛阳是看不到的,所以词的结尾用反问句说, 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9一、火眼金睛,我会辩字组词 谙()蓝()亭暗()篮()享二、小小变色龙 和:()()()()曾:()()()相:()()()三、修辞方法我知道1 、 相看两不厌,一、火眼金睛,我会辩字组词 谙()蓝()亭暗()篮()享二、小小变色龙 和:()()()()曾:()()()相:()()()三、修辞方法我知道1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遥望洞庭山水翠

35、白银盘里一青螺。3能 不 忆 江 南?四、我会填诗词名作者朝代表达的思想忆江南望洞庭 独坐 敬亭山【参考答案】一、火眼金睛,一、火眼金睛,我会辩字组词谙(谙达)蓝(蓝天)暗(黑暗)篮(摇篮)谙(谙达)蓝(蓝天)暗(黑暗)篮(摇篮)亭(书亭)庭(家庭)享(享受)廷(朝廷)二、小小变色龙和:(h。)(和平)(he)(和诗)曾:(z e ng)(曾孙)(c 6 ng)(曾经) 相:(xidng)(相信)(xi a ng)(照相)三、修辞方法我知道1、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拟人)2、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比喻)3能 不 忆 江 南?(反问)四、我会填诗词名作者朝代表达的思想忆江南

36、白居易唐朝赞美了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望洞庭刘禹锡唐朝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 美之情。独坐敬亭山李白唐代通过对敬亭山孤寂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情感。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0 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望洞庭是唐代诗人 刘禹锡在秋天转任和州,行经洞庭所作。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 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将月夜的洞庭美景描绘得惟妙惟 肖,跃然纸上。写洞庭湖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诉,乾坤日 夜浮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

37、,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古诗先以“秋月”与“湖光”相映照,水月澄洁,一片和谐。湖 面无风,如月下铜镜铺展于大地。“镜未磨”写出了浩阔湖面,涟漪 轻起,波光粼粼,呈现出迷蒙之美。放眼远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 恰如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如一种工艺珍品,使人爱不忍释。全 诗构想新奇,化大为小,色调淡雅。【教学理念】1、把握好两点: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 人的情感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 的能力:(新课标)2、诗歌教学从三方面抓:(1)抓字眼:旨在明确诗的意思。(2)抓想象:旨在领悟诗的意境。(3)抓吟诵:旨在进一步升华情感,得到美

38、的熏陶。【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正确认读1 个多音字“磨二3、理解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 的熏陶。【教学思路】1、以学过的古诗导入。2、组织教学,每一首诗大体步骤:了解诗人,理解诗题;抓住字眼,明白诗意;想象意境,领悟诗情; 积累内化,拓展迁移。3、大致分二课时。【教学过程预设】课前背诵一些古诗,最后背望洞庭:1、解题,了解诗人:(1)板书课题:望洞庭。你从题目知道了些关于这首诗的什么信 息?(写的是洞庭,从“望”角度来写的,是远看)介绍诗人:刘禹锡,洛阳人,它的诗通俗清新,富有民歌特色,

39、为唐诗中别 开生面之作。2、初读:自由读诗,想想从诗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读,正音:潭、磨、螺。齐读。3、精读感情(抓住字眼、想象意境):(1) “湖光秋月两相和“:感受,和,一和谐、协调。你读出时间了吗?(秋天的夜晚:“秋月”)你读出当时作者眼前见到的景物了吗?(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天 上明月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结合看插图。“两相和这“两”谁与谁?(湖光与秋月)湖光秋月如此“和谐”,水月澄洁,一片宁静的氛围,一派和谐 之美!(2) “潭面无风镜未磨”:感受“镜未磨”风平浪静。(未:没有)这里藏着一个精确的比喻,你读出来了吗?(把“潭面”比作“铜镜”)这铜镜还没有打磨呢,有些模糊,

40、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这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一派 迷蒙之美!(3)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感受“遥望”“银盘青螺”自然之美精美绝伦。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感受洞庭山水美景。指名读,想象:白银作的盘子里放上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色田螺, 看着它,你有什么感觉?诗中的“白银盘”指什么? “一青螺”呢?再看插图。说说感受。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 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派秀美柔和之 景。4、积累内化,迁移运用:(1)朗读、背诵。(指名有感情读背,因已有基

41、础,重点放在投入情感上)(2)延伸:其实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比如如孟浩然的“气蒸 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临洞庭上张丞相再如杜甫的“吴楚东南拆, 乾坤日夜浮J他们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大多气势雄伟、境界壮阔, 而刘禹锡这首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有兴趣的同学 不妨读读比较一下。(3)课后5:想象,先说一说,再写下来。(课上说课后写)【作业设计】抄写第3题词语,并抄古诗;写写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古诗词三首之泊船瓜洲教学设计篇11 学习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词,能默写前 两首古诗。3 .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

42、会课文描述的景物 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第一课时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讲讲 多音字:间、重、还。指名读正音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 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反复读诗,结合注释想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受。结合注释想诗句意思,体会作者感受。4、指名交流生回答:诗句意思和感受说诗句意思,谈感受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生自由交流引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三、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世:春风又绿江南 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赏析:春风又绿江南岸,明

43、月何时照我还。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回答)生回答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 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同桌之间互读、练说说诗意4、指名说,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生回答检查交流情况5、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 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相象。6、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由题入手,弄清题意1 .板书课题。2 .自由读题,说说题意。“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3 .出示插图,观察感受。4 .简介诗人及背景。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

44、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反复诵读,弄懂诗意1 .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2 .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 “桑”都是平舌音。3 .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4 .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5 .全班交流,讲讲诗意。品评朗读,感悟诗情1 .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2 .逐句品评,交流感受。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 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 “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3 .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积累语言自学四时田园杂兴1 .按照学习乡村四

45、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2 .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3 .全班交流自学成果。4 .背诵。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渔歌子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并默写这首词。3、想象“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句话的画面, 并描述出来。教学重点:学习词的内容,想象词中描写的情景。教学难点:结合词句展开想象,并能描述出来。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背诵课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词的知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唐宋名家名词。读生字:塞箸蓑二、自读渔歌子理解词意自读全词,整体感知。读渔歌子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三、自读词,提出疑问。四、细读渔歌子理解词意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读生字:塞箸蓑斜风:微风归:回家、回去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在美丽的西塞山前,几只白鹭飞上天空。河边粉红色的桃花正在 盛开,清澈见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蹶鱼在游动。在风景如画的河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