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说苑》三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60160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训练(《说苑》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说苑》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训练(《说苑》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训练(《说苑》三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训练(说苑三篇)一、( 2023绵阳诊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人臣之所以蹇蹇为难,而谏其君者非为身也,将欲以匡君之过,矫君之失也。 君有过失者,危亡之萌也;见君之过失而不谏,是轻君之危亡也。夫轻君之危亡 者,忠臣不忍为也。夫不谏则危君,固谏则危身;与其危君,宁危身;危身而终不用,则谏亦无 功矣。智者度君权时,调其缓急而处其宜,上不敢危君,下不以危身,故在国而 国不危,在身而身不殆;昔陈灵公不听泄冶之谏而杀之,曹羁三谏曹君,不听而 去,春秋序义虽俱贤,而曹羁合礼。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六月不归,令左右日:“敢有先言归者致死不赦。” 颜烛进谏日:“君乐治海上而六月不归

2、,彼傥有治国者,君且安得乐此海也! ” 景公援戟将斫之,颜才蜀趋进,抚衣待之日:“君奚不斫也?昔者桀杀关龙逢,纣 杀王子比干。君之贤,非此二主也,臣之材,非彼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参此 二人者,不亦可乎? “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日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致于民民之 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祥景公乃止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 击之,晏子日:“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公日: “诺。”晏子举戈而临之日:“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 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 公

3、日:“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晏子复于景公日:“朝居严乎? ”公日:“朝居严,则曷害于国家哉? ”晏 子对日:“朝居严,则下无言,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下无言则谓之喑,上无闻 则谓之聋;聋喑则非害治国家如何也?且合菽粟之微以满仓縻,合疏缕之纬以成 帏幕,太山之高,非一石也,累卑然后高也。夫治天下者,非用一士之言也,固 有受而不用,恶有距而不入者哉? ”(摘编自说苑正谏)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日/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 民之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祥/景公乃止/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

4、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怀远而致近”与“致万乘之势”过秦论)两句中的“致”字含义不同。A. “不绝若线”与“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两句中的“绝”字含 义不同。B. “三存亡国”与“枉用相存”(短歌行)两句中的“存”字含义相同。C. “不务袭迹”与“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两句中的“务”字含 义相同。【解析】选C。A.第一个“致”,使来。句意:使远方的人归附并使近处的 人投奔自己。/第二个“致”,达到。句意: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致”字 含义不同。B.第一个“绝”,断绝。句意:像线一样不断绝,形容局势危急。/ 第二个,绝”,阻断,走不通。句意: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绝”字

5、含义不同。 C.第一个“存”,使得到保存。句意:多次使几乎灭亡的国家得到保存。/ 第二个“存”,问候、思念。句意:屈驾前来探望我。“存”字含义不相同。选 项错误。D.第一个“务”,致力于。句意:却不去追求、学习那些历史上的 方法。/第二个“务”,致力于。句意:致力农耕纺织,修缮防守与进攻用的器 械。“务”字含义相同。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王想流芳后世,一定要尊重贤士。朝廷没有贤士,就像渡江海的人没有船 只,去往远方的人没有车马,贤士是想要称霸成王的人的依靠。B.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力微弱,诸侯的势力强大,国家濒于灭亡,齐桓公、晋 文公均任用贤士,使自己的

6、实力强大,并尊奉周天子。C.钟子期能听懂伯牙的琴声,钟子期死后,伯牙为之摔琴绝弦。文章以此为例, 论证了贤土往往也像这样曲高和寡,让人难以接近。D.子路向孔子讨教治理国家的方法,孔子认为,治理国家在于尊重并任用贤能 的人和轻视罢免没有才能的人。【解析】选Co ”论证了贤士往往也像这样曲高和寡,让人难以接近”错误。结 合原文“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 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可知,这个例子是用来证明贤士需要得到伯 乐的赏识才能发挥作用。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

7、至矣。(5分)译文:(2)贤者知其不已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已而雕之。(5分)译文:【解析】(1)第一个“犹”,如同、好像;“千里之望”,飞翔千里的愿望; “致”,达到。(2) “不已用”,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不用己”,不重 用自己;“贱”,看不起;“跳”,同“仇”,仇恨。参考答案:(1)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 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2)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 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附【参考译文】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的君王,一定要尊重贤臣, 谦虚地对待士人。易经说:“地位高的人谦虚地对待地位低

8、的人,他的道德 大为光明。”又说:“以尊贵的身份礼遇地位低的人,就能够大获民心。”贤明 的君主施恩德并谦恭地对待士人,就能够使远方的人归附并使近处的人投奔自己。 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 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 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道商将要 灭亡而周将要称王了;管仲、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春秋时期,周天子地位卑微权势弱小,诸侯以武力为政,都反叛不朝拜;人 数多的欺辱人数少的,强大的劫掠弱小的,南夷与北狄交互入侵,中原之国局势 危急。桓公

9、在这种情况下任用管仲、鲍叔、隰朋、宾胥无、宁戚,多次使几乎灭 亡的国家得到保存,以尊奉周室,称霸诸侯。晋文公任用咎犯、先轸、阳处父, 使中原之国强大,打败强大的楚国,会合诸侯,朝见天子,以彰显周王室的地位。 郑僖公的富有可以抵得上一个中等国家,身份贵为诸侯,治理不得民心,而被臣 下弑杀的原因,是没有先得到贤才。伯牙弹琴,钟子期在一旁欣赏,伯牙开始用琴声抒发自己志在泰山的情怀, 钟子期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弹得太好了,高昂激越,如登巍巍高山! ”过了 一会儿,伯牙又表达了自己志在流水的意向,钟子期又禁不住说:“弹得太好了, 回旋跌宕,如临滔滔江河。”后来,钟子期不幸死去,伯牙把琴摔破,把弦扯断,

10、终生不再弹琴,认为失去知音,世上便再无值得为之弹琴的人了。不但弹琴是这 样,贤人也这样。虽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过什么(路 径)来尽忠呢!良马不会自己到达千里之远,是要等待伯乐的赏识后才能到达千 里。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 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 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 ”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 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 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 埋怨和仇恨一同摆

11、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 ”没有永远安定的国家,没有一直自觉的人民;得到贤能的人才国家就安定昌 盛,失去贤能的人才国家形势就会变得危急甚至国家灭亡,自古至今,没有不是 这样的。明镜是用来清晰地反映外物,过去是用来认识现实的。知道厌恶那些历 史上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却不去追求、学习那些历史上让国家安定昌盛的 方法,那就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了。B.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 民之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祥/景公乃止/C.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 民之

12、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祥景公乃止/D.景公为台/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不胜欲为台/今复欲为钟/是重敛于民/ 民之哀矣/夫敛民之哀而以为乐/不祥/景公乃止/【解析】选D。句意:齐景公建造高台,台建成后,又想要铸造大钟。晏子劝谏 说:“君王您本承担不起造台的费用,现在又想要铸造大钟,这是更加重对百姓 的聚敛,百姓一定痛苦。集中百姓的痛苦来让自己享乐,不会吉祥。”齐景公就 停止了铸钟。“欲为台”“欲为钟”都是动宾结构,后面要断开;“今”此处为 时间状语,放在句首,前面断开,排除ABC。“矣”此处为句末语气词,后面断 开;“夫”此处为句首发语词,前面断开,排除AB。“景公乃止”,主谓结构,

13、 句意完整,单独成句,前面断开,排除C。故选D。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齐景公游于海上而乐之”与“秦时与臣游”(鸿门宴)两句中的“游” 含义相同。B.圉人,一般指醒官,主要负责掌管养马和放牧等事务,后来也常常以此来泛 指养马的人。C. “而罪当死”与“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苏武传)两句中的“当” 含义不同。D.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也可以来借指掌握军政大权 的地方长官。【解析】选A。“两句中的“游含义相同”错。游:游玩;交往。句意:齐景 公在海上游玩,乐此不倦。/秦朝时,他和我交往。含义不同。C项,”而罪当 死”与

14、“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的“当”意思分别为“应当”和“抵消”。 句意:你的罪该死/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廷也扣留了对等的人数。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臣子发现君主执政出现过错,如果不进谏,是没有把国君安危放在心上,如 果坚持进谏,又有可能会使自己陷入危险。B.齐景公下令如果有臣子谏言让自己提前返回,将被处死,颜烛面对这一情况 并未害怕,依然进谏,尽到了臣子的责任。C.面对盛怒的齐景公,晏子毫不畏惧并举戈相向,这一行为看似鲁莽,实则充 满智慧,不仅救下了圉人也保全了景公名声。D.作者认为巍峨的高山是由很多石子堆积起来的,并以此类比君王治理天下不 应只依靠一个

15、人的力量,而应该广开言路。【解析】选C。“面对盛怒的齐景公,晏子毫不畏惧并举戈相向”错,原文“晏 子举戈而临之曰意思是晏子举起长戈对马夫说。是面对马夫,不是齐景公。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景公说,遂归,中道闻国人谋不内矣。(5分)译文:(2)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5分)译文:参考答案:(1)齐景公听了很高兴,于是归去,在回归途中听说国内有人密谋 不接纳他。(2)此人不知道他犯了什么罪名而死,我请求为君王细数他的霏,让他知道他犯 的罪然后再杀他。附【参考译文】作臣子的之所以要刚正思直迎着困难去劝谏他的君主,不是为了自己,而是 想要纠正君主

16、的过错,改正君主的失误。君主有过失,那是危国亡身的萌芽;看 见君主有过失而不劝谏,是忽视君主的危亡。不关心君主危亡的行为,忠臣是不 忍心做的。君主有过失而不进谏就会危及君主,君主不纳谏要坚持进谏就会危及自身; 与其危及君主,不如危及自身;危及自身但最终还不被采用,那进谏也就没有什 么作用了。明智的人测度君主的心里,权衡时势,掌握事情的缓急,处置适宜, 上不危及君主,下不危及自身。这样进谏对国家来说可使国家无危难,对自己来 说也不会造成生命危险。从前陈灵公不听泄冶的劝谏并杀死了他,曹羁三次劝谏 曹君都不被听取,他于是离开了曹国,春秋上的评价虽然讲他们都是贤人,但曹羁更符合礼的要求。齐景公在海上游

17、玩,乐此不倦,六个月不回国。他命令左右的人说:“有敢 先说回国的,处死不赦。”颜烛上前劝谏说:“君王您喜欢治理海上,所以六个月 不回去。那国内倘若另有治理国政的人,您将怎么能够在这海上游乐呢? ”齐景 公拿起长戟就要砍杀他。颜烛上前,整理好衣服等着他砍,并说;“君王为什么 不砍呢?从前有夏桀杀死关龙逢,商纣王杀死王子比干,君王的贤明,不像这两 个君主,我的才能,也不像那两个臣子;君王为何不砍呢?拿我来摆在这两个臣 子之后成为第三人,不也可以吗? ”齐景公很高兴,于是回去,在半路上听说都 城中有人谋划不让他回到国都中。齐景公建造高台,台建成后,又想要铸造大钟。晏子劝谏说:“君王您本承 担不起造台

18、的费用,现在又想要铸造大钟,这是更加重对百姓的聚敛,百姓一定 痛苦。集中百姓的痛苦来让自己享乐,不会吉祥。”齐景公就停止了铸钟。齐景 公有匹马,被他的马夫杀死了。齐景公大怒,操起长戈准备亲自去杀那马夫。晏 子说:“这样他不知道自己的罪过就死去,我请求替您罗列他的罪状,让(他) 知道自己的罪过再杀死他。”齐景公说:“好吧。”晏子举起长戈对马夫说:“你 为我们国君养马却将马杀死,你的罪该死;你使我们国君因为马的缘故而杀养马 人,你的罪又该死,你使我们国君因为马的缘故而杀人,传到四邻诸侯,你的罪 又该死。”齐景公说:“先生放了他,先生放了他!不要因此伤害了我仁爱的名 声。”晏子向齐景公禀告说:“朝政

19、太严厉了吧? ”景公说:“朝政严厉对治理国 家又有什么妨害呢? ”晏子回答说:“朝政严厉,那臣下就不敢说话;臣下不敢 说话,那君主就听不到什么了。臣下不敢说话叫做哑,君主听不到下情叫做聋,聋和哑不是妨害治理国家的弊 端又是什么呢?再说集中微少的豆子和小米,能够装满仓库;汇聚那稀琉的丝缕 做纬线,能够织成帷幕。泰山那样高,也不仅靠一块石头,而是靠许多石头从低 处堆积起来才变得高大的。那治理天下的人,不只是一个人的意见,当然也有采 纳了暂时不用的情况,但哪有拒而不纳的呢? ”二、(2023 安徽示范高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子胥将之吴,辞其友申包胥日:后三年,楚不亡,吾不见

20、子矣!申包胥 日:子其勉之!吾未可以助子,助子是伐宗庙也;止子是无以为友。虽然,子 亡之,我存之。于是乎观楚一存一亡也。后三年,吴师伐楚,昭王出走,史八包 胥不受命西见秦伯曰吴无道兵强人众将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居云梦使下臣告 急哀公曰:诺,吾固将图之。申包胥不罢朝,立于秦庭,昼夜哭,七日七夜 不绝声。哀公曰:有臣如此,可不救乎?兴师救楚。吴人闻之,引兵而还, 昭王反复,欲封申包胥,申包胥辞曰:救亡非为名也,功成受赐,是卖勇也。 辞不受,遂退隐,终身不见。诗云: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楚令尹虞丘子,复于庄王曰:臣闻奉公行法,可以得荣;能浅行薄,无望 上位;不名仁智,无求显荣;才之所不着,无当其处

21、。臣为令尹十年矣,国不加 治,狱讼不息,处士不升,淫祸不讨;久践高位,妨群贤路;尸禄素餐,食欲无 厌;臣之罪当稽于理。臣窃选国俊下里之士孙叔敖,秀赢多能,其性无欲,君举 而授之政,则国可使治,而土民可使附。庄王曰: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 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虞丘子日:久固禄位者,贪也; 不进贤达能者,诬也;不让以位者,不廉也;不能三者,不忠也。为人臣不忠, 君王又何以为忠?臣愿固辞。庄王从之,赐虞子采地三百,号曰国老,以 孙叔敖为令尹。少焉,虞丘子家干法,孙叔敖执而戮之。虞丘子喜,入见于王日: 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国政,奉国法而不党,施刑戮而不孰【注。可谓公平。庄王曰:夫子之赐

22、也已!(说苑至公)【注】随 同“委”,枉曲。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申包胥不受/命西见秦伯曰/吴无道/兵强人众/将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 居云梦/使下臣告急/B.申包胥不受/命西见秦伯曰/吴无道/兵强人众/将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 居云梦/使下臣告急/C.申包胥不受命/西见秦伯曰/吴无道/兵强人众/将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 居云梦/使下臣告急/D.申包胥不受命/西见秦伯曰/吴无道/兵强人众/将征/天下始于楚/寡君出走/ 居云梦使/下臣告急/【解析】选C。句意:申包胥没有接受君命,便西去拜见秦国君王说:“吴国无 道,军队强大人马众多,将要征讨天下

23、,现从楚国开始。我国君王出走,住在云 梦,派我前来告急。”“命”作“受”的宾语,不能断开,排除AB; “天下” 作“将征”的宾语,不能断开;“使下臣告急”为兼语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下 臣”为“使”的宾语,之间不可断开。据以上分析排除D。故选C。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子亡之,我存之”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两句中的“存” 字含义不同。B. ”诺,吾固将图之”与“秦孝公据靖函之固”(过秦论)两句中的“固” 字含义不同。C.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与“轩凡四遭火”(项脊轩志)两句中的“凡” 字含义不同。D. “尸禄素餐,食欲无厌”与“

24、既而得其尸于井”(促织)两句中的“尸” 字含义相同。【解析】选D。A.存,使动用法,使存在,保存,句意为“我就要保存它”; 存,动词,存在,句意为“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含义不同, 正确。B.固,本来,句意为“我本来就打算考虑这件事”;固,名词,险固地势, 句意为“秦孝公占据着嵋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含义不同,正确。C.凡,凡 是,句意为“凡是百姓有灾祸”;凡,共,句意为“这座轩共遭过四次火灾”。 含义不同,正确。D尸,像尸体那样,句意为“尸位素餐”;尸,尸体,句意为“不久从井中打捞上来尸体”。含义不同,错误。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军攻

25、打楚国,楚昭王出逃,申包胥西去秦国请求援助,站在秦国朝廷上哭 泣了七天七夜,感动了秦哀公,秦国出兵救楚,吴国军队撤退回国。B.楚昭王返国复位,想要封赏申包胥。申包胥认为拯救国家危亡并不是为了虚 名,接受赏赐就是炫耀自己的勇敢,于是他拒绝赏赐,退身隐居。C.虞丘子认为自己做令尹十年,国家没有得到更好的治理,向楚庄王推荐孙叔 敖取代自己。在他的坚决请求下,楚庄王依从了他,赏赐虞丘子食邑。D.孙叔敖担任令尹后,虞丘子家族里有人犯了法,被孙叔敖抓来杀了。虞丘子 入宫拜见楚庄王,称赞孙叔敖办事公正平直,请求楚庄王奖赏孙叔敖。【解析】选D。“请求楚庄王奖赏孙叔敖”错误,原文是“臣言孙叔敖果可使持 国政,奉

26、国法而不党,施刑戮而不孰,可谓公平”,没有说请求楚庄王奖赏孙叔 敖。“夫子之赐也已!”意思是:楚庄王说:“这也是先生的赐予。”.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子其勉之!吾未可以助子,助子是伐宗庙也;止子是无以为友。(5分)译文:(2)子辅寡人,寡人得以长于中国,令行于绝域,遂霸诸侯,非子如何? (5 分)译文:【解析】 “勉”,努力;“止”,制止;“无以为,不把当作。(2) “子”,您;“长”,动词,作盟主,管理;“中国”,中原;“绝域”, 极边远地方;“如何”,怎么办;“霸”,称霸。参考答案:(1)您努力去做吧!我不能够帮助您。帮助您就是攻伐自己的宗庙; 制止您这就是不把

27、您当朋友。(2)您辅佐我,我才能在中原作盟主,号令行施到极边远的地方,终于称霸诸 侯。没有您将怎么办?附【参考译文】伍子胥将要出奔吴国,向他的朋友申包胥告辞说:“三年以后,楚国不亡, 我不再见您了。”申包胥说:“您努力去做吧!我不能够帮助您。帮助您就是攻 伐自己的宗庙;制止您这就是不把您当朋友。尽管这样,您如能灭亡楚国,我就 要保存它。”于是人们都在观察楚国一存一亡的两种可能。三年后,吴军伐楚, 楚昭王出逃。申包胥没有接受君命,便西去拜见秦国君王说:“吴国无道,军队 强大人马众多,将要征讨天下,现从楚国开始。我国君王出走,住在云梦,派我 前来告急。”秦哀公说:“好吧!我本来就打算考虑这件事。”

28、申包胥不退朝, 站在秦国朝廷上,昼夜哭泣,七天七夜哭声不断。秦哀公说:“有这样的臣子, 怎么能不援救呢? ”于是就出兵救楚。吴军知道这个消息,就率领军队撤退回国。 楚昭王返国复位,想要封赏申包胥。申包胥辞谢说:“拯救国家危亡,不是为了 虚名。成功了接受赏赐,这就是炫耀自己的勇敢。”推辞不受。他于是退身隐居, 终身不再露面。诗经说:“凡是百姓有灾祸,都要尽全力去拯救。”楚国令尹虞丘子,向楚庄王禀告说:“我听说奉公执法,能够得到荣耀;才 能品德浅薄,就不要指望得到高位;不具备仁义智慧,不要追求显赫尊荣;才能 在某方面不显著,就不要承担那样的职位。我做令尹十年了,国家没有更好地治 理,案件争讼不停,

29、隐士未得进升,邪恶祸乱没有受惩,久登高位,妨碍了众多 贤者的进升之路,尸位素餐,贪得无厌,我的罪过应当受到法官的审理。我私下 选中了一个国内杰出的人才,是乡下的士人名叫孙叔敖。他虽然文雅瘦弱,但十 分能干。他的本性恬淡寡欲。君王举拔他并授给他国政,那么国家就能得到治理, 并且能使士人百姓归附。”楚庄王说:“你辅佐我,我才能在中原作盟主,号令 行施到极边远的地方,终于称霸诸侯。没有你将怎么力、? ”虞丘子说:“长久维 护自己官位的人,是贪鄙的;不举贤进能的人,是欺骗国君;不能让出职位的人, 是不正直的。有这三不能的人,就是不忠。作为人臣不忠,君王又为什么要把他 当作忠臣呢?我坚决请求辞职。楚庄王

30、依从了他,并赏赐他食邑三百户,号称 国老。楚庄王让孙叔敖作了令尹。不久,虞丘子家族里有人犯了法,孙叔敖抓来 杀了。虞丘子很高兴,入宫拜见楚庄王说:“我推荐的孙叔敖,果真能让他操持 国政。奉行国法而不结朋党,施行刑法而不枉曲,可以称得上是公正平直。楚 庄王说:“这也是先生的赐予。”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19分)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易日:“自上下下,其道大 光。”又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夫明王之施德而下下也,将怀远而致近 也。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 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

31、,而天下 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春秋之时,天子微弱,诸侯力政,皆叛不朝;众暴寡,强劫弱,南夷与北狄 交侵,中国之不绝若线。桓公于是用管仲、鲍叔、隰朋、宾胥无、宁戚,三存亡 国,尊周室,霸诸侯。晋文公用咎犯、先轸、阳处父,强中国,败强楚,合诸侯, 朝天子,以显周室。郑僖公富有千乘之国,贵为诸侯,治义不顺人心,而取弑于 臣者,不先得贤也。伯牙子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日:“善哉乎鼓琴!巍 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日:“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 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 鼓琴若此也,

32、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 者,待伯乐而后至也。子路问于孔子日:“治国何如? ”孔子日: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日范中行 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日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觉盍如 其不已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已而懒之。贤者怨之,不肖者辘之;怨懒并前, 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 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 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 (节选自说苑尊贤)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于尊贤而贱

33、不肖/子路日/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日范中行氏 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B.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日/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日/范中行氏 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C.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日/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日/范中行氏 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D.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日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日范中行氏尊 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解析】选B。句意:“(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 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 灭亡是什么缘故? ”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 却不能罢免他们。”“尊贤而贱不肖” 并列结构,“而”字表并列,中间不 必断开,排除AC; “日”是对话标志,后面应断开;“尊贤而不能用也”“贱 不肖而不能去也”结构对仗,各自断开,排除D。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