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南区域最神秘的几个古国.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59790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西南区域最神秘的几个古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古代西南区域最神秘的几个古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西南区域最神秘的几个古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西南区域最神秘的几个古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代西南区域最神秘的几个古国我国的西南区域,包括今日川、渝、滇、黔、桂等省区,被纳入 华夏文明的时间是相对较晚的,哪怕是在战国后期就被秦国郡县化的 四川盆地,在最初的时候也只是少数城邑及其周边被朝廷官员控制, 而在更辽阔的山林湖沼之间,却一直是当地各土著部族的乐园。至于 四川盆地之外的地区,则更是分布着众多源流复杂的部族,这些被秦 汉时人称为西南夷的族群,其内部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经初步 建立了城邦式国家,有的却还处于从原始公社向等级社会演进的阶段, 刚刚踏入文明的门槛。他们中比较知名的是古滇国、夜郎国、南沼国、 大理国等,随着西汉对外开拓的步伐而成为了朝廷羁縻体系的一部分, 慢慢被郡县化

2、,但整个西南全部完成改土归流已经是清朝的事情了。1.神秘的古滇国和夜郎国关于古滇国,在文字上最早的记载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西南一 列传,在汉武帝时期把西南这些少数民族的部落统称为西南夷,这些 西南夷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政权。西南移就是由一个大大小小的部落组成的这些西南的部落,有的 生产水平比较先进,他们主要靠农耕文明,家里有粮,心里不慌,所 以小日子过得还不错,最起码可以解决温饱。这些部落比较大的就有 夜郎夜郎国在今天中国的大概位置,贵州西部、云南东部和广西的北 部。再有一个就是泉州,它在今天的位置就是四川的西昌、凉山,还 有云南的楚雄和丽江。最后一个就是古滇国,它在今天的位置就是云南的昆明一带

3、,除“大理国”的政权。而且,虽然小说里的多情公子段誉是虚构的文学 形象,但他却也有历史原型,也就是在大理国当过39年国王的段和 誉。那么在段和誉以及段氏家族背后,大理国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国度, 它和中原王朝究竟是什么关系?又有过怎样的兴亡过程呢?现代一般观点认为,大理国是今天云南境内的少数民族白族的祖 先白蛮所建立的一个政权。而白族所说的语言是汉藏语系里和汉语最 为接近的一种语言,甚至有些学者认为白族语就是汉语的一种方言。 所以虽然白族也有不同于汉族的民族起源传说,但它至少是在很早的 历史上就受到汉族深入影响,是在很多方面都和汉族比较接近的一个 少数民族。南诏灭亡后的36年间,云南地区经历了长和

4、国、天兴国、义宁 国三个短暂王朝的更替。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大理国,云南的政局逐渐稳定。而北方的宋朝可就要头疼许多,辽、西夏、金和蒙古都不是什么 省油的灯,很多时候都自顾不暇,也就无意向西南进取。乾德三年(965年)宋将王全斌平定后蜀欲取云南,向朝中进献 相关地图。赵匡胤犹豫了,他认为唐朝虽然是因为黄巢起义而覆灭, 但是起因却是为了防御南诏的桂林戍兵发动的兵变。鉴于“唐亡于黄 巢,而祸基于桂林”,赵匡胤以玉斧在地图上划大渡河以西说:“此 外非吾有也。”这个故事虽然出自野史,但其实符合赵匡胤“守内虚外”的治边方略。南宋也一直继承了这一祖宗之法。绍兴六年(1136年),翰林 学士朱震说:大

5、理国本唐代南诏,屡次攻唐致天下骚动;太祖鉴唐之 祸,以大渡河为界,使之欲寇不能、欲臣不得,实在是御戎之上策。大理国乐见其成,多次入贡宋朝,以求发展商业关系。太平兴国 七年(982年),宋太宗诏黎州守将于大渡河畔建大船,以利大理国 朝贡。双方交易的重点是马。北宋在黎州、雅州(今四川雅安)设博 易场,向大理国商人买马;马匹交易一度形成较大规模,当地居民“仰 此为衣食二边境安宁,商业茂盛,加上天然的地理屏障,大理国就是一个信 仰的温床。南诏野史载,段思平“好佛,岁岁建寺,铸佛万尊二这位 国君段思平信佛,却不是汉传佛教,而是云南本土的阿吒力教。阿吒 力教崇拜的是大黑天神,即婆罗门教崇奉的湿婆神。大理国

6、时期,云南阿吒力教极盛,不仅有城乡广大群众信奉,而 且在22代国君中有9个国王先后“禅位为僧”,开创了中国佛教史上 绝无仅有的“帝僧”王国。这里的师僧不用绝红尘,可以有妻子,而且往往读儒书。因此, 大理国的知识分子都是一些饱读儒书的佛教徒,佛寺实际上起着学校 教育的作用,儿童则在香火弥漫之地念佛经、读儒书,也算是一大奇 景。射雕英雄传中,一灯大师向郭靖、黄蓉解释为什么大理国有 众多帝王出家为僧:“我段氏因缘乘会,以边地小吏而窃居大位。每 一代都自知度德量力,实不足以此大任,是以始终战战兢兢,不敢稍 有逾越。但为皇帝的不耕而食,不织而衣,出则车马,入则宫室,这 不都是老百姓的血汗么?是以每到晚年

7、,不免心生忏悔,回首一生功 罪,总是为民造福之事少,作孽之务众,于是往往避位为僧了这当然是文学的修饰,不符合历史。大理的皇帝,在皇权的斗争 中落败,被废为僧的有之;因怕死而避位,躲到寺院的有之;失去民 心,被迫下台的有之。可见,权力的斗争才是段氏频繁为僧的原因。佛教在大理王室的直接资助下,兴建寺院蔚然成风。在大理国时 期,云南地区兴建的佛寺颇为壮观:昆明地藏寺、西林寺、圆通寺、 法定寺、晋宁法轮寺、太和崇恩寺等一大批寺院兴建起来。民间的佛 教崇拜也蔓延开了。大理国的子民,在取名字的时候喜欢在世俗的姓与名之间加进了 佛号,比如“李观音得”、“董六斤黑”、“张般若师”。家里无论贫富, 都贡有佛堂;

8、人不分老幼,都手持佛珠。一年之间,斋戒的日子几乎 达到了一半,这段时间内,百姓绝不会吃荤、饮酒。宛如一个清静平和的佛家世界。于是,后人称大理为“妙香国”、“苍山与洱水,佛教之齐鲁”。4、融入华夏的怀抱就古代而言,云贵高原并不是什么令人向往的地方。这里由于地理环境较为封闭,加上高山险江之隔,在汉人的视野 中只是荒蛮偏远的烟瘴之地,加之汉唐以来又常常是罪臣贬官的流放 地,人们对西南地区总是充满神秘乃至恐怖之感。在律诗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中,白居易以近乎罗列的方式, 将北方士人眼中的南方特质一一加以描述,大致可以代表汉人对于西 南的看法:南方的族群是“蛮。南方的地理为“瘴”,南方的食物中 有槟榔、橄榄

9、,风俗里则有海舶、铜鼓与赛江神,天气是炎热的,因 此草木、昆虫、鸟兽极多,鬼怪亦常常见到。因商旅或是谪官的南游 北人,还需要小心藏在酒杯中害人的“蛊“深山茂密”是云贵高原的真实写照,“蛇虫”确实也大量存在 于云南境内,其往往能引起人们对瘴肪、蛊毒的联想,这些让人们相 信:云南是一个“只愁你没有十个性命”的恐怖地带。有的时候,恐惧变成了一种探险的心态。用徐霞客的话说:“其 奇绝者闽、粤、楚、蜀、滇、黔百蛮荒徼之区”。也就是说,去江南 水乡,或是塞北荒漠旅游都不算稀奇,必须如徐霞客那样远走云南、 贵州,才算奇特。另一方面,云南也是“奇物”的天下,满足着中原对各种物的占 有欲。比如中原不常见的生物。

10、云南也是多虎地区,这里的族群常以虎皮为衣。蛮书云南管 内物产第七载:“大虫,南诏所披皮,赤黑文深,炳然可爱。云大 虫在高山穷谷者,则佳;如在平川,文浅不任用。”宋人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一书中真实记录了犀的栖息地与生物 外形特征:“犀出永昌山谷及益州扉似牛,猪首,大腹,脚有三 蹄,色黑,好食棘。其皮每孔生三毛,顶一角,或云两角,或云三J唐朝之时成都市场甚至出现了犀角供不应求的现象。蛮书也多次出现云南大理盛产大象的的记载。而且还两次提 到“象耕”,即把象作为畜力用于农耕,这是极富云南地方农业特色 的。云南也是一个矿产和林木资源非常丰富的大省。为修建宫殿,明廷曾大量采伐云贵地区的巨木,采木繁忙期达90

11、余年。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贵州采办楠杉大木1万余根,值 银107万余两。云南银铜矿的储量极为丰富且质量甚高,因此明清以云南为铸币 用料的供应地。乾隆五年(1740年)至嘉庆十六年(1811年),云南 年产铜基本上在1000万斤以上。道光二十四年与二十八年,皇帝又 两次颁诏云南等省扩大采矿。奉命运京的滇铜称为“京铜”,湘鄂浙 闽粤等省争相截留京铜。情况慢慢发生了变化。到了清代,云贵高原的文化隔膜似乎逐渐 淡化。乾隆时期的吴大勋说:“滇本夷地,并无汉人。历代以来,征伐 戍守、迁移贸易之人,或不得已而居之,或以为乐土而安之。”又说: “至今城中皆为汉人,山谷荒野中皆野人,反客为主,竟成乐国。

12、”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西南之地从昔日的蛮荒边 地转变为一片充满希望的乐土?让西南的“华夏化”出现真正进展的,是元朝。1252年,忽必烈受命率10万兵绕道西北,迂回到南宋后方, 奔袭大理国,以实现南北夹击的意图。大理平定之后,大将兀良合台 率骑兵与云南土军,横扫广西,直抵潭州(今湖南长沙)城下,南宋 灭亡已成定局。蒙古军平定大理国,阻止了宋代以来云贵高原边缘化的倾向。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强大,以前的中原王朝常有重北轻南倾向, 往往会忽视云贵高原的开发。可是,元代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恐 怕是蒙元统治者没有“内华夏外夷狄”这一类的观念。忽必烈尤其钟爱云南。当他的第五子忽哥赤赴任云南之时

13、,忽必 烈不无感慨地说:“大理为朕手定,深爱其土风;若非现居汗位,将 于彼分器焉,汝往当善抚吏民有一年云南诸族起事,大臣怀疑情报的真实性,忽必烈则说到: “云南朕所经理,不能忽视。”还亲自对所遣之臣面授机宜。忽哥赤统治云南数年,在内江中被毒杀。忽必烈思虑再三,决定 在云南置建行省。云南行省的设立,结束了云南长期隶属四川管辖的 历史,云南不再是一块“羁縻之地”,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独立政区。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推弃了前代向外扩展的政策,回归汉代以 来中原王朝“守在四夷”的治边传统。但是,朱元璋是何等人物。他说:云南诸夷叛服不常,缘由其地 险而远,其民富而狠;“驯服之道,必宽猛适宜。”明军攻取云南初

14、甚 顺利,随后诸族反抗,历时十余年才平定,更增强了朱元璋关于云南 易攻难守的观点。为了确保入滇交通线的安全,朱元璋在贵州建省,使其成为战略 要地,立刻改变了云贵高原的格局。同时,朱元璋以养子沐英为总兵官,率重兵守云南。按明朝的军 制,土兵世为军籍,父死子继;军士可带家眷。据明实录,洪武 中后期明廷调兵入云南约10次,人数约25万人,连同原来的驻军, 常年守滇的军队约有二三十万人,连同家眷约有七八十万人。这是相 当大规模的移民垦边浪潮。卫所主要驻扎在各地的城镇、人烟稠密之地及交通沿线,这些地 方就是“华夏化”的头站。他们将中原的文化、教育、风俗带到西南 的山地。在蛮夷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则推行土

15、司制度,士官拥有世袭的 权力,并对辖区土地和农民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其内核依然是秦汉以 来的“羁縻”政策。只不过,很多地方在移民的浪潮之下,逐渐丧失了士官的特征。 这些的地方就成为“改土归流”的突破口。“改土归流”就是要把世袭的士官变成朝廷有任期的流官,把土 官控制下的土民变为国家的编户齐民。这是一次较为复杂的社会变革, 其打击面之广,触动的利益之深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势必会遭到一些 士官的强烈抵制。终明一世,我们可以看到改流的反复、流产,明史之中少数民族 暴动杀害朝廷命官的记载多不胜数。以云南为例,云南内域区十四土 府中有七府(武定、元江、楚雄、鹤庆、广西、寻甸、顺宁)改流。而广大沿边地区除个别

16、土司外,几乎全未改流。到了清朝,改土归流的接力并没有停止。吴三桂叛乱被平定后,清朝十分重视云南的稳定与开发。云贵总 督鄂尔泰在其改土归流疏中说:“为剪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 赋税,以靖地方事。若不改土归流,将富强横暴者渐次擒拿,懦弱昏 庸者渐次改置,纵使田赋兵刑,尽心料理,大端终无就绪J曾明言“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的雍正立马开启了大规模的 改土归流。从雍正元年到十三年(17231735),云南有二十二家土司、土 官改土归流,其他内地省区基本上消除了土司、土官割据的状况。虽 然清代改土归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很不彻底。还是有一些少数民 族地区,一直保留着土司士官制度,直到解放前夕。就这样,经

17、过元明清三代的接力,游离华夏千年之久的西南地区, 才算融入了华夏的怀抱。了这几个大的部落,剩下的都是一些落后的部落。他们的生产方式主 要以畜牧业和狩猎为主,吃了上顿没下顿,所以日子过得比较苦。在 这些西南夷中古滇国它的历史最为传奇。当时在战国时期,楚威王派 手下的一员大将叫庄桥,庄桥带领大军从远水南下夺取了巴郡和钱钟 俊以西的大部分地区。当时在战国时期,楚威王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庄桥,楚威王命令庄 桥顺着远水南下,将它夺取巴郡和黔中郡以西的大片土地。这个庄桥还真不白给,带着大军是一路拼杀,为楚国开疆扩土, 最后打到了云南昆明滇池附近,但是让庄桥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秦国的军队占领了八军和钱钟俊

18、,这一下把庄桥回家的路给堵死了。庄桥只好退回了滇池一带。庄桥为了得到当地土著的支持,他也 顺从了当地土著的风俗习惯和服饰。他手下的大兵也跟当地的妹子结 婚生子,当地的生产和文化都非常落后,这个庄桥那也是楚庄王的后 人,于是大哥一不做二不修建国了,这个国就是滇国。庄桥成了第一任的滇国国王,从追根溯源的角度来看,古滇国是 楚国的一个分支,到了后来秦国灭了 6国,秦始皇就派使者嫦娥来到 了这个地方,开通了五尺道,在西南一地区设置了郡县,从此古滇国 就成了大秦的版图了。在中国西南的云贵高原之上,二千多年前还出现了另一个神秘的 王国夜郎国。从战国到西汉,夜郎国出现在中原政权的记录中大概有两三百年 了。在

19、史料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只能知道,楚国曾讨伐过这个王国,秦时修了一条五尺道通往西南,汉代这里贡献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 “夜郎自大二汉武帝即位之初,南北都不算太平,北边是匈奴的侵扰,南边则 有南越的对峙。建元六年(前135年),闽越、南越相攻,唐蒙受命出使南越。 他在番禺见到蜀地的枸酱,得知这些枸酱是经过夜郎之群柯运来此地。 唐蒙很快发现了战机,既然能运来商品,必然也能运来士兵。唐蒙回到长安后又寻得蜀商询问,进一步了解到夜郎的情况。于 是,他向武帝建议对付南越可以另辟蹊径:“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 十万。浮船群舸江,出奇不意,此制越一奇也。诚以汉之强,巴蜀之 饶,通夜郎道,为置吏,易甚。”这个算盘打

20、得响:一方面可以奇袭南越,另一方面可乘此机会在 夜郎境内设置郡县派驻官吏,将夜郎纳入汉朝的管辖之下。汉武帝同 意了这个计划,派遣唐蒙出使夜郎,从而开启了汉帝国经略西南的序 幕。随后的故事大家都清楚了。盘踞在西南的地头蛇,在得知一个庞 然大物想要进入这片高山峻岭之后,显得不淡定了。夜郎王半是试探、 半是怀疑地问出:“汉孰与我大?二这句话成为千年的笑料,用来讽刺那些封闭而又狂妄的人。其实夜郎王多少是有些冤枉的。史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日: 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 知汉广大。”两个文明陡然相遇,总要装装样子,壮壮胆,才有交流的底气。而且,当时不淡定的地头蛇,也并不是

21、只有夜郎国一个。汉使的到来,让西南这片土地注定无法平静下来。武帝是一个开 拓进取的人,汉朝的势力在他的统治下不断扩张一一北方的草原、南 方的丘陵、西北的沙漠,当帝国的触手来到云贵高原,它能够如愿深 入吗?唐蒙通夜郎之后,在此地设郡,想把中原那套郡县制搬来。后来 还嫌不够,司马相如又来了两次。然而效果并不好,西南夷总是造反,兴兵讨伐又伤筋动骨。唯一 幸运的是,帝国对西南夷的了解越来越深了。史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 什数,滇最大”在短短的介绍之中,“君长以什数”足足出现了 六次,还有地方数千里的“毋君长”地区。可见西南之地的混乱。其中虽然有少数滇、夜郎、哀牢这类人口 较

22、多、有统治者的国度,但大部分都是松散的小国,还有不少无主之 地。这样的情况,得从云贵高原的自然生态说起。云贵高原并不是一块齐整的高原,海拔1100-2000米的地形, 受金沙江、元江、南盘江、北盘江、乌江、沅江及柳江的切割,地形 较为割裂。可以说是一片破碎的土地。在群山之间,有许多小型的平 原,称为“坝子”。其间也有湖泊,像滇池、抚仙湖、杞麓湖等。云南省山地与高原占总面积的94%, 6%的土地为大小不一的坝 子;贵州省的山地、高原约占总面积的87%,坝子仅占3%,其余地 区为丘陵。云南知名的大坝子有昆明、陆良、曲靖、祥云等。贵州的 大坝子主要是贵阳、安顺、遵义等。坝子分布分散且总面积偏小,因此

23、造就了一个四面开花的局面。 如果将云贵高原看作是一片大海的话,那么坝子就是里面的岛屿,这 使得彼此的交流十分困难,也不容易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治力量。从另一个角度说,当外部的力量想要进入的时候,也会在群山之 间四处碰壁,独守在几个孤岛之上,无法将势力辐射到整块地区。元狩元年(前122年),张骞自西边的大夏回朝,向武帝报告在 路上看见了蜀布、邛竹杖,都是大夏人从身毒(古印度)购买的。于 是他推测必然有条道路从蜀地经西南夷、身毒达大夏。当时从西北去 大夏的路异常凶险,但如果走西南这条路的话,路程更近而且还没有 贼寇。张骞这一番话语激起了汉武帝的兴趣,于是汉武帝立马遣使者再 次前去西南夷。随后在元鼎五年

24、,对西南夷发动了全面战争,再次设 群柯等五郡,然后开始了王化的三个老办法:驻守、移民、发展交通。由于云贵高原地形复杂,汉朝只能控制主要的道路。这就是川滇 古道。一条是秦始皇开辟的五尺道,自成都出宜宾,通往云南的昭通、 曲靖,最后到达滇池。另一条则由成都南下,经雅安南渡金沙江至洱 海。为了开通去往身毒的道路,汉武帝甚至还在长安修昆明池以训练 水军,来打败当时不服王化的昆明国。可惜的是,老办法好像没那么管用了。虽然汉军总能取得战争的 胜利,但是一旦坐下来治理,就会非常艰难。山地族群时叛时降,反 复无常,使得汉王朝也非常苦恼,多次下令放弃西南诸郡,所谓“宜 罢郡,放弃其民,绝其王侯勿复通”。西南这块

25、地方就是弹力带一样,汉王朝能够轻松地突破进来,却 总是马上就收缩回去,帝国和地方的势力在这里不断拉扯,昭示着中 原帝国扩张的极限所在。它可以在北方的草原长驱直入,也可以在南 方的丘陵势如破竹,但若遭遇海拔不断提升的山地,它就多少显得力 不从心。那些移民进来,却被本土势力包围、分割下的内地移民、大姓开 始出现“夷化”的倾向。像是三国时期的孟获,就极有可能是移居南 中的汉族大姓。为了平定南中之乱,诸葛亮不得不采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只求西南归心。即便胜利之后,他也 只能根据南中夷帅、大姓掌控地方权力的现状,”即其渠帅而用之”。 相当于是承认了土著社会的势力,交出了统

26、治西南的权柄。这种面上归于中原王朝管理,实际上地方自处的策略,也就是所 谓的“羁縻之治”。云贵高原在历史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王朝, 也从未被北方低地的中原势力所完全整合。2 .兴盛一时的南诏国到了唐朝时期,云南洱海一带小国林立,互不役使。在这诸多小国中,当属蒙福诏、越析诏、浪穹诏、逡欧诏、施浪 诏、蒙舍诏实力最强,史称“六诏”。其中,蒙候诏位于今巍山县北 部至漾潺县一带,度赎诏位于今邓川县一带,浪穹诏位于今洱源县一 带,施浪诏位于今洱源青索乡一带,越析诏位于今宾川一带,蒙舍诏 则位于今巍山县地区。虽然,这六个小国各自为政,但是,蒙舍诏无疑是其中势力最大 的,因地处六诏的最南端,

27、故其也被称作“南诏:在各类史籍中, 对“南诏国”的记载屈指可数。那么,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南诏”这个国家吗?它的真实面目又 是怎样的呢?“诏”是少数民族对“王”的称呼,从这六诏后来的发展脉络上 来看,南诏随后不断地发展壮大,并接连消灭了其它五诏,成为了云 南地区名符其实的“诏” 一一也就是这一地区的“王”。7世纪中叶,吐蕃在青藏高原崛起,南下洱海地区后威胁唐朝的 统治。唐朝立马扶持关系密切的南诏国,以对付吐蕃。南诏不负所望, 统一洱海诸部,并将吐蕃势力赶出这一地区。于是,西南这块地方出现了三个足以搅动风云的势力。当南诏崛起之后,唐朝感觉坐立难安,双方不断摩擦,于是爆发 了长达五年的“天宝战争二7

28、51年,唐朝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欲进攻南诏。南诏国王阁罗凤 多次请求罢兵,并且向唐提出警告:“今吐蕃大兵压境,若不许我, 我将归命吐蕃,云南非唐有也。”鲜于仲通拒绝,率军直指洱海地区。兵临城下之时,南诏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不得不向吐蕃求救, 和吐蕃结盟。南诏、吐蕃联军与唐军在西洱河决战,取得大胜,鲜于 仲通逃走,唐军全军覆没。当时,白居易有诗记云: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阵全军没。至今西洱何岸边,箭孔刀痕满枯骨。752年,阁罗凤被吐蕃封为“东帝”,与吐蕃结为兄弟之国,国 号大蒙国,开始独立建南诏。两年后,唐朝国舅宰相杨国忠从北方强 行征发20万士兵,命令李宓进攻南诏。结果又是一场打败,李宓沉 江而

29、死,唐军死者十之八九。因此,时人将南诏、吐蕃与回纥视为三 大祸害。唐朝暂时被打出去之后,南诏便要开始担心吐蕃的入侵,一旦苗 头不对,南诏就会毅然抛弃这个联盟。794年,南诏配合吐蕃攻唐, 大败。吐蕃怒以南诏用兵不利,把南诏国王从“东帝”封为“日东王”, 封号中“日”是臣之意,地位由兄弟降为臣属。后来甚至开始向南诏 征税。南诏果断派使者出使长安,请求归唐。这时,朝臣李泌献策于唐德宗:“招云南,则是断吐蕃之右臂也 唐朝与西北的回纥和亲后,断了吐蕃左臂,与南诏和好,便可断吐蕃 两臂,可以从容地集中力量对付频频侵扰唐境的吐蕃,于是德宗通过 剑南节度使韦皋招抚南诏。随后,双方在点苍山神祠会盟。在盟文里,

30、南诏王表示南诏各部落全部归附唐朝,双方互不侵犯土地,南诏有患难,唐朝应予以救恤, 唐朝要给南诏充分的自主权。双方会盟以后,南诏废弃了吐蕃所立之 王号,遣使入朝。对南诏来说,与唐朝联盟获得的好处比唐朝取得的好处要多得多。 他们只需要一些象征性的顺从,并未减少南诏在云南的实际统治力, 而且再也不用应对来自吐蕃的无度苛求和严厉束缚。此后,南诏联合唐军反击吐蕃,追击吐蕃军至大渡河以北。“吐 蕃苦唐、诏椅角,亦不敢图南诏二吐蕃深恨南诏挟唐朝为轻重,气 得将南诏称为“两头蛮”。在唐朝眼里,南诏是一个不服王化的蛮夷;在吐蕃眼中,南诏又 是一个背刺盟友的叛徒。但不得不承认,南诏身为一个小国,却能极 为老练地处理他们与吐蕃和唐朝间的关系,又总是设法维持着自身的 基本独立而不是无条件的依附工随着吐蕃的衰落,唐与南诏的关系又告紧张。南诏开始向剑南、 安南各地进犯,甚至一度攻下了成都。这块心病,直到唐朝灭亡之时都没有解决。881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唐僖宗逃入成都,由于距南诏锋 芒太近,为安危计,被迫与南诏和亲,以换得一时苟安。此时的南诏国内也争权夺利,宫廷杀戮愈演愈烈,两个政权都到 了崩溃的边缘,相继消失于历史舞台。3 .家喻户晓的大理国因为金庸老先生的天龙八部,段誉这个名字在华语地区可以说也是家喻户晓,也让许多人知道了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名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