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94 福建地区绿色食品乌龙茶生产操作规程2020101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94 福建地区绿色食品乌龙茶生产操作规程20201015.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LB/T 0942020福建地区绿色食品乌龙茶生产操作规程2020-08-20发布 2020-11-01实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发 布前 言本规程由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并归口。本规程起草单位: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杨芳、何孝延、孙威江、陈秀琴、周乐峰、张宪。福建地区 绿色食品乌龙茶生产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福建地区绿色食品乌龙茶生产的产地环境、茶园规划与建设、品种及茶苗选择、茶树种植、树冠管理、土壤管理与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鲜叶采摘、茶叶加工、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包装、储藏和运输及生产档案。本规程适
2、用于福建地区的绿色食品乌龙茶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767 茶树种苗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14881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T 32744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NY/T 288 绿色食品 茶叶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 1056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通用准则3 产地环境产地环境
3、质量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种植基地周边应生态环境优良,自然植被丰富,茶园与交通干线、工厂和城镇之间保持至少300 m以上的距离,附近及上风口(或河流的上游)没有污染源,并与常规农业区之间有至少100 m宽度的隔离带。4 茶园规划与建设4.1园地选择茶园宜选在平地或坡度25度以内的山地,土壤为红壤、黄壤或沙质壤土,要求土壤微酸性,pH 4.06.5,土层厚度1 m以上,地下水位1 m以下,土质结构良好,无污染,富含有机质。4.2道路设置依据园地规模设置主干道、支道与步行道。4.3水利系统茶园排灌系统设置时应统筹安排,合理设计,平地茶园以排水沟为主,坡地及梯地茶园以蓄水沟为主,做到遇涝能排
4、,遇旱能灌,路路相连,沟渠相通。5 品种及茶苗选择5.1选择原则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适合加工乌龙茶产品,抗性较强的高产优质茶树品种。5.2品种选择与搭配茶树品种质量应符合GB 11767规定的要求,要求达到一、二级苗标准,且茶苗规格基本一致并经植物检疫部门检疫合格,实行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6茶树种植6.1定植时间10月下旬12月上旬、2月3月初为宜。6.2定植规格6.2.1单行条植一般缓坡平地茶园和梯地茶园以单行条植为主,一般行距150 cm180 cm,株距20 cm33 cm,每穴13株。6.2.2双行条植梯田茶园宜采用双行条植,大行距120 cm150 cm,小行距26 cm33
5、cm,丛(株)距均30 cm35 cm,每穴23株。6.3定植方式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底肥深度在40 cm50 cm。移栽时,先用黄泥浆蘸茶苗根部,分级把茶苗分放在穴中,一边分发一边种植,茶苗定植的深度以根颈部入土4.5 cm6 cm为宜,根系离底肥10 cm以上。移栽定植后最好及时铺草覆盖,防旱保苗。覆盖材料可用青草、稻草、秸杆等,每亩用量1000 kg1300 kg。7树冠管理7.1定型修剪7.1.1第一次定型修剪在茶苗达到2足龄时进行,如果茶苗生长良好,可在1足龄时进行,但必须达到以下要求:茎粗(离地表5 cm处测量)超过0.3 cm,苗高达到25 cm,有12个分
6、枝,80%的茶苗达到以上标准,便可对该茶园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修剪方法:用整枝剪在离地面15 cm20 cm处剪去主枝,侧枝不剪。凡不符合第一次定型修剪标准的茶苗不剪,留待第二年达标后再剪。7.1.2第二次定型修剪一般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次年,此时树高应达到40 cm,剪口高度为离地25 cm30 cm,即在第一次定型修剪的基础上,提高10 cm15 cm。如茶苗高度不达标,适当推迟修剪时间。7.1.3第三次定型修剪在第二次修剪后一年时进行,修剪高度在上次剪口基础上提高10 cm15 cm。用篱剪或弧型修剪机剪成弧型树冠。茶树经三次定型修剪后,茶树高度一般在50 cm60 cm,树幅可达70 c
7、m80 cm,就可以开始轻采留养了。7.2轻修剪轻修剪对象为成龄茶园。每年可进行12次,时间宜在春茶后5月上中旬、秋末10月下旬11月中旬进行,用篱剪剪去树冠面3 cm5 cm的枝叶,把冠面突出枝、晚秋新梢剪除。7.3 深修剪 深修剪对象为成年茶树。用平剪或带弧形剪,剪去树冠表面鸡爪枝、细弱枝及病虫枝,修剪深度为离树冠表面15 cm30 cm。7.4重修剪剪去树高的1/2或略多一些,留下离地面高度30 cm45 cm主要骨干枝,剪后留养,定剪2 次,每次提高10 cm。剪口平滑,忌撕裂树皮,一般在早春或春茶后进行。7.5台刈剪去离地面5 cm10 cm地上部分全部枝干,若根茎部有更新枝的应留数
8、枝枝梢。一般在早春或春茶后进行。8 土壤管理与施肥8.1土壤耕作8.1.1深耕翻土茶园深翻每年或隔年一次,在9月底11月秋茶结束后进行,翻耕深度为20 cm30 cm。8.1.2 浅耕除草在春茶前(2 月下旬3 月上旬)、夏茶前(5 月下旬)和夏秋季(7月上旬9 月上旬)进行,深度5 cm10 cm。8.2施肥8.2.1 施肥原则 肥料种类及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8.2.2基肥8.2.2.1 种类: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无机肥,每年1次。8.2.2.2 时间:9月底10月底前,一般结合秋冬季深耕时施用。8.2.2.3 方法:平地和宽幅梯级茶园在茶行中间、坡地和窄幅梯级茶园于上坡位或
9、内侧方向开沟深施,沟深20 cm以上,施肥后及时盖土。8.2.3追肥8.2.3.1 种类:可选用复合肥、尿素、钙镁磷、过磷酸钙或生物固氮菌肥、有机复合肥等。8.2.3.2 时间: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在各季茶芽萌发前施用。一年3次4次。8.2.3.3 方法:采用沟施,沟深10 cm15 cm,施后覆土。9 水分管理与灌溉9.1茶园应建设抗旱保水设施,坡地茶园应开横沟拦蓄地面泾流,减少水土流失;雨季注意蓄水池蓄水,供旱期使用。每年在雨季过后或冬季清理水沟与沉沙凼,保持排水畅通。茶园植树造林,茶园行间铺草以增强茶园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9.2 12年生幼龄茶园,应特别采取遮阴、铺草、及时浇水等措施抗
10、旱。栽植茶苗成活前每隔5d7d应浇水一次,遇到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更应及时灌溉补水。9.3 夏秋干旱季节,日均气温接近30,最高气温超过35持续一星期以上,气象预报仍有一段时期持续高温无雨,茶树根系较集中的土层内含水率低于田间水量的70%时,安排茶园灌溉。9.4为保证茶园土壤保持水分,可釆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髙茶园保土、蓄水能力,植物源覆盖材料(草、修剪枝叶和作物秸秆等)应未受有害或有毒物质的污染。10病虫草害防治10.1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构建良好的绿色茶园生态系统,优先考虑农业、物理防治与生物防治措施,必要时再使用化学防控。坚持茶园虫口调查和测报制度。10.2农业防治10
11、.2.1选用抗病虫品种,异地调苗应进行检疫。10.2.2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选择不落叶的杉、棕、苦楝、桂花、玉兰等树种,茶园周边和梯坎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和种草,改善茶园的生态环境。10.2.3 结合分批、多次、及时采摘与修剪和台刈,抑制危害芽叶、枝干的病虫。10.2.4茶园覆盖物选用稻草或者茶树枝叶等材料,铺设厚度3 cm5 cm。茶行间种绿肥,抑制茶园杂草生长。10.2.5合理管理肥水,增强树势,提高茶树抵抗力,减少病虫害发生。合理修剪,改善密闭茶园通风透光条件。10.3物理防控10.3.1 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
12、、茶蚕、蓑蛾、卷叶蛾类和茶丽纹象甲等害虫的危害。10.3.2 吸虫捕杀,采用负压吸虫器收集假眼小绿叶蝉、粉虱等茶园小型叶面害虫进行集中处理。10.3.3每1525亩茶园安装1盏频振式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茶尺蠖、茶毛虫、金龟甲等害虫成虫。10.3.4每亩在高于茶蓬10 cm20 cm处悬挂2025张黄色或蓝色粘虫板,诱杀黑刺粉虱、蚜虫、假眼小绿叶蝉和茶黄蓟马等,害虫高发期每15 d更换一次。10.3.5信息素诱杀(性信息素和昆虫聚集信息素)和糖醋等诱杀害虫。10.3.6采用机械除草、人工锄草或覆盖防草布等方法防除杂草。10.3.7 深耕施肥和初冬农闲时,将茶园内枯枝落叶和茶树上的病虫枝叶清理出茶
13、园集中销毁,减少越冬病虫基数。10.4 生物防治10.4.1利用天敌防治虫害。通过茶行间种绿肥植物或其它经济作物,结合农事操作为茶园天敌提供栖息场所和迁移条件,保护天敌种群多样性,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10.4.2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Bt)和昆虫病毒 (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体病毒)制剂。10.4.3可采用行间套种豆科作物、鼠茅草等以草抑草。10.5 化学防治10.5.1农药使用要严格遵循NY/T 393的规定要求。 10.5.2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科学轮换和混配使用。限制使用高水溶性农药,禁止使用国家公告禁限止高毒、髙残留农药和
14、已撤销茶树上使用登记许可的农药。10.5.3农药使用方法应按照产品包装标签规定要求执行,严格控制用药量、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具体防治措施和推荐用药参见附录A。11 鲜叶采摘11.1采摘原则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乌龙茶成品茶对鲜叶原料嫩度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原则,按标准适时采摘。具体为芽梢驻芽形成后小开面至中开面,采驻芽二、三叶,夏暑茶可适当嫩采。11.2 采摘方法手工采摘应保持芽叶或嫩梢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茶果、老枝叶或非茶类夹杂物。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防止汽油、机油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加工厂加工,防止鲜叶变质。12茶叶加工12.1生产过程要求加工厂区环境、
15、厂房与设施、加工设备与工具、人员卫生管理等要求应符合GB14881、GB/T 32744。要求相对独立的加工车间和加工生产线;若存在平行生产,要求与常规生产之间有一个冲顶加工。12.2 初制加工按晒青、做青(摇青、晾青)杀青、揉捻(包揉)、干燥顺序加工。12.2.1 晒青将鲜叶薄摊在晒青布上,厚约2 cm4 cm,日光萎凋时间15 min60 min,视季节、品种、地区实际情况而定。期间进行2次3次翻筛,并结合晾青,使鲜叶失水均匀一致。萎凋至叶面失去光泽,叶色转暗绿,顶叶稍下垂,梗弯而不断,手捏有弹性感,散发出微青草气。12.2.2做青做青由摇青和晾青交替进行。摇青视季节、品种、地区实际情况而
16、定,闽南乌龙茶摇青3次4次,历时12 h18 h,晾青间适宜温度为1823,湿度为65%75%;闽北乌龙茶摇青4次5次,历时10 h12 h,晾青间适宜温度为2225,湿度不高于80%,摇青时间先少后多,根据气候、季节、嫩度及产品不同风格灵活掌握。以做青叶色转为暗黄绿色,叶面略有皱纹,叶梗柔软,稍有弹性,青气消失,散发清香,间由水果甜香为做青适度标志。12.2.3杀青杀青适宜温度为220280,时间10 min内,杀青至叶底颜色转暗,颜色均匀,手抓有刺手感,青味褪去,有一定茶香,杀青叶应及时摊凉。12.2.4 揉捻(包揉)杀青叶摊凉后及时揉捻,使揉捻叶卷曲成条。颗粒型乌龙茶需进行包揉工序,包括
17、包揉、松包解团、初烘、复包揉、定型工序。 12.2.5干燥烘干温度85120,烘至足干。12.3 精制加工按毛茶、拣剔、筛分、风选、拼配、烘焙(拼配)、包装顺序加工。12.3.1 验收对照标准样进行审评验收,包含数量验收、品质状况、水分、碎茶等,评定茶叶等级。12.3.2 归堆按地域、大类、等级、季节等要求进行归堆。12.3.3 拣剔采用拣梗机和色选机进行拣剔,拣净率如达不到产品质量要求,应结合人工拣剔。12.3.4 筛分采用圆筛机进行筛分,颗粒型乌龙茶的筛网孔径为3 mm5 mm,条型乌龙茶的筛网孔径为6 mm7 mm。12.3.5 风选利用风选机选别出茶叶的轻重和非茶类夹杂物。12.3.6
18、 拼配根据原料的地域、外形、色泽、香气、滋味特色,科学合理拼配。12.3.7 匀堆拣剔后的茶叶,按原级别投料将各筛号茶按一定比例打堆拼和。可采用人工匀堆和机械匀堆,使产品符合要求。12.3.8 烘焙烘焙温度时间根据产品等级、风格或市场要求而定,一般在60160。13生产废弃物的处理地膜、肥料包装袋等应及时专门收集,集中处理;茶园修剪等产生的废弃枝叶和间作产生的作物秸秆等应保留在茶园,作为茶园覆盖物处理;茶叶加工中产生的废弃物如茶末、茶梗等,应收集集中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如将茶末堆积作有机肥料还园,或销售给专业公司作为生产吸附剂、活性炭、动物饲料、食用菌培养基等。14 包装、贮藏和运输14.1包装
19、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规定。14.2储藏储藏条件应符合NY/T 1056的规定。14.3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运输时应防雨、防曝晒避免受到污染。15生产档案建立绿色食品乌龙茶生产档案,包括生产投入品采购、出入库、使用记录、农事记录、加工记录等。建立可追溯体系,生产、加工、储藏、销售等环节,有连续的、可追踪的生产批号系统,根据批号系统能查询到完整的档案记录。档案记录应保存3年以上。附录A (资料性附录)福建地区 绿色食品乌龙茶生产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案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农药名称使用剂量施药方法安全间隔期(天)茶小绿叶蝉若虫盛发初期1%印楝素微乳剂27-45ml/亩喷雾-发生初期25%噻虫
20、嗪水分散粒剂4-6g/亩喷雾3发生初期5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2-3 g/亩喷雾14若虫盛发期150克/升茚虫威乳油17-22ml/亩喷雾10茶橙瘿螨(螨虫)3-5头/cm时45%石硫合剂结晶150倍液喷雾封园防治茶毛虫低龄幼虫期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800-1600倍液喷雾-0.5%苦参碱水剂70-90ml/亩喷雾-茶尺蠖低龄幼虫期或始盛期0.6%苦参碱水剂60-75ml/亩喷雾-20%甲氰菊酯乳油7.5-9.5g/亩喷雾7茶饼病发病前或初期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50倍液喷雾-茶炭疽病发病前或初期46%氢氧化铜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喷雾5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喷雾14注:农药使用以最新版本NY/T393的规定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