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CECS 356:2013 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CECS 356:2013 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pdf(7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豆豆CECS 356:2013 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 pecification for high-strength stirrup concrete structure 中国计划出版社中国工程建设协会标准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 pecification for high-strength stirrup concrete structure CECS 356:2013 主编单位: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 0 1 4年3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北京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
2、协会公告第153号关于发布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的公告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6年第二批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2006)建标协字第28号的要求,由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单位制订的高强箍筋棍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经本协会冶金分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CECS356:2013,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二0一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前言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6年第二批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c(2006)建标协字第28号的要求,制定本规程。本规程共分8章和1个附
3、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基本设计规定、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和高强箍筋施工及验收等。根据原国家计委计标0986J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等使用单位及工程技术人员采用。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冶金分会归口管理,由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至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口号,邮政编码:100088)。主编单位: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建
4、筑科技大学参编单位: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深圳市市政工程设计院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天津大学安阳龙腾特钢制造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白力更史庆轩姜维山刘维亚赵昌群 1 贺志坚于庆荣肖利平李宁张兴虎王顺礼杨坤王秋维冯永伟范玫光冯地报主要审查人:柯长华孙慧中任庆英刘立新刘琼祥郑文忠张川 2 目次1总则(1)2 术语和符号.(2)2.1 术语(2)2.2 符号.3材料3.1 混凝土3.2 钢筋(6)4 基本设计规定(9)4.1 一般规定.4.2 设计计算原则5 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13)5.1 一般规定5.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3)5.3 受剪承载力计算(
5、14)6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17)6.1梁6.2柱门们6.3 梁柱节点(19)7 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门0)7.1 一般规定门0)7.2 梁柱斜截面承载力(20)7.3 框架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8 高强箍筋施工及验收(27)8.1 高强箍筋加工(2 7)8.2 高强箍筋施工.8.3 高强箍筋验收附录A高强钢筋的公称直径、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本规程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 2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symbols(2)2.1 Terms(2)2.2 Symbols(3)3 Materials(5)3.1 Con
6、crete(5)3.2 Steel reinforcement(6)4 Basic design requirements(9)4.1 General requirements(9)4.2 Principle of design and calculation(11)5 Ultimate limit states design.(1 3)5.1 General requirements(1 3)5.2 Calculation of normal section load-bearing capacity(1 3)5.3 Calculation of shear load-bearing cap
7、acity(14)6 Fundamental requirements for structural members(17)6.1 Beams(17)6.2 Columns.(1 8)6.3 Nodes(19)7 Seismic design of high-strength stirrup concrete structural members(20)7.1 General requirements(20)7.2 lnclined section load-bearing capacity of beams and columns(20)3 .3 Requirements for detai
8、l of frame beams and columns(22)8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check of high-strength stlrrup(27)8.1 Processing(27)8.2 Construction(27)8.3 Acceptance check(28)Appendix A Nominal diameter,sectional areas and theoretical weight of steel reinforcement(3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3 1)
9、List of quoted standards(3 2)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33)4 1总则1.0.1 为了进一步推广高强、高性能材料在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等构件中的应用,合理地设计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O.2 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和构筑物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与验收。本规程不适用于巨型柱结构体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轻骨料混凝土结构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1.O.3 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咽EA.2
10、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high-strength stirrup concrete structure 采用高强度钢筋作为箍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2.1.2 高强箍筋high-strength stirrup 由高强度钢筋加工制作的箍筋。2.1.3 高强复合箍筋high-strength composite stirrup 由多个普通形式高强箍筋叠套组装而成的封闭箍筋。2.1.4 高强连续复合箍筋high-strength consecutive com-poslte stJrrup 高强箍筋在二维平面内由一根钢筋连续加工制成的复合封闭箍筋,也称为一笔画箍筋。2.1.
11、5 高强螺旋箍筋high-strength spiral stirrup 高强箍筋在三维方向由一根钢筋制成的各类螺旋箍筋的统称。2.1.6 高强复合螺旋箍筋high-strength composite spiral stJrrup 由高强螺旋箍筋与多个普通形式高强箍筋或高强连续复合箍筋叠套组成的复合箍筋。2.1.7 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筋high-strength consecutive composite spiral stirrup 高强箍筋在三维空间内由一根钢筋连续加工制成的或由多个高强螺旋箍筋叠套组装而成的复合箍筋。2.1.8 高强连续箍筋high-strength consecuti
12、ve spiral stir-rup 包括高强连续复合箍筋、高强螺旋箍筋、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筋。2.1.9 平均约束应力average confinement stress 箍筋对混凝土侧向产生压应力的平均值。2.2符号2.2.1 材料性能:E,.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 高强箍筋的弹性模量;J,k,J,一-1.昆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Jtk、Jt一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J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E,川一一-与J,川相应的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峰值压应变代表值;一一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代表值;f川高强箍筋抗拉强度标准值;JyV一-高强箍筋抗拉强度设计
13、值;jy一二纵向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2.2.2 作用和作用效应:N一一轴向压力设计值;V一一混凝土构件剪力设计值FS一一一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氏,8p-一层间位移角。2.2.3 几何参数:b 构件截面宽度;h 构件截面高度;d一一箍筋的公称直径;d,o,一螺旋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截面直径;3 A 构件的全截面面积;Acor-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棍凝土核心截面面积;z一一一构件上、下纵向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5一一一沿构件长度方向上箍筋的间距;L 混凝土构件净跨(高)度;Cs 构件中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最小值;A,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2.2
14、.4 计算系数及其他:w一一高强箍筋面积配箍率;v 高强箍筋体积配箍率;Y。重要性系数;YRE一一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伊一一钢筋?昆凝土构件稳定系数;v一一高强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4 3材料3.1混凝土3.1.1 高强箍筋混凝土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不宜低于C30、C40.混凝土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3.1.2 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的标准值J,k、Jtk应按表3.1.2采用。表3.1.2宦摄土强度标准值(N/mm)混凝土强度等级3.1.3 混凝土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强度的设计值J,、Jt应按表3.1.3采用。表3.1.3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
15、N/mm)3.1.4 混凝土受压和受拉的弹性模量E,应按表3.1.4采用。混凝土的剪切变形模量G,可按表3.1.4中1昆凝土弹性模量值的0.40倍采用。混凝土泊松比Uc可采用O.20。表3.1.4 混凝土的弹性模量(X 10 N/mm)5 3.2钢筋3.2.1 纵向钢筋和分布钢筋的选用、强度和弹性模量等力学指标取值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3.2.2 钢筋棍凝土梁中的高强箍筋应选用极限强度标准值fpuk不低于800N/mm2,钢筋混凝土柱中的高强箍筋应选用极限强度标准值fpuk不低于1000N/mm2o高强箍筋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用
16、钢丝)GB/T5223、预应力棍凝土用钢棒)GB/T5223.3和中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YB/T156 的有关规定。3.2.3 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高强钢筋强度标准值fyvk,fpuk应按表3.2.3-1和表3.2.3-2采用。表3.2.3-1高强钢筋强度标准值(N/mm2)种类符号公称直径抗拉强度标准值极限强度标准值(mm)fyvk fpuk 620 800 中强度光面PM 780 970 49 预应力钢丝螺旋肋HM 980 1270 1080 1370 消除光面P 1250 1470 412 应力钢丝螺旋肋H 1330 1570 1080 1230 光面P 61
17、6 1280 1420 1420 1570 预应力钢棒1080 1230 螺旋肋H 614 1280 1420 1420 1570 6 表3.2.3-2高强热处理钢筋强度标准值(N/mm)符号公称直径d屈服强度标准值极限强度标准值牌号(mm)fyYk f,k HTH800 HTH800H H!513 800 970 HTH800R HTH900 HTH900H HT 513 900 1070 HTH900R HTH1000 HTH1000H HT 513 1000 1170 HTH1000R HTH1100 HTH1100H HT 513 1100 1270 HTH1100R HTH1200
18、HTH1200H Hl 513 1200 1370 HTH1200R 3.2.4 高强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fyv应按下列规定取值:1 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其高强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应取为550MPa;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在构造验算时,其高强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可取为700MPa;3 除符合本条第1、2款的条件外,高强箍筋的强度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7昆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取值。7 3.2.5 高强箍筋的弹性模量瓦应按表3.Z.5采用。表3.2.5高强箍筋的弹性模量(X 10 N/mm2)种类弹性模量E,高强度钢丝2.05 热处理钢筋2.00 中强度钢丝
19、2.05 3.2.6 当采用其他牌号的高强钢筋作为箍筋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3.2.7 各种规格箍筋的公称直径、计算用公称截面面积及理论重量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8 4 基本设计规定4.1一般规定4.1.1 梁、柱及其节点中的高强箍筋应对混凝土形成有效约束,合理选取梁、柱、节点中的高强箍筋形式;对截面尺寸大的柱,应在混凝土柱内配置核心高强圆形螺旋箍筋。4.1.2 柱、节点中的高强箍筋应采用高强复合箍筋、高强连续复合箍筋、高强螺旋箍筋、高强复合螺旋箍筋、高强连续复合螺旋箍筋。梁、柱等构件,除抗剪需要设置拉筋作箍筋外,其他情况不宜使用拉筋作为约束箍筋。4.1.3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抗拉强度的平均
20、值fcmJtm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时昆凝土结构设计规毡)GB50010的有关规定计算。4.1.4 本节规定的单轴受压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本构模型应适用于下列条件:1 昆凝土的强度等级C30C80;2 混凝土质量密度为2200kg/旷2400kg/旷之间;3 正常温度、湿度环境;4 正常加载速度。4.1.5 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单轴受压的应力-应变曲线可按下列公式确定:=(l-dc)EcE r1一_旦一1-n一1十fdc=J 11一一一-.l!.:._|c(X_1)k+X PC=击:(4.1.5-1)z1(4.1.5-2)X 1(4.1.5-3)9 Eccc.r n-Eccc.r-fc川E:r 一一一
21、c(.r k=2.56-9叫去)3cu.r/cc.r c 17(cu.,/E.,-l)k(4.1.5-4)(4.1.5-5)(4.1.5-6)(4.1.5-7)式中:n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的参数值;c,k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的参数值,当h小于1.0时取1.0;fc.,一非约束?昆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代表值,其值可根据实际结构分析的需要,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分别取ffck或fc.m;f凹.,一一一高强箍筋约束氓凝土单轴抗压强度代表值,可按4.l.6 条的规定计算;cc.r一与!cc.r相应的高强箍筋约束?昆凝土峰值压应变代表值,可按式(4.1.7-
22、1)计算;Ccu.r 高强箍筋约束泪凝土的极限压应变代表值,定义为约束?昆凝土应力应变曲线进入软化段应力下降到0.85f.,时所对应的应变值,可按式(4.1.7-2)计算。4.1.6 矩形或方形截面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可按公式(4.1.6)计算,且当计算值L川1.25人r时,取!cc.r=1.25fc.,0 fcc.,=(1+550元)fc.,(4.1.6)式中:儿.短形或方形截面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单轴抗压强度代表值;人r非约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代表值,其值可根据实际结构分析的需要,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 10 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分别取fcJck或fc.川Pv一一高强
23、箍筋的体积配箍率(%)。4.1.7 单轴受压作用下,矩形或方形截面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的峰值压应变和极限压应变可按下列公式取值:Ecc.,=0.002+7.7元(4.1.7-1)=0.0033+11.55天(4.1.7-2)4.1.8 混凝土单轴受拉的应力-应变曲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棍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确定。4.2 设计计算原则4.2.1 多、高层建筑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布置、最大适用高度、高宽比限值、荷载和地震作用计算、结构分析、荷载效应组合、水平位移验算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2.2 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应采用下列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持久设计
24、状况、短暂设计状况:YoS运R(4.2.2-1)地震设计状况:S三二RjyRE(4.2.2-2)式中:y,。重要性系数:对安全等级为一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1;对安全等级为二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1.0;对安全等级为三级的结构构件,不应小于0.9;S一-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等的有关规定计算;R 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11 YRE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取值。4.2.3 高强箍筋?昆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
25、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4.2.4 高强箍筋温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高层建筑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凡本规程未规定的计算和构造,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4.2.5 高强箍筋棍凝土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8e和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8p,应采用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所规定的限值。12 5 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5.1一般规定5.1.1 本章规定的内容适用于高强箍筋混凝土梁、柱承载力极限状态计算。计算中未作规定的应
26、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5.1.2 正常使用阶段极限状态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执行。5.1.3 构件扭曲承载力计算、剪扭承载力计算、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疲劳验算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5.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5.2.1 高强箍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圆形截面柱,宜采用圆形螺旋箍筋,其轴心受压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规定的方法计算。高强螺旋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程第3.2.4条取值。2
27、 对短形截面柱,其轴心受压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N0.9(Acmfcc+A,jy)(5.2.1)式中:N一一轴向压力设计值;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稳定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采用;fcc-一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程第4.1.6条的规定计算;13 Acor 构件的核心截面面积,取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截面面积;A:一一一全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f 纵向钢筋的抗压强度设计值。当按上式计算值小于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中规定的正截面受压承载力值时,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28、。注:当柱的长细比lo/h14时,不考虑箍筋的约束作用。5.2.2 高强箍筋混凝土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压弯承载力、拉弯承载力、受拉承载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5.3 受剪承载力计算5.3.1 矩形、T形和I形截面高强箍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的受剪截面限制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棍凝士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5.3.2 高强箍筋棍凝土梁、柱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有关规定。5.3.3 高强箍筋混凝土构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满足下式要求:V minV Vbu 式中:
29、俨-1昆凝土构件剪力设计值;V,u-Y昆凝土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bu 混凝土构件剪切粘结承载力设计值。(5.3.3)5.3.4 当框架梁、柱仅配置箍筋时,矩形、T形和I形截面高强箍筋混凝土构件斜截面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14 V,u=,Jyvbz+cv(1-o),)0 fJJlt 厅一2svfyv内。fc(5.3.4-1)(5.3.4-2)v=(百ItA,v v-bs 式中:V,u混凝土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5.3.4-3)(5.3.4-4)(5.3.4-5)JyV 高强配箍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程3.2.4条取值;sv 高强箍筋面积配箍率,当w1.2%时,取=1.2%;
30、svfyv 平均约束应力,当Psvfyv大于3.5时取3.5;b 构件截面宽度;z一一构件上、下纵向钢筋合力点之间的距离,Z取O.9h;ev-构件:昆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计算;o-混凝土受剪时,箍筋承载力与混凝土承载力的比值,当卢。1时应对构件截面尺寸或1昆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调整;。一1昆凝土强度降低系数;Jc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程3.1.3条规定取值;h一一构件截面高度;L-一一混凝土构件净跨(高)度;5一-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A,v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5.3.5 当框架梁、柱仅配置箍筋时,矩形、T形和I形高强箍筋1昆凝土构件剪切粘结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31、Vbu=JbZL,C,+v(1-b)vof,Oh 自-笠岳主b。J,b(5.3.5-1)(5.3.5-2)15 1b=0.8(1.6十0.7元+20扪1,(5.3川式中:Vbu一混凝土构件剪切粘结承载力设计值;1b 混凝土与纵向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c,一一混凝土构件受拉边外排纵向钢筋周长之和;C,一一纵向钢筋周长;A一一一混凝土构件粘结破坏时,纵向钢筋粘结承载力与棍凝土承载力的比值,b大于1时取1;C,十一构件中纵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最小值;n,混凝土构件受拉边外排纵向钢筋根数,当大于4时取4;d一一混凝土构件受拉边外排纵向钢筋直径最大值;I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程3.1.3条规定取值
32、。5.3.6 当框架梁、柱受剪计算截面配置弯起钢筋时,其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式的规定:V三三minV,uVbu)+Vw(5.3.6)式中:V一-71昆凝土构件剪力设计值;V,u-71昆凝土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bu-71昆凝土构件剪切粘结承载力设计值;Vw一一弯起钢筋剪切承载力设计值,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计算。5.3.7 非框架梁、柱受剪承载力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相关规定计算。16 6 结构构件的基本规定6.1梁6.1.1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或位于较高腐蚀环境下的梁不宜使用高强箍筋。6.1.2 梁中高强箍筋配置应符合F列规定
33、:1 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配置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mm 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o/4设置箍筋;但当在构件中部lo/2范围内作用有集中荷载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l。为梁净跨度。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不设置箍筋。2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宜符合表6.1.2的规定。表6.1.2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mm)梁高vo.7 J,bho VO.7J,bho(mm)最大间距最小直径最大问距最小直径150h300 150 4 200 4 300h二500150 5 250 4 500800 250 6 300 5 3 当梁中配有按计
34、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高强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7 求:1)梁端箍筋宜置于支座内20mm,且箍筋的端头应作成135。的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6dCd为箍筋直径),且不应小于50mmo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且不应大于300mmo当纵向钢筋一排钢筋多于4根时,两个无双向拉结的纵筋不得相邻。当纵向钢筋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2d(d为最外排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4 当VO.7 ftbho时,沿梁全长的配箍率队v应符合下列要024t(612)6.1.3 弯剪扭构件中的高强箍筋间距不应大于表6.1.2中的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且应符合下列要求:1 沿构件外侧布置的箍筋应
35、为封闭箍筋,位于截面内部的箍筋不应计入受扭所需的箍筋面积。考虑受扭所需的箍筋配箍率沿杆件全长不应小于0.14%0 2 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5mm,箍筋的端头应在该构件支撑构件内且箍筋的端头应作成135。的弯钩,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2d(d为箍筋直径)。3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O.75倍的梁宽度。6.2柱6.2.1 柱中的高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5(d为纵向钢筋最大直径),且不应小于5mmo6.2.2 高强箍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及构件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6.2.3 当采用连续复合箍筋时,重叠段或技影重叠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m,且角部应有纵向受力钢筋,箍
36、筋末端应做成1350的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6d(d为箍筋直径)。主主100b 勿予/。-A图6.2.3连续复合箍筋重叠段长度6.2.4 柱截面的短边尺寸不宜小于300mm,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箍筋肢距不宜大于300mmo当柱中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柱中的高强箍筋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5mm。2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且不应大于200mmo3 箍筋肢距不应大于200mm,末端应做成135。的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2d(d为箍筋直径)。6.2.5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中考虑高强箍筋的约束作用采用fcc指标时
37、,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80mm,且不宜小于40mm。6.3梁柱节点6.3.1 框架梁柱节点内应配置高强箍筋,高强箍筋应符合本规程6.2节的要求。6.3.2 对四边均有梁的中间节点,其节点内可仅设沿周边的矩形高强箍筋。当顶层端节点内有梁上部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搭接接头时,高强箍筋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6.3.3 高强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19 7 高强箍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7.1一般规定7.1.1 本章适用于高强箍筋棍凝土构件抗震设计,未作规定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o昆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和高层建
38、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的有关规定。7.1.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构件的受扭承载力计算、剪扭承载力计算、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及疲劳验算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昆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规定执行。7.2 梁柱斜截面承载力7.2.1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矩形、T形和I形截面高强箍筋混凝土构件受剪截面限制条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昆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7.2.2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高强箍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内力设计值的调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昆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7.2.3 考虑地震作用
39、组合时,高强箍筋握凝土框架梁、柱受剪承载力应满足下式要求:V左m川凹,Vbu(7.2.3)式中:V一-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柱剪力设计值;V,u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20 Vbu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柱剪切粘结承载力设计值;YRE-.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7.2.4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柱仅配置箍筋时,矩形、T形和I形截面高强箍筋混凝土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V,u=,vfyvbz十cv(1-)vJ,l仇卢e2SV/YV一efc=(l-:-90 J(7.2.4-1)(7.2.4-2)(7.2.4-3)=1-158p(7.2.4-4)式
40、中:V,u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A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柱斜截面受剪破坏时,箍筋受剪承载力与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的比值,当丘1时应对构件截面尺寸或混凝土强度等级进行调整;e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混凝土强度降低系数;一一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混凝土退化系数;。p-弹塑性转角限值,8p可取1/50。7.2.5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柱仅配置箍筋时,矩形、T形和I形截面高强箍筋混凝土构件剪切粘结承载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Vbu=fbeZC,十cv(l-be)vJJJh 卢2fbeC,be Jcb(7.2.5-1)(7.2.5-2)fbe=O.65(1.6+O.7二立了十2
41、0主ft(7.2.5-3)n a n I 式中:Vbu-一一考虑地震组合的框架梁、柱剪切粘结承载力设计值;21 卢be一考虑地震组合的框架梁、柱剪切粘结破坏时,纵向钢筋粘结承载力与泪凝土承载力之比,比大于1时取1;fbe一考虑地震组合时,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强度。7.3 框架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7.3.1 框架柱宜采用连续复合箍筋、复合螺旋箍筋或连续复合螺旋箍筋,高强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构件外侧纵筋直径最小值的5倍,且不应大于80mm。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满足加密区要求。7.3.2 考虑地震组合的框架梁、柱,其构造措施的截面配箍验算中,高强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可取700MPa。7.3.3 框架
42、结构梁的纵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7.3.4 框架梁端高强箍筋的加密区长度、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表7.3.4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0%时,表7.3.4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lmm;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0倍,且沿梁全长高强箍筋的配筋率,y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抗震等级:二级抗震等级:y刘汩O咄O臼三、四级抗震等级:v羔刘汩O表7.3.4框架梁端高强箍筋的加密区长度、最大闽距和箍筋最小直径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箍筋最小直径(取较大值)(mm)(取最小值)(mm)(取较大值)(mm)一级2hb和500hb/4,70 6,d/5 二级1.5hb和50
43、0hb/4,80 6,d/5.22.续表7.3.4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箍筋最小直径(取较大值)(mm)(取最小值)(mm)(取较大值)(mm)三级hb/4,80 5,d/5 四级hb/4,100 5,d/5 注:hb为框架梁截面高度,d为纵筋最大直径。7.3.5 梁箍筋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的高强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1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250mm。两个无双向拉结的纵筋不得相邻。7.3.6 梁端设置的第一个高强箍筋应进入柱表面内。7.3.7 配置高强箍筋的框架柱的纵向钢筋直径,一、二级抗震等
44、级不应小于18mm,其他情况不应小于16mm。7.3.8 柱中高强箍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柱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符合表7.3.8的规定。表7.3.8柱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抗震等级箍筋最大间距(mm)箍筋最小直径(取较大值)(mm)一级50 7,d/5 二级50 6,d/5 三级60(底层柱50)5,d/5 四级70(底层柱50)5,d/5 注:d为纵向钢筋最大直径。2 框支柱和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柱高强箍筋肢距不应大于150mm;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柱,箍筋肢距不应大于200mm;三、四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箍筋肢距不应大于250mm。两根无双向拉结的纵向钢筋不得相
45、邻。3 框架柱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得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23 7.3.9 抗震设计时,高强箍筋约束握凝土框架柱、框支柱的轴压比可按下式计算。其值不宜大于表7.3.9规定的限值。对N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其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式中:n。一一计算轴压比;N no王互N一一考虑地震组合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7.3.9)fc一一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按本规程3.1.3条规定取值;A一一柱全截面面积。表7.3.9高强箍筋约束混凝土柱的轴压比限值抗震等级结构体系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框架结构0.80 0.90 O.10 1.05 框架剪力墙结构、简体结构0.85 0.95 1.05 1.05 部分
46、框支剪力墙结构O.70 0.80 注:1 表内限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2、混凝士强度等级不高于C60的柱;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5、C70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0.0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5、C80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0.10;3 剪跨比不大于2.0的柱,其轴压比限值应按表中数值减小0.05;剪跨比小于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4 当柱截面中部设置由附加纵向钢筋形成的芯柱,且附加纵向钢筋的总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积的0.8%时,其轴压比限值可按表中数值增加0.05;5 考虑各种作用后柱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1.05。7.3.10 柱采用高强箍筋时,加密区高
47、强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士(7.3.10-1)式中:v一一一高强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按表7.3.10采用;24 f,.-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程3.1.3条规定采用;fyv 高强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取700MPa;v 柱高强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筋率,应根据箍筋形状按下列公式计算,计算中应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当箍筋为矩形方格网式配置时:Pv=n1Asl11+n2As212 A s 当箍筋为圆形螺旋式配置时:4Ass1 Pv d丁式中:ACOT 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提凝土核心面积;(7.3.10-2)(7.3.10-3)nl、As1分别为方格网沿11方向的钢筋根数、单根箍筋的截
48、面面枫;n2、As2分别为方格网沿12方向的钢筋根数、单根箍筋的截面面积pAss1 单根螺旋箍筋的截面面积;dcor一螺旋箍筋内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截面直径;5二一箍筋间距。2 在计算高强复合螺旋箍筋的体积配筋率时,其中非螺旋箍筋的体积应乘以系数O.8。3 对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柱,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0.50%、0.40%、0.30%和0.30%。5 当剪跨比运2时,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柱,其箍筋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0%,9度一级时不应小于1.2%;6 框支柱最小配箍特征值应按表7.3.10中的数值增加0.02采用,且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0%;7 在柱箍筋加
49、密区外,高强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宜小于加密区体积配筋率的一半。25 表7.3.10柱箍筋加密区的高强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九轴压比n抗震等级:;:0.30 0.40 0.50 0.60 o.70 0.80 0.90 1.00 1.05 一级o.10 O.12 0.15 0.17 0.22 0.26 0.33 二级0.08 O.11 0.13 0.16 0.19 0.24 0.30 0.36 0.40 三、四级0.06 O.10 0.12 0.14 0.16 0.19 0.24 0.33 0.36 注:当柱设置芯柱时,确定人的轴压比可以减少0.05。7.3.11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节点核芯区高
50、强箍筋的最大间距、最小直径宜按本规范表7.3.8采用。当顶层端节点内有梁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的搭接接头时,节点内水平箍筋直径不应小于5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7.3.12 框架节点核芯区配箍特征值.,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分别不宜小于O.15、O.13和O.12,且其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50%、0.40%和0.30%。当框架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其节点核心区配箍特征值不宜小于核芯区上、下柱端配箍特征值中的较大值。26 8 高强箍筋施工及验收8.1 高强箍筋加工8.1.1 除本章规定外,高强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