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标准规范》CJJ∕T 155-201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标准规范》CJJ∕T 155-201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pdf(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bfJ CJJ/T 155-2011 备案号J1163-201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posite pipeline engineering of building water supply 2011-02-11 发布2011-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m严sitepipeline engineering of building wa忧rsupply CJ
2、J/T 155-2011 批准部门z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 1 1 年1 2 月1 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915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JJ/T155-2011,自2011年12月1日起实施。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1年2月11日3 前主口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7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7J125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
3、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设计;5施工6质量验收。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给水排水设备分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给水排水设备分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8号,邮编100048)。本规程主编单位z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浙江宝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z广东东方管业有限公司金德管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天津市利达钢管有限公司上海吴力涂塑钢管有限公司杭州纯源钢塑管有限公司武
4、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佛山日丰企业有限公司湖南珠华管业有限公司海坊莱德机械有限公司浙江铭士管业有限公司上海爱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4 山西新超管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成都贝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上丰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华明九姜文源周洪宏刘彦菁曹换刘浩葛兴杰杨晓华林津强王士良于富强孙帧祥范晓敏朱剑锋古思渊罗建群张同虎冯剑铭姚水良王永周水龙王莘叶纶李大治王宗岭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z左亚洲赵鲤刘西宝刘巍荣郑克白刘建华姜国芳戚晓专应明康5 l 总则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2 符号.目次3 材料43.1 管材和管件.4 3.2 胶粘剂和橡胶件.4
5、 3.3 材料管理.4 3.4 材料运输和储存.4 设计64.1 一般规定.4.2 材料选用.6 4.3 管道连接方式选择.9 4.4 管道布置和敷设.11 4.5 管道位移补偿.11 4.6 管道防腐.12 4.7 管道保温.13 5 施工.15 5.1 一般规定.15 5.2 管道连接.16 5.3 管道敷设.19 5.4 支吊架安装.20 5.5 管道试验、冲洗和消毒.22 6 质量验收n6.1 一般规定.23 6 6.2 验收要求.23 附录A复合管的连接要求.25 A.1 钢塑复合管螺纹连接.25 A.2 钢塑复合管沟槽连接.26 A3 铜塑复合管卡箍式连接.28 A.4 钢塑复合管
6、法兰连接.28 A.5 钢塑复合压力管双热熔连接.29 A.6 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电熔连接 32 A.7 钢骨架塑料复合管法兰连接 .33 A.8 不锈钢塑料复合管复合连接.34 A.9 不锈钢塑料复合管热熔法兰连接.35 A.10 铝塑复合管卡压式、卡套式连接.35 A.ll 铝塑复合管热熔连接 .36 A.12 塑铝稳态管熔接连接.37 A.13 塑铝稳态管法兰连接.38 A.14 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螺纹连接.38 A.15 内衬不锈钢复合铜管沟槽式连接.39 A.16 内衬不锈钢复合铜管法兰连接.39 A.17 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焊接连接.40 附录B盘卷式铝塑复合管的调直、剪切和弯曲.4
7、2 附录C塑铝稳态管的卷削.43 本规程用词说明.44 引用标准名录.45 附:条文说明.47 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 erms and Symbols.2 2.1 Tenns.2 2.2 Symbols.3 3 Material.4 3.1 Pipes and Fittings.4 3.2 Adhesive and Rubber Fittings.4 3.3 Material Management.4 3.4 Transporting&Storage of Material .5 4 Design.6 4.1 General Require
8、ment.6 4.2 Selection of Materials.6 4.3 Pipe Connection.9 4.4 Layout of Pipes.11 4.5 Displacement Compensation.11 4.6 Antisepsis.12 4.7 Insulation and Heat Insulation.13 5 Installation.15 5.1 General Requirement.15 5.2 Pipe Connection.16 5.3 Pipe Setting.19 5.4 Bracktt and Hanger.20 5.5 Hydraulic Te
9、st.22 6 Pipe Work Acceptance.23 6.1 General Requirement.23 8 6.2 Acceptance Requirement.23 Appendix A Composite Pipe Connections 25 A.1 Thread Connection of Steel-plastic Composite Pipe.25 A.2 Grooved Connection of Steel-plastic Composite Pipe.26 A.3 Clamp Connection of Steel-plastic Composite Pipe.
10、28 A.4 Flanged Connection of Steel-plastic Composite Pipe.28 A.5 Double Welding Connection of Steel Skeleton PE Composite Pipe.29 A.6 Fused Connection of Steel Skeleton PE Composite Pipe32 A.7 Flanged Connection of Steel Skeleton PE Composite Pipe.33 A.8 Compound Connection of Plastics(Stainless)Ste
11、el Composite Pipe.34 A.9 Welding Flange 也nnectionof Steel-plastic仇m阳sitePipe 35 A.10 Press Connection&.Clip Cover Connection of Aluminum Polyethylene Composite Pressure Pipe.35 A.11 Welding Connection of Aluminum Polyethylene Composite Pressure Pipe.36 A.12 Welding Connection of Aluminum Stable Comp
12、osite Pipe.37 A.13 Flanged Connection of Aluminum Stable Composite Pipe.38 A.14 Thread Connection of Stainless Steel Lined Composite Steel Pip.38 A.15 Grooved Connection of Stainless Steel Lined Composite Steel Pipe.39 A.16 Flanged Connection of Stainless Steel Lined Composite Steel Pipe.39 A.17 Wel
13、ding Connection of Stainless Steel Lined Composite Steel Pipe.40 Appendix B Coiled Aluminum-plastic Composite 9 Pipe Adjusting.42 Appendix C Plastic-aluminum-plastic Pipe Sharpening 43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pecification.4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45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47 1
14、0 1总则1.0.1 为使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在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中做到安全卫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和工业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1.0.3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2 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 复合管composite pipe 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经复合工艺而制成为整体的圆管。2.1.2 钢塑复合管(SP管)steel-plastic composite pipe 在钢管内壁或外壁或内外壁衬(涂)一定厚度塑料层复合
15、而成的管材。包括衬塑复合钢管、涂塑复合钢管和外覆塑复合钢管。2.1.3 钢塑复合压力管(PSP管)plastic-steel-plastic com-poslte pressure plpe 以钢带经焊接成型的钢管为中间层,内外层为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采用热熔胶,通过挤塑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管材。2.1.4 不锈钢塑料复合管(SNP管)plastics(stainless)steel composite pipe 由外层不锈钢管和内层塑料管粘合而成的复合管材。又称超薄壁不锈钢塑料复合管材。2.1.5 钢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steel skeleton PE com-poslte plpe
16、以缠绕钢丝网或钢板孔网为中间层,内外层为聚乙烯塑料,采用热熔胶,通过挤塑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管材。钢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包括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和钢板孔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材。2.1.6 铝塑复合管(铝塑复合压力管)CPAP管)aluminum polyethylene composite pressure pipe 以焊接铝管为中间层,内外层均为聚乙烯塑料、耐热聚乙烯2 或交联聚乙烯塑料,采用热熔胶,通过挤塑成型方法复合成一体的管材。2.1.7 塑铝稳态管(塑铝稳态复合管)(PEj AjP管)alumi-num stable composite pipe 内层为PP-R或
17、PE-RT塑料,中间用铝层包覆,外覆塑料保护层,各层间通过热熔胶粘接而成五层结构的复合管材。2.1.8 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BCP管)stainless steel lined composite steel pipe 采用复合工艺.在碳钢管内壁衬薄壁不锈钢管的复合管材,又称BCP双金属复合管。2.2符口可2.2.1 几何特征一一切斜;L一一计算管段长度;t:.L一一计算管段的伸缩长度;8一一钢管计算壁厚;&一一塑料层计算壁厚。2.2.2计算系数一一-管材的线膨胀系数pA一一一复合管的导热系数F一一钢管的导热系数;2一塑料的导热系数。2.2.3 温度t.T一一计算温差;t.ts一一管道内水的最
18、大温差;t.tg-管道外空气的最大温差。3 3材料3.1 管材和管件3.1.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管材、管件和附件的材质、规格、尺寸、技术要求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有符合相关规定的检测报告。3.1.2 用于生活饮用水的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的管材、管件和附件的卫生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17219的规定。3.1.3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系统所采用的管材、管件、附件和施工专用机具应配套供应。3.2 胶粘剂和橡胶件3.2.1 胶粘剂和橡胶件应与管材配套供应。3.2.2 胶粘剂粘接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与水接触部分的胶粘剂、橡胶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9、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的规定。3.2.3 用于热水供应系统的橡胶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HG/T 3091、橡胶密封件一-110.C热水供应管道的管接口密封圈一一一材料规范)HG/T 3097的规定。3.3材料管理3.3.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管材、管件、附件等应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3.3.2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包装应完好。4 3.3.3有明显伤痕的管材、管件不得使用。管口变形的管材,应采用专用工具整圆后方可使用。3.4 材料运输和储
20、存3.4.1 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50mm的复合管材应按不同规格捆扎后,再用包装袋包装。管件应按不同品种和不同规格用包装袋包装后再分别装箱,不得散装。3.4.2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复合管材在装卸时吊索应采用较宽的柔韧皮带、吊带或绳吊索,不得采用钢丝绳或铁链直接接触吊装管材。管材宜采用两个吊点起吊,严禁用吊索贯穿管材两端进行装卸。3.4.3 复合管管端在出厂时宜采用塑料盖封堵。3.4.4在运输、装卸、搬运和堆放复合管材和管件时,应小心轻放,不得划伤,避免油污和化学品污染,严禁剧烈撞击和与尖锐物品碰触,不得抛、摔、滚、拖。3.4.5 复合管材和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或有顶的棚内,不得受阳
21、光直射、暴晒。储存的环境温度不宜超过40.C,距热源不得小于1m。3.4.6 复合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干净、平整的场地上,不得弯曲管材。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5m,端部悬臂长度不应大于O.5m,并应采取防滚动、防拥塌的措施。3.4.7 管件应逐层码堆,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2m。3.4.8胶粘剂、清洁剂丙酣或酒精等易燃品宜存放在危险品仓库中。运输时应远离火源,存放处应安全可靠、阴凉干燥、通风良好,严禁明火。5 4设计4.1一般规定4.1.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管材和管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太于产品标准的公称压力。4.1.2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嵌墙管道不宜大于DN25;2 埋设在楼(地)面
22、找平层内的管道应采用整根管材;3 嵌墙管道埋设深度应确保管道外侧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冷水管不得小于10mm,热水管不得小于15mm;4 当横管(横干管、横支管)嵌入承重墙体内敷设时,应预留管槽。4.1.3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的水平管的安装宜有0.002,-.,0.003的放空坡度,并应坡向泄水点。4.1.4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的水力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的规定。4.2材料选用4.2.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的管材应根据管道系统设计压力、工作水温和使用环境等因素选用。4.2.2 室内明装或暗敷的给水复合管道,应选用耐腐蚀性能好和安装连接方便的管材。4.2.3 室内、
23、外埋地敷设的给水复合管道,应选用耐腐蚀性能好和能承受相应地面荷载的管材。4.2.4 用于供给冷水或热水的管材可按表4.2.4的规定选用。6 表4.2.4用于冷水或热水的复合管选用管材塑料层可用于冷水可用于热水聚乙烯V 耐热聚乙烯、/衬塑钢管交联聚乙烯V 聚丙烯、/、/硬聚氯乙烯氯化聚氯乙烯、/、/聚乙烯v 涂塑钢管环氧树脂V 聚乙烯、/钢塑复合压力管无规共聚聚丙烯、/、/耐热聚乙烯、/V 交联聚乙烯V、/钢丝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V 钢板孔网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交联聚乙烯、/v 铝塑复合管聚丙烯V、/耐热聚乙烯、/、/塑铝稳态管耐热聚乙烯V、/PP-R聚丙烯V V 注、不锈钢塑料复
24、合管用于冷水或热水参照衬塑钢管选用方法。2 冷水指水温不高于40C.热水指水温高于40C。3 交联聚乙烯和氯化聚氯乙烯塑料可用于90C以下的热水,耐热聚乙烯、聚丙烯塑料可用于70C以下的热水。4、;表示可以使用一表示不可以使用。4.2.5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的公称压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衬塑钢管、涂塑钢管的公称压力应符合表4.2.5-1的规定;表4.2.5-1衬盟铜管、涂塑铜管的公称压力管材基管/管件公称压力PNCMPa)涂塑钢管焊接钢管/可锻铸铁衬塑管件PN:;J.O 无缝钢管/无缝钢管件或球墨铸铁涂(衬)塑管件1.OPN1.6 衬塑钢管无缝钢管/无缝钢管件或球墨铸铁、铸钢涂(衬)塑管件1.6
25、PNV V V 140 V V/、/V、/160 V、/、/V、/8 续表4.2.5-3管道公称外径公称压力(MPa)(mm)0.80 1.00 1.25 1.60 2.00 2.50 3.50 200 V、/、/V、/V 225、/、/、/、/、/250 V V、/、/V V 315、/V V V 注表示可以满足压力要求一表示没有这种产品。4.2.6 输送生活饮用水的涂塑钢管,内涂层材料宜采用聚乙烯;输送非生活饮用水的涂塑铜管,内涂层材料可采用环氧树脂。4.2.7用于热水供应管道系统的衬塑钢管,应采用内衬材料为交联聚乙烯CPEX)、耐热聚乙烯CPE-RT)、聚丙烯CPP)或氯化聚氯乙烯CPV
26、C-C)的钢塑复合管和内衬聚丙烯CPP)或氯化聚氯乙烯CPVC-C)的管件。当管道连接采用橡胶密封圈时,应采用耐热橡胶密封圈。4.2.8 消防给水系统管道采用复合管时应采用涂塑钢管,内外涂层应采用符合消防要求的材料。4.2.9 埋地敷设管道宜采用钢骨架聚乙烯复合管材,也可采用外壁有防腐涂层或塑料层的铜塑复合管材。4.2.10与分水器配水方式配套的管材宜采用搭接焊铝塑复合管、塑铝稳态管等。4.2.11 钢塑复合管螺纹连接的接口芯子带螺纹时,应采用厌氧密封胶密封;接口芯子不带螺纹时,应采用橡胶圈密封。4.2.12厌氧密封胶初固时间应为2h,固化时间应为6h-12h,固化完成时间应为24h-48h。
27、4.3 管道连接方式选择4.3.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连接方式应根据管材、管径、用途、建筑标准、敷设方法、环境条件等因素合理选用。4.3.2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的连接方式应符合表4.3.2的规定。9 4.3.3采用钢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的同一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系统宜采用相同的连接接头。4.3.4 当埋地建筑给水复合管道采用法兰接头时,应根据土质条件对法兰和紧固件采取相应的防腐措施。4.3.5 钢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与其他不同材质管道连接的过渡接头,应采用由管材厂提供的配套连接接头。4.4 管道布置和敷设4.4.1 当在钢骨架塑料(聚乙烯)复合管道系统上连接进、出水支管时,应采用由管材厂提供的
28、配套管件。4.4.2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与阅门连接或管道与水池、水箱等构筑物内的浮球阅或其他装置连接时,应对管道采取固定措施。4.4.3 连接在建筑给水复合管道上的阅门等装置应设置独立的支承,其重量不得作用在管道上。4.4.4 当住宅、旅馆的卫生间采用铝塑复合管时,宜采用分水器配水方式。4.4.5抗震设防烈度在8度或8度以上的区域,建筑给水复合管道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管道立管宜采用墙外敷设;2 管道宜采用柔性连接;3 当引人管露明敷设时,宜采用双折弯的方式进人建筑物内;4 室内管道不应穿越伸缩缝和沉降缝,当必须穿越伸缩缝和沉降缝时,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5 当管道穿楼板时
29、,套管与管道之间宜采用柔性材料填充。4.4.6 当有外防腐层的管道设置支架时,支架与管材的接触面应衬垫橡胶、塑料等柔性材料。4.5 管道位移补偿4.5.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设计时应考虑因水温和环境温度变化11 产生的轴向位移,并应采取相应的补偿措施。4.5.2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宜采用管道自身的折角补偿轴向位移。4.5.3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因温差引起的轴向位移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zb.L=XLXt:.T(4.5.3-1)t:.T=O.65t:.ts十O.lOt:.tg(4.5.3-2)式中:b.L-管段的轴向位移量(mm);一一管材的线膨胀系数mm/(m.K)J;L一一一计算管段长度(m);t:
30、.T-计算温差CC);t:.ts 管道内水的最大温差CC);t:.tg-管道外空气的最大温差CC)。注1当计算数据不全时,冷水最低温度可按5.C计算,空气温差可按30.C计算;2 冷水管道可不予计算。4.5.4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固定支架的间距应根据管道伸缩量、伸缩节允许伸缩量等因素确定。固定支架所受推力应进行计算。4.5.5 在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的变径、分支、接口处及所穿越的承重墙和楼板处的两侧宜设置固定支架;垂直安装的配水干管的底部应设置固定支架。4.5.6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在分流段宜采用自由臂方式作为支管的补偿。4.5.7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中采用卡箍式柔性管接头的涂塑钢管、钢塑复合管和埋地敷
31、设的管段可不设补偿装置。4.6管道防腐4.6.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的外壁为碳钢管时应进行外防腐,当管道埋地敷设时宜采用涂裹绝缘层或电化学防腐保护方式,明敷管道宜采用涂料防腐。4.6.2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防腐前应对其表面进行处理,处理要12 求应符合防腐材料产品的相应规定,当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工程设计文件中作出说明。4.6.3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外层面漆可采用环氧树脂、过氯乙烯或乙烯漆等。4.6.4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的电化学防腐可采用阴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法。4.7管道保温4.7.1 当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室外埋地敷设时,应埋设在冰冻线以下,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4.7.2 当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在元冰冻地区埋
32、地敷设时,埋地管道的埋深不得小于500mm,穿越道路部位的埋深不得小于700mm。4.7.3 当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在室内、外明敷,且有可能结冻时,应采取保温措施。4.7.4建筑给水复合管道中室内明敷和非直埋暗装的热水管道应保温。当给水管道可能结露,并会影响环境时,管道应做防结露保温层。4.7.5 当建筑给水复合管道需保温时,保温材料层厚度应根据管道长度、水温、环境温度、供水时间及保温材料性能经计算确定。4.7.6 保温管道的结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技术通则)GB/T 4272和设备及管道保温设计导则GB/T 8175的规定。4.7.7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的导热系数可按下式确定:=1
33、0+2鸟-()I+()2(4.7.7)式中:一一一复合管道的导热系数W/(m.K)J;I一一一金属管的导热系数W/(m.K汀,可取50;2一一塑料的导热系数W/(m K汀,可按表4.7.713 取值;()j一一钢管计算壁厚(mm);品一一塑料层计算壁厚(mm)。注z涂塑铜管的涂层热阻可忽略不计。褒4.7.7塑料导热系戴衬塑材料硬聚氯乙烯、聚丙烯聚乙烯交联聚乙烯氯化聚氯乙烯导热系数O.16 0.24 0.48 0.41 W/(m.K)14 耐热聚乙烯O.400.42 5施工5.1一般规定5.1.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1 施工图和设计文件应齐全,已进行技术交底;2 施工组织
34、设计或施工方案已经批准;3 施工人员已经专业培训;4施工场地的用水、用电、材料储放场地等临时设施能满足施工要求;5 工程使用的管材、管件、附件、阔门等具有质量合格证书,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的要求。5.1.2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与相关各专业之间,应进行交接质量检验,并应形成记录。5.1.3 隐蔽工程应在经验收各方检验合格后才能隐蔽,并应形成记录。5.1.4施工现场与材料储放场地温差较大时,应于安装前将管材和管件在现场放置一定时间,使其温度接近施工现场的环境温度。5.1.5 管道安装前,应对管材、管件的适配性和公差进行检查。5.1.6 管道安装间歇或完成后,敞口处应及时
35、封堵。5.1.7 在施工过程中,应防止管材、管件与酸、碱等有腐蚀性液体和污物接触。受污染的管材、管件,其内外污垢和杂物应清理干净后方可安装。5.1.8 复合管道系统试压时,管道旁和管道端部严禁站人。5.1.9 操作现场不得有明火(焊接连接时除夕忡,严禁对复合管材进行明火烘弯。15 5.1.10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施工除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的规定。5.2管道连接5.2.1 管道连接前应确认管材、管件的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有橡胶密封圈等密封材料的管件,应检查密封材料和连接面,不得
36、有伤痕和杂物。5.2.2 管道系统的配管与连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按设计图纸规定的坐标和标高线绘制实测施工图;2 按实测施工图进行配管;3 制定管材和管件的安装顺序,进行预装配;4 进行管道连接。5.2.3 管道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采用熔接时,管道的结合面应有均匀的熔接圈,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匀现象。2 当法兰连接时,衬垫不得凸入管内,其外边缘宜接近螺栓孔;不得采取放人双垫或偏垫的密封方式。法兰螺栓的直径和长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连接完成后,螺栓突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3 当螺纹连接时,管道连接后的管螺纹根部应有2扣3扣的外露螺纹,多余的生料带应清理干净,并对接口
37、处进行防腐处理。4 当卡箍(套)式连接时,两接口端应匹配、无缝隙,沟槽应均匀,卡箍(套)安装方向应一致,卡紧螺栓后管道应平直。5.2.4 外壁为碳钢管的建筑给水复合管,其配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截管工具宜采用专用切管器;2 在截管前应先确认管材元损伤、无变形;16 3截管后的端面应平整,并应垂直于管轴线,切斜e(图5.2.4)应符合表5.2.4的规定;4 截管后,管端的内外毛刺宜采用专用工具清除干净。公称直径(mm);20 25-40 50-80 100-150 二主200e 图5.2.4切斜表5.2.4切斜切斜e(mm)主二0.5;0.6;0.8;1.2 王三1.55.2.5 复合管的连接要
38、求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5.2.6 盘卷式铝塑复合管的调直、剪切和弯曲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5.2.7 塑铝稳态管的卷削应符合本规程附录C的规定。5.2.8 当沟槽式连接的复合管管道需要拆卸时,应先排水泄压。5.2.9 涂塑钢管可现场进行补口,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补口应在水压试验前进行;2补口区域在喷涂之前应进行喷射除锈处理,其表面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jT 8923-1988规定的Sa2Y2等级的要求;3 喷射除锈后应清除补口处的灰尘和水分,同时将焊接时飞溅形成的尖点修平;17 4管端补口搭接处15mm宽度范围内的涂层应打磨粗糙,并清洁表面;5
39、 应以拟定的喷涂工艺,在试验管段上进行补口试喷,直至涂层质量符合规定要求;6 宜采用与涂塑钢管相同的材料进行热喷涂,喷涂应保证固化温度要求;7 补口处喷涂厚度应与管体涂层厚度相同,与管体涂层搭边不应小于25mm;8 喷涂后应对补口施工的头一道口进行现场附着力检验和厚度检验;9 补口后应对补口的外观、厚度和漏点进行检测。5.2.10 当涂塑钢管在运输、搬运、装卸、施工安装过程中造成涂层局部缺损时,必须对涂层缺陷进行修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可采用于工或现场涂层修补设备进行修补;2 缺陷部位的污垢和其他杂质及松脱的涂层应清除干净;3 应将缺陷部位打磨成粗糙面,并将锈斑、污垢、灰尘等杂质清除干净;
40、4 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的管道,缺陷部位宜使用同等物料进行局部修补;5 当管道公称直径大于25mm且缺陷面积小于250cm2时,缺陷部位宜使用双组分环氧树脂涂料或聚乙烯粉末进行局部修补;6 现场涂层修补设备可适用于公称直径为50mm800mm的涂塑铜管,每次修复时间宜为2min10min;涂层修补可采用聚乙烯(PE)或环氧树脂(EP);7 所修补的涂层应满足涂塑钢管出厂检验的相关要求。5.2.11 涂塑钢管受机械损伤涂层厚度减薄,当损伤部位的厚度小于正常厚度的70%时,必须对减薄的涂层进行修补。5.2.12 涂塑钢管施工完成后应采用电火花检漏仪对管道进行检18 查,对缺损处的涂层必须进行
41、修补。5.3管道敷设5.3.1 穿墙壁、楼板及嵌墙暗敷管道,应配合土建工程预留孔、槽,预留孔或开槽的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留孔的直径宜大于管道的外径50mm100mm;2 嵌墙暗管的墙槽深度宜为管道外径加20mm50mm,宽度宜为管道外径加40mm50mm;3 横管嵌墙暗敷时,预留的管槽应经结构计算;未经结构专业许可,严禁在墙体开凿长度大于300mm的横向管槽。5.3.2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宜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安装在其他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套管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
42、应采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且端面应抹光滑。2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应与饰面相平。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采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抹光滑。3 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5.3.3 架空管道的管顶上部的净空不宜小于200mm。5.3.4 暗装管道距离墙面的净距离,应根据管道支架的安装要求和管道的固定要求等条件确定。5.3.5 管道明敷时,应在土建工程完毕后进行安装。安装前,应先复核预留孔洞的位置是否正确。5.3.6 管道安装应横平竖直,不得有明显的起伏、弯曲等现象,管道外壁应元损伤。5.3.7成排明敷管道时,各条管道应互相平行,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5.3.8 对明装管道,其外壁
43、距装饰墙面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道公称直径为10mm25mm时,应小于或等于19 40mm;2 管道公称直径为32mm65mm时,应小于或等于50mmo 5.3.9 管道敷设时,不得有轴向弯曲和扭曲,穿过墙或楼板时不得强制校正。当与其他管道平行安装时,安全距离应符合设计的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净距不宜小于100mm。5.3.10 管道暗敷时应对管道外壁采取防腐措施。5.3.11 暗敷的管道应在封蔽墙面前,做好试压和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5.3.12管道穿过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时,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5.3.13 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防震缝及沉降缝
44、时,应采取下列保护措施:1 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2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的上、下部应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3 在穿墙处应水平安装成方形补偿器。5.3.14 复合管与阀门、水表、水嘴等设施的连接应采用转换接头。5.3.15 分水器和分水器配水管道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5.3.16 管道及管道支墩(座),严禁铺设在冻土和未经处理的松土上。5.4 支吊架安装5.4.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系统应按设计规定设置固定支架或滑动支架。5.4.2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外壁为钢管的偏刚性复合管,其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
45、42的20 规定F2 中性复合管和偏塑性复合管,其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中对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架(立管、横管)的规定。5.4.3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位置应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2 固定支架与管道的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3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mm5mm的间隙,纵向位移量应符合设计要求;4 元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5 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6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5.4.4钢塑复合管、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和管道立管的
46、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z1 当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时,每层的每根管道必须安装不少于1个管卡;2 当楼层高度大于5m时,每层的每根管道必须安装的管卡不得少于2个;3 当每层的每根管道安装2个以上管卡时,安装位置应匀称;4管卡安装高度应距地面1.5m 1.8m,且同一房间的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5.4.5 外壁为塑料层的复合管道,当采用金属制作的管道支架时,应在管道与支架间衬垫非金属垫片或套管。5.4.6 当管道采用沟槽式连接时,应在下列位置增设固定支架:1 进水立管的底部;2 立管接出支管的三通、四通、弯头的部位;3 立管的自由长度较长而需要支承立管重量的部位;4横管接出支管与支管接头、三通
47、、四通、弯头等管件连接的部位;21 5 管道设置补偿器,需要控制管道伸缩的部位。5.5 管道试验、冲洗和消毒5.5.1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中偏刚性复合管的水压试验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金属管的检验方法;偏塑性复合管应符合塑料管检验方法;中性复合管应符合复合管检验方法。5.5.2 当在温度低于50C的环境下进行水压试验和通水能力检验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冻措施。试验结束后应将管道内的存水排尽。5.5.3 消防给水系统的复合管水压试验应符合国家现行消防标准的有关规定。5.5.4 对试压资料应进行评判,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施工单位提供的水压试验资料应齐全
48、;2 水压试验的方法和参数应满足设计的要求;3 隐蔽工程应有原始试压记录;4 试压资料不全或不符合规定,应重新试压。5.5.5 管道的通水能力试验应在管道接通水源和安装好配水器后进行。5.5.6 通水能力试验时应对配水点做逐点放水试验,每个配水点的流量应稳定正常,然后应按设计要求开启足够数量的配水点,其流量应达到额定的配水量。5.5.7 生活饮用水管道在试压合格后,应按规定在竣工验收前进行冲洗消毒,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和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的有关规定。22 6质量验收6.1一般规定6.1.1 管道系统应根据工程
49、性质和特点进行中间验收和竣工验收。中间验收、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质量进行自检06.1.2 分项工程应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等划分。分项工程应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次进行验收。6.1.3 工程验收应做好记录。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将有关文件、资料立卷归档。6.1.4 工程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z1 施工图、竣工图及变更文件;2 管材、管件及其他主要材料的出厂合格证;3 中间试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5 分项、分部及单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P6 管道系统的通水能力检验和水压试验记录;7 生活给水管道的冲洗消毒记录。6.2验收要求6.2.1 验收的主控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1
50、 水压试验;2 通水试验;3 管道的冲洗和消毒;4 直埋管道的防腐处理;5 热水管道的补偿;6 室外埋设管道的保温防潮处理;7 管沟的基层处理和井室的地基处理。23 6.2.2 验收的一般项目应包括下列内容。1 焊接连接的焊缝表面质量;2 水平管道坡度;3 管道安装允许偏差;4 管道支吊架;5 热水管道的保温结构;6 管沟的坐标、位置、标高、回填土。6.2.3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和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的规定。24 附录A复合管的连接要求A.l 铜塑复合管螺纹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