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标准规范》GB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pdf

上传人:邓** 文档编号:8657180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1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标准规范》GB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标准规范》GB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标准规范》GB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标准规范》GB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pdf(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 C S 9 1.1 0 0.1 0Q 1 2霭 7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 1 5 9 6-2 0 0 5代替 G B/T 1 5 9 6-1 9 9 1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F l y a s h u s e d f o r c e me n t a n d c o n c r e t e2 0 0 5-0 1 一 1 9 发布2 0 0 5-0 8-0 1 实施中 华人民 共和国国 家质 量监督 检验检疫 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GB/T 1 5 9 6-2 0 0 5月 U青 本标准参考A S T MC 6 1 8-2

2、 0 0 3 用于波特兰水泥混凝土掺合料的粉煤灰和原状或锻烧的天然火山灰,J I S A 6 2 0 1-1 9 9 9(混凝土用粉煤灰。本标准 自实施之 日起代替 G B/T 1 5 9 6-1 9 9 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本标准与 G B/T 1 5 9 6-1 9 9 1 相 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 了定义和术语(本版第 3 章);增加 了分类(本版第 4 章);增加 了 C类粉煤灰及相应的技术要求(本版第 6 章 6.1 条和 6.2 条);增加了放射性技术要求(本版第6 章6.3 条);增加了碱含量技术要求(本版第6 章6.4 条);增加了粉煤灰均匀性要求(本版第 6章

3、6.5 条);增加了附录 A含水量试验方法(本版附录 A);将II级粉煤灰的细度指标由原来的4 5)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2 0%改为不大于 2 5%(原版 第4章4.1 条;本版第6 章6.1 条);取消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等级划分(原版第 4 章 4.2 条;本版第 6 章 6.2 条);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烧失量改为不大于 8.0%(原版第 4章 4.2条;本版第 6 章 6.2 条);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的三氧化硫由不大于 3.0%改为不大于 3.5(原版第 4章 4.2 条;本版第 6 章 6.2 条);用活性指数代替抗压强度比,并规定活性指数不小于 7 0%(原版第4

4、章4.2 条;本版第 6 章 6.2 条);强度检验方法采用 G B/T 1 7 6 7 1-1 9 9 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 S O法)(本版附录 D);规范了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等内容(本版第8 章和第9 章);需水量比试验所用标准砂采用符合G B/T 1 7 6 7 1-1 9 9 9 规定的0.5 m m-1.0 mm的中级砂,流动度 由 1 2 5 m m-1 3 5 m m改为 1 3 0 m m-1 4 0 m m(原版附录 B;本版附录 B)o 本标准 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 1 8 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

5、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 院、长江科学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市建筑材料发展应用管理办公室、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 院、赤峰东元 电力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淮南常华 电力实业总公司、山东邹县发电厂、南 阳鸭河口电厂粉煤灰公司。本标准起草人:江丽珍、杨基典、王述银、吴超寰、颜碧兰、白显明、刘晨、宋立春、王听、董维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1 5 9 6 一 1 9 7 9,G B 1 5 9 6 一 1 9 9 1。GB/T 1 5 9 6-2 0 0 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的定 义和术语、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

6、志与批号、运输与储存。本标准适用于拌制混凝土和砂浆时作为掺合料 的粉煤灰及水 泥生产 中作 为活性 混合材料 的粉煤灰。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 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T 1 7 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 B/T 1 7 6-1 9 9 6,e g v I S O 6 8 0:1 9 9 0)G B/T 1 3 4 6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

7、定性检验方法(G B/T 1 3 4 6-2 0 0 1,e g v I S O 9 5 9 7:1 9 8 9)G B/T 2 4 1 9 水泥胶砂流动度试验方法 G B 6 5 6 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 B 1 2 5 7 3 水泥取样方法 G B/T 1 7 6 7 1-1 9 9 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 S O法)(i d t I S O 6 7 9:1 9 8 9)G S B 0 8-1 3 3 7 中国I S O标准砂 G S B 1 4-1 5 1 0 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3 定义和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和术语。粉煤灰f l y a s h电厂煤粉炉烟道气体 中

8、收集的粉末称为粉煤灰。3.2对比样品c o n t r a s t s a m p le符合G S B 1 4-1 5 1 0 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3.3试验样品 t e s t i n g s a m p l e对 比样品和被检验粉煤灰按 7:3 质量比混合而成。3.4对比胶砂c o n t r a s t m o r t a r对 比样品与 G S B 0 8-1 3 3 7 中国 I S O标准砂按 1:3 质量比混合而成。G B/T 1 5 9 6-2 0 0 53.5试验胶砂 t e s t i n g m o r t a r试验样品与 G S B 0 8-1 3 3 7中国 I

9、 S O标准砂按3 质量比混合而成。3.6强度活性指数s t r e n g t h a c t i v i t y i n d e x试验胶砂抗压强度与对 比胶砂抗压强度之 比,以百分数表示。4分类 按煤种分为F类和C类。4.1 F类粉煤灰由无烟煤或烟煤媛烧收集的粉煤灰。4.2 C类粉煤灰由褐煤或次烟煤锻烧收集的粉煤灰,其氧化钙含量一般大于 1 0 0 o a5等级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分为三个等级:工 级、II 级、m级。6技 术要 求6.1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应符合表 1 中技术要求 表 1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技术要求项目1工级n级班级细度(4 5 di m方孔筛筛余),不

10、大于/%F类粉煤灰1 2.025.045.0C类粉煤灰需水量比,不大于/%F 类粉煤灰9 51 051 15C类粉煤灰烧失量,不大于/%F类粉煤灰5.08.0 1 5.。C类粉煤灰含水量,不大于/%F类粉煤灰1.0C类粉煤灰三氧化硫,不大于/%F类粉煤灰3.0C类粉煤灰游离氧化钙,不大于/%F类粉煤灰1.0C类粉煤灰4.0安定性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不大于/m mC类粉煤灰5.0G B/T 1 5 9 6-2 0 0 56.2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应符合表 2中技术要求 表 2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技术要求项目技 术 要 求烧失量,不大于/%F 类粉煤灰8.oC类粉煤灰含水量,不大于/

11、Y OF类 粉煤灰1.0C类粉煤灰三氧化硫,不大于/%F类粉煤灰3.5C类粉煤灰游离氧化钙,不大于/%F类粉煤灰1.0C类粉煤灰4.0安定性雷 氏夹沸煮 后增 加距离。不大于 mmC类粉煤灰 5.0强度活性指数,不小于/%F 类 粉 煤 灰一一 一 一一一一 C 类 粉 煤 灰一6.3 放射性 合格6.4 碱含量 粉煤灰中的碱含量按Na:0+0.6 5 8 K O计算值表示,当粉煤灰用于活性骨料混凝土,要限制掺合料的碱含量时,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6.5 均匀性 以细度(4 5 ti m方孔筛筛余)为考核依据,单一样品的细度不应超过前 1 0 个样品细度平均值的最大偏差,最大偏差范围由买卖双方协

12、商确定。试验方法 细度按附录 A进行。需水$比按附录 B进行。烧失t、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和碱含t按 G B/T 1 7 6 进行。含水量按附录 C进行。安定性净浆试验样品按本标准第3.3 条制备,安定性试验按G B/T 1 3 4 6 进行。活性指数按附录 D进行。放射性按 G B 6 5 6 6 进行。均匀性按附录A进行。G B/T 1 5 9 6-2 0 0 58 检验 规则8.1 编号与取样8.1.1 编号 以连续供应的 2 0 0 t 相同等级、相 同种类的粉煤灰为一编号。不足 2 0 0 t 按一个编号论,粉煤灰质量按干灰(含水量小于 1%)的质量计算。8.1.2 取样8.1.2.

13、1 每一编号为一取样单位,当散装粉煤灰运输工具的容量超过该厂规定出厂编号吨数时,允许该编号的数量超过取样规定吨数。8.1.2.2 取样方法按G B 1 2 5 7 3 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也可从 1 0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3 k g.8.1.2.3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必要时,买方可对粉煤灰的技术要求进行随机抽样检验。8.2 出厂检验8.2.1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出厂检验项 目为 6.1 条全部技术要求。8.2.2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出厂检验项 目为 6.2 条表 2中烧失量、含水量、三氧化硫、游离氧化钙、安定性。8.3 型式检验8.3.1 拌制

14、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 目为 6.1,6.3 条技术要求。8.3.2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型式检验项目为6.2,6.3 条技术要求。8.3.3 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每半年检验一次(放射性除外);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8.4 判定规则8.4.1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试验结果符合本标准6.1 条表 1 技术要求时为等级品。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 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复检不合格可降级处理。凡低于本标准第 6.1 条表 1 最低

15、级别要求的为不合格 品。8.4.2 水泥活性混合材料用粉煤灰8.4.2.1 出厂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6.2 条表2 技术要求时,判为出厂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8.4.2.2 型式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6.2 条表2 技术要求时,判为型式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同一编号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 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只有当活性指数小于7 0.0%时,该粉煤灰可作为水泥生产中的非活性混合材料。8.5 仲 裁 当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有争议时,买卖双方应将双方认可的样品签封,送省级或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质量监督检

16、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9 标 志和包 装9.1 标志 袋装粉煤灰的包装袋上应标 明产品名称(F类粉煤灰或 C类粉煤灰)、等级、分选或磨细、净含量、批号、执行标准号、生产厂名称和地址、包装 日 期。散装粉煤灰应提交与袋装标志相同内容的卡片。G B/T 1 5 9 6-2 0 0 59.2 包装 粉煤灰可以袋装或散装。袋装 每袋 净含量为 2 5 k g或 4 0 k g,每袋净含量不得 少于标志质量 的9 8%。其他包装规格由 买卖双方协商确定。1 0 运输和贮存粉煤灰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得受潮、混人杂物,同时应防止污染环境。G B J T 1 5 9 6-2 0 0 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粉煤灰

17、细度试验方法A.1 范 围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细度试验用负压筛析仪的结构和组成,适用于粉煤灰细度的检验。A.2 原 理 利用气流作为筛分的动力和介质,通过旋转的喷嘴喷出的气流作用使筛网里的待测粉状物料呈流态化,并在整个系统负压的作用下,将细颗粒通过筛 网抽走,从而达到筛分的 目的。A.3 仪器设备A.3.1 负压筛析仪 负压筛析仪主 要 由 4 5 u m 方 孔筛、筛 座、真 空源 和 收尘 器等 组成,其 中 4 5 t t m 方 孔筛 内径 为0 1 5 0 mm,高度为2 5 mm.4 5 u m方孔筛及负压筛析仪筛座结构示意图如图A.1 所示。单位为毫米01 6 0-.).曰一.-二

18、 汉 一-一一-一(P 1 5 0 一 一一筛网:筛 q i图A.1 4 5 ji m方孔筛示意图A.3.2天 平 量程不小于5 0 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 1 g oA.4 试验步骤A.4.1室 温。A.4.2A.4.3A.4.4将测试用粉煤灰样品置于温度为1 0 5 0C-1 1 0 0C 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称取试样约 1 0 g,准确至0.0 1 g,倒人4 5 j 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固定在 3 m i n,开始筛析。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使负压稳定在 4 0 0 0 P a-6 0 0 0 P a。若负压小于 4

19、 0 0 0 P a,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A.4.5 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A.4.6 3 mi n 后 筛析 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 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 手动位置,再筛析 1 mi n-3 m i 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 1 g o sGB/T 1 5 9 6-2 0 0 5单位为毫米0 1 6 0;言0 2 4 01 喷气嘴;2 微电机;3 控制板开口;4 负压表接口;5 负压源及收尘器接口;6 壳 体。图 A.2 筛座

20、示意图A.5 结果计算一1 三!c m方 孔筛筛余按式(入)计算:F=(G,G)X 1 0 0式 中:F-4 5 j m方孔筛筛余,单位为百分数(%);G,筛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G称取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至 0.1%0A.6 筛网的校正 筛网的校正采用 粉煤灰细度标准样品或其他同等级标准样品筛网校正系数按式(A.2)计算:K 二 m,/m 式中:K筛网校正系数;m a 标准样品筛余标准值,单位为百分数(%);m 标准样品筛余实测值,单位为百分数(%)。计算至0.1.注 1,筛网校正系数范围为 0.8 -1.2,注 2:筛析 1 5 0 个样品后进行筛网的校正。,按 A.4步

21、骤测定标准样品的细 度.(A.2)G B/T 1 5 9 6-2 0 0 5 附录B (规范 性 附录)需水 t 比试 验方 法B.1 范 围本附录规定 了粉煤灰的需水量比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 的需水量 比测定。B.2原理 按G B/T 2 4 1 9 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流动度,以二者流动度达到1 3 0 mm-1 4 0 m m时的加水量之 比确定粉煤灰的需水量 比。B.3材料B.3.B.3.2B.3.3水泥:G S B 1 4-1 5 1 0 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标准砂:符合 G B/T 1 7 6 7 1-1 9 9 9 规定的 0.5 m m-1.0 m m 的中级砂。水:

22、洁净 的饮用水。B.4 仪器设备B.4.1 天 平 量程不小于 1 0 0 0 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1 g oB.4.2 搅拌机 符合G B/T 1 7 6 7 1-1 9 9 9 规定的行星式水泥胶砂搅拌机。B.4.3 流动度跳桌 符合 G B/T 2 4 1 9 规定。B.5 试验步骤B.5.1 胶砂配比按表 B.1 0表 B.1胶砂 种类水泥/9粉煤灰/9标准砂/g加水量/m L对 比胶砂25 07 501 2 5试验胶 砂1 757 57 50按流动度达到 1 3 0 m m-1 4 0 m m调整B.5.2B.5.3试验胶砂按 G B/T 1 7 6 7 1 规定进行搅拌。搅拌后的试

23、验胶砂按G B/T 2 4 1 9 测定流动度,当流动度在 1 3 0 m m-1 4 0 mm范围内,记录此时的加水量;当流动度小于 1 3 0 mm或大于 1 4 0 m m 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达到 1 3 0 mm-1 4 0 mm为止。B.6 结果计算需水量 比按式(B.1)计算:X=(L,/1 2 5)X 1 0 0”.”.“(B.1)GB/T 1 5 9 6-2 0 0 5 式中:X 需水量比,单位为百分数(%);L,试验胶砂流动度达到1 3 0 m m-1 4 0 mm时的加水量,单位为毫升(mL);1 2 5 对比胶砂的加水量,单位为毫升(mL),计算至1 0 0

24、0GB/T 1 5 9 6-2 0 0 5 附录C (规范性附录)含 水 f 试 验 方 法C.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含水量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含水量的测定。C.2 原 理 将粉煤灰放人规定温度的烘干箱 内烘至恒重,以烘干前和烘干后的质量之差与烘干前的质量之 比确定粉煤灰的含水量。C.3 仪器设备C.3.1 烘干箱 可控制温度不低于 1 1 0 0C,最小分度值不大于 2 C oC.3.2 天 平 量程不小于5 0 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 1 g oC.4 试验步骤C.4.1 称取粉煤灰试样约 5 0 g,准确至 0.0 1 g,倒人蒸发皿中。C.4.2 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

25、1 0 5 0C 1 1 0 0C oC.4.3 将粉煤灰试样放人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 1 g oC.5 结果计算含水量按式(C.1)计算:W=(z ,,一w o)/W 1 X 1 0 0式中:W含水量,单位为百分数(%);w 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9);W O 烘干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o计算至0.1%.”(C.1)G B/T1 5 9 6 一2 0 0 5 附录D (规范性附录)活 性指 数试 验 方法D.1 范 围本附录规定了粉煤灰的活性指数试验方法,适用于粉煤灰活性指数的测定。D.2 原 理 按G B/T1 7 6 71一1 9

26、9 9 测定试验胶砂和对比胶砂的抗压强度,以二者抗压强度之比确定试验胶砂的活性指数。D.3 材料D.3D.3.2D.3.3水泥:G S B1 4 一 1 5 1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标准砂:符合G B/T1 7 6 7 1 一1 9 9 9 规定的中国150标准砂。水:洁净的饮用水。D.4 仪器设备天平、搅拌机、振实台或振动台、抗压强度试验机等均应符合G B 厂 T1 7 6 71一1 9 9 9 规定。D S 试验步骤D S、1 胶砂 配 比按 表 以表 D.1胶砂种类水泥 9粉煤灰/9标准 砂准一水m L对比胶砂4 50135 0三2 5试验胶砂 一1月-;D.5.2D.5 3将对 比胶砂和试验胶砂分别按 G B T I 丁 6 刊 规定进行搅拌、试体成型和养护试体养护至28 天,按G 珍T1 7 6 7 1 规定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抗压强度。D.6 结果计算活性指数按式 D.1 计算:HZ。二(R/尺。)只1 0 0 (D.1)式中:H2 8 活性指数,单位为百分数(%);R 试验胶砂 2 8 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 a);R。对 比胶砂 2 8 d 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 a)。计算至1%。注:对比胶砂 28 d 抗压强度也可取 G SB14 一 巧10 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给出的标准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企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