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五四制版(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周与发展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五四制版(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周与发展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活动内容】1 .知道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2 . 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发展:有些节日是适应人类自身发展而出现的,有些节日是 农业经济的产物,有些节日具有宗教信仰的色彩。许多传统节日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商周以 后不少节日成为礼俗,变成国家的祭奠仪式。秦汉时期,节日基本成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时期,节日的文化内容不断充实。宋元以后,有的节日成为礼仪、娱乐性的活动。3 .学习传统节日的分类:岁时文化、汉族节日和少数民族节日;涉及领域包括生产活 动、衣食住行、礼仪、天文气象、宗教、娱乐等。4 .正确看待节日文化:中国的节日
2、文化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 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了解传统节日,有利于认识和继承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活动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起源与演变,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提高 文化素养。2 .过程与方法:课前搜集整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成立研究学习小组、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相关资料。课中展示探究:学生展示搜集整理的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解相应的历史,感受 传统节日承载的文化内涵。课后拓展提升:课后,教师通过探究活动点评、学习园地交流与节日调查走访等方式, 进一步了解节日文化。教师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分工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按
3、上述三个阶段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以上活动,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通 过“传统节日”和“洋节”的比较,学习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倡导健康的过节方 式;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活动过程】一、课前搜集整理1 .明确活动主题为“探索中国传统节日”教师简介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师生经过讨论一起确定小组研究主 题。2 .介绍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搜集资料,建议学生通过调查采访长辈、查阅报刊书 籍、
4、上网浏览、听广播、观看影视资料,或者与同学交流节日感受等途径获取资料。教师 还要指导学生整理资料的方法,如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春节的演变历史,用不同方式呈现节 日的文化内涵等。3.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按以下几个方面搜集、整理资料:主题一: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的起源春节的由来和民俗清明节的来历;端午节的起源和相关故事。主题二:节日习俗的传承与演变春节习俗的传承与演变;清明节活动的传承与演变;端午节习俗的传承与演变;主题三:传统节日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对于现在流行的“洋节”,如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等,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传 统节日好”还是“洋节”好?4.资料的呈现方式可以是文字介绍、系列照片、
5、音像资料、自制网页、手抄报等,鼓励形式多样。二、课中展示探究【导入】师:马上就要端午节了,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 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那么端午节是如何起源的呢?今天就让我 们一起来学习第22课,共同探讨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师:我先来考考大家,哪些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师:中国的传统节日指的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是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记录 了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今天第一部分就由同学们来展示各个小组的学 习成果。(一)成果展示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1 .春节的起源以及节日习
6、俗师:首先第一组由谁来展示。生:我们组通过PPT来展示春节的起源以及节日习俗。师总结: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古老传统节日。春节历史悠久,一般认 为其源于上古的腊祭。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每逢一年农事结束后,人们在最后一个月,都 要去野外猎取各种野兽,用于祭祖先、祭百神,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称 之为“腊祭”。由于“腊祭”常在十二月举行,故这个月被称为腊月。直到现在人们还习惯 把腊月腌制的猪、牛、羊肉,称为“腊肉”;据传“腊祭”之神有八神,“腊祭”才被固定 到腊月初八这一天,因此有了腊八节。腊八节被认为是春节的前奏,因此在民间,传统意义 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一直
7、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 期间,人们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如贴春联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可很少有人知道春联的 由来以及如何贴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做的。最早古人是在桃符上书 画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悬挂在门两旁,用来驱邪避鬼。五代时有人在桃木板上书写联语, 其后又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联语,就成为今天的春联。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 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春联就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 心愿。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 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挂桃符(即
8、今春联)的盛况。如何贴春联呢?【插入活动:贴春联】(老师自带一副春联,两名学生上台展示)春联,犹如唐诗,是讲究押韵的,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孤帆远 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规律?【插入活动:贴门神】除了贴春联之外,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尤其是在农村。门神,即司 门守卫之神。古人对门户是很看重的,认为房屋是护佑主人的堡垒,因而房屋的门也就非常 重要,于是就产生了门神崇拜。人们将其贴于门上,用以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降吉 祥。最早的门神,是神荼和郁垒。据说,他们是远古时
9、期黄帝派来统领游荡人间群鬼的两位 神将。唐代,又出现了一位门神钟底,他不但捉鬼,而且吃鬼,所以人们常在除夕之夜或端 午节将钟尴图像贴在门上,用来驱邪辟鬼。元以后门神中流传最广的当数秦琼、尉迟恭。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二位都是唐太宗 李世民手下的大将,两人在战场上立下了大功,是真实的人物。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 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 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 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明清至民国期间的武将门神在全国各地各有不同,如河南人所供奉的门神为三国时期蜀 国的赵云和马超。还有地方
10、供奉抗金名将岳飞和韩世忠等。抗战时期,出现了八路军和军民合作抵抗日本侵略的画面。这些春节门神年画的变化, 说明了什么?学生L春节门神年画的变化,说明春节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学生2:春节门神年画的变化,说明节日习俗不断适应当时人的需求。好像也有从神到 人的变化。师总结:不管怎么变,不同时期的门神年画都反映了老百姓驱邪避鬼、卫家宅、保平安、 降吉祥的新年愿望,表达的是对平安、幸福的向往与追求。如今,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城 市里面的人已经很少再延续这一习俗了。因为贴门神讲究的是对称,但是现在单元房的门一 般都是单扇,不是很适合贴门神。师:少数民族过春节的习俗和汉族有什么不同?以一个少数民
11、族为例来说一说。生: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将农历正月成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作“白节”。除 夕夜大家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2 .清明节的起源以及节日习俗师:第二组由谁来展示。生:(略)师总结: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本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之一。这时候, 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转暖,万物欣欣向荣,使人感到格外清新明洁,因而称为清明。这时候 正是踏青郊游的好时节,因此清明节也被称为“踏青节二 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 有关。同学们有没有谁查找到资料有关寒食节的由来。生:讲述寒食节的由来一一介子推的传说。师总结:由于这两个节日相距很近,许多地区
12、的人们往往合二为一,以清明节来融合两 个节日的内容。那么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呢?生:略。师总结:清明节就成为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祭祀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 传统节日。一说到清明,大家会想起我国哪一幅国宝级的传世名画呢?生:清明上河图师:这里的清明指的是什么?生:略师:大家直观感觉就是清明节的河上风光,事实上,关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时节,千百年来一直存疑。更多的学者倾向于清明即政治清明,是作为称颂太平盛世的寓意。3 .端午节的起源以及节日习俗师:第三组由谁来展示。生:我们组通过实地考察拍到了一些图片,下面由我来展示端午节的起源以及节日习俗。师总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是开始、“初”
13、的意思;“午”与“五”既同 音又通用,所谓“端午”就是“初五”。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 说;纪念伍子胥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之说等等。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 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4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苗节,白族的火把节,回族的三大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圣 纪节等。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体系中,各国都逐渐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2010年,春节、 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中国七大传统节日log。正式发布。据悉,这是中 国将七大传统节日连起来打包申遗的行动之一。中国七大传统节
14、日形象logo的出炉将有利 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走向世界。(二)合作探究篇:节日习俗的传承与演变通过观看视频和一系列图片,学生以组为单位总结归纳节日习俗的传承与演变(变与不 变)。【活动:插入视频看看古代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师:通过这一视频,我们发现古人过春节的很多习俗都保留了下来。但是也有一些变化, 如随着电视直播的发展,看春晚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度春节的方式之一。随着环境污 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很多城市在春节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清明节已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的节日,也成为中华民族缅怀先烈、认祖归宗的纽带。4 月3日,东升二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学校信息中心组织学生在计算机网络 教室
15、观看爱国影片,在网上向先烈鞠躬献花、书写感言体会等活动,表达对先烈的缅怀和敬 仰之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提出要崇尚英雄,号召全社会人民要学习英雄、关爱英雄。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陕西的黄帝陵已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认祖归宗的圣地, 每年的清明节这里都会举行大型的公祭典礼。节日传承(不变)演变(变)春节祖先祭祀、辞旧迎新、重视家族、 拜年、贴春联敬门神、压岁钱等春晚、电话拜年、互联网拜年、 城市禁限烟花爆竹、微信发红 包、礼物变化等清明节清明祭祖、踏青郊游、禁火寒食、 扫墓上坟、插柳、植树内容变化:祭奠烈士形式变化:网上祭奠鲜花追思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凭吊屈原女儿回娘家、举办龙舟文化节
16、、 小长假旅游等结合表格,你发现中国传统节日共同的主题有哪些?学生1:中国传统节日和中国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关系很大。学生2:中国传统节日都有祭祀祖先的内容。学生3:中国的节日都有仪式,很庄重,也有点沉重。学生4:中国传统节日都注重在家里过。学生5:中国人崇拜伟人,爱国。师:非常好,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文明土壤中,它是农业社会生活节 奏与农业时代伦理文化的产物,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中国的传统节日都 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尊重祖先、长辈。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宗敬祖的观念和尊老敬老的美德。 中国的传统节日以情为纽带显示了团结的力量。它把浓浓的乡情、亲情和爱国情同我们每个 人联
17、系起来,体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每年的春运高峰期不管火车 票、汽车票多么的难买,一般人都要尽量在除夕时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三)主题讨论篇:“传统节日”好还是“洋节”好?随着多元文化的日益丰富,中国的传统节日日益被人们所忽视与淡忘。取而代之,“圣 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我国却愈加盛行。这种现象在广大青少年中 尤为常见。最后我们就展开一次讨论,你认为“传统节日”好还是“洋节”好?学生1: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 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今天 我们所学习的传统节
18、日,无一不是从远古发展过来的,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 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学生2:中国传统节日有它鲜明的内涵和文化底蕴,而洋节也有其独特的魅力。过洋节, 能体验西方国家的生活方式和节日的氛围,能更加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了解西方人的历史, 更能很好的和世界接轨,使得中国走向世界,世界拥抱中国。这周周日是父亲节,这虽然是 一个西方的节日,但是现在国内也兴起过这个节,我觉得是一件好事。我们中国的孩子对父 亲的感情是敬大于爱的,往往是敬畏有余但是不亲密。而且都是严父慈母,会认为父亲只是 一个权威的家长形象。这些年过父亲节,我们可以更多的表达对父亲的爱,表达这种亲密。学生3
19、:对于西方节日的“入侵”,我们没有必要将它视为洪水猛兽,拒之门外,以示 自己的爱国情结。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没有必要妄自菲薄,自叹不如。我们不应该拒绝 洋节,对西方节日不过度关注,也不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应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同时大 力弘扬中华传统节日,让中西方节日文化在交流融合中共同发扬光大,成为全世界共同的文 化宝藏。相信通过人们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不仅不会因外来文化的冲击而动摇,反而会更 加突出!师总结:我们既要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也要正确对待外来节日。首先要继承和发扬中华 民族的传统节日,对外来节日要借鉴和包容,适当的合理的融入到本民族文化当中。在接受 外来文化的同时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推
20、向世界,融入到国际社会,从而发扬光大。我们作为中学生,更要了解我们的传统节日,继承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民族精神,为 把我们国家建立得更加富强,为早日实现民族复兴之梦而努力学习。三、课后拓展提升1 .根据教材小组合作研究结果展示评价标准,对各个学习小组进行评价,评选出 最佳研究小组,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2 .活动课后,教师把学生作品呈现在教室的“学习园地”,供全班学生进一步观摩、 交流。3 .组织学生走访,探访民俗,进一步感受传统节日对人们现实生活的影响。四、板书设计(一)成果展示1 .春节的起源以及节日习俗.清明节的起源以及节日习俗2 .端午节的起源以及节日习俗.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二)合
21、作探究一一节日习俗的传承与演变(三)主题讨论一一“传统节日”好还是“洋节”好?五、教学反思本课是一节关于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课。历史活动课富于趣味性、知识 性、思想性和竞争性,适应初中学生喜欢在活动中显示自己的心理特点。在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采取小组分工合作和自 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们充分发挥主体性,一方面通过课前收集的 资料,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来进行课堂展示,提高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沟通和表达的能力,培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探究中国传统节日的 起源,认识到中国的节日文化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 部分,理解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激发了爱国情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学生们通过合作探究,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所得到的感受 也比教师讲授亲切得多,从而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当然,本课涉及的传统文化的内容相当丰富,课堂活动也可以再改进,比如 编手链的活动放在课堂中间进行,课堂气氛更会达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