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六上科学教学计划2022.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53752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27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册六上科学教学计划20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全册六上科学教学计划20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册六上科学教学计划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册六上科学教学计划2022.docx(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月雅河小学教师个人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年学期2022学年第1 学期任课教师任教学科科学学段目标参看课标第一单元:1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微生物。2 .感冒等疾病是微生物引起的。3 .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第二单元:1 .知道地球的自转轴、自转周期和自转方向,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2 .知道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方向,理解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有关。3 .测量正午物体的影长,说明不同季节正午影长的变化情况。第三单元:1.知道简单机械(杠杆、滑轮、轮轴、斜面)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第四单元:1.知道动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都是能的形式,了

2、解这些能的相互 转化现象。学期目标参看教师教学 用书“微小世界”单元,将带领学生观察和研究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知之甚少的微小 物体。“地球的运动”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 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的大概念。“工具与技术”单元希望学生对“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 “技术包括 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以及“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等主要概念 有着自己的理解。“能量”单元以生活实例为研究载体,引导学生用“转换”的观念把声、光、热、 电、磁等多种育维形式联系在一起,在生活调查、资料查阅以及大量实验探索的积累过 程中,逐渐充实对“能量”的认识。教学质量

3、学情分析“微小世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神奇的未知世界。它的神奇之处,就 在于让学生看到了很多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不易观察到的微小物体,这 个陌生的微小世界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视野从宏观 的物体及现象拓宽到微观的细胞、微生物等,认识世界的视野不断扩大和 深入,探索科学的道路越来越有挑战性。“地球的运动”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在太阳系中,地球、 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的大概念。因为学生并不能直接观察到 地球运动,所以本单元将立足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引导学生系统而深入地 采用模拟实验、查阅资料、实际观测、建构模型等多种探究方法,在探究 中不断建构和修改自己对地球运动的认

4、知模型。学生最终将认识到地球有 规律地运动,从而形成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四季更替等现象。在本 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在较大的尺度上认识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借助 推理、想象和模型认识地球上一些现象的成因,与“微小世界”单元形成 良好的结构互动,有助于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世界。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情 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显微镜的使用,对微小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但 是亲眼观察细胞,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经历过,对于细胞结构的认识更是知之甚少, 更不用说亲手制作玻片标本,观察细胞了。亲手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亲眼观察 自己制作的标本,学生兴趣异常浓厚。教学 目

5、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知道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认识 到生活中大部分生命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植物细胞的特点。探究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在显微镜下,能使用 图画和文字的方式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态度责任:体验到工具的发明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不断扩大和深入,发现了更 多的自然奥秘,增进学生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教学 重点学生尝试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并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教学 难点学生能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用图画和文字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教具 准备教师:制作洋葱表皮和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的微课、教学课件小组:洋葱、小刀

6、、清水、滴管、镜子、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培 养皿、显微镜、学习单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聚焦:揭示课题1 .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细胞吗?细胞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细胞的认识和了解。2 .今天我们就要通过显微镜来亲眼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让我们 一起来看一看细胞究竟是什么样的?二、探索和研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1 .展示洋葱。谈话:洋葱的细胞是什么样的呢?我们能直接拿 洋葱在显微镜下观察吗?我们要先制作一个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 本。2 .明确制作要求,根据观察材料的要求,物体必须薄而透明, 对较厚不便于观察的物体需要制作切片。3 .学习制作方法(1)在一块

7、干净的载玻片中间滴一滴清水。(2)用银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注意标 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3)用镣子夹取盖玻片(或另 个玻璃载片)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侧,再慢慢放下另一侧,注意不要有气泡。(4)在盖玻片一侧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在另一侧用吸水 纸吸引,重复23次,让碘酒尽量渗透进洋葱表皮细胞。4 .简单概括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步骤为:滴-撕-展-盖- 染-吸(板书)。5 .学生领取材料,尝试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二)观察、记录洋葱表皮细胞1 .谈话:完成了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接下来我们就要用 显微镜来观察了。同学们还记得如何使用光学显微镜吗?让我

8、们做 一个简单的回顾。使用步骤:安放一对光一上片一调焦一观察。注意事项:(1)先对光再上片;(2)镜筒先下降,再上升;(3) 观察时双眼睁开,用左眼看目镜;(4)显微镜中看到的图像与真实物 体方向相反;(5)向下调整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2 .利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并记录观察 到的洋葱表皮细胞。3 .研讨:学生交流观察记录的洋葱表皮细胞特点。讨论洋葱表 皮细胞有哪些共同点?三、拓展1.讨论:胡克发现的细胞与我们观察的洋葱表皮细胞有哪些相 同?哪些不同?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作业设计】1.我们一般使用()可以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A.放大镜 B.肉眼 C.显微镜 D.

9、老花镜板书设计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一、玻片标本制作方法:滴一撕一展一盖一染一吸二、显微镜使用步骤:安放一对光一上片一调焦一观察三、洋葱表皮细胞特点:1.像一个个小房间2.洋葱表皮细胞内有小黑点细胞核1.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情 分析在前一课中,学生通过显微镜发现洋葱表皮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之后,对细 胞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o洋葱的其他部分以及其他生物体是不是 也由细胞组成的呢?诸如此类的问题会在学生的脑海中一个又一个地冒出来,这些 问题将促使学生投入对生物细胞的新的探索之中。本课需要学生在观察的同时用画 图形式记录下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

10、具备了一定的 观察能力,并能用简单的图示进行记录,这些知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 基础。教学 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生物体细胞,知道自然界中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 的,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初步认识到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 单位。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认识生物细胞的多样性。探究实践:用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细胞,能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会 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态度责任:愿意分享观察发现,倾听同伴的意见,发展观察研究生物细胞的兴 趣。教学 重点学生通过观察生物体的细胞,并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教学 难点学生通过观察生物体的细胞,并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教具

11、准备教师:多种生物细胞及呈现细胞的图片、显微镜、课件 小组:显微镜、多种动植物和人体的细胞标本、学习单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聚焦: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出示洋葱表细胞图片。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洋葱表皮是由什么组成?二、探索: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标本1 .明确活动要求:用显微镜观察更多种类的细胞标本,并把我 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通过画图和简单的文字记录下来,画出细 胞的大致形状轮廓和主要结构即可。2 .提醒:两人一组,轮流观察;边看边画,仔细记录;根据表 现,获取标本。3 .出示学习单。提问:关于学习单,有什么不明白之处?4.学生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标本,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三、研讨:交流观察的生

12、物细胞1 .提问:我们观察了哪些生物体的细胞,有什么新发现? 交流所观察的植物细胞:交流所观察的动物细胞:交流所观 察的人体细胞:小结:所观察的生物细胞标本都具有细胞结构。2 .比较不同生物及同一生物不同部位细胞的形态结构。提问:植物根尖细胞、蛙卵细胞、红细胞,相同吗?有哪些 不同?提问:植物根尖细胞与植物叶肉细胞,相同吗?有哪些不同?提问:人体红细胞与口腔上皮细胞,相同吗?有哪些不同?小结: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 同一生物不同组织或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3 .提问:关于细胞,还有什么问题?4 .资料阅读:”细胞的作用”。5 .提问:通过资料学习,有什么新的认识?四、

13、课堂小结【作业设计】1 .大量的研究证明,生命体是由()构成的。A.动物B.植物C.细胞D.生物2 .发现血液红细胞的科学家是()oA.罗伯特胡克B.简施旺麦丹C.列文虎克D.施莱登、施旺板书设计5.观察绝大多数生牛 1形态结构 多样更多的生物;勿体都是细眈细胞 功能 多样?田胞1组成的。Si 多种多样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情 分析本节课需要学生进一步熟练使用显微镜,在观察的同时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观察 所得进行记录,养成边观察边记录的好习惯。学生在之前的科学学习中,已经掌握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也曾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并观察记录,这些知 识和技能储备为本课的学习

14、奠定了基础。教学 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显微镜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知道水中微小的生物形态各异, 认识到它们也具有生物的特征。科学思维:能把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证据来分析水中微小的生物也具有生物的 特征。探究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水中的微小生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态度责任:愿意分享观察发现,倾听同伴的意见,发展观察研究微小生物的兴 趣。教学 重点学生能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并观察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教学 难点学生能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并观察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教具 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材料一份小组:光学显微镜、一杯

15、观察用含有微小生物的水、烧杯、滴管、载玻片、盖 玻片、脱脂棉纤维、吸水纸、镣子、学习单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 聚焦:水中微小的生物长什么样子的呢?1 .谈话:我们借助显微镜观察了哪些形态各异的生物细胞?2 .课件出示自然水域图片一一池塘。提问:(1)池塘里面有什么?(2)水中除了看得见的东西以外, 还会有什么呢?二、探索和研讨:(-)培养水中微小的生物1 .实物出示一杯观察用含有微小生物的水,介绍水的来历:2 .谈话:(1)肉眼观察这杯水,水中是否有微小的物体?它们 有什么特点? (2)用显微镜观察,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二)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L谈话:回忆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玻片标本的步骤,

16、该如何制作水中微小生物的玻片标本呢?2.制作:用滴管在水样中取少量水,滴管竖直将水滴滴在载 玻片的中央;为避免水中活着的微小的生物游来游去不便于观察, 可取少量纤维(如脱脂药棉、干净毛笔上的毛等),交织成网状放在 载玻片上;用镶子夹取盖玻片从水滴一侧轻轻盖到水滴上;用 吸水纸从盖玻片边缘吸去多余的水分,起限制微小生物活动的作用。(三)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 .明确活动要求2 .学生以小组(2人一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水中微小 生物的形态和行为。3 .教师巡视各个小组,现场录制几种水中微小的生物。4 .研讨交流:(1)观察到了几种微小的生物,它们是什么样的? (2)这些 微小的生物是什么?欣

17、赏视频资料“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三、拓展资料阅读【作业设计】1 .下列液体最适合培养微生物的是()0A.矿泉水 B.碘酒 C.鱼缸 D.凉开水板书设计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一、观察水中微小的牛物肉眼 1.取水:直接采集或干草培养显微露观察12制片:滴水一纤维-盖片-吸水I3.观察:左眼观察,右眼记录搜营资料 I二、水中的微生物草履虫变形虫鼓藻船形硅藻1.7微生物与健康 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情 分析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学习,六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用流程图梳理人类 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人类观察范围拓展两者之间关系。但学生在收集处理有关人类 探索微生物成果的信息时会遇到一些困难,容易流于形式而缺乏

18、理解。六年级的学 生已经初步具备收集资料的能力,但是整理资料、归纳信息的能力需要继续培养, 在信息输出时,能按研究主题分类,但总是原样搬抄信息,缺乏自己对信息的鉴别 和理解。教学 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回顾总结旧知,知道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 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通过收集整理人类探索微生物成果 方面的资料,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认识到微生物与我们的生产、生活 密切相关。科学思维: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能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 面的成果。探究实践:在对本单元知识梳理过程中,能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 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出它

19、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查阅人类探索微小世 界成果的相关资料,能对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交流。态度责任:在总结观察工具发展历程以及查阅整理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成果的过 程中,能形成科学整理学习内容的良好习惯,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 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教学 重点学生通过资料收集和交流研讨知道微生物与我们的健康生活有密切关系。教学 难点学生能进行信息的获取、加工和交流。教具 准备教师:各类微生物卡片、板贴、课件小组:各小组按自己选择的主题整理好汇报资料(文稿、照片、图表、食物、 自制课件等)。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 聚焦:微生物与健康PPT展示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

20、杆菌、冠状病毒、木耳、 硝化细菌、青霉菌等,请学生思考它们在哪些领域发挥着作用,并 请2-3位学生拿着卡片到黑板上进行分类。提问:(1)同学们,你们认识课件上的微生物吗?(2)这些微生物在哪些领域发挥着作用?什么作用?二、汇报与交流:(-)医药方面1.出示资料一一新型冠状病毒提问:为什么新冠病毒会造成全球大面积人群被感染?你有办法遏制这种病毒的传染吗?那有其它致病普通病毒或细菌吗?如果 人们感染普通致病病毒或细菌,一般是怎么处理的?有关治疗这些 疾病的药物的发明你了解吗?2 .全班交流。有关微生物与医药方面的事例你还知道哪些? (二)食品方面1 .出示资料:馒头、面包内部结构的图片。提问:馒头

21、、面包为什么疏松多孔?2 .讨论:微生物对于食物都是有益的,对吗?交流:怎样可以使食品保存时间更长?(三)污水与垃圾处理方面1 .出示资料:地球生物去哪儿了?2 .全班研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有哪些好处?(四)其它方面1 .出示资料:袁隆平杂交水稻。提问:杂交水稻有什么优势? 你还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哪些成果?2 .专题汇报:杂交水稻、多莉羊、转基因技术、微电子科技等。三、总结回顾学生说一说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相应的观察范围拓展情况, 教师引导形成流程图。四、布置作业搜集人类探索微小世界获得的成果,并编制成小报。板书设计7 .微生物与健康一、微小世界成果眼鳍放六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课题2

22、.1我们的地球模型课型新授课时1学情 分析六年级的孩子对于地球的形状、运动等有了自己认识,但还不够全面。在这一课中, 学生通过整理知识、制作模型、观察和比较模型,一方面可以更加方便地交流地球 地相关知识;同时也感受到了模型的意义、了解了制作方法,为整个单元的学习提 供动力,奠定基础。教学 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制作和观察各种地球模型,识别和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结构、 海陆分布、运动),应用模型建构到地球知识的学习当中。科学思维: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已知的地球相关知识并使其结构化;运用模型建 构的方法将一类或多类知识表达在模型上。探究实践:在思维导图的绘制中,能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已有认知并进行合理分 类;

23、在交流讨论中,能完善思维导图并提出可探究的问题;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 能利用不同材料把抽象的地球知识准确地表达到实物中。态度责任:在模型展示、比较、评价之后,感知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能 不断改进自己的模型并应用到后续地球主题的研究中,对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内容 探究保持好奇心与探究热情。教学重点重点:利用不同材料,动手制作能表达各类地球知识的地球模型。教学难点难点:能用模型准确表达自己所了解的地球知识。教具 准备橡皮泥(红、黄、蓝)、抹油的小刀(防沾刀)、地球海陆分布图、东西半球分界图、 可以上色的泡沫球、笔头较宽的彩色笔、橙子、勺子、吸管、地球仪、抹布、学生 活动手册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揭

24、示课题(预设5分钟)1 .出示“地球模型”图片,大家觉得这是什么?学生推测出一 一地球。追问:怎样判断出来的?(海陆分布)。2 .板书课题:我们的地球模型3 .我们还知道哪些关于地球的知识?关于i也球你又有哪些疑 问?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0分钟)(一)我知道和感兴趣的地球知识1.明确活动要求2.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排除一些明显错误的观点。整理地球知识,完善思维导图(二)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L谈话:有一些观点我们无法判断对错。科学家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会根据观测数据或假设,制作出初步的模型并通过模拟实 验进行观察验证新知,我们是否也可以自己想表达的地球知识制作不 同的地球模型呢?2 .

25、观察地球结构模型(模型的剖面).制作我们的地球模型(1)谈话:我们能做什么类型的地球模型?表达地球的什么知 识?(2)微课展示“海陆模型”、“自转模型”制作方法(3)谈话:看完微课之后,大家有什么新的想法?(4)动手制作模型(5)小组模型展示类别、信息、补充、奖励3 .研讨:模型的比较与改进(1)对比不同的模型,他们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不同模型表达的地球知识不同,制作方法、材料也不同,适用的 范围也是不同的;模型的相同之处是都能表达某一类的地球知识,都 有地球的基本特征,都能用于科学研究。(明白模型的意义)(2) “我们的模型”还可以如何改进?三、拓展(预设:4分钟)1 .观察地球仪2 .与我们

26、的模型有什么不同?3 .通过地球仪,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四、课堂小结(预设:1分钟)【作业设计】1 .地球的模型是( )oA.圆形 B.球形 C.方形 D.三角形2 .地球内部结构由地核、地幔和()组成。A.泥土B.地皮 C.地壳 D.地面1.我们的地球模型板书 地球的内部结构:地核-地幔-地壳 地球结构模型设计 海洋多,陆地少海利分布模型地球在运动 自转模型有了 “微小世界”单元中学生对多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认识,“工具与 技术”单元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更有基础。学生通过对几种常用的简单机 械一一斜面、杠杆、轮轴等进行测试,使用剪刀、活字印刷、书本、电脑 等工具和技术完成特定任务,从而深刻感悟到重

27、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 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并发生巨大的变化,利用工具和技术能更好地解 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六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能量”这个词,并对能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 识,知道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 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但是,学生的头脑里还没有形成关于能量守恒和 转换的相关科学概念。培优助困 措施1 .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 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对于优等生,我打算制定课外资料让他们阅读, 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使他们的知识扩大到更大的领域, 技能、技巧达到更高的水平,使他们永远好学上进,聪明才智得到更好

28、地 发挥。2 .采用一优生带一差生,一帮一行动。3 .请优生介绍学习经验,后进生加以学习。4 .课堂上创造机会,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后进生。在课堂上 多提问他们,对优等生,多提问一些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对后进生 多提问一些基础知识,促使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 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5 .采用激励机制,对后进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 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质量目标说出日常生活中不同形式能之间的转化现象;能使用显微镜等观察工具,从宏观与微观视角比较动物和植物的不同,说 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

29、,总结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能解释与太阳、地球和月球运动相关的一些周期性自然现象;能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 息,用科学术语、概念图、统计图表等记录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结果,并 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学探究的结论,判断结论与假 设是否一致。教学进度安排表周次时间教学内容安排19月1日至9 月4日始业教育、1.1放大镜29月5日至9月11日1.2怎样放得更大、L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L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39月12日至9月18日中秋放假、1.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L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49月19日至9月25日L7微生物与健康、第一单元复习

30、59月26日至2.1我们的地球模型、2.2昼夜交替现象、2.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2.2昼夜交替现象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天文现象,每天都在上演,也是学生非常熟悉 的自然现象。但是,学生熟悉的只是现象的特征,对现象成因的理解却比较模糊。 从教材编写来看,引起昼夜交替现象有好几种可能,教材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发挥最 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重演一 次人类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最后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解 释,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科学需要通过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产生深刻的 科学价值观。科

31、学观念:通过昼夜交替模拟实验,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解释可以有多市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昼夜交替现象成因假设中地球和太阳的相 系。探究实践:能根据已有知识,用口述、画图等方式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 设。能基于假设,制订可行的探究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态度责任: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感兴趣,愿意和同学合作,能与同学分享观点 究昼夜交替现象真正成因的热情。对运动关依据的假,保持探教学难点思考并归纳出各种假设的本质区别是地球运动状态不同教具准备教师:课件、班级记录大表、一套学生实验材料小组:手电筒、第1课的地球自转模型、学习单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预设3分钟)1 .观察同一地

32、方的白天与黑夜的图片,引出昼夜概念。2 .再观察一张昼夜交替的动态图片和一个太空视角的地球昼夜 交替的动画,让学生说出这种现象是昼夜交替现象。3 .谈话:昼夜交替现象每天都在上演,是地球上最常见的自然 现象,那么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5分钟)(-)提出假设(预设8分钟)1 .引导思考:如果没有太阳光的照射,会有昼夜交替现象吗?如 果地球是个透明的球体,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太阳和地球都静 止不动,能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吗?这些都是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必 要条件。2 .思考并猜测,并用简单的的示意图记录下来。3 .上台展示介绍(1)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2)太阳不动,地球

33、围着太阳转二次备课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用模拟实验验证。(3)地球自转(4)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也自转4.交流学生提出的假设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二)模拟实验,检验假设(预设12分钟)猜测也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法,真理只有一个,到底哪种是正 确的呢?我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假设。1 .确定模拟实验的材料使学生明白寻找具有相似特征的材料 来代替地球和太阳,以能保证实验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 .出示实验材料,让学生思考实验操作步骤。3 .明确模拟实验要求。(1)验证假设是否能产生昼夜交替。(2)昼夜交替现象出现的判断标准。4 .学生分组模拟实验,及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研

34、讨,总结发现(预设15分钟)1 .交流:通过模拟,哪些可能性是成立的?哪些是不成立的? 明确观察到什么现象可以判断出现了昼夜交替。2 .思考: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不 同?3 .谈话:对于这种自然现象,虽然有多种可能的解释,但科学 合理的只有一种,我们应如何进一步确认哪种假设是正确的?三、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作业设计】1 ,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照射地球时,被光照到的地方模拟的是()。A.白天 B.黑夜 C.日出 D,都有可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就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oA.年B.月C.天 D.时板书设计2.昼夜交替现象是否产生昼夜交替VVVV是否产

35、生昼夜交替VVVV假设示意图.地球不动,太阳围着地球转1 .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地球自转2 .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地球自转2.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 课型课时1学情 分析在前一课学习中,学生发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关键在于确定地球与太阳 的运动关系,因此本课需要学生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再次模拟实验,最终形成昼夜 交替现象的正确解释。这样的设计,既体现科学的严谨性,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 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资料阅读及模拟实验,知道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绕地轴自 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科学思维:运用模拟实验、推理论证等方法认识到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自转 产生的。探究实践:

36、在阅读过程中学会使用文献摘要,并能通过阅读文献获取地球运动 的相关信息;在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能依据正确的地球运动信息改进地球模型,并利 用模型认识到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态度责任:在了解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过程中,体会到所有科学观点都需要众 多证据的支持,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有证据意识,并能勇于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观点。重点能通过阅读资料获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的准确信息,并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昼夜 交替。难点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教具 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材料一组小组:反光效果好的小圆贴片、较硬的铁线、第 1课中学生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手电筒、记录表。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

37、钟)1 .展示班级记录表,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中能解释昼夜交替 现象成因的几种假设。2 .引导学生说出每种假设的根本区别就是地球和太阳的运动状 态不同,从而聚焦到研究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主题中来。3 .揭示课题: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板书)二、探索:认识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预设20分钟)活动一:阅读文献资料获得准确的地球与太阳运动信息1 .阅读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比较他们的 观点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活动记录表中。2 .比较两种学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你的依据是什么?活动二:模拟实验验证昼夜交替现象1 .改进地球模型a.根据地球与太阳的运动状态改进原有的地球模型,增加

38、实现 自转的“地轴”b.在地球模型相对的两个面上分别贴上1个反光的小圆片,使 两个小圆片刚好分别处于白天和黑夜,为了方便观察和交流给小圆 片编号。2 .学生进行模拟实验,并从地面观察的视角来观察不同的小圆片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过程。3 .用连续组图的形式记录小圆片在地球自转过程中的昼夜交替 现象。三、研讨:交流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预设12分钟)L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的观点有哪 些相同和不同?2.比较“地心说”和“日心说”,谁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依据 是什么?3.再次做昼夜模拟实验与前一次做昼夜模拟实验有什么不同?4、借助活动记录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四、拓展:(

39、预设3分钟).你还知道哪些现像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1 .课后收集更多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的资料。【作业设计】1 .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oA.太阳绕地球转B.地球绕太阳转C.地球自转D.太阳自转2 .改进地球模型时,穿金属丝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oA.从南极穿入,北极穿出 B.从下面穿入,上面穿出C.从北极穿入,南极穿出D.随意穿,没要求3,下列内容中不属于日心说的观点是()oA.地球是球形的B.太阳在宇宙的中心C.地球围绕太阳转并且绕地轴自转D.地球在宇宙的中心板书设计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日心说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地球自转 教学反思地心说地球处于宇宙中心地球是於止不动的所

40、有天体每天绕地球做一次圆周运动地球是球形的太阳处于宇宙中心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 所有的天体绕太阳 做圆周运动 地球绕地轴自转, 24小时自转一周2.4谁先迎来黎明课型课时1学情 分析在前几课的基础上,知道地球绕着地轴自转形成了昼夜父替,但地球自转的方向,学生并 不清楚,本课的重点就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模拟实验和体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 和自身的感悟,推理出地球自转的方向,从而为接下去的公转和四季变化的研究奠定基础。教学 目标科学观念:通过模拟实验和对生活现象的分析,知道东边的北京比西边的乌鲁 木齐先迎来黎明,认识到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东边比西边先迎来黎明。科学思维:运用模拟实验、推理论证

41、等方式认识到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的。科学探究:在模拟实验中能通过手拉手围成一个“地球”的模拟实验来探究“谁 先迎来黎明”;通过“地球椅”、地球模型等模拟实验的体验,结合生活实践来理解 相对运动的特点。态度责任:对探寻自然现象,解密自然规律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兴趣。能主动与 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重点模拟实验: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难点认识相对运动,感受相对运动,并且联系实际,从而分析出地球的自转方向。教具 准备为学生准备:打印好的“北京”“乌鲁木齐”“东” “西”大字(剪成合适大小)、双面胶、 红色圆卡纸、可以旋转的办公椅、手电筒、学生制作的地球模型、小圆片贴纸。教学设计二次备课

42、一、谁先迎来黎明(预设3分钟)1 .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知识:地球不停的自转形成了昼夜交替 现象。2 .当天开始亮的时候,我们就迎来了黎明。地球上不同的地区, 每天迎来黎明的时间会相同吗?3 .猜一猜: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城市,谁会先迎来黎明?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0分钟)(一)模拟实验:谁先迎来黎明1 .找一找位置:要想知道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 我们要在地图上找到这两个城市的位置。2 .PPT出示地图: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 边。3 .出示模拟实验的要求:(1)每个小组的同学手拉手,面朝外围成一个圆圈,模拟地球。(2) 一同学身上贴上写有“北京”和“东”的纸片

43、,代表北京; 右边的同学身上贴上写有“乌鲁木齐”和“西”的纸片,代表乌鲁 木齐。再请一个同学站在圈外举一个红色纸片,代表“太阳二(3)大家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慢慢转动,观察谁先看 到太阳,也就是谁先迎来黎明;再按照由“东”向“西”的方向慢 慢转动,观察谁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谁先迎来黎明。(4)交流研讨:你有什么发现?(预设:地球自转方向不同, 北京和乌鲁木齐迎来黎明的时间也不同。)(二)认识相对运动1.地球到底是自西向东转动,还是自东向西转动呢?我们有过 这样的生活体验吗?当你坐在汽车上,汽车往前进时,窗外的树木 是怎么运动的?2,体验相对运动:老师这里有一把转椅,当你坐在转椅上,向 右转

44、动时,你看到的景物会怎么样?当你向左转动时,看到的景物 会怎么样?3,学生体验,说自己的发现。4.你在生活当中还有类似的体验吗? 5.小结:像这样,物体移 动的方向和看到的景物的移动方向相反,被称为“相对运动”。6.假设我们坐在地球这个“大转椅”上,而我们每天看到的太 阳和其他天体都是东升西落的,由此可以推断出地球的自转方向是 自西向东的。(三)再次模拟谁先迎来黎明1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的,那我们在地球 仪上再次模拟北京和乌鲁木齐的昼夜变化。2 .微课展示模拟的方法:在地球上找到北京和乌鲁木齐这两个 城市,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小圆片贴在上面,打开手电筒(使其照亮 半个地球),慢

45、慢地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仔细观察哪个城市先迎来 黎明。3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 .交流研讨:5 、拓展(预设:3分钟)1 .北京、纽约、伦敦、上海,这几个城市,谁先迎来黎明?(预 设:越靠东边的城市,越先迎来黎明)2 .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那么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多少时 间迎来黎明呢? (了解时区的概念)四、课堂小结(预设:2分钟)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作业设计】1.地球是一个球体,北京在我国的东面,乌鲁木齐在我国的西面, 兰州位于这两个城市之间,你认为哪一个城市先看到日出?()A、北京 B、乌鲁木齐C、兰州 D、同时看到日出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地球自转:自西向东约24小时自东

46、向西板书设计4 .谁先迎来黎明相对运动教学反思课题2.5影长的四季变化课型新授课时1学情 分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的特征和自转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 旨在探究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为后期了解地球公转特点,了解四季变化对地球生 物的影响做下铺垫。教学 目标科学观念:通过阅读资料及模拟实验,知道同一地点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会 随着季节改变呈有规律的变化;并了解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日影长度的 天文仪器。科学思维:用建构模型的方法,认识同一物体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探究实践: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创新性地完成圭表的制作,在模拟实验中能用自 制圭表模拟测量同一物体在四季的影长。态度责任:通过复制古人仪器,感受古人的智慧,体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先 进。教学重点学生能通过实验,分析同一地点影长的四季变化规律。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了解古代圭表的特点,自己制作一个圭表。教具 准备教师:学生实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