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跳舞的点和线——八小教案表格式资料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跳舞的点和线——八小教案表格式资料文档.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虹桥镇第八小学“教学规范达标”专用备课用笺课题跳舞的点和线授课日期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s 了解中国画的艺术要素。2、增强学生对毛笔运行的轻重、缓急、提按、快慢等方面的体验, 以及感受由此产生的点、线的浓淡干湿的趣味变化。3、采取游戏方式,启发学生想象,运用点、线、面构成多样式的彩 墨画作品,体味中国画的笔墨乐趣。4、感受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由衷的民族自豪感。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6、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画的基本常识,提高动手能力。7、对点、线的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与表现,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创造 能力。8、通过中国画形式的点、线欣赏研究与游戏式练习,培养学生对祖 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画的喜爱之
2、情。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发现彩墨在生宣纸上产生的一种特殊变化, 充分感受水墨、色彩浓淡干湿变化的趣味性。难点:用水的多少与用力轻重缓急不同所产生的变化,启发学生进行 富有创造性的点、线、面构成探索。教学和媒体准备(学生)毛笔、墨汁、生宣纸、中国画颜料、毛毡(或报纸)、水 桶、调色盘等。(教师)课件、多媒体、毛笔、生宣纸、墨汁、中国画颜料、毛 毡(或报纸)、水桶、调色盘等。教学过程1、引入课题。课件展示:传统中国画之山水、人物、花鸟各一幅。学生活动:辨析三幅画的画种,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美感。2、游戏体验学习中国画基本知识。(1)认识学习工具文房四宝及中国画颜料等。(2)直接体验毛笔
3、与墨、色、宣纸等特性。先让学生用毛笔蘸上浓墨在宣纸上自由挥洒,上下、左右等来来回回“乱涂乱画,直 到笔干墨渴。自主体验干笔的干、枯、涩与容易出现飞白等特性。再让学生用干渴的毛笔蘸水、蘸墨继续运行,可以在已有的墨色上运行,体验湿笔的湿、 滑、渗与墨色易于渐变等特性。再体验行笔的正侧、轻重(提按)、缓急(快慢)等方面所产生的粗细等变化。再体验染色的基本方法。3、实物投影辨析,评述水墨的干湿浓淡变化规律。认识用笔的基本方式中锋、侧锋等(笔锋居中为中锋,笔锋在笔画边缘为侧锋)。认识用墨的基本方式干湿浓淡(墨多水少为干、浓,墨少水多为湿、淡)。认识染色的基本方法薄而透(颜色要够用,调色要薄而透明)。4、
4、辨析与揭题。(1)课件展示:传统具象中国山水画与现代抽象中国山水画各一幅。学生活动:辨析两幅画的异同,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同:均为中国画,点、线、面构成皆很美。异:一为具象表现形式,一为抽象表现形式。 (2)欣赏艺术大师作品。欣赏课件展示的吴冠中的彩墨中国画分析其中点、线、面构成的疏密、粗细、节奏 等韵律变化之美。揭题:点击课件跳舞的点和线。(3)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激起学生自我表现的欲望。5、作业要求。自主选择运用墨或彩的点、线、面构成抽象作品。6、展评与延伸。展评课堂优秀作品,概要指出优点与不足。欣赏点、线、面构成的作品,请学生课余思考如何绘制。作业(活动设计)自主选择运用墨或彩的点、线、面构成抽象作品。板书设计跳舞的点和线用笔的基本方式中锋、侧锋等用墨的基本方式干湿浓淡(墨多水少为干、浓,墨少水多为 湿、淡)。染色的基本方法薄而透(颜色要够用,调色要薄而透明)。教学反思第2页,共3页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