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海南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音乐、美术)、劳动教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51273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海南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音乐、美术)、劳动教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22海南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音乐、美术)、劳动教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海南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音乐、美术)、劳动教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海南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音乐、美术)、劳动教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doc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海南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音乐)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音乐学科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 进中小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发展,有效提高我省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质量,根据 国家及海南省有关文件精神及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内 容,结合我省中小学音乐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要求。一、教学准备1 .熟研课程标准整体把握艺术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设计思路与课程目标,以艺术实践为 基础,以学习任务为抓手,有机整合学习内容,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实施建 议,形成教学思路和教学构思,制定教学计划,做好教学方案设计。为了更好 体现艺术课程本质特点和育人价值以及独特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和创

2、造 性,应做到教、学、评的有机统一,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贯穿于音乐课程 教育教学全过程之中。2 .研读整合教材全面领会教材编写意图、体例和知识体系架构,依据教材编排体系,综合 考量各学段、各单元、各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认真研读和领会“欣赏”(欣 赏评述)、“表现”(造型表现)、“创造”(设计应用)和“联系/融合 ”(综合探索)4类艺术实践活动,及其涵盖的14项学习内容与分别嵌入的10 个不同学习任务,充分熟悉作品音响、乐谱、课件、课例等相关教学资源,用 好教师教学用书,熟悉任教年级学生的心理审美需求与相关知识需求、注重分 析不同年级间的教材关联内容,准确把握课时教学内容在单元、学期、学年乃

3、至整个学段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3 .深入研判学情教师要深入了解所教年级、班级学生整体艺术核心素养水平和个体音乐学 习潜能,以此作为教学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学生个体音乐学习的差异 性(学习经历、学习能力、学习方式),音乐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音乐文化的 多样性特点,做到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个性发展。海南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学科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 行为,促进义务教育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有效提高我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教 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及海南省有关文件精神及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 准(2022年版)相关内容,结合我省义务教育体

4、育与健康教学实际,特制定 本要求。一、教学准备1 .明确目标树立明确的目标意识以及目标引领内容和方法的思想,将本课程标准的课 程目标具体化为每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难度适宜,可操作 性强,综合体现课程核心素养的思想。结合教材内容,根据所教学生的学情做 好学段教学计划、大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 育,将课程核心素养细化到不同类别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之中,最终主要通过 课堂教学的形式落实课程核心素养的培育。2 .制订计划依据国家课程标准、学校教学工作安排及学科组(备课组)工作计划制订 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围绕课程核心素养,落实“以学定教”的教 学理念

5、,从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向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制订各类教 学计划时,应保证教学计划安排和实施的灵活性,应根据本校情况、学生情况 、体育场地器材设备、气候等实际情况,系统的、科学的制订体育与健康教学 计划,包含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及学期课程目标、学情分析、 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分析、减负提质措施、教学进度及活动安排、学业质量标 准、教学评价等。认真研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 容”,分析不同水平段要达到的课程目标及相对应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依 据运动能力发展的规律,科学地、系统地做好与不同阶段相适应的教学目标规 划。例如,“健康教育”部分内容的学习在

6、四个水平目标中体现为循序渐进、 衔接递进的关系,体现如下:水平一要求能说出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并参 与户外运动或游戏,愿意与同伴交往,尽量避免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健康生 活,保持正确的坐、立、行和读写姿势,表现出积极情绪,初步适应体育活动 环境和学习环境;水平二要求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发生运动伤病时能进行简单 处理,能识别并且避免使用“三无产品”,注意用眼卫生,接受青春期的身体 变化并注意保健,表现出调控情绪的意识,适应体育运动环境和学习环境;水 平三要求认同体育锻炼是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规律的科学锻炼保 持正常体重,能在运动中保护自己,平衡膳食,接受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各种 变化,学

7、会处理运动损伤,保持情绪稳定,能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水平 四要求体育锻炼时能进行自我监控,调控情绪、缓解压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 惯,劳逸结合,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遇到各类灾害和公共安全事件时能自我 保护、逃生和求助等。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 能,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行为。3 .课程设计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根据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整体设计 课程内容,体现保证基础、重视多样、关注融合、强调运用等理念。课程教学 的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注重“学、 练、赛” 一体化教学,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学情,科学制订教学目标。按照大 单元

8、教学进行某个运动项目或项目组合的课程设计,以保证学生能学习和掌握 结构化的基本运动技能、体能、专项运动技能和健康技能等,提高学生举一反 三、融会贯通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在12年级,重点通过体育游戏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让学生在玩中 学、玩中练,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36年级,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 六类专项运动技能中各选择至少1个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原则上每学期指导学生 学练2个不同的运动项目,在重点发展学生各种体能的基础上发展多项运动技能 ,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在78年级,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从六类 专项运动技能的四类中各选择1个运动项目进行教学,其中必须包括中华传统

9、体 育类运动项目,原则上一个学期指导学生学练1个运动项目,在继续发展学生体 能的基础上重点发展专项运动技能;在9年级,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1个运动项目进行为期1年的学习,保证学生初中毕业时掌握12项运动技能O4 .认真备课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在各层次的学习目标中,不同 层次的学习目标应包括条件(在什么情境中)、行为与表现(做什么和怎么做 )、结果(做到什么程度)三个部分。认真分析、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备课 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体质状况、运动基础、兴趣和需求等,尊 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差异,内容选择上要避免孤立、静态地进行单个动作 技术、单个知识点的碎片

10、化教学,专项运动技能教学设计大单元化,注重采用 结构化知识与技能教学,加强学生对所学运动项目的完整体验和理解,将教学 内容与学生经验建立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撰写好教案。教案是一份完整的、直接的可以指导教学的具体文本,是备 课成果的体现,也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障,因此,教案要明确教什么、为谁教 、怎么教、怎么学,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分配教 与学的时间。体育与健康课的教案内容应包括教案名称、课的基本信息(年级 、人数、单元课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的结构、课的内 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运动量(时间、次数、强度)、安全 防范、场地器材、预计负

11、荷、课后反思等。5 .上课准备要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优势,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 学习和探究学习,根据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提前做好教学场地布置,检查器 材是否有破损、是否数量足够,确保教学活动安全有序进行。二、课堂教学6 .改进教学方式根据体育学习实践性和健康教育实用性的特点,课堂教学要从“以教为主 ”向“以学为主”转变,将过分关注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将教师的动作示范、重点讲解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有机 结合,将集体学练、小组学练与个人学练有机结合,注重将健康教育教学理论讲授、交流互动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形成积极 的学习

12、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7 .科学实施教学(1)创设运动情境。根据学习目标、教学进度等,将“学、练、赛”有机 结合,引导学生在对抗练习、体育展示或比赛等真实、复杂的运动情境中获得 丰富的运动体验和认知,让学生尽早、充分地体验完整的运动,在完整学习活 动中享受运动乐趣,形成丰富、深刻的运动体验。(2)注重启发引导。教师要学会运用提问,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提问后要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应尽可能减少 无效、低效的提问。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合理的变换问题进行追问,起到引导 和引发深度思考的作用,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教师要善于根据 不同的内容和学习任务采用不

13、同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抓住关键的教学与学 习环节,合理运用学生独立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做中乐,增强实效。(3)加强学法指导。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全面而具体的指导,让学生 明确听讲的方法、观察的方法、练习的方法、评价的方法,引导学生善于思考 和观察,提升学生评价的能力,让学生从本质上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享受体 育课堂的乐趣,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4)科学设置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由群体运动密度、个体运动密度和运动 强度衡量。群体运动密度是指一节体育实践课所有学生总体运动时间占课堂总 时间的比例;个体运动密度是指一节体育实践课单个学生的

14、运动时间占课堂总 时间的比例。合理的运动负荷是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培养学生课程核 心素养的根本保证,是衡量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遵循因 材施教、循序渐进、安全运动等教学的前提下,教师应避免讲得多、学生练的 少的情况,改变“不出汗、无负荷”的课堂教学现状,促进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o每节课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个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50%;每节课应达 到中高运动强度,平均心率原则上再140160次/分。每节课应有10分钟左右体 现多样性、补偿性、趣味性和整合性的体能练习。同时,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 的准备活动,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运动负荷,在保证运动安全的基础上增强学 习效果。

15、(5)发展学生体能。水平一应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主要发展学生的 身体活动能力,为学生发展体能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良好基础。在进行基 本运动技能教学时,应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开展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模仿; 运动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加深对不同形状及身体表达的认知; 重视组织学生进行身体双侧协调练习,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身体控制能力和 协调能力;注意跨学科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多样 化的活动,入追逐跑中根据不同信号做出不同的停止动作,丰富运动体验,培 养学生对时空变化和身体变化的感知。水平二至水平四的体能教学中,要关注本水平学生的体能发展敏感期,注 重学生体能的

16、全面协调发展,促进学生体制健康水平的提高;要采用生动有趣 、丰富多样的内容和方式开展体能教学,注重体能学练内容的科学性与安全性 ,开展简便易行的游戏和比赛,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能活动;关注体能的关联性 和完整性,引导学生参与结构化、整合性的体能学练,促进学生体能全面协调 发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体能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区 别对待,尤其应创设有利于体能较弱的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能练习的教学情 境与活动,增强学练的自信心,提高自身的体能水平;引导学生在日常体能锻 炼中定期对各项体能进行自测,根据结果合理调整锻炼目标;应根据季节和气 候等环境条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体能学练。(6)重

17、视健康教育课。健康教育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 采用课堂讲授、演讲汇报、交流研讨、健康主题日活动、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 或途径,有效利用互联网等信息资源,将知识教学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启发学生思考和学习,让学生掌握健康的基本知识,并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 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康行为,养成健康文 明生活方式。(7)针对性教学策略。根据运动项目的技能特点,一般分为开放式运动技 能和封闭式运动技能,二者在学习和运用过程中有明显区别。在进行开放式运 动技能项目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等的教学时,应从一开始就要加强学 生对某项运动的完整体验和学练,在理解与体

18、验完整运动的基础上学习、掌握 和运用各种技能,特别强调通过创设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活动和比赛情 境,使学生在活动和比赛情境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培养学生在学练中自主学 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体育品德。在进行封闭式运动技能项目如体操、武术、健美操、游泳等的教学时,应 注意单个动作与完整运动的有机联系,不必过分追求单一动作或技术完美后才 进行完整运动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在基本掌握单一动作或技术后立即进行完整 运动的练习,使学生尽早体验和理解完整运动,从而提高单个动作和组合动作 的技术水平和运用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完成完整运动或参加展示与比赛的基 础上,不断挑战自我,提高运动成绩

19、和形成良好品德。为了避免封闭式运动技 能学习时的枯燥乏味,教师应采用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辅助性教学手段,促 使学生乐于反复练习,不断提高所学运动项目的技能水平和完整运动能力。(8)加强跨学科主题学习。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结合课程的目标体系,设 置有助于实现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和国防教育相结合的多学科 交叉融合的教学内容。(9)运用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感性认知能力强、初中生感 性认知与理性认知快速发展的特点,积极开发与利用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开展 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帮助学生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打破学 习的时空壁垒,为学生提供更多现代化的学习体验,关注每个学生的

20、进步和发 展,拓宽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视野。三、作业布置8 .科学布置作业落实“教学、勤练、常赛” “学生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 的要求,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体育 的多元联动。布置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与家长共同完成的体育家庭作业,还 可依托信息技术平台,通过体育锻炼APP、网络视频等布置体育作业、进行指导 、收集锻炼中出现的问题。体育作业的布置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运动内容易 于开展,并且要与本水平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相结合,有利于增进学 生与家长、同伴的交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参与课外体育 锻炼的意识。体育作业还可与传统体

21、育项目结合,例如跳房子、掷沙包、跳皮 筋等,既增加了体育锻炼活动的趣味性,使学生的体育锻炼获得事半功倍的效 果,还能使民族传统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9 .作业批改与展示可采用问卷调查、课上考查、学期末展示等形式检测体育作业完成情况, 确保体育作业完成的有效性,逐渐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 文化生活,促进学生更好地形成核心素养。四、课外辅导10 .有效开展课后服务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结合学 校的师资、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开设体育活动课后服务。可以将课后服务 与体育课程内容相串联,加强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基本实现 青少年

22、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11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学生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 的要求,利用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活动、体育竞赛活动、课外训练等体育 活动形式,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五、考试与评价12 .科学设置考试内容考试应基于核心素养内涵,以四个水平的学习内容和学业质量合格标准为 依据,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利用已学的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反 应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及学业质量的达成情况。考试情境可以由考核内 容、应用场所和参与方式组合而成。考试包含实践测试和纸笔测试两种类型, 以实践测试为主。考核内容主要包

23、括体能与运动技能的学习情况、展示或比赛 中的表现、日常锻炼的行为、体育欣赏与评价能力等。13 .评价方式多元化(1)评价内容多样化。既有体育学科规定的考试技能,同时将体质健康状 况、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掌握体育技能等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学生学习成绩 评定不仅要有老师参与,也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同时可以将其 与家庭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不同方法的特点和优势,多角度评定学生的核心 素养水平。(2)评价过程全方位。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应将评价贯穿于 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不仅要注重测试结果成绩,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 结合具体的内容,选择适宜的方法,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24、,使 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有效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过程和程 度。(3)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实时和精准的评价。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跟 踪学生的学习过程,采集数据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及时反馈和评估学生的学 习情况,如利用运动检测设备记录学生的课堂行为和运动负荷,准确分析和评 价学生的运动能力等。(4)合理利用评价结果。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反馈、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 ,采用口头评价、记录表呈现等不同方式,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 学生改进学习。六、教学总结14 .坚持做好课后反思聚焦“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关注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适切,学习 活动及评价是否有利于目标的达成,自主合

25、作探究方式是否有利于发展思维能 力等。利用“课后反思”、“教学随笔”等方式呈现课后反思小结,进行自我 诊断、自我评价,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5 .聚焦问题形成研究聚焦课堂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开展专项研究或者课题研 究,主动承担校内外公开课任务,积极参加观课议课活动,认真记录,及时整 理,形成有价值的课例分析报告或活动笔记。海南省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育(美术)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 为,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有效提高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美 术学科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及海南省有关文件精神及义务教

26、育艺术课程 标准(2022年版)相关内容,结合我省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教学实际,特 制定本要求。一、教学准备(一)制定教学计划1 .熟悉课程标准深入理解艺术课程的性质、理念、设计思路、目标、内容、学业质量;充 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个性特点和学习经验;依据艺术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 建议其中的五点教学建议及三点评价建议;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 养为导向,拟定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按照艺术课程标准各学段美术学科学习 任务要求,设计并实施教学,做到教学评一体化。2 .深入研究教材艺术教材是艺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和学生进 行主动学习最基本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领会教材编写意图,

27、熟悉美术学科“欣 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4类艺术实践16项学习 内容20个学习任务。依据教材编排体系,综合考量各学段、各教学单元之间的 关系,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教学内容 强化“大单元”意识,尽量避免“碎片化”和“唯内容化”。3 .分析学情深入了解各学段学生美术学习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等真实状况,准确把握 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学习动力、预习情况等,确定教学起点,关 注新旧知识的衔接,以学定教,根据学情调整教学重难点和教学方法,注意差 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做到因材施教,课程实施有的放矢。4 .计划制定依据课程标准美术学科的学习任

28、务,结合校园美育及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传承,通过集体研讨,制定美术学科组和教师个人教学计划,包含学年度计 划、学期计划、单元计划、艺术课外实践计划等,做好课时安排,落实好教师 备课、教学实施、检测评价、总结反思等环节的具体日程安排和进度,教学计 划要详实周全。教学计划包含课程总目标及学期课程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和 其它课程资源分析、减负提质措施、教学进度及活动安排、教学检测及评价、 学生辅导等。(二)开展备课1 .积极参与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倡导以课例为载体的集体备课,研究课程标准、教材., 整合教学资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明确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核心素养发 展的要求;倡导资源、成果

29、共享,角色、任务分担;鼓励跨区域、跨学科、跨 年级、跨学段多样化的集体备课形式;鼓励建立“线上备课研修小组”,积极 采用单元式、问题式、项目式等方式开展备课。2 .认真做好个人备课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调整个人原有的教学设计,制定导学案,编写教案。要 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学情,围绕教学目标的落实,合理设计教学活动,重视学 法指导,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细化教学内容与要求,把握好教学操作中的难点 与重点。3 .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 板书设计等环节。教学目标要紧扣课程标准,是预期的学习效果,其设定要考虑“课程目 标一单元目标一课堂目标”的层次性,体现核心

30、素养。教学目标的文字表述要 简洁、语意明确、层次分明,可操作、可落实、可检测。教学重难点要依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单元要求,以及依据学情和学科知识 体系而定,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适度。教学方法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而选定,注意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 性和创造性,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之间的关系,注重启发式、互动式、4 .制定阶段计划根据国家、省、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文件,对学 校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艺术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整体统筹和全面安 排。通过集体备课、科组研讨,制定科组和教师教学计划,含学年计划、学期 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落实好教师备课、教学实施、检测评价、

31、总 结反思等环节的具体日程安排和进度。5 .强化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音乐科组集体力量,聚合集体智慧,研究政策文件、课程标准、 教材脉络,采用单元式、问题式、项目式等方式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明确教学 目标达成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助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资源成果共享 o各市、县应充分调动音乐学科中心组、名教师工作室、区域教研组等机构和 组织的主动性,积极开展集体备课,鼓励“线上、线下相结合”地开展跨区域 、跨年级、跨学段的多形式、多样态的集体备课和研修活动。6 .优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充分考虑“课程总目标一学段目标一课堂目标”的层次性,以课程标准为 依据,紧扣核心素养,以问题为导向、以任务为主

32、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 为主体。目标的表述要文字简洁、语意明确、层次分明,可操作、可落实、可 检测。(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要依据教材编写意图和单元要求而定,教学难点要依据学情、学 科知识和能力要求而定,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适度。(3)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情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学 手段、活动方式、教学媒体、教具等。用好学业质量标准,以学定教。采用听 、唱、动、奏、创、演等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组织音乐体验活动。要融合运用 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4)教学过程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实践创新。要融合运 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提

33、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过程要完整,思路要清晰。教学全过程都要有相应的设计。教学环 节要优化,具有清晰的步骤和层次。作业设计要减量提质。要精选内容,突出基础性,强化典型性,强调针 对性,增强探究性。板书设计既能呈现教学重点,又能体现教学脉络和思维过程。内容准确 、高度概括、布局合理、形式创新、书写规范,笔顺正确,体现出板书的艺术 美。7 .整合好教学资源课前认真准备教具、课件及教学资源等相关材料。依据教学活动,须提前 布置教学活动场所,检查有关设施设备、实验装置等,确保教学活动安全有序 进行。二、课堂教学教学实施是所有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作用发挥的重要场所 ,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学主张和教

34、学能力。教师要结合艺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基 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将教学预设转化为教学实践,完成课程目标。美术学科课程内容包括“欣赏评述”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 “综合探索” 4类艺术实践,涵盖16项具体学习内容,分学段设置不同的共20 个学习任务,并将学习内容嵌入学习任务中。在各学段教学时,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 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结合各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本学段的学习任 务,发掘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基于各年龄段学生的身心 特点和学习能力,围绕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社会经验相关的美术学习活动及 综合化的学习活动,开展生活化、情境化

35、、趣味化、综合化的美术学习活动。 鼓励开展探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 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访问中国美术家 、设计师和工艺师,进行实地考察。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知道以临摹、添加、拼贴等手法模仿和改变原作与抄袭作品的区别,学会尊重他人的知识 产权,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三、作业布置与批改作业布置与批改应符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 要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严格控制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体现艺术课程 特点,加强作业的指导与完成,作业要认真批改与实时反馈,加强课外美术实 践指导。使得作业达到提质增效,切实发挥

36、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作业要科学 合理有效。通过作业的设计、布置和评价、批改,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 能力、培养习惯。同时能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 法。(一)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层次性,把握好各学段美术作业的总 量。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精准设计作业。 基础性作业设计要体现素质教育导向,针对学生年段特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 作业设计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 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L布置探究性、实践性,跨学科综合性等类型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完 成所需要的时长,尽量在六日或

37、假期布置,避免与基础性作业叠加,增加学生 作业负担。2 .作业设计应注重素养立意,体现开放性、情境性、整合性,难度合理, 类型多样,可包括独立完成型与团队合作型、书面型与活动实践型、巩固练习 型与创意实践型,也包括共性化作业与个性化作业。3 .作业设计要结合学生美术素养发展需要,鼓励通过参与高雅艺术实践、 参加校园艺术等活动,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的情感,传承红色基因,坚 定文化自信,形成开放包容的心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4 .作业设计要根据课程内容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通过作业设 计,让学生在认识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中,培养具有“海南印记”特色的学习5 .作业设计要符合“欣赏评述”

38、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 4类艺术实践领域学习要求,充分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是实践、文化理解4个核心素养,体现艺术学习的全过程。6 .在作业类型设计上,可以布置结果类作业,如实物作品、视听表演、数 字化编创作品等;也要关注过程类作业,如方案策划、素材收集、创意构思等 O7 .八至九年级要尝试开放式作业设计,在尊重学生的艺术学习选择基础上 ,引导通过作业实践帮助学生掌握2项适合自己的艺术技能。(二)作业指导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 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初中学生 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规

39、范书写:正确用笔,书写规范工整,保持作业 整洁。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三)作业批改与反馈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 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 情,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 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 业。1 .课时作业批改要及时,面向全体。发现问题要立即纠正,并做好二次批 改。批改要规范,严禁教师用斜线代替对号,日期、等级评价要明确。以便学 生及时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知道今后的努力方向。2 .作业

40、评价与批改,要符合科学要求,提高教育质量。评价可涉及学习态 度、过程表现、学业成就等多方面,贯穿艺术学习的全过程和艺术教学的各个 环节。3 .作业批改可采用分项等级制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避免单纯以分数 评价学生。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评语要简练、中肯、有针对性。针对不 同学生的特点,对评价结果要作个性化、发展性的解读。注重运用学生评价结 果反思、改进教学。4 .作业评价既要关注结果,如实物作品、视听表演、数字化编创作品等, 也要关注过程,如方案策划、素材收集、创意构思等。在整体把握作业质量的 基础上,进一步对作业要素或组成部分进行单项分析。依据作业意图,确定作 业评价侧重点,可注重统一要

41、求,也可注重创意表达,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O综合运用质性分析和量化评定,要重视书面或口头反馈,发挥评价的引导、 激励功能。5 .鼓励教师定期在班内开展作业展览等活动,充分利用教室文化与校园文 化空间,增强作业育人、文化育人。(四)加强课外美术实践指导教师要努力营造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质疑、乐于交流的学习氛围,保 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内驱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艺术个性及独特发现,提供多种选择,加强个别指导,满足学生多样化的美 术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分享、交流美术学习体验和成果。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学生经验、社会现实和当地文化资源相关联的情境与 任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主

42、动、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理解各项艺术的形 式美和意蕴美,感悟艺术学习的意义与艺术实践的价值。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 参与各类书画比赛和展演,获得艺术创造的成就感,增强学习艺术的自信心。四、课外辅导(一)课外辅导的形式课外辅导可以是课堂教学的延展活动,可以是校本活动的实施,可以是根 据学生需要有目标有计划开展必要的辅导。有确定的时间、场所、对象和内容 O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差异进行分层辅导,可以在集体辅导的基础上对个别特 质学生进行加强辅导。充分利用课外辅导开发学生潜质,培养学生特长。(二)课外辅导的要求根据六项管理要求,自觉规范辅导行为。严禁有偿辅导,不得在辅导时讲 授新课,不得以辅导为名滥发、兜

43、售资料。课外辅导不占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 及节假日休息时间。(三)课外辅导的学习资源课外辅导在师资上要充分发挥本校资源,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聘请校 外老师参与教学活动。课外辅导要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打 造“健康、诚信、文明、朴实”特色,注重发挥课外辅导的育人作用。教师可 以通过参与地方课程教材、专题教育教材编写或教学活动设计,推动地方特色 课程的资源开发和组织实施。(四)课外辅导的目标设置课外辅导活动中关注学习领域合理分布,五大核心素养贯穿其中,以美术学 习活动方式将课外辅导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 述”、“综合探索”四个领域,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思路

44、与方法 ,从而促进学生美育素养全面提升。在课外辅导目标设置中要做到目标分层, 同时形成一个开放、合理、均衡的美术课外辅导活动结构。遵循自主与合作学 习,个性化学习,探究式综合性学习的体现。(五)课外辅导活动与管理1 .新课程对学校课程体系设计中明确要求,在开发美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 程中,将我省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纳入其中,弥补国家课程部分内容在学校课 程实施中的不足。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即可以有机的融合到国家课程中作为独 立的学习单元在班级中应用,也可以形成系列内容在美术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 学习活动中应用。国家课程系统规范地明确了美术课程的基本内容,学校应按 照规定落实好国家课程。2 .美术兴趣小

45、组或社团活动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是学校整体教育 中的一部分,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主要渠道。根据实际情况组建多个特色鲜 明的美术兴趣小组或社团,应注重实践性。教学内容可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体 现多样化和丰富性,注重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形成,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美术学 习的需要结合地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到展览馆、博物馆观看艺术作品展,访 问当地艺术家,游览自然景观,开展学校文化艺术节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 与校园文化、楼廊文化建设,引导学生以美术活动的方式进行美术体验,充分 展示学生在美术课外活动学习的成果。通过课外教学活动获得成果和经验,促 进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3 .鼓励教师美术利用网络平台,

46、组织线上辅导形式。借助多媒体教室,校 内联网或局域联网,扩大辅导辐射范围。既可以作为学生独立的美术学习空间 ,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导手段融入到活动之中。4 .课外辅导活动的准备。确立活动方案,制定学期辅导活动计划充分了解 学段的学情,熟悉学段美术辅导活动的内容,确定本学期要达成的辅导目标。 按美术四个学习领域,根据实际和学情需要,根据活动内容与课时安排,对整 个学期的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按照学期周次编写出完整的辅导计划和进度。(六)做好辅导准备美术学科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尤其需要进行必要的准备,美术工具材料 与教具学具、活动设备与必备的物质条件。教师除了需要提前熟悉活动内容和 必要的物质准备外,还要

47、对在辅导上进行的有必要的示范、信息化技术应用和 课件展示等内容进行必要的演练。如果有户外写生、美术参观等活动环节,教 师还需要提前进行现场考察,做好预案。1 .开发特色课程资源课程资源除了教具、材料外,还包括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地域风情、时 代精神等。教师应广泛利用当地各类展馆、艺术作坊、动植物园、公园等校外 的教学资源和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美术活动始终以时代精神作为 关注的对象,如国内时事,各种节日、校园活动都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 有效利用地域性和季节性的教学环境资源,如海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艺 术元素等内容。在资源开发中发挥团队协作力量,体现取长补短和精益求精的 协作精

48、神。2 .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化资源充分利用中获得最新的美术资源,开发新的教学内容,探索新 的活动辅导方法。农村、边远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应充分利用远程网络,引进 优质美术资源,提高美术辅导活动的效益。(七)活动评价1 .基本要求评价的目的是对教学活动进行检测,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引导教师进行教学 研究和教学改革创新。提倡采用多元化和多样性的评价方式,注重质性评价和量 性评价相结合,关注活动全过程。根据评价对象与内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式 进行评价。从评价主体上进行的评价;从评价方式上通过观察、考查、卷面、 操作、演示检测等;从评价结论上分,有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要充分发挥各种 评价的优势,多种方式交互使用,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参与进行评价,促进学 校美术辅导质量的提高。2 .对辅导活动实效评价。教师的辅导活动包含计划和活动组织,实践是检验优劣的直接依据。辅导学 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注重因材施教;是否实施多样化的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 发展;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活 动;是否营造了平等、开放的活动氛围;是否能合理运用资源和材料、目标的 达成服务等。五、考试和评价考试与评价参照义务阶段艺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分为“学业水平考试” 与“教学评价”两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