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特色风貌塑造项目申报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特色风貌塑造项目申报指南.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城市特色风貌塑造项目申报指南一、申报项目类型申报项目包含特色风貌地段和特色建筑两种项目类型1 .特色风貌地段指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等特色资源基础较 好,由河流、地形等自然界限或城市道路(支路及其以上x地 物等人工边界围合形成的区域,通过地段功能提升、品质改善、 特色塑造等综合性改善措施,建成可深入体验、可深刻感知的城 市特色文化魅力区域空间。申报项目可以是商业街区、文化街区、滨水空间、滨海临山 等特色资源地区的改善提升;可以是老城区、新城区以及城市门 户地区和枢纽地区存量的改善提升。2 .特色建筑指设计理念领先,较好体现先进性、示范性, 具有地域特色、时代特征、风貌典雅的建筑,能引导并推动城市
2、风貌、建设品质和文化品位的提升。申报项目可以是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单体建筑或建筑群组。 鼓励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小而美”“小而精”的建筑,以及位于 城市重点地段、对城市风貌塑造有积极影响的建筑。二、建设目标与导向1 .申报项目应秉承新发展理念,贯彻适用“经济、适用、绿 色、美观”建筑方针,落实高质量发展有关要求,体现建设发展方 向。2 .申报项目强调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强调精心设计、精致 建设、精细管理;强调创建成果的空间、品质、风貌,要具有地 域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彰显区域风貌。3 .鼓励多类特色资源的联动提升,彰显地域特征和文化;鼓 励新老城区改善、新老城区联动的提升,实现城市功能织补、空
3、 间缝合和风貌协同,促进城市活力提升和美丽宜居;强调建筑与 环境的协调和融合,注重建筑对场所的激发和带动作用,形成城 市特色建筑与地段风貌的有机融合。4 .鼓励以系统的功能提升和特色彰显,实现人居环境改善、 空间品质提升、历史文脉延续、绿色低碳建造、经济活力发展、 社会效益提升等多元目标的协同推进和综合效益最优。三、申报条件与要求1 .特色风貌地段(1 )实施年限。项目建设原则上为2年,一般不超过3年。 申报项目应是2021年开工建设的项目,也可以是2020年已开工 并具备申报要求的优秀项目,项目应于2023年12月31日前竣 工验收。申报项目在2021年底应有明显的建设成效或形成能够 集中展
4、示建设成果的区域。(2)用地面积。项目用地原则上不小于20公顷,不宜超过 200公顷。(3)申报要求。项目可以是新建或改善提升,要根据不同 类型,综合考虑城市更新、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海绵城市以及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有关建设要求,结合申报指南和 地方实际,可有选择地考虑但不限于以下要求,因地制宜进行系 统设计并确定建设内容:完备服务设施。地段内基础设施齐全、功能完善,公共 服务与便民设施按需配置,因地制宜建设游憩和文化等特色设 施,交通管理、公共照明、信息服务等城市家具齐备,道路建筑 物公共区域实施无障碍化建设或改造。鼓励全龄友好设施建设, 以及设施的集约利用、多功能复合。倡导安全健
5、康。地段内安防设施完善,主要出入口、道 路交叉口等安全事故易发区实现监控全覆盖,消防通道”生命通 道”畅通全覆盖。主要人行区域视线良好,建筑外加设施以及广告 店招等安全牢固,应急避难引导标识清晰。慢行交通应充分利用 已有绿地、绿道、桥梁、公共空间等整合建设,慢行系统应连续、 通畅、便捷,线路标识清晰。鼓励建设连续、安全、舒适的自行 车专用道。塑造景观风貌。地段内应有尺度宜人、便于驻留、风貌 别致的公共空间,街道出入口及主要停驻空间,宜设置直饮水、 座椅、垃圾箱等服务设施,可以结合实际、合理设置亭廊、小品、 雕塑、喷泉等景观设施。注重街道界面的建筑立面、照明设施、 沿街围墙等风貌与色彩协调,利用
6、园林绿化点缀沿街空间。合理 设置景观照明系统,打造夜色阑珊的特色夜景。鼓励公共建筑周 边开放共享。充分利用慢行交通串联特色建筑、园林景观和特色 空间,形成风貌结构清晰、特色意象鲜明、构成要素丰富、场所 环境宜人的特色空间体系。改善生态环境。沟通水体,科学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提升景观效果,在不影响防洪安全前提下,对地段内水体岸线实 施生态化改造,提升水体循环能力和自净能力。在已完成整治黑 臭水体的基础上,打造水美岸线与生态河道,呈现“清水绿岸、鱼 翔浅底的良好人居环境。对受损山体开展生态修复,消除安全隐 患,重建植被群落,提高生物多样性。对地段内的城市雨污水管 网开展排查和改造,实现污水管网
7、全覆盖、全收集。注重绿化品质。构建适宜的公园绿地服务圈,鼓励因地 制宜新改建口袋公园,提升公园绿地功能品质。推进实施“公园+”, 完善公园绿地生态景观、游憩娱乐、健身运动、文化科普、公共 服务等复合功能。建设林荫系统和季相分明、色彩丰富、特色鲜 明的景观路,鼓励临街单位庭院绿地开放共享。对有条件的交通 设施、硬质护坡、院墙、围栏等实施垂直绿化,因地制宜开展屋 顶绿化。普遍应用乡土适生植物,增加乔木占比。鼓励绿色低碳。将绿色低碳理念贯彻建设全过程,提升 建设水平,提高使用寿命。提高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的应用比 例。鼓励建筑垃圾、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充分利用可再生 能源和新能源,积极采用新技术
8、、新材料、新设施。将海绵城市 建设理念融入建设全过程,提高绿化和道路浇洒等市政用水使用 非传统水源的比例。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智慧化高 效运营管理。2 .特色建筑(1 )实施年限。项目建设原则上为2年,可以1年内完成, 一般不超过3年。申报项目应是2021年开工建设的项目,也可 以是2020年已开工并具备申报要求的优秀项目,项目应于2023 年12月31日前竣工验收。申报项目在2021年底应有明显的建 设成效。(2 )用地面积。申报项目建筑面积原则上不低于10000平方 米,也可以是特色鲜明、“小而美”、“小而精”的建筑,面积不限。(3 )申报要求。申报项目应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已实施
9、的 项目应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必要的修改;未实施的项目应根据 专家评审意见,原则上在基本不增加项目投资的基础上,通过优 化设计,实现功能改善、风貌提升、促进节能减排与绿色低碳发 展。具体要求包括:理念领先。设计要体现新发展理念、新时期建筑方针和 高质量发展的有关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勇于创新,注重突出时 代精神。基于建筑本体、融合环境、彰显文化和永续发展等多维 度分析,以建筑空间形式和场所精神为基础,以建筑文化提升为 内涵,与现代材料、技术和观念相结合,建设有创意和时代气质 的新建筑。同时,项目应完善使用功能、合理布局流线、提升空 间使用率、注重功能应急转换,在满足当下使用要求同时,兼顾 未来发
10、展。特色彰显。项目应充分尊重环境、最大程度体现地域文 化特色。顺应地形地貌、地理气候等自然特点,尊重现有布局和 肌理,与周边建筑及环境的关系协调;传承地域文化,推陈出新, 准确表达建筑文化的时代特征与精神,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 建筑现代化,强化节点效应,建设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生命力的 优秀建筑。绿色低碳。从建筑全生命期的投入和效益出发,综合考 虑建筑设计与建造,兼顾资源的高利用和运行的高效率,在满足 功能基础上实现建筑绿色健康性能的最大化。因地制宜地应用绿 色技术,重视地方材料和技术的应用,满足人、建筑、环境”相 互协调的需求。鼓励通过推行绿色建造方式、采取新型工程建设 组织模式等,提高项目
11、建设品质。二、技术支撑与实践应用项目技术支撑与实践应用项目原则上2年内完成,应于2022年 12月31日前竣工验收,且在2021年底应有明显进展和成效。1 .精品建筑评价研究与应用研究内容:聚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贯彻落实新时 期建筑方针,对影响建筑品质的关键因素和环节进行系统研究, 提出精品建筑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程序和实施举措,引 导和推动建成一批精品建筑示范项目。考核指标:编制评价标准1部、完成研究成果1项、完成35 个精品建筑项目的第三方评估。2 .沿海城市特色塑造与建筑风貌管控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研究沿海城市风貌特征、文化特色和建筑特色要 素,开展不同尺度层次沿海城市的
12、设计方法、要点研究,提出沿 海城市景观廊道设计、开放空间营造和地域建筑特色塑造等适应 性设计建设指引,推动江苏沿海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和管控。考核指标:编制技术指引1部、完成不少于1个沿海城市特 色塑造与建筑风貌管控示范项目。3 .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城镇景观风貌设计建设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按照“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 产”的发展要求,开展大运河文化元素融入沿线景观文化带、城镇 公共空间环境塑造和文化地标设计的方法和路径研究,推动传承 运河文脉、留住乡愁记忆、体现现代文明的城镇景观风貌设计建 设。考核指标:编制技术指引1部、完成12个大运河文化带沿 线城镇景观风貌设计项目、示范建设项目。4 .高密度人居环境下开放共享型特色街区建设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面向高密度人居环境高品质空间营建,以塑造空 间整合、功能融合、积极活力、风貌彰显的开放共享街道为目标, 提出街区空间设计策略、配套政策创新和实施保障建议。考核指标:编制建设指引1部,完成不少于1个城市存量地 区开放共享型特色街区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