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编制说明).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50897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福建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编制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编制说明).docx(8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2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22年11月地市内陆养殖总面积(万公顷)池塘养殖面积(万公顷)工厂化养殖体积(万 m3)厦门市0.07三明市1.79莆田市0.22宁德市1.07南平市0.95泉州市0.44漳州市1.58龙岩市0.93合计8.710.060.360.070.190400.061.050.293.531.00103.6998.2945.244.94193.502130.86表2.3-2 2020年福建省各地市海水养殖池塘及工厂化养殖体积地市海水养殖总面积 (万公顷)池塘养殖面积 (万公顷)工厂化养殖体积 (万 n?)福州市5.100.801188.30厦门市0.

2、130.055.00莆田市2.170.3536.19宁德市4.240.481.88泉州市1.060.015.72漳州市3.610.5799.41合计16.312.251336.495. 5X10%5. 0X104-4. 5X104-4. 0X104-541 3.5X104 牛2. 0X104-1. 5X104-1.0X104-5. 0X103-0.0-福州市宁德市南平市泉州市漳州市龙岩市淡水养殖总面积 Z淡水池塘养殖 E海水养殖总面积 豆海水池塘养殖图2.3-1 2020年福建省各地市海水池塘养殖面积占比图2.3-2 2020年福建省各地市淡水工厂化养殖体积图2.3-3 2020年福建省各地市

3、海水工厂化养殖体积2.4主要特色养殖品种及区域分布主要特色养殖品种我省特色养殖品种大黄鱼、牡蛎、鲍鱼、蛭、蛤、海带、江菌、紫菜、鳗鱼、对 虾产量常年居全国前列。(1)大黄鱼(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大黄鱼养殖产量20.46万吨。产量主要集中在宁德市(17.81万吨) 和福州市(2.55万吨),两地市产量占全省大黄鱼养殖产量99.51%0(2)牡蛎(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牡蛎养殖产量206.86万吨。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地市分别为漳州市 (70.97万吨)、福州市(53.16万吨)和莆田市(41.22万吨),三地市产量占全省 牡蛎养殖产量79.93% o(3)鲍鱼(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鲍

4、鱼养殖产量15.50万吨。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地市分别为福州市(9.60 万吨)、宁德市(2.29万吨)和漳州市(1.67万吨),三地市产量占全省鲍鱼养殖产 量 87.42%O(4)蛭(居全国第二)2020年全省蛭养殖产量30.58万吨,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地市分别为福州市(13.61 万吨)、宁德市(6.50万吨)、莆田市(4.97万吨),三地市产量占全省蛭养殖产量 82.03%o(5)蛤(居全国第三)2020年全省蛤养殖产量46.78万吨。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地市分别为漳州市(20.91 万吨)、福州市(18.67万吨)和莆田市(3.82万吨),三地市产量占全省蛤养殖产 量 92.78%。(6)海带(

5、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海带养殖产量82.79万吨。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地市分别为福州市 (39.69万吨)、宁德市(18.89万吨)和莆田市(18.27万吨),三地市产量占全省 海带养殖产量92.83%o(7)江篱(居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江蒿养殖产量27.79万吨。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地市分别为莆田市 (14.49万吨)、宁德市(6.18万吨)和漳州市(4.76万吨),三地市产量占全省江 篱养殖产量91.49%。(8)紫菜(居全国第二)2020年全省紫菜养殖产量7.29万吨。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地市分别为宁德市(2.59 万吨)、福州市(2.48万吨)和漳州市(0.90万吨),三地市产量占全省紫菜

6、养殖产 量 81.93%。(9)鳗鲫2020年全省鳗鲫养殖产量10.75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二。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地 市分别为福州市(6.64万吨)、三明市(1.47万吨)和南平市(1.06万吨),三地市 产量占全省鳗鲫养殖产量62.03%,其中:福州市占61.83%、三明市占13.72%、南平市占991%。(10)虾类2020年全省海水虾类养殖产量13.94万吨,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地市分别为福州 市(7.15万吨)、漳州市(3.01万吨)和宁德市(2.58万吨),三地市产量占全省海 水虾类养殖产量91.35%,其中:福州市占51.28%、漳州市占21.60%、宁德市占18.47%。 大宗淡水鱼20

7、20年全省大宗淡水鱼(青鱼、草鱼、鲤鱼、鳗鱼、鲤鱼、鲫鱼、编鲂)总产 量为42.22万吨,产量排名前三位的地市分别为福州市(9.87万吨)、漳州市(8.57 万吨)和三明市(7.75万吨),三地市产量占全省大宗淡水鱼养殖产量62.03%,其 中:福州市占23.37%、漳州市占20.30%、三明市占18.35%。2.5 水产养殖饲料种类及消耗情况根据加工形式的不同,水产饲料可分为:粉状饲料、软颗粒饲料、硬颗粒饲料和 膨化饲料。甲鱼、鳗鱼等主要以粉状饲料为主,草鱼、鲫鱼、鲤鱼等鱼类主要以硬颗 粒饲料为主,软颗粒饲料和膨化饲料则是通用饲料。另外根据养殖种类和养殖阶段等不同,使用的饲料种类也不同。不投

8、饵养殖品种 和以天然饵料为主的品种主要以水生植物和滤食性鱼类和贝类为主,以人工配合饲 料为主和全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品种主要是杂食性甲壳类等,少量投喂幼杂鱼和 以幼杂鱼为主要饵料的品种主要是肉食性鱼类和甲壳类。2.6 水产养殖业发展趋势福建省海水水产养殖发展趋势一是坚持生态优先,保护重要养殖水域滩涂生态 环境;二是养殖空间由近岸向外海拓展;三是因地制宜,发展海洋牧场建设;四是养 殖模式和品种多样化;五是发展休闲渔业;六是发展现代设施渔业;七是立足当地特 色,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八是开展增殖放流和种质资源保护;九是构建安全渔业, 推动水产养殖业向“品牌渔业”发展。福建省淡水水产养殖发展趋势一是发

9、展新型渔业,实现从传统要素驱动为主向 科技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二是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绿色养殖;三是养殖品种的 多元化,满足市场和大众的需求;四是立足于当地发展特色养殖业,发展休闲渔业。3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分析国家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在水产养殖主产区 推进养殖尾水治理”。2021年5月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地方水产养殖业水污染物 排放控制标准制订技术导则,督促并规范地方制订相关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21年 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指出

10、需要着力打好 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深入推进入海河流断面水质改善、沿岸直排海污染源整 治、海水养殖环境治理,规范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排污口设置,在水产养殖主产区推 进养殖尾水治理。2022年,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强海水养殖污染生态 环境监管的意见(环海洋(2022) 3号)中提出“加强海水养殖环境评价管理,优 化养殖空间布局,沿海各省(区、市)在2023年底前出台海水养殖尾水地方标准”。 同年,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 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行动方案指出“推 动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养殖大省要依法加快制定出台水

11、产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控制 标准,加强水产养殖尾水监测,规范工厂化水产养殖尾水排污口设置,大力发展水产 生态健康养殖,积极推广池塘工厂化循环水、大水面生态增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多 种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完善循环水和进排水处理设施,推进养 殖尾水节水减排。” 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 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22) 17号),意见指出入河入海排污口(以下 简称排污口)是流域、海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节点,需要对排污口实施分类整治, 其中对于集中分布、连片聚集的中小型水产养殖散排口,鼓励各地统一收集处理养殖 尾水,设置统一的排污口,排污口设置应

12、当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在明显位置树标立 牌,便于现场监测和监督检查。2021年2月,福建省生态环境厅与福建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福建省加强陆 海统筹 推进沿海生态环境保护 打造美丽海岸带工作方案(闽环海函12021)4号), 要求“加快推进规模以上海水养殖主体实施养殖尾水处理后排放。2021年底前,形成全省水产养殖主体入海排放口一张图,对超标排放养殖尾水问题开展靶向治理,实 现规模以上水产养殖主体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202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 福建省“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方案指出“实施海上养殖转型升级行 动,将传统养殖渔排升级为塑胶养殖渔排或深水大网箱。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治

13、理养殖尾水,规模以上养殖主体尾水全面实现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持续推进标准化 池塘改造,发展稻(莲)渔综合种养。”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2019年2月,农业农村部会同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 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印 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渔发(2019) 1号),提 出“大力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完善循环水和进排水处理设施,支持生态沟渠、生态 塘、潜流湿地等尾水处理设施升级改造”,“推动养殖尾水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 “发挥水产养殖的生态属性,开展以渔净水、以渔控草、以渔抑

14、藻,修复水域生态环 境”。2021年5月,财政部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渔业发展支持政策推 动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财农(2021) 41号),指出要支持渔业绿色循环发展, 重点支持集中连片的内陆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业尾水达标治理,智能水质监 测与环境调控系统配备等方面。3.1 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养殖尾水污染物主要影响因子养殖尾水指的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或者养殖生产结束后,养殖系统排出的不再使 用的养殖水,包括池塘、工厂化养殖场产生的大量养殖尾水,一般会排入自然水域或 直接进行农田灌溉。相对于工业污水,水产养殖尾水排放具有间歇性排放、排水期集 中、排水量大、污染物浓度低、非点源排放

15、等特点。养殖尾水中存在大量的污染物质。一是氮、磷:氮和磷被认为是引起水体富营养 化的主要因素。未被水生生物吞食的残饵,以及水生生物的排泄物,都会造成水体氮、 磷含量的增加。研究结果表明,饵料是水产养殖氮、磷输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总输 入的68%92%和73%91%,饵料中的氮、磷仅有14 %21%和7%10%转化为 鱼虾的生物量。二是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是衡量水 体有机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淡水水域中一般采用高锦酸盐指数来反映化学需氧量 程度。三是重金属等其他物质:在养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将投入品中的少量污染 物质带入养殖环境中,如重金属元素、抗生素等。332主要环

16、境影响因子排放量占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例2017年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水产养殖化学需氧量、氨氮、总 氮、总磷排放量分别为66.60万吨、2.23万吨、9.91万吨、1.61万吨。单位水产品养 殖产量的排污强度分别为:化学需氧量13.60kg/t,氨氮0.45kg/t,总氮2.02kg/t及总 磷0.33kg/t。与10年前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相比,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 的单位产量排污强度分别降低了 20%、23.80%、30.70%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未 调查氨氮排放情况)。中国水产养殖业在十年间产量大幅增加,而单位产量的污染物 排污强度明显下降,实现了增产、减污的良好局

17、面,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已初见成效。根据福建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17年福建省水污染物排放量为: 化学需氧量51.21万吨,氨氮3.77万吨,总氮10.59万吨,总磷1.13万吨;水产养 殖业(不含藻类)水污染物排放量为:化学需氧量1.00万吨,氨氮0.33万吨,总氮L56万吨,总磷0.28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业(不含藻类)化学需氧量占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量的791%,占全省水污染物排放量1.95%;氨氮占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量 的37.50%,占全省水污染物排放量8.75%;总氮占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量的31.97%, 占全省水污染物排放量14.73%;总磷占农业源水污染物排放量的37.84

18、%,占全省水 污染物排放量24.78%o表3.3-1福建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水污染物排放量(单位:万吨)分类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全省51.213.7710.591.13工业源2.760.110.420.03生活源35.622.775.260.3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0.191.000.030.001农业源12.640.884.880.74其中:水产养殖业(不含藻类)1.000.331.560.28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图3.3-1福建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各污染源水污染物排放量占比化学需氧量水产养殖业 (不含藻类)氨氮种植业34.09%图332福建省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农业源水污染物

19、排放量占比三j水产养殖清洁生产工艺及污染防治技术水产养殖业清洁生产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水产品两个方面。清洁的生 产过程包括节约原料和能源,减少或不使用有毒物质,并在全部环境排放物和废弃物 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们的数量和毒性;而清洁的水产品则指生产出的水产品不 含有毒、有害化学品,如抗生素、重金属、农药等。近年来,全国各地围绕“提质增 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目标,在提高投入品的转化利用、增加产出等 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了多种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节能减排技术、模式或措施。如生 态健康养殖模式,包括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 式、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大

20、水面生态增养殖技术模式、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 模式、多营养层级立体生态养殖模式、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等。养殖尾水治理 模式包括复合人工湿地尾水处理模式、“三池两坝”尾水处理模式、养殖池塘底排污 模式、工厂化循环水处理技术模式、“流水槽+”尾水处理模式等。3.4.1 相关先进技术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农渔 发(2019) 1 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19年农业主推技术的通知(农业农村部,农办科2019) 22 号);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农业农村部,农办渔(2021) 6号);全国池塘养殖尾水治理专

21、项建设规划(20212035年)(农业农村部,农 渔养函(2021) 18号);淡水池塘养殖清洁生产技术规范(SC/T 6102-2020);淡水养殖行业(池塘)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 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3.5现行排放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现行行业标准为2007年由原农业部发布的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 海水养殖尾水排放要求(SC/T9103-2007) o 一方面,由于我国养 殖区域分布广,各省、区水产养殖业发展规模、产业特点、养殖模式及水资源状况等 都存在较大差异,管理上难度极大,该行业标准已不符合当前的养殖现状,执行

22、效果 欠佳。另一方面,该行业标准指标限值对于当时的养殖生产模式和技术水平来说较为 合理,但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我省各地的水产养殖亩产量有了显著增长,行业标 准中的排放限值已不完全符合我省当前的养殖现状。现行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适合高污染行业,不适 合水产养殖尾水排放的管控。1项目背景-19-任务来源-19-1.1 起草单位-19-工作过程-19-2水产养殖业基本情况-21 -水产养殖面积与产量-21 -2.1 水产养殖方式-22-池塘及工厂化养殖分布概况-24 -2.2 主要特色养殖品种及区域分布-26-水产养殖饲料种类及消耗情况-28-2.3 水产养殖业发

23、展趋势-28-3标准制定的必要性分析-29-国家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29-3.1 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30 -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30-3.2 行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的最新进展-33-现行排放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34-4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控制技术分析-35-不同养殖模式的生产及养殖尾水排放特点-35-4.1 主要养殖品种养殖尾水排放特征及排水量分析-38 -行业排污现状-44-5标准主要技术内容及制定依据-60-标准结构框架-60-5.1 标准适用范围-60-术语与定义-61 -5.2 分类分级-62-4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控制技术分析不同养

24、殖模式的生产及养殖尾水排放特点4.1.1 池塘养殖生产及尾水排放特点(1) 池塘养殖生产基本特点我省内陆地区普通池塘众多,除小部分连片外,大多零散分布;海水养殖池塘分 布在岸线附近,多利用围垦、低洼盐碱地建设成集中连片的规模池塘。池塘养殖生产周期通常为3个月到1年,以1年为主;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 下:(一)池塘准备,包括晒塘、消毒等环节,使用的主要化学药品是生石灰、氯制 剂等用于杀灭水体或底泥中的有害生物;此时可能会有少量排水,但一般会在消毒剂 降解后排放;因经过晒塘,通常不会含有过量的富营养化物质。(二)通常3月份前池塘进水,实施肥水,输入氮、磷等营养物质后,再开展苗 种投放,此阶段不存在

25、排水行为。(三)进入养殖阶段,会大量输入氮磷。前期投喂量少,此后随着温度的升高, 养殖对象个体增大,投喂量逐步增加,至九、十月份投喂量达到最高峰,此后逐渐减 少,11月份基本停食;在高温季节,根据管理者水平高低,会有少量的换排水行为, 排出部分氮、磷。(四)12月到春节前后,捕捞上市,会陆续排水至排干,此时会大量输出氮、 磷以及悬浮物、高镒酸盐指数,pH通常不会超过9。对于其他短周期养殖品种,流程基本类似,只是在放养、捕捞时间节点以及各阶 段经历的时间长短有所区别。(2) 池塘养殖尾水基本特点池塘养殖尾水排放主要集中在清塘、收获及其它特殊需要换水的阶段,池塘养殖 尾水相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

26、其污染程度仅限于富营养化,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 需氧量、氮、磷、悬浮物等。我省大部分池塘尾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部分池塘采取 沉淀或氧化塘方式对尾水简单处理后排放,可去除尾水中大量的悬浮物,但氮、磷去 除率低。我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方式多样化,主要有:一是通过管道直接排放至江、河、湖、库、沟渠及海域等自然水体;二是通过管道排放至农田,用于灌溉回用,该方式在南平、三明、龙岩等地较为 常见;三是通过闸门在退潮时换水,该排水方式的养殖密度较小,单位水体投饵量小或 不投饵,污染物浓度较低,但水面面积大,换水量大,在三沙湾、九龙江口等海域的 海水养殖池塘中较普遍;四是养殖生产周期间不排水,或少量排水,水质通过

27、芽胞杆菌、藻类进行调节。 唯有出现病害、清塘时才将池塘水全部排干,沿海地区较常见。4.1.2 高位池(提水)养殖生产及尾水排放特点高位池养殖模式是近十年左右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高密度、集约化的精养模式, 顾名思义,高位池的位置较高,建于潮上带或者沿岸陆地上,不能依靠自然纳潮进水, 而需要用动力将海水提升至池中。高位池不同于工厂化养殖,没有养殖生产车间,无 法达到工厂化养殖生产环境条件可控的要求,养殖设施设备、养殖方式与普通池塘基 本类似。高位池池塘结构多为“塑料大棚+水泥池(或地膜)”,单口池面积一般在 24亩,池深2.53.5m,每亩产量可达数千斤甚至万斤以上。养殖生产者多以散户、 小规模生产

28、为主,养殖品种主要是对虾、金刚虾等,一般一年养殖两到三季。高位池 养殖主要分布在我省漳州漳浦、东山、诏安一带,宁德地区少量分布。图4.1-1高位池养殖模式高位池养殖模式一般采用中央排污系统,粪便和残饵等大颗粒有机物质不断沉 积于塘底中央,在中央排污口附近形成富含有机质的底泥,在换水初期底泥随排水进 入养殖尾水,造成尾水中悬浮物、氮、磷污染物浓度瞬时增加,随后降低。4.1.3 工厂化养殖生产及尾水排放特点工厂化养殖包括淡水工厂化养殖和海水工厂化养殖。淡水工厂化养殖品种主要 为鳗鲫、加州妒、鲍鱼等;海水工厂化养殖品种主要为对虾、石斑鱼、鲍鱼、鲫鱼、 蟹类、螺类、海参、章鱼等。工厂化养殖方式大体上可

29、分为普通工厂化养殖和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含半封闭 和全封闭2种)。不同形式下,尾水排放形式及污染物含量不同。普通工厂化养殖全过程均实现开放式流水,用过的水不再回收处理,流水交换 量为每天26次;如诏安、东山一带的对虾工厂化养殖,一般采用该模式养殖,南 平、三明地区少量存在。半封闭循环水养殖方式对养殖用水不是完全开放,而是将部分养殖废水经过 沉淀、过滤、消毒等简单处理后再流回养殖池重复使用;南平、三明地区的鳗鱼养殖场一般采用该模式进行养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方式养殖用水经沉淀、过滤、去除水溶性有害物、消毒后, 根据不同养殖对象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理要求,进行调温、增氧和补充适量的新鲜水, 再重新输送到养

30、殖池中,反复循环利用,日均水利用率可达95%o整个装置除水处 理系统外,还附有水质监测、自动或半自动控制仪器等。由于经济、技术水平,全省 该类型养殖模式仅少量分布。4.2 主要养殖品种养殖尾水排放特征及排水量分析鳗鲫作为福建省淡水养殖主要品种,养殖地区包括福州市、南平市、三明市、漳 州市、宁德市等,大小养鳗场共约800家左右,养殖面积超3000公顷。福州市福清 市是福建省第一大产区,养鳗场500家,鳗鲫养殖总面积1231公顷。对虾是福建省沿海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海水养殖产量、面积和淡水养殖产量、 面积前三依次均为福州市、漳州市、宁德市,这三个地区的对虾养殖产量和面积总和 均占福建省70%以上。

31、表4.2-1 2020年福建省各地市鳗鲫、对虾海、淡水养殖产量和面积分布情况鳗鲫地市鳗鲫养殖对虾养殖面积 (公顷)总产量 (吨)海水淡水面积 (公顷)总产量 (吨)面积 (公顷)总产量 (吨)福州市18566641452014631335786636厦门市1379034560210496三明市2891473500615莆田市8024301264126435715宁德市2224438232115466733085南平市3571065000410泉州市34129523511193167漳州市336427547702466375839780龙岩市82239500854合计32691074221413

32、6100788144130958目前鳗鲫养殖的主要模式包括土池生态养殖模式、普通工厂化养殖(水泥池精养 殖)模式和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模式。土池养殖亩产稳定在1吨/亩以上,工厂化养殖 一般在1020吨/亩。(1) 土池生态养殖投苗前先用生石灰等清塘,投苗规格为黑仔或幼鳗,300尾/kg的鳗苗投苗密度 约为6000尾/亩,亩产量1吨左右;养殖户从5月份开始投苗,养殖期间基本不换 水,只补充蒸发的水分。养殖成本较低。多数与水泥池精养模式配套使用。该类型现 少量分布。(2) 普通工厂化养殖水泥池精养模式主养品种为欧洲鳗鲫和美洲鳗鲫。养鳗场面积多为1030亩, 玻璃鳗(白仔鳗)池100200m2/口,水深

33、0.81m;黑仔鳗池多为150250m2/口, 水深1.01.2m;幼鳗池和成鳗池为250350m2/口,水深1.21.6m左右,池子上方 加盖保温遮阴钢架大棚,排污口设在池的正中央,以排污板覆盖。水温保持在18c 25之间,日换水量较大。养殖末端配有净化池,净化池为土池结构,用于精养池塘 排污水的集中和净化,池内栽培大型水生植物或设置生物膜净水栅等净水设施,适当 放养鲤、鱼、鲤鱼等,蓄水量应不小于养殖水体的10%o 玻璃鳗(白仔鳗)培育驯食期间,每天换水80%100%;正常投喂后,每天 的换水率可减少至60%70%;每次投饵2 h后排污:每隔2 h拔污1次,每次1 min 2mino使用调温

34、池的预热水加水。投饵7d后,每天提高水位12cm,至40cm后保 持5d,再逐渐加高水位,养殖后期水位保持60cmo玻璃鳗苗培育期间水温保持在 2830o 黑仔鳗培育期间,培自期间水温应保持在2729C,水位80100cm。每 次投料后2 h进行排污换水,换水1020 cm,使用调温池预热水加水,每隔2h拔 污1次,每次23min。每15 d彻底洗刷池底及池壁1次。 幼鳗、成鳗养殖,幼鳗养殖指将规格为500800尾/kg (日本鳗鲫)或300 500尾/kg (欧洲鳗鲫、美洲鳗鲫)的鳗种饲养至规格50尾/kg左右的饲养过程;成 鳗养殖指将规格50尾/kg左右的鳗种饲养至商品鳗规格的饲养过程。期

35、间水位保持 80100cm,每次投饲后2h进行排污换水,换水1520cm;每隔2h拔污1次,每 次23min。每15 d彻底洗刷池底及池壁1次。水温应保持在25以上。(3) 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工厂化养鳗模式是在半封闭或全封闭的条件下进行养殖,主要包括水处 理系统、充气增氧系统、控温系统、供电系统、监控系统和养殖车间系统,一般采用 3080m2小面积养殖池,水深保持在70100cm;对养殖生产过程的水质、水温、 排污、尾水循环利用等方面实行工厂化管理,达到高密度养殖。该模式高产、高效、 节水、环保,但造价较高。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水处理系统日水循环次数12次,日 水循环利用率可达75%97%。对

36、虾类福建省对虾养殖主要品种有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滨对虾、白虾)、斑节对虾、 中国对虾、日本对虾,以及这几年的新品种金刚虾,金刚虾又称南非斑节对虾,是对 虾属中的大型种,原产于莫桑比克、坦桑尼亚等海域,具有抗病性强、长膘快、价位 高等优势。2016年开始,在已有数年土塘养殖少量实践基础上,漳浦虾农批量入场, 将其作为夏造虾高位池养殖的替换品种,成效初显。据统计,2020年福建省海水对虾养殖面积L41万公顷,其中以福州市福清市最 大,次之为宁德市霞浦县、漳州市漳浦县;淡水对虾养殖面积0.81万公顷,主要分 布在漳州市龙海区(0.25万公顷),福州市福清市(0.20万公顷)、长乐区(0.13万 公顷

37、)。福建省对虾主要养殖模式为淡化池塘养殖、高位池养殖,淡化池塘养殖主要分布 在龙海区的紫泥、东泗、海澄等乡镇,其中以紫泥镇最为集中;高位池养殖主要分布 在漳浦、东山、诏安、霞浦、惠安等地,其中漳浦县的赤湖、深土两镇最为集中。(1) 淡化池塘养殖淡化养成采用粗盐或浓缩海水(卤水)配制盐度N3的养成用水,养殖水环境更 稳定,且土池养殖密度低,池塘面积大多35亩,基本上是以4亩为准,并套养草 鱼、花白鲤、胡子绘等。对虾长势快,养殖周期短(34个月),养殖成活率一般 在40%50%之间,养殖产量为250kg/亩500kg/亩。商品规格一般为55尾/斤65 尾/斤以上的大规格。前期每日添加水3cm5cm

38、至水位达1 m以上;中后期,定期 添加淡水补充蒸发量或视水质情况少量换水。该养殖类型在龙海东泗乡分布较广。(2) 高位池养殖高位池一般建造在靠近海边的地方,采用盐度28%。35%。的海水;污染少,水 质条件好,水源充足,能满足高位池对虾换水量较大的需要,养殖过程中注意加强虾 的饲料投喂及营养补充,最高产量可达到5000kg/亩。商品规格一般为1020尾/kg 以上的大规格。高位池养殖需要天天换水,通过换取新鲜水来减少池中的有机物,减少水体负 担,增大养殖空间;同时,在减少有机物腐败时降低了水体的黏性,可提高增氧机的 效率与水体溶氧。对虾养殖前期每日添加水5cm10cm至水位达2m以上;中后期,

39、 视水质情况,酌情换水,不宜大排大换。养殖前期以加消毒海水为主,每天加换5cm 10cm,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50cm; 30天后每天换水量20cm30cm,随着水温的 升高、虾的长大,应加大换水量,养殖后期换水量可达50cm70cm,尽量保持水质 清爽。(3) 普通工厂化养殖工厂化养殖又名集约化养殖,利用塑料保护膜保温、锅炉加温控温进行高密度养殖,受外界气候干扰小,养殖环境人为可控,管理方便,养殖周期短、见效快、产量 高、利润高,一年可养殖34茬,即使气候较冷都可投入生产。工厂化高密度养殖采取分级轮养办法,从小苗开始分级养殖,逐渐分疏。具体分 三级:第一级:仔虾期(0.82.5cm)放养密度

40、3000尾/平方米。第二级:幼虾期(2.56cm)放养密度1000尾/平方米。第三级:养成期(612 cm)放养密度400800尾/平方米。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对虾,由于单位水体对虾存量大、代谢物多,水质很容易浑浊 恶化,因此水质管理对对虾的生长影响很大,具体要求为: 换水第一级暂养池日换水量约10%20%,第二级暂养池日换水是约20% 30%,第三级养成池日换水量约50%80%。 排污第一、二级暂养池采取注水集污后虹吸排污,一日一次。第三级养成池 注水或潜水泵定向射流或启动射流式增氧机集污后排污,一般投料前1小时,投饵 后3小时各排污一次,一天排68次。(4) 封闭式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循环水养殖模

41、式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利用沉淀、过滤、曝气、 充氧等手段迅速除去养殖对象的代谢产物和饵料残渣,使水质得以净化以实现重复 利用,在少量添加补充水的前提下(一般水体重复利用率在95%以上)利用流水从 事小水体高密度的水生生物的强化培育。该模式在福建宁德、漳州地区有少量存在,采用分级养殖方式,养殖100天,规 格7080尾/公斤,单位产量58kg/m2,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主要养殖品种养殖尾水排水量养殖尾水排放量是评估养殖尾水污染排放总量及污染当量(污染当量:是指根据 污染物或者污染排放活动对环境的有害程度以及处理的技术经济性,衡量不同污染 物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性指标或者计量单位。同

42、一介质相同污染当量的不同污染物,其 污染程度基本相当。)的关键因素之一,各养殖模式因养殖品种、养殖规模的不同, 养殖尾水排放量差异较大,规模化的鳗鲫工厂化养殖、对虾高位池养殖等养殖尾水排 放量相对较大,普通池塘养殖、蛙、龟、鳖类工厂化养殖尾水排放量较少。如单位水 体中污染物浓度较低,但排放水量较大,那么污染物总量及污染当量依旧较大,因此 在控制养殖尾水中污染物排放浓度的同时,需要关注养殖尾水排放量。(1) 鳗鲫在不考虑鳗鲫养殖生产周期因病害或其他因素导致异常排水的情况下,根据养 殖经验判断,各养殖模式日排水量差别较大。以养殖面积15亩的鳗鲫普通工厂化养殖为例,不同养殖周期,养殖尾水日排 放量可

43、达126 m3/天至3000 n?天,全过程单位面积排水量94126m3/ (亩.天),年 均排水量为3400046000 n?/ (亩年)。土池鳗鲸养殖相较水泥池精养换水频率小许多,土池强调水质调控,全过程平 均排水量0.02 ri?/ (亩.天)。半循环水工厂化养殖日排水量控制在用总水量的50%,用水总量参照行业 用水定额(DB35/T 772-2018)中渔业用水定额计算,鳗鲫(池塘)用水定额先进 值50000 n?/亩.年,鳗鲫(池塘)用水定额一般值70000 n?/亩.年,半循环年排水量 为2500035000 n?/ (亩年),日排放量68.596.0 n?/ (亩天)。循环水工厂

44、化养殖日排水量控制在用总水量的10%15%,全循环年排水量 为 1421 nP/ (亩天)o(2) 对虾类海水对虾类不同养殖模式的排水方式差异大,普通工厂化养殖及高位池(提水) 养殖尾水具有排放时间较集中、日排放量大的特点,每次排放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到一 个小时之间,且养殖换水量和频次在养殖收获季节、清塘时达到高峰。日排放量最高 可达80%。对虾养殖受气温影响较大,如我省宁德、长乐、平潭一带对虾工厂化养殖 一般为一年2茬,漳州地区对虾工厂化养殖为一年3茬半至4茬。此外各养殖户会 根据自身经验、市场行情来控制对虾的养殖周期,因此对虾养殖日排水量难以估计。4.3行业排污现状基于2019年以来渔业主管

45、部门、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水产养殖尾水监 测数据,对其中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及养殖水面面积6.67公顷以上的池塘养殖 尾水共705组进行统计分析。各设区市均有分布(表4.3-1),总体上可反映我省目 前水产养殖现状。海水养殖尾水监测数据共493组,其中工厂化养殖占比约24%,高位池和养殖 面积6.67公顷(含)以上集中分布、连片聚集的池塘养殖占比约76%,养殖品种包 括石斑鱼、大黄鱼、妒鱼、河触、对虾、蟹、缢蛭、鲍鱼、花蛤、泥东风螺、泥蛆等 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淡水养殖尾水监测数据共212组,其中工厂化养殖占比约68%,养殖面积6.67 公顷(含)以上集中分布、连片聚集的池塘养殖占比约3

46、2%,养殖品种包括鳗鱼、南 美白对虾、草鱼和罗非鱼等大宗淡水品种以及加州妒、棘胸蛙、中华鳖等地方特色品 种。表4.3-1水产养殖尾水监测站位分布表注:包括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及养殖水面面积6.67公顷以上的池塘养殖。设区市海水养殖尾水监测站位(个)淡水养殖尾水监测站位(个)小计(个)宁德271542福州175067平潭6/6南平/4545莆田8412泉州131225三明/3535龙岩/4444漳州4227429合计4932127055.5 污染物项目的选择-75-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75-5.6 其他污染控制要求的确定及制定依据-83-监测要求-86-5.7 达标判定-87-实施与监督-87-6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研究-89-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相关标准-89-6.1 本标准与主要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同类标准的对比-90-7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91-实施本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