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共享信息模型说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共享信息模型说课材料.doc(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共享信息模型-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共享信息模型一、问题的提出信息技术的进步、市场竞争的愈发激烈和消费者需求不断的更新和提高,使企业间的竞争发展已成为供应链间的竞争。合作行为将会减少风险,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缩短市场响应时间。供应链中原来处于竞争对手的企业意识到只有全面合作,努力提高对消费者的整体服务水平,才能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使彼此都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要实现高度合作,就必须共享信息。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对不同种类供应链对共享信息的需求和共享模式
2、之间的具体实施没有再进行深一步的分析研究,例如文献1仅提出了信息共享的三种系统模型:信息传输模型、第三方模型以及信息中心模型,而没有对其特点、实施环境、具体措施作进一步的探讨。本文对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的共享信息需求进行了分析,设计了edi模型、外部数据库模型、第三方企业模型及信息平台模型四种共享信息模型,并比较了各种模式的特点,提出了供应链中可实现的信息共享模型。二、基于第三方物流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需求供应链是从原材料采购开始,经过生产、储存、分配、运输、销售、配送等环节,并最终送达用户的过程,涉及了供应商、制造厂商、仓库、配送中心、批发商、零售商以及在各节点单位之间流动的原材料、在制品库
3、存和产成品,是具有一定流量,环环相扣的“链”。在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中,物流企业贯穿了整个供应链,是此类型供应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整个供应链的共享信息中物流信息占相当大比重。这种类型供应链中共享信息分为a类:上下游企业间的共享信息;b类:物流企业和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共享信息;c类:第三方物流企业、需方和供方三方共享的信息。a类信息通常只涉及提供信息的两个相邻的上下游企业,它们的共享信息(包括上下游企业各自合作伙伴提供的需对方同享的信息)多来源于共享双方的内部信息系统,内容涉及到商流、资金流、人才流、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多个方面,直接影响企业采购、生产、制造、销售策略和方案决策。这部分信息重
4、要级别很高,多涉及到企业的战略和核心优势,要求保密性强,可扩散范围小,一旦泄密将对信息提供方的经营活动产生极大的破坏作用,因此它的共享对企业信用等级、信息的可信性、完整性、安全性要求严格,全面信息共享实施难度大。b类信息指供应链节点企业(称其为x)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共享信息,它包括x企业及物流企业内部及x企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基本信息,这些信息和物流活动有关,如地理分布信息、产品信息、采购信息、发货信息等。信息涉及企业不仅限于合作的物流企业和x企业这两个企业,而应是整个物流网络中以x企业为核心的某一个企业群体,信息提供方主要是x。c类信息主要包括:相邻的上、下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三者的公
5、开信息、与物流相关的商流信息、物流状态信息、行业及社会共享资源信息等。该区域信息的特点是透明度高、综合性强、安全性要求不高,同时涉及到共享三方,信息来源包括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也包括外部其它数据库,如internet,gis,gps,ca等。三、信息共享模型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管理中信息共享模型可分为四种:edi模型、外部数据库模型、第三方企业模型及信息平台模型。1、edi模型即商业贸易伙伴的信息系统之间直接用edi专线或增值网(van)方式进行联接。这种模式主要用于传递遵守同一标准的贸易信息,其信息处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2、外部数据库模型是基于internet和www技术的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对
6、外延伸,合作伙伴(m、n、p)在intranet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外部共享数据库(m、n、p),然后将从企业信息系统数据库中抽取和加工出的部分信息存放其中,外部企业只能从共享数据库中获取到加工处理过的信息。这种模式下,共享信息从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库通过intranet发送到位于企业防火墙外的共享数据库中,然后传递给合作伙伴的外部共享数据库或内部信息数据库。当供应链中合作企业较多时,进行共享数据的访问和查找是一件很烦琐而耗时的工作。3、第三方企业模型是由第三方信息企业提供一个公共数据库,第三方企业通过向供应链企业提供数据库服务和信息服务,与各信息共享企业之间根据合作关系传送信息,存储、处理信息。
7、另外第三方企业可主动的从外部其它信息来源去收集、加工与供应链相关的信息以向供应链单位提供额外的信息服务。4、信息平台模式借助信息技术,由信息平台取代了第三方信息企业,企业内部信息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数据库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人工难对其进行干预。信息平台服务商只对平台运行进行维护或根据用户的需要开发新功能模块,不提供具体的信息服务,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四、四种模式的比较在edi模型中,各企业需遵守统一的商业操作模式(标准),企业内部数据库直接和合作伙伴的内部数据库进行数据交换,共享的主要是商业单证和凭证信息。这种模式能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可靠性;系统安全性好,有一定的容
8、错和扩充能力,但需要一套专用设备和线路,使用成本很高,中小型企业难以承受。而基于internet的edi,则因为费用低廉的internet替代了昂贵的van,使用大大降低,从而在中小型企业的应用方面开设了新的局面。这种模式的大范围使用将大幅度的减少数据重复录入和处理费用,缩短交易时间,实现供应链中贸易信息的实时共享。外部数据库模型,基于internet和www技术,成本低廉,易于实现。但需要额外建设一个外部共享数据库,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必然影响信息在合理范围内的扩散速度,企业如采用单向数据流方式直接从对方的外部数据库中获取信息,则可减少数据传输、转换时间,但这要求共享双方有明确的信息需求,
9、相应的数据标准,数据共享合作周期长,关系稳定,变动性不大。第三方企业模型对第三方信息企业的硬件设备、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不仅只是通过接口建设进行数据交换,还能对不同信息来源的数据进行集成。如按业务主题构建供应链的主题数据库,并对相应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或重新建设。这种模型又因为第三方和供应链企业之间只是合作关系,一旦合作关系中止,信息的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而第三方企业服务包括提供额外的信息服务,从而可以人为的介入信息处理过程。因此该模式对第三方企业的信用要求高,企业外部共享数据库仍需存在。信息平台模型对供应链合作伙伴企业的信息系统限制不大,可通过信息平台提供的一系列接口规范及多种数据接收方式对其进
10、行数据集成,从而适用于不同信息化水平的企业。但对信息平台服务商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要求很高,能对现存的各种信息系统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整合,信息集成实施难度大,是供应链运行到较高水平的信息模式。五、结论供应链的共享信息涉及到整条供应链上各类企业方方面面的活动。从收集最初的顾客需求开始,到每一产品的研发、生产、配送、销售、服务等信息,要获得供应链上其他企业所提供的全部可见的信息,实现供应链信息的共享和集成,是一件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不同的供应链可选用不同的信息共享模型,或采取多种模型结合的方式。因为供应链中的信息共享涉及到各企业内外部不同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多是在不同时期由不同企业不同部门自行建立的
11、,它们之间独立性强,可集成性差。但有些早期信息化的职能部门信息系统可能遵循的是同一套规范,局部信息系统数据共享性较好,采用基于internet的edi模型或第三方企业模型共享比较可行,比如通过edi共享的商贸信息,交易信息等。而对业务、财务数据的交互,由于多是加工处理后的数据传递,涉及的节点单位较少,合作伙伴关系变动性较强,采用外部数据库模型或信息平台模型较好,它们能灵活的根据节点单位合作关系的变化进行共享信息的调整。根据共享信息的种类、重要性级别、涉及的合作伙伴、企业实际的信息系统情况的不同,综合的采用多种共享信息模型是目前供应链信息共享最可行的模式,它根据不同需求的共享信息和信息系统灵活的
12、采用相应的模式,实施操作性较强。对基于第三方物流的供应链,目前国内各地物流园区以及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为区域内物流信息共享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何根据企业信息系统和信息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适合的信息共享模式,如何细致的对其局部模式进行设计和研究及其实施,并怎样在不同的供应链生命周期中进行调整和完善,这些问题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配送物流的理解配送物流的唯一市场职能就是为企业的正常生产和销售提供“物”的输送服务。这输送包括:原材料购进运输、原材料仓储分捡、原材料仓储分拨、零部件仓储分拨、产成品仓储分拨、商品干线运输、区域商品仓储分拨与配送、不良品回收等等环节。可以说,目前没有哪一家物流企业能为制造企
13、业提供线上的全程服务,因为企业的专业化、连续化生产运行要求太高了。配送物流是一项有着强大市场成长潜力的业务品种,但不是由“第几方”的概念来导入或决定的,而只能由制造企业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来决定。国内众多企业介入配送领域掘金,但成功者廖廖。究其原因,问题就出在企业业务定位上。物流企业不是“万能胶”,什么都想做,就可能什么也做不成。目前中国物流企业还处于粗放经营阶段,全面介入到企业生产体系中进行供应链流程管理,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熟悉与认知过程,勉为其难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然而,大量制造企业物流业务外包却是一种必然趋势。有需求就会有市场,但市场的商业机会点又在哪里?当前,在产业集中度
14、高的行业,配送物流的市场机会点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市场中之所以产生出具有商业价值的干线运输和区域分拨物流,一是由于铁路运输方式单一不能提供企业需要的运输服务,二是中国高速公路网的快速建成,使500公里半径内的商品调配可以满足企业快速覆盖市场的要求。任何企业的运营资源都是有限的。物流企业在确定进入配送物流领域之初,应根据企业资源对未来业务形态做出精确定位,先做好、做精某个单项业务,获得并积累业务资源。不管是做干线运输,还是做区域配送,做好做精之后都可以做大做强。随着业务能力提升,极有可能成长为这些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配送物流,也称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产业层级中,起着承上启下
15、的重要作用。现代制造业产能规模的不断放大,使得现代企业不得不对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形态进行变革,将企业供、销环节的部分职能分离出来推向社会,寻求高效优质的社会化服务,以缩短企业经营链条。配送物流是依附产业而产生,所以其业务形态也呈现出典型的行业性、产业性等多元特征。近几年,配送物流被标以“第三方物流”的新概念流行于市,导致了许多企业认知上的误解与偏差,以为“第三方物流”什么都能做。概念上的异化,使得介入配送领域的物流企业大有找不着北的感觉。其实,不管你是“第三方”也好,“第四方”也罢,不能为制造企业解决生产与销售供给线上的输送需求,说什么都是空话。企业内部物流降低成本的方法部分企业对内部物流
16、管理的现状1、物流降本作用没被广泛认可。虽然一些大中型企业逐步建立了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但还处于摸索阶段,员工甚至一些领导层对现代化物流理念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对物流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的降本作用还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2、物流只停留在服务生产的仓储、配送等简单工作上。由于对物流理念的认识不清楚,导致将企业物流的工作重点定位于为企业生产提供仓储、配送等服务工作上,由过去的生产单位到仓库领取物资转变为物流系统送货上门,在重生产轻经营的企业,为生产增加了一项服务内容。3、物流降本力度不大。上述两方面原因决定了企业内部物流的降本作用没有突出,服务成为重点工作,不但很难体现物流系统“第三利润源泉”的
17、降本作用,而且会影响到员工甚至一些生产单位领导层的思维模式,使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工作重心在由服务向降本转变时,受到阻力。原因1、意识停留在服务上,没有把精力放到降本上。当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刚刚组建时,由于受老思维模式的影响和对新理念的认知过程的需要,特别是我国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经验时,把企业内部物流定位于服务生产,可以减轻生产单位的作业量,起到了促进生产的积极作用,但当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在已经完成了制度建设向基础管理建设过渡后,就应该及时转变对物流系统的认识和定位。有文章称,物流降本的短期重点在于运输成本,长期努力在于库存成本。由于存在对物流系统的片面理解,致使一些生产单位不重视
18、自身物资需求的计划性,认为物流系统是为生产服务,所需物资应随叫随到,造成临时配送计划量大,不便于合理安排配送车辆,造成车辆、人力等多方面浪费现象。临时计划增多,还直接影响到合理安排物资库存的计划性,造成仓储物资量增大,资金占用量增长。2、多头管理导致计划控制受到限制。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对物资计划性的控制力度,往往受到企业供应部门、装备部门、计划经营部门等多个部门的影响,甚至有些物资的计划并不由物流系统制定,而管理部门由于不能及时、全面地掌握物资的使用周期、仓储量等情况,致使管理部门不能根据物资使用的周期、规律自主核定物资的仓储定额,部分物资的计划控制受到限制。物流系统运行中,物资计划性不强将直接
19、影响到仓储资金占用,是制约物流系统降本的最大因素。3、企业内部物流规模小,不能形成有利优势。企业内部物流由于受企业规模的影响和内部物流定位的影响,往往只为本企业生产经营服务,本企业对物资的需求量决定内部物流系统对物资计划量的制定。而单一企业的物资需求量较小,不能发挥物流系统在集中采购时的规模优势,物流系统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4、物流设备、人才不足。现代企业的内部物流系统,作为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新概念,刚刚被认识,我国企业管理层在物流方面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大多还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物流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相关专业理论、管理和技术人才还相当匮乏。目前企业内部物流在装备
20、上,一般只有仓库和运输车辆等基础设施,在人才上更是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所以物流设施、专业人才的不足也是制约企业内部物流系统降本的一项关键因素。对策1、转变物流观念,将物流重心放到降本上。人们的一切行动取决于思想认识,所以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的降本作用,必须首先转变对物流系统的认识观念,把内部物流定位在以优化企业生产所需物资管理的计划性和物资流通的各个环节上,定位在以降低生产成本、发挥“第三利润源泉”的作用上,而不应该是为生产提供全面的服务上。2、理顺业务流程,使物资计划由物流系统自主控制。由于物流系统直接参与对企业生产所需物资的仓储管理和配送,对各种物资的使用周期、需求情况等信息最为了解,
21、所以,应由物流系统制定各种物资的仓储计划,企业各管理部门只需对物流系统的储备资金总额进行控制并加以考核,让最了解物资使用情况的物流系统来控制物资的采购计划,减少不必要的库存,从而降低储备资金占用。3、组建行业大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的降本,必须形成规模才有较大的效益,以中铝公司为例,如果由中铝公司统一组织通用设备的大型招标,供应厂商为了得到整个中铝公司的市场,就会在物资的价格、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提供比各分公司单独招标时更加优惠的条件,中铝公司的采购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与供应厂商的合作也会随之更加协调。4、加大物流设备、人才的投入。物流系统的运行,关键在于“流通”上,“流通”的顺畅与否关键在于合理的计
22、划安排上,让占有较大资金的物资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是一种浪费,理想状态的物流是“零库存”,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所以物流设施的投入应该以运输设施和信息化为主。现代物流管理使人们的物料管理职能发生了变化,这就对物流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培训提出了较高要求,物流人才培养应该以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系统管理技术经济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为主。5、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作用。由于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受企业规模和工作性质的限制,其主要业务范围在于本企业的各部门之间,在发挥降本作用时,应充分发挥企业外部“第三方物流”的作用,比如采取社会库存、延伸库区等措施。中铝中州分公司的做法是,选择消耗量较大
23、的阀门、轴承、泵件、电器等物资,与供应厂商签订寄宿库存合同,供应厂商将一定数量的物资寄存在使用方的仓库,由中州物流开辟出社会库存物资专库,实行专人、专区、专帐管理,物资消耗、结算及供应实行月消耗,月结算,月补充的社会库存方法。对耐火砖、包装袋等使用量大、资金占用量大、占用库存空间大、周期性需求的物资,采取了库房延伸的办法来实现社会库存。结合焦作地区为全国耐火材料基地的现状,中州物配对耐火砖等物资在企业周边50公里范围内选择供应商,将本该企业库存备用的物资存放于供应商家,在生产需求时提前通知供应商,供应商在较短时间内把物资送到现场,结算以实际使用量为准。6、合理规划物流路线。如果说物流降本的短期
24、重点在于运输成本的话,那合理规划物流路线,尽量提高配送车辆的配送效率也是物流降本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内部物资的流动,应该根据企业生产对物资的需求情况,规划出合理的物流路线;同时,根据每阶段物资需求的情况,合理安排配送计划,减少单独配送次数,最大限度地发挥车辆的配送效率。这就要求物流管理员能够对各生产单位所报计划有一定的统筹安排,能够根据计划的急缓程度和所报计划单位的位置合理安排配送路线,在保证物资及时配送到位的情况下,还能尽量提高车辆的使用效率,起到一定的降本作用。7、企业内部物流系统要核算出确切数字,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让员工充分了解物流系统的作用。要想改变人们的认识,就必须向人们宣传新的理念
25、,并且必须拿出合理的、实事求是的证据来证明新的理念的正确性。所以,企业内部物流系统应该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请专业人员来核算出物流系统降本的一个准确的、科学的数字,用事实来向广大员工宣传物流降本的作用,改变人们对物流系统的认识,促进物流系统工作重心由服务向降本的转变。企业内部物流降本作用的发挥,主要在于转变对物流系统的认识和定位,应该把物流系统定位于“第三利润源泉”的位置上,使其作用主要发挥在“创造利润”上,发挥出更加科学的作用。现代大中型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生产所需的物资品种繁多,库存量大,配套性强,管理要求高,这些物资的合理库存量、在企业内部的流通,以及企业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的储存、管
26、理和产成品的对外发运等形成了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近年来,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企业管理由原来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已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过程导向:中小商店的物流经营策略中小商店经营活动是一个资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相互协调的运动过程,是零售经营商品从订货采购到实现销售的系统运动过程。用现代经营思想审视中小商店的物流经营活动,以零售物流的运动过程为导向组织和开展物流经营活动,有助于整合和优化中小商店物流系统功能,实现高效率的物流运作。一、中小商店物流经营
27、的意义一般地说,物流是通过有效地安排商品的库存、运输、转移和管理,使商品在需要的时间到达需要的地点的经营活动。对于中小商店来说,物流活动不仅要服从零售经营过程的需要,更要围绕市场需求提供物流服务、积极开展物流经营。中小商店物流经营就是为了合理配置零售经营活动的物流资源、有效提供物流服务、不断创造物流价值而理顺各种关系的活动过程。简单地说,中小商店物流经营就是通过经营各种物流资源和功能要素为商品经营活动过程提供有效的物流服务。中小商店开展物流经营具有重要意义:1、在经济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下,零售经营方式和市场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中小商店从追求规模化客流的经营转向追求规模化物流
28、的经营,需要运用现代物流运作管理实现商品经营与顾客需要的协调;另一方面,中小商店的经营商圈在不断扩展,需要现代物流运作管理支撑和强化零售经营的市场竞争。中小商店脱离了现代物流管理就无法真正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为此,中小商店运用积极的经营观念来组织内部物流运作是适应经济环境发展和变化的必然趋势,对促进中小商店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商店需要不断进行物流动作管理创新,需要对物流活动的每个部门、每个环节以及每个岗位在成本核算基础上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借助价值链分析方法,模拟市场核算,内化市场竞争。为此,中小商店从经营的角度来开展物流活动,对促进中小商店内部物流运作
29、管理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3、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来看待中小商店的内部物流活动,无论是物流的供应,还是物流的需求,中小商店内部物流运作都是一种重要的经营资源,需要运用现代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全面整合内部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活动成本,创造更好的经营效益。为此,中小商店积极开展物流经营能有效提高内部物流运作效率,对促进零售经营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中小商店物流经营的过程分析中小商店物流经营活动基本上包含了零售经营所需的多种物流功能,基本上是以商品经营为中心展开采购、运输、验收、保管、包装、配送等物流运作的。中小商店物流经营不仅要具备提供基本作业的服务能力,而且还应具有为零售经营过程提供物流
30、运作系统设计、从事物流系统管理的能力。在实现中小商店经营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满足零售经营对高效化物流系统的需要时,中小商店在物流经营中必须从商品经营需要出发,对整个物流运作环节进行结构的合理调整,以保持运动过程的系统优化。对物流经营过程的分析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确定过程分析的基本内容。对中小商店物流经营过程的分析,一方面就在于物流经营的结构性分析。首先应在把握物流过程整体性基础上全面分析各种物流功能和物流环节的基本状况,搞清物流经营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并进行描述和分析;其次应根据中小商店现实情况分析,店内物流过程重点在于商品空间布局的小批量多频度运送和调动,主要是与内部部门和环节的协调
31、;店外对物流过程重点在于大批量商品运动的组织,主要是与外部组织和顾客的协调。最后应把物流成本、物流组织管理等相关结构纳入分析内容。另一方面就在于物流经营的动态性分析。应结合零售经营发展需要,深入分析物流经营的资源及其配置状况,搞清在物流经营过程中促进或制约的要素资源,并进行比较和分析;应根据市场发展变化分析物流经营的基本趋势和基本策略,实现物流经营的高效运作;应特别关注具有优势的物流资源以及对零售经营具有可持续发展意义的物流资源。2、建立科学的过程分析框架。美国学者迈克。波特提出“价值链”的概念,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供应链理论,是中小商店物流经营过程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供应链是指零售经营活动将商品
32、或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所有环节和所有企业构成的运动体系,供应链强调通过信息共享、技术扩散、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的价值链激励机制体现经营一体化,供应链是从系统观点出发,通过对中小商店商品经营过程中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协调,来满足顾客的需要。所以,供应链以价值链的优化为目的,关注的是零售经营中商品的流动而不是功能分割或局部效率。中小商店物流经营过程的科学分析就建立在价值流分析基础上。价值流是零售经营创造价值的所有活动过程,主要体现为:从采购、运输、包装、库存到配送的物流活动;从顾客需求、订单、到售后服务的全过程信息流活动。3、采用有效的过程分析方法。中小商店物流经营过程的分析一般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过
33、程活动图分析法:所谓过程活动图分析法就是指中小商店对物流经营过程进行全面记录并采用图解方式进行相关分析的方法。运用过程活动图进行过程分析,首先要把握过程的总体考察;其次作好每次过程的详细记录,包括时间、人员、移动距离、设备及场地面积等;最后采用5W1H法进行分析。一般包括:中小商店物流过程分析;物流价值判别;物流过程再思考;物流系统设计和优化;物流过程的每项活动价值的进一步确认。二是实体结构图分析法。所谓实体结构图分析法就是中小商店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判别和分析物流经营活动的价值流的方法。一般由容量结构图和成本结构图两部分构成。通过实体结构图分析可以简化、合并物流活动或调整、优化物流活动顺序以提
34、高物流效率。三、中小商店过程导向的物流经营方式在中小商店经营活动中,不同的零售业态和交易方式会相应产生不同的物流需求和物流运动方式。以过程为导向看待中小商店物流经营方式,可以从物流服务、物流管理、物流经营三个方面来探讨:1、服务过程的物流经营方式从中小商店经营服务过程来看物流经营方式,主要包括自我物流服务方式、协作物流服务方式和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式。中小商店自我物流服务方式就是指利用已有的物流资源,通过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和物流技术,不断优化物流运作流程,为零售商品经营过程提供高效、优质物流服务的基本方式。中小商店协作物流服务方式就是指在已有的物流资源难以满足零售商品经营活动需要时,与零售商品
35、供应商、其他中小商店以及相关消费者联合起来为有效解决物流需要而开展的物流服务协作的基本方式。需要注意协作基础,通过资源互补、合理运作、共享利益,实现中小商店物流经营过程的顺利进行。中小商店第三方物流服务方式就是将零售商品经营活动所需的物流服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的基本方式。按照物流供应链的理论,中小商店将不具备供应能力的物流服务需要交给专门的物流企业,能集中经营资源,培育和形成零售经营的核心竞争能力。2、管理过程的物流经营方式从中小商店经营管理过程来看物流经营方式,主要包括功能物流经营方式和集成物流经营方式。中小商店功能物流经营方式就是指中小商店为构造适应商品经营过程需要的物流体系,对中小
36、商店物流经营活动中各功能、各环节进行分析,采取多种形式在市场范围进行物流资源配置,以建立一个功能健全、环节配套的零售物流运作系统的基本方式。一般注重物流运作中各种基本功能要素的管理,强调物流经营过程中物流功能的系统优化和高效运作。中小商店集成物流经营方式就是将小小商店各种物流资源、各种物流活动以及商店内外各种相关系统用供应链思想整合、集成起来形成统一、高效的物流运作体系的基本方式。主要有店内集成、店外集成和综合集成方式。3、经营过程的物流经营方式从中小商店商品经营过程来看物流经营方式,主要包括连锁物流经营方式、代理物流经营方式。中小商店连锁物流方式就是为了更好发挥零售经营物流服务的优势,采取连
37、锁形式开展物流经营活动的基本方式。一般应注意连锁经营的地域范围,注意连锁经营的实力和服务水平,注意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中小商店代理物流经营方式就是为零售经营各种新兴商务活动提供物流代理而开展的一种物流经营方式。一般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决定物流经营项目和市场范围,注意选择合理的代理方式,注意兼顾委托方利益。四、中小商店过程导向的物流经营策略1、精益化物流经营策略精益化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精益化物流就是运用精益化思想对中小商店物流经营活动进行管理,主要包括:从顾客的角度来分析可以创造价值的物流经营活动;按整个价值流确定
38、中小商店物流经营中所有必须的步骤的活动;创造物流活动的新价值;不断改善物流经营过程。中小商店物流经营采用精益化策略,要求提供满意的顾客服务水平,不断把物流成本降到最低程度。重点作好三点:保证物流活动过程的顺畅流动,关键是让完成物流经营活动的某一项所需步骤以最优的方式联接起来,形成连续流动。首先要明确流动过程的目标,使价值流动方向明确;其次,把价值流动的所有参与环节和企业集成起来,以最终顾客的需求为共同目标,共同探讨最优物流路径,消除一切不产生价值的行为。以顾客需求为物流动力。零售经营活动的流动要靠顾客需求的拉动。在实际操作中,对需求稳定、可预测性较强的,可以根据准确预测进行物流组织;而需求波动
39、较大、可预测性不强的,则要采用精确反应、延迟技术,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改善物流活动过程。精益化物流是动态管理,对物流活动的改进和完善是不断循环的,每一次改进,形成新的价值流的流动,使物流总成本不断降低,实现全面物流管理的目标。2、一体化物流经营策略一体化物流经营就是指中小商店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或外部不同企业之间在物流上进行合作,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效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垂直一体化的物流经营,垂直一体化物流经营的关键是从供应商到顾客的每个过程来实现对物流资源和物流功能环节的运作与管理,要求中小商店物流经营从面向商店内部发展为面向店外与供货商以及顾客的关系上。中小商店利用
40、自身条件建立和发展与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关系,形成一种联合力量,以赢得竞争优势。水平一体化的物流经营。中小商店通过各企业之间物流方面的合作以获得整体上的规模经济,提高物流效率。在实际运作时,中小商店可以采取联合采购、用同样的装运方式进行商品的共同运输,可以采取共同配送、通过物流资源的合理调配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网络化的物流经营。当一体化物流每个环节又同时是其他一体化物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时,以物流为联系就会形成一个物流网络。实现网络化物流经营就要使物流网络成为一个中小商店和物流企业多方位、纵横交叉、互相渗透的协作有机体。通过物流网络化经营实现物流的规模效益。物流成本物流管理的永恒课题随着物流管理意识的
41、增强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物流成本的关心日渐浓厚。有关物流成本的阐述和探讨见诸于各种文章和书籍之中;企业在物流管理的实践中,也把降低物流成本作为首要任务。但是,如果细心观察一下便会发现,我们对于物流成本的认识还是比较粗浅和不全面的,用以指导物流成本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还十分缺乏,对于物流成本的某些认识存在偏差。鉴于此,本文拟围绕物流成本概念和物流成本管理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物流成本的研究起到推动作用。一、物流成本的涵义物流成本是指伴随着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是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其由三部分构成:伴随着物资的物理性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
42、动所必需的设备、设施的费用物流信息的传送和处理活动发生的费用以及从事这些活动所必需的设备和设施的费用对上述活动进行综合管理的费用。物流成本的内涵是比较明确的,关键是在实践中,如何正确划分物流成本的范围,如何将物流成本准确的计算出来,在这方面,我们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操作经验。由于缺乏对物流成本的准确把握,给企业的物流管理带来许多障碍,不利于发现企业物流运作中存在的非效率活动,也难以对物流成本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因此,把握物流成本概念,不能只停留在概念本身的理解上,还必须对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以及物流成本分析方法等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二、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物流成本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有重要的
43、位置,“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物流是第三利润源”以及“物流成本冰山说”等观点都说明了物流成本问题是物流管理初期人们关心的主要问题。所谓“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是指通过物流合理化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继降低劳动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另一种观点是:降低制造成本和扩大销售)消耗之后企业获取利润的第三种途径。正是由于在物流领域存在着广阔的降低成本的空间,物流问题才引起企业经营管理者的重视,企业物流管理可以说是从对物流成本的关心开始的。物流成本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降低物流成本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构成企业物流管理最基本的课题。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在于,通过对物流成本的有效把握,利用物流要素之间的效益背反关系,
44、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活动,加强对物流活动过程中费用支出的有效控制,降低物流活动中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从而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提高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目的。三、降低物流成本与企业和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一)从企业微观的角度看从企业微观的角度看,降低物流成本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1、由于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总成本,从而扩大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利润水平。在销售收入和其他成本及费用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利润因此会得到增加。由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可以知道,企业产品的市场价格是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的,但价格背后体现的还是产品的价值量,即产品中所凝聚的人类抽象劳动的数量。商品价值并不取决于个别企业
45、的劳动时间,而是由行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当某个企业的物流活动效率高于所属行业的平均物流活动效率,物流费用低于所属行业平均的物流费用水平的时候,该企业就有可能因此获得超额利润,物流成本的降低部分就转化为企业的“第三利润”;反之,企业的利润空间就会下降。正是这种与降低物流成本相关的超额利润的存在,而且具有较大的空间,导致企业积极关注物流领域的成本管理,致力于降低物流成本的努力。2、降低物流成本后,企业具备了产品在价格方面的优势,可以利用相对低的价格销售自己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二)从宏观的角度观察从宏观的角度观察,降低物流成本的经济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如果全行业的物流
46、效率普遍提高,物流费用平均水平降低到一个新的水平,那么,该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将会得到增强。2、全行业物流成本的普遍下降,将会对产品的价格产生影响,导致物价相对下降,这有利于保持消费物价的稳定,提高国民的购买力水平。3、物流成本的下降,对于全社会而言,意味着创造同等数量的财富,在物流领域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得到节约,资源得到节省。四、物流成本水平的衡量指标1、企业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用来衡量微观物流成本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不同的行业,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是有差距的。一般说来,制造业的物流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要高于非制造业,运输费用所占的比重居于所有物流费用
47、的首位,其次是保管费用。企业微观物流成本从物流活动的领域角度可以划分为,采购物流费、工厂内物流费、销售物流费、返品物流费和废弃物回收物流费等。按照商业习惯,采购商品(制造企业的原材料、零部件,商业企业的采购商品)一般由供应商支付运输费用,并不计算在采购物流费用中。但是,这部分费用最终也会在产品的价格中反映出来,从而影响到物流费用的水平,对于这部分物流费用应加以特别关注。要准确反应企业物流费用占销售额的比重,并且使不同企业之间该项指标具有可比性,首先必须明确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范围,制定出统一的计算标准;其次,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物流成本计算方法。2、社会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社会物
48、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是用来衡量社会物流成本水平高低的基本指标。社会物流成本的统计范围包括三大部分,一是运输费用、二是库存维持费用、三是物流管理费用。运输费用包括企业使用专业运输服务,支付给各种专业运输业者(包括物流子公司)的运输费用和企业使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和运输设施开展运输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库存持有费用包括用于存货的保管费用(人工费、设施折旧、材料费、水电费等)和存货所占用资金的成本。前者包括支付给仓库企业的费用和企业自己从事货物保管所发生的费用;后者参考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和资本投资回报率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存货金额。管理费用包括用于物流管理,物流信息系统及其运营方面支出的费用。管理费用的计算可以根据历史经验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运输费用和库存持有费用的总和;或确定一个固定比例,乘以制造业和流通业的GDP贡献值。由于各个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