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商学院货币银行学重点吐血整理1说课材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师大商学院货币银行学重点吐血整理1说课材料.doc(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南师大商学院货币银行学重点吐血整理1-货币银行学第一章一、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时,执行着价值尺度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的货币。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着流通手段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就执行贮藏手段的职能*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真实的、具有完全价值的货币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非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的转移,就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2、5)世界货币:货币越出国界,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便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a)货币必须首先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才能进而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发展了,才会出现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不仅是流通手段职能发展的结果,而且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而世界货币的职能,则显然是以货币的前四个职能在国内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b)他一个月挣1万多元。支付手段张三从商业银行贷款10万元购买住房。支付手段李四花了1万元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流通手段王五今天在大连市商业银行存入了2万元。贮藏手段物价上涨了,钱毛了。价值尺度现在商场都在打折,皮尔卡丹西服才卖2000多元
3、。价值尺度二、货币制度(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和组织形式)劣币驱良币规律(金银双本位制)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会退出流通领域,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这一现象称之为劣币驱良币规律。eg.假定你持有银币和金币,法定比价1:15,市场比价1:16。三、货币的性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1.货币是从商品中游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商品。货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2.货币体
4、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四、货币市场经济的影响与作用1) 宏观调控的有效手段2) 传递经济信息的媒体3) 有效配置社会资源的手段4) 商品生产的推动力经济核算的工具盒实现收入分配的途径附:支付制度的变化1.以贵金属为基础的支付制度2.纸币的使用3.支票的使用4.资金调拨电子系统货币的形态1.实物货币(CommodityMoney)2.金属货币(GoldStandard)3.纸币(FiatMoney)4.存款货币(CreditMoney)第二章一、信用1)信用的经济学定义l 所谓信用,是指以偿本付息为前提
5、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让渡或转移。l 信用具有以下本质特征: 信用不是一般的借贷行为,而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即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先决条件。 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它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的转移或运动。 信用反映一定的生产关系。2)信用的构成要素1.信用的主体:经济活动中的赤字部门和盈余部门2.信用关系:即信用主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行资金和实物的融通形成的债权和债务关系。3.信用条件:主要指期限和利率。4.信用标的:信用关系的对象。(实物形式:商业信用;货币形式:银行信用)5.信用载体:信用工具,它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凭证。二、商业信用vs银行信用1)商业信用(一)商业信用的含义及其
6、必要性l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信用。l 商业信用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在产业资本循环过程中,各个企业相互依赖,但它们在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上往往存在着不一致,从而使商品运动和货币运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脱节。而通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商业信用,则可满足企业对资本的需要,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的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二)商业信用的特点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工商企业2.商业信用的客体主要是商品资本,因此,它是一种实物信用3.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一致的即商业信用的数量和规模与工业生产、商品流通的数量、规模是相适应的,在动态趋向上是一致的。(三)商业信用的
7、优缺点l 商业作用的优点在于方便和及时。l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受个别企业商品数量和规模的影响。(2)商业信用方向的局限性。一般是由卖方提供给买方,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3)商业信用期限的局限性。受生产和商品流转周期的限制,一般只能是短期信用。(4)商业信用授信对象的局限性。一般局限在企业之间。(5)此外,它还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等缺点。2)银行信用(一)银行信用的含义及地位l 银行信用是银行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提供给政府、企业或个人的信用。l 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现代商品货币经济下,银行信用无论在规模、范围上,还是在期限上都大大超过了商业信用
8、。银行信用已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二)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的主体与商业信用不同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它可用以任何方面3.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总之,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在时间、空间、规模、对象上的限制。三、信用工具1)信用工具定义l 信用工具是指以书面形式发行和流通、借以保证债权人或投资人的权利,是资金供应者和需求者进行资金融通时用来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各种合法凭证。l 信用工具也叫金融工具,是重要的金融资产,也是金融市场上主要的交易对象。2)信用工具的特征l 偿还性l 收益性l 风险性流动性第三章一、名义利率vs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
9、:以货币为标准计算出来的利率,通常是在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借贷契约上载明的利率水平,也称为货币利率2)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提出物价变动因素后计算出来的利率,也可以理解为在物价水平不变、货币购买力也不变的条件下的利率。i=r-eg.如果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而同期通胀率为3%,则储户存入的资金实际购买力在贬值。因此,扣除通胀成分后的实际利率才更具有实际意义。仍以上例,实际利率为2%3%=1%,也就是说,存在银行里是亏钱的。*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市场上的各种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反映借款成本和贷款收益的是实际利率。二、利率的决定1)古典利率理论利率决定于资本的供给与需求,这两种力量的均衡决定了
10、利率水平。2)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o 利息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货币、牺牲流动性所得的报酬,而不是古典利率理论所认为的利息是对节欲、等待或推迟消费的补偿。o 利率决定于货币供求关系,其中,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而货币需求则是一个内生变量,它由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决定。人们的流动性偏好有三个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或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这三个动机分别决定了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3)可贷资金利率理论o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可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决定均衡利率。o 可贷资金的需求为:I(r)+H(r)o 可贷资金的供应为:S(r)+M4)IS-LM分析
11、的利率理论三、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1)风险结构:违约风险和流动性在利率的风险结构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违约风险o 产生违约风险的原因有两种:o 一是由于借款者经营不善或其他原因,没有足够的现金流来偿付到期的债券;二是虽然借款者有足够的现金流,但他没有到期还本付息的意愿。(二)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在必要时可以迅速、低成本变现的能力大小。2)利率的期限结构o 不同期限债券之间的利率关系,被称为利率的期限结构,通常可以用收益率曲线加以描绘。o 所谓收益率曲线,是指那些违约风险和流动性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债券的利率(到期收益率)连成的曲线。为了推导出收益率曲线,可运用下列公式:*三个重要的经验
12、事实:o 事实1:虽然债券的期限不同,但它们的利率却随时间一起波动。o 事实2:如果短期利率低,则收益率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如果短期利率高,则收益率曲线向右下方倾斜。o 事实3:收益率曲线几乎总是向右上方倾斜的。3)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一)预期理论预期假说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收益率曲线的形态是由人们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所决定的,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是决定现有利率结构的主要因素;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长期债券到期之前人们短期利率预期的平均值。(二)分割市场理论o 期限结构的分割市场理论认为,不同期限的债券市场是完全独立和分割开来的,因此,各种期限债券的利率由该种债券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并不受其他期限债券预期回报率的
13、影响。o 分割市场理论对经验事实3提供了很好的解释,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更偏好期限较短、风险较小的债券,因而人们对短期债券的需求较大,导致短期债券价格较高、利率较低;长期债券的价格较低而利率较高,收益率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三)期限选择与流动性升水理论期限选择理论可用公式表示为:流动性升水理论可表示为:第四章一、金融市场从本源意义上看,所谓金融市场就是各种金融商品进行交易的市场,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通过利率机制,实现借贷资金的优化配置。1)货币市场:又称为短期资金市场,是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资金为交易对象的市场。2)资本市场:又称为长期资金市场,是专门融通长期资金的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可分为长期存贷
14、市场和证券市场。二、股票vs债券(一)债券和股票的相似之处(1)都通过证券发行市场发行,在证券交易市场进行买卖,两者都是可以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2)都是发行者筹集资金的手段。(3)都可为投资者在将来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4)二者的收益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即风险性)。(二)债券与股票的不同(1)发行主体不同。(2)所体现的发行人与投资人之间的关系不同。(3)收益的稳定性及风险不同。(4)本金收回的方法不同。第五章一、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及利用(一)银行金融机构1)中央银行:专门从事货币发行,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金融政策,调节货币供给、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实行金融监管的特殊金融机构。2)
15、商业银行:凭借众多的营业机构与巨大的渗透影响力,广泛吸收巨额的社会资金。以开展贷款和投资业务;接受家庭和企业开户,办理转账结算,实现支付结算的非现金周转,并以此为条件发挥创造存款货币的作用。3)专业银行A、经营性银行a、储蓄银行:专门办理居民储蓄,以吸收储蓄存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银行。l 互助储蓄银行属于互助储金性质的银行,它将存户资金集中起来,以优惠的条件再贷给存户。这种银行在美国建立较早,至今已不普遍。l 信托储蓄银行是存款者将资金存入银行后,既可指定其用途,也可不指定用途。l 储金局是前苏联储蓄银行名称,为国家集中闲散资金,作为国家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之一。l 储蓄会为中国早期办理有奖储蓄的
16、金融机构,如年成立的中央储蓄会,到年已停止营业。l 储蓄与放款协会是一种办理储蓄和住宅贷款的金融机构,旨在为私人购买、修缮或新建住宅提供贷款。l 邮政储蓄系统是非银行系统的,由邮政部门设立的开展储蓄业务的机构,目的是吸收闲散资金,提倡勤俭储蓄,补充银行系统储蓄网点的不足。*早期的储蓄银行,其吸收的存款主要用来购买政府证券和由政府担保的证券,有的也投资于房地产,其闲置资金则转存于商业银行,赚取利息。后来一些储蓄银行往往同时兼营其他银行业务,后来都发展成全面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商业银行。前苏联的国家储金局、中国的邮政储蓄系统主要为国家集中闲散资金,作为国家银行信贷资金的一种来源b、投资银行:专门
17、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的银行对企业股票、债券进行投资;包销企业股票和债券,作为证券发行人和投资者中间人,为企业筹集固定资本服务;对企业提供长期贷款;参加企业创建活动。其经营方式是购进大宗新的公司股票和债券,再分散地转卖给个人或团体,使分散的小额储蓄用于投资c、抵押银行:“不动产抵押银行”的简称。专门以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作抵押办理放款业务的银行。抵押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发行不动产抵押证券来吸收长期资金。B、政策性银行a、开发性银行:专门为经济开发提供长期投资性贷款的银行大部分由政府设立,资金主要由政府提供,也通过发行债券筹集一部分资金。主要业务是向企业提供长期、低利贷款,以促进新兴产业的
18、建立和重点产业的发展,并支持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柱产业发展。b、农业性银行:专门向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信贷和相关金融服务的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还包括发行股票、债券、吸收存款等c、进出口银行:专门为本国商品进出口提供信贷及其相关服务的银行资金来源是从国内国际市场上发行金融债券融通资金,提供出口信贷和各种有利于刺激出口的贷款;为融资提供便利,提供贷款担保、保险等;提供其他服务;经办对外援助d、中小企业信贷银行:为扶植中小企业而设立的专门银行。e、住宅信贷银行:为居民购买住宅提供金融服务的专业银行。(二)非银行金融机构1)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主要依靠投保人缴纳保险费和发行人
19、寿保险单方式筹集资金。一部分用于对发生意外灾害和事故的投保人予以经济赔偿以及业务支出;另一部分用于投资证券、发放不动产抵押贷款、和保单存款等,一般投向风险较低的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股票。2)信托投资公司:以资金及其他财产作为信托标的,根据委托者的意愿,以受托人的身份管理及运用信托资产的金融机构。资金主要来源是自有资金、信托存款和证券发行基金。主要经营资金和财产委托、代理资产保管、金融租凭、经济咨询、证券发行、投资等业务3)信用合作社: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机构。资金主要来自于合作社成员交纳的股金和吸收的存款,资金主要运用是向社员发放贷款,以满足其资金融通需求及奇特金融服
20、务需求。4)证券机构:从事证券业务的机构。5)财务公司:指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的短期资金来源主要是通过银行借款和卖出公开市场票据(商业票据);长期筹资主要靠推销企业股票、债券和发行公司本身的证券(如定期大额存款证)。多数财务公司接受定期存款。资金运用主要是消费信贷和企业信贷。6)租凭公司:经营融资租凭业务的金融机构。7)投资基金: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并投资于有价证券和股权的专业金融机构。8)资产管理机构:专门经营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9)养老基金:想加入基金计划的人们提供养老金的金融机构。资金来
21、源主要是劳资双方的积聚,即雇主的缴款及雇员工资的扣除及自愿缴纳,另外资金运用的收益也是重要来源运用以长期投资为主,包括公司债券、股票及政府债券的投资10)消费信贷机构:为促进消费而建立的一种信用组织。资金主要来源于向商业银行借款,筹集的资金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贷给商业部门或居民个人。第六章一、商业银行的定义及性质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款和对工商业发放贷款为主要业务,以营利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一种金融机构。性质:以盈利为目的,办理包括活期存款在内的诸种信用业务和非信用业务的货币经营企业,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1)商业银行同一般工商企业一样,拥有业务经营所必需的自有资本,并且大部分资本来自于股票发行(依法经营、
22、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2)在经营对象、经营方式、社会责任及对整个经济的影响上,商业银行由于一般工商企业有着显著的不同(经营货币,延期付款,重大社会责任)3)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预期特金融机构又有所不同(唯一能够经营活期存款,具有创造活期存款的能力)二、全能型vs分离型分离型优势: 有效地防止金融危机的传染,安全性高;劣势: 金融体系的效率受到了制约; 信息封闭,部门之间无法共享资源。全能型优势 最大的优势是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多样化业务的开展,可以深入了解客户情况,提高服务效率; 借助于提供各种服务,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客户,增强银行竞争地位 调剂银行各项业务盈亏,减少乃至避免风险,有助
23、于经营稳定劣势风险传染;利益冲突;系统风险放大;产融结合带来的风险三、商业银行业务归类(一)表内业务:信用业务,银行组织资金并加以运用的业务1)资产业务:商业银行将通过负债业务所积聚的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途径贷款分类 按贷款期限分:活期贷款、定期贷款、透支 按贷款的保障条件分类: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 按贷款的偿还方式分类:一次性偿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 按贷款对象的部门分:工业贷款、农业贷款、商业贷款等 按贷款的具体用途分: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金贷款 按贷款的占用形态分:正常、逾期、呆滞和呆帐按贷款质量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2)负债业务:形成商业银行资
24、金来源的业务(二)表外业务1)中间业务:银行利用自己的便利而不用自己的资产为顾客办理的业务a、汇兑业务b、信用证业务c、承兑业务d、信托业务e、现金管理f、信用卡业务2)狭义表外业务 担保业务 备用信用证; 保函; 票据承兑 承诺业务 贷款承诺; 信贷便利; 票据发行便利; 可追索的贷款出售衍生产品业务四、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盈利性原则:所谓盈利性方针就是追求最大利润率的方针,这也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流动性原则:所谓银行流动性是指银行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要求的能力。安全性原则:银行必须慎重运用资金,充分估计和适当限制其可能承担的风险,以免损害其清偿力。三者关系:盈利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
25、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保障,流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前提。三者统一而又矛盾。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但与盈利性往往有矛盾。商业银行应从实际出发,统一协调,寻求相对最佳组合。第七章一、中央银行产生的原因1)经济背景中央银行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形成于19世纪初。其产生的经济背景和客观经济条件是:(1)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3)银行信用的普遍化和集中化2)客观要求银行券的发行问题n 银行券流通受到了限制;银行券兑现得不到保证。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n 要求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有权威的、能够迅速清算银行间票据而使资金顺畅流通的机构。最后贷款人问题n 需要产生一个金融机
26、构,能够在商业银行出现支付困难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以保证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行。金融监管问题n 随着银行业的竞争加剧和金融市场的发展迅速,这在客观上需要进行统一的监管。政府融资的需要n 在中央银行建立以前,政府融资往往要与多家银行联系,非常不便。成立一家与政府有着密切联系的、便于政府融资的机构就显得非常必要。二、中央银行与一般金融机构比较三、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1)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提出提出的背景:与金本位制的崩溃和通货膨胀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坚持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目的:l 实现低通货膨胀条件下的适度的经济增长和低失业率l 防止由于特定的、短期的,以及个别利益集团的利益需要而牺牲国家的长远利益
27、、全局利益l 货币政策也需要独立于政府,不受政府短期目标的影响2)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内涵l 中央银行制定与实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具体包括:u 确定货币政策目标的独立性u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独立性u 金融监管上的独立性3)中央银行独立性的表现l 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u 直接对国会负责具有较强的独立性u 名义上隶属财政部但具有相对独立性u 隶属财政部,独立性较小u 隶属于政府,与财政部并列4)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l 加强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u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相对的u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表现在多方面: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决策权直接受制于中央政府;行为目标的多重性,难免与货币政策目标发生一定的冲突;再贷
28、款供应和外汇占款弱化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信用独立性。加强中央银行独立性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中央银行维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实现中央银行保持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在这方面,中央政府与中央银行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第八章一、货币需求微观货币需求:单个个体(包括个人、企业、单位和政府)在一定时点上对货币有能力的意愿持有量。宏观货币需求:一个社会或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所产生的对货币的需要,也就是一定时期社会总供给对货币的总需要。名义货币需求:经济主体在不考虑商品价格变动情况下的货币意愿持有量。即用单位货币进行简单衡量的货币数量。实际货币需求:经济主体在剔除物价
29、因素的影响后所需要的货币量,这种需求只能用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衡量。二、货币需求理论(一)传统货币数量论1)现金交易说:一个社会的商品交易总额等于一般物价水平乘以全部商品交易量,恒等于货币支出总量。PT=MV。货币量M增加所产生的正常影响,就是引起一般物价水平P的完全同比例的上升。基本结论适合于个人的货币需求分析。n 2)现金余额说:人们的货币需求大小应同时决定于三个因素:K、P和y。n 由于社会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y在短期内保持不变,如果K也不变,则P必然随着的变动而作同方向、同比例变动。剑桥学派注意到了K的可变性,但未作深入研究。*现金交易说vs现金余额说n (1)联系:变形后的剑桥方程
30、式在形式上与费雪方程式完全相同,此时,K的倒数正好等于V。从货币数量论的观点看,二者要表达的思想基本相同。n (2)区别:n 研究方法不同;n 对货币职能与作用的认识不同;K与V的经济含义完全不同。3)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n 流动性偏好与三大动机(1)交易动机(2)预防动机(3)投机动机货币需求函数4)鲍莫尔平方根法则第九章一、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模型表明,一个社会一定时期的货币总供给量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因此,所谓货币的控制,也就是基础货币的控制和货币乘数的控制。二、货币乘数货币扩张倍数。m=M/B含有超额准备金的货币供给模型货币M2的供给模型三、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及其影响方
31、向1)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d,负相关2)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t,负相关3)定期存款占活期存款的比率t,与m1负相关,与m2正相关4)超额准备金比率e,负相关5)通货占活期存款的比率c,负相关四、基础货币(又称货币基础或高能货币,即流通中的现金个银行准备金的总和)第十一章一、通货膨胀的成因1)需求拉上型(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升;需求牵动,需求移动)2)成本推动型(工资推进,利润推进,进口成本推进)3)供求混合推进4)结构型通货膨胀5)预期说n (一)适应性预期n (二)理性预期n 人们在对未来的通货膨胀的预期是基于这一变量未来行为在经济上的所有可利用信息,它假设人
32、们在其预期的过程中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6)冲击与传导理论二、通货膨胀的治理n 一、紧缩性的财政金融政策(出现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时)n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影响消费和政府支出)n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影响投资和社会总需求)n 二、收入政策(政府为了降低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幅度二采取的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限制货币工资和价格的政策)1) 确定工资-物价指导线,限制工资-物价的上涨2) 工资管制3) 以纳税为基础的收入政策n 三、供应政策(长期的反通货膨胀政策)三、通货紧缩的相关理论1)欧文费雪的“债务-通货膨胀”理论n 过度负债债务清偿商品廉价出售存款货币的收缩,及其流通速度下降价格水平下降商业部门的资产净
33、值大幅下降加速企业破产和利润下降企业被迫减少产出、交易和劳动雇佣引致悲观情绪和信心丧失“持现”行为和存款货币流通速度的进一步下降2)凯恩斯的通货紧缩理论n 凯恩斯理论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会发生世界生产过剩危机,产生失业与严重的通货紧缩,根本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消费倾向下降导致消费需求不足、资本边际效率下降导致投资需求不足,从而减少了有效需求,使失业增加,价格下跌。3)克鲁格曼的通货紧缩理论n 克鲁格曼继承了凯恩斯的传统,认为总需求不足是导致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克鲁格曼认为,单从供给过剩来解释通货紧缩是片面的,通货紧缩更主要的原因在于需求方面,主张用“有管理的通
34、货膨胀”来治理通货紧缩。第十二章一、货币政策的概念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特征:n 1、货币政策是一项宏观经济政策n 2、货币政策是间接调节经济运行的政策n 3、货币政策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需求管理政策二、三大货币政策工具1)存款准备金政策(含义)n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存款准备金政策(缺陷)n 第一,由于准备金率的调整影响力大,如果调整幅度没有掌握好,极易引起整个经济的剧烈动荡。n 第二,如果
35、中央银行频繁地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会使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无所适从,可能会引起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上的其他问题。n 第三,在商业银行拥有大量超额准备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如果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幅度不大(提高的幅度没有超过超额准备金率),只会使原来的超额准备金转换成法定准备金,而整个准备金总额并没有发生变化,这会使中央银行收缩货币供应量的紧缩意图落空。2)再贴现政策n 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制定和调整再贴现率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和市场利率,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手段。n 再贴现政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规定何种票据有贴现的资格。(一)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其目的主要有三个:
36、n 第一,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融资意向。n 第二,利用“告示效应”,以影响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预期行为。n 第三,调整经济结构。(二)优点:n 第一,可以利用这一工具来履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责;n 第二,对一国经济的影响是比较缓和的,有利于一国经济运行的相对稳定。缺陷:n 第一,再贴现政策的运用对外界环境有较高的要求。n 第二,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等待的地位。n 第三,调整再贴现率的“告示效应”是相对的。3)公开市场业务n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调节货币供给的一种业务。n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的购买扩大基础货币,通过公开市场的出售来减少基础货币,以
37、此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优点n 第一,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n 第二,具有充分的直接性特点。n 第三,可以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具有较强的伸缩性。n 第四,由于公开市场操作每天都在进行,故不会导致人们的预期变化,有助于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经济形势政策工具通货膨胀(总需求总供给)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存款准备金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政策提高再贴现率降低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三、IS-LM模型1)IS曲线的移动自主性消费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IS曲线向上(右)移动自主性投资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IS曲线向上(右)移动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IS曲线向上(右)移动税收减少-国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支出增加-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IS曲线向上(右)移动自主性净出口增加-总需求曲线向上移动-IS曲线向上(右)移动2)LM曲线的移动自主性货币需求增加-利率增加-LM曲线向上(左)移动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减少-LM曲线向下(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