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xxx吨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实施方案【范文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xxx吨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实施方案【范文模板】.docx(1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泓域咨询/年产xxx吨SCR脱硝催化剂项目实施方案目录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7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7二、 项目建设地点7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7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7五、 建设背景、规模9六、 项目建设进度10七、 环境影响10八、 建设投资估算10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13第二章 市场分析14一、 烟气脱硝行业发展趋势14二、 市场规模19三、 行业概述20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22一、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22二、 烟气脱硝行业发展概况23三、 行业竞争格局26四、 加力抓创新促发展,在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上取得新进展26五、 加
2、力扩增量优存量,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开创新局面29第四章 项目选址34一、 项目选址原则34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34三、 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迈出新步伐37四、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40五、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0第五章 产品规划方案41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1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1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1第六章 建筑工程方案分析43一、 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3二、 建设方案43三、 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4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4第七章 发展规划46一、 公司发展规划46二、 保障措施50第八章 运营模式53一、 公司经营宗旨53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53三、 各部门职责及权限5
3、4四、 财务会计制度57第九章 组织架构分析65一、 人力资源配置65劳动定员一览表65二、 员工技能培训65第十章 项目规划进度67一、 项目进度安排67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67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68第十一章 原辅材料分析69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69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69第十二章 环境保护分析71一、 编制依据71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71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2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5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75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76七、 环境管理分析76八、 结论及建议79第十三章 项目投资分析80一、 编制说明80
4、二、 建设投资80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81主要设备购置一览表82建设投资估算表83三、 建设期利息8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8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85四、 流动资金86流动资金估算表87五、 项目总投资88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88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9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89第十四章 项目经济效益91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91二、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91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91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9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95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9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97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98五、 偿债能力分析99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0六、 经济评价结论100第十五章
5、招投标方案102一、 项目招标依据102二、 项目招标范围102三、 招标要求103四、 招标组织方式103五、 招标信息发布104第十六章 项目风险评估105一、 项目风险分析105二、 项目风险对策107第十七章 项目综合评价说明110第十八章 附表112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112建设投资估算表11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14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15流动资金估算表116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7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8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9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2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3本期项目是基于公开的产业信息、市场分
6、析、技术方案等信息,并依托行业分析模型而进行的模板化设计,其数据参数符合行业基本情况。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学习参考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基本情况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年产xxx吨SCR脱硝催化剂项目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园区,占地面积约90.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1、确定生产规模、产品方案;2、调研产品市场;3、确定工程技术方案;4、估算项目总投资,提出资金筹措方式及来源;5、测算项目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四、 编制
7、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承办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报告的委托;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3、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4、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政策;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二)技术原则本项目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遵循创新、先进、可靠、实用、效益的指导方针。保证本项目技术先进、质量优良、保证进度、节省投资、提高效益,充分利用成熟、先进经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1、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做好节能减排,在采用先进适用技术的同时,做好投资费用的控制。2、根据市场和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
8、,合理制定产品方案及工艺路线,设计上充分体现设备的技术先进,操作安全稳妥,投资经济适度的原则。3、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节能设计规范,努力做到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采用先进工艺和高效设备,加强计量管理,提高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4、根据拟建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象、交通运输等条件及安全,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原则进行布置;同时遵循国家安全、消防等有关规范。5、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等方面,本着“三同时”原则,设计上充分考虑装置在上述各方面投资,使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消防贯穿工程的全过程。做到以新代劳,统一治理,安全生产,文明管理。五、 建设背景、规模(一)项目背景当垃圾焚烧时,会
9、产生SO2、二噁英、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对空气有较大影响。根据2014年修订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所有生活垃圾焚烧炉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须低于50mg/Nm3。自该标准发布起,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排放的管控,生活垃圾焚烧配套脱硝设备得到广泛建设。(二)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该项目总占地面积60000.00(折合约90.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111587.72。其中:生产工程86637.60,仓储工程10206.0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10729.76,公共工程4014.36。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x吨SCR脱硝催化剂的生产能力。六、 项
10、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期确定为24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环境影响拟建项目的建设满足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选址合理。项目建成所有污染物达标排放后,周围环境质量基本能够维持现状。经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后,“三废”产生量较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从环保的角度看,该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八、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1056.5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1587.17
1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94%;建设期利息828.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2%;流动资金8641.2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05%。(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31587.17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27802.6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138.03万元,预备费646.47万元。九、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83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69160.44万元,纳税总额6961.24万元,净利润10552.9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9.24%,财务净现值9549.04万元,全部投资
12、回收期6.16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60000.00约90.00亩1.1总建筑面积111587.721.2基底面积3780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49.172总投资万元41056.592.1建设投资万元31587.172.1.1工程费用万元27802.672.1.2其他费用万元3138.032.1.3预备费万元646.472.2建设期利息万元828.192.3流动资金万元8641.233资金筹措万元41056.593.1自筹资金万元24154.913.2银行贷款万元16901.684营业收入万元836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
13、费用万元69160.446利润总额万元14070.617净利润万元10552.968所得税万元3517.659增值税万元3074.6410税金及附加万元368.9511纳税总额万元6961.2412工业增加值万元24272.8113盈亏平衡点万元30747.14产值14回收期年6.1615内部收益率19.24%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9549.04所得税后十、 主要结论及建议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同时项目的技术含量较高,其建设是必要的;该项目市场前景较好;该项目外部配套条件齐备,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财务分析表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综上,该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经济效益较好,其建设是可
14、行的。第二章 市场分析一、 烟气脱硝行业发展趋势1、火电行业为烟气脱硝行业提供来充足市场空间火电厂排放的烟尘及NOx是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源,因此,电力行业一直是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电力行业烟气治理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陆续有行业标准颁布。2015年3月,两会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超低排放”首次正式出现在政府文件中。2015年12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印发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环发2015164号),将“燃煤电厂超低排放与节能改造”提升为国家专项行动,即到2020年,全国所有具备改造条件的燃煤电厂力
15、争实现超低排放,全国有条件的新建燃煤发电机组达到超低排放水平(即在基准含氧量6%条件下,烟尘、SO2、NOx排放浓度分别不高于10、35、50mg/m3)。随着污染物排放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应用以及超低排放的全面实施,火电行业已由大气污染控制的重点行业转变为大气污染防治的典范行业。近年来,火电厂作为中国烟气脱硝行业的主要服务对象,烟气脱硝行业中65%的需求来自火电厂。电力作为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能源,市场需求稳定,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0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总发电量为7.42万亿千瓦时,其中火力发电量为5.28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71.2%。火电发电设
16、备容量为124,517万千瓦,新增火电装机容量4,092万千瓦,较2019年增长4.7%,虽然火电装机容量增量存在下降趋势,但总体规模仍呈逐年递增趋势。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依赖于能源动力的持续供应,而中国“富煤少油缺气”的能源结构客观上决定了火电在较长时间内,仍为中国能源动力的主要来源。因当前中国火力发电行业运用的柴油或石油发电机在发电时均会产生氮氧化物,故持续发展的火电行业将为烟气脱硝行业带来充足市场空间,推动烟气脱硝行业发展。此外,火电行业SCR催化剂失活速率较高,约为0.7%/1000h,催化剂一般35年就需要更换,2015年开始我国燃煤电厂开始大规模启用SCR催化剂达成脱硝目标,随着SC
17、R脱硝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火电领域催化剂使用量的递增,今后两年将迎来催化剂报废高峰。因此,电力行业对于脱硝催化剂需求主要来源于增量和存量更换两部分,增量需求来自于未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火电设备和新增的火电设备,存量更换需求来自于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设备后续更换。2、非电行业超低排放全面开展,工业窑炉大气污染治理成为重点非电行业主要包括钢铁、焦化、水泥、垃圾焚烧等行业,与火电行业污染物减排相比,非电行业对我国污染排放影响越来越大。2018国民经济统计年鉴显示,2018年我国钢铁的产量9.3亿吨,占世界的51%,水泥熟料总产量22.1亿吨,占56%,平板玻璃8.7亿箱,占52%,电解铝3600万吨,占5
18、7%。且我国分布了40多万台量大面广的燃煤锅炉,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的采暖用煤数量更是惊人。非电行业污染治理的基数大,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的排放量占全国3/4以上。随着电力行业烟气治理接近尾声,非电行业烟气治理正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钢铁行业是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之一。钢铁冶炼整个过程包含炼焦、烧结、炼铁、炼钢和轧钢,其中烧结和炼焦环节主要产生烟粉尘和NOx等废气。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此后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于2019年4月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环大气201935号)(以下简称“意见”),钢铁行业成为非
19、电行业烟气治理的首个重点领域。意见提出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力争60%左右能完成改造,到2025年底前,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同时,意见对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标准与现行的2012版标准相比趋严70%以上。钢铁行业烟气治理最大的难点是脱硝。钢铁行业NOx排放限值从300mg/Nm3提高到50mg/Nm3后,很多企业难以达标,急需治理改造。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实践与选择,逐步占据钢铁行业脱硝市场主流的即是SCR脱硝技术。明确的时间表、严格的排放标准将催生大量烟气治理需求,钢铁行业烟气脱硝市场增量空间巨大。
20、随着电力行业烟气治理进入尾声、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正式启动,技术水平的持续进步将推动工业烟气治理向玻璃、水泥、陶瓷、砖瓦等其他污染物排放较多的非电行业渗透。2019年7月,生态环保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四部委联合发布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6号)的通知,指导各地加强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利用燃料燃烧或电能等转换产生的热量,将物料或工件进行熔炼、熔化、焙(煅)烧、加热、干馏、气化等的热工设备,包括熔炼炉、熔化炉、焙(煅)烧炉(窑)、加热炉、热处理炉、干燥炉(窑)、焦炉、煤气发生炉等八类工业炉窑广泛应用于钢铁、焦化、有色、
21、建材、石化、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对工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工业领域大气污染的主要排放源。3、垃圾焚烧促进烟气脱硝行业发展当垃圾焚烧时,会产生SO2、二噁英、二氧化氮等有害气体,对空气有较大影响。根据2014年修订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所有生活垃圾焚烧炉排放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须低于50mg/Nm3。自该标准发布起,中国政府加强了对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排放的管控,生活垃圾焚烧配套脱硝设备得到广泛建设。随着我国人口增长与城镇化推进,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清运量快速增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方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堆肥等。2019年,我国填埋和焚烧处置产能占无害化处置
22、产能的比例分别为48.66%、46.72%。由于用地紧张和二次污染等问题的存在,填埋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已经遭遇了瓶颈,202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和生态环境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原则上地级以上城市以及具备焚烧处理能力的县(市、区),不再新建原生生活垃圾填埋场,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作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应急保障设施使用”。而垃圾焚烧处置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等优点,更能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对减量化和无害化的要求。同时焚烧处理的方式还能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进行发电,这些优势使得垃圾焚烧处理在近些年逐渐得到
23、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截至目前,已有多个省市提出“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规划目标,垃圾焚烧替代属性凸显。近两年各省市生活垃圾焚烧中长期规划纷纷出台,多地明确指出要新增垃圾焚烧厂以提高焚烧处理能力,并设置了较高的焚烧占比规划目标。例如江苏省提出在2022年-2030年新(改,扩)建垃圾焚烧厂39座,预计新增垃圾焚烧处置能力4.5万吨/日;福建省提出到2030年生活垃圾焚烧率平均可达100%。对比部分地区2020年存量产能与2030年规划产能,仍有接近两倍的提升空间,预示未来5-10年垃圾焚烧产能建设需求较旺盛。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
24、过程。由于垃圾焚烧会产生较多氮氧化物,故垃圾焚烧厂均需要配备脱硝设备以减少烟气污染。因此,垃圾焚烧市场的迅速扩张促使垃圾焚烧数量持续增长,从而带动了配套烟气脱硝设备的及脱硝催化剂的需求,有效促进烟气脱硝行业发展。二、 市场规模SCR脱硝技术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近年来,目前电力企业已基本完成了脱硝改造,电力行业SCR催化剂普及率接近饱和,随着国家对钢铁、焦化、玻璃、水泥及垃圾焚烧等行业污染排放的控制更加严格,该类非电力行业成为超低排放改造的重点领域。水泥、玻璃、垃圾焚烧行业脱硝改造目前尚处于初步阶段,无权威统计数据;玻璃行业包括平板玻璃、日用玻璃等众多领域,平板玻璃基本采用SCR脱硝,
25、日用玻璃因为烟气量小,脱硝改造方法众多,无权威统计数据。SCR脱硝技术由于在脱硝效率的优异性能,能够更好地满足环保要求,在电力、钢铁、焦化等行业应用比例高。随着国家级各地方不断出台或探索实施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可以预见SCR脱硝技术在其他行业应用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据公开研究显示,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脱硝催化剂市场规模分别约为60亿、75亿、85亿,其中电力行业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脱硝催化剂的市场规模分别约为45亿、50亿、55亿。根据北极星大气网预测,未来三年内,电力行业将继续保持每年50亿以上的存量容量,非电行业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继续增长。按此推算
26、,2020-2022年非电行业脱硝催化剂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35亿、40亿、46亿。三、 行业概述中国是一个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发展中大国,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能耗持续增加,以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和酸雨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区域内空气重污染现象大范围同时出现的频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近些年,我国政府逐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必要性,环境污染治理也上升到国家战略,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逐渐开始确立,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指导大气污染防治。我国经过多年的保护与治理,大气污染状况持续改
27、善。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公报指出,2020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202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占全部城市总数的59.9%,比2019年上升13.3个百分点;135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40.1%,比2019年下降13.3个百分点。在国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新能源、收紧环保政策的情况下,大气污染状况较之前有所好转,但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占比仍然较低,大气污染形势仍旧严峻,大气污染治理不容松懈。第三章 项目背景分析一、 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有利因素(1)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污染排放控制趋严是促使烟气脱硝行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脱硝行业
28、属于政策推动型行业,国家污染控制标准的制订、修订对行业发展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自党的十八大首提“美丽中国”概念以来,我国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上,彰显了执政党搞好环境保护、彻底消除环境危机的决心和意志。当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为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的连续发布,大力推动了大气环保专用设备制造业,尤其是脱硝催化剂行业的发展。(2)技术创新助力行业的发展烟气治理技术水平决定着烟气治理的质量与效率。国内烟气治理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极大促进了行业的发展。烟
29、气脱硝领域,高温SCR烟气脱硝技术已从纯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向国内自有技术发展,国内低温SCR脱硝技术也已日益成熟且逐步得到广泛应用。(3)脱硝催化剂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电力行业烟气治理进入尾声,钢铁、化工、玻璃、水泥、陶瓷及垃圾焚烧等非电力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正逐步展开。电力行业的存量更换市场及非电力行业的增量市场将催生大量烟气治理需求,脱硝催化剂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不利因素(1)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创新能力有待提高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烟气治理行业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除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外,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创新能力有限,无法满足不断提高的环保要求,制约了行业
30、的发展。(2)受行业政策影响程度较大烟气治理行业的发展与国家制定的环保标准以及政策的执行力度密切相关,对政策有较强的依赖性。如果未来国家环保政策有所放宽、监管力度减弱或者相关政策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等情况,将会对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二、 烟气脱硝行业发展概况1、烟气脱硝发展历程烟气脱硝即从烟道气或其他工业废气中除去NOx的过程。烟气脱硝行业属于政策导向型行业,其发展与国家排放要求息息相关。烟气脱硝行业兴起始于1991年中国环保部发布的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该标准首次规定了烟气排放限制,开启了烟气治理的时代。2、烟气脱硝催化剂主流产品、技术特点及发展趋势当前中国工业应用的烟气脱硝技术可分为S
31、CR、SNCR和SNCR/SCR联合脱硝技术。其中SCR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实用业绩最多的一种烟气脱硝工艺。该工艺采用NH3作为还原剂,将经空气稀释后的NH3喷入到约200-420的烟气中,与烟气均匀混合。混合后,使混合烟气通过布置有催化剂的SCR反应器,此时烟气中的NOx与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生成无污染的N2和H2O。目前SCR脱硝技术已应用于不同容量机组,该技术的脱硝效率通常为80%-90%,结合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后可实现机组NOx排放浓度小于50mg/m3。SCR脱硝催化剂是在SCR脱硝过程中促使还原剂与烟气中的NOx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选择性地将N
32、Ox转化成N2和H2O的重要物质,是脱硝系统的核心部件。工程化应用的SCR催化剂基本上是以TiO2(二氧化钛)为载体,以V2O5(五氧化二钒)等为主要活性成份,多采用蜂窝式、平板式和波纹式等结构。SCR脱硝催化剂不同的技术特点及性能要求,如活性、选择性、机械性能、抗毒性、耐热性、SO2氧化率、寿命、比表面积等,适用于不同的工况环境。催化剂的活性温度范围是最重要的指标,反应温度不仅决定反应物的反应速度,而且决定催化剂的反应活性。随着国家对烟气中NOx等污染物的控制愈发严格,SCR技术作为NOx控制的主要手段,不同工况脱硝产品是近年来研发应用的重点。针对钢铁、玻璃、水泥等非电力行业烟气温度低的特性
33、,传统的SCR脱硝技术因催化剂工作温度高、无适宜热源、加热运行成本高等弊端不宜直接采用,行业内企业对催化剂进行针对性的改良,以提高其在低温烟气脱硝领域的适用性。低温和宽温差SCR催化剂是脱硝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及寿命的同时,继续应用新材料、开发新构型产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是该领域的发展趋势。3、烟气脱硝行业产业链构成中国烟气脱硝行业产业链上游由脱硝设备制造企业、脱硝催化剂生产企业组成,主要为烟气脱硝企业提供脱硝设备及催化剂,助力烟气处理项目承包企业提高脱硝效果;中国烟气脱硝行业产业链中游主要包含烟气脱硝项目承接企业,此类企业以环境工程EPC模式、委托运营模式、投资运
34、营模式(PPP模式)等多种承接方式为火电企业或钢铁企业提供烟气处理服务;下游为烟气脱硝需求企业,包括火电企业、钢铁企业、化工企业、垃圾焚烧企业等。三、 行业竞争格局目前,国内约有几十家脱硝催化剂生产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但主要集中在为高温催化剂领域。而适用于非电行业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及工程应用尚处于创新发展阶段,“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低温脱硝催化剂”被列入工信部及科技部联合制定的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17年版),目前掌握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生产技术的企业相对较少。在国家出台多项量化减排指标的压力以及电价补贴的鼓励政策下,国内各类资本涌入烟气脱硝领
35、域,一类是以大型国企所属配套企业为代表,具有市场优势;另一类为专业从事烟气治理的诸多民营企业,抓住了国家加大环保力度的市场契机,迅速发展壮大。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超低排放标准的不断出台,这对企业脱硝催化剂产品的研发、生产、资金等方面提出很高的要求,具有自主研发能力且具有生产、资金实力的企业在竞争中将占有优势,行业集中度将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四、 加力抓创新促发展,在建设区域创新中心上取得新进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一)拓展创新发展平台载体
36、加大对基础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和优势学科研究的支持力度,强化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高标准建设嘉庚创新实验室,筹建生物制品、海洋科学等省创新实验室,建好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推动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来厦建设分中心,争取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大科技招商引智力度,积极引进大院大所、头部企业来厦建设分支机构或新型研发机构。围绕财政性投资建设(举办)的重大工程、重大设施、重大文体活动,布局打造一批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重大创新应用场景。牵头推动闽西南创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产业链关联配套和园区载体对接,共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省科
37、技创新走廊和沿海科技创新带。探索创新资源的空间集聚,建设“开元创新社区”,打造集新研发、新赛道、新场景为一体,具有厦门特色、宜居宜业宜创的“未来科技城”。(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和引导“三高”企业技术创新和增资扩产,推动“三高”企业倍增发展。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和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支持优势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等创新“飞
38、地”,探索发展“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的新型研发形态。(三)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加强人才重大工程与重大科技计划衔接,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社会评价与企业评价的有效衔接机制。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鼓励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以建设国家自主
39、创新示范区为抓手,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综合改革,探索成立厦门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实行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强化“双自联动”,探索建设综保区保税研发中心,构建“平台+基地+产业”的联动协作机制。优化科研项目生成机制,试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开展科技项目经费“包干制”等支持方式试点。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市场化要素服务平台等对接整合,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法庭作用。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改革财政科技计划形成机制和组织实施机制,完善对高校、科研院所和科学家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发挥
40、产业引导基金作用,为企业提供覆盖全成长周期的金融产品,加大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扶持力度。发挥厦门经济特区立法优势,完善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法治环境。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五、 加力扩增量优存量,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开创新局面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一)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高端制造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大重要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构建自主技术为主的产业生态和配套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力、附加值和安全性。聚焦补链强链延链,紧盯世界500强、大型央企、中国5
41、00强等行业领军企业,积极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行业带动性强、产业链配套好的高能级项目和创新资源,推动千亿产业链群跃升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生态型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上下游垂直整合和跨领域产业链横向拓展。优化市域产业链布局,推进产业功能区建设。深入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完善质量基础设施,加强标准、计量、专利建设。(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技术创新链、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四链”融合,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新型显示产业示范区、国内领先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东南沿海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和海峡两岸软件信息产业高地,加快构建
42、“芯-屏-端-软-智-网”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万亿产业集群。深入实施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行动,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巩固壮大航空维修、大中型客车、输配电设备等优势产业,提升水暖厨卫、运动器材、纺织鞋服等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机器人、精密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与系统,促进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航运物流、金融服务、旅游会展、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集群,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旅游会展名城,打造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服务两岸、辐射东南亚、连接“海丝”、面向全球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航运金融贸易超2万亿产业集群。推动科技服务、商务服务、检验检测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
43、动教育服务、健康服务、文化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都市农业深度融合,推进服务数字化,建设全国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积极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企业大集团来厦设立总部和投资中心、研发中心、财务中心、结算中心等,打造东南沿海重要的总部经济集聚地。(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支柱,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为新兴主导,数字创意和海洋高新为特色地标,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空天技术动力、高端装备等为未来赛道的“1+2+2+X”新兴产业发展体系,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速、水平提升。加强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建设,加快打造国内一流的中
44、国生命科技之城,争取新增集成电路、软件信息等具有竞争优势和带动作用的新兴产业集群。围绕建成国际特色海洋中心城市目标,加快建设海洋强市,打造厦门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智能经济等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我国新经济发展的集聚地、示范区。(五)做精做优现代都市农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现代都市农业成为蓬勃发展的富民产业。依托同安闽台农业融合发展(种子种苗)产业园、同安轻工食品园区等载体,大力发展种子种苗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优势特色农业,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重点扶持建设一批现代设施农业,发展
45、“陆上兴渔”水产养殖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实施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实施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充分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发展乡村民宿,打造一批品牌旅游村镇。(六)建设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充分发挥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厦门分会、中国人工智能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竞赛、厦门国际动漫节、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论坛等效应,推进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产业。推进产业数字化,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支持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应用软件的开发,鼓励龙头企业和平台企业打造行业级和集群式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持续拓展厦门软件园一二三期协同发
46、展和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创建中国软件名园。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探索建设离岸数据平台,争取建设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城市,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和数据资源有效流动管理措施。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七)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做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工作,积极推动对外铁路运输通道和城际铁路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轨道网络,构建厦漳泉都市圈一体化道路交通系统,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系统布局建设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构建“城市大脑”中枢系统,打造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应用典范城市,建设国内领先的新型智慧城市。统筹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建设一流城市智能电网,提高供电质量及可靠性。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实施区域水源联通和城市水体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城市排水设施、供气设施、环卫设施、海绵城市和综合管廊等市政设施建设。第四章 项目选址一、 项目选址原则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厦门,简称“厦”或“鹭”,别称鹭岛,是福建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