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遗传及作物育种合题2011知识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遗传及作物育种合题2011知识讲解.doc(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作物遗传及作物育种合题2011-作物遗传及作物育种一、名词概念:1自花授粉作物:凡同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或同株的花粉传播到同株的雌蕊柱头上受精繁殖后代的作物,其自然杂交率在5%以下的作物。2混合选择:从群体中按育种目标选择目标性状基本相似的个体,并加以混合繁殖,使群体得到改良的方法。3姊妹系:来自同一F3系统(同一F2单株后代)的F4诸株系统为系统群,系统群内各系统之间互为姊妹系。4临界剂量:处理材料找色处理后植株成活率约40%的剂量。5杂种优势:两个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一代(
2、F1)优于其双亲的现象。6过敏性坏死:当病原菌侵入具有这种抗性(反应型侵染型病斑型)的植物体内时,受细胞及其临近细胞高度敏感,原生质迅速坏死,病原菌被封锁或杀死于枯死组织中。7歧化:选择是将分离群体常态分布中两极端个体选出进行两极端样本间个体的随即分配,形成新的群体,其平均值不变,氮遗传变异幅度增大。8近等基因系:借助回交法不同基因分别转育给同一轮回亲本,培育分别具有个别不同性状基因的品系,他们之间,除个别性状基因不同外,基因遗传背景相同,故为近等基因系。9一般配合力:是指某被测系与群体品种或多个系杂交,杂交产量的表现能力。10一环系:从品种群体和品种间杂交种中选育出来的自交系,11二环系:从
3、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的自交系叫二环系。12基因对基因学说:针对寄主方的每一个重直抗病基因,在病原菌方面或迟或早也会表现一个相对的毒性基因;毒性基因只能克服其相应的抗性基因,而产生毒性(致病)效应。在寄主-寄生物体系中,任何一方的每个基因都只有在另一方相应基因的作用下,才能被鉴定出来。13优势小种:小种分化明显的病原菌群体,是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大的小种为优势小种。14杂种优势指数:杂交种某一性状的平均值与双亲同一性状的平均值比值。杂种优势指数=F1(P1+P2)/2100%15异替换系:是指某物种的一对或几对染色体被另一物种得一对或几对染色体所取而形成得新类型。16原原种
4、:是由育种单位所提供得该品种纯度最高,最原始得优良品种。17多系品种:用一个优良得推广品种作轮回亲本,分别与含有不同垂直抗体基因的品种杂交,然后分别多次回交于优良亲本并选择,以选育出具有交回亲本优良农性状,但各具有一个不同抗性基因得一套亲基因系,然后根据小种化,随时将各近亲基因系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品种。18保姆法培养:在克服远缘杂种不育时,将杂种幼胚移植到别一个发育正常的胚乳中进行幼胚的离体培养。19单交种:是用两个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20单粒种法:在杂交早期世代,每株只收一粒种子,到了后期世代,才选择单种,分株收获,进行株行株系试验的方法。21作物生态类型:一种作物对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
5、相应的遗传适应性,具有相似遗传适应性的一个品种类群称为作物生态类型。22作物品种: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条件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们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某种群体;它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23杂交育种: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而选育品种的方法。一、 简答:1瓦维洛夫的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主要内容:作物起源中心概念一般为:野生植物最先人类栽培利用或产生大量栽培变异类型的比较独立的农业地理中心。作物起源中心有两个主要特征,即基因的多样性和显性基因的频率较高,所以又可名为基
6、因中心或变异多样性中心。作物最初始的起源地称为原生起源中心,现在一般称为初生中心,意为当地野生类型驯化的区域。一般有4个特点:无野生祖先、有原始特有类型、有大量变异、有大量的隐性基因。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一年生草本作物间在遗传性状上存在一种相似的平行现象。根据驯化的来源,将作物分为两类:一类是人类有目的驯化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另一类是与原生作物伴生的杂草,当其被传播到不适宜于原生作物而对杂草生长有利的环境时,被人类分离而成为栽培的主体,如燕麦等。2、种质资源的类别及其利用价值:按育种实用价值分类:地方品种:一般指在局部地区内栽培的品种。其中有些材料虽有明显的缺点但是具有稀有了利用特性,如特
7、别抗某种病虫害,特别的品质性状以及目前看来尚不重要但以后可能特别有价值的特殊性状。主载品种;指那些经现代育种技术改良过的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与较广的适应性,一般被作为育种的基本材料。原始栽培类型:指具有原始农业性状的类型,大多为现代栽培作物的原始种或参与种,多有一技之长,但不良性状遗传率高。野生近缘种指那些作物的野生近缘种及作物近缘的杂草,包括介于栽培类型和野生类型之间的过渡。常具有作物所缺少的某些抗逆性,可通过远缘杂交及现代生物技术转移入作物。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杂交后代、突变体、远缘杂种及其后代、合成种等。多具有某些缺点而不能成为新品种,但具有一些明显的优良性状。按亲缘关系分类:初级基因库
8、:库内的各资源材料间能相互杂交,正常结实,无生殖隔离,杂种可育,染色体配对良好,基因转移容易。次级基因库此类资源间的基因转移是可能的。但存在一定的生殖隔离、杂交不实或杂种不育,必须借助特殊的育种手段才能实现基因转移。三级基因库亲缘关系更远。彼此间杂交不实,杂种不育现象更明显,基因转移困难。3、制订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立足当前。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明确具体性状,指标落实;必须面向特定的生态地区和栽培条件。4、性状鉴定的方法:直接鉴定和间接鉴定;田间鉴定和实验室鉴定;自然鉴定和诱发鉴定;当地鉴定和异地鉴定。5、单籽粒传的工作要点:用两个亲本杂交,得到FI,经F2
9、植株的每一株上或大量选株上各取一粒种子进级到F3,在F3每株取一粒种子进级F4,在用同法进级至F5,F6代,直到所需要的世代。一般进级到F6时便可进行单株收获,在F7种成株行,F7的株行数等于F2的选择株数。在F7株行系统间要认真选择,中选系统分别混收,进行产量比较试验。6、决定回交育种的回交次数的因素:(1)轮回亲本性状的恢复。(2)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和不利性状连锁的程度。(3)严格选择助于轮回亲本性状的迅速恢复,可以减少回交次数。(4)转育数量性状必需的因交次数。7、秋水仙素诱导植物多倍体形成的原理?它能特异性地与微管蛋白分子结合抑制纺锤体丝地形成,但不影响染色体地复制。因此复制的染色体
10、不能移向细胞地二级,使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加倍而形成多倍体。细胞在用秋水仙碱处理后,用清水洗净残留地秋水仙碱,细胞分裂可恢复正常。秋水仙碱在适当的浓度内对植物细胞基本无毒害作用,药剂在细胞中扩散后,无明显得毒害作用,遗传上一般不发生其他变异。8、简要说明诱变育种存在的一些缺点?诱发有益突变得频率低;诱发突变的方向和性质尚难掌握。9、简要说明半同胞轮回选择法的程序?第一年:从已导入雄性不育基因得异交基础群体中,选择优良雄性不育株收获种子。第二年:将第一年入选的雄性不育株的种子按株系种植。第三年:用半分法将第二年收获的半同胞家系进行比较试验。第四年:将第二年中选的自交半同胞家系的预留种子混合种植,形
11、成下一轮改良的基础群体。10、远缘杂交后代分离特点及控制?(一)远缘杂种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1)分离规律不强。(2)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倾向。(3)分离世代长、稳定慢。(二)远缘杂种后代分离的控制:(1)F1染色体加倍。(2)回交(3)诱导单倍体。(4)诱导染色体易位。11、举例说明作物育种突破性成就决定于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例如:水稻矮源矮脚南特和矮籽粘与我国水稻的矮杆育种;水稻籼稻矮源低脚乌尖、小麦矮源农林10号与世界范围的“绿色革命”;油菜品种Liho、Bronowski与双低油菜新品种选育;抗根结线虫的北京小黑豆与美国大豆生产;Polima雄性不育细胞质与国内外杂交
12、油菜的发展;小麦1BL/1RS易位系与世界小麦抗绣育种;玉米赖氨酸突变体Opaque-2与玉米营养品质的遗传改良;高蛋白、高赖氨酸大麦Hiprolys与大麦营养品质遗传改良等12、单倍体产生的途径?(1)细胞和组织离体培养(2)远缘杂交(3)染色体消失(4)异质体(5)孪生苗(6)半配合生殖(7)辐射诱导(8)化学药物诱导。13、由多基因控制的抗性和由单基因控制的抗性的抗病虫品种选育采用何种方法?在选育异花授粉作物的、由多基因控制的抗性的抗病虫品种选育采用轮回选择法。在选育自花授粉作物的、由多基因控制的抗性的抗病虫品种时,可用双列选择交配法。如果本地推广的农艺性状优良但不抗病虫,而另一抗病品种
13、的抗性由单基因控制的,可应用回交转育法将其抗性转育到本地推广品种中去。如果在抗原中选择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做供体亲本,以农艺性状较优、抗性差的品种作受体亲本,可采用有限回交和系谱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如果结合应用饱和回交和多次逐步回交法,可选育出抗性持久品种或多抗性品种。14、何谓垂直抗病性和水平抗病性?各有何特点?垂直抗病性即寄主品种对病原菌某个或少数生理小种免疫或高抗,而对另一些生理小种则高度感染。是由单个或少数几个主效基因控制,其杂交后代一般按孟德尔遗传规律分离,抗、感差异明显,呈质量性状。培育具有这种抗性的品种相对容易,而且品种抗病性较高。但是由于这种抗病性是小种或生物型专化的,生产上大面积
14、单一地推广具有该类抗性的品种时,易导致侵染它的生理小种上升为优势小种而被感染、淘汰,因而抗病性不能稳定和持久。水平抗病性即寄主的某个品种对所有小种的反应是一致的,对病原菌的不同小种没有特异反应或专化反应。由多个微效基因控制,具有这种抗性的品种能抗多个或所有小种,一般表现为中度抗病。在病害流行过程中能减缓病害的发展速率,使寄主群体受害较轻。对病原菌生理小种不形成定向选择压力,不致引起生理小种的变化,因而也不会导致品种抗性的丧失,抗性是稳定和持久的。15、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止措施?(1)机械混杂:品种在种植过程中,从播种到收获、脱粒、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机械混杂。而引起生物学混杂。
15、防止的办法是严格执行防杂保纯措施。(2)自然杂交:不同自交系、不同品种、甚至不同种间发生天然杂交,就会引起生物学混杂。主要是采取合适的隔离措施。(3)自然变异。(4)微效基因分离重组。防止措施是在尚未稳定的群体中选株自交,使之达到纯合,增加品种群体中个体的遗传稳定性。然后从自交株系中选株混合,建立一个优良而整齐一致的基础群体,同时从中选择多个自交株系,混合繁殖。(5)自然选择。防止措施是尽量减少长期的自然选择,保持品种原有的遗传平衡状态,或者加强人工选择,保留有利于人类的经济性状。(6)不正确的人工选择。防止的方法是人工选择时要注意原品种的典型性,不宜强调单一性状的选择,同时,要选留较多的个体
16、,以免发生随机漂移。对产量性状的选择,应兼顾到几个有关的产量因素,选择标准应接近于群体的平均值,或按众数选择。(7)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表型变化16、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1)人工去雄生产杂种种子。(2)利用标志性状生产杂种种子。(3)化学去雄生产杂种种子。(4)利用自交不亲和性生产杂种种子。(5)F2剩余杂种优势的利用。(6)雄性不育性利用。17、应用单倍体技术于育种工作有如下优点(1)缩短育种年限;(2)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3)提高诱变育种的效率;(4)合成育种新材料18、抗病虫育种的意义与作用。抗病虫品种的选用是建立综合防治体系的重要基础。它既可抑制菌源数量和虫口密度、降低病虫危害、
17、提高防治效果;又可减少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还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投资少、收效大。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安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在病毒害诸多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培育抗病虫的农作物新品种。19、纯系育种程序。纯系育种或称系统育种,是通过个体选择,株行(系)试验和品系比较试验到新品种育成的一系列过程。这种育种过程中主要工作环节如下:(1)优良变异个体的选择。(2)株行(系)试验。(3)品系比较试验。(4)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5)品种审定与推广。20、单倍体的鉴定有哪几种方法?(1)细胞学鉴定。(2)根据形态特征进行鉴定。(3)鉴定花粉的育性。三论述题1、异花授粉作物遗传
18、特点及其育种方法?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两亲的基因型差异越大,后代基因型杂合程度越大。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主要表现在生长势、繁殖力、抗逆性等性状的增强和产量的提高。利用杂种优势,是一种主要的育种方法。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由于其自然群体或自然授粉品种是由各种基因型杂合的个体所组成,一般表现自交或近交衰退,所以不能应用两纯系品种杂交而后分离重组成新品种的杂交育种程序。常用杂交种选育、轮回选择和综合种选育等育种方法。育种方法:(1)将很多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或无性繁殖系或自交系种植在同一地段上进行特性比较,选择其中1520个表现好的基因型。(2)将入选基因型种植在隔离区内,尽可能多重复地随机排列成易于杂交
19、的形式,靠自然授粉进行天然多交。(3)测定配合力。选拔其中配合力最高的510个基因型。(4)将中选材料相应的原始个体或系统的自交后代或无性繁殖后代种植在温室或隔离区中,由自然授粉或人工授粉进行多交,这个世代称为综合-0(Syn-0)。将综合-0天然多交所得种子混合,在隔离区繁殖,这个世代称综合-1(Syn-1),综合-1天然授粉所得后代称综合-2(Syn-2),其余世代的产生和名称依此类推。在综合-1及其以后世代可按需要一边进行群体选择,一边进行综合-2及综合-3的以及其他世代的种植。新的综合品种一般是在综合-2及综合-3的世代开始与其它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明确其利用价值。2、杂交育种亲本选配
20、的原则?亲本选配要依据明确的育种目标,在熟识所掌握的原始材料主要性状和特性及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选用恰当亲本,组配合理组合,才能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优良变异型并选出好品种。(1)杂交的双亲必须具有较多的优点、较少的缺点,而且其优缺点应尽可能达到互补。理论依据是基因的分离和自由重组,由于一个地区育种目标所要求的优良性状总是多方面的。如果双亲都是优点多,缺点少。杂种后代通过基因重组,出现综合性状好材料的几率就大。同时作物的许多经济性状都不同程度地属于数量性状,杂种后代群体的表现与亲本值有密切关系,所以要求亲本的优点要多。要求双亲的优缺点互补是指亲本一方的优点应在很大程度上能弥补另一亲本的缺点。双亲性状
21、表现就较好,后代表现总趋势也较好,容易从中选得优异材料。(2)亲本之一最好那适应当地条件、综合性状较好的推广品种。品种对外界条件的适应性是影响丰产、稳产的重要因素。杂种后代能否适应当地条件和亲本的适应性关系很大(3)注意亲本间的遗传差异,选用生态型差异较大,亲缘关系较远的亲本材料相互杂交。不同生态型、不同生理来源和不同亲缘关系的品种,由于亲本间的遗传基础差异大,杂交后代的分离比较广,易于选出性状超越亲本和适应性比较强的新品种,但主要关键还在于亲本是否具有符合育种目标的性状,并能否传递给后代。(4)杂交亲本应具有较好的配合力。亲本本身优良性状多、缺点少,是选择亲本的重要依据,但并非所有优良品种都
22、是优良的亲本。因此,选配亲本时,除注意本身的优缺点外,还要通过杂交实践,积累资料,以便选出配合力好的品种作为亲本。一般配合力高的材料有使优良性状传递于后代的较高能力。3、论述作物高产育种?在保证一定品质的前提下,高产是所有作物育种的基本目标。(一)产量的形成:作物产量的形成受多种因素支配,是品种的各种遗传特征特性与环境条件作用的结果。作物的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其比值称为经济系数。要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不仅要求作物品种的生物产量高,而且经济系数也高。不同作物产量构成因素不同,禾谷类作物一般是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粒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因素,或三个因素同时提高,
23、均可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水平。(二)高产品种的重要特征特性:生育前期早生快发、中期协调生长、后期叶面积指数高,保证有充足的有机物质向产品器官运转。即:同化产物多,运转能力强,有相应的贮藏产品的器官,即“源、流、库”三方面都要符合高产要求,源要足、库要大、流要畅。三者协调。(三)高产育种策略:矮杆育种:通过降低个体的植株高度,增加密度,降低茎秆所占比例,提高收获指数。,株高降低也可减少倒伏。但不是越矮越好。一般认为玉米2.002.50米;水稻0.800.95米为宜。理想株型育种:按照人们的经济要求,把植株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优良性状都集中在一个植株上,使其获得最高的光能利用率,并能将光合产物最大
24、限度地输送到籽粒中去,通过提高收获指数而提高籽粒产量。高光效育种:通过提高作物本身光合能力和降低呼吸消耗的生理指标而提高作物产量。4、论述品种抗性的保持问题?保持品种的抗性稳定、持久,也是抗病(虫)育种的重要问题。(1)、抗源轮换。即根据不同地区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和趋势,不断地培育出具有新抗性基因的品种,代替生产上已丧失或即将丧失抗性的旧品种。这样,可以从时间上切断病原菌新小种或害虫生物型的定向选择,避免产生新的流行小种或生物型。(2)、抗源聚集。通过复合杂交,把多个新的主效抗性基因或修饰基因逐步聚集到一个品种中去,使它具有多抗性,从而降低相应毒性小种或害虫生物型产生的频率,延长品种的抗性
25、。(3)、应用多系品种或混合品种。由于多系品种或混合品种群体内抗性基因的多样化,不仅可以增加对多种病菌生理小种和害虫生物型的抗性,而且可控制病菌和害虫群体的发展和致害性的变异,稳定寄主小种(生物型)的相互关系有其组成,延长品种的抗性。(4)、抗源合理布局。对流行性很强、在其生活周期中,需要作地区间有规律怀转移、并有流行途径的气传真菌病害,如小麦的条锈病、秆锈病等,在同一流行区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或越夏地区、传播桥梁区和越冬基地,分别种植含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品种,便可从空间上切断其传播循环途径,从而使新小种不能定向地迅速积累。实践证明:具有水平抗性的品种,不仅抗性不易丧失;而且这类品种虽抗性稍低,
26、但当它们在生产上占有很大面积时,对病原菌和害虫种群也会有抑制作用。这样年复一年地积累,会使病原菌和害虫种群的数量,受很大抑制,甚至被消灭或根除,有利于抗性的稳定、持久。5、玉米杂交育种生产技术?(1)、选好制种区。亲本繁殖区的制种区除需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地力均匀、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的地块,以保证亲本的生长发育正常、制种产量高以外;必须保证有安全隔离的条件,严防外来花粉的干扰。(2)、规格播种。杂交制种时,父、母本的花期能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所以,播种时,必须安排好父、母本的播期,使之花期相遇。(3)、精细管理。制种区应保证肥、水供应,及时防治病虫害,以促进父母本健壮地生长发育,提高
27、制种产量。同时,应根据父母本的生育特点及进程,进行栽培管理或调控,保证花期相遇。(4)、去杂去劣。为提高制种质量,在亲本繁殖区严格去杂的基础上,对制种区的父母本,也要认真地、分期地进行去杂、去劣,以保证亲本和杂交种子的纯度。(5)、及时去雄授粉。未采用雄性不育系和自交不亲和系配制杂交种时,母本的去雄是制种工作中最繁重而又关键的措施,必须按不同作物特点及去雄方法,及时、彻底、干净地对母本进行去雄。为保证授粉良好,一些风媒传粉作物可进行若干次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增加产种量。(6)、分收分藏。成熟后及时收获。父母本必须分收、分运、分脱、分晒、分藏严防混杂。一般先收母本,后收父本。(7)、质量检
28、查。为保证生产上能播种高质量的杂交种子,必须在亲本繁殖和制种过程中,定期地进行质量检查。去雄前后主要检查田间去杂去劣是否彻底等。收获后主要检查种子的质量、尤其是纯度以及贮藏条件等。6、系谱法处理杂种后代的工作要点?(1)杂种一代(F1)。将杂种种子按杂交组合排列,点播以节省用种量,加大种子繁殖量,同时便于拔除假杂种等操作的进行。每一组合的种植株数应按照预期F2群体的大小及该作物的繁殖系数而定,约数株到数十株。F1群体除了必须保证一定株数以外,还应加强田间管理,以便获得较多的种子。(2)杂种二代(F2)或复交一代。按照杂交组合点播。F2或复交一代群体的大小,实际上应该根据育种目标、杂交方式、组合
29、优劣、目标性状遗传的特点而定。这一世代的主要工作是从优良杂交组合中选择优良单株,并继续淘汰不良组合。(3)杂种三代(F3)。按组合排列,将入选的F2单株点播成行(株行)。在田间均匀分布对照品种行,以便比较和选择。主要任务是选择单株、株系鉴定,并最终选出优良一致的品系升入鉴定圃。杂种四代(F4)及其以后世代。F4及其以后世代的种植方法同F3。F4的工作重点可以开始转为选拔优良一致的系统(株系),第二年升入鉴定圃进行产量试验。F5及其以后世代的工作与F4相同。在F4及其以后各世代收获时,应将准备升级的系统中的当选单株先行收获,然后再按系统混收,如果系统群表现整齐和相对一致,也可按系统群混合收获,以
30、保持相对的异质性和获得较多的种子。这样有利于将材料分发到不同地点进行多点试验。如果某组合种植到F5或F6还没有出现优良品系,则可不再种植。一般常异花授粉作物的选择世代可以略长。7、系谱法杂种各世代进行选择的依据和选择效果?杂种各世代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1)、性状的遗传力和世代选择的关系。不同性状在同一世代的遗传力不同,选择的可靠性也不同。一般以生育期、株高等生物性状的遗传力最高,选择的可靠性和效果也最高。千(百)粒重、一穗粒数等次之。每株穗数、单株粒重、产量等较低,选择效果和可靠性也较低。同一性状在不同世代的遗传力不同。有些性状如生育期、株高、穗长、抗病性等,在F2进行选择,效果比较明显。(
31、2)、根据单株和系统(株系)进行选择的差异。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根据单株的表现进行选择的,遗传力最小,可靠性也最低。根据系统(株系)选择的次之;根据系统群进行选择的遗传力最高,可靠性也最高。因此,选择时首先应该选择组合,再在优良组合中选优良的系统(株系),最后在优良的系统中选择优株。(3)、田间评定和室内鉴定。根据育种目标,把主要力量用在田间,以室内工作为辅助。具体为:F1:根据育种目标淘汰有严重缺点的杂交组合。F2选择单株时必须考虑不同性状遗传力的大小,可以选择早期遗传力较大的性状。如株高、穗长等;遗传力小的,不宜作为主要选择依据。F3以每个系统的整体表现为依据。从中选择单株,因而也是选择可
32、靠性较大的世代。可根据生育期、抗病性、抗逆性及产量性状的综合表现进行选择。F4应该首先选择优良系统群中的优良系统,并从中选择优良单株,所依据的性状要求应更加全面。随世代推进,工作重点以选拔优良品系升级为主。8、引种的一般规律?(1)低温长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原产高纬度地区的品种,引到低纬度地区种植,经常表现为生育期延长。超过一定范围,甚至不能抽穗开花。但营养器官加大,成熟期延迟,容易遭受后期自然灾害的威胁,或者影响后作的播种、栽植。、原产低纬度地区的品种,引至高纬度地区,由于温度、日照条件都能很快满足,表现生长其缩短。植株可能缩小,不易获得较高的产量。、低温长日性作物冬播区的春性品种引到春播区作
33、春播用,有的可以适应,而且因为春播区的日照长或强,往往表现早熟,粒重提高,甚至比原产地还长得好。、高海拔地区的冬作物品种往往偏冬性,引到平原地区往往不适应。而平原地区的冬作物品种引到高海拔地区春播,有适应的可能性。(2)高温短日性作物的引种规律、原产高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性作物,大都是春播的,这些品种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引种时,往往因为低纬度地区的气温高于高纬度地区,会缩短其生育期,提早成熟,但株、穗、粒变小。、原产低纬度地区的高温短日性作物品种,往往表现迟熟,营养器官变大。引至高纬度地区,不能满足对短光照的要求,往往延迟成熟,株、穗、可能较大。成熟期过迟,往往影响后茬播种或遭受后期冷害,所以有一个
34、能否安全成熟的问题。、高海拔地区的品种感温性较强,引到平原地区往往表现早熟,有一个能否高产的问题。而平原地区的品种引到高海拔地区往往由于温度较低而延迟成熟,有一个能否安全成熟的问题。(3)作物对环境反应的敏感度与引种、敏感型作物:如大豆。其品种的适应性比较小,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比较敏感,因此其引种范围比较窄。、迟钝型作物:这类作物适应性比较广,引种范围可以较宽。如甘薯、花生。、中间型作物:这类作物对环境条件的反应,其敏感程度介于以上二者之间。如水稻、玉米、谷子、棉花、麻类等。(4)引种的工作环节、引种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尤其应该注意与当地的生产条件和耕作栽培制度相适应。、先试后引。引种有其一
35、般的规律,但品种之间的适应性仍有一定的差异。、引种试验要与栽培试验相结合。、引种与繁殖相结合,少引多繁,不要盲目调种。、防止检疫性病、虫、杂草的传播。对外引进的种子应进行检疫,否则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9、叙述自交系的育种(1)选育自交系的原始材料:选育自交系的原始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有三大类:地方品种或推广品种:地区适应性强,且有一些优良性状;各类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基因型;综合品种或人工合成群体:遗传基础复杂,能适应较长期的育种要求。(2)方法:在自交系的选育过程中,始终要按照农艺性状优良、一般配合力高、遗传纯和的要求进行选择。采用系谱法和配合力测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在选育过程中形成系谱,最终育
36、成符合要求的自交系。人工套代自交技术;在开花散粉之前,用适合花序大小的纸袋,把当选的植株的花序套上,起隔离保护作用,防止异品种花粉污染。对自交系农艺性状的选择。异花授粉作物,一般要求连续自交6-7代。常异花授粉作物,一般要求连续自交2-3代。连续自交和选择过程中所形成的后代株系,按系谱编号(3)配合力测定:在选择优良农艺性状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自交系进行配合力测定。测定时期。早代测定(S1S2):主要用于异花授粉作物,仅能测出一般配合力:中代测定(S2S4):系内的特性基本形成,测出的配合力比早代可靠些。晚代测定(S5S6):自交系已经稳定,基因型基本纯和,测出的配合力可靠。测验种的选择:群体品
37、种和骨干自交系;测定方法:顶效法:选用一个遗传基础广泛的品种群体作为测验种,用来测定自交系的配合力。双列杂交法(轮交法):用一组待测自交系相互轮交,配成可能的杂交组合,继而进行后代测定。多系测交法:用几个优系或骨干系作测验种与一系列测交。四、育种多选:1、用自交系作亲本组配的杂交种,因亲本数目,组配方式不同,又可分为下列种类(单交种)、(三交种)、(双交种)、(综合杂交种)2、低温长日照作物有(蚕豆)、(小麦)、(大麦)、(豌豆)、(燕麦)、(洋葱)(油菜)3、化学诱变剂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烷化剂)、(叠氮化钠)(碱基类似物)4、我国农作物品种资源工作的方针是(广泛征集)、(妥善保存)、(深入
38、研究)积极创新,充分利用,为农作物育种服务为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服务。5、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有注意亲本的选择和组配,还有(染色体预先加倍法)、(桥梁法)、(采用特殊的授粉方法)、(补施植物激素法)6、自交的遗传效应表现在(自交使杂合的基因型逐渐趋向纯合)、(自交引起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自交引起杂合基因型的后代生活力衰退)7、作物配合力可分为(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8、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稻种资源库分级是(短期库)、(中期库)、(长期库)9、六倍体与八倍体小黑麦的共同伏点是(抗寒)、(抗旱)、(抗病)、(耐瘠薄)、(耐盐碱)(丰产,优质)10、在杂交育种中去雄的方法主要有(
39、人工去雄)、(化学杀雄)11、选择育种的程序是(选择优良变异的个体)、(株行试验)、(品系比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12、利用杂种优势必需的基本条件是(有纯度高的优势良亲本品种或自交系)、(有强优势的杂交组合)、(繁殖与制种工序简单易行,种子生产成本低)13、作物抗性的保持主要采取的方法有(抗源轮换)、(抗源聚集)、(应用多系品种或混合品种)、(抗源合理布局)14、诱变育种在改良各种植物中,以改良如下性状为最多(提高产量)、(植株矮化)、(早熟性)、(抗病性)15、制订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国民经济需要和生产发展的前景)、(当地现有品种有待提高和改进的主要性状)、(育种目标的具体化和可行
40、性)、(品种的合理搭配)16、作物育种目标是(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17、种子资源的类别,按其来源分为(本地的)、(外地的)、(野生的)、(人工创造的)18、植物多倍体的种类(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19、用系谱法进行杂种后代处理时,各世代材料系统编号在下面材料中为F2代的植株有(棉花)、(大豆)、(水稻)、(小麦)20、用系谱法处理杂种后代,各世代都予以编号请指出互为姊妹株是(F3代)、(F4代)及其以后世代。21、在育种实践中,一般将雄性不育性分为(细胞核雄性不育性)、(细胞质雄性不育性)22、作物抗病性从寄主和病原菌小种的关系上可分为(垂直抗性)、(水平抗性)23、
4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是高产、稳产、优质、适应性强。24、单倍体产生主要是(不正常的受精过程)、(孤雌生殖)、(孤雄生殖)、(无配子生殖)25、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有(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单籽传法)26、作物抗病性从表现形式上可分为(避病)、(抗病)、(耐病)、(感病)27、远缘杂种夭亡,不育的原因(核质互作不平衡)、(染色体不平衡)、(基因不平衡)28、系统育种(选择育种)的实质是(优中选优)、(连续选优)29、加速良种繁殖的方法有提高繁殖系数、一年多代繁殖。30、为了便于研究和利用杂种优势,需要对杂种优势的大小进行测定,常用的方法有(平均优势法)、(超亲优势法)、(
42、对照优势法)31、为保持品种的抗病(虫)的稳定、持久、抗源要(轮换)、(聚集)、(应用多系品种或混合品种)、(合理布局)32、近十多年来,为了破除自交不亲和性,保存和繁殖自交不亲和系的较好的方法有(蕾期授粉法)、(花期盐水喷雾法)、(利用保持系繁殖自交不亲和系)33、测定配合力的方法有(顶交法)双列杂交法又叫(轮交法)(多系测交法)34、应用单倍体技术于育种工作有如下优点(加速育种材料的纯合)、(提高选择效果)、(缩短育种年限、节省人力、物力)35、采用抗病品种以防治病虫害是(最经济可靠)、(简便易行)、(效果稳定的方法)36、在杂交育种中,杂交方式有(单交或成对杂交)、(复交)、(多父本授粉
43、)、(回交)37、高温短日性作物有(水稻)(大豆)、(玉米)、(谷子)38、克服远缘杂种夭亡、不育的方法(幼胚的离体培养)、(杂种染色体加倍法)、(回交法)、(延长杂种的生育期)39、异交作物有(玉米)、(黑麦)、(甘薯)、(向日葵)、(白菜型油菜)、(甘蔗)、(甜菜)、(蓖麻)、40、人工诱导产生多倍体的物理因素有(温度骤变)、(机械损伤)、(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离心力)41、诱变处理材料的选择(高产综合性状好)、(适应性良好)、(稳定一致的品系)(多倍体作品种)(愈伤组织)42、测定配合力的时间有(早代测定)、(中代测定)、(晚代测定)43、选育不育系的方法(广泛测交)、(选优回交)44
44、、人工诱导单倍体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从双生苗中选择)、(利用半配合)、(利用远缘花粉授粉)、(利用延迟授粉)、(利用诱发单倍体基因及核质互作)(利用理化因素诱变)45、常异交作物有(棉花)、(甘蓝型油菜)、(芥菜型油菜)、(高粱)、(蚕豆)、(粟)46、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成功例子有(异源多倍体小黑麦)、(三倍体甜菜)、(同源四倍体荞麦)47、自花授粉作物有(水稻)、(大麦)、(燕麦)、(豆类)、(芝麻)、(马铃薯)、(亚麻)、(烟草)(小麦)(花生)48、作物育种常用的选择方法(系统育种法)、(杂交育种法)、(诱变育种法)、(倍性育种法)、(无性繁殖育种法)(回交育种法)(抗病虫育种)(抗逆性育种
45、)49、远缘杂交后代的分离特点(分离无规律性)、(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倾向)、(分离世代长稳定慢)50、鉴定单倍体的方法(间接鉴定)、(直接鉴定)、(遗传标志法)51对自交系的基本要求(基因型纯合,表型整齐一致)、(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具有优良的农艺性状)五、育种单选1、机械混杂是:(从播种到收获脱粒、运输、贮藏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发生的混杂)2、半同胞轮回选择亦称为:(一般配合力轮回选择)3、作物的免旱性和耐旱性属于真正的抗旱性;免旱性的主要特点大都表现在形态结构上,而耐旱性的主要特点则大都表现在:(生理上)4、在选育自花授粉作物的受多基因控制的抗多种病(虫)害的品种时,可用于Je
46、nSen倡导的:(双列选择交配法)5、在选择异花授粉作物的,由多基因控制的抗多种病(虫)害的品种时,可采用:(轮回选择法)6、选育抗病(虫)时,如果本地推广品种的农艺性状优良但不抗病(虫),而另一抗病(虫)品种的抗性是由单基因或少基因控制的应用:(回交法)7、自然发病条件下的田间鉴定是鉴定抗病性的:(最基本方法)8、抗病性田间鉴定一般需要专设病圃,病圃中要均匀地种植感病材料作:(诱发行)9、作物抗病性的类别,从寄主和病原菌小种的关系上可分为:(垂直抗病性与水平抗病性)10、异源多倍体鉴定是根据:(育性程序)11、生理小种分化明显的病原菌群体,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大的小种为
47、:(优势小种)12、在一种病原菌中,按毒性差别划分出的类型,它们对某一品种的专化致病性有明显差异。这些类型就是:(生理小种)13、致病性常表现在毒性和侵袭力二个方面。毒性又称:(专化性致病性)14、寄主与寄生物,这种基因对基因关系:(不仅真菌病害而且细菌病毒、线虫甚至高等寄生性植物所致的病害也存在)15、以R1R2为两对抗性基因,a1a2分别对R1R2产生毒性,A1A2对R1R2无毒的。小种1号(a1a1A2A2)与小种2号(A1A1a2a2)杂交F2形成四种基因型:9A1A2,3a1a1A2,3A1a2a2,1a1a1a2a2则品种甲(R1R1R2R2)的抗病表现为:(全抗)16、以两对基因
48、为例,根据基因对基因学说,对2号生理小种(a1a1A2A2)表现抗病的品种是:品种(R1R1R2R2)17、以两对基因为例,品种甲的基因型r1r1R2R2,生理小种1号的基因a1a1A2A2,根据基因对基因学说,甲品种对1号小种表现为:(抗)18、1956年Fvor在亚麻锈病的研究中,从寄主与寄生物的角度出发,发现寄主的抗病基因与病原菌的致病基因间存在:(基因对基因的关系)19、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寄主植物与有害生物形成大体上势均力敌的动态平衡关系。但人类的农业活动和品种选育工作可逐渐改变这种动态平衡。如当垂直抗性品种大面积推广后相应的毒性小种变会大量繁殖增多,这就叫:(定向选择)20、18401845年引起爱尔兰全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