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香兰镇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干预队列研究教学文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佳木斯市香兰镇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干预队列研究教学文稿.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佳木斯市香兰镇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干预队列研究-大学二O一级攻读士学位研究生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书研究课题名称:佳木斯市香兰镇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干预队列研究研究生姓名:所属学科:指导教师姓名、职称:研究起止日期:201年月201年月201年月日一、选题的依据(包括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脑卒中属于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对人类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脑卒中导致患者死亡与残疾,给患者自身、家庭甚至于社会都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一般情况下,脑卒中发病急,病
2、情进展迅速,患者难以获得及时的治疗。同时,据报道,采用有效的措施对社区高危人群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地控制脑卒中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同时可以减少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改善人们的不良生活习惯。由此可见,必须对诱发脑卒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这具有着极为关键的意义。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包括选题的研究动态、趋势及主要参考文献)(一)脑卒中发病的高危因素分析1、高血压血压长期控制不佳可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称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包括: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室肥厚,逐步发展出现心肌收缩功能减退最终发生心力衰竭,有研究显示多数心力衰竭由高血压所致
3、;同时可能出现与之相关的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心脏合并症。高血压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心血管病,该病症患病率在中老年人群中最高,现在在世界范围内患有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人高达约10亿。因此,寻求有效诊断和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病证的方法是必须得到医学界的重点关注的。引起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的原因在于病患者长期的高血压,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高血压病,其病理过程与促进血压增高息息相关1。动脉血压升高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表现。动脉壁的结构分为内膜、中膜、外膜。单层的内配细胞组成了内膜,中膜则主要含有胶原、平滑肌细胞,这是弹性层的主要构成成分,所以这是中膜动脉弹性的缘由;而外膜的组成成分是胶原以及
4、成纤维。当弹性动脉发生结构上的变化时,动脉粥样硬化随之发生,在这个过程里,弹性纤维发生降解,弹性层打破正常的内在结构,并且发生断裂,继而引起动脉壁胶原的聚积以及交联。高血压病使得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加快。长期的高血压会引起全身小动脉发生病变,继而形成并加剧了动脉粥样硬化,主要表现在动脉平滑肌的增生和肥厚,以及胶原的合成2。在高血压病发生的早期,动脉壁的结构和功能甚至发生改变,这时候会影响到大动脉,而晚期则会波及中小动脉。根据相关研究,中央动脉的将硬度可以推测到患有高血压的机率3。由此可见,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仅是血管对血压升高的一种反应,更是引起血压升高的基础性病理原因。根据国外相关研究10,对社区居
5、民进行随访研究发现,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数量和血压水平的上升具有正相关的关系。由此可见,血压水平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发病具有剂量的反应关系。根据国外研究11,PP超过40mmhg会促使脑卒中发病率上升;研究发现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可以通过PP值来预测脑卒中的发病率。此外,除了PP以外,还有研究发现MAP是预测脑卒中发病因素的最重要血压指标。2、糖尿病在短暂性脑缺血独立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必须把糖尿病纳入短暂性脑缺血独立因素的范围之内。糖尿病(DM),属于一种常见性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升高,这是由胰岛素
6、分泌以及其存在功能方面的缺陷所引起的。糖尿病患者如果长期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会容易引起这些营养素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多个身体习惯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了糖尿病足、肾病、心脏病等等。糖尿病现今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并且该病会带来多种并发症,造成多脏器的损伤,与心血管病、癌症并排世界慢性致死性疾病的第三位。胰岛素的不正常分泌是患者患上糖尿病的主要原因,通常糖尿病患者会出现高血糖症状,一般来说,2型的糖尿病患者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含脂肪越多的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早期所出现的症状并不明显,会有轻度乏力、口渴,只有经过糖耐量试验才能确
7、诊。血清胰岛素水平在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糖尿病患者一般都患有血脂代谢异常,而血脂代谢的异常又会轻易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血脂检测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非常重要,这是预防糖尿病引起心血管疾病的一个有效方法,并且是治疗糖尿病用药的重要方向。对于糖尿病的初次患者而言,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可以观察到是有着明显的联系的,要阻止糖化血红蛋白形成就要注重对血糖的控制。现今,在我们的临床工作上,空腹血糖应用到诊断和治疗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应用于早期诊断和监控治疗糖尿病轻症和隐性的并发症。同时,对于糖尿病伴随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而言,可以通过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诊断,随着患者病情的严重
8、化,患者体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会有所升高4。D二聚体(DD),属于一种分子标志物,主要由纤溶酶降解交联纤维蛋白而产生,该种分子标志物具有着较强的特异性,用于对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进行标记,可以对血栓的形成进行准确的判断。D二聚体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可以对患者体内病理性凝血与纤溶的变化进行反应。D二聚体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在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血糖过高容易导致患者的血管的内皮出现损伤,降低内源性纤溶的活性,引起微血栓并导致D二聚体水平升高。根据研究实验表明,在糖尿病并发症发病之前,如果对血糖浓度进行及时有效地控制,D二聚体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纤维蛋白
9、原,属于一种凝血功能类的蛋白质,主要由肝脏合成,血糖过高导致患者的血小板遭到一定的损伤,同时也损伤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引发血管发生病理变化,此时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促进微血管病的发病。综上,可见糖尿病发病会导致患者颅内血管发生粥样硬化改变,并且导致微血管的病变发生。3、高血脂症高血脂症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出现脂质紊乱,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导致患者的血清胆固醇增多、甘油酯增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5。该疾病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
10、皮沉积所引起的动脉硬化。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不少人是由于其他原因进行血液生化检验时才发现有血浆脂蛋白水平升高。病患者在正常饮食的状态下进行12小时到24小时的禁食,然后对其血脂水平进行测试,每周检测两次,如果检测结果显示,血清胆固醇在5.7mmol/L以上,或者甘油三酯超过1.7mmol/L,或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1.04mmol/L,则可以被确诊为患有高血脂症。根据国外研究报道12,血清TC每增加1单位,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将上升1.2倍;然而,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
11、TC升高同时出现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会减低。根据美国相关研究报道,发现男性人群的血清TC水平上升和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具有正相关的关系,但是和出血性脑卒中的死亡率呈现出反向变动的关系。4、颈椎病颈椎病作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独立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主要体现在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根据相关研究结果可见,与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相对比,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颈椎病的几率更加大,可见在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颈椎病成为一个重要的发病原因6。颈椎病属于一种颈椎间盘推行性疾病,继而引起颈椎间关节周围组织受损的慢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身上和文职人员身上。该疾
12、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在于颈椎间盘退变和突出,继而引起颈椎周围组织以及结构发生病变,按照不同的症状以及体征特点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包括了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以及椎动脉型,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针对该种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了物理方法和药物治疗方法,物理方法需要一定的医疗设备,因此在实际的应用方面存在着局限性。而采用中药药物治疗方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上具有明显的疗效。通常而言,该疾病患者长期低头导致颈椎周围肌肉出现长期劳损的情况,进而导致肌肉过度紧张痉挛,破坏了颈椎本身的稳定动力系统,促使骨质增生和其他方面组织发生病变
13、,因此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根据中医理论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颈肩痛,主要发病原因在于患者肝肾亏虚,筋骨劳损,骨锥内生,疲劳过度导致精血过度消耗,气血失去平衡,最终对颈部经脉气血正常运行造成了影响。5、心脏病在短暂性脑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当中,心脏病占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心脏病患者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卒中的几率更加高。根据相关的报道显示,发现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心脏病患者需要面临更加高的发病风险,心源性栓子脱落,有力的证明了通过微栓塞机制可以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7。心脏病和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之间具有着环环相扣的关系。6、其他危险因素具有长期的吸烟酗酒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血管的疾病,具有
14、更高的短暂性脑缺血发生率8。由于长期吸烟酗酒,患者体内的血管内皮受到破坏,并且因此而造成血管狭窄。根据相关的研究报道显示,喝酒过度容易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和卒中的发生。同时,根据新研究发现,引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还包括了其他的因素,例如长期服用避孕药、家族遗传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等。根据国外研究报道13,对没有心血管疾病的男性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每天饮酒量不超过30g或者每天饮酒次数不超过2次的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不会因此增加;但是,这种关系会受到饮酒方式和类型的影响,饮酒量越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风险越大。(二)脑卒中的发病机制1、微栓塞微栓塞,是引发短暂性脑缺血的重要发
15、病机制,由Fisher所提出,在微栓塞学说中,微血栓是通过血流分层平流的现象来实现栓子在同一血管分支中的反复运动而形成的,小动脉由于受到反射性的刺激而发生痉挛,进而引发脑缺血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刻板类似的情况反复的出现,内皮细胞在栓塞血管反复受到刺激的情况下,溶栓酶的分泌更加旺盛,促使小栓子得以溶解,改善临床症状。微栓子来源于颈内动脉狭窄处所脱落的血栓或者动脉硬化斑块,或者由于心脏的颤动引起血栓形成与脱落,所脱落的血栓子进入血液循环中,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血压的突然升高促使斑块发生脱落,导致小动脉发生阻塞,进而引发局部缺血症状的出现,但是小栓子容易破碎和溶解,随着血液循环栓
16、子被运输到血管更远的部位,血流恢复,症状得以缓解。针对微血栓的发病机制与原理,采用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短暂性脑缺血的复发率,对斑块脱落的血管部位的溃疡面进行修复,从而促进创面的愈合,避免新血栓的形成。2、血液动力学改变血液动力学改变,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病机制中占有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在血液动力学改变机制中,基于血管发生硬化或者动脉血管发生严重的狭窄,此时如果患者血压下降,发生硬化或者严重狭窄的血管血流会明显降低,从而导致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生,当患者血压升高猴脑缺血的症状会得到缓解。因为当发生硬化的血管在血压降低的过程中,由于血管硬化缺乏足够的弹性,血管自身失去或者降低了调节能力,难以维持稳定
17、的局部脑血流状态;此外,血液黏度的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以及血小板功能的增加,导致整个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并且对微循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3、脑血管痉挛、狭窄、受压脑血管痉挛、狭窄、受压,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血管痉挛在高血压、微栓子对脑部小动脉的刺激作用下,脑部小动脉受到严重的损伤,出现长时间的严重的收缩,促使血流量发生明显的降低,导致局部脑缺血的发生。根据临床实践发现,血管痉挛的发生原因包括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外科手术、脑栓塞、脑血管造影。颈部动脉受压容易导致椎动脉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通过MRA检查技术可以对血管管径的受压情况和狭窄的发生情况进行深入的观察。在椎动脉发生
18、粥样硬化的时候,管腔出现狭窄,同时伴随颈椎病,椎动脉极其容易受到压迫,进而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出现,例如在过度头部活动、突然颈部活动的时候,脑供血不足的情况就会出现。(三)脑卒中治疗方法与护理方法1、药物治疗(1)抗凝治疗抗凝治疗适用于没有明显禁忌症的患者,其禁忌症包括了没有出血倾向、没有肝肾疾病、没有溃疡病以及严重的高血压疾病等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如果经过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后,疗效不明显的可以选择抗凝治疗。通过抗凝治疗可以对由于血栓脱落造成血管内壁溃疡的内膜面进行充分的修复,避免微血栓的形成,减少甚至防止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生,从而有效地避免脑梗死的发病8。现在常用的抗凝药物为肝素制剂
19、,尤其是低分子肝素。(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多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选择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剂量控制在50-150mg/d之间,或者使用ASA和潘升丁缓释剂进行治疗,小剂量,每天服用两次。对于高危人群和阿司匹林不良反应者,可以选择使用氯吡格雷,剂量为75mg每天。在选择使用噻氯匹定的过程中,应当对血常规进行检测。对于短暂性脑缺血症状发作比较频繁的患者,应当采用静脉滴注的方式来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3)降纤治疗对于纤维单蛋白原含量出现显著升高或者频繁发作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降纤酶或者巴曲酶进行治疗。通过降纤治疗可以有效地对纤维蛋白的含量进行降低,从而降低血液的粘度,对血小板和红细胞的聚集进行抑
20、制,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促使毛细血管变得更加通畅,缓解血管所受到的阻力,对微循环进行有效地改善,避免血栓形成。(4)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主要指的是尼莫地平,该药物对脑血管具有着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有效地对血管痉挛进行防止和抑制,对因为肾上腺受体介导所引起的血管收缩进行抑制,可以对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进行改善,对脑部微循环进行有效地改善,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代谢,保护脑部受损部位。(2)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中具有理想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相关的报道显示,超过半数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脑部血管发生梗塞的区域发生供血动脉病变的情况,形成动脉斑块,狭窄,甚至于闭塞,必须对
21、颈动脉、椎动脉以及其他血管病变的情况进行及时的诊断与治疗,采用内膜切除术可以有效地减少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情况。颈部动脉狭窄和脑卒中的发生存在极大的关系,颈部动脉狭窄患者具有极高的脑卒中发病率。针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传统的药物治疗方式难以有效地对病情进行控制。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中得到了临床应用,并且获得了明显的疗效。尤其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具有疗效高、创伤小的优点,具有着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采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进行治疗之前,应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了病患者病变血管的情况、侧支循环情况、手术的路径、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
22、症等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有效地提高手术的科学合理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的改善。本文研究对象在手术的过程中出现手术并发症,心动过缓,斑块脱落,血压下降,基于充分的术前准备,因此有效的处理并发症的情况。此外,在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还包括了:第一种,术后假性肿瘤的出现,由于肝素抗凝的治疗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大剂量使用,导致穿刺点难以愈合,必须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局部压迫止血的措施,同时建议使用缝合器,以此减少术后假性肿瘤的出现。第二种,高灌注综合征,这种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动脉狭窄程度较为严重伴随高血压的患者,动脉的扩张增加了颅内血流量,引起脑过度灌注
23、综合征的发生,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癫痫等等,甚至出现同侧颅内出血的情况。针对高灌注综合征,应当对该并发症患者进行有效的处理,包括了控制血压、进行脱水治疗、止痛治疗、抗癫痫药物治疗等等对症治疗。为了预防高灌注综合征的发生,应当在治疗血管狭窄后对血压进行严格的控制,把血压水平控制在基础血压水平或者稍低的血压水平。根据相关报道证明9,与椎基底动脉支架植入术相对比,颈动脉颅外段支架植入术更容易出现栓塞的情况,采用保护伞下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比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保护伞技术可以有效地降低栓塞的发生率,主要包括了两种技术,第一种是球囊保护技术,也就是远端球囊阻
24、断、抽吸和冲洗技术,通过该种保护伞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颈动脉支架植入术过程中闹栓塞并发症的出现,但是在操作上具有一定的难度与复杂性,在操作的时候容易由于长时间对颈动脉血流进行阻断而增加了脑血流动力,继而增加脑缺血发生的风险,并且难以对较大的斑块碎片进行彻底地清除。第二种保护伞技术是采用远端栓塞保护装置,也就是采用颈动脉保护伞,该种技术可以在不影响脑血流灌注的前提下对手术过程中的脑部进行保护,不仅可以吧较大的斑块碎片和血栓进行阻断和清除,而且不影响脑部血流的正常运行,因此有利于降低闹栓塞的发生,减少脑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在保护伞技术的作用下,患者狭窄部位预扩张和后扩张得到了更加有效地保护,由此减
25、少了手术过程中血栓脱落而引发闹栓塞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在诱发脑卒中的高危影响因素中,脑动脉狭窄是高危因素之一,仅仅通过传统的药物治疗,脑缺血的复发情况依然很高,所以针对确诊为颅内外动脉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必须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和颅内球囊学院成形术在轮内动脉狭窄的治疗中,逐渐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临床用。综上所述,导致脑卒中发病的高危因素来自于多方面,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颈椎病、心脏病以及其他的不良因素。应当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控制,可以明显的降低脑梗死发生的可能性。必须采用有效的方式来预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独立的危险因素
26、从而有效地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几率,进而避免脑卒中的发病。在本文中主要通过对本研究通过对佳木斯市香兰镇脑卒中高危人群危险因素的调查,并对其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寻找预防脑卒中发病的有效预防措施。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一)一般资料对照队列:选择2012年5月-2012年6月年龄超过40岁以上的既往无脑卒中病史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一共6000名,开展脑卒中危险因素调查(基线调查)和体格检查,筛查高危对象。干预队列:2015年5月-2015年6月,3年后对参加过基线调查者随访,随访内容和基线调查一样。在干预队列中,包括干预人群和新增人群,一共6000人。本次项
27、目任务重点针对既往已筛查人群开展面对面筛查和跟踪及综合干预,要求面访率不得低于85%。在干预队列,对基线调查筛查出的高危人群进行综合干预,综合干预要求在询问包括生活方式、家族史、心脑血管病史及相关疾病史的内容并完成体格检查后才能完成对筛查对象的风险等级判定。重点是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预防与控制,同时对居民进行大众健康教育。对照队列则顺其原有医疗条件,不予干预。(二)研究方法1、调查的内容: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等;病史资料:脑卒中、短暂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房颤动、吸烟、喝酒、明显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卒中家族史、冠心病、颈动脉狭窄。2、体格检查:
28、采用台式血压计,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血压测量。每个调查对象连续测量3次,采用平均值作为取值。详细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对于高血压患者需要填写平常血压水平以及平常血压测量频率。3、人体测量:人体测量包括身高测量、体重测量4、血样采集:在调查当天清晨采集调查对象的空腹静脉血,量为5毫升,使用离心管保存,现场进行低温离心,将血浆和血清分别装在不同的Eppendorf管,及时送到当地实验室进行低温保存,保存温度需要设置为-20摄氏度。5、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内容包括:(1)血糖指标: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2)血脂指标: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9、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6、颈动脉超声检测:新检出高危人群、既往高危人群中未做过颈部血管超声者、既往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发现颈动脉狭窄50%人群必做。超声检查的项目包括内膜IMT、斑块、颈动脉血管狭窄或者闭塞的情况、支架术以及支架术后再狭窄情况、内膜剥脱术以及内膜剥脱术后情况。(三)统计学方式采用了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对数据样本进行t检验,P0.05表示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和进度2012年5月-2012年6月:基线调查,人群筛查,记录数据;2012年7月-2012年9月:整理基线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
30、分析;2012年7月-2015年4月:采取高危因素干预措施;2015年5月-2015年6月:随访调查,内容和基线调查内容保持一致;2015年7月-2015年9月:整理随访调查的数据,统计分析;2015年10月-2015年11月:撰写论文,发表论文五、课题研究预期效果(一)对比干预队列和对照队列脑卒中患者的基本特征(年龄、性别、心脏病发病率、糖尿病发病率、高血压发病率、吸烟率、饮酒率、BMI、SBP、DBP);(二)对比干预队列和对照队列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六、创新点和不足(一)不足:1.问卷调查时间较短,收集数据不足2.收集过程可能出现群众不配合,与导师及时联系和沟通;3、筛查对象以前期接受
31、过筛查的人群为主,原则上不再新开筛查点和新增筛查对象;(二)创新点:本文调查内容变化由单项评估向全面评估转变,提升数据采集标准,提高数据质量。参考文献1李治.SES与高血压控制对老年人脑卒中发病和死亡的影响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2013(04)2黄裕立.高血压前期和心脑肾血管风险相关性的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2014(05)3鞠炜仙,刚宝芝,王颖,赵庆杰.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9(04)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制订委员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5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
32、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6史怀璋,李斗,李慎茂,凌锋.经DSA分析100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华人患者的病因特点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5(10)7何国厚,张晓东,罗国君,刘开胜,黎华,陈鸿梅.DSA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因诊断中的价值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03)8余传庆,张梅,薛敏,宫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分布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0(03)9王宝军,李美琳,刘国荣,李月春,贺英,王建利,于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影像学表现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05)10Bonaventur
33、eA,KurthT,PicoF,Barberger-GateauP,RitchieK,StapfC,etal.Triglyceridesandriskofhemorrhagicstrokevs.ischemicvascular-events:TheThree-CityStudy.Atuherosclerosis.2010,210(1):243-248;11ZiaE,HedbladB,Pessah-RamussenH,BerglurndG,JanzonL,GE.Bloodpressureinrelationtotheincidenceofcerebralinfarctionandintracer
34、ebralhemorrhage.Hypertensivehemorrhage:debatednomenclatureisstillrelevant.Stroke.2007,38(10):2681-2085;12VasanRS,LarsonMG,LeipEP,EvansJC,ODonnellCJ,KannelWB,etal.Impactofhigh-normalbloodpressureontheriskofcardiovasculardisease.NEnglJMed.2001,345(18):1291-1298;13MukamalKJ,AscherioA,MittlemanMA,Conigr
35、aveKM,CamargoCAJr,KawachiI,etal.Alcoholandriskforischemicstrokeinmen:theroleofdrinkingpatternsandusualbeverage.AnnInternMed.2005,142(1):11-15;技术路线图确定现场研究人群填写调查同意书,收集资料,采集血样基线调查实验室检测,检测血糖、血脂等指标测血压,量身高、体重,调查对象基本资料、病史资料、生活习惯等资料记录随访研究,2014年随访,收集脑卒中病例和死亡病例统计分析,分析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指导教师意见:签字:年月日学术带头人审查意见:签字:年月日学科带头人审查意见:签字:年月日学院(部)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字)盖章年月日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