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各地高三语文模拟卷【古代诗文阅读题】精选练十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2294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8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各地高三语文模拟卷【古代诗文阅读题】精选练十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22年各地高三语文模拟卷【古代诗文阅读题】精选练十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各地高三语文模拟卷【古代诗文阅读题】精选练十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各地高三语文模拟卷【古代诗文阅读题】精选练十附答案解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各地高三语文模拟卷【古代诗文阅读题】精选练十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春,李善长等率群臣奉太祖即吴王位。太祖以国之所重,莫先宗庙郊社, 金有司建圜丘于钟山之阳,建方丘于钟山之阴。己已,典营缮者以宫室图讲。太祖见雕琢奇丽者, 命去之,谓中书省曰:“吾节俭是宝,民力其毋弹乎!”十一月圜丘成,太祖出视,世子从行。 太祖因命左右导之,遍历农家,观其居处饮食器用。还,谓之曰:“夫农终岁勒动,不得休息,其 所居不过茅茨草户,所饮食不过菜羹糊饭,而国家经费皆其所出。必念农之劳,使之不苦于饥寒。” 太祖洪武元年,

2、即皇帝位。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H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在安养牛息之 而已二月,定卫所官军及将帅将兵之法。有事征伐,诏总兵官佩将印领之,既旋,则之所佩将印 工权皆出于朝廷,不敢有专擅。丙辰,禁宦官预政典兵。上日:“汉唐末世,皆为宦官败栽。” 二年秋,命吏部定内侍诸司官制。上曰:“古时此辈所治,止于酒浆醯醯,司服守跳。驭之之道, 但当使之畏法,不可使之有功。有功则骄恣,畏法则检束。”冬十月,诏天下郡县立学。上谕中书 省臣曰:“朕谓治国之要,教化为先。教化之道,学校为本。今京师虽有大学,而天下学校未兴, 宜令郡县皆立学。”八年春,诏天下间里皆立社学,延师儒教子弟,有司以时程督,谕曰:“致治 在

3、于善俗,善俗在于教化。教化行,虽闾闾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谷应泰曰:“太祖以淮西布衣.仗剑讨乱,十五年之间,遂成责业。然身在行间,手不辍书, 遍考百王之迹,深明治乱之故。观其惩官寺之失而禁内官预政,惩藩镇之变而制武臣不预兵食,祸 本乱阶,防维略尽。至于立宗庙,建学校无不损益质文,斟酌美备。观其开国,规模弘远矣。”(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日/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B.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日/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C.天下府州县官来

4、朝/陛辞/上谕之日/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D.天下府州县宜来朝陛/辞/上谕之日/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要在安养/生息之而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郊社,祭天称郊,祭地为社,文中指祭祀天地的场所,方丘为郊,圜丘为社。B.世子,原指天子、诸侯的嫡子,明清两代用来指称亲王嫡子,以别于“太子”。C.卫所,明代军事机构,设于京师和各地郡县,一卫所辖有五千余人,卫下设所。D.社学,在乡里设立的学校,与县学、郡学等构成明朝较为完备的地方官学体系。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太祖审阅宫室设计图,让人删去其中

5、奇丽的设计。他认为要崇尚节俭,不能为兴建宫室而滥用 民力。B.明太祖借视察圜丘的时机,让世子遍访农家,了解他们的吃穿用度,以此教育世子要体恤百姓的 劳苦。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仲淹言/今边城之备十/有五七/关中之备十/无二三/若昊贼深入/乘关中之虚/东阻涌 关/隔两川贡赋/则朝廷不得安枕矣/B.范仲淹言/今边城之备十有五七/关中之备十无二三/若昊贼深入/乘关中之虚/东阻潼关/ 隔两川贡赋/则朝廷不得安枕矣/C.范仲淹言/今边城之备/十有五七/关中之备/十无二三/若昊贼深入/乘关中之虚东/阻潼 关/隔两川/贡赋则朝廷不得安枕矣/I).范仲淹言/今边城之备十

6、有五七/关中之备十无二三/若昊贼深入/乘关中之虚东/阻潼关/ 隔两川/页赋则朝廷不得安枕矣/.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康定,宋仁宗赵祯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如“建元” “贞观”“康熙”。B.清野, 清除战区附近的房屋、树木,转移附近的人口物资等,使敌人掠夺不到东西.C.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或超越本份的称号,如“夏国主”即李元昊冒用的帝王称号。D.阙下,“阙”原指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阙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也可指京城。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元昊行事狡猾,派人假装与范雍通好言和,获取范雍的信任,让其不设防备,

7、不久率领大军攻打 各市。B.范仲淹改革军制,御敌有方。他反对以官职高低决定出征次序,而是选拔人才,据贼兵多寡来分 派将领。C.元昊假意求和,范仲淹亲自写信详细陈述利害,元昊却攻打渭州且回信言辞傲慢,范仲淹怒毁书 信。D.任福一向不抚恤士兵,又分兵出击求利,招致大败,死伤惨重。死者家属招魂哀号,韩琦见状, 哀痛不已。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春夏徙兵就食,可省汆十之三,他所减不与。(2)韩琦闻之曰:“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命诸将戒严而自行边。14 .北宋与西夏最终和议,促成双方和议的因素有哪些?(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

8、16题。杂诗十二首(其四)东晋陶渊明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O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10觞弦肆朝日,尊中酒不燥。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孰若当世土,冰炭满怀抱。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取!【注】谢灵运有诗亦云:“一随往化灭,安用空名扬?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第二句借用典故,寄托了诗人“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心愿B.三四句既写出了诗人时骨肉亲情的眷恋,也喑示了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C五六句写诗人终口纵情沉湎于饮酒扰琴,展现了诗人归隐生活的自在随心。D.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率,蕴含哲理,体现了陶诗“淡而有味”的风格。16 .诗歌后四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

9、态度?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两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光与竹柏的影子,想象清奇,趣味盎然。(2)庄子逍遥游中,以宋荣子为例,指出他能做到不介意世人的赞誉或指责的原因在于:(3)淮南子原道训中有“夫建钟鼓,列管弦”的记载,从此“管弦”作为乐器的泛称或音乐 的代称,常出现在古代诗文中,如:,。1. .B (范仲淹言:“今边城之备十有五七,关中之备十无二三,若吴贼深入,乘关中之虚,东 阻漳关,隔两川贡赋,则朝廷不得安枕矣。”)1LC (宋仁宗所赐“夏国主”并非是帝王称号,而是

10、宋仁宗授予的封号,宋仁宗与西夏主是君 臣关系。)12. D (“任福一向不抚恤士兵”错误,指任福所带所统帅的都不是他平时所带领的部队。)13. (1)春夏时转移士兵到有粮食吃的地方去,可省去买粮的十分之三,而其他方面(军费) 的减少还未包含在内。(得分点:徙:转移;就食:到有粮食吃的地方去;余:买粮;与:参加。)(2)韩琦听说这件事说:“没有约定而请求议和,这是敌人的计谋。”命令各将领戒严并亲 自巡行边境。(得分点:约:约定;和:议和;者也(判断句);行边:巡行边境。)14. 元吴方面:多年征战,久攻不下,困乏疲惫,主动上书求和;边贸暂停,羌人心生怨 恨,民心不稳,需要议和。宋仁宗方面:西部边

11、防用兵日久,伤亡惨重,宋仁宗心里厌战,希望议和。(每点1分,如有 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15. C (“纵情沉酒”理解有误,诗句中的“肆”意为“陈列,摆设”。另外,“沉酒”的感情 色彩也不对。)II16. 示例一:后四句表达了作者鄙弃虚名,追求心灵的自由、平和快乐的人生态度。通过 与“当世士”对比,以“冰炭”为喻,表现诗人不愿像“当世士” 一样,为名利所困,内心充满 矛盾冲突。“百年归丘垄”叹人生短暂,身随名灭,“用此空名道”用反问语气表达对“空名” 的鄙弃。(每点2分)示例二:追求心灵的自由、平和与快乐。通过与“当世士”对比,以“冰炭”为喻,表现诗 人不愿像他们一样,为名利所困,

12、内心充满矛盾冲突。人生短暂,身随名灭,不必为虚名所困用 “百年归丘垄”叹人生短暂,用反问语气表达对“空名”的鄙弃。(每点3分)(对题目两问分开作答或合并作答均可,分析时要体现“对比”“比喻” “反问”等手法。其 他答案若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2)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五.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八月,戊戌,魏博节度使田季安薨。召田兴为步射都知兵马使。十月,甲辰,以兴为魏博节度 使。兴感恩流涕,士众无不鼓舞。十一月,

13、辛西,遣知制诰装度至魏博宣慰,以钱百五十万缗赏军 士,六州百姓给复一年。军士受赐,欢声如雷。度为兴陈君臣上下之义,兴听之,终夕不倦,待度 礼极厚,请度遍至所部州县,宣布朝命。兴行朝廷法令,输赋税。诸军讨淮西久未有功,五月,上 遣中丞裴度诣行营宣慰,察用兵形势。度还言淮西必可取之状目.LJ观诸将惟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 功上悦丙申李光颜奏败淮西兵于时曲,淮西兵晨压其垒而陈,光颜不得出,乃自毁其栅之左右,出 崎以击之。光颜自将数骑冲其陈,出入数四,贼皆识之,矢集其身如胃毛。其子揽辔止之,光颜举 刃叱去。于是人争致死,淮西兵大溃,杀数千人。上以裴度为知人。二月,丁未,以度为司空、同 平章事。度在中书,

14、左右忽白失印。闻者失色,度饮酒自如。顷之,左右白复于故处得印,度不应。 或问其故,度曰:“此必吏人盗之以印书券耳,急之则投诸水火,缓之则复还故处。”人服其识量。 春,闰正月,己玄,裴度至京师,以疾归第,不能入见。上劳问赐费,使者旁午。三月,丙戌,薨, 谥日文忠。上怪度无遗表,问其家,得半稿,以储嗣未定为忧,言不及私。度身貌不逾中人,而威 望远达四夷。四夷见唐使,辄问度老少用舍。以身系国家轻重如郭子仪者,二十馀年。(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度还/言淮西必可取之状/且曰/观诸将/惟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功/上悦/丙申/李光颜奏败淮 西兵

15、于时曲/B.度还/言淮西必可取之状/且曰/观诸将惟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功/上悦/丙申/李光颜奏败淮 西兵/于时曲/C.度还言/准西必可取之状/且日/观诸将惟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功/上悦/丙申/李光颜奏败淮 西兵于时曲12D.度还言/淮西必可取之状/且日/观诸将/惟李光颜勇而知义/必能立功/上悦/闪申/李光颜奏败准 西兵/于时曲/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缗,古代钓鱼绳或者穿铜钱用的绳子,也是古代计量单位,文中指的是后者。B.淮西,唐朝根据山川河流将天下分为十道,设有淮南道;淮西原称淮南西道。C.同平章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简称,是唐代宰相名目之

16、一,始用于唐太宗。D.文忠,朝廷封给大臣的一种谥号-,谥号又有文武之分,文忠是给武官的谥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裴度接受朝廷任命前往魏博,将大笔的钱奖赏给军中的将士,还免除了魏博百姓一年的赋徭役, 将士们备受鼓舞,欢声如雷。B.淮西军压境,李光颜身先土卒,率领几个骑兵来回冲杀,他身上中了很多筋,却亳不退缩,最终 将士们拼死力战,击溃了淮西军。C.得知中书省的印章丢失的消息,大家惊慌失措,裴度却非常镇定,若无其事地喝酒,最终印章失 而复得,人们非常佩服他的胆识。D.裴度回到京城后,以生病为由待在家里,不接见任何人,唐文宗也不计较,从早到晚,派许多使 者到装度

17、家里慰问并给予赏赐。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子揽辔止之,光颜举刃叱去。(2)急之则投诸水火,缓之则复还故处.文末说裴度“以身系国家” “威望远达四夷”,哪些事最能印证作者时他这两个方面的评价? 请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寄岑嘉州杜甫不见故人十年余,不道故人无素书。愿逢颜色关塞远,岂意出守江城居。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日疏。谢眺每篇堪讽诵,冯唐己老听吹喔。 泊船秋夜经春草,伏枕青枫限玉除外 眼前所寄选何物,赠子云安双鲤鱼注岑嘉州:即岑参。出守江城:指岑参比京担任嘉州刺史。限玉除:谓久隔朝班。

18、玉 除,宫殿台阶。云安:严武去世后,杜甫失依离蜀,行经嘉州、渝州,至云安时因病滞留。双 鲤鱼:指书信。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13A.首联抒写与友人分别己久而且音信不通,平实的叙述中蕴含着深情。B.关塞阻隔,不想竟能同饮一江水,“岂意”两字表露诗人内心波澜。C.自己从秋至春随船漂泊无处停留,诗人以此倾诉了自己窘困的境遇。D.诗人虽卧病于青枫,却牵挂着朝廷,诗中流露出希望友人提携之意。16 .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庄子逍遥游中的“,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

19、说明“定 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李白蜀道难中的“”和“”两句,分别借林中鸟和月下鸟的鸣叫渲染 瑞道空寂苍凉的氛围,烘托蜀道之难。(3) “樽”指酒杯,也写作“尊”,在古代诗文中多与饮酒相关联,并表达作者饮酒时的心情,如 a,10. (3 分)【答案】A【简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句子的能力。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B项共有两处错误断点: 第一处在“颜”字后,“李光颜”是“勇而知义”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第二处是“于时曲”的 断开,“于时曲”是介词结构后置,不能断开。C项共有两处错误断点。第一处错误断点在“言” 字后,“淮西必可取之状”并非裴度直接说的话,而是作者的陈述,不应与“言”字

20、断开;第二处 错误断点在“颜”字后,B项中已作说明。D项共有两处错误断点:第一处在“言”字后,C项中已 作说明。第二处在“于时曲”前,B项中已作说明。本句的正确标点符号应是:度还,言准西必可取之状,且曰:“观诸将,惟李光颜勇而知义, 必能立功.”上悦。丙申,李光颜奏败淮西兵于时曲。11. (3 分)【答案】D【简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D项中的“文忠”是给文臣的谥号。12. (3 分)【答案】D【简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意内容概括和分析的能力。D项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有误。原文有关内容“裴度至京师,以疾归第,不能入见。上劳问赐贲,使者旁午。”大意应为“裴 度到达京城,由于身体疾病I可

21、到家中,未能入朝拜见皇上。”可见,他不是“以生病为由待在家里, 不接见任何人”。13. (8 分)【答案】(1)他的儿子抓住缰绳拦阻他,李光颜举起刀呵斥他的儿子离开。(译出大意给2分,“止” “去” 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14(2)如果急于追查此事,他们就会把印章扔到水里或者火里:如果暂缓追查此事,他们就会把 印章乂还回原处。(译出大意给2分,“诸”“缓”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简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根据上下文大致理解句意, 然后根据句中的特点,用现代汉语通顺地表达出来。要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 现象和虚词的用法,有特殊句式则应体现出

22、来。14. (3 分)【答案】裴度在手稿中为太子没有确定而担忧,却没有提及个人的事,说明他“以身系国家”: 四方夷蛮见到唐朝使者,总是向裴度年龄多少,是否还得到朝廷重用,说明他“威望远达四夷”。(答出第一点给1分,答出第二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 情给分。)【简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根据题目要求找出文本相关内容, 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按要求进行表述。文中在装度去世后叙述的“以储嗣未定为忧,言不及私”这件 事印证装度“以身系国家”,另一件事是“四夷见唐使,辄问度老少用舍”,这印证了裴度“威望 远达四夷”。附:参考译文(唐宪宗元和七年)八月,戊戌

23、(十二日),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节度副大使田怀谏) 将田兴召回,任命他为步射都知兵马使。十月,甲辰,唐宪宗任命田兴做魏博节度使。田兴感激朝 廷的恩典而流泪,将士们没有不欢欣鼓舞的。十一月,辛酉,唐宪宗派遣知制诰裴度到魏博宣扬政 令安抚百姓,用一百五十万缗钱奖赏军中将士,对六州百姓免除一年的赋税徭役。将士们得到赏赐, 发出了雷鸣般的欢呼声。裴度为田兴讲述君臣之间的大义名分,田兴倾听着,整个晚上都没有倦意, 他对待裴度的礼数非常周全,邀请裴度走遍他管辖的州县,向各处宣布朝廷的命令。田兴在魏博推 行朝廷的法纪命令,向朝廷缴纳赋税。各军讨伐淮西长时间定无建树,(唐宪宗元和十年)五月, 唐宪宗派遣御

24、史中丞裴度前往行营宣扬政令安抚百姓,察看采取军事行动的情况。裴度回朝后,陈 述了淮西肯定能够攻取的情况,而且说:“我观察各位将领,只有李光颜骁勇善战又深明大义, 定能够建立功勋。”唐宪宗很高兴。丙申,李光颜奏称在时曲打败淮西兵马。淮西兵马一大早紧挨 着李光颜的营垒结成阵列,李光颜无法出兵,便自行毁除本军周围的栅栏,派出骑兵攻击淮西军。 李光颜亲自率领几个骑兵冲向淮西军阵列,多次冲进去又杀出来,敌人都认识他,箭像刺猬毛一般 集中在他的身上。他的儿子抓住缰绳拦阻他,李光颜举起刀呵斥他的儿子离开。在这种情况下士兵 们拼死力战,淮西兵马大规模地溃退,被杀死了数千人。唐宪宗认为装度知人善任。(唐敬宗宝历

25、 二年)二月,丁未,唐敬宗任命裴度做司空、同平章事。裴度在中书时,左右官吏忽然报告印章丢 失了。听到这个消息的官吏大惊失色,裴度却神态自若地喝酒。不久,左右官吏又报告说印章在原 处找到了,裴度没有应答。有人问他是什么缘故,裴度说:“这肯定是官吏偷走印章拿去印制文书 罢了。如果急于追查此事,他们就会把印章扔到水里或者火里;如果暂缓追查此事,他们就会把印 章又还回原处。”部下们都佩服他的见识和气量。(唐文宗开成四年)春季,闺正月,己亥,裴度 到达京城,由于身体疾病回到家中,未能入朝拜见皇上。唐文宗派使者到裴度家中慰问赏赐,使者 很多。三月,丙戌,裴度去世,朝廷追赠谥号为文忠。唐文宗对裴度没有留下临

26、终前所写的章表感 到奇怪,问他的家属,找到一份没有写完的手稿,把太子没有确定当作担忧,不提及个人的要求。 裴度的身材和相貌并未超过一般人,但威望却远达周边的夷蛮。周边的夷蛮见到唐朝使者,总是问 裴度的年龄大小和有没有得到朝廷重用。裴度像郭子仪一样,都是用自己的身家性命维系国家安危 的重要人物,时间长达二十多年。15. (3 分)【答案】C15【简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诗歌鉴赏的能力。此类试题着重考查理解诗句意思、归纳内容要点、 评价艺术手法、作者观点态度和诗歌风格特点等能力。“随船漂泊无处停留”的理解不正确。“泊 船”的意思是把船停留下来。“秋夜经春草”是慨叹时光流逝的迅疾,停泊云安,转眼之间已

27、是秋 去春来。16. (6 分)【答案】想念友人之情。与友人久隔两地,音信不通,思念不已。颇感意外之喜。对友人 出守江城颇感意外,对即将共饮一江水感到欣喜。身世窘迫之叹。时光易逝、岁月蹉跖,身处窘 境的诗人心生无可奈何的感慨。(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如希望友人提携等,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简析】本题主要考查概括诗歌情感和分析鉴赏诗句的能力。标题中的“寄”字表明此诗是写 给友人之作。前两句道出二人分别至今已有十年光景,其间音信不通,抒发了对故人的无限思念之 情。第三句至第六句写出关塞阻隔,音信不通,很难见到故人一面,却意外得到岑参出守的消息, 想到阔别多年的旧友即将共饮一江之

28、水,内心欣喜。诗歌的最后六句先以“谢吼”喻岑参,以“冯 唐”自比,期望他在朝中推介自己。接着,向友人倾诉了自己当前栖泊的窘境,慨叹时光流逝的迅 疾,停泊云安,转眼已是秋去春来。而长久地停滞云安,诗人感到很烦恼,但又无可奈何。他借此 委婉地告诉友人,自己虽卧病于青枫,却希望得到朝廷任用。17. (6 分)【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但见悲鸟号古木又闻子规啼夜月(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给分。)(3)示例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示例二:人生如梦一尊还爵江月示例三: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六.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

29、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题。苏武传班固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天汉元年,且鞋侯单于初 立,恐汉袭之,乃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武帝嘉其义,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乃遣武与副中郎将张 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土斥候百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缴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日: “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阕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 与战。绥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日:“事 如此,此必及我。见犯

30、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怒,欲杀汉 使者。16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卫律惊, 驰召医。武气绝,半日复息。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苏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日:“汉使张胜谋杀单 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日:“副有罪,当相坐。”武日: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日:“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 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育草野,谁复 知之! ”武骂

31、律日:“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 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 从我始矣。”律知武终不可肋、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轼,轼乳乃得归。武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 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 为燕王所讼,子又

32、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 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B.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 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C.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 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I).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

33、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 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古代文化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字”,在古代,男子20岁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称字以表示对别人 的尊重。A. “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更单于,之 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B. “相坐”,又叫“连坐”,指凡犯谋反等大罪者,只有与其有牵连的直系亲属才会被治罪。C. “节”,是符节,以竹为竿,上缀有耗牛尾。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正由于使 臣持节,故此“使节”联称,延用至今。

34、12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武是在汉与匈奴关系有所改善,矛盾有所缓和的时候出使匈奴,本不该有危险,然而张胜私下 支持虞常等人的谋反行动,导致了苏武被匈奴扣留。B.苏武“引佩刀自刺”,卫律的反应是“惊”,单于的反应是“壮其节”,这一惊、一壮的细节描 写都能充分表现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和崇高的情操。C.卫律在劝降苏武时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的方式,手段卑鄙。苏武对其威逼不动,对其利 诱则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17D.苏武回国后,他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上官安的谋反事件而被处死,苏武受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 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13 .把文

35、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4分)(2)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4分).节选的这段文字,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刻画苏武这个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3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小题。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 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峨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

36、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开头就以鸟瞰式镜头摄下杭州全貌,“形胜”“繁华”四字是点睛之笔,写法上由概 括到具体,逐次展开。B. “绕”写出树木环绕堤岸的迤遍之态,化静为动,恬静优美;“卷”写出钱塘江潮的澎湃与浩荡, 形象逼真,撼人心魄。C.下片重点写西湖,从湖山盛景、桂子荷花、昼夜笙歌、湖中人物等四个方面,展现了杭州物阜民 丰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D.结尾“好景”二字表面指杭州美景,实指孙何的政绩成就,“凤池”二字包含了对他早日被召回 京城,得到提拔的友情祝愿。16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为人们津津乐道,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这句话以后,遂起投鞭渡江之 志,南下攻宋。请分析这句话的表

37、达特色。(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纵说盛衰之理,名句“, ”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名言见解相同。(2)杜甫蜀相中,诗句“ , ”不仅痛惜诸葛亮功业未就,也概括了千古以来无数爱国志上的深情叹惋。(3)黄庭坚登快阁中,诗句“ , ”营造了辽远阔大、空明澄澈的境界,表现诗人如释重负,放达不羁的胸襟。10. B【解析】解答本题,先根据断句的基本着眼点,作初步判断,“桀” “安” “权” “燕王” “之”“典属国”“大将军” “都尉”“光”等词为名词或代词,可作主语或宾语,应该断开。表 示时间概念的“初”后应该断开

38、。故选B。11. C【解析】C项,相坐:旧时一人犯法,其家属、亲族、邻居等连带受处罚。18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 “苏武被捕”有误,原文是“廷尉奏请 逮捕武。霍光寝其奏,免武官”,没有说苏武被捕,只是免官。故选【)。12. (1)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2)单于派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评分标准】得分点:(1)如此:到了这地步;及:牵连;见:被,受到,被动句;负:辜负,对不起。(每点1分)(2)使使:派使者;论:判罪;因,趁着;降:使动,使投降。(每点1分)13. 与张胜对比。以张胜的

39、贪生怕死、丧失骨气与苏武的宁死不屈、富于骨气相对比。与卫律对比。以卫律的贪图功名富贵、卖国求荣的可鄙与苏武不为富贵所动、忠心赤胆的可贵相 对比。【评分标准】每点1分,答2点满分。14. C 【解析】没有“物阜民丰”,主要表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15. 从嗅觉和视觉多角度描写;桂荷绽放,清香淡雅;全句不着形色而形色香具备,具有强烈的 箧撼力和联想空间。运用对偶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三秋”对“十里”,时间对空间,突出花期长和范围广,展现杭 州的风姿。巧用数字、虚实结合:“三秋”、“十里”貌似实写,多为虚指,虚实相生,写出西湖不同季节 的美景。借景抒情,融情于景;选取桂花、荷花等意象,与湖

40、光、山色、秋月营造了清嘉的意境,抒发了 对杭州的无比赞美之情【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满3点得满分,手法1分,分析1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 可。16.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3)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七.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辛亥,皇帝即昨,谒高庙。右丞相平徙为左丞相,太尉勃为右丞相,大将军灌婴为太尉。诸吕所夺齐楚故 地,皆复与之。壬子十二月,上日:“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而率善人也。今犯法已论,而使毋罪之父母妻了坐 之,及为收帑,朕甚不取。其议之。”有司

41、皆曰:“民不能自治,故为法以禁之。相坐坐收,所以累其心, 使重犯法,所从来远矣。如故便。”上曰:“朕闻法正则民意,罪当则民从。且夫牧民而导之善者,吏也。 其既不能导,又以不正之法罪之,是反害于民为暴者也。何以禁之?朕未见其便,其孰计之。”有司皆曰: “陛下加大惠,德甚盛,非臣等所及也。请奉诏书,除收帑诸相坐律令。”前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十二月望,日又食。上曰:“朕闻之,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 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蓄,以诫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适见于天,菌孰大焉!朕获保宗 庙,以微眇之身正于兆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理育群生, 上以累

42、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句以告朕。及举贤良方正能 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因各饬其任职,务省繇费以便民。朕既不能远德,故念外人之有非,是以设19C.明太祖认为汉唐覆亡与宦官弄权有关。他吸取前朝教训,严禁宦官干政,并确立内侍官制,加以 约束。D.明太祖认为教化可使风俗淳善,政治清平,是开国的首要事务,因此他一再下诏,命令各地积极 兴学。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有事征伐,诏总兵官佩将印领之,既旋,则上所佩将印于朝。(2)教化行,虽闾阎可使为君子;教化废,虽中材或坠于小人。14 .谷应泰把明太祖的施政措施分成哪两类?其依据是什么

43、?(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1注】韦庄绿杨城郭雨凄凄,过尽千轮与万蹄。送我独游三蜀路,羡君新上九霄梯。马惊门外山如活,花笑尊前客似泥。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注此诗作于唐末乾宁四年(897年),时昭宗在华州,因东、西川节度使相争,韦庄随右谏议 大夫李洵奉诏从华州出发,入川调解。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韦学士与诗人是同榜进士,友人人朝而诗人人蜀,行程相异,只能赠诗以寄情。B.首联从旅途所见写起,万千轮辙蹄印在泥泞的道路上交错,写出纷乱之状。C.颔联“送我”呼应题中“见寄”,

44、得知友人仕途顺遂,诗人袒露了欣羡之情。D.在这清明和暖的美好时节,诗人却远赴蜀地,这令他倍感凄苦,难以承受。16 .颈联中的“活”字,有“活动”和“有生气”两种理解,你更倾向哪一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 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面对美好景致,心有所感,却无法用言语表达,此时你也许会想起陶渊明饮酒(其五) 中的两句诗“,(2)师说中,韩愈用“,”两句解释了老师不一定要比弟子贤能的 原因。(3)洲,I、汀、渚,指水滨或水中之地,常有禽鸟飞翔、栖停于其上,古代诗文中对此多有描写, 例如:“,。10. (3分)B11. (3分

45、)A (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以象天,方以拟地。故圜丘为郊,以祭天;方 丘为社,以祭地。)12. (3分)I)(“开国的首要事务”有误。)13. (8分)(1) (4分)如果发生 战事,就诏令总兵官佩带将印领兵出征,回来之后,就将所佩将印上交朝廷。(2) (4分)教化得到推行, 备未息。今纵不能罢边屯戍,而又饬兵厚卫,其罢卫将军军。太仆见马遗财足,余皆以给传置”上日:“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 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民或祝诅上以相约结而后相谩,吏以 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

46、,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上日:“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於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 木且税。”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地以利民。尝欲作露台,召匠计 之,直百金。上日:“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上常衣绣衣,所幸慎 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 治坟,欲为省,毋烦民。(选自史记孝文本纪)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

47、道未备/其除田 之租税/B.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勒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 之租税/C.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 田之租税/D.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于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 之租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即昨,“昨”,本是大堂前东面的台阶,文中“即昨”,就是登上昨阶主持祭祀,意指皇帝登基。B.壬子,古代用天干、地支相配纪年纪月纪日,按照此法,文中“壬子”用来纪年,应为“辛亥”后两 年。C.股肱,本义是

48、大腿和胳膊,常组成“耳目股胧”,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文中即为此意。I).霸陵,是汉文帝陵寝,依霸河而建,因此得名。霸河有桥日霸桥,古人送亲友离别,常常以送到霸桥 为止。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汉文帝认为法令是治理国家的准则,法令公正百姓就忠厚,判罪得当百姓就心服,而主管官员也赞同 了汉文帝的看法。B.汉文帝认为出现灾异现象是上天在谴责自己无德,于是他恳请臣子帮助自己找出过失,并要求他们直 言进谏来补正自己的疏漏。C.汉文帝认为治理天下要打通途径,让大臣能随时说真话,百姓因愚昧无知而诅咒皇帝或者诽谤朝廷, 一律不予审理,不予治罪。1) .汉文帝即位以来,建议撤销卫将军统辖的军队,让太仆掌管的马匹只留下一部分够自己使用,其余的 都交给驿站使用。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