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下)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下)文言文对比阅读(原卷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文言文比照阅读(下)孟子三章愚公移山周亚夫军细柳共25组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2022.山东荷泽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 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节选自孟子译注)【乙】高祖日: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
2、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 陵对日: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日: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 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 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 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子房:即张良,表字子房。馈饷:粮饷。1.解释以下加点的字。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镇国家连百万之军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泉水
3、激石窥谷忘反富贵不能淫 2 .以下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三里之城B.夫环而攻之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固国不以山溪之险3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A.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B.乙文中曾子的行为告诉我们:无功不受禄,不轻易接收别人的馈赠,做人要自食其力,这样才能不 受制于人。C.甲文中,孟子先破后立,先委婉地反驳景春的观点,然后正面提出了自己心目中大丈夫的 标准。乙文表现了曾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D.甲文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行文流畅,富有气势。15 .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安
4、居/而天下熄。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C.纵予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D.鲁君使人/往致/邑焉。16 .以下对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翻译:以顺从为原那么的,是妇女遵循的规那么。B.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翻译: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赠者;给了人 家东西的人,就会使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翻译: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 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D.先生非求于人,人那么献之,奚为不受?翻译:先生没有对别人提要求,是别人送给你的,为什么不 接受呢?17 .乙文中曾子的品性
5、与甲文中哪句话相照应,请把它抄下来。五)(2022浙江咛波市第七中学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 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 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 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乙】崔杼谓晏子曰:子变子言,那么齐国吾与子共之;子不变子言,戟既在月豆,剑既在心,维子图之也。 晏子曰: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回吾以利
6、而倍其君,非义也。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崔 杼将杀之,或日:不可!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今其臣有道之士也,又从而杀之,不可以为教矣。崔 子遂舍之。(选自晏子春秋,有改动)【注释】腹(dou):颈。维:语气词,不译。回:转变,改变。革:改变。18 .解释文中加点字词。1)丈夫之冠也2回吾以利而倍其君19.19.选出以下句了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A.崔杼谓晏子曰此之谓大丈夫B.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往送之门C.子以子之君无道而杀之以顺为正者D.回吾以利而倍其君一怒而诸侯惧20.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劫吾以刃而失其志,非勇也。21 .请用/给下面
7、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曲刃钩之直兵摧之婴不革矣22.【乙】文中的晏子就是【甲】文孟了所说的大丈夫,请结合【乙】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述理由。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2022湖南邵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 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人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
8、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日: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 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日: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 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注释:贾人:商人。炫卖:边喊边卖。学宫:学校。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此指祭 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躬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1.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1)舜发于吠亩之中 (2)管夷吾举于土 (3)曾益其所不能 14)及孟子长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人恒过,然后能改。(2)此可以处吾子矣。3 .甲文列举六位历史名人的成才史实和乙文孟子卒成大儒的故事都
9、说明了什么?4 .出自乙文的一个成语是5 .孟子的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离不开孟母的忧患意识。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孟 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名言有什么现实意义吗?(二)(2022.广西百色.八年级期末)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
10、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孟子日: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 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那么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 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思。自反而 忠矣,其横道由是也,君子日: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那么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河难焉?是故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假设所忧那么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 免为乡人也,是那么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假设夫君子所患那么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 有一朝之
11、患,那么君子不患矣。【注释】横逆:蛮横无礼。此物:指上文所说横逆的态度。奚宜:怎么应当。由:通犹。 下文我由未免为乡人也中的由也通犹。择:区别。难:责难。法:楷模(选自仁者爱人)6 .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劳其筋骨B.那么君子必自反也 C. C.生于忧患 D.如有一朝之患A.劳其筋骨B.那么君子必自反也 C. C.生于忧患 D.如有一朝之患无案牍之劳形*自三峡七百里中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有时朝发白帝7 .以下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选自孟子,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
12、思想。8 .【乙】文中画线的句子的断句为乃假设所忧那么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C.【甲曾益其所不能中的曾是通假字,通增,增加的意思,【乙】文中是故君子有终 身之的是故是所以的意思。D.【甲】文的舜发于吠亩之中和【乙】文的忧之如何? 都是倒装句。9 .以下对选文相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文中,作者认为,导致国家灭亡的两个原因是: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10 【乙】文告诉我们不仁、不礼,不义、不忠是造成别人对我蛮横无理的原因。C.【甲】【乙】两文都讲到忧患意识,但侧重点不同,【甲】文侧重于对内执政对外御敌上的认识,【乙】文侧重于对自己的反思。D.【甲】【乙】两
13、文,观点正确鲜明,论证严密有力,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说理方法都值得肯定和借鉴。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三)(2022广东,东莞市光明中学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拂士二出那么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
14、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假设。王谓贾充日:人之无情,及 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 充日:丕立员典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日: 颇思蜀否? 禅日: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日:王假设后问,宜泣而答日:先父坟墓 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日: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日:诚 如尊命。左右皆笑。(节选自三国志)【注释】司马文王:指司马昭。禅:指蜀国后主刘禅,刘备之子。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 起被迁送至洛阳。12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的意思。(1)行拂乱其所为
15、人恒过3)衡于虑,而后作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2.以下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宜泣而答日宜乎众矣B.乃心西悲乃悟前狼假寐C.会王复问山重水复疑无路D.诚如尊命帝感其诚13.请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14 .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答复以下问题。1)司马昭为什么认为刘禅无情?用自己的话答复。(2)【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都提到了国亡的结局,两文借此来共同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四)(2022.甘肃天水.八年级期末阅读文言文,答
16、复以下问题。【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乙】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缥细。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 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差里,演周 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
17、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 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选自太史公自序)【注释】次:编次,整理。李陵之祸: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认为他是难得的将才,在汉武 帝面前为其辩白,因此被下狱问罪,处以宫刑。缘细Uei xie):原是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引申为监狱。 菱you)里:古地名,今河南汤阴县北。陶唐:即唐尧,五帝之一。麟:猎获一只白麟。文中借指 汉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15 .结合文意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曾益其所不能曾:2)人恒过过
18、:*3)乃喟然而叹曰喟然: (4故述往事故:16 .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12)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17 .用/为以下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18 .【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防止灭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答复。19 .【乙】文中作者列举众多历史人物的事例,能证明【甲】文中哪一观点?20 .对【乙】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记叙了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忍辱完成史记创作的过程。B.司马迁借圣人贤士发愤著述的事来说明自己身处逆境自强的人生态度。C.司马迁作史记是为了表达
19、为李陵辩护一事的懊悔和对汉武帝的怨恨。D.列举圣人贤土的事例,也含蓄地抒发了司马迁心中的抑郁不平之气。21 .学了本文,你认为胸怀大志的人成就大业需要经过哪些磨砺呢?五)(2022.辽宁营口.八年级期末阅读文言文选段,答复各题。【甲】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 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
20、安乐)【乙】上谓侍臣日: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遽讪自放纵,病复作,那么不可救矣。今中国幸 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日: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选自资治通鉴)22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语飞1)行拂乱其所为()(2)困于心,衡于虑()13)唯惧不终 ()4)诚自古所希 ()23 .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划分停顿。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24 .请翻译以下句子。(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25 .出自乙文的一个成语是:26 .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说到国家要居安思危的?请结合文段
21、内容进行分析。四、愚公移山(一)2022河北石家庄.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 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 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其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部,跳 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 公长息日:汝心之固
22、,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 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选自列子汤问)【乙】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日精卫,其鸣自是炎 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蛙 游于东 海 溺 而 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海。(选自山海经北山经)【注释】文首:花脑袋。喙:鸟嘴。自自己称呼自己。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1)年且九十且:2始一反焉反:3炎帝之少女之: 4)故为精卫故: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一处)女蛙游于东海溺而不返3 .翻译句子,并揣摩语言背后的人物心理。子
23、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翻译:人物心理:4 .请将乙文内容概括成4个字 o再写一个和它寓意相同的寓言或故事名称。5 .有名同学畏惧困难,遇到闲难就绕着走,做事经常半途而废。作为他的朋友,请你借助上面的选文 内容劝劝这名同学。二)(2022.湖北黄冈.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 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节选自愚公移山)【乙
24、】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日:妾闻志上不饮盗泉 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 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尝有它舍鸡 谬入园中,姑盗杀而食之,妻对鸡不餐而泣。姑怪问其故。妻日:自伤居贫,使食有它肉。姑竟弃 之。节选自后汉书)【注】谬:错误;姑:婆婆;古时女子称丈夫之母亲为姑。自伤居贫:伤心自己生活贫穷。 竟:最终,终于。6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又甚矣,汝之不惠 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3)尝有它舍鸡谬入园中 尝: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惭:7 .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汝之不惠姑竟弃之
25、B.以残年余力河曲智叟亡以应 C.笑而止之盗杀而食之 D.其如土石何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 8 .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9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2)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10 .根据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按要求填空。【甲】【乙】两文在刻画人物时,都运用了 表现手法乙】文突出表现了乐羊子妻的形象。(三)(2022四川达州八年级期末)文言文阅读。【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日:吾与汝毕力
26、平险,指通 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谷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些,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 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那么难者亦易矣;不为,那么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27、学之,那么难者亦 易矣;不学,那么易者亦难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日: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日:子何恃而往? 日: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日: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 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注释:鄙:边境。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1)以下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面山而居 居天下之广居 B.出入之迂也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 C.吾一瓶一钵足矣吃饱喝足 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4 .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8、。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5 .结合语段概括刘邦得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根本原因。(二)(2022河南洛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天时不如地利,她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 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三章)(二)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
29、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恐 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故从其四欲,那么远者自亲;行其四恶,那么近者叛之。故知予 之为取者,政之宝也。(节选自管子牧民四顺)【注释】政:政令。佚乐:使.安乐。危坠:危亡。生育:使.生养繁息。欲:欲望。 予之为取:给予就是索取,即子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A.天时不如地利B.三里之城C.委而去之D.得道者多助6 .以下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两狼之并驱如故城非不高也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妾夫之道7 .将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8 .两文都围绕民心展开议论,甲文强调1) 用原文语
30、句答复比天时地利更重要;乙文认为(2)用原文语句答复)就可以赢得民心。我们觉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芒历程启示我们:一切要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亲民要有真感 情,爱民要有真措施,利民要有真成效。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将以遗所思 (2)以下带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面山而居 一怒而诸侯惧 B.吾欲之南海已而之细柳军 C.贫者语于富者征于色,发于声 D.以顺为正者以君之力 (3)对【甲】【乙】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甲文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可见他们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乙文富者两次说子 何恃而往,说明富者也是坚决反对贫者
31、去南海的。B.两文都强调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但两文的表达方式不一样。甲文叙事为主,理寓事中;乙文叙议 结合,说理为主。C.甲文写太行、王屋二山高大,乙文写西蜀距离南海遥远,都突出了困难之艰巨,从侧面衬托了人物 形象。D.愚公和贫僧勇于挑战,最终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 伟大精神。(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5)成语故事南辕北辙中想去楚国的驾车人也像愚公和贫僧那样执着,却没有达成所愿。请仔细思 考,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你有什么启示。四)(2022.吉林长春.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甲】愚公
32、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寒,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 *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 焉置土石? 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就,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媚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 子又有孙;子子孙孙
33、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夺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日:不 畏小儿女颠跪耶? 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心 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日:园 成必添仆妇,下房缺乏,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注】治:修建。颠跋:跌倒。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寝:停止。12 .以下选项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甚矣,汝之不惠C.河曲智叟亡以应D.叩石垦壤13 .下面句子
34、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1)A.以君之力于厅事之东北角 B.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C.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 D.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 14,请把【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园成必添仆妇,下房缺乏,甚可虑也。15 .请用/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16 .下面是小明同学根据愚公移山一文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将导图中空缺的局部补充完整。17 .两文中,愚公的妻子和鲁公的妻子都分别表达了自己的见解。请结合下面句子,分析二位妻子关 于事件态度的相同之处。1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妻曰:不畏小儿女
35、颠跋耶? 18 .愚公移山,感动天帝;鲁公建园,最终搁浅。造成这一区别的原因是什么?(五)(2022.甘肃白银.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 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 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夺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选自愚公移山)乙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
36、: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 人敌,缺乏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藉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选自司马迁项羽本纪,有改动)注项籍:项羽,名籍,字羽。项梁:项羽叔父。19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的词。汝之不惠()何苦而不平() 惧其不已也()缺乏学 ()20.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A.而山不加增面山而居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已而之细柳军 C.以残年余力以我酌油知之 D.其如土石何屠自后断其股 21 .以下各项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为哪一项()A.甚矣,汝之不惠!B.何陋之有?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D.是天
37、时不如地利也。22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汝心之固,固不可彻。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23 .简析愚公成功和项羽失败的原因,并谈谈启示。五、周亚夫军细柳一)2022江苏南京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 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附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 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 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
38、军。成礼而去。(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乙】巡初守睢阳时,卒仅万人,城中居人亦且数万,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前后大小战凡 四百余,杀贼卒十二万人。每战,将士或退散,巡立于战所,谓将士曰: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将 士莫敢不还,死战,卒破敌。又推诚待人,无所疑隐;临敌应变,出奇无穷;号令明,赏罚信,与众共甘苦 寒署,故下争致死力。(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六,中华书局2021年版)注释巡:安史之乱时镇守睢阳的将领张巡。睢阳:唐郡名,在今河南商丘县南。1.解释以下加点字。(1)已而之细柳军()(2)天子且至() (3)将士或退散()(4)卒破敌() 2 .下面哪一项句子中不含通假字?)A.军士吏被
39、甲B.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C.沉鳞竞跃(答谢中书书)D.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3 .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一处)巡一见问姓名其后无不识者。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我不离此,汝为我还决之。5 .周亚夫和张巡分别具有怎样的品质?分别是如何刻画的?【二)(2021 四川德阳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周亚夫距吴、楚,坚壁不出。军中夜惊内相攻击扰乱至于帐下。亚军坚卧不起。顷之,复定。吴奔壁 东南阪,亚夫使备西北。已而果奔西北,不得入。汉史书之,以为亚夫能持重。按,亚夫军细柳时,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文帝称其不可得而犯。今乃有军中夜惊相攻之事,安在其能持重乎?节
40、选自容斋随笔)【注】瞰(zouh角落。【乙】周亚夫军细柳司马迁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 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 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 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附属车骑日: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日: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
41、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假设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 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6 .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1)亚夫军细柳时12)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4)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7 .以下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B.壁门/土吏谓从/属车骑日C.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吴奔壁东南瞰,亚夫使备西北。2)曩者霸上、棘门军,假设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9 .【甲】【乙】两文对周亚夫的评价有何不同?
42、10 .最后一段说群臣皆惊,一个惊字含义丰富,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三)2022云南昭通八年级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毂弓弩, 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 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附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
43、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假设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 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乙】李牧者,赵之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以廉价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 数牛飨上,习射骑,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人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人,烽 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 复请李牧。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 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
44、万人,毂者十万人,悉勒习战。李牧多为奇阵,大破杀匈奴十余骑。 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司马迁良将李牧有删改)【注释】廉价:依照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莫府:即幕府。飨:用酒食招待。入盗:入侵。 收保:收拢人马物资退入营堡。让:责备。骰者:指能开弓弩的士兵。11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上自劳军劳:2)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徐:3)军士吏被甲被:4 备匈奴备:1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2)匈奴每入,烽火起,辄入收保,不敢战。13 .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1)A.【甲】文中有许多词语和古代礼仪相关,如持节揖拜改容式车等,其中改容式 车是表现文帝为周将军的威严整肃而动容,于是以身作那么,恪守军礼,以示君威。B.【甲】文中汉文帝在细柳军不仅未得到至尊待遇,而且处处都要服参军令,他却对周亚夫大加称赞,表达了汉文帝的开明、识大体。C.【甲】文中写细柳军吏全副武装,写军门都尉、壁门军士传达将军的指示,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响,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D.【乙】文中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从反面说明李牧之前对匈奴的用兵策略是正确的。14 .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李牧在治军方面与周亚夫有什么共同点?李牧又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