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动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动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年).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附件3湖南省动力支撑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5 年)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扎实落实“三大 支撑八项重点”工作任务,强化科技创新动力支撑,加快推动高质 量开展,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目标以打造“三个高地为目标,以深化创新型湖南建设为统揽, 以十大技术攻关工程为示范,以四大实验室为牵引,以“三尖”创 新人才为重点,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引擎,以科技体制改革为抓手, 抢占技术、产业、平台、人才制高点,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不断 激发创新“第一动力主动力”,在推动高质量开展上闯出新路子。 到2025年,全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到达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每万 人口高价值创造专利拥有量到达6件
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 年均增长10%以上,培育形成假设干万亿级优势产业、千亿级新兴 产业,一批千亿级、百亿级领军型、创新型企业,逐步形成创新 驱动、科技支撑的高质量开展格局。二、主要任务(一)实施区域创新整体跃升行动1 .创立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落实“强省会”战略,支持以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开展科研工程组织、科研经费管理、 科技计划管理、科技成果评价等改革试点任务,力争到2025年形 成更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省科技 厅牵头)2 .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 诚信管理,实施承诺和报告制度,推进科研失信信息汇交和联合 惩戒。紧盯科研前沿,
3、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能 力。高标准建设湖南科技创新馆,办好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 日等大型科普活动,到2025年我省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 超过15%,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 科协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 设,布局建设一批知识产权保护试点示范区,加快知识产权保护 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建设,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在关键前沿领域加 强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储藏。(省市场监管局牵头)(八)实施开放合作创新提升行动1 .积极融入全球和区域创新合作网络。以“一带一路”沿线国 家(地区)、非洲国家等新兴市场为重点,推动优势产业
4、、优势 技术、知识和技术密集型服务外包业务外向开展。依托“京洽会”“沪 洽周港洽周”,对接引进先进地区创新资源。支持我省高校、科 研院所和企业深化与相关国家(地区)科技创新合作,到2025年 新建30家以上国家级和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强湘鄂赣三省技术协同攻关、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加快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协 同创新共同体。(省科技厅牵头,省开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 化厅、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加强与大院大所大企合作共建。对接争取中国科学院、中 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军事科学院等支撑我省重大创 新平台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 构、世界500强企业、中央企
5、业等在湘新设立研发总部、区域研 发中心和高水平研究院。(省开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 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发挥创新型湖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 筹协调作用,加强问题会商、信息通报和统筹推进。各级各部门 要压实责任,细化举措,落实落地。(省科技厅牵头)(二)加大创新投入。实施“十四五”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 入行动计划,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完善研发奖补政策,确保全省 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快速增长。(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牵头)(三)强化督查调度。创新型湖南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 同省政府督查室定期调度通报实施情况。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在 工作中发现新情况、新
6、问题,应及时反应,共同研究解决。(省科 技厅、省政府督查室牵头)附件31:动力支撑标志性工程附件31动力支撑标志性工程一、湖南省实验室建设工程。以国家使命为导向,面向全省 经济社会开展重大需求,聚集种业、先进制造、先进计算与人工 智能、精准医学等领域优势创新资源,集中力量布局建设突破型、 引领型、平台型的湖南省实验室。岳麓山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分结合、各展所能,形成既相对独 立、又相互联系,既有总部平台、又有基地特色,既注重前沿探 索、又注重产业应用的种业创新高地。岳麓山实验室采取“总部+ 基地”的建设布局,总部设在长沙,基地布局在全国东南西北中五 大区域。总部由
7、农大农科院片区、隆平片区、林大林科院片区和 岳麓山大科城片区组成,统一布局建设5个功能研究部、6个公共 创新平台、15个品种创制中心、6个成果转化中心。第一期(2022 2025年)总投资100亿元左右。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瞄准 “3+3+2”产业集群开展和“万千百”工程需求,搭建产品设计研发、 智能制造(生产工艺工序)、高端制造装备(工业母机)、检验 检测、标准与品牌建设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实行创新服务和联 合攻关“双轮驱动”,力争用5年时间在我省优势特色产业领域突 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一批高端制造装备(工业母机),主 导或参与制定5项国际标准,制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100项,有12 力支撑
8、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湘江实验室以突破先进计 算与人工智能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 核心技术为主要任务,建成一个实验室总部,建设算力、算法、 算据三大创新中心,聚焦海量数据的计算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 高性能计算的人工智能关键支撑技术、新型智能计算理论与技术 研究、面向领域的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共性技术等四大主攻方向, 开展智能制造、智慧医疗康养、智慧资源能源与环境、智慧交通 与物流、科学监管与社会治理、数字媒体等六大应用示范,打造 国际一流的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湖南省实验室。建设分三期推进, 第一期(20222025年)总投资16亿元,坚持打基础、创特色、 出成果;第二期
9、(20262030年)、第三期(20312035年)根 据建设情况统筹推进。芙蓉实验室坚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精 准检测与诊断、精准药物与治疗、精准器械与干预三大研究方向 集中发力,组建假设干研究部、公共创新平台和重大疾病研究中心, 整合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资源,建设一流的精准医学实 验室。实验室由中南大学牵头,建设分三期推进,第一期(2022 2025年)总投资20亿元,2022年省财政先期投入1亿元用于 实验室启开工作。第二期、第三期(20262035年)根据建设进 展统筹安排。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聚焦“3+3+2”产业集群建设和产 业开展“万千百”工程,动态梳理编制卡脖子技术
10、、反遏制技术、 杀手铜技术、颠覆性技术“四张清单以十大技术攻关工程为示13 范,聚焦产业高质量开展和重大民生需求,精准部署重大科技攻 关工程,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实现高新技术产业 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强化产学研 用金协同创新,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工程化、产业化,促进科技成 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有 力有序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解决制约 我省优势产业高质量开展的瓶颈问题和重大技术难题。大力推进 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部署创新链,瞄准价 值链中高端“强链补链”,构建产业集群科技支撑体系,提升产
11、业 核心竞争力。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面向我省优势产业开展需 要,按照“优化提升、谋划部署、培育预研”的思路,分类推进重 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升级工程采用高精 度64位通用超算算力200P的天河新一代超算系统,并配置自主 研发的系统软件;购买部署工程机械、先进材料、轨道交通、航 空动力、智能装备、生物技术等行业具有普遍性需求的基础应用 软件20余套;改造配套设施,新增一批定制机柜、标准机柜,进 行场内电力系统改造、机房气流组织和制冷系统配备、消防系统 及动力环境监测系统部署。工程总投资6.45亿元,建成后算力将 到达200P,排名全国第四,“十四五”期间可保持在全国
12、领先水平。 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工程重点建设最大时速400公里的滑 轨试验台和最大时速120公里的车载试验道,开展大飞机机轮刹14 车系统、起落架系统等地面动力学测试、验证和试验,研究高速 试验条件下轨道平直度的保持与控制,开展局部地质条件及试验 工况条件下试验道基不均匀沉降的控制与监测关键技术研究。项 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唯一大飞机地面动力学研究中心,同时联 合湖南已有的航空起落架及机轮刹车系统研发及测试实力,进一 步锁定我省国内起降系统研制的领军地位。此外,聚焦轨道交通 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动力等产业需求,加快推进力能极 端实验装置、航空发动机风洞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为
13、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提供基础条件支撑。15 长沙为核心,株洲、湘潭为两翼,创立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深化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沙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开展 试验区建设,支撑长株潭都市圈创新开展。高水平谋划湘江科学 城,集中布局一批大学研究基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和重大科技 基础设施,打造岳麓山大学科技城的拓展融合区,支撑建设湘江 西岸科创走廊,带动长株潭创新一体化开展。(省开展改革委、 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长沙、株洲、湘潭市人民 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推动建设省域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支持衡阳建设高水平国 家创新型城市,创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以及辐射一 线粒体与人类重
14、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衡州大道数字经济 走廊,支撑建设现代产业强市。支持岳阳创立国家创新型城市, 创立国家热塑性弹性体技术创新中心,支撑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 开展示范区。加快推进郴州国家可持续开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到2025年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开展模 式。(衡阳、岳阳、郴州市人民政府)3 .强化多点多极发力。支持有条件的市州和县(市)创立国 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以“五好”园区创立为导向,加 快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推动岳阳临港高新区、 娄底高新区、湘西高新区创立国家高新区,编制全省高新区创新 地图,提升高新区开展质量,2025年园区制造业亩
15、均投入强度、 产出水平到达全国先进水平。(省开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实施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行动.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岳麓山实验室。加快推进岳麓山实验室长沙总部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实施一批种业创新 工程,边建设、边研究、边出成果。2022年初步构建形成协同高 效的实验室体系和管理机制,到2025年总投入100亿元,组建一 批功能研究部、公共创新平台、品种创制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和 科研试验基地,成为国家种业创新战略科技力量。(省科技厅牵 头,省开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 房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局,长沙市
16、人民政府等按 职责分工负责)1 .建设高水平湖南省实验室。聚焦先进计算与人工智能建设 湘江实验室,加快在算力、算法和算据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聚 焦精准医学建设芙蓉实验室,在精准检测与诊断、精准药物与治 疗、精准器械与干预三大方向进行布局。聚焦工业“六基”攻关建 设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行“创新服务+联合攻关”的运行机制, 建设5大公共服务平台,打造创立国家先进制造实验室的重要支 撑力量。2022年完成3个省实验室建设方案编制并挂牌启动,2025 年在聚人才、出成果、建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省科技 厅牵头,省开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卫生 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
17、责).推动在湘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坚持“争先保优、联 合创优、调整做优”,“一室一策”优化完善重组方案,2022年争取6 家以上在湘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入全国首批试点,2025年全面完成 重组,在湘全国重点实验室数量及比重稳中有升。(省科技厅牵 头,各实验室依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2 .优化提升各类技术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国家耐盐碱水稻技 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建设。在工程机械、 智能网联汽车、北斗应用、功率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争创和 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产 业创新中心,在战略稀有金属矿产、先进运载装备与材料等领域 争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优化
18、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 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临床医学 研究中心功能布局,组建35个湖南省技术创新中心。到2025 年新增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10家以上。加快军民科技融合协同创 新,协同推进湖南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省委军民融合办、省 开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卫生健康委等按 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全面完成国家超级计 算长沙中心升级改造并投入运营,推进下一代天河超级计算机研 制并争取率先落地湖南。加快推动大飞机地面动力学试验平台建 设,2023年全面竣工并投入运营。加快推进力能极端实验装置、 航空发动机风洞实验装
19、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25 年新建2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省开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1 .攻克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聚焦“3+3+2”产业集群和产业 开展“万千百”工程,梳理卡脖子技术、反遏制技术、杀手铜技术、 颠覆性技术“四张清单”,精准部署实施“十大技术攻关工程”和重点 科技专项。滚动编制湖南省先进制造业关键产品攻关工程清单, 每年组织实施“产品创新强基工程加强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 攻关,在低镉水稻等领域创制一批重大战略品种,支撑粮食平安 和种业平安。2022年力争突破100项关键核心技术,到2025年取
20、 得一批国际国内领先的产业化科技成果,形成4个万亿级产业。(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管局 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突破前沿原创引领技术。依托区域创新开展联合基金、省 自然科学基金,前瞻部署一批长期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项 目,力争2025年取得假设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在深地 深海深空、增材制造/激光制造/精密制造、新一代半导体、人工智 能、新材料、氢能源、新型生物医药、医疗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 引领性成果。(省开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省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强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赋能。积极推动运用工业软件、工 业互联网、工业传感器
21、、5G等技术,促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 改造升级,建设智能制造单元、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 厂。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每年推动100家以上中小企业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到2025年产业数字化规模突破17500亿 元。在司法、治安、突发事件快速处理等领域研发应用大数据、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促进社会治理科学决策、精准 施策。(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4 .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制订科技创新支撑碳达峰 碳中和行动方案,强化减碳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新型节 能材料、新能源、高效储能材料等技术攻关。定期编制发布低碳、 节能、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等绿色技术、装
22、备、产品目录,支 持企业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建设绿色工厂。到2025 年新增创立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500家以上,绿色低碳产业产值突 破1万亿元。(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自然资源厅、 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实施创新型企业增量提质行动1 .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十百千万”培 育工程,评选发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税收贡献百强、高成长百强、 创新能力百强,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到达1.4万家,评价入库 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5万家。(省科技厅牵头,省开展改革委、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提升规上企业竞争力。加快临规企业
23、、潜力企业“小升规”, 明显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覆盖面,打造一批领 航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到2025 年规上工业企业总数到达2.5万家以上,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 巨人”企业分别突破500家、200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到达50个。(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 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强创新政策支持。落实精准服务企业科技政策“新十条”, 实施企业研发奖补政策。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 企业所得税减免、技术转让企业所得税减免、制造业增值税期末 留抵退税、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双向补贴等优惠政策,加
24、强财政资 金直达机制常态化管理,优化税费优惠政策推送机制。(省科技 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税务局等 按职责分工负责)4 .加快国资国企创新开展。推动国有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 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科技创新工程 建设,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2022年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 动目标任务,2025年实现重点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突破5%。(省国 资委牵头)(五)实施“三尖”创新人才引培行动1 .大力引培顶尖、拔尖、荷尖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每年培养 引进3名左右战略科学家,给予支持期最长5年、最高1亿元的 综合支持;每年培养引进30名左右科技领军人才,给予支持期
25、最 长3年、最高3000万元的综合支持;每年开掘和培育300名左右 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给予不低于50万元经费支持。编制发布 人才需求清单,实行靶向引才、专家荐才、柔性引才。聘请“湖湘 引才大使“,打造全省统一“智汇潇湘”人才活动品牌。推动校企合 作和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每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0万人。(省委 组织部、省科技厅牵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2 .完善人才开展体制机制。扩大预算编制自主权、预算调剂 自主权、结余资金留用自主权,以及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 技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权。扩大用人单位在岗位设置、人才评聘、 职称薪酬等方面的自主权。开展科技
26、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健全以 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省委组织 部、省科技厅牵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加强省市人才优惠政策协同,推 进长株潭人才一体化开展,分层分类为人才提供高效便捷集成服 务。扩大省级人才开展专项资金规模,用好“芙蓉人才贷,完善 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省委组织部牵头,省教育厅、省科技厅、 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六)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行动1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体 系建设,征集、梳理、发布科技成果需求清单、行业共性需求清 单、企业技
27、术需求清单、企业融资需求清单,指导组织开展技术 对接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加快熟化、产业化。大力开展综合性、专业化中试基地,培育专业化孵化载体,完善创业孵化链条。(省 科技厅牵头)2 .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政策体系。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 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落实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 奖励个人所得税优惠、科研人员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等 政策和尽职免责制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大装备首台套、 新材料及关键核心零部件首批次、首轮流片、软件首版次应用等 政策支持力度,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省教育厅、省科技厅、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市场监管局、省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3 .大力强化科
28、技金融服务。加快建设湖南金融中心,加快推 进股权投资引导基金改革试点,推动种子期、初创期企业投资, 鼓励金融机构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创新金融产品,支持科技型企业 创新开展。全面推行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2022年实现 纳入风险补偿范围的贷款累计发放50亿元,2023年累计发放突破 100亿元。动态调整省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企 业科创板上市,2025年全省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到达200家以上, 总市值达3万亿元以上。(省科技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 省开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湖南银保监局、 湖南证监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实施科技体制改革攻坚行动1 .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修订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制定湖南省实验动物管理地方性法规。实施湖南省深化科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