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高品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高品质版.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声声慢。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 情介绍、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五个局部来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目标必修四第二单元第7课的是宋词,在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个必修模块中,这是唯一的 宋词单元。本单元教学课上努力做到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在学 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 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 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因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 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
2、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 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咫(-)课文特点闺怨主题是唐宋诗词创作的一个传统题材,“闺怨词”是专门表现妇女生活和情感的一类词。 但作者基本上都是男性。男性替妇女表达情感,虽别有一番风味,但终归和妇女复杂、内隐 的心理隔了一层。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写自己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 界,视角和笔触比男性词人更敏感、细腻。声声慢即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声声慢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名篇之一,写词人历遭国破家亡劫难后的愁苦悲戚,是词人 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 己日常生活中的起
3、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我的内心世界一一她独有的寂寞心境。 二、学情介绍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局部唐宋词,当时的学习要求 只是读一读,背一背,了解大意,体会情感而已。进入高中阶段,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够的, 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篇作品、某一位作家,而要把他们放在整个宋词的开展脉络中观照、比拟他们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鉴赏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注意,高一的学生心理上摆脱了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可塑性极强。语 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如果在课堂上能帮助每一位学生习得正确的语文学习 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将是他
4、们终身受用不尽的财富。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和新课标理念,确立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解读意象,品味意境,赏析情感。(2)能力目标:通过“直觉感知一一深入探究一一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情感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咫与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1)教学重点: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通过与一剪梅的比拟阅读,引导 学生感受“闲愁”与“丢家弃国之愁”的区别,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2)教学难点:这首词选择的意象很符合传统的审美视角,挖掘词中意象的丰富而又复杂的 内涵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
5、三、说教法首先是诵读法。诗词教学,无论采取哪一种教法,都应该让学生把所学的作品背诵下来。 因为背诵是鉴赏的前提,不能充分的诵读就谈不上深入的鉴赏。要对诵读给予充分的重视, 那种先讲解再诵读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教师可以做示范背诵,让学生明白背诵的重要性。总 之,能卓有成效地进行诵读训练,从中体验女词人孤凄愁绝的情感。就可以说完成了教学目 标的一半,决不能等闲视之。“情境法”教学。借助图片、音乐等教学手段,营造一种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 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比拟法。通过与一剪梅的比拟阅读,让学生在多诵读、多分析、多联系比拟中理解作 者的情感,感受本词的
6、艺术特色。教学构想:通过多媒体和mp3的展示,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以对联“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 漂泊感生平”贯穿全文,结合词人生平大事,比照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的愁,通过意象 的解读领会此词的“愁”的内涵。四、学习方法教学相长,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学法上我希望自己能把学生学习宋词的热情煽 得旺旺的,能点燃他们兴趣的熊熊之火,使学生个个喜欢宋词,个个迷恋宋词,因为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在思想的碰撞中经历生疑、矛盾、挣扎、 释惑的学习乐趣。朗读法。让学生反复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使难以 理解的文字变为易懂的,同时可以加
7、深学生对课文的领悟能力,从而感染学生,使他们更进 一步的接受美的熏陶。五、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现在我们先来听一段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这首歌的歌词化用了哪位词人 的哪首词?(李清照一剪梅)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 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中,李清照的情绪假设用一个字概括,是何字?(愁)如果在这个愁字前面加上定语的 话,应是怎样一种愁?(闲愁,闺愁)在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一剪梅中,表现的是一种闲 愁、闺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声声慢,看看写的
8、又是什么愁?(板书:声声慢,李清照)设计意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气氛,让学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以引起学生 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激发学生的情感。2、朗读训练,初步感知。以朗诵为起点,在与录音的比照中寻找突破。通过学生齐读、录音 朗读、个人朗读等形式,熟悉文本和领会情感。引导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和轻重读音,注意 感受朗读中的情感基调一一哀婉凄凉。都说“一般愁字别样情”,多愁善感的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千般浓、万般 深的“愁”该怎样抒发呢?请同学们齐读此词,找出课文中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词人通过这句,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愁情。这次第,是
9、指什么时候呢?让我们走进李清照的生 平,去了解她写此词时的情形。(展示李清照生平大事记)李清照大事记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一 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1126年:北宋末年,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8月18日去世,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1130年:李清照为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奔波。1131年:寄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H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
10、婚。被判刑两年。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孑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 于何处。李清照写此词时是H51年,由上表中可知是在经历了一些什么境遇下写此词的?(国家灭亡, 失去丈夫,颠沛流离)正是在此情形下,词人在声声慢中写下了自己的愁思。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语调、节奏和音乐的烘托,理解诗歌的 感情基调。3、鉴赏意象,体验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这样写到:“语文教学应帮助学生树 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和途径。”请问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
11、她的愁。自渎课文,找出意象。(淡酒、秋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什么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 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说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 惨淡。)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酒的诗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一一范仲淹苏幕遮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一一李白宣州谢腓楼饯别校书叔云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一一李白将进酒)由此我们可知酒是“愁”的象征。“怎敌他晚来风急。”这里的风是什么季节的风?(秋风)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 含风指秋风的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土一
12、去兮不复还。)由此我们可知秋风能渲染愁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为什么是“旧时相识”?(大雁从北飞到南方的,词 人也是由北向南来的;而且鸿雁曾经为她和丈夫穿过书信。)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作 品中出现过雁的诗句以及其他诗人作品中含雁的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一王湾次北固山下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一李清照一剪梅)由此我们可知过雁象征离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请同学们回忆出词人以前的作品中出现过黄花 的诗句? “黄花” 一般喻指什么呢?(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对于满地黄花堆积,你们 怎么理解?(花开得盛:花凋谢在地。理解为花开之盛那么是
13、以乐景哀情反衬;理解为花凋谢 在地那么是以花喻人正衬,写出词人的凄苦忧愁。)“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梧桐的诗句?(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一一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一一温庭筠更漏子) 由此我们可知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请同学们回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含雨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一一杜牧清明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一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由此我们可知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在完成该词的教学重点目标上,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自己最有
14、感触的意象进 行交流,在这一环节主要安排与作者的另一首词一剪梅的比拟阅读。比照阅读。现在我们来看看一剪梅利声声慢这两首词中,哪些信息是共同的?哪些 信息又是不同的?相同的信息之下内涵都一样吗?相同的信息A雁“雁”这意象带有何意?两首词分别用了哪个动词写它?B花 两首词所代表的内涵相同吗?C独 两首词所代表的内涵相同吗?D愁不同的信息A月与梧桐、细雨B酒这两首词抒发的情感有什么异同?明确:同:愁。不同:一剪梅中是一种“闲愁”,声声慢那么胜于“愁” “闲愁”自 是相思之情,独居生活的孤单寂寞和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而声声慢中的愁我这样引导学 生,从意象入手:过雁、满地黄花、淡酒、梧桐更兼细雨,这些意象
15、共同的特点是惨淡,透 过它们,我们能领会到词人的亡国之痛、沦落之苦、孀居之悲。(板书:亡国之痛,沦落之 苦、孀居之悲)设计意图:通过同一作家不同作品的比照阅读,让学生明白李清照前后期词的不同风格和不 同情感。通过对不同意象的解读,使学生明白词人“愁”的丰富内涵,体会词人情感的变化。 通过“深入探究一一情感提升”逐层深入地鉴赏诗歌。4、学生朗读,具体体会语言特点。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提问:七组叠词分别写什么?寻觅什么?结果怎么样?仔细体会这一句的语言特点。“寻寻觅觅”,李清照在寻觅什么?她当时的境况怎样?(当时李清照的境况时国破家亡、 夫死,自己颠沛流离。她可能在寻觅往昔欢乐的岁月
16、,流亡前的他太平生活,还有丈夫在世 时的爱情等等,但却又不知道去哪里寻找。从神态入笔写出了她的假设有所失。)“冷冷清清”,诗人寻找到曾经的快乐、幸福了吗?冷冷清清是指哪里冷清?(寻觅的结果 不但没寻回失去的东西,环境的冷清反而让人的心境更添寂寞冷清。从环境上起笔,写环境 之冷清。)“凄凄惨惨戚戚”,诗人最后的心理感受是怎样的?(凄苦无告。从心境落笔,写内心之凄 怆。)开头这14个叠词奠定了全词哀婉凄凉的感情基调。设计意图:通过诵读体验、语言品味、引导学生体会本词语言的凄美,认识词中意象的特定 内涵,初步掌握诗词欣赏的方法。5、探讨手法提问: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感情的?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17、得艺术手法。纵览该词可知,通篇表现的都是作者的愁绪。是的,她的国愁,家愁还有情愁,怎一个愁字 了得!李清照凭借着自己极高的艺术天赋将漫天愁绪抽丝剥茧,然后进行细细纺织,化愁为 美,创造了让人们永远享受无穷的词作珍品。设计意图:关于该词艺术手法的知识点,已经在鉴赏意象的环节中散落在教学过程中,在这 里提炼信息既考察了学生听课的效果,又培养了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6、总结巩固。通过比照,我们清晰看到了词人早晚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由此可见,个人 遭遇和文学创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抓住词中所选择的意象,在这些意象背后,我 们看见了一个一生都被“愁”所困的女词人,“愁”是她作品的主调。早年的“愁”
18、是“闺 怨”、“离愁”、“相思之愁”,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为赋新词强说愁” O 晚 年的“愁”那么是在经理了颠沛之苦、丧夫之痛、亡国之恨之后的“欲说还休”的愁,是一种 沉甸甸的深沉的愁。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明白词 人早晚期词作风格的差异,理解了 “愁”的丰富内涵。7、课堂小结:从一剪梅到声声慢,相隔将近半个世纪。同半世漂泊感生平样写愁, 内涵却不尽相同。真是“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板书:一般愁字别样情, 半世漂泊感生平)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工”
19、苦难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 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她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 高。怪不得一代文豪郭沫假设这样评价李清照:一代词人有旧居,半世漂泊憾何如。冷清今日成轰烈,传诵千古是著书。最后,让我们跟录音一起朗读,在诵读中向李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8、探究性作业:根据所学知识,相关作品,比拟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诗人表现 其“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设计意图:根据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作业设计可以呈现多元化的形式,探究性作业的形式符 合语文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提高语文综合素质。婉约派词人:翅丞、晏质、欧阳修、秦
20、观、周邦彦、李清照 只恐双溪昨脑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一一武陵春九、板书设计直接抒情 “凄凄惨惨戚戚” “怎一个愁字了得”间接抒情 借叙抒情“寻寻觅觅” “守着窗儿”借景抒情 淡酒、急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著名婉约派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很有学问,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 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 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李清照的词自成一家,被称为“易安体”,词 作有漱玉词。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 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 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中期婚后生活到南渡以前,与丈夫经常是分居两地,她的 很多词中表现的是一种相思之愁,对丈夫的思念,如醉花阴(薄雾浓云);南渡后,生 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 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国破家亡之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