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说明—《废旧轮胎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订说明—《废旧轮胎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前百本标准原主编制单位为“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现在由于单位名称变更,更改为“江 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使用量大大增加,造成了两个现象:其一,公路所承受的车 辆轴重不断增加,轴载频率不断增大。其二,因汽车的大量使用,废旧轮胎的社会保有量不 断加大。由此,在我们交通运输工程技术领域引起了橡胶沥青混合料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 原条文的许多内容需要修正,以跟上本技术的发展。原标准“本标准由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负责解释”。现在由于单位名称变更,更改为 “本标准由江西省公路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范围本章增加了条文编号。明确了本规范的技术范围及其适用地区:在地域
2、上的应用范围为 江西省;技术上为沥青路面技术中有关橡胶沥青、橡胶沥青混合料与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等 专题部分的技术补充。1.0. 1本条规定了本规范的技术内容及目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节约资源与环境保护已引起广泛重视,加快建设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之一。废旧轮胎是一种固体废 物,具备不易降解与裂解的高聚合物特性,大量产生则对社会环境带来严重的“黑色污染”, 但其同时也是一种再生资源,利用“物理”方式把废旧轮胎加工成橡胶粉,不产生任何废气 废水,再把橡胶粉应用在公路工程中,不仅可以达到“永续性”无害化处理和利用废旧轮胎, 而且可以进一步改善公路工程
3、的质量,降低交通噪音,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交通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路网密度有了极大提高,社 会车辆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轴重上均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带来的副作用就是社会产生的废旧 汽车轮胎数量大增。随着我省经济的发展,废轮胎越来越多,对环境带来严重威胁。为了大力发展“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将废旧轮胎应用于公路建设中,铺筑橡胶沥青路面,不仅 可以大量消耗这些固体废弃物,解决社会的环保问题,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改 善沥青路面质量,节约建设投资。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实践证明,橡胶沥青在公路上的应用 可以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技术性能,所以橡胶沥青路面是一种生
4、态环保型沥青路面,值得推 广应用,因此本规范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国内外科研成果和大量实践经验的同 时充分依据江西省内的数个橡胶沥青路面研究及试验工程的成功经验,再结合江西省的地质、 气候、交通等特点,编制了本规范。本规范为江西省范围内沥青路面技术中有关橡胶沥青、橡胶沥青混合料与橡胶沥青应力 吸收层等专题部分的技术补充,因此现行与沥青、沥青混合料相关的规范中凡未涉及橡胶沥 青的内容,本规范均未录入。本规范未及部分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规定。本条制定了本规范在工程上的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路或城市道路湿法橡胶沥青路面的施工与验收。本条阐明了本规范与其他标准、
5、规范的关系与衔接原则。本条阐明了本规范的技术范围及其适用地区。3 术语与定义3.1.2 由于路用橡胶粉来源复杂,不合格胶粉的使用影响了橡胶沥青的技术质量,因此 本条增加了其原料来源的规定。3.1.4 由于橡胶与沥青拌和之后仍然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只有经溶胀、发育之后才能形 成路用性能优良的橡胶沥青,因此本次修改增加了“溶胀、发育,形成橡胶沥青后”的规定。3.1.5 橡胶沥青是一个广义的名词,主要包含了湿法与干法两种应用方法。因此本次修 改删除了原规范中“湿法”两字。3.1.6 将原规范中“可供行车的路面”句改为了 “道路路面”。3.1.7 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是设置在沥青面层与旧路面或半刚性基层之
6、间防止反射裂 缝的橡胶沥青碎石层。因为它具有吸收下承层上传应力并使之消散的功能,同时还具有防止 雨水下渗的能力,故还具有防水层的作用。同时也用作桥面或者隧道铺装的防水粘结层。近十年来,橡胶沥青在我国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尤其作为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沥青加 铺层最为普遍。为了防止反射裂缝,应用橡胶沥青设置应力吸收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 是逐步形成了混凝土路面“白加黑”改造的基本模式。4 材料组成设计1 .2.3本修改对语句进行了简化与精炼。4 . 2. 5. 2原规范规定“当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研磨矿粉时”, 此规定与的规定“橡胶沥青混合料用填料应采用石灰石矿粉、消石灰粉或水
7、泥,不得 使用回收粉尘”有矛盾。本次修改删除了原规范中“或岩浆岩中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 句。4.3 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求4. 3.1本条介绍了目前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程序,目前采用三阶段设计。三阶 段中第三阶段原规范论述为“试拌试铺验证”,不够准确,现改为“生产配合比验证(试 拌试铺)”。5. 3.2原表8下面的说明规定“重载道路时,可双面各75次”也即可以不用75次,与现 规范不符,现改为“重载道路时,双面各75次”。6. 3.4本条提出了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要求。其中对于橡胶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要求, 提出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从橡胶沥青路面应用的结构层位和承受的交通
8、量来考 虑,结合江西省夏天的高温与重载特点,各层的动稳定度均略高于国家规范要求。4.4 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4. 原材料检测条原文“进行筛分,并对基质沥青、胶粉、橡胶沥青、各类矿料和 外掺剂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不能使用。”,此句词义将“筛 分”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不妥,现改为:“原材料检测 从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中取代 表性原材料,分别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和公路工程集料试验 规程对各类材料分别按照4. 2的规定以及4. 3的级配要求进行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不 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不得使用。”混合料的稳定度与流值是制作试样测定出来的不是计算出来的
9、,原规范规定 “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计算各组试件空隙率、矿料间隙率、稳定度和流值等 现改为“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计算各组试件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测定试件 的稳定度和流值等”。4.5橡胶沥青应力吸收层为本规范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本次修改增加了4. 5 “橡胶 沥青应力吸收层设计”条目。5橡胶沥青路面施工1.1.3 橡胶在生产的过程中会针对不同的应用方向掺加许多外掺剂,这些外掺剂可能会 在橡胶沥青生产过程中溢出而污染环境,因此原文规定“橡胶沥青加工设备需进行专门标定, 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达到环保要求。”此规定无法执行,如“专门标定”,则标定的内容 是什么? “定期检查”,则检查
10、的内容是什么?因此本次修改,针对橡胶沥青生产中的环境 污染问题,改为“橡胶沥青生产及混合料拌和厂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消防、安全等 规定。”。1.1.4 沥青中掺加胶粉后会显著增加混合物的粘度,为在施工中正常应用,需提高其温 度,本条提出了橡胶沥青施工温度要求。原规范规定,摊铺温度“2160,低于140废弃”此 规定有问题,施工现场无法控制,问题出在1406-160之间的材料怎么处理?本次规范的 修改改为“2160C”。1.1.5 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控制对其技术性能至关重要,原规定“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 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语句中加热温度仅针对沥青与集料,实际生产中还 需对沥
11、青混合料生产中的温度进行严格管控。本次修改改为“严格掌控沥青、集料和混合料 的加热温度以及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橡胶沥青及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5.2.1.1, 1.1技术性能良好的橡胶沥青中的橡胶颗粒应含有一定的粒度,因此生产中不得使 用胶体磨,原规范对此有规定“橡胶沥青应采用不含胶体磨的专用设备加工生产”,此规定 的问题在于管得太宽,本次修订改为“生产中不得使用胶体磨”。5.2.1.4, 关橡胶沥青的存储,原规定“在存储期间应检测橡胶沥青技术指标是否满足 技术要求”,这个规定难于执行,其原因为:什么时候?多长的时间间隔应检测?现修改为 “存储时间在2472h之间的橡胶沥青成品在使用前应按本
12、规范表3规定的项目检测其技 术指标是否满足技术要求”5.2.1.5, 7)原规范规定“每台拌和楼每天各取一组混合料试样做马歇尔试验和抽提筛 分试验”,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P64,表1144规定“每台拌合机每天1-2次。” 本次规范修改时采用规范频率。5.2.1.6, 7)原规范规定“橡胶沥青用量与设计值的允许误差-0.4%至+0.4%。”但“公 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P64,表1144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用量允许误差为土 0.3%”。本次规范修改时采用此值。5.3 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运输由于橡胶沥青所具有的高粘特性,因此其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保温、连续。5.3.1 规定
13、了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中摊铺与运输设备的配备。在原规范中规定了 “车辆的数量应与摊铺机的数量、摊铺能力、运输距离相适应,橡胶 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根据工程规模,宜在摊铺机前 方应有35辆运料车等候卸料J实际工程中,运输能力尚应与拌合能力相关,运料车数量 与工程规模并不相关,因此本次修订改为了 “车辆的数量应与拌合能力、摊铺机的数量、摊 铺能力、运输距离相适应,橡胶沥青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应较拌和能力和摊铺能力有所富余, 正常摊铺作业时,摊铺机前方应有35辆运料车等候卸料二5.3.2 规定了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中运输车辆的防粘与保温的规定。原规范规定“拌和机向运料车卸
14、料时,运料车应前后移动三次装料,以减少粗集料的离 析现象,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应打扫干净,在车厢板上涂刷沥青隔离剂或防黏剂,但不得有 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使用油水混合料作隔离剂时,应严格控制油和水的比例J所述内容 工程顺序杂乱,现予修改为:“532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后应打扫干净。装载前应在车厢板上 涂刷沥青隔离剂或防黏剂,但不得有余液积聚在车厢底部。使用油水混合料作隔离剂时,应 严格控制油和水的比例。运料车应配备良好的篷布或棉被等覆盖设施,运输过程中必须覆盖 严整;卸料过程中继续覆盖,直至卸料结束,以便保温并避免污染环境。”5.3.3 规定了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中运输车辆与摊铺机的连接方式。原规范所
15、述“运料车应有良好的篷布或棉被等覆盖设施,卸料过程中继续覆盖,直至卸 料结束,以便保温并避免污染环境。”内容分类不准确,现予修改为:拌和机向运料 车卸料时,运料车应酌情前后移动,使混合料均衡下落,以减少粗集料的离析J鉴于橡胶沥青粘度较大,国内各地在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中均要求:每次在摊铺 作业前摊铺机的受料斗必须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本次修改予以增添。5.4橡胶沥青面层的铺筑5. 4.2原规范规定”施工中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控制摊铺厚度”。实际上非接触式平衡 梁控制的不单单是摊铺厚度。本次修改改为“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控制摊铺质量”。5. 4. 6鉴于橡胶沥青粘度较大,施工中一次摊铺过大的层厚
16、会使压实难于达到规定的压 实度,本次修改对此作出规定“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80mm。5. 4.8针对碾压,原规范规定“初压采用两台压路机静压一遍,振动碾压3遍”。实践 证明,初压不宜采用振动碾压,本次修订改为“初压采用两台压路机静压12遍”。5. 4.13橡胶沥青的粘度较大,橡胶沥青施工碾压中应防止混合料粘轮。原规范对此有 规定“严禁向碾压轮喷水”。此条在施工中是不可能做到的,实际在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大多 是采用喷水的方法防止粘轮的。本次修改根据施工实践改为“当采用喷水方式防粘时,必须 严格控制喷水量,以雾状向碾压轮喷水,不得在碾压轮上形成流动的水流”。5. 4.14对于施工接
17、缝,上下摊铺层应错开,原规范规定“橡胶沥青面层的纵向接缝与 下部结构层的纵向接缝应错开15cm”,这15 cm的规定太死,施工中不可能做到,本次修订 改为“纵向接缝至少应错开0. 15m”。7施工质量控制与检查验收的原文为“目标配合比需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报总监代表批准确认后才能进 行生产配合比设计。如果某种矿料产地、品种发生变化,必须重新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上文讲了两个不同的情况:目标配合比及材料变动以后的目标配合比。本次修改将此条拆分 成两条:7.1.1 :目标配合比需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查,报总监代表批准确认后才能进行生产配 合比设计。7.1.2 :施工中如果某种矿料产地、品种发生变
18、化,必须重新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7.1.3 3. 5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工程中橡胶沥青技术应用面较广,不但在公路上有着广泛应 用,而且在城市道路上也同样有着广泛应用,原规范规定“橡胶沥青混合料与橡胶沥青应力 吸收层施工过程中的其他质量管理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规定。” 就不够完整。当前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与城镇道路工程施工 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均有质量管理要求,对于橡胶沥青路面的 施工应根据道路类型选择公路或城镇道路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7.4 工程验收阶段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当前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与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 量验收规范(CJJ 1)对沥青路面均有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对于橡胶沥青路面的质量验收 应根据道路类型选择公路或城镇道路相应的验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