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产国际档案看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上海形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9116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共产国际档案看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上海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从共产国际档案看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上海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共产国际档案看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上海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共产国际档案看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上海形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共产国际档案看中国共产党创建中的上海形象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从近年来最新解密的共产 国际、英国国家档案馆等档案史料(以下统称“共产国 际档案”)中,可以看到大量关于上海这座城市在工人阶 级力量、知识分子作用、东亚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中国共 产党创建等方面的汇报描述。本文依托这些档案,对苏 俄和共产国际有关人士眼中与中国共产党创建有关的上 海形象进行了梳理、分析,以凸显在苏俄和共产国际东 方战略中,上海在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 作用。一、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无产阶级集中地,但工人阶级力量弱小,反抗和组织意识不强档案资料显示,苏俄、共产国际等对华工作人员注意到 1920年前后的

2、“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无产阶级 集中地” 1,但同时也通过上海这个窗口,认识到中国 工人阶级力量还很弱小,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独立工会,区之间固定联系的组织形式,建立集中统一的同俄共(布) 西伯利亚州局东方民族部有联系并由其领导的机构”,所 有在中国的机关则均由上海领导。241921年1月,东 方民族部改组为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后,在华革命工作 随之转归远东书记处统一领导。四、上海是苏俄、共产国际推动在华建党工作的桥头堡从近年来最新解密的共产国际档案史料中,也可以看到 上海这座城市在建党工作中的特殊地位。可以说,上海 是苏俄和共产国际推动在华建党工作的桥头堡。1920年4月,吴廷康先经北京会见

3、了李大钊,并由李大 钊帮助他写了介绍信,介绍他到上海来找陈独秀。在俄 文上海生活报为核心的组织据点奠定的坚实基础上, 上海成为吴廷康等苏俄、共产国际使者有计划地推动中 共建党工作的根据地。据吴廷康1920年6月9日的信推断,他到上海的工作任 务是:同中国革命运动所有的领导人建立联系;把中国分 散的革命小组联合为一个集中的组织;情报工作;宣传苏 俄革命和布尔什维主义。信中,他认为中国革命运动最 薄弱的方面是其活动的分散。计划以“联合出版委员会” 为中心,将各革命小组的工作团结起来。为了协调和集 中工作,他通过“声望甚高,影响很大”的陈独秀给各 城市的革命者发信,于7月19日召开了一次中国积极分

4、子会议,即包括华北的社会主义者与无政府主义者的代 表会议。258月17日,距离他登陆上海不过4个多月, 他在上海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这段时间以来, 我在此地的工作总结如下:在上海建立一个5人组成的 革命委员会。” 26委员会下设三个处:出版处、情报鼓 动处和组织处。每个处的工作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如出版处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厂,即又新印刷所,印刷出 版了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还有15种小册 子和传单有待付印,8月22日起定期出版劳动界。情 幸艮处组建了 “华俄通讯社”,向31家中国报纸供给资料, 还在北京设立了一个分部。组织处在学生中进行工作, 组织学生,并力图把学生引向同工

5、人和士兵建立联系。 除了上海革命委员会,吴廷康试图“在中国所有的工业 城市建立像上海革命委员会这样的组织,然后借助与会 代表,把委员会的工作集中起来” 27。他指示在北京、 广州建立了同样的革命委员会。在各个城市的革命委员 会之上,还设有中国革命委员会,与朝鲜革命委员会并 行。28这些工作为中国的建党工作“奠放了组织建设最初的基石” 29,中国的建党工作正是从1920年开始 在上海启动,并在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 发起成立各地党的早期组织。1921年1月21日,共产国际全权代表舒米亚茨基在致共 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秘书科别茨基的信中说:“事实上我们 上海的那个三人小组一一革命委员会才是领

6、导机关。这 个革命委员会目前领导着中国六个省的中国共产主义组 织和规模相当的五个中国青年团组织。这些组织掌握着 四种周刊,其中的共产党是起领导作用的,还有两 家报纸J 30在共产国际档案中,自1920年至1921年初,曾多次提 到召开中国共产主义组织的代表大会。1920年9月,威 廉斯基一西比利亚科夫就提到他于同年7月5日至7日 同在中国工作的俄国共产党员同志就“中国共产主义组 织即将举行的代表大会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事项交 换了看法。31舒米亚茨基1921年1月21日信中提到 “中国定于3月下旬举行共产主义组织的代表大会,我将派遣专人前去指导” 32。6月3日,共产国际代表马 林经欧洲抵达

7、上海。“几天后,远东书记处派遣的一位从 事中国、日本和朝鲜工作的同志” 33,即尼克尔斯基 也到达上海。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到达上海后,尽快联络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开始筹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如马林所说:“我和伊尔库茨克来 的我们的同志与几名中国同志一道正在筹备共产党的代 表大会,约在7月举行,将要讨论实际办法并开始集中 组织工作J 347月9日,他在给科别茨基的信中再次 提到“希望本月底将要召开的代表大会大大有利于我们 的工作。同志们那些分散的小组将会联合起来。此后就 可以开始集中统一的工作了 ” 35。正如马林所言,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之后,中国各地的 共产党早期组织由此

8、开启了集中组织统一工作的新局面。因此,在苏俄和共产国际等工作人员的眼中,上海是中 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无产阶级集中地,而正是从上海这 个窗口,看到中国工人阶级力量还很弱小,工人阶级的 发展状况和反抗力度远未达到他们的期望值,所以他们 才格外注意聚集于上海的陈独秀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 识分子及青年学生在中国建党中的独特作用。同时,1920 年前后上海所具有的经济发达、多种政治势力并存、人 才汇聚、文化发达、信息畅通、交通便利等种种面相, 也使得上海这座城市在东亚地区凸显出来,使得苏俄和 共产国际工作人员自然而然选择了这座城市作为他们推 动东亚共产主义运动、推动在华建党工作的指挥中枢和 桥头堡。这也

9、是苏俄和共产国际东方战略、在华战略对 于上海重要定位和作用的显示。这样的历史机遇落在上 海身上,是近代以来上海发展过程中种种历史合力的结 果,也为上海的再出发刷新了政治新机遇。参考文献1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 研究室.“一大”前后一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 后资料选编(三)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55.2 6 7 8 10 12 15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首次亮相国际政治舞台(档案 资料集)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 25. 145

10、. 396. 50 51. 172 173. 39 40. 37 38. 4042. 37 38.17. 49. 61 62. 82. 74 75.6 8. 29. 30. 31. 42. 92. 42. 93. 142. 146. 149.3 5 9李丹阳.朝鲜人“巴克京春”来华组党述论J. 近代史研究,1992 (4): 162176.4马贵凡.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述中共藁史资料, 2002 (总 81).11张国春.我的回忆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 94.13 14第 157 号文件附件(19200407) Z.英国 国家档案馆档案F0 405/228.16第27号周报(截止于192

11、0年8月21日的情报)Z.英国国家档案馆档案F0 228/3216.反抗和组织的意识还不强。1920年7月28日,旅俄华工聊合会会长刘绍周作为旅俄 中国工人代表,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在 该会第五次会议上发言,谈到了上海在五四运动中的地 位以及上海工人阶级的表现。他指出,五四运动的中心 是上海,学生们在运动中认识到孤军作战不会有任何成 果,开始争取工人群众。“中国工人也开始明白自己是一 支力量,尽管代表的是刚刚产生的工业无产阶级。例如, 去年上海发生了一系列的罢工,固然,还是纯经济性的。 就连中央位于上海的社会主义党,也在工人中享有越来 越高的声誉。这个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据它办的

12、名 称朴素的杂志周报,我们可以判定,这场运动确实很 重要。例如,5月1日这期杂志里有这样的口号:不劳 动者不得食,世界是无产阶级的等等。这家杂志坚持不 懈地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以反对民族主义,坚持同苏俄结 成亲密的兄弟联盟。这家杂志反对去年旨在占领西伯利 亚的中日条约。所有的文章都贯穿并强调一个思想:无 产阶级定能战胜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的 原则必将让位于社会主义原则。这家杂志威信很高。由 此我们可以看到,不仅工业无产阶级,而且连手工业者 都开始组织起来。” 2刘绍周发言中提到的“位于上海 的社会主义党”,目前还无法确指,可能是1919年底至 1920年春,中华工业协会的常务理事黄介民

13、正努力组织 的大同党,也可能是指陈独秀、李汉俊等人正在组织的 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而提到的周报可以明确是星 期评论。因为该刊除了刊载刘绍周所列举的5月1日周 报的这些内容外,的确还刊载过李汉俊关于反对旨在 占领西伯利亚的中日条约以及大量宣传社会主义思 想的文章,因而所提社会主义党也很可能是“星期评论 社工3这段论述不仅提到了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阶级 的表现及其初步显示的力量,而且透过星期评论刊 载的内容注意到了上海对于社会主义、苏俄革命的宣传 及其影响。中国共产党简明历史是苏联驻华顾问纳乌 莫夫于1926年撰写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长篇文章。 4此文也肯定了上海作为中国工业化大城市和工人阶 级集

14、中地的地位:“上海是最工业化的地区,有比中国任 何地方都多的工人。陈独秀利用上海为劳工运动的基地 和他的工作的中心J但是中国工业化毕竟起步晚,到20世纪20年代初,中 国仍处于工业革命的初级阶段,虽然1919年中国产业 工人总数达到200万人,但中国工人阶级的队伍仍非常 弱小,仅占总人口的0. 5虬5到1919年,上海虽然已 是全国工人人数最多、最集中的城市,但是与西方国家 工人阶级的发展状况、组织程度和斗争意识相比,上海 工人阶级的状况远未达到在华工作的苏俄、共产国际使 者心目中的期望。1921年7月7日一9日,马林在致共 产国际远东书记处的报告中写道:“在上海这座大城市 里,几乎没有现代意

15、义上的工人组织,大多是一些 旧式的、老板和工人都可以进的工会上海这里的工 人阶级分为两类,他们互相为敌,其程度甚于反资本家 的斗争J他眼见中国人,特别是苦力,常常在街上遭到 那些所谓的欧洲文明人、印度巡捕和中国警察的殴打, 却只能忍气吞声,他说他每天都为此感到气愤,这“说 明工人阶级的革命精神远未培育起来”。6马林在1922 年报告他1921年刚来上海的情况时还曾写道:上海“这 个城市虽然是中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却不存在 我们理解中的那种工人运动” 7。但同时他们也注意到, 1920年前后,上海由于米价大涨、钱贬值导致地方性的 有组织的罢工时常发生。二、上海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大本营, 陈

16、独秀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青年是 推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也许正因为工人阶级的发展状况远未达到他们的期望,所以苏俄和共产国际才会格外注意聚集于上海的社会主 义知识分子的作用和能量。1920年10月5日,费奥尔多(即刘谦)向俄共(布)阿穆尔省委提交的报告中说:“上海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大 本营,在这里可以公开地进行宣传。上海有许多社会主 义性质的团体,出版300多种书刊(报纸、杂志和书籍), 均为社会主义性质。这里有时候举行群众集会。此地出 版的带有苏俄活动家,特别是列宁和托洛茨基照片的书 刊总是被一抢而光J同时,他还注意到:“位于上海的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工人组织都站在社会主义者一边 他们是

17、革命的主要依靠力量J 81920年7月,负 有推动远东革命工作、与中国进步势力建立联系的威廉 斯基一西比利亚科夫考察了中国,他后来在给托洛茨基 的一封信中承认自己当年到中国后发现,在上海和其他 地方,简直就没有一个单纯的基层工人组织,更谈不上 什么无产阶级的运动。而他在与陈独秀等人接触后,倒 发现一些像陈独秀、李大钊那样的中国教授们正领导着 强有力的学生运动。9这在1921年9月4日马林写给 荷兰论坛报中的报道中也有体现,他说:“不言而喻, 这里几乎根本说不上社会主义者对工人的影响。只是一 小部分知识分子在探讨社会主义俄国的事变使一小 批知识分子转而信仰第三国际,尤其是陈独秀教授。他 几年前就

18、发行青年杂志,他是我们学说的坚定拥护者J :101920年2月到上海的陈独秀同年7月底对张国素说 过:“中国工业不发达,工人数量甚少,文化落后,因此 一般工人还谈不上阶级觉悟,还不能成为共产运动的骨 干。但五四以来,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青年日有增 加,如果集合起来,就是推进这一运动的先驱。” n这 反映了他从依靠上海工人阶级转而依靠知识分子力量组 党的认识,可能也是来华帮助组党的苏俄、共产国际人 员的认识,因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是以陈独秀、李 汉俊、俞秀松等信仰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为核心组建 起来的,北京等其他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主要成员亦 如此。这种认识反馈到共产国际那里,最终改变了苏俄、

19、 共产国际对于黄介民领导的大同党、江亢虎为代表的中 国社会党、姚作宾领导的全国学生联合会等中国其他挂 着“共产党”旗帜的政治力量的态度,使得陈独秀、李 大钊领导建立的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二大会议的舞台 上树立了正统地位,并从此避免了像朝鲜等国共产党派 系纷争内江的曲折局面。三、上海是苏俄、共产国际1920年前后 开展东亚共产主义运动的指挥中枢1919年8月,威廉斯基一西比利亚科夫受命于俄共(布) 中央委员会政治局,拟定了一份在东亚民族中开展共产 主义工作的指令,并以苏俄外交人民委员部远东事务全 权代表的身份于同年9月始在远东地区开展这一工作。 这一指令是目前见到的有计划地在东亚民族中开展共产

20、主义工作最早的一份工作提纲,要求“对中国、蒙古、 朝鲜各国人民的态度,应该基于唤醒那里的广大人民群 众,为摆脱外国资本压迫进行自觉的运动:“应该力图 实际支持东亚人民的革命运动。还要同日本、中国和朝 鲜的革命组织建立牢固的联系,并且通过出版印刷机关 刊物、小册子和传单等加强鼓动工作J 1919年9月初至 1920年初,威廉斯基一西比利亚科夫在东亚顺利开展了 共产主义宣传工作,并同中国、朝鲜许多革命组织的代 表建立了牢固的联系。121920年4月,俄共(布)远东局符拉迪沃斯托克处下设 外交科派出全权代表吴廷康(格里戈里耶夫)等一行人 前往中国上海。这应是威廉斯基一西比利亚科夫为了在 东亚人民中进

21、一步开展共产主义工作而作出的指令。4月 5日,他们到达上海。13吴廷康此行身份明确,是俄文 上海生活报记者,而“他的到来为上海出版的一种 俄文报的主要撰稿人伯尔诺夫基(Bernofky)和杰克李 泽洛维奇(Jack Lizerovitch)所知” 14。显然,已 在上海站稳脚跟的俄文上海生活报报社已为吴廷康 打好了前站。吴廷康到沪后以俄文上海生活报报社为工作据点, 开展工作的效率很高。5月,在报社内设立了共产国际东 亚书记处。这个机构的定位是领导东亚(中国、朝鲜、 日本)共产主义工作的临时组织中心,由中国、朝鲜、 日本三个支部组成。15吴廷康是俄文上海生活报最重要的人物,与许多倾 向于布尔什维

22、主义的年轻中国人建立了联系。16在他 的推动下,中国支部的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东亚书记处 十分注意通过印刷品进行宣传。它设有4个出版中心: 海参威、哈尔滨、北京、上海。其中,上海是中国共产 主义书刊出版的最大中心。东亚书记处在这里拥有几种 报刊。17从威廉斯基一西比利亚科夫的信可以看出,他希望共产 国际执委会能够把东亚书记处设置为直属于俄共(布)、 共产国际的统一领导远东革命工作的组织。18但是由 于同期同样性质的组织一一俄共(布)西伯利亚州局东方民族部正在筹备,因此,东亚书记处这个机构并没有 存在下去。1920年7月27日,东方民族部开始组建,规定上海处为 该部远东工作的临时中心。20吴廷康的

23、工作不久也归 属该部领导。他8月17日的汇报就是直接报给该部的。 9月30日,该部委托吴廷康为驻中国的全权代表,并要 求他:“依据我们的指示领导中国工作,给我们派往那里 的党的工作人员发出指示,让他们服从您J 21除了领 导该部派驻中国的工作人员及领导中国工作,吴廷康还 被要求向该部通报朝鲜社会党的情况,22负责领导朝 鲜科的工作。另外,吴廷康还派信使到日本建立联络、 了解情况,以促动建立日本处。23从不晚于1920年11月“东方民族部在给其派赴中国代 表的指令”中可以看到,该组织派赴中国的代表目的地 很明确,就是上海,计划经由路线有两条:赤塔一满州 里一哈尔滨一上海和赤塔一布拉戈维申斯克符拉迪沃 斯托克一上海。其任务除了交换情报、变卖珠宝、建立 印刷厂、运送设备、召集负责人员的代表大会并筹备中 国全境的革命代表大会外,还有一项组织上的重要任务, 即“讨论和建立在华中心分支机构之间和它们同远东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