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学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学设计说明.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教学设计说明一、核心能力、教材及课标分析上海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初中科学课程旨在通过科学探究提高学生的 科学素养(课标P64)。科学探究(实践)能力是科学学科核心能力,科学实践 能力包括做计划,获得与描述证据,证据的使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科学上海牛津版第十二章宇宙与空间探索的内 容,本章主题是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及人类对空间的探索,核心概念是宇宙、力、 空间探索。本章内容包括宇宙、力与空间探索、太空旅行、空间开发。力与空间 探索是物理学科力学知识的基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力与空间探索的第四 课时,在小学自然牛津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身边的力中,学生已经初 步学习了用弹簧测力计
2、测量力的大小,学生通过气球火箭的活动、滑板上互相推 人的游戏体验感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并未提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概念,且 未对火箭升空原理进行解释。本节课的重点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 向相反,难点是:运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解释火箭升空等生活实例的工 作原理。课标要求达成:学生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由实验推断出火箭向下喷出的气体从而使火箭升空(过程与方法目标)。(课 标P90)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上一节课重 力已基本达成,本节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巩固。二、提高学生“学科核心能力”的做法1、学生借助弹簧测力计获取证据,
3、运用表格记录证据(数据),分析数据归纳 科学结论,这样得出的科学结论更可信可靠,表达了科学的严密性。如实记录数 据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运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原理解释生活实例,通过问题设计、图示、文字等多 种形式引导学生经历运用证据解释问题的思维过程,提升思维品质,提升学科核 心能力。三、教学特点与期望目标1、进行课堂前后测,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改进调整教学。前测对于了解学生学习起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以学定教”有积极地意义。 共30人参与前测,前测1: 24人(80%)正确,错误中4人选B,2人选C,这 说明学生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的一些生活现象有所了解。前测2: (1)用力踢球时, 为
4、什么脚会很痛?完全正确仅1人,3人提到“反作用力”,5人提到“力的作用 是相互的,错误21人(70%,),非常出乎我的预料。(2) (3) (4)前面一空正 确率达90%,第二空完全正确。人,仅个别人提到了反作用力、水的推力。前测 3:完全正确0人,2人提到爆炸产生推力,5人提到巨大推力,4人提到燃料, 其中12人空白,7人错误(空气阻力、摩擦力、脱离地心引力)。前测2、3 两题对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缺乏科学的认识和思考,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 学生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教材中用俯卧撑和吊环运动引出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因为缺乏生活体验,学生理解比拟困难,因此设计了更直接的体 验(手
5、拍桌子、拎书包),让学生体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调整教学内容。教材中活动12.12滑动气球和12.13喷水火箭安排在前面,都涉及到运用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解释它们的工作原理,思维层次较高,实际教学中学生学习效果 不好。12.14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属于实验操作类,思维难度较小,本课将其 安排到前面进行,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有了感性认识之后, 再来运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解释滑动气球和喷水火箭,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 思维水平。3、注重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探究自制学具一一反冲小车,用什么样的材质做好?为什么小车原 地打转?为什么小车前进得不远?怎么样使气球不晃来晃去?,在解决一个 个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了合作的精神,激发了学习科学 的兴趣,体会到科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乐趣。课后拓展鼓励更多学生进行科学探 究和创新,使他们意识到科学探究不仅仅是科学课堂里的事情,生活中处处有科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