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美术馆举办的这个特展——一日览尽千年画.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7256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9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美术馆举办的这个特展——一日览尽千年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江美术馆举办的这个特展——一日览尽千年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美术馆举办的这个特展——一日览尽千年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美术馆举办的这个特展——一日览尽千年画.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浙江美术馆举办的这个特展一日览尽干年画“盛世修典一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现场。王锦超摄“盛世修典一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展品。王锦超摄【新展大观】近日,“盛世修典一一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在浙江美术馆展出。其中,第六展厅和阳光长廊的复 制窟以全球领先的3D复原技术带给人身临其境般的震撼。这些 千古不可移动的文物,通过高科技“走”到了一起,一展中国绘 画与石窟艺术的魅力。中国绘画国宝的团聚这次展览分为“盛世修典”“久久为功”“大国宝藏”“转 化发展”四个板块。其中“大国宝藏”展出的是“大系”之“先 秦汉唐” “两宋”“元代”三个单元编纂出

2、版档案中用于校准工 作的1500余件高保真调图校色打样稿,是流散在世界各地的中 国绘画国宝的一次团聚。“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由浙江大学、浙江省文物局编纂 出版。“大系”至今共收录海内外260余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 藏品12479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 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 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这次展览也是宋画展示最全面的一次。全世界现存宋画有 1000多幅,本次展览中就展出了 800多幅作品,宋人眼中的山 水花鸟、生产劳作、宴饮玩乐等生活百态尽数展现。”中国历代 绘画大系团队负责人说。除了丹青精品,这次展览

3、的另一大亮点是石窟艺术。在敦煌 研究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浙江大学团队利用全球领先的3D 石窟复原技术,将中国四大石窟,以及四川安岳石窟和浙江杭州 西湖石窟中的若干个典型洞窟,等比例复制,汇聚到杭州。“盛世修典”是绘画大系展览,为什么会展出石窟呢?有关 专家指出,石窟以雕、塑、绘形式存在,和中国绘画史之间有着 非常密切的关系。像敦煌的壁画、云冈的雕刻,这些在古代是绘 塑同源的。本次展览有一个专门的小板块,展示了不同形式的美术作品 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放异彩的舞蹈 只此青绿,它的灵感来源于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早 在盛唐时期,著名画家李思训就创造了以石绿色为基调的青绿山

4、水,那时候的敦煌石窟中也有不少青绿山水画的作品。”敦煌研 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说,到了中唐以后,石绿色便逐步成了壁画 的主调,尤其是到五代宋以后,石窟壁画的基调差不多都成了石 绿色。时与空的交错,形与式的幻变,数字化让这些绘画与石窟精 品突破时空,超越类别,来了一场“面对面的相会”,也让今天 的人们得以有幸领略古人丰富的文化世界,感受到积淀其中的那 份深厚的文化精神。石窟艺术中的中国文化内核公元366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沿古丝绸之路(河西段) 上,敦煌石窟浓墨重彩地掀起了它的大幕,随后云冈、龙门等石 窟也逐一登场,叮叮当当的雕凿声一直延续千余年。走进第六展厅,一抬眼便看到绘满佛像的覆斗顶,这种

5、来源 于古代斗帐的建筑屋顶方式透露着浓浓的中国特色。展厅四周分 别是云冈石窟第6窟南壁“文殊问疾”屋形龛、龙门石窟古阳洞 四大北魏龛、敦煌57窟和45窟的一比一复制窟。“文殊问疾”屋形龛是云冈石窟现存28幅维摩诘经变雕像 中保存最完整、最宏大的一幅,也是中期云冈石窟的上乘之作。“此时正值北魏推行汉化政策,佛教艺术开始融入中土元素, 佛像己经坐上了中式殿堂样的佛龛。虽然面部还是保留了早期石 窟佛像方额高鼻的特征,但是表情不再威严,而是柔和中带着笑 意。”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副院长李志荣说。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龙门石窟体现了更多当时黄河流域 的风土人情。古阳洞四大北

6、魏龛是古阳洞中有计划布局开凿最早 的一批工程,亦是龙门石窟的造像之始。N134龛内雕刻一佛二 弟子二菩萨,主佛已改穿褒衣博带的双领下垂式佛衣,下摆密褶 稠叠,而这正是源自孝文帝汉化改革后在服饰领域的一代新风。展厅中两座唐朝时代的敦煌石窟以壁画和塑像为主要元素, 园林式的殿堂、连环画式的人物山水画莫不反映了那个时代中国 的社会面貌和风土人情。随着佛教从西域丝绸之路一直纵深向东,佛教艺术也在中国 大地上蓬勃发展,从黄河流域再到长江流域,不断汲取中国传统 文化养分,褪去浓郁的异国风情,显露出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特 征。在阳光长廊里,长江流域石窟的代表作大足北山观无量寿佛 经变相龛属于晚唐作品,规制宏大

7、,构图严谨,刻工细腻,人物 多达580余尊,内容之繁复、雕刻之精细让人暗暗叹服。安岳石 窟毗卢洞“紫竹观音”像衣裙飘逸动感十足,清瘦适中的人物体 态和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已经日趋接近世俗化的审美情趣。“如果前后对照着来看,就能发现石窟艺术在多民族、多文 化体系的传播之中,已经悄悄融合了中国特有的文化与情感,以 及中国人的气质与精神,呈现出更多的中国风格,背后反映的其 实也是佛教中国化的进程。”李志荣说。数字化助文化史迹汇聚一堂“数字化复原”“数字化共享”是浙江大学在文化遗产数字 化保护中的重要理念。浙大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长期负责文 物数字化图像采集工作的刁常宇告诉记者,每一个石窟的复制都 需

8、要克服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到后期的3D打印加工、结构 设计制作、质感处理、色彩纹理等环节的诸多挑战。以飞来峰佛龛为例,这处造像高3. 5米,宽6米,深4. 87 米,其中仅布袋弥勒就高1. 9米,宽2. 6米,“它是一个半圆形 佛龛,下面深,上面浅,这给整个佛龛的分块、结构设计和制作 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4月6日凌晨弥勒佛才从深圳飞来浙 江美术馆。”负责后期处理的美科图像(深圳)有限公司项目经 理陈少康说。此前的十年间,浙大团队沿着中国文化边疆和陆、海丝绸之 路的主要站点,与遍布全国的合作者们己经完成了数以百计的项 目。“这次复制窟的汇聚展示也是中国20年来石窟寺数字化工 作成果的集结。同时

9、这也是将杭州西湖的石窟第一次放在中国石 窟的脉络里呈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李志荣说,“飞来峰 这处造像是中国石窟艺术晚期的精品,而布袋弥勒形象是宋元时 期江南地区所特有的,雅俗共赏,喜庆祥和,是佛教中国化、世 俗化的重要实证。”“绘画大系是17年来全世界数字资源汇编的成果,复制窟 则是20年中国文物数字化保护的成果;前者是博物馆绘画藏品 的集聚,后者则是将大地上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以数字形态集中 在一起。”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团队负责人说,借助于数字化技术, 散居各地的石窟文化史迹与中国历代绘画得以共聚一堂,为探索深入理解、保护、径。(记者陆研究、展示中国艺术和优秀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健通讯员吴雅兰)(2022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