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宋史专题练习—范镇传(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宋史专题练习—范镇传(含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语文】2023届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宋史专题练习一范镇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谦退,每步行趋 府门。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曰:“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镇举进士, 礼部奏名第一。宰相庞籍言:“镇有异材,不汲汲于进取。”超授直秘阁。契丹使至,虚声示 强,大臣益募兵以塞责,岁费百千万。镇言:“备契丹英若宽三晋之民,备天下莫若宽天下之 民。夫兵所以卫民而反残民,臣恐异日之忧不在四夷,而在冗兵与穷民也。”帝天性宽仁,言 事者竟为激讦。镇独务引大体,非关朝廷安危,生民利疚,则阔略不言。文彦博、富弼入相, 诏百官郊
2、迎。镇日:“隆之以虚礼,不若推之以至诚。然近制,翰林学士、知制诰不得诣宰相 居第,百官不得间见,是不推之以诚也。愿罢郊迎,除谒禁,则于御臣之术为两得矣。”乞令 宗室疏属补外官,帝曰:“卿言是也。顾恐天下谓朕不能睦族耳。”镇目:“陛下甄别其贤者 用之,不没其能,乃所以睦族也。”出知陈州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劾 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神宗即位,复为翰林学士。轼得罪,下台狱,索与镇往来书文甚急, 犹上书论救。哲宗立,拜端明殿学士。镇雅不欲起,固辞。诏赐以龙茶,存劳甚渥。复告老, 以银青光禄大夫再致仕。薨,年八十一,谥日忠文。镇清白坦夷,临大节,决大议,色和而语 壮,虽在万乘前,无所
3、屈。笃于行义,遇人必以诚,乡人有不克婚葬者,辄为主之。少受学于 乡先生庞直温,直温子昉卒于京师,镇娶其女为孙妇,养其妻子终身。契丹、高丽皆传诵其文。 少时赋长啸,却胡骑,晚使辽,人相目曰:此长啸公也。(节选自宋史范镇传)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出知陈州/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劾/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 B.出知陈州/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劾/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 C.出知陈州/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劾/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 D.出知陈州/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
4、监司绳之/急即自劾/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B.古代官员正式退休叫“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指官员辞职回家。笃行大义,奏补子孙时先族人而后子孙,同乡人有不能够结婚、下葬的,就替他们主持。他的学识本于六经,契丹,高丽都传颂他的文章。年少时作长啸一文,退却胡骑, 晚年出使辽国,人们互相看着说:“这是长啸公啊!”范镇对乐特别注意,自己认为得到古代 之法,独自主张房庶以律生尺的说法。范镇制作律尺、翕合、升斗、豆区、斛,打算把它们绘 成图呈上,又请求访求真
5、黍,以定黄钟。范镇便请求太府给铜制造,一年后制成,比李照乐降 一律有奇。神宗及太皇太后御驾延和殿,召令执政大臣一同阅看视察,赐诏嘉奖范镇。置放太 常礼院,诏命三省、侍从、台阁官员,都前往参观。范镇当时患病,乐奏三天而去世,终年八 十一岁。赠金紫光禄大夫,谥号为“忠文” O9、D“举”,考中。句意:范镇考中进土。“顾%表转折,译为“但,但是九句意:但怕天 下人说朕不能和睦宗族。“渥优厚、丰厚。句意:慰问安抚很优厚。选项中加点字解释不 正确的是。10 . B句意:范镇出朝任陈州知州,陈州正逢饥荒,他到任三天,擅自散发粮钱借给百姓。监 察部门追究得很急,他就自动劾奏,皇帝下诏宽恕他。当年大丰收,所放
6、借贷都还清。“视事 三日”,三日”补充说明视事”的时间,二者不能断开,排除D。“监司绳之急急”是“监司 绳之”的补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是岁大熟% “大熟”是“是岁”的谓语,二者不能断开, 排除CD。11 . C”因此朝廷免去郊迎,除去对谒见宰相的禁令”的表述错误,原文是说范镇“愿罢郊迎,除 谒禁”,即范镇请求朝廷免去郊迎之礼,除去对谒见宰相的禁令,文中没有交代朝廷对此的做 法。12 .他坚定地实行道义,待人很诚恳,乡里有贫困不能完婚和安葬的,常由范镇来主办。13 .他文才甚高,得到蜀守薛奎的称赞,而且“举进土,礼部奏名第一”,堪谓“文”。 他待人谦和,文质彬彬,文中“笃于行义,遇人
7、必以诚”“色和而语壮”,可见其“文九 他忧心国事,体恤民情,文中“臣恐异日之忧不在四夷,而在冗兵与穷民也”“非关朝廷安危, 生民利疚,则阔略不言”等句足见其“忠”。既忠且文,故谥号“忠文”。参考译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镇守四川,一见面就喜爱重视他,让他和子弟们 讲论学问。范镇更加谦逊退让,常步行到薛奎的府门。薛奎还朝时,带他一起进京。有人问薛 奎进蜀得到了什么,回答说:“得到一个伟人,将会以学问闻名于世。范镇考中进士,礼部 奏为第一名。宰相庞籍说:“范镇有特殊才能,不热衷于进取官职。”范镇被越级提拔为直秘 阁。契丹使者来到,虚张声势以表示其强大,大臣们增加招募来塞责,一年费去钱千百
8、万。范 镇说:“防备契丹不如宽待三晋的百姓,防备天下的祸乱不如宽待天下的百姓。军队本来就是 用来保护百姓的,现在反而残害百姓,我恐怕将来的忧患不在四方,而在军队过多和百姓穷 困。”皇帝天性宽恕仁厚,论奏事情的人相互激烈攻击。范镇独自掌管大局,不是关于朝廷安 危,百姓利弊的事,就忽略不说。文彦博、富弼入朝任宰相,皇帝下诏令百官到郊外迎接。范 镇说:“用虚礼来表示隆重,不如以最大的诚意来对待。但近来规定翰林学士和知制诰都不许 到宰相家中去,百官不准私自去求见,这是不以诚心对待他们。请求免去郊迎,除去对谒见宰 相的禁令,驾御臣下在两方面都得当了。”他又请求皇帝宗族中血统疏远的出外补地方官,皇 帝说:
9、“你的话是对的。但怕天下人说朕不能和睦宗族。”范镇说:“陛下选择其中贤能的人 加以任用,不埋没其才能,这就是用来和睦宗族的方法。”范镇出朝任陈州知州,陈州正逢饥 荒,他到任三天,擅自散发粮钱借给百姓。监察部门追究得很急,他就自动劾奏,皇帝下诏宽 恕他。当年大丰收,所放借贷都还清。神宗即位,又任翰林学士兼侍读。苏轼获罪,被下御史 台监狱,搜索范镇和苏轼来往的书信文章很急,他还是向朝廷上书论述救援苏轼。哲宗即位, 朝廷授范镇为端明殿学士,范镇素来不想出来做官,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赏赐他龙茶,慰问 安抚很优厚。又告老,以青光禄大夫再次退休。去世,享年八十一岁,谥号忠文。范镇清白平 易,遇到大节,决定
10、重大议题,他脸色平和而说话大胆,虽在皇帝面前,也不屈服。他坚定地 实行道义,待人很诚恳,乡里有贫困不能完婚和安葬的,常由范镇来主办。范镇年少时曾向本 乡先生庞直温学习,庞直温的儿子庞昉死在京城,范镇娶了庞昉的女儿为孙媳妇,抚养庞昉的 妻儿一辈子。契丹、高丽都传诵他的文章。他年少时作长啸赋,曾以此使胡骑退走,晚年 出使辽国,人们互相用眼示意说:这就是“长啸公”。第12页/总12页C.谥,古代皇帝、皇后、诸侯或其他社会地位高的人死后所加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D.按周制,诸侯地方百里,兵车万乘,故称诸侯为“万乘文中指朝廷官员。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镇谦谨自持,得到
11、前辈赏识。薛奎欣赏范镇,回朝时带他进京,并向别人夸赞范镇的学 问;范镇及第后,宰相庞籍也对范镇的才能和品行表示赞赏。B.范镇知势而行,主张宽待百姓。契丹使者虚张声势,大臣们用增募军队搪塞责任,以致耗 费巨资,范镇认为防敌备患的关键在百姓宽裕,因此建议宽待百姓。C.范镇反对虚礼,重视以诚相待。郊迎之礼虽然隆重,但范镇认为这是虚礼,未能以最大的 诚意来对待官员,因此朝廷免去郊迎,除去对谒见宰相的禁令。D.范镇心怀道义,解救亲友危困。苏轼因罪下狱,范镇依然不避连累之险,上书朝廷救援苏 轼;他老师庞直温先生的后人遭逢困境,范镇帮助排解困难。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甄别其贤者用
12、之,不没其能,乃所以睦族也。(2)笃于行义,遇人必以诚,乡人有不克婚葬者,辄为主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馆于府舍,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自谦 退,每步行趋府门,逾年,人不知其为帅客也。举进士,礼部奏名第一。经四年,当迁,宰相 庞籍言:“镇有异材,不汲汲于进取。”超授直秘阁,判吏部南曹、开封府推官。擢起居舍人, 知谏院。 帝在位三十五年,未有继嗣。嘉祐初,暴得疾,中外大小之臣,无不寒心,莫敢先言者。 镇独奋日:“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 ”即拜疏。章累上,不报。除兼侍御史知杂事,镇以言 不从,固辞。执政谕镇日:“今间言已入,为之甚难。”镇复
13、书执政曰:“事当论其是非,不 当问其难易。”凡见上面陈者三,言益恳切。镇泣,帝亦泣,日:“朕知卿忠,卿言是也, 当更俟三二年。”章十九上,待命百余日,须发为白。朝廷知不能夺,乃强知谏院。镇虽解言 职,无岁不中前议.见帝春秋益高,每因事及之。又因裕享.献贼以讽。其后韩琦遵定策立英 宗。出知陈州。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勃,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神宗即位,复为翰林学士兼侍读、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辞枢密副使诏许之镇再封 还帝以诏直付光不由门下镇奏日由臣不才使陛下废法有司失职乞解银台司。镇清白坦夷,遇人必以诚,恭俭慎默,口不言人过。临大节,决大议,色和而语壮,常欲 继之以
14、死,虽在万乘前,无所屈。笃于行义,奏补先族人而后子孙,乡人有不克婚葬者,辄为 主之。其学本六经,契丹、高丽皆传诵其文。少时赋长啸,却胡骑,晚使辽,人相目日: 此“长啸公”也。镇于乐尤注意,自谓得古法,独主房庶以律生尺之说。镇作律尺、病合、升 斗、豆区、趟斛,欲图上之,又乞访求真黍,以定黄钟。乃请太府铜为之,逾年而成。帝及太 皇太后御延和殿,召执政同阅视,赐诏嘉奖。镇时已属疾,乐奏三日而薨,年八十一。赠金 紫光禄大夫,谥日忠文。(节选自宋史范镇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光辞枢密副使/诏许之镇/再封还/帝以诏直付光/不由门下/镇奏日/由臣不才使陛下废法/ 有司失职/乞
15、解银台司B.司马光辞枢密副使/诏许之/镇再封还/帝以诏直付光/不由门下/镇奏日/由臣不才/使陛下废法/ 有司失职/乞解银台司C.司马光辞枢密副使/诏许之/镇再封还帝/以诏直付光不由门下/镇奏日/由臣不才/使陛下废法/ 有司失职/乞解银台司D.司马光辞枢密副使/诏许之镇/再封还/帝以诏直付光/不由门下/镇奏日/由臣不才使陛下废法/ 有司失职乞解银台司.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超授,指升迁,亦指越等授官。同样表升迁的有迁、擢、陟等,而表降职的有谪、放、左迁 等。B.谏院,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和执法机关。谏官可议论施政的得失,供皇帝参考,有时还可纠 正皇帝的错误。C.黄钟
16、,我国古乐十二律之一,声调最宏大响亮,在宫、商、角、徵、羽五音之中,宫属于 中央黄钟。D.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去世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镇谦逊有才,受人赏识。他受到蜀地守官薛奎赏识,在薛府讲学,过了一年人们都不知 道他是帅府的宾客;踏上仕途后,宰相庞籍认为他有才华而不热衷进取官职。8 .范镇心系国家,敢于直谏。仁宗在位多年未确立继承人,范镇认为这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 重大事情,多次面陈皇上,先后十九次上书直陈己见,后来还写赋来讽刺仁宗。C.范镇临节不屈,笃行道义。他常冒死罪来争是非,即使在皇帝面前也不屈服;他
17、奏请授官 时先提本族的人,然后再提自己子孙;常帮助乡里没有能力办理婚葬的人。D.范镇文章出色,精于乐律。他的文章在契丹、高丽传诵,年少时作长啸一文,曾以此 使胡骑退却;他晚年精心校订乐律受到皇帝下诏书嘉奖。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镇虽解言职,无岁不申前议,见帝春秋益高,每因事及之。(2)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劾,诏原之。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守蜀,一见爱之,俾与子弟讲学。镇益谦退,每步行趋 府门。及还朝,载以俱。有问奎入蜀何所得,目:“得一伟人,当以文学名世。”镇举进士,礼 *部奏名第一。宰相庞籍言:“镇有异材
18、,不汲汲于进取。”超授直秘阁。契丹使至,虚声示强, 大臣益募兵以塞责,岁费百千万。镇言:“备契丹其若宽三晋之民,备天下莫若宽天下之民。 夫兵所以卫民而反残民,臣恐异日之忧不在四夷,而在冗兵与穷民也。”帝天性宽仁,言事者 竞为激讦。镇独务引大体,非关朝廷安危,生民利疚,则阔略不言。文彦博、富弼入相,诏百 官郊迎。镇日:“隆之以虚礼,不若推之以至诚。然近制,翰林学士、知制诰不得诣宰相居第, 百官不得间见,是不推之以诚也。愿罢郊迎,除谒禁,则于御臣之术为两得矣。”乞令宗室疏 属补外官,帝曰:“卿言是也。顾恐天下谓朕不能睦族耳。”镇日:“陛下甄别其贤者用之,不 没其能,乃所以睦族也。”出知陈州陈方饥视
19、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货监司绳之急即自勃诏原之是 岁大熟所贷悉还神宗即位.复为翰林学士。轼得罪,下台狱,索与镇往来书文甚急,犹上书论 救。哲宗立,拜端明殿学士。镇雅不欲起,固辞。诏赐以龙茶,存劳甚渥。复告老,以银青光 禄大夫再致仕。薨,年八十一,谥曰忠文。镇清白坦夷,临大节,决大议,色和而语壮,虽在 万乘前,无所屈。笃于行义,遇人必以诚,乡人有不克婚葬者.辄为主之。少受学于乡先生庞 直温,直温子昉卒于京师,镇娶其女为孙妇,养其妻子终身。契丹、高丽皆传诵其文。少时赋 长啸,却胡骑,晚使辽,人相目日:此长啸公也。(节选自宋史范镇传) 注释:【1】介卿:即王安石,字介甫。【2】大父:祖父。【3】荤荤:卓越
20、。9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俾与子弟讲学俾:使 *镇举进士举:推荐不汲汲于进取汲汲:热衷 募兵以塞责兵:士兵夫兵所以卫民而反残民所以:用来 官不得间见间:私自 .顾恐天下谓朕不能睦族耳顾:顾虑存劳甚渥渥:辛苦A.B.C.D.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出知陈州/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劾/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 B.出知陈州/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劾/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 C.出知陈州/陈方饥/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劾/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 D.出知陈州/陈方饥
21、/视事/三日擅发钱粟以贷/监司绳之/急即自劾/诏原之是岁/大熟/所贷悉还/ H.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镇谦谨,得到前辈赏识。薛奎欣赏范镇,回朝时带他进京,并向别人夸赞范镇的学问; 范镇及第后,宰相庞籍也对范镇的才能和品行表示赞赏。B.范镇知势而行,主张宽待百姓。契丹使者虚张声势,大臣们用增募军队搪塞责任,以致耗 费巨资,范镇认为防敌备患的关键在百姓宽裕,因此建议宽待百姓。C.范镇反对虚礼,重视以诚相待。郊迎之礼虽然隆重,但范镇认为这是虚礼,未能以最大的 诚意来对待官员,因此朝廷免去郊迎,除去对谒见宰相的禁令。D.范镇心怀道义,解救亲友危困。苏轼因罪下狱,范镇依
22、然不避连累之险,上书朝廷救援苏轼;他老师庞直温先生的家人遭逢困境,范镇帮助排解困难。12 .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笃于行义,遇人必以诚,乡人有不克婚葬者,辄为主之。13 .文中写到范镇“谥曰忠文”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回答他“谥曰忠文”的原因。答案1、B根据文意,“视事三日”,是说“他到任三天”,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以排除D项;“监司 绳之急”是说“监察部门追究得很急”,“急”是“监司绳之”的补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以排 除A项;“是岁大熟”是说“当年大丰收”,中间不能断开,可以排除C项。2. D称诸侯为6万乘二文中指朝廷高级官员”表述错误。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 诸侯地方百里,出
23、兵车千乘,故称天子为“万乘”。3. C“因此朝廷免去郊迎,除去对谒见宰相的禁令”错误。原文是说“愿罢郊迎,除谒禁”,即范 镇请求朝廷免去郊迎之礼,除去对谒见宰相的禁令,文中没有交待朝廷对此的做法。4. (1)陛下选择其中贤能的人加以任用,不埋没其才能,这就是用来和睦宗族的方法。(2)范镇坚定地实行道义,待人很诚恳,乡里有贫困不能完婚和安葬的,总是由范镇来为他 们主办。参考译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镇守四川,一见面就喜爱他,让他和子弟们讲论学问。 范镇更加谦逊退让,常步行到薛奎的府门。薛奎还朝时,就带他一起进京。有人问薛奎进蜀得 到了什么,回答说:“得到一个伟人,将会以学问闻名于世。”
24、范镇举为进士,礼部奏为第一 名。宰相庞籍说:“范镇有特殊才能,不热衷于进取官职。”(范镇)被越级提拔为直秘阁。契 丹使者来到,虚张声势以表示其强大,大臣们增加招募来塞责,一年费去钱千百万。范镇说:“防 备契丹不如宽待三晋的百姓,防备天下的祸乱不如宽待天下的百姓。军队本来就是用来保护百 姓的,现在反而残害百姓,我恐怕将来的忧患不在四方,而在军队过多和百姓穷困。”皇帝天 性宽恕仁厚,论奏事情的人相互激烈攻击。范镇独自掌管大局,不是关于朝廷安危、百姓利弊 的事,就忽略不说。文彦博、富弼入朝任宰相,皇帝下诏令百官到郊外迎接。范镇说:“用虚 礼来表示隆重,不如以最大的诚意来对待。但近来规定翰林学士和知制
25、诰都不许到宰相家中去, 百官不准私自去求见,这是不以诚心对待他们。请求免去郊迎,除去对谒见宰相的禁令,驾御 臣下在两方面都得当了。”他又请求皇帝宗族中血统疏远的出外补地方官,皇帝说:“你的话 是对的。但怕天下人说朕不能和睦宗族。”范镇说:“陛下选择其中贤能的人加以用,不埋没 其才能,这就是用来和睦宗族的方法。”范镇出朝任陈州知州,陈州正逢饥荒,他到任三天, 擅自散发粮钱借给百姓。监察部门追究得很急,他就自动劾奏,皇帝下诏宽恕他。当年大丰收, 所放借贷都还清。神票即位,又任翰林学士兼侍读。苏轼获罪,被下御史台监狱,搜索范镇和 苏轼来往的书信文章很急,他还是向朝廷上书论述救援苏轼。哲宗即位,朝廷授
26、范镇为端明殿 学士。范镇素来不想出来做官,就坚决推辞。皇帝下诏赏赐他龙茶,慰问安抚很优厚。又告老, 以青光禄大夫再次退休。去世,享年八十一岁,溢号为“忠文”。范镇清白坦荡,遇到大节, 决定重大议题,他脸色和而说话大胆,虽在皇帝面前,也不屈服。他坚定地实行义,待人很诚 恳,乡里有贫困不能完婚和安葬的,常由范镇来主办,范镇年少时曾向本乡先生庞直温学习, 庞直温的儿子死在京城,范镇娶了庞昉的女儿为孙媳妇,抚养庞昉的妻儿一辈子。契丹、高丽 都传诵他的文章。他年少时作长啸赋,曾以此使胡躺退走,晚年出使辽国,人们互相用眼 示意说:这就是“长啸公”。5、B此句大意:司马光辞去枢密副使,诏令准许,范镇又封还诏
27、令。神宗把诏令径直交付司马 光,不经门下省。范镇上奏说:“由于我没有才能,使陛下废弃法令制度,这是官吏失职,请求 解除我的知通进银台司职务。”从句法结构和句意上看,“诏许之”是一完整句意,应断开,故排除AD项,镇再封还“镇再封还” 中“镇”是传主“范镇”,是“再封还”的主语,“帝”是“以诏直付光”的主语,故“镇再封还”和“帝以 诏直付光”是两个完整句意,应各自断开,“由臣不才”是一完整句意,应断开,故排除C项。 故正确的断句应是:司马光辞枢密副使,诏许之,镇再封还。帝以诏直付光,不由门下。镇奏 曰:“由臣不才,使陛下废法,有司失职,乞解银台司。”B“,谏院,宋代设立的舆论机关和执法机关”表述有
28、误,“谏院”只是舆论机构,负责在朝廷 中搜集建议和评论,并不是执法机构。6. B”后来还写赋来讽刺仁家”理解错误。原文“献赋以讽”指献上赋来暗喻劝谏。“讽”不是讽刺 而是劝谏,文中指劝谏仁宗应早日确定国家继承人。7. (1)陈州正逢饥荒,他到任三天,擅自散发钱粮借给百姓。监司(监察部门)追究得很急,他就 奏劾自己,皇意下诏书宽恕他。(2)范镇虽然被免去了言官的职务,还是年年重提以前的建议。他见皇帝年龄更大,常常借别的 事说及此事。参考译文: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薛奎为蜀守,一见到范镇就很喜欢他,把他召到府舍中,使他 给子弟讲学。范镇更加自谦恭退,每每步行到官府门口,一年以后,人们还不知道他是
29、守帅的 客人。等到薛奎回到朝廷,就带着范镇一起到京城。赴试进士,礼部奏名为第一。经过四年, 按常规应当升迁,宰相庞籍说“:范镇具有特殊才能,而不汲汲于官职的升迁。”于是越级授 官直秘阁,判吏部南曹、开封府推官。提拔为起居舍人、知谏院。仁宗在位三十五年,没有继承皇位的后代。嘉初年,仁宗忽然得病,中外大小官员,无不 寒心担扰,但谁也不敢带头说此事。惟独范镇奋起而言“:天下还有比这更重大的事情吗?”奏 章累上,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被任命为兼侍御史知杂事,范镇因所上言没被采纳,坚决辞谢。 执政谕示范镇说“:现在你的言论已经上报了,但要实行你所说的很困难。”范镇再写信给执 政说“:事情应当论其是正确的还
30、是错误的,不应当问其是困难还是容易。诸公认为今天比以 前困难,如何知道他日不比今天更困难呢?”范镇进见皇上共面陈三次,言词更加恳切。范镇 流泪,仁宗也流泪,仁宗说:“我知道你忠厚,你所说的是正确的,当再等三二年再说。”范 镇十九次上奏章,等待复命一百多天,头发胡子都变白了。朝廷知道不能夺其志,于是罢去他 的知谏院,改任集贤殿修撰、纠察在京刑狱、同修起居注,于是任知制诰。范镇虽然解除了谏 官职务,但没有一年不重申前议。见仁宗年岁越来越高,每每因事说及此事。又乘合祭祖先的 机会,献赋讽谏。此后韩琦主谋策立英宗为皇位继承人。出任陈州知州。陈州正闹饥荒,范镇治事三天,擅自散发钱粟来借贷给百姓。监司追究很 急,范镇马上自己弹劾,诏令赦免他。这年陈州获得大丰收,百姓所借贷的钱粟全部偿还。神 宗即位,范镇再任翰林学士兼侍读、知通进银台司。司马光辞去枢密副使,诏令准许,范镇又 封还诏令。神宗把诏令径直交付司马光,不经门下省。范镇上奏说:“由于我没有才能,使陛 下废弃法令制度,这是官吏失职,请求解除我的知通进银台司职务。”范镇清白坦荡,遇人必以诚相待,恭敬俭朴谨慎静默,不说他人的过错。面对国家大体, 决断国家大义,心平气和而语言雄壮,常常打算随后而死,即使是在皇帝面前,也无可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