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创建全国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市创建全国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实施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潍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创 业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就业服务职能,全面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积极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稳 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进一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 本服务均等化、重点群体服务精准化、服务主体多元化,努力 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就业 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利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平台提升服务 水平,提高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匹配效率,完善服务制度
2、,优化 服务措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在就业创业领域的获得感、幸福 感、安全感,全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创建全国公共就 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二、创建目标任务(一)突出示范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加快落实党的 二十大提出的“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微创业”“微就业”“微服务”等方式,以社区服务功能完善 和居民商户需求为出发点,创新职业技能养成和岗位开发,充 分挖掘社区就业公共服务潜能,用“家门口”就业带动社区“小 循环”。统筹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消纳城乡剩余 劳动力和长期失业人员,从制度上兜底保障确有需要的困难群 众实现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4 .大力开
3、展赋能产业发展培训提升行动。聚焦产业发展需 求和农村转移劳动者、城乡未继续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城镇登 记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需要,大力组织行 业性、群体性专项培训行动。按照“服务产业发展、突出重点 领域、兼顾地方特色”的原则,开展一批产业特色定制性项目 制培训,如“盐都工匠” “丝路织匠”等产业定制化培训、“青 州花卉”“火山新农人”等乡村振兴农村实用人才素质提升培训、 “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培训、人力资 源服务业从业人员培训、“鲁菜师傅”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承人培训等。突出抓好急需紧缺高技能人才培训,着力打造一 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发挥
4、校企联合培训作 用,推动产教融合发展,进一步助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互联网+职业培训”改革,运用潍坊职 业培训网络平台、“青桔创课”等平台,提高线上培训服务质量。5 .提升重点企业就业帮扶主动性。健全重点企业用工常态 化服务机制,制定重点企业清单,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急需 紧缺职业(工种)目录调查发布制度,设立联络服务专员,通 过有针对性的招聘服务,努力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对生产经营 遇到困难的企业,提前介入指导稳岗,同步为被裁减人员提供 就业帮扶。持续开展重点企业用工监测,将区域内最具代表性 企业,特别是新业态头部企业,纳入监测范围。聚焦供给侧和 需求侧两端发力,促进
5、企业与劳动者精准对接,努力缓解“招 工难”和“就业难”结构性矛盾。(五)实施创业服务环境优化提升行动1 .提供多元化创业服务。拓展创业服务内容,集聚各方优 质创业服务资源,加快构建创业信息发布、业务咨询、能力培 养、指导帮扶、孵化服务、融资支持、活动组织等一体化服务 机制。组织创业导师走基层活动,组建由“成功企业家、知名 学者、人社专家、风投人士”等各类创业导师构成的“创业指 导专家志愿服务队”,采取结队帮扶、上门指导、“专家问诊” 等方式,对重点群体创业进行分类指导,通过主动对接、定期 走访、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针对性创业指导服务。强化人力 资源对接服务,面向各类创业项目人才引进和招聘用工需
6、求, 开展形式多样的对接洽谈活动,为重点群体创业提供人力资源 支撑。2 .着力打造领航型就业创业平台。围绕服务“十大产业”, 紧抓“部省共建”契机,整合全市数字经济创业项目,谋划打 造潍坊市“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加快中国潍坊国际人 才创业孵化中心向数字经济转型升级,围绕智能制造、智慧农 业、信息技术、5G、物联网、软件信息、人工智能、云计算、 互联网行业、地理信息和虚拟现实等数字经济产业,吸纳数字 经济企业入驻,努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业孵化 示范区和创新人才聚集区。创新打造“创业大赛+”服务平台, 举办潍坊市2023年乡村振兴创业大赛和第八届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推进创业大
7、赛与金融服务、人才招引、园区孵化等资源 要素深度融合,推动形成良好创业生态,促进优秀创业成果转 化,打响“创潍来”大赛品牌。实施“创业领头羊”护航行动。 确立专员包靠制度,健全创业典型跟踪走访帮扶机制,安排专 人主动对接、定期走访、上门服务,为创业典型排忧解难。充 分发挥创业导师作用,提供多元化创业指导服务。3 .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创业担保贷款“一 网通办”要求,提高经办效率。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推出针对 创业典型特色业务。开发特色信贷产品,为创业典型提供专属 金融服务。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支持条件的创业典型,给 予个人最高2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资 金支
8、持,2023年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8亿元,并按政策规定 及时落实贴息政策。对获得市级及以上创新创业赛事活动规定 奖项的创业人员、创业项目和创业企业,按规定免除反担保。 对资金需求大的,采取“政策贷款+商业贷款”相结合的方式给 与资金扶持。四、组织保障(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王守全局长任组长,相关科 室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公 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推进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细化目 标任务,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好各项推进措施。(二)强化统筹实施。各科室、单位要密切配合,要根据 创建安排,统筹组织骨干力量,发挥科室、单位职能优势,群 策群力,拿出最实用、最简洁、最特色
9、的工作措施,完成工作 任务。健全跨部门协同推进机制,共同研究策划和推进,确保 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三)强化监督落实。各科室、单位要立足工作职责,抓 好方案的具体实施,加强资源对接和信息共享,定期调度汇总 实施进展情况,共同研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按季度对本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实 施中出现的问题,并在方案实施期间至少组织一次落实效果评 估,切实推动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质效提升。(四)强化资金保障。市县两级人社部门要加大对就业创 业服务示范城市建设的经费投入,用足用好就业补助资金等专 项就业资金,细化各项就业项目预算支出,充分发挥资金的绩 效管理,及时掌握预算执行
10、动态,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保证各 项创建措施早实施、早见效。同时,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规范各类资金支出范围。(五)鼓励探索创新。鼓励各科室、单位围绕创建示范城 市的思路和形式,积极探索创新多种务实有效的实施方式和有 用、管用的实招硬招,及时推广工作落实中的经验做法和制度 性成果。附件:1.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2.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实施工作台账附件1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工作领导 Ml组长: 副组长成员:王守全 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赵伟 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主任 刘立新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秀瑾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副主任孙
11、友欣 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专职副书记王金升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副主任 董金忠 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副主任 李玉军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副主任 郝志亭 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副主任杨 东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科科长 史大卫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组织人事科科长 张希成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财务科科长张越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统计调研科科长刘科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就业服务科科长 王新军 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农民工服务科科长 曹君利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基层就业指导科科长苏 明 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大中专毕业生服务科科长 闫刚 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留学回国人员服务科科长 高爱群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创业指导科科长亓杨杨 市公共就业人才中
12、心创业平台服务科科长 王士宁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创业担保贷款科科长 巩本溪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市场科科长 朱 隆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培训科科长张立超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失业保险科科长吴洪田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网络信息科科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共就业人才中心,赵伟同志兼任 办公室主任,郝志亭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牵头综合协调调度,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各科室、单位按 照职责分工,做好职责范围内各项工作。附件2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实施匚作台账工作推进 阶段完成时限工作任务落实单位准备启动 阶段1月底前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内容、保障措施和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印发实施
13、 方案,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统一部署安排,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市人社局组织实施 阶段全年1 .指导各县市区(开发区)结合实际,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出台具体的工作实施 方案,并将出台的实施方案报市人社局。2 .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各科室、单位根据职责分工,拿出最 实用、最简洁、最特色的工作措施,制定工作计划,贯穿全年,确保各项工作有效推 进落实。3 .建立每季调度通报制度,按照“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要求,全力推进创建实 施进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提升,推进落实。4 .开展专题调研座谈,深入基层,听取基层创建工作意见建议,共同研究、协调 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总结好的经验做法
14、。市人社局总结评估 阶段7月、12月1.7月上旬,对照创建标准和评估标准,邀请有关专家、省厅领导参加,组织一次 落实效果评估,及时发现、纠正创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针 对采取的措施、举办的活动、建立完善的工作台账,确保数据统计真实可靠。2.12月上旬,在全市开展总结评估,认真总结梳理各项目标任务、重点措施完成 情况,查漏补缺,全力推动问题整改,对已经整改的问题,要扎实开展“回头看”,对 新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到位,确保成功创建。市人社局一 16 一持体系”的新要求,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公共就 业创业服务体系,推进基本服务均等化、重点群体服务精准化、服务主体多元化
15、,全面提升政府服务管理能力,发挥市场机制 在稳定就业和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各类要素在市场 内优化配置,努力打造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 高效的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就业环境,激发城市活 力。2023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9.5万人以上,开展职业技能 培训6万人次以上,年末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4万人以内。(二)聚焦数字赋能,着力塑造就业智慧城市。创设“就 业码”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以“就业码”为“母码”, “政策 码” “培训码” “创业码” “帮扶码”等N个子码为载体的新 型服务体系,贯通重点群体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市 场配置、创业平台提升等链条,实现服务“码上办”。
16、升级建 成覆盖求职招聘全流程、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立体化”招聘 系统。整合相关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为分析就业形势、制 定就业政策提供支撑。(三)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为民服务宗旨。牢牢把握 群众利益导向,改革创新科学化、精准化的就业创业服务标准 和服务制度,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行精 准服务、品牌服务、标准服务、智慧服务、满意服务,根据不 同劳动者的自身条件和服务需求,构建精准识别、精准分类、 专业指导的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服务措施和解决方案,推行 “就业创业服务一件事”,形成独具潍坊特色的就业服务方式, 确保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满意度达到95%以上。(四)提升系统集成,重点打造
17、优势服务品牌。强化对公 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建设的统筹协调,有计划、分层次推进整体建设工作,科学设置建设任务,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 费。以制度统一、功能完善、模式创新、环境优化等关键领域 环节为主要着力点,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升服务质效,打造“创业潍坊乐业鸯都”服务品牌, 就业” “微服务”等方式,打造“社区微业”服务品牌。持续推进服务下沉,建设“一刻钟服务”,以“微创业” “微(五)创新创业创优,更新优化创业环境。坚持创业带动就业,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 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创业创新能力,完善政策扶持和孵化 服务,抓好数字经济创业园、部省共
18、建留创园和“创业大赛+” 平台建设,打造“创潍来”服务品牌,最大限度释放创业动力, 为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有 力支撑,扶持创业10万人以上。三、推进措施(一)实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行动1 .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 系。进一步强化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 级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服务下沉,加强对基 层公共就业服务业务指导,配齐服务人员力量,统筹优化现有 服务场所服务功能,提供求职招聘、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 业服务、失业登记、政策补贴、重点群体帮扶等服务。将就业 服务优先纳入社区工作范畴。建立健全社区、村
19、就业服务网格 员队伍,推行“社区微业”服务,建设“一刻钟服务圈”。2 .提升拓展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功能。提升市场信息归集匹 配精准度服务功能,强化就业和用工服务导向,以产业发展和 用工需求为指引,积极面向重点产业及就业重点群体,举办规 模适度、形式灵活的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及时对外发布招聘计 划。依托现场经办、电话服务、网络登记等渠道全方位采集岗 位信息,强化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和信息发布者的审查责任, 保障信息真实有效。完善岗位信息免费发布机制,扩大公共招 聘网岗位信息覆盖范围,加大服务大厅、社区(村)宣传栏等 信息投放力度,降低劳动者岗位搜寻成本。建立全市招聘求职 大数据库。实现信息互联共享,解
20、决信息不对称难题,减少供 需双方搜寻成本,推动人才供需精准匹配。提高招聘求职智能 化水平,优化提升直播带岗、视频面试等服务功能,进一步畅 通供需对接渠道,满足市场主体用工需求。提升“零工客栈” 数智化服务水平。按照“一个中心、多点辐射”模式布局,引 导县市区以已建成的“零工客栈”为运营中心,向镇街、社区 多点下设“零工客栈”服务网点,提升供需对接效率。完善“零 工客栈”线上服务,汇集全市零工找活及用工需求信息数据, 实现数据信息“一点录入、多点共享”,提高“零工客栈”数智 化服务水平。3 .创树特色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品牌。充分运用线上线下全 媒体平台,宣传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的创新做法,认定一批
21、 就业服务质量市级和县级标杆机构,推广优秀服务项目,营造 良好就业创业环境,创新创立“就办好”“码上办”“创潍来”“社 区微业”等服务品牌,贯穿全年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 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民营企业招聘月、残 疾人就业帮扶活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 就业服务行动、就业帮扶行动周、金秋招聘月、人力资源市场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创业大赛等就业创业服务活动,形成 活动矩阵,做到月月有活动、时时有服务,推动就业创业服务 更加均等普惠、便利可及,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4 .强化专职就业队伍服务能力建设。实施基层公共就业服 务工作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定期组织业务
22、轮训,举办公共就业 服务专项业务竞赛,支持建立职业指导工作室,不断提升公共 就业服务人员专职化、专业化水平。面向就业服务领域专家、 高校教师、企业家、各行业有一定专长的热心人士以及离退休 人员等,创新组建就业创业服务志愿团队,深入社区、园区、 高校、企业等开展公益性就业服务。(二)实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全覆盖行动1 .统一规范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标准制度。统一规范科学化、 精准化的就业创业服务标准体系,改革创新公共就业服务制度, 调整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的实名制管理服务制度、失业登记制度、 创业服务制度、培训制度、就业援助制度、市场招聘制度、职 业介绍制度等专项制度,全市统一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 标
23、准、服务方式、信息网络等,实现全域通办,大力推行“就 业创业服务一件事”,为劳动者和企业提供“一条龙”就业创业 服务。推行精准服务、品牌服务、标准服务、智慧服务、满意 服务,根据不同劳动者的自身条件和服务需求,构建精准识别、 精准分类、专业指导的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服务措施和解决 方案。2 .加强就业失业管理服务。推行全域通办制度,实现失业 人员应登尽登、愿登能登,建立失业人员实名制数据库。劳动 者办理失业登记时,可以从户籍地、常住地、就业地、参保地 中选择任意一家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作为服务管理机构,负责其 后续跟踪服务和管理。上线就业服务机构E地图,支持服务对 象通过地图导航,快速查询距离最近
24、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推 进做好“失业一件事”,推动失业金申领、岗位推介、职业培训、 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等“一链办理”,实现从“要你办”到“替你 办”的服务理念转变。3 .实施“灵活就业支持”计划。允许个人经营、非全日制、 新就业形态等灵活方式就业的劳动者在常住地公共就业服务机 构办理就业登记。加强灵活就业人员权益维护,提供维权“绿 色通道”和法律援助服务。(三)实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智慧化提升行动1 .建设“就业码”综合服务平台。突出数字赋能,形成以 “就业码”为“母码”,“政策码”“培训码” “创业码”“帮扶码” 等N个子码为载体的新型服务体系,贯通重点群体就业、职业 技能培训、人力资源市场配置
25、、创业平台提升等链条,实现服 务“码上办”。创新“就业码”应用场景。在数字化、智慧化建 设的驱动下,以移动办公服务平台为支撑,整合升级现有人社 业务系统,在人社领域首创具有信息采集、移动办公、智能服 务功能的“就业码”,形成以“就业码”为主线的就业新生态, 为潍坊的城市名片加入“创新”与“数字”的注脚。基层人员 通过“就业码”以社区为单位采集个人就业信息,充实人社数 据库。基层人员通过移动平台生成相关业务的“就业码”,群众 扫码提交申请后,由基层人员受理就业服务申请,实现基层办 公移动化。群众通过扫码享受就业服务,实现就业服务“码上 办”。业务人员通过扫描办事群众提供的“就业码”直接获取就 业
26、服务领域证明材料,减少纸质材料提交。引入“小V机器人”, 实现就业咨询服务智能化。2 .打造“智能立体化”招聘系统。升级现有招聘系统,利 用3D、5G、大数据技术,建成覆盖求职招聘全流程的“智能立 体化”招聘系统。整合人社现有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 向个人和企业精准推送岗位和人才,实现人岗智能匹配。开发 职业测评、线上指导功能,求职者线上预约职业指导老师,通 过电话、微信、视频形式享受职业指导服务,实现线上职业测 评、指导一体化。创造性地引入3D高仿真招聘场景,给求职招 聘者带来360全景视觉效果。利用5G通信技术实现远程视频 面试,为求职招聘者提供真人“1对1”面对面的极致沟通交流 体验
27、。3 .构建“全方位”数据监测服务链条。以人社现有数据为 基础,数据共享为原则,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技术核心,创新 数据收集、分析、推送、监测预警的全链条数据服务方式。通 过“就业码” “统计通”统计、更新就业数据,实现“社区-街 镇-区县-市”四级数据归集路径,充实人社数据库。对现有就 业人才数据分析平台提升扩能,通过开发数据监测、预警功能, 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掌握全市就业工作全局,加强对全市就业数 据全流程的展示分析和预警,将结果和决策精准推送至工作人 员。通过就业人才数据分析平台,对群众、企业、培训机构精 准推送人社政策和就业服务信息,实现无感智办、免申即享。(四)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主动帮
28、扶行动L提升高校毕业生群体就业帮扶主动性。深入推动高校毕 业生就业“369”行动,即:实施“就业见习” “基层就业”和 “创业引领” 3项计划;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大学生创 业大赛”“就业指导进校园”“企业招聘校园行”“大中城市联合 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毕业生留潍专项行动”等6项活动;落 实求职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岗位开发补贴、社会 保险补贴、创业场地租赁补贴、就业见习补贴、创业担保贷款、 大学生生活补助、青年人才购房补贴等9项政策。2 .提升农民工转移就业服务主动性。强化农民工“互联网+ 就业服务”模式。利用好县、镇、社区(村)农民工信息服务 平台,及时掌握农民工年龄、学历、技能水平等信息,发挥好 农民工工作协调运作机制,落实好就业、创业、培训、维权各 项政策和服务手段,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精准化、高效化服 务。与劳务输出大省大市开展深度合作,建设5处以上劳务协 作工作站,满足我市企业用工需求,促进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3 .提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主动性。健全完善就业援助 制度,全面动态掌握就业困难人员基本情况和就业意愿,有针 对性的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岗位推荐等基本公共就业服 务。完善困难人员动态跟踪管理机制,实行“一人一策”的个 性化就业援助服务。开展就业困难群体“社区微业”服务,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