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XX年度项目申报指南.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5945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XX年度项目申报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XX年度项目申报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XX年度项目申报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XX年度项目申报指南.docx(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XX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0年度项目申报指南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二0一0年四月5点桥 业设 重 色专建实践教学极极探索由学校提供场地与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与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与系统组织实训教学的 实践教学埃式,大力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注生校内生产性实训与校外顶向实习的有机衔接与法逋,确保毕业生 在毕业前有半年以上的顶前实习工作及历,学生实标动手能力有显著提高。加强对顶房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切实在顶后实习中表达与工作过程和结合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

2、实脸,为实践操作前的理论教学提供了多 种有效途径。6职业能力与 职业素养教育高度空视学生的职业道他故官,在培养学生诚信品虞、敬叱新种与货任意识方面有所成效。专业教学计划能较 好地表达以素养收育与取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知识能,力素林培养结构合理,专业实践(习)牧学时间很多于整个我 学时数的1/2.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了职业技能寥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使有机 应职业资格红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利80%以上.积极参加各项职业能力竞赛,在省城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中获得优胜以上的奖项。66会务 社服教育培训服务根据社会、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的需要,积极承担

3、非学历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与向住培训任务,年培训人 次很多于在校生人数的一半。2技术服务积极开展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的新产品、新工艺开发等技采服务,近三年的技术服务年平均到款额不低于学校总 收入的3%.4辐射带动作用学校的办学足念、办学料包与办学成果已被企也、行业所确信,并在全省产生了枳极豺响。学校有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主动承也对本地区商等职业院校的带动时任,与其它院校签订了对。交流协议,并 在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共享等方面合作取得一定的成绩。枳极开展国际国内合作交流,在引进先进的教师职业资格标准、课杈体系及课程标准、师资培训与培养等方面 有实质性的迸展。6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一、建设目标习惯国家

4、经济、科技、社会进展对高素养人才的需求,引导不一致类 型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发挥已有的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推动 高校办学定位与社会需求高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办学定位高度符 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符合,为同类型高校有关专业 建设与改革起到示范与带动作用。二、建设内容1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经济社会进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加强有关 产业与领域进展趋势与人才需求研究,形成有效机制,吸引产业、行业与 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定与生产实践、社会进展需要相结合的培 养方案与课程体系。2 .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新教材建设。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有关产 业与领域的新进展、新要求

5、。有较高外语要求的本科专业,要加强国外优 秀教材的引进与使用,大力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3 .改革教师培养与使用机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校内专任教师 到有关产业与领域一线学习交流、有关产业与领域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 的制度与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交流与深造的常规机制,形成一支熟悉社 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热爱教学工作的高水平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4 .改革实践教学,推进人才培养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建 立学生到工厂、企业、农村、社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 制,实践实习的时间原则上很多于半年。要建立学校、用人单位与行业部 门共同参与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5 .通过改革与建设,培养

6、一批习惯经济社会进展需求的专门人才,并 集成取得的有效经验与实践效果,形成该专业建设内容的有关参考规范, 发挥推广与示范的作用。三、申报条件与要求有一届及以上毕业生的普通高校、独立学院与成人高校,每校有两个 基础指标;无毕业生的高校,每校有一个基础指标。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 示范高职学校合作委员会及其它高校合作联盟,可根据联盟专业合作与服 务我省重点产业进展需要,由联盟执委会主席单位牵头推荐申报2-3个特 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原则上应为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 业目录与高职高专专业目录内的本专科专业,本科也可为二级本科 专业类。已是国家第一类、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特色专

7、业建设点 与省级本科、高职高专教改示范专业不再申报。省教育厅对省级特色专业 建设点进行结构调控。各校申报的特色专业建设点要充分表达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与 所服务区域或者行业的支柱产业进展要求,在全省相同专业领域具有一定 优势。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进展需求,有利于优化全省高校学科专业布 局的专业优先立项。四、申报材料L网络材料:在“安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填 写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2.纸质材料: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附件2)与 高等学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汇总表(附件3),各一式三份。省级教学团队一、建设目标通过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师间的合

8、作交流与传、帮、带 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推动教学内 容、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 鼓励名师为本专科学生开设基础课,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建设内容根据地域分布与行业分布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能够起到示范作用的省级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 研究,编辑出版教材与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同意教师进修。三、申报条件(一)本科教学团队1 .团队及构成。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 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与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或者 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

9、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进展 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与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职称与知识结构合理, 在指导与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养与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2 .带头人。应为教学名师或者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 术造诣与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 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与较好 的组织、管理与领导能力。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省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3 .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进展相结合,熟悉学科(专业)、行 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 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

10、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 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兴趣与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 的质量意识与完整、有效、可持续改进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 团队无教学事故。4 .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级以上教改项目、 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改示范专业或者特色专业、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等,获得过省级教学成果奖励。5 .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与教材研究,承担过省级规划教材或者国 家级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二)高职高专教学团队1. “双师”结构的团队构成。要紧由学校专任教师与来自行业企 业兼职教师构成,以专业(群)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开发、 设计与

11、实施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成效显著。2 .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与管理制度,保障 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与质量与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 与有效性;根据专业(群)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与行业企业兼职 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要紧由专任 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要紧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 制。3 .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 大的团队凝聚力与制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进展趋势与行业动态,准确把 握专业(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群)建设的领先水平;能 结合校企实际

12、、针对专业(群)进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 与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进展。4 .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成为校企合作的 纽带,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 合,将学校教学管理延伸到企业,保障学生半年顶岗实习的效果,实现高 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群)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深受 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5 .社会服务。依托团队人力资源与技术优势,开展职业培训、技能鉴 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四、申报范围及申报限额本年度省级教学团队计划产生100个左右,其中高职与成人高校教学 团队40个左右。

13、1 .申报范围:全省普通高校、独立学院与成人高等学校。2 .申报限额:普通本科高校与国家级、省级示范高等职业学校每校2 个,其他高校每校1个。五、申报材料1 .网络材料:在“安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分 别填写高等学校省级本科教学团队申报书与高等学校省级高职高专 教学团队申报书。2 .纸质材料:高等学校省级本科教学团队申报书(附件4)或者高 等学校省级高职高专教学团队申报书(附件5)与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 队申报汇总表(附件6),各一式三份。省级教坛新秀一、建设目标组织开展教坛新秀评选工作,旨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激发青年教师 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引导、鼓励青年教师重视教学工作,参与

14、教学研究, 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教坛新秀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培养一 批年轻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提升高校青年教师的整体素养,提高我 省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二、建设内容通过几年教坛新秀的遴选与培养,使得高校教师队伍中师德师风高尚、 教学业务突出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通过优先选派访问学者、优先资助 教学改革项目、优先使用先进教育资源与设备等手段,促使这些教师在教 师风范、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得到较大提升, 成为师德师风的楷模,教书育人的典范,教育教学改革的开拓者与实践者。三、评选名额及奖励办法2010年计划在全省普通高校、独立学院、成人高校中,遴选省级教坛 新秀2

15、00名左右。各校申报限额为符合申报条件专任教师总数(以截至2009 年底安徽教育事业进展统计年报公布的数字为根据)的1%,申报限额不足 1人的高校可推荐1人。获奖教师授予“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坛新秀” 称号,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四、申报条件1 .在高校工作3年以上,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年龄35周岁下列(1975 年8月31日后出生)的教师;2 .参评教师须爱岗敬业,教风端正,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模范遵守 教师职业道德;3 .参评教师原则上为教学第一线教师,教学工作量饱满,高于所在教 研室或者课程组平均水平(实际授课时数不得低于每周4课时)。教学水平 高,教学效果优秀。4 .任现

16、职以来,取得了 一定的教研、科研、技术服务成果。5 .近3年的教学工作中,未出现教学事故或者受其它处分。五、申报材料各学校可按照我厅通知精神,组织开展校级教坛新秀奖评审,评审结 果经公示后,按申报限额将下列材料报送省教育厅高教处:1.网络材料:在“安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提 交高等学校省级教坛新秀候选人推荐表电子版。3、30分钟左右主讲课程授课或者说课录像光盘一张(文件为rm格式, 不大于50MB),录像内容须真实反映参评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一、建设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养提高协调进展的教育理 念与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实训教学观

17、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 力与创新能力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实训教学需要的高 素养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教学环境,建 立现代化的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实训教学水平。为高等学 校实验实训教学提供示范经验,带动高等学校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开放与进展。二、建设内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提高教学质量 为宗旨,以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实训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 以高素养教学队伍与完备的条件为保障,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实 训教学水平与实验室、实训基地使用效益。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具体 建设内容为:1 .先进

18、的教育理念与实验实训教学观念。学校教育理念与教学指导思 想先进,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协调进展,注重对学生探索 精神、科学思维、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实训教学,形成 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与氛围。2 .先进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内容与方法。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实 训教学体系。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与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 性互动。建立新型的习惯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多元实验实训考核方 法与教学模式,推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3 .先进的实验实训教学队伍建设模式与组织结构。

19、学校重视实验实训 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 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建设实验实训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 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固,结构合理的实验实训教学团队。建立实验 实训教学队伍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制度。4 .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思路与安全环境配置条件。仪器设备配置具有 一定的前瞻性,品质精良,组合优化,数量充足,满足现代实验实训教学 的要求。实验室与实训基地环境、安全、环保符合国家规范,设计人性化, 具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条件,运行保护保障措施得力,习惯开放管 理与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5 .先进的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20、与管理体制。根据学校与学科的 特点,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实训教学资源,建设面向多学科、 多专业的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理顺实验实训教学中心的管理体制,实行中 心主任负责制,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实训教学资源与有关教育资源, 实现优质资源共享。6 .先进的运行机制与管理方式。建立网络化的实验实训教学与管理信 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与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 学习与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管理机制,制造学生自主训练、个性化学习的 实验实训环境。建立实验实训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改革创 新。建立实验实训教学开放运行的政策、经费、人事等保障机制,完善实 验实训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21、。7 .显著的实验实训教学效果。实验实训教学效果显著,成果丰富,受 益面广,具有示范辐射效应。学生实验实训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自主学 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验实训创新成果丰富。8 .鲜明的特色。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实际,积 极创新,特色鲜明。三、申报范围已纳入211工程”、“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与获得中 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与省级示一、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3)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三、省级教学团队(13)四、省级教坛新秀(16)五、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8)(27)六、省级教学研究项目 (21)七、

22、省级教学成果奖范实验实训中心能够申报省级开放实训基地,原则上不再重复申报省级示 范实验实训中心建设项目。另外,在“211工程”、国家与省示范性高校、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 地、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设若干个省级开放实训基地,为 企业、社会与兄弟学校提供培训服务。四、申报限额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计划遴选100个左右。每所高校基础指标为1 个;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示范高职学校合作委员会在合肥、芜湖等高校 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市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工程训练中心、实训基地,可 由联盟执委会主席单位牵头单独申报,不占学校的申报限额。五、申报材料L网络材料:在“安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

23、,填 写高等学校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申报书。2 .纸质材料:高等学校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申报书(附件9) 与高等学校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项目申报汇总表(附件10),各一式 三份。3 .申报省级开放实训基地只需报纸质材料一式三份。省级教学研究项目一、立项目标通过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引导全省高校广大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 结合我省高等教育改革进展实际与学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工作实际,以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研 究与实践为重点,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可持续进展过程中的新课题、新情况、 新要求,以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学创新,形成一 批有一

24、定深度与推广价值的教学成果,为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质量奠定坚实 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二、研究内容L智慧工程研究计划。面向全省高校在职或者退休时间较短、具有较 高理论水平与丰富实践经验的校级领导干部,总结分享本人、本单位办学 治校的经验或者教训,分析研究破解高教进展难题的思路与计策,形成具 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或者学术专著,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与高校科学进 展提供咨询与参考。2 .管理工程研究计划。面向全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以人才培养体制、 教学管理体制与教育质量评价机制改革为重点,研究学校进展与经济社会 进展互动机制、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机制、开发利用校外教育资源的有效途 径、“双能型”与“双师型”教师队

25、伍建设、以能力评价为主导的教育质 量评价办法等,形成一批有利于高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进展,有利于广大 教师专注于教书育人与提高业务水平,有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 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管理制度。3 .教改工程研究计划。面向全省高校教学一线专任教师,以课程为研 究平台,跨学科、跨单位合作,重点研究开发与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 人才培养密切有关的新课程或者新课程模块,改进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探索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形成一批优秀教 材、优秀课件、典型教学案例与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等。三、申报范围与申报限额L申报范围:全省普通本科高校、独立学院、高职高专学校与成人高 等学校。已

26、经列入教育部与省教育厅有关方面立项课题的不再重复申报。2 .申报限额:各高校申报项目数量通常不超过本校本专科全日制在校 生(普通本专科生与脱产的成人本专科生)总数的1.5%。其中,教改工程 研究计划项目很多于学校申报项目总数的60%。申报时,学校要明确各项目 所申报的立项级别(省级重点项目或者省级通常项目)。申报省级重点项 目的比例应不超过学校申报项目总数的25%。3 .申报的项目应具备一定的教学改革基础、环境与相应条件,在人员、 财力、政策上应有相应的保证;学校保证提供与省教育厅资助经费相比不 低于1: 1比例的配套经费;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督促检查项目进展情况。4 .申报项目应为已列入校级

27、立项研究计划的项目,这些项目既要符合 社会与经济进展需求,又要从我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注重系 统研究、整体优化、综合实践,要有一定的推广性。5 .申报项目的学校对所承担的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制度健全,并已 按我厅要求组织完成了对本校2006年往常省级立项项目的结题工作。6 .申报项目的主持人往常所承担的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已按规定程序结 题,项目完成情况良好。四、申报材料1 .网络材料:在“安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填 写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申请书。2 .纸质材料: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申请书(附件11) 与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汇总表(附件12

28、),各一式三份。省级教学成果奖一、奖励等次与数量2010年拟评选表彰省级教学成果奖350项左右,其中特等奖10项左 右,一等奖共50项左右,二等奖120项左右,三等奖170项左右;拟表彰 30个左右在质量工程建设与教学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学管理 集体与100名左右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二、申请条件1 .申请学校范围:在皖普通高等学校与成人高等学校。2 .申请条件:(1)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励的成果应为安徽省2010年高等教育省 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规定的成果范围。(2)申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与一等奖,须符合安徽省2010年高 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中的申报条件;申请省级教学成果二、三 等

29、奖,可略低于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评选标准。(3)申请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应从校级教学成果奖中择优推荐。(4)申请成果未获得过国家级或者省级教学成果奖励。三、申报限额原则上按2009年底学校在校生规模、办学层次与教学改革、建设、管 理的水平等因素,分配各校推荐限额。其中,省属高校申请省级教学成果 一等奖及以上的数量不超过学校申报总数的20%,申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 奖的数量不超过申报总数的30%;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申请省级 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以上的比例不超过申报总数的30%o 2009年获得国家级 教学成果奖的高校,每校奖励3个推荐限额,其中一等奖及以上等次1个, 二等奖2个。申报限额指标分配

30、见附件。省级教学成果奖励优先向教学一线倾斜。由学校领导牵头申报反映学 校整体水平的综合性教学成果,每校申报数量不超过1项,且全省同类项 目单独分组评审。每校优秀教学管理单位与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推荐数量均不超过1 个。四、申报材料L网络材料:在“安徽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填 写安徽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提交成果总结。优秀教学管理单位与 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只需提交成果总结。2.纸质材料: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附件13)、成果总结与省 级教学成果奖汇总表(附件14),优秀教学管理单位与优秀教学管理工 作者只需提交成果总结,各一式三份。安徽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奖励推荐限额(不含奖励指标)

31、序号学校名称每校申报 限额序号学校名称每校 申报 限额1中国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204省电大安徽经济管理干部 学院其它有两届以上毕 业生的高职高专学校82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医科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财经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 安徽工程大学173其它普通本科高校 国家示范高职学校 省级示范高职学校145独立学院 其它成人高校 无两届毕业生的高 职高专学校52010年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第一条 为做好2010年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根据国务院 颁布的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教学成果奖授予在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出突出奉献,取得 显著成

32、果的集体与个人。要紧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动教育 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制造性,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深化教学改革, 加强教学基本建设,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更好地习惯国家经济 建设与社会进展的需要。第三条教学成果要紧包含:(一)在转变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 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及其有关的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与教育技术,全 面推进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进展,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的 成果。(二)在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及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 设,开展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建立自我约束、自我进展的机制, 实现教学管理现代化等方面的成果

33、。(三)在教学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或者个人,能够申报优秀 教学管理单位或者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第四条 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教育部、安徽省有关文件精神 及上款规定,2007年以来完成同时通过两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达到 下列标准的成果可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省内首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有突出奉献的,可获得省级教学成果特等 奖;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迈出重大步伐,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并取得重大 的人才培养效益的,可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并 取得较大的人才培养效益的,可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或者三等奖。实践检验的

34、起始时间,应从正式实施(包含正式试行)教育教学方案的 时间开始计算,不含研讨、论证及制定方案的时间。截止时间为推荐省级 教学成果奖的时间。第五条 在同等水平常,长期从事公共课、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取 得的成果可优先获奖。第六条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奖励工作实行公开、公平与公正的原则, 同意社会监督。第七条 各级政府按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的高等学校与其他高等教 育机构、学术团体与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均可依照本办法的 规定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第八条成果的要紧完成人应符合下列条件:(一)直接参加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与实施全过程,并做出要 紧奉献。(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遵纪守法,具

35、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与 学风,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每项成果的要紧完成人通常不超过5人。第九条成果的要紧完成单位,指成果要紧完成人所在的基层单位, 并在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与实践的全过程中做出要紧奉献的单位。每项成果的要紧完成单位通常不超过3个。第十条申报省级教学成果奖,由成果的要紧完成单位或者要紧完成 人,向所在的高等学校提出申请。不属于同一高等学校的两个及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完成的成果,由第一要 紧完成单位或者第一要紧完成人,按本款上述规定向所在的高等学校提出 申请。第十一条省级教学成果奖实行限额推荐的办法。受理申请省级教学 成果奖的高等学校在教育厅下达的限额范围内,从2007年及

36、以后获得校级 教学成果一等及以上奖的成果中择优推荐。在推荐中要统筹兼顾不一致层 次、不一致类型的成果。第十三条推荐省级教学成果奖,须提交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与反映该成果的总结(各一式三份);成果所依托的教学改革项目,应按照 有关规定与程序完成项目结题与成果鉴定,并提交有关结题或者鉴定材料 (一式三份)。教学成果其它附件材料,由高校负责审核与储存,不再上报。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使用网络辅助管理。省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 与成果总结须在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网站上提交。第十四条 教育厅设立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领导小组(下列简 称领导小组)与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下列简称评审委员 会),

37、下设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办公室(下列简称奖励办公室)。评 审委员会下设若干评审组。第十五条 领导小组组长由教育厅领导担任,成员由教育厅有关部门 负责同志构成。其职责是:(一)聘请有关专家构成评审委员会。(二)研究决定省级教学成果奖励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三)审定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第十六条 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委员人 数根据评审工作需要确定。其职责是:(一)审定评审组的评审结果。(二)对评审工作中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处理意见。(三)对完善教学成果奖励工作提供咨询意见。第十七条奖励办公室的职责是:(一)具体组织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工作。(二)核查推荐单位上报的省

38、级教学成果奖推荐书等推荐材料; 对推荐材料中存在的疑点问题,要求推荐单位作出说明;提出对推荐材料 的书面核查意见。(三)领导小组给予的其它职责。第十八条 评审组设组长一人,副组长一至二人,成员若干人。其职 责是:(一)复查奖励办公室提出的核查意见,确定参评成果。(二)负责各自学科(专业)范围内的省级教学成果奖的初评工作, 并向评审委员会报告初评结果。(三)评审委员会给予的其它职责。第十九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由评审委员会委员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评选 产生。投票须有评审委员会五分之四以上委员参加方有效。三等奖与二等 奖须有参加投票委员的二分之一以上同意;一等奖从二等奖中产生,并须 有参加投票委员的三分之

39、二以上同意;特等奖从一等奖中产生,并须有参 加投票委员的四分之三以上同意。第二十条评审工作实行回避制度。被推荐为省级教学成果奖成果的 完成人,不得参加奖励工作的组织领导与评审工作。第二十一条 评审委员会通过的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与一、二、三等 奖,由教育厅在推荐截止之日起90日内向社会公布。第二十二条 省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实行异议制度。任何单位与个 人对公布的教学成果权属持有异议,须在评审结果公布之日起90日内向奖 励办公室提出;异议要以书面形式(包含必要的证明材料)提出。单位提 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加盖本单位公章,并写明联系人姓名、通讯地 址与电话;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

40、姓名,并写明本人 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与电话。不符合本款规定与要求的异议,不予受理。奖励办公室对提出异议的单位与个人给予保密。第二十三条异议由奖励办公室负责协调处理。奖励办公室在受理异 议后,将通知推荐单位。推荐单位接到异议通知书以后,应当在10日内核 实异议材料,并将核实情况书面材料寄(送)到奖励办公室审核。奖励办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一、目标任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进展道路”的方针, 坚持导向性、协调性、效益性的原则,省级引导、地方与行业企业为主、 院校具体实施,重点支持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L总体目标:通过实施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使示范院校在办学 实

41、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与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特 别是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 教学团队、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与创建办学特色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发挥 示范院校的示范作用,带动高职教育加快改革与进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 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高职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与社会进展服务。2.具体任务:建设5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成一批产业覆盖 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培养与 引进高素养“双师型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聘请企业行业技术骨干与能工 巧匠,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一批优质专业核 心课程

42、、特色教材与教学课件,每个专业带动区域与行业内有关专业主干 课程水平的提高,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围绕区域与行业内重点支持进展的 产业领域,研制并推广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服务; 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 撑;推动示范学院与区域内中高等职业院校的对口交流,促进高职教育整 体质量的提升。二、建设内容1 .提高院校办学水平。省级有关部门、有关地市、行业、企业与院校 举办者,努力提高示范院校基本建设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教学、 实训条件;制定“双师”结构与“双师”素养教师培养与专兼结合专业教 师队伍建设的支持政策与办法,聘请一批熟知企业行业

43、工序的技术骨干与 公室认为必要时,能够组织评审委员会委员与专家对异议进行调查,提出 处理意见,并向领导小组报告异议核实与处理情况,提请其裁决。异议自评审结果公布之日起120日内仍未处理完毕,则取消有异议成 果的获奖资格。第二十四条异议期结束后,获奖成果由教育厅批准公布。第二十五条对获奖成果,授予要紧完成人证书与奖金。第二十六条教学成果奖的奖金,归获奖者所有,任何单位与个人不 得截留。第二十七条获奖成果应当记入要紧完成人的考绩档案,作为评定职 称、晋级增薪的重要根据。第二十八条关于弄虚作假或者剽窃他人教学成果的获奖者,由推荐 单位负责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意见;根据其获奖成果的等级,经教育厅或 者

44、省政府批准撤消奖励,收回证书、奖章,奖金,并责成有关单位给予行 政处分。能工巧匠兼职,促进高水平“双师”素养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密切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应用等领域的合作,广泛吸纳社会 各方资金、物质与人力资源参与学校建设;加强交流与合作,扩大我省高 职教育的国内国际影响。2 .推进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示范院校要根据经济社会进展需要与自 身特点,健全专业设置、招生的计划与调整机制;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 先,突出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才;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与方式; 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改革课程教学内

45、容、教学方法、教学手 段与评价方式,建成一批表达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体系,规 范教材评价选用机制。3 .加强重点专业领域建设。在示范院校中选择一批办学理念先进、产 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造就一批基础理 论扎实、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业带头人与教学骨干;建设一批融教学、 培训I、职业技能鉴定与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或者车间;合作开 发一批表达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若干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 有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4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示范院校积极为社会提供技术开发与服务

46、,大 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为提高劳动者素养、促进就业,与转移农村劳 动力提供服务;积极开展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对口支援与交流,主动为 区域内中高等职业院校培训师资,促进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进展。5 .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重点专业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 库,要紧内容包含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 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实 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 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三、申报条件各地各部门推荐示范院校应为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并具备下列

47、 基本条件:L进展环境良好。举办方高度重视学校进展,学校办学的人、财、物 有保障,依法办学有良好的政策保证与制度环境。6 ,领导能力领先。学校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具有战略思维、科学 决策能力与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7 .综合水平领先。学校办学定位准确,具备较好的师资、设备、经费 等条件,教学质量好,就业率高,有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学校具有独立完 整的校园。8 .教育教学改革领先。与区域经济社会进展联系紧密,形成产学结合 的长效机制,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著。9 .专业建设领先。专业建设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在教师队伍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推行“双证书”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等方面取

48、得明显进 展。10 社会服务领先。积极承担面向区域产业进展的社会培训,主动为行 业企业提供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服务,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进展中具有明 显的带动作用。四、实施步骤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采取主管部门推荐申报、专家评审立项、 定期考核、分期安排经费的方式,按照院校申报、评审立项、考核验收、 挂牌的操作程序,分年度、分步骤实施。第二批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于2010年-2013年实施。省财政对入选示 范性高职院校补助建设经费,地方财政与行业企业按职责划分对示范院校 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并对项目建设成效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院 校,终止立项与支持。五、申报材料1 .网络材料:在“在安徽省高等学校质量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