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 0实施方案一、培训管理团队与指导团队成员二、提升目标成员|分工管理 团队XX领导小组组长,首席信息官CIOXX副组长/常务管理、督促推进、检查评QXX副组长,检查与评价|xx副组长,检查与评价指导 团队1分工指导小组组长,2. 0培训技术指导,2. 0培训 首席指导官制定学校培训规划、实施方案副组长,信息技术融合应用课堂教学的组织指导二检查管理二记录.数据采集成员,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校本教研的组织指 除检查管理、记录、数据采集(一)面向教师打造开放式现代型名师团队,让全体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 用能力,提升信息素养,增强和养成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应 用理念、应用习惯
2、,促进教师信息思维、文化等方面有所提升。(二)面向学生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课堂自信心在前后测试中,表现出明显 差异。标准化测试成绩得到明显提高。(三)面向学校一年以后,学校统考成绩得到提高,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技 能大赛等活动中取得一定成绩。三、应用实施(一)理念与模式学习定位学校对全体教师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信息技术素 养提升的期望,提出技术无痕,让技术常态化应用、简单技术 熟练化、改变教师资源观、让信息技术从教师的“教的工具” 向“学的工具”转变。时 间第次第次专题1.能力提升工程2.0文件系列解读。L专家讲座: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如何有效开展?现场展示:围绕主题某教 研组开展研修过程+小讲座
3、:如何有效开展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作。2.信息技术学培训授课 时方式者线上 讲座 线下 讲座专家修团线上专家讲座/ /研 线下修团 讲座队应用能力考核的实施细则。应用能力考核的实施细则。1.信息技术应用策略。2.信息技术应用课 例分享。线上专家 讲座/ /研 线下修团 讲座队1.现场展示课: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 用。2.小讲座: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线下讲座专家 /研 修团 队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创新应用。线下 讲座 +操作 应用研修 团队 /专 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如何促进教育 教学变革。线上专家 讲座/研 线下修团 讲座队(二)微能力点选学微能力点名称选择理由适合群体/学科|A3演
4、示文稿设计与制作适合多媒体环境1操作主要针对老教师 和刚入职教师。A6技术支持的课堂 讲授常态化课堂走向教与学方式转变一多数中青年教师B1技术支持的测验前沿应用与研究一部分骨干教师和与练习个性化教学信息达人。(三)教研组研修活动安排活动形式:A.集体备课B.示范观摩C.听课评课D.案例 分析与点评E.专题讲座F.交流研讨G.结对互助H.专题沙 龙I.小组学习J.实践反思K.教学竞赛L.课程学习M.能力 认证N.展示分享0.其它主题主题内容/流程学习研讨学习研讨1 .结合微能选择线上信息技术融合教研资源。2 .结合案例学习研讨。集体备课1 .围绕自选微能备课,形成初步融合教学设计。2 .协作文档
5、上,在线编辑修改。3.现场说课, 进一步研讨教学设计。微能支撑1.根据内容和微能,选用媒体资源及平台。2. 互动教学课件修改完善。上课 议课1.根据以上设计,现场上课。2.观课,议课。成果打磨1.成果展示。2.教研组提出修改建议。次J模式1. 了解常见教学模式。2.归纳总结学科信息技:研讨术融合教学模式。四、应用考核(一)考核总体票求1 .课程学习:25学时。2 .应用实践:25学时,其中每个微能力点为5学时,每 次教研活动为5学时,学校需要至少组织两次教研活动。3.全员培训:100%合格,20%优秀。每位教师需要考核三个微 能力点。能理解技术支持的教学培训,测评通过率争取达到 100%o(二
6、)考核具体栗求研修环节考核任务内容评分细则1.按时参加学校集中培训。学校 集中 培训15分2.培训后收获或感想1篇。3.个人培训计划。全勤5分;迟到2次以 下3分;2次以上0分工 优秀5分;良好3分合 格1分。优秀5分;良好3分合 格1分。线上 自主 学习 30分完成任务要求得30分;完成线上培训任务,达到规未完成线上学习得0 划学时数。(30分)。 分,整个培训一票否决 不合格。校本 研修 活动 30分2.互动式课件/微课。(5 分)优秀5分;良好3分;合格1分。成果 打磨 展示 25分1.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 案。(5分)3 .课堂实录片段,3sio分 钟,可用手机录制。(10 分).与微
7、能力点”提交指 南”对应的任务及评价标 准。(10分)1 .信息化创新应用教学案 例。2 .信息化创新应用经验交 流/论文。3 .信息化创新应用课题研 究。4 .教学设计、说案、课件、 微课、实录等资源包。优秀5分;良好3分;合格1分。优秀10分;良好8分; 合格5分;不合格3分。优秀10分;合格8分; 不合格0分。优秀5分;良好3分;合格1分。优秀5分;良好3分;合格1分。市级以上5分;区级课 题5分;校级课题4分。优秀5分;良好3分; 合格1分。5.教学模式创新。优秀5分;良好3分;合格1分。加分 项10 分考核 结果1.区级及以上交流或示范 培训。2.教学模式交流及推 广应用。3.区级以
8、及上赛课 获奖。优秀()合格()不合 格()参与1项得5分,最高 10分。总分五、机制建设(一)组织保障成立信息化2.0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CIO),全面 负责本轮培训的统筹与管理工作,并结合我校发展规划,持续 开展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成立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 0指导团队,负责为学校信 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的规划、实施、调整、推进 提供建设性意见与发展性建议。学校信息组担任技术支持。各科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分别 担任主力,领导建立教师引领团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学 科和年级为单位,加强信息技术融合教育教学应用指导。(二)制度保障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培训情况纳入过程性绩效考内容;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学时) 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 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三)激励政策学校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 o培训活动中的优秀个 人和优秀教研组、年级组进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