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提升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提升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题(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单元提升练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试题一、选择题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朔气传金柝(寒冷的)B.见往事耳(看见) C.即更刮目相待(更加)D.当窗理云鬓(像云那样的) .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 悄的。B.五十年来我国取得了一批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这同几代科技工作者婵精竭虑,忘 我工作是分不开的。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D.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旁边的一名记者见状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2 .对以下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2、A.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比喻)B.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设问)C.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拟人) D.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排比)3 .依次填入以下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 ; ; .然而,岳飞的满腔热血,文天祥的铁 血丹心,辛弃疾的雄心壮志,张骞的拓路功迹早已载入史册,成为民族精神的瑰 宝。假设心无国家之尊严,他们怎有如此壮行?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掩埋了丝绸路上的声声驼铃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荡涤了风波亭里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瑟瑟秋风,早已吹散了塞外沙场的连营
3、吹角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湮没了零丁洋里的阵阵叹息A.B.C.D.5.选出以下句子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A.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和煦的春风扑面吹来,他感到心旷神怡。 B.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C.北国人民连续30年用他们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铺设了这道宽达100公里 的防护林,阻止了沙漠的南侵。D.我们对别人的成功经验固然要学习,但不可生搬硬套。 6.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出人头地郑重其事讳疾忌医人才倍出B.名副其实莫名其妙无所事事再接再励C.永往直前语重心长精神矍铳无边无垠D.甘拜下风首屈一指别出心裁谈笑风生二、综合性学习7.解释以
4、下加点的词。权谓吕蒙日(2)卿今当涂掌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5)但当涉猎 (6)见往事耳 孰假设孤 (8)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 (10)卿今者才略 (11)非复吴下阿蒙 (12)即更刮目相待 *(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14)肃遂拜蒙母三、语言表达.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邓稼先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四、课内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 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
5、复 吴下阿蒙! ”蒙日:“士别三日,即更舌U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 母,结友而别。8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蒙辞以军中多(2)及鲁肃过寻阳 10 .翻译下面的句子。卿言多务,孰假设孤?11 .吕蒙的变化带给你什么启示?五、现代文阅读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选段,完成下面小题。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 了。起先,小声 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
6、来,反对专制,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 个痛快! ”他“说” 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 了。现在,他“说” 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 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 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专制,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 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 站出来! ”他“说” 了。
7、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也“说” 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 进大门。”1 也“做” T,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 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珍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用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也,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2 .以下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第段运用短句,字词凝练,音调铿锵,感情浓烈,给人强烈的感染力。B.第段中“这”指的是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做了再说,做了不说:C.第段中“小声说”并不是指声音低,而是指在昆明小范
8、围内宣传发动。D.闻一多先生在前期和后期所走的道路不同,反映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13 .本段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的“言”与“行”请简要概 括。14 .结合语境,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15 .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阅读下文,回答以下小题。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 了。起先,小声 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 来,反对专制,
9、争取民主!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 痛快! ”他“说” 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 了。现在,他“说” 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 生命作为代价的。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 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专制,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他“说” 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
10、,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 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 大门。”他“做” 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j昂首挺胸, 长须飘飘。他终于以珍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6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故”的?17 .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具有哪些崇高的品格? .请简要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一句话)18 .课文的两个局部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说说这些话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20.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
11、解“闻一多先生说了”中“说”的意思是: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 他说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21.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 致?22 .第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 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23 .请在选文中找出穿插的形象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24.最后两段,能不能合为一段,为什么?(短) 25.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的巨人和行的高标”? 六、填空题26 .下面对联吟咏了我国几位著名文学家,请写出他们的名字。痛饮读离骚,放
12、开古今才子胆;狂歌吊湘水,照见江潭渔父心。()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呐喊如狂人,为国为己;华盖育彷徨,导民中流。()27 .根据原文意思填空。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结果是“ (以上均填原句)28 .读课文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句中的前一个“李公朴”指的是,后一个“李公朴指的是,这句话的意思是O参考答案:1. DB2. DD3. BD7.(1)谓:对.说,告诉(2)当涂:当道,当权(3)辞:推托以:用务:事务
13、(4)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5)涉猎:粗略地阅读 (6)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罢了孰:谁,哪一个假设:比得上(8)75:于是,就及:至ij,等到过:经过(10)才略:才干和谋略(11)非复:不再是(12)更:重新(13)见:知晓(14)遂:于是,就8 .忠厚朴实,真诚坦白,从不骄傲,心胸开阔。9 . (1)辞:推托(2)及:至I,等到.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10 .启示:要多读书,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见识。一个人无论天赋多好,如 果后天不学习,依然不能成功;相反,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 就能学到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11 . B.起稿
14、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12 .任选下面一种进行赏析:从表达方式角度:运用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闻一多 答案第1页,共3页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赞颂和敬佩之情,从人物描写 角度:运用动作、神态、肖像描写,生动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主不怕牺牲的大无 畏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先生的赞颂和敬佩之情13 .闻一多先生既有鼓舞人心,极其震撼力的言论,又有伟大的行动实践,言行一致,为 我们做出了典范。14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说了 就做,言行一致.作为学者有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硕果累累品格。革命
15、家有澎湃执着的爱 国热情,大勇、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15 .闻一多先生是一位精于学术,有钻研精神的学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言行一致 的志士仁人。16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局部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 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领起了文章的后一局部。“仅 还”“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 这是呼应紧密的提法,这样就使两个局部的过渡十分自然。17 .争取民主,反对专制,宣传发动革命,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 闻一多先生最初只 在昆明青年中宣传民主。 作好了牺牲的准备,表达了闻一多英勇无畏,誓与反动派拼死
16、 一战的决心。18 .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争取民主、宣传革命).“这”指的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因为作为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是宣传 革命(说),然后用行动争取民主(做),与做学问时先埋头苦干,然后再“说”不一样。19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形象地突出闻一多先生争取民 主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精神,充满着对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描写例如炯炯目光、头发 零乱、目不窥园。又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 小楷,如群蚁排衙”。凡此种种,能起到具体再现闻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 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20 .不能,因为一方面强调闻一多是卓越的学者,优秀诗人,革命烈士,另一方面也突出 闻一多是言行一致的伟人。21 .闻一多先生既有鼓舞人心,极其震撼力的言论,又有伟大的行动实践,言行一致,为 我们做出了典范。答案第2页,共3页. (1)屈原 (2)杜甫 (3)李清照 (4)鲁迅22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23 .李公仆本人像李公仆一样的革命者革命力量必定越来越大答案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