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3620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训练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肃宗乾元元年冬十二月,平卢节度使王玄志楚,上遣中使往抚慰将士,且就察军中所 欲立者,授以旌节。高丽人李怀玉为拧曾,杀玄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因以 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臣光日:肃宗遣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而偷取一时之安, 不思永久之患。彼命将帅,统藩维,国之大事也,乃委一介之便,狗行伍之情,无问贤不 肖,惟其所欲与者则授之。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 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然则爵禄废置、杀生于夺,皆不出 于上而出于下,乱之生也

2、,庸有极乎!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 惩。赏以劝恶,恶其何所不至乎!节云:“远乃猷。”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为天下之政而专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 为上聋常惕惕超选其工苟得间则掩而屠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功也 如是而求天下之安,其可得乎!迹其厉阶,肇于此矣。盖古者治军必本于礼,故晋文公城 濮之战,见其师少长有礼,知其可用。今唐治军而不顾礼,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 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然后大宋受命。木科始制军法,使以阶级相承,小有违 犯,成伏斧质。是以上下有叙,令行禁止,四征不庭,无思不服,宇内

3、乂安,兆民允殖, 以迄于今,皆由治军以礼故也。岂非诒谋之远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落镇连兵).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为上者常惴惴焉/畏其下苟得间/则掩而屠 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B.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借得间则攻而族之/为上者常惴惴焉畏其下/苟得间则掩而屠 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C.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为上者常惴惴焉/畏其下苟得间/则掩而 屠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D.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伺其上苟得间/则攻

4、而族之/为上者常惴惴焉畏其下所得间则掩而屠 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祖:作为年号时,多用于追尊王朝创立基业者,如赵匡胤为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 等。B.薨,礼记曲礼中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土曰不禄,庶人日死”。 C.裨将,副将,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中的“皮匠”起初的用词就是“裨将”。D.书瓦又称尚书书经,儒家五经之一,是我国第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丽人李怀玉杀了王玄志的儿子,推举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依从他,节度使

5、由军中 将领士兵自行废立,就是从此时开始。B.司马光认为,如果爵禄废置、杀生予夺都不是出于皇帝本人,而是出于臣下,权力下移, 就会导致动乱滋生蔓延,没有尽头。C.司马光认为互相爱护保养是君主与臣下避免互相争斗杀害、获得互利和长久生存的有效 之法,引用晋文公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D.司马光认为宋朝能够承接天命,得益于宋太祖制定军法,使军队懂得以尊卑上下的礼法 来处事,从而四方归服、天下太平安定。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肃宗遭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2)赏以劝恶,恶其何所不至乎!5 .司马光认为唐肃宗的哪些行为导致了后面祸乱的相继发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6、,完成下面小题。肃宗乾元元年冬十二月,平卢节度使王玄志楚,上遣中使往抚慰将士,且就察军中所 欲立者,授以旌节。高丽人李怀玉为并涉,杀玄志之子,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因以 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士废立自此始。臣光日:有宗遣唐中衰,幸而复国,是宜正上下之礼以纲纪四方。而偷取一时之安, 不思永久之患。彼命将帅,统藩维,国之大事也,乃委一介之使,拘行伍之情,无问贤不 肖,惟其所欲与者则授之。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 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 然则爵禄废置、杀生予夺,皆不出于上而出于下,乱之 生也,庸有极乎!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惩。赏以劝

7、恶,恶其 何所不至乎!书云:“远乃猷。”孔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天下之政而专 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由是为下者常眄眄焉何其上,苟得间则攻而族之;为上者常惴 惴焉畏其下,苟得间则掩而屠之;争务先发,以逞其志,非有相保养为俱利久存之计也。 如是而求天下之安,其可得乎!迹其厉阶,肇于此矣。盖古者治军必本于礼,故晋文公城 濮之战,见其师少长有礼,知其可用。今唐治军而不顾礼,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 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然后大宋受命。木科始制军法,使以阶级相承,小有违 犯,咸伏斧质。是以上下有叙,令行禁止,四征不庭,无思不服,字内乂安,兆民允殖, 以迄于今,皆由治军以礼故也。岂非

8、诒谋之远哉!(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藩镇连兵)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B.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 不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C.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 治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D.自是之后积习为常/君臣循守/以为得策/谓之姑息乃至/偏裨士卒杀逐主帅/亦不治 其罪/因以其位任授之/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薨,礼记曲礼中记载“

9、天子死日崩,诸侯日薨,大夫日卒,土日不禄,庶人日死”。 B.裨将,副将,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中的“皮匠”起初的用词就是“裨将”。 C.书,又称尚书、书经,儒家五经之一。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 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D.太祖,为谥号,太祖多用于追尊王朝创立基业者,如赵匡胤为宋太祖、朱元璋为明太祖。8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丽人李怀玉杀了王玄志的儿子,推举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依从他,节度使由军中 将领土兵自行废立,就是从此时开始。B.司马光认为,如果爵禄废置、杀生予夺都不是出于皇帝本人,而是出于臣下,权力下移, 就会导致动乱滋生蔓延,没有尽头。

10、C.司马光认为互相爱护保养是君主与臣下避免互相争斗杀害、获得互利和长久生存的有效 之法,引用晋文公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D.司马光认为宋朝能够承接天命,得益于宋太祖制定军法,使军队懂得以尊卑上下的礼法 来处事,从而四方归服、天下太平安定。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且夫有国家者,赏善而诛恶,故为善者劝,为恶者惩。(2)为天下之政而专事姑息,其忧患可胜校乎!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四年卷二月,李泌自陈衰老,独任宰相,精力耗竭,既未听其去,乞更惟一相,上日: “朕深知理劳苦,但未得其人耳。”上从容与泌论即位以来宰相日:“卢杞忠清强介,人 言杞奸邪,朕殊不觉其然。”泌日:

11、“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邪,此乃杞之所以为 奸邪也。傥陛下觉之,岂有建中之乱乎。杞以私隙杀杨炎,挤颍弄般于死地,激李怀光使 叛,赖陛下圣明窜逐之,人心顿喜,天亦悔祸。不然,乱何由弭。”上日:“杨炎以童子 视朕,毒论事,朕可其奏则悦,与之往复问难,即怒而辞位。观其意,以朕为不足与言故 也。以是交不可忍,非由杞也。建中之乱,术土碟请城奉天,此盖天命,非杞所能致也。” 泌日:“天命,他人皆可以言之,惟君相不可言。盖君相所以造命也,若言命,则礼乐刑 政皆无所用矣。纣日:我生不有命在天,此商之所以亡也。”上日:“朕好与人较量理体, 崔祐甫性躁,朕难之,则应对失次,朕常知其短而护之。杨炎论事亦有可采,

12、而气色粗傲, 难之板勃然怒,无复君臣之礼,所以每见令人忿发。余人则不敢复言。卢杞少平,朕所言 无不从。又无学,不能与朕往复,故朕所怀尝不尽也。”对日:“言无不从,岂忠臣乎。夫言而莫予违,此孔子所谓一言丧邦者也。”上日:“惟鲤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 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类。朕细思之,皆卿先事而言,如此则 理安,如彼则危乱,言虽深切而气色和顺,无杨炎之陵傲。朕问难往复,卿辞理不屈,又 无好胜之志,直使朕中怀已尽屈服而不能不从,此朕所以私喜于得卿也。“泌日:“陛下 所用相尚多,今皆不论,何也。”上日:“彼皆非所谓相也。”(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三,藩镇连兵) 10.下

13、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 之类/B.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 之类/C.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之 类/D.惟卿则异彼三人者/朕言当/卿常有喜色/不当/常有忧色/虽时有逆耳之言/如向来纣及丧邦 之类/H.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除,“除官”即“解除官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亦指解除官职。B.卿,三公九卿,高级官员名,能跟随皇帝左右参与决策,

14、本文所用即此意。C.颜真卿,创颜体楷书,书法家,与赵孟jK、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D.小心,指的是小心应对,唯唯诺诺,本文中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意不尽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泌因精力不济难以“独任宰相”,遂向皇帝辞职,未能获允后,又提出再增加一名宰相 以减轻自己的工作负担,皇帝也未从其请并好言相对。B.你们都说卢杞是奸邪,我不同意,我觉得他是个“忠清强介”之人,这既说明观察角度不 同结果也不同,文中还强调皇帝要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C.李泌与皇上争辩在于对建中之乱起因的看法、赶走杨炎与卢杞有没有关系,君臣一来一 往,畅所欲言地交流,圣君明君、帝

15、臣贤臣的形象溢于字里行间。D.臧否人物,皇帝亦然;选文中的李泌、卢杞、杨炎作为下级,具有突出的下级学意义, 通鉴“可以自淑,可以诲人,可以知道而乐”,所言不虚。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杨炎以童子视朕,每论事,朕可其奏则悦,与之往复问难,即怒而辞位。(2)盖君相所以造命也,若言命,则礼乐刑政皆无所用矣。14 .文末皇上所说的“此朕所以私喜于得卿也*这句话暗含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 什么?答案1、B句意:于是做臣下的常常斜着眼睛窥探着他的君主,一有可乘之机就会攻击族灭君主; 君主也常常忧惧不安地畏惧他的臣下,一有可乘之机就会乘其不备屠杀臣下;君主与臣下 争相先发制人,以

16、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人把互相爱护保养作为互为有利、长久生存的策 略。“眄眄焉”作“伺”的状语,二者联系紧密,不能断开,排除CD;“苟*连词,表假设,“如果”的意思,用于句首,“苟”前断开,排除A。2. A ”作为年号时”错误,太祖是庙号。3. C “引用晋文公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错误,原文说“盖古者治军必本于礼,故晋文公城 濮之战,见其师少长有礼,知其可用”,引用晋文公的例子证明了治理军队的根本在于礼法。4. (1)肃宗皇帝遭遇唐朝中期的衰乱,有幸恢复国家,这样就更应该匡正上下的礼节,以 政策和法制来治理国家。(2)奖赏被用来鼓励作恶,恶行怎么能不随处可见呢!5. 唐肃宗没有及时匡正上下礼节,

17、未能以政策和法制来治理国家。唐肃宗苟且于一时 的安逸,不考虑长久的祸患。唐肃宗任命地方将帅屈从于军队的意愿,不管所任命之人 贤能与否。参考译文: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冬季十二月,平卢节度使王玄志去世,唐肃宗派宦官前往 安抚慰问将士,并且到军中考察他们所想拥立的人,将旌旗、符节授予他。高丽人李怀玉 做副将,杀了王玄志的儿子,推举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因此任命侯希逸为节度副使。节度使由军中将领士兵自行废立自此开始。史臣司马光评论说:肃宗皇帝遭遇唐朝中期的衰乱,有幸恢复国家,这样就更应该匡 正上下的礼节,以政策和法制来治理国家。然而他却苟且于一时的安逸,不去考虑长久的 祸患。他任命将帅,统治她方

18、,本是国家的大事,却委派一个使者,屈从于军队的意愿, 不管贤能与否,只要是军队想拥立的人就任命他。从此以后,形成惯例,君臣因循相守, 以为是很好的政策,这就叫作无原则地宽容。甚至于副将士卒杀害、驱逐主帅,也不治他 的罪,反而将主帅的职位授给他。然而这样一来,爵禄废置、杀生予夺,都不是出于皇帝 而是出自臣下,那么动乱的滋生蔓延,还会有尽头吗!况且治理国家的君主,要奖赏善良, 严惩凶恶,这样就使行善的人得到勉励,行恶的人得到惩罚。奖赏被用来鼓励作恶,恶行 怎么能不随处可见呢!尚书说:“谋划要长远着想。”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 一定会有很快到来的忧患。(君主)主管天下的政事却一味地无原则地宽容

19、,他的忧虑 后患还能计算得过来吗!于是做臣下的常常斜着眼睛就探着他的君主,一有可乘之机就会 攻击族灭君主;君主也常常忧惧不安地畏惧他的臣下,一有可乘之机就会乘其不备屠杀臣 下:君主与臣下争相先发制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人把互相爱护保养作为互为有利、 长久生存的策略。这样下去想求得天下的安定,怎么能够办得到呢!考究唐朝后期祸乱的 原因,就是由期廷任命侯希逸为平卢节度使这件事而引起的。古人治理军队的根本在于礼 法,所以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看见自己的军队,无论年轻年长都懂得礼法,便知道可以 打败楚军。现在唐朝治军却不顾礼法,由此祸乱相继发生,战乱不止,生灵涂炭,无处控 告诉说,一共持续了两百多年

20、,然后是大宋承接天命。太祖开始制定军法,使军队懂得以 尊卑上下的礼法来处事,稍有违犯,就会伏在刑具上被杀。因此军队上下井然有序,有令 即行,有禁即止,征讨四方不来王庭期见的割据势力,无不归服,天下太平安定,百姓安 居乐业,直到如今,这都是由于用礼法来治军的缘故。这难道不是传给后世的深谋远虑吗! 6、B句意:从此以后,形成惯例,君臣因循相守,以为是很好的政策,这就叫作无原则地 宽容。甚至于副将士卒杀害、驱逐主帅,也不治他的罪,反而将主帅的职位授给他。“自是之后”是时间状语,用在句首单独成句,“后”后断开,排除CD; “以为得策”句意完整,“得策”作以为”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A。 7. D “太

21、祖,为谥号”错误,太祖为庙号。8. C “引用晋文公的例子证明了这一点“错误,原文说“盖古者治军必本于礼,故晋文公城 濮之战,见其师少长有礼,知其可用”,引用晋文公的例子证明了治理军队的根本在于礼法。9. (1)况且治理国家的君主,要奖赏善良,严惩凶恶,这样就使行善的人得到勉励,行恶 的人得到惩罚。(2)(君主)主管天下的政事却一味地无原则地宽容,他的忧虑后患还能计算得过来吗! 参考译文:唐甫宗乾元元年(758年)冬季十二月,平卢节度使王玄志去世,唐甫宗派宦官前往安 抚慰问将士,并且到军中考察他们所想拥立的人,将旌旗、符节授予他。高丽人李怀玉做 副将,杀了王玄志的儿子,推举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

22、廷因此任命侯希逸为节度副使。节 度使由军中将领士兵自行废立自此开始。史臣司马光评论说:肃宗皇帝遭遇唐朝中期的衰乱,有幸恢复国家,这样就更应该匡 正上下的礼节,以政策和法制来治理国家。然而他却苟且于一时的安逸,不去考虑长久的 祸患。他任命将帅,统治地方,本是国家的大事,却委派一个使者,屈从于军队的意愿, 不管贤能与否,只要是军队想拥立的人就任命他。从此以后,形成惯例,君臣因循相守, 以为是很好的政策,这就叫作无原则地宽容。甚至于副将士卒杀害、驱逐主帅,也不治他 的罪,反而将主帅的职位授给他。然而这样一来,爵禄废置、杀生于夺,都不是出于皇帝 而是出自臣下,那么动乱的滋生蔓延,还会有尽头吗!况且治理

23、国家的君主,要奖赏善良, 严惩凶恶,这样就使行善的人得到勉励,行恶的人得到惩罚。奖赏被用来鼓励作恶,恶行 怎么能不随处可见呢!尚书说:“谋划要长远着想。”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 一定会有很快到来的忧患。”(君主)主管天下的政事却一味地无原则地宽容,他的忧虑 后患还能计算得过来吗!于是做臣下的常常斜着眼睛筑探着他的君主,一有可乘之机,就 会攻击族灭君主;君主也常常忧惧不安地畏惧他的臣下,一有可乘之机,就会乘其不备屠 杀臣下;君主与臣下争相先发制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没有人把互相爱护保养作为互为 有利、长久生存的策略。这样下去想求得天下的安定,怎么能够办得到呢!考究唐朝后期 祸乱的原因,就是

24、由朝廷任命侯希逸为平卢节度使这件事而引起的。古人治理军队的根本 在于礼法,所以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看见自己的军队,无论年轻年长都懂得礼法,便知 道可以打败楚军。现在唐朝治军却不顾礼法,由此祸乱相继发生,战乱不止,生灵涂炭, 无处控告诉说,一共持续了两百多年,然后是大宋承接天命。太祖开始制定军法,使军队 懂得以尊卑上下的礼法来处事,稍有违犯,就会伏在刑具上被杀。因此军队上下井然有序, 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征讨四方不来王庭朝见的割据势力,无不归服,天下太平安定,百 姓安居乐业,直到如今,这都是由于用礼法来治军的缘故。这难道不是传给后世的深谋远 虑吗!10、D句意:只有你与他们三人是不同的。朕讲得妥

25、当,你的脸上是喜气洋洋的,朕讲得 不妥当,你的脸上便常常要显出忧愁的样子。虽然你时而会说出刺耳的话来,就如刚才你 谈到商纣王以及使国家丧失掉这一类话一样。“朕言当”与“不当% 卿常有喜色”与“常有忧色”是对称结构,表示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 在它们后面断开;注意”朕言当呜“卿常有喜色”是两个分句,中间必须断开,同样“不当” 与“常有忧色”也是两个分句,中间要断开。排除ABC。11. CA*除官,即,解除官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亦指解除官职”说法错误,除官应该指 授予官职,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亦指授予官职。B,本文所用即此意”说法错误,本文是君称臣,相当于“你二D.“本文中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意

26、不尽相同”说法错误,是相同的,都有谨慎的意思。12. C 李泌与皇上争辩在于对建中之乱起因的看法、赶走杨炎与卢杞有没有关系”说法不 正确,原文为“卢杞忠清强介,人言杞奸邪,朕殊不觉其然”“人言杞奸邪而陛下独不觉其奸 邪,此乃杞之所以为奸邪也可知主要在争辩卢杞是不是奸邪。13. (1)杨炎把我看做是小孩,每每讨论政事,我答应他所奏请的事项,他就开心,我与 他讨论棘手问题只要多几个回合被问住时,他马上发怒且说要辞掉职位。(2)皇帝与宰相是创造天命的人,如果他们都说天命,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政令就 都没有什么用了啊。14. 第一问:得人识人用人评人是皇帝的基本功。第二问:旨在告知李泌,你才是真正

27、的宰相,希望一如既往,且以杨炎为戒,克心厥职为 朝廷尽忠效劳,间接告知李泌“未得其人耳”乃实话实说,非虚以为蛇。参考译文:四年春二月,李泌上言说自己年老体弱,独自担任宰相的职务,精神力消耗殆尽, 既然不能听凭他离开相位,请求再任命一位宰相。德宗说:“朕深深了解你的劳碌,只是 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罢了。”德宗不慌不忙地与李泌谈论自己即位以来的宰相说:“卢杞 忠实而清廉,强干而耿直,人们说卢杞邪恶,朕觉得他实在不是这个样子。”李泌说:“人 们都说卢杞是邪恶的,唯独陛下不能觉察他的邪恶,这正是卢杞堪称邪恶的道理所在啊。 倘若陛下觉察了他的邪恶,难道会发生建中年间的变乱吗?卢杞因私人的嫌隙而杀了杨炎,

28、将颜真卿排挤到必死之地,激怒李怀光,使他背叛了朝廷,全仗着陛下神圣英明,将他流 放了,人们的心情顿时高兴起来,上天也追悔所造成的灾祸。否则,变乱怎么能够消弭呢!” 德宗说:“杨炎把朕看作小孩子,每当议论事情时,朕赞成他的奏陈,他就高兴,朕与他 反复辩论诘难,他便气冲冲地要求辞去相位,朕看他的本意,是认为不值得与朕交谈吧。 由于这个原因,朕与他相互不能容忍,这并不是由于卢杞啊。建中年间的变乱,道术之士 预先便建议修筑奉天城,这恐怕是天命如此,而不是卢杞能够招致的! ”李泌说:“天命, 别人都可以谈论它,只有君王和宰相不能谈论。皇帝与宰相是创造天命的人,如果他们都 说天命,礼法、乐教、刑罚以及各项

29、政令就都没有什么用了啊。殷纣王说:我生来不就 是由天命决定的吗!这正是商朝灭亡的原因啊! ”德宗说:“朕喜欢跟别人比较治国的 经验。崔祐甫性情狭依急躁,朕诘问他,他回答得语无伦次,朕知道他的短处,便经常维 护他。杨炎议论事情,还是有可以采纳的意见的,但是他态度粗率狂傲,朕诘问他,他动 不动就勃然大怒,毫不顾及君臣的礼节。所以一看到他,就叫人生气,其余的人则不敢再 说话了。卢杞小心谨慎,凡是朕所说的,他没有不听从的,加上他没有学识,不能与朕反 复争论,所以朕想要说的话经常是没有穷尽的。”李泌回答说:“卢杞对陛下的话无不听 从,难道就是忠臣吗!我讲的话,是没有人敢于违背的。这正是孔子所说的一句话

30、讲出来可以使国丧失掉的意思啊! ”德宗说:“只有你与他们三人是不同的。朕讲得妥 当,你的脸上是喜气洋洋的,朕讲得不妥当,你的脸上便常常要显出忧愁的样子。虽然你 时而会说出刺耳的话来,就如刚才你谈到商纣王以及使国家丧失掉这一类话一样,但是, 朕仔细琢磨过你讲的话,全是你在事情发生以前所做的忠告,按照这些话去做,就会政治 清明,国家安定,而按照朕原来那些想法去做,就会招致危机,引发变乱。虽然你说的话 深深切中朕的缺失,但是面色和蔼温顺,不象杨炎那样傲气凌人。朕反复对你诘责,你在 言辞和道理上并不屈从,但又没有逞强好胜的意图,直至使朕内心已经完全屈服,因而不 能不听从你的意见。这便是朕为得到你而自己高兴的原因啊。”李泌说:“陛下任用的宰 相还多着哩,如今一概不加评论,这是为什么呢? ”德宗说:“他们都不是人们所说的宰 相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