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1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含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高频考点解读】目前的试题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的考查融入到文言语的翻译中去,与考查其他文言知识 整合起来,形成表面看是翻译,其实是既考查文言实词,又考查文言虚词,也考查文言句式 的综合题。【热点题型】题型一翻译的原则1.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原则。(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译文:答案 适逢(双方)使者车马往来频繁,元军邀请(我国)主持国事的人相见。解析 注意“辙”的借代义:“北”,对元军的蔑称。此两处用意译。(2)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译文:答案 实在没有料到我能回到宋朝,又见到皇帝、皇后,即使立刻死在故土,又遗憾
2、什 么呢!解析 “衣冠”“日月” “旦夕”“正丘首”这些词语须意译。(3)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译文:答案 然而您却害怕、躲避他,怕得太过分了。解析 “畏匿”是两个词,须直译:“恐惧”“殊甚”皆是同义狂词,不必逐一翻译。(4)臣自非经过其地,则虽久处官曹,犹不得其详,况陛下高居九重之上耶?译文:答案我假如不是经过那些地方,那么,尽管久处官署,每天处理公文,尚且不能了解 详情,何况陛下深居皇宫禁地呢?解析 “九重之上”不能直译为“高高的天上”,应意译为“皇宫禁地二【提分秘籍】直译和意译是翻译的两种基本方法。直译,就是严格按照原文的词句进行翻译,有一词一句就译一词一句(个别失去实在意义绝。徽自以无
3、德于人,慨然怀愧,因赋诗,题于清水亭。(选自北史刘转第五十七,有删节)(1)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译文:(2)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绝。译文:答案(1)河桥之战,朝廷的大军出师不利,逃散的皇帝的亲近官吏很多,只有申徽不离 左右,魏帝称道赞叹他。(2)申徽性情廉洁谨慎,就在寝室画了(廉吏)杨震的像来告诫自己。等到被替代回京的时 候,送他的百姓和官吏几十里不断绝。解析(1) “近侍之官分散者”为定语后置句。(2) “画杨震像于寝室”为后置的介宾短 语句,“自戒”为特殊的宾语前置句,“及代还”为无标志被动句,“人吏送者”为
4、定语后置句。【提分秘籍】1 .特殊句式的翻译方法(1)调。主要指那些倒装句,译时须调整为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结构形式。(2)补。一是补出文言语境中省略的成分,若不补出,句意就不明,句子就不通;二是补 出句中的被动意味,如意念被动句。2 .遵循一定的翻译格式(1)判断句要译出“是(不是)”字。(2)倒装句要还原成现代汉语的句式。(3)被动句要译出“被”字。(4)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另外,文言文中还有些固定的格式,如“所以”“有以”“得无” “无乃”和“不亦乎” “何为”之谓”等,它们都有固定的翻译方式,必须按其固定的方式进行翻译。【高考押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专诸者,吴堂邑
5、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 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日:“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 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 专诸于公子光。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 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诸樊既死,传余祭。余祭死,传夷昧。夷昧 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昧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 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嫡嗣,当立。”故尝阴养课臣以求立。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
6、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余、 属庸将兵围楚之游;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余、属庸路,吴兵不 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 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 楚,而内空无骨鲤之臣,是无如我何? ”公子光顿首日:“光之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 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镀。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 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 王战乱公壬
7、选出其优更以攻王蛆徒尽灭之遂旦立为王是为阖回阖间乃封专诸之子以为 上卿。史记刺客列传注:潇(qidn):古水名,在今四川境内。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吴王僚欲因楚丧因:趁着B.乃进专诸于公子光进:进见C.公子光详为足疾详:通“佯”,假装1 ).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陈:排列解析进:引荐,介绍。答案B2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A.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 闾。B.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
8、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C.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 闾。D.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 闾。解析注意句意的完整性。答案C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子胥欲为父兄报仇劝吴王攻楚,公子光反对攻楚是因为他觊觎吴国的权柄。B.楚平王殁,趁楚国丧之际,吴王派兵攻取楚、晋,导致国内人力物力匮乏,给了公子 光可乘之机。C.吴王诸樊,为能让贤于其弟季子札,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其后,夷昧之子僚为王, 这引起了公子光的不满。D.公子光自立后,封专
9、诸之子为上卿,这是因为专诸不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而刺杀了吴 王僚。解析 吴王只派兵围楚,使使到晋,以观诸侯之变。答案B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5分)译文: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鳗之臣,是无如我何?(5分)译文答案(1)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2)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 呢?参考译文专诸,是吴国堂邑人。楚国大将伍子胥因父兄被楚王枉杀,逃离楚国来到吴国,知道专 诸有本领。伍子胥进见吴王僚后,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这时吴王僚的堂兄公子光说: “那个
10、伍员,父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伍员才讲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 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吴王就不再议伐楚的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暗自思量:”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应当先帮助公子光 继承王位。”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 夷昧,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 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子札。诸樊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 给夷昧。夷昧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季子札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吴国人就拥立夷昧的儿子
11、 僚为国君。公子光说:“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札当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那么 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所以他常秘密地供养一些有智谋的人,以便靠他们的 帮助取得王位。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吴王僚九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 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 海城,派延陵季子到晋国,用以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属 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归还。这时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 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立为国君,季子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专诸 说:“王僚是可
12、以杀掉的。母老子弱,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 后路。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正直敢言的忠臣。这样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 呢。”公子光以头叩地说:“我公子光的身体,也就是您的身体,您身后的事都由我负责了。”这年四月丙子口,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王僚 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夹道站立 的侍3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让专诸把 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王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王 僚,王僚当时就死了。侍卫人员也杀死了专诸,王
13、僚手下的人一时混乱不堪。公子光放出埋 伏的武士攻击王僚的部下,全部消灭了他们,于是自立为国君,这就是吴王阖闾。阖闾于是 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四岁而孤,闻人言其父,辄悲泣。以荫登第,调郴尉。县 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 恪日:“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 ”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旦而得尸,遂获 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萃逋庇奸,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 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恤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 从数十卒,单行。夷
14、望见欢呼,投兵听命。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郡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 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 嘉奖。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宰 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 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使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旅而去。 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 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 帝将从其
15、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苏轼所论,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 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 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乃以栗代为相。(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荫登第,调郴尉登第:应试得中B.持节招纳夷人持节:坚守气节C.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济时:拯救时世D.帝幡然而改幡然:很快而彻底地解析持节:拿着符节。答案B6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都水
16、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B.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 C.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 D.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造 解析按主谓宾断句。答案C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恪有孝心,有执政才能。靠祖上荫功登第,初为官吏时,恪尽职守,不怕牵累。处 理人事,能审时度势。为朝廷做出了很大贡献。8 .唐恪忠于职守,敢于抗上。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抗洪救灾时,拒绝
17、了都水孟 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水,保全了沧州城。C.唐恪缺少远谋,主张和议。因为主张割城降金,令勤王大军后退,所以跟从皇帝巡城 时,被都城人拦住击打,骑马快跑才得脱身。I).唐恪智谋不足,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 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解析主张割城是实,但并无降金之心。答案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5分)译文: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5分)译文答案唐恪用道理好言开导他,他省悟自悔,改变当初行径而成为一个性情谨厚的人。、晓、省 略
18、的主语、折节、长者各1分)(2)唐恪的智谋不足以谋划边关的战事,只长于交结宦言,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确实不可以在这个 官位上任服。偕虑,经画、但、蹙、诚各1分y参考译文唐恪,字钦叟,是杭州钱塘人。四岁丧父,听到人家说到父亲就悲伤地哭泣。凭皇帝的 恩赏登第,调任郴县县尉。县里有个百姓被害但尸体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邻居,强迫他自 己承认是凶手,县令认为是真实的。唐格为那人争辩,县令说:“如果辩护错了就会牵累你。” 恪说:“我做县尉而不能捕到凶手,还要使无辜的人去死吗? ”亲自外出访问寻找,晚上就 有人来告发,天明就找到尸体,于是抓获了凶手。任榆次知县时,县里有一个豪绅的儿子称 霸于乡里,聚集逃亡
19、者,包庇奸邪之人,不交纳赋税,前后的知县都没有敢问的。唐恪用道 理好言开导他,他省悟自悔(或“觉悟过来悔恨自己”),改变当初行径(或“强自克制,改变 初衷”)而成为一个性情谨厚的人。大观年间,唐恪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拿着符节招纳夷人。夷人开始害怕怀疑,衣服里面穿铠甲来迎接他,唐恪让几十名卫兵都撤离,一人独往。夷人 望见后欢快高呼,扔下兵器服从命令。调任沧州。黄河决堤,大水冲到城下,唐恪登城抢修。都水孟昌龄发去公文索要船只和 士兵,唐恪报告说水势正猛烈,船应当用来防备紧急情况;沧州是最远的边境,军队没有皇 帝的旨意不敢调遣。孟昌龄大怒,弹劾他,唐恪不为之所动,更加尽心治理水患。大水退去, 沧州城
20、得以保全,皇帝下诏嘉奖。靖康初年,金兵攻入汴梁,李邦彦推荐唐恪,授予同知枢密院事,到了后又任命为中书 侍郎。这年八月,又任命为少宰兼中书侍郎,皇帝对他礼遇有加。然而唐恪做相,无拯救时 世的大谋略。金兵第二次侵来时,要求割让三镇,唐恪召集朝廷大臣商议,认为应当割给金 兵三镇的人占十分之九,唐恪听从他们的意见。使者已经出发,这时各路勤王的部队才聚集 京城周围,唐恪就命令他们停止前进,都回师而去。等到金兵逼迫城下,唐恪才开始后悔, 就秘密地对皇帝说:“唐朝从天宝年后屡次失去京城又复兴的原因,是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 方。现在应该效法景德旧事,留太子居守京城,而皇上您西迁洛阳,占据秦州和雍州,亲自 率领天
21、下的人征讨,从而争取复兴国家。”皇上将要听从他的建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 用苏轼的观点,说周王朝之失算,没有比东迁更严重的了。帝幡然省悟,改变主意,以脚跺 地说:“现在应当以死守社稷。”提拔何栗为门下侍郎,唐恪的计策不被采用。唐恪跟从皇帝巡城,被都城的人拦住击打,唐恪策马快跑才得以脱身,于是就呆在家里 请求辞去官职。继而御史胡舜陟弹劾他的罪行,说:“唐恪的智课不足以经营筹划边关的战 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口益紧急,确实不可以在这个官位上任职。”皇上就让 何栗代替他做宰相。的虚词除外),而且词句的次第也不能变动。直译要“一对一”地进行翻译,要竭力保持原文 遣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
22、原文一致。所谓直译为主,就是能够用直译的词句,要尽量 直译。意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大意灵活变通地进行翻译。意译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根据现代 汉语的表达习惯可以采用与原文差异较大的表达方法。所谓意译为辅,就是适当采用意译的 方法。由于文言文句式灵活,省略句、倒装句较多,而且词类经常活用,有时直译会使句子 不通顺或表意不够明确。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被原文束缚住,不能机械地采用直译,而 应采用意译,使句子语气顺畅,意思明确。意译,多用于一词或短语的翻译。【举一反三】翻译中需要意译的多是使用固定词语及修辞手法(比喻、互文、用典、借代、委婉)的地 方。翻译下列句子,体会意译的特点。(1)纵一苇之所如。译
23、文:答案任凭小船随意漂荡。解析“一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需要把本体翻译出来。(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译文:答案我活着应当不惜肝脑涂地,死了也要报恩。解析“结草”是用典,应把典故意思译出。(3)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译文:答案燕、赵、韩、魏、齐、楚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解析此处用了互文手法,不能直译。既无伯叔,终鲜兄弟。译文:答案既没有伯伯叔叔,也没有哥哥弟弟。解析 “无”与“鲜”构成互文,须把“鲜”意译为“没有”。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译文:答案 蔺相如于是捧着璧退了几步站住,背靠着柱子,愤怒得头发像要顶起帽子。解析 “怒发冲冠”用了夸张手法,仍要译为夸张,前
24、面要加上“像要”或“快要”。题型二翻译的标准例2.请指出下面译句存在的漏译、误译现象,体会翻译要“信”的要义。(1)原句: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译句:我没有从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比不上汉王!漏译、误译之处:答案 漏译了 “遽”字,“遽”是“就”的意思。(2)原句: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译句:您所结交的应是当时的贤人,现在跟这种人一起喝酒高兴吗?漏译、误译之处:答案 漏译了 “皆”这个“全都”意思,改变了语气;只译出“贤”而未译出“隽”,即 “才华出众之人”。(3)原句: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译句:耕种的人,不再出力;
25、使用的人,不再计算支出与收入。漏译、误译之处:答案 漏译了 “督”字。“督”,督促,在这里是“被督促”的意思。误译“计其出入”,应译为“根据收入确定支出”。(4)原句: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译句:等到召见,就受到亲近信任。漏译、误译之处:答案 译句有两处漏译。一是“得”字,应译为“获得”;二是省略的成分应补出。如谁 获得召见,获得谁的召见。这里的人称须译出。当补不补,也属于漏译,会损害原意。【提分秘籍】1 .信,就是指译文要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漏译,不随意增减。在平时翻 译时,考生做不到“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漏译、误译和赘译上。漏译,误译,赘译,就 不可能达到“信”这一最基本的翻译
26、标准。2 .达,就是指译文要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没有语病。为此,一些特殊 句式需要译成现代汉语句式,适当增加一吟词语使语意更流畅,不得出现病句。硬译是不“达” 的典型表现,翻译固然需要字字句句对应,但也要临场变通、灵活处理,尤其对那些难理解 而靠推断的词语,不能强行翻译。3 .雅,是翻译较高层次的要求。在考试中一般不做要求。【举一反三】请指出下面译句存在的不“达”现象,体会翻译要“达”的要义。(1)原句: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译句:(王尧臣)对待别人全都真诚,没有虚假掩饰,善于识人,常常称道别人,推荐人 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不“达”之处:答案
27、 译句“推荐人成为当时名臣的很多”结构混乱,应在“推荐”后加“的”字。(2)原句:母归,但见女抱庭树眠,亦不之虑。译句:母亲回来后,只见女儿靠着院中的树睡觉,不再怀疑了。不“达”之处:答案 原句中“不之虑”是个宾语前置句,“之”是动词“虑”的言语。怪句未逢出这个句式特点,既 丢掉了解析,又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须转换成现代汉语的句式,这是“达” 的要求。(3)原句: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译句:刚刚被罢黜了巡抚住居家里,认为奇异而闻名。不“达”之处:答案 译句前半句结构混乱,后半句表意不明,“认为”什么“奇异”没有译出。“闻” 属错译。(4)原句:然信陵君之接岩穴隐者,
28、不耻下交,有以也。译句:但只有信陵君能够接见那些隐没在各个角落的人物,不以结交下层人为耻辱,是 很有道理的。不“达”之处:答案 译句中“接见” 一词用得明显不当。用词不当,也是不“达”之处,在考生翻译 中较为普遍。题型三关键实词例3.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浦江县东行二十六里,有峰耸然而葱蒂者,元麓山也。山之西,桃花涧水出焉。乃至正丙申三月上巳,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前一夕,宿诸贤士大夫。厥明日,既出,相帅向北行,以壶觞随。约二里所,始得涧流, 遂沿涧而入。又三里所,夹岸皆桃花,山寒,花开迟,及是始繁。傍多髯松,入天如青云。 忽见鲜葩点湿翠间,焰焰欲然,可玩。又三十
29、步,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面正平,可坐而 箫,日凤箫台。下有小泓,泓上石坛广寻丈,可钓。闻大雪下时,四围皆璃树瑶林,益清绝, 日钓雪矶。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之独清,鼓琴与之争。琴声与泉声相和,绝可听。(选自宋 濂桃花涧修禊诗序)(1)郑君彦真将修禊事于涧滨,且穷泉石之胜。译文:答案 郑铉将要在涧边进行修禊活动,并且览尽山泉怪石的胜景。解析 “修禊”,补出必要的动词;“穷”“胜”,形容词分别活用作动词、名词。(2)诡石人立,高可十尺余。译文:答案怪石像人一样站立着,高十尺多。解析“人”作状语。(3)客有善琴者,不乐泉声之独清,鼓琴与之争。译文:答案 有擅长弹琴的客人,不喜欢泉水独自清响,弹琴来跟
30、泉水比试。解析 定语后置、“乐”、“鼓琴”。【参考译文】浦江县向东走二十六里,有座山葱茏茂密地高耸着,(那)是元麓山。山的西面,桃花涧 水从那里流出来。在元顺帝十六年三月初一,郑铉将要在涧边进行修禊活动,并且览尽山泉 怪石的胜景。前一天晚上,使各位贤士大夫住下。第二天,出发了,互相带领着向北走,随身带着酒 壶和酒杯。大约走了二里远的地方,才遇到涧流,于是沿着山涧入山。又过了三里的地方, 两岸都是桃花,山里寒冷,花开得晚,到现在才繁盛。相傍有很多苍松,高耸入云好像到了 青云间。忽然看见鲜花点缀在湿润青翠的树间,好像火苗升起要燃烧一般,值得观赏。乂走 了三十步,怪石像人一样站立着,高十尺多。上面平
31、整,可以坐下来吹箫,叫作凤箫台。下 面有小水潭,潭上石坛宽八尺到一丈,可以(在上面)垂钓。听说下大雪时,四周都是如美玉 般的树林,更显得清冷绝美,叫作钓雪矶。有擅长弹琴的客人,不喜欢泉水独自清响,弹琴来跟泉水比试。琴声跟泉水声音相和,非常好听。【提分秘籍】对确定好了的关键实词,一定要准确译出其意,不含糊,不游离,不意译。例如通假字, 翻译时定要写出其本字,不能照抄句中原字。这里,要特别注意对下面三类词的翻译:1 .占今同形异义的双音节词语,一定要拆开翻译。如“亲信”是占今同形异义的双音节 词语,翻译时一定要拆成“亲近”“信任”两个词。2 .活用词。它们在翻译时大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固有的格式。作状
32、语的名词大都要在前面加上适当的介词,如“像”用”在二活用作名词的动词、形容词,要用动词、形容词作定语并补出中心语。活用作一般动词的名词,大都要带上该名词再加一个动词。如“填然鼓之”中的“鼓” 应译为“擂鼓”。意动用法要用“认为(以为)”或”以(把)为(看作、作为)”的格式进行 翻译。(当然,有的词可用一个意思与“认为”或以为”差不多的动词翻译)使动用法要用“使(让)怎样”的格式翻译。与意动用法一样,有的词也可以用一 个意思与“使(让)怎样”差不多的动词翻译3 .疑难或陌生的词,要借助语境和实词的推断方法,并联系自己平时的积累去较为合理 地翻译它,而不是硬译或干脆不译。【举一反三】阅读下面的文段
3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绵亘数百里。嘉靖丁亥,于戍抚顺,丙中迁盖州, 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意斟满酒一口气喝完), 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檄,闻之愀然。(明程启充游千山记)(1)嘉靖丁亥,予戍抚顺,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译文:答案 嘉靖丁亥年,我在扰顺戍守,丙申年又调到盖州,来到了辽阳,才得以与志同道 合的徐、刘两位先生到那里游玩。解析 “道”,名词活用作动词,取道;“同志”,古今异义词,志同道合;焉,之。(2)东峰危险,徐、刘二子浮白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槌,闻之愀然。答案 东面的山峥高耸险
34、嶂,徐、刘两位先生斟满酒一口气喝完,在此期间正好有一个吹奏胡笳的人, 乐声振动树林,听到这种乐声让人感到凄楚神伤。解析“危险”,古今异义词,高管险峻适巧恰好愀然”,悲伤的样子。题型四关键虚词例4.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悯獐清侯方域客有过侯子以獐献者。侯子曰:“獐可驯乎? ”客曰:“夫至德之世,兽可同群而游,令 子无乃有所不信耶,而何獐之疑欤? 侯子曰:然营室而授撇焉。王仲凫闻之,曰:“壬 之不善于獐也审矣,曷以授余? 侯子曰:“子之庭有二物焉,其大者类西旅氏之葵,而小 而骏者韩子卢之裔也,是皆有欲于獐,奈何? ”仲凫笑曰:“子非特不善于獐也,又且不知 吾二犬。吾将导獐而见之二犬,
35、侵假而共牢以为食,侵假而共寝以为处,侵假而相与为友, 而日以益善,予因而安之,岂更害哉? 侯子曰:“虽然,子曷使童子守之,而犹授獐以索? ” 仲凫默然不应。居三日,仲凫以告曰:“吾废吾童子矣。视二犬之貌,且翦翦“焉适矣。”又居三日,仲凫 以告曰:“吾废吾索矣。视二犬之情,且煦煦然亲矣;虽然,獐犹有间焉J 乂居三日,仲凫 以告曰:“獐无间矣,与二犬者为一矣又居三日,而二犬伺獐之寝也噬之,獐竟以死。仲凫蹙然不悦,而语侯了以其状。侯子曰:“子固未知之耶?向二犬之翦翦焉若适者,所 以饵吾童子也,既而煦煦焉若亲者,所以饵去其索,而恐或为之援也;既而示之以无间者, 乃所以饵夫獐也。撤其防,去其援,而又探得
36、其情,此西楚新王之无所用其力,而南宫万之 所以毙也,何况于獐哉? ”仲凫大怒,抽戈以逐二犬。侯子曰:“无庸也,夫世之相与为友, 日以益善,反出其不意而害之者,其智非始于二犬也。”或曰:“是獐也,狷中而狭外,类于 人恒有所不可者,即无二犬,亦将有灾焉。”(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注西旅氏:古代对少数民族国家的称呼。赘:猛犬。韩子卢:猎犬名。裔:后代。侵假:逐渐。翦翦:和睡的样子。煦煦:和悦的样子。(1)今子无乃有所不信耶,而何獐之疑欤?译文:(2)子之不善于獐也审矣,曷以授余?(3)予因而安之,岂更害哉?译文:(4)仲凫整然不悦,而语侯子以其状。译文:答案(1)现在你恐怕有些不相信吧?否则,你为
37、什么怀疑獐子能否驯服呢?(2)很显然你不善于驯养獐子,为何不把它送给我呢?(3)我依照这个办法安抚它们,难道它们能再去伤害獐子吗?(4)王仲凫很不高兴,把狗咬死獐子的情况告诉了我。参考译文有个宾客来探访我时,送给我一只獐子。我说:“这獐子能驯服吗? ”宾客回答说:“在 道德完善的远古时代,野兽可以成群结队地在一起游戏,现在你恐怕有些不相信吧?否则, 你为什么怀疑獐子能否驯服呢? 我说:“是这样。”于是建造了兽圈并接受了獐子。王仲凫 听说了这件事,说:“很显然你不善于驯养獐子,为何不把它送给我呢? 我说:“你的庭院 里有两条狗,那大的像西旅氏的猛犬,而那小且跑得快的是猛犬韩子卢的后代,它们都有吃
38、 掉獐子的欲望,怎么办? ”王仲凫笑着说:“你不仅不善于驯养獐子,而且还不了解我的两条 狗。我准备引导獐子去见那两条狗,逐渐让它们在个圈里吃食,逐渐在处睡觉,逐渐成 为好朋友,并且日益友好,我依照这个办法安抚它们,难道它们能再去伤害獐子吗? 我说:“虽然这样,你何不让童仆看守那两条狗,并且将獐子用绳索拴住? ”王仲凫没有回答。过了三天,王仲凫告诉我说:“我将童仆辞退了。看那两条狗的样子,与獐子相处比较和 睦了又过了三天,王仲凫告诉我说:“我把拴獐子的绳索去掉了。看那两条狗的神情,对 獐子和悦的样子很亲近;虽然这样,獐子还存有嫌隙。”又过了三天,王仲凫告诉我说:“獐 子已经没有嫌隙了,与那两条狗
39、混为一体了。”又过了三天,两条狗趁獐子熟睡之际咬它,獐 子最终被两条狗咬死了。王仲凫很不高兴,把狗咬死獐子的情况告诉了我。我说:“你原来不了解那两条狗吗?以 前它们装出和睦相处的样子,是用来迷惑你的童仆的;随后做出和悦亲近的样子,是用来迷 惑你去掠绳索的,并且担心有人会援助獐子;接着表示和獐子没有嫌隙,是用来迷惑那头獐 子的.你撤走了獐子的防备,消除了可能给予獐子的援助,并且探到獐子的真实情况,这正 是西楚霸王项羽有力无处使,春秋时宋国大夫南宫万被杀死的原因啊,何况是獐子呢? ”王 仲凫很生气,抽出戈来驱赶那两条狗。我说:“不需要了。那世上相互成为朋友,越来越亲密, 却出其不意地陷害对方的人,
40、这样的智慧不是从那两条狗才开始有的J有人说:“这头獐子,内心孤洁而气度狭隘,像那种无论怎样对待他他都不满意的人,即使没有那两条狗,也会遭遇灾难的。”【提分秘籍】4 .必须译出的虚词一一换(1)有实词义项的则须译出实义,如之” “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可以进行替换的,如“之”“而”“以”等,即便是语 气词也要替换。如: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句中的“于”要译为“在”,“之”要译为“的工5 .不必译出的虚词一一删(1)起语法作用的。如“之”取消句子独立性,又如“之”“者”作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标志。如: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句中的“者”为定语后置标志,不译。(2)表停顿作用的。如:生
41、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的“也”表示句中停顿,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不译。(3)起衬字作用的。如:顷之,烟炎张天。句中的“之”起补充音节的作用,不译。(4)发语词。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的“夫”为发语词,不译。虚词翻译时,能译出的要尽量译出,不须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不然会画蛇添足,弄 巧成拙。题型五特殊句式例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申徽字世仪,魏郡人也。孝武初,周文与语,奇之。河桥之役,大军不利,近侍之官分 散者众,徽独不离左右,魏帝称叹之。十年,迁给事营门侍郎。出为襄州刺史。时南方 初附,旧俗官人皆饷遗。徽性廉慎,乃画杨震像于寝室以自戒。及代还,人吏送者数十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