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点25文言文阅读之忽视结构语境断句错误(原卷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31564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7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错点25文言文阅读之忽视结构语境断句错误(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易错点25文言文阅读之忽视结构语境断句错误(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易错点25文言文阅读之忽视结构语境断句错误(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错点25文言文阅读之忽视结构语境断句错误(原卷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高三语文高考易错点快攻易错点25文言文阅读之忽视结构、语境断句错误【典例分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文升陛见赐大红织金衣一袭盖上在东宫时素知 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闰正月,诏天下举异才。ZZZZZS/X/1/ZZ/SZXZZS/XZZ1/XZS/1ZXZS/1/XZZSZXZZZZS/SZZZZXZXZZXZX/ZXZ/ZZZZ1/ZZ1/ZZZZZSZZZZ1/XZZS/SZZ/XZSZS(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

2、左都御史/文升陛见/赐大红织金衣一袭/盖上在东宫时/ 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B.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文升陛见/赐大红织金衣一袭/盖上在东宫时/ 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C.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文升陛/见赐大红织金衣一袭/盖上在东宫时/ 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D.孝宗弘治元年春正月/召南京兵部尚书马文升为左都御史/文升陛/见赐大红织金衣一袭/盖上在东宫时/ 素知其名故也/文升感殊/遇自奋励/知无不言/【易错点警示】忽视结构、语境断句出错文言文断句,需要关注专有名词、文

3、言虚词、话语标志词等标志性的停顿点,对于客观型断句题而言, 这些带有明显标志的停顿点,往往已经被命题人断开,一般还是正确的。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如果只盯着 词语、句子本身,忽视语境(相关的词语、句子,段落),就可能造成对词语、句子的理解错误。【易错点快攻】看清结构,正确断句1 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指由“主语+谓语”构成的句式,这样的句式,谓语用于陈述主语的行为、性 质、状态等,二者是一个整体,其间不能断开。2 .连动结构。连动结构由“主语”发出的两个动态性词语构成,表示前后相承的 两个动作行为,有的其 后紧接表示动作行为目的的短句。连动句的两个谓语之间,一般不可断开。3 .动宾结构。指由“动词

4、+宾语”构成的句式,这样的句式宾语是动词支配的对象,这个对象可能是人, 也可能是物,它与动词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可断开。4 .动补结构。指由“动词+补语”构成的句式,这样的句式,补语对动作产生的时间、处所、原因、结 果等进行补充说明。5,介词结构。指由“介词+宾语”构成的句式,它一般被置于句末充当句子的状 语,称为状语后置。 一是由“以”领起的介词结构。如“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以孝悌之义”是介词结构, 也是后置状语。二是以“于”领起的介词结构,如“能谤讥于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于市朝”是 介词结构,也是后置状语。在断句时,不能把介词结构与前面的动词断开。6 .关注词语在

5、句中的位置,从语法功能的角度理解词义。理解一个词语,应从句子结构入手,在句中求 其义。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对一词多义、兼类词、词类活用的理解。7 .关注其上句、下句,从句间关系的角度理解词义。考生可以从叙事类句群里把握事件的发生、开展, 从论述类句群里把握论证的逻辑顺序,由此推断词语的语境意义。【易错点通关】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二年春正月,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 ”对日:“兼听那么明,偏信那么暗。昔尧清问 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稣睡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 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那么

6、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 上通也。”上日:“善。”(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鲸/雕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 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8 .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稣/雕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 /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C.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鲸/雕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 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D.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

7、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稣/酷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 /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弘奏事有不可不廷辨常与汲黯请间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弘尝与公卿约 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弘奏事/有不可不廷辨/常与汲黯请间/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B.弘奏事/有不可/不廷辨/常与汲黯请间/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C.弘奏事/有不可/不廷辨/常与汲黯请问/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

8、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D.弘奏事/有不可不廷辨/常与汲黯请问/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馆阁校勘蔡襄作四贤一不肖诗以誉仲淹、靖、洙、修,而讥假设讷。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ZXZZZZZZZSZZZZZZZZZZZZZS/ZZZZXZ/1/ZZZZZlW*ZlV/ZZ/VZS/iZZZ/SZSZ/ZSZ 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官越职言事者从之 苏舜卿上书日:“孔 道辅、范仲淹刚直不挠,致位台谏,虽改他官,不忘献纳。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

9、一项()A.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 官越职/言事者从之/B.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 官越职/言事者从之/C.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 官越职言事者/从之/D.都人士相传/写鬻书者市之得厚利/契丹使适至/买以归/张于幽州馆/御史韩缜请以仲淹朋党榜朝堂/戒百 官越职言事者/从之/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毅性刚愎,自谓建义之功与裕相埒深自矜伐虽权事推裕而心不服裕每柔而顺之

10、毅骄纵滋甚尝云恨不遇 刘项与之争中原。裕素不学,而毅颇涉文雅,故朝士有清望者多归之。ZVWZNZZWXZXZ*XWSZXZXZWXZWXZXZVXZXX-(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九,有删改) (注)元兴是东晋安帝司马德宗在位期间的第二个年号,即公元402年至404年。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自谓建义之功与裕相埒/深自矜伐/虽权事推裕而心不服/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尝云/恨不遇刘/项/与之争中原B.自谓建义之功/与裕相埒深/自矜伐/虽权事推裕而心不服/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尝云/恨不遇/刘项 与之争中原C.自谓建义之功与裕相埒/深自矜伐/虽权事推裕而心不服/

11、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尝云/恨不遇刘项/ 与之争中原D.自谓建义之功/与裕相埒深/自矜伐/虽权事推裕而心不服/裕每柔而顺之毅/骄纵滋甚/尝云/恨不遇刘/ 项/与之争中原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裕因纵兵奋击,燕众大败,斩段晖等大将十余人,超遁还广周,获其玉玺、辇及豹尾。裕乘胜逐北至广周丙子克其大城超收众人保小城裕筑长围守之围高三丈穿堑三重抚纳降附采拔贤俊华夷大悦于是因齐地 粮储,悉停江、淮漕运。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裕伐南燕)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裕乘胜逐北/至广周丙子/克其大城/超收众人保小城/裕筑长围/守之围高三丈/穿堑三重/抚纳降附/采

12、拔 贤俊/华夷大悦/B.裕乘胜逐北/至广周丙子/克其大城/超收众入保小城/裕筑长围守之/围高三丈/穿堑三重/抚纳降附/采拔 贤俊/华夷大悦/C.裕乘胜逐北至广周/丙子/克其大城/超收众人保小城/裕筑长围守之/围高三丈/穿堑三重/抚纳降附/采拔 贤俊/华夷大悦/D.裕乘胜逐北至广周/丙子/克其大城/超收众人保小城/裕筑长围/守之围高三丈/穿堑三重/抚纳降附/采拔 俊/华夷大悦/【全情境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太平兴国元年十二月己未,(太宗)诏群臣论列者,即时引对,言路无雍。二年春正月帝亲试礼部举人 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 及还,

13、语帝日:“我 幸西都,惟得一张齐贤耳!我不欲爵之以官,异时可使辅尔为相也。“至是,齐贤亦在选中,有司误置下 第,帝览之,故一榜尽赐进士及第。又诏礼部阅其十五举以上及诸科,并赐出身。帝谓侍臣日:“朕欲博 求俊彦于科场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六年九月,左拾遗田锡上封事,言 军国要机一,朝廷大体四,帝优诏褒答。端拱元年五月,诏就崇文院中堂建秘阁,分三馆书籍置其中,以 吏部侍郎李至兼秘书监。帝谓至曰:“人君当淡然无欲,勿使嗜好形见于外,那么奸邪无自入。朕无他好, 但喜读书,多见古今成败,善者从之,不善者改之,如斯而已。”至每与同官观书阁下,帝必遣使赐宴。 内侍侯英陈利用以幻术

14、得幸,骄迭不法,赵普按其罪,请诛之。帝曰:“岂有万乘之主,不能庇一人乎! ” 普曰:“陛下不诛那么乱天下法,法可惜,此一竖子何足惜哉!”帝乃命诛之。淳化二年,帝以旱蝗,召近 臣问以得失,众以天数对。寇准独曰:“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复召 准问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二府入,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赎,吉 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之,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 ”太宗以问沔,沔顿 首谢,于是切责沔,而知准为可用。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请复坐,事决乃退。帝 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徽也。”(选自宋

15、史纪事本末太宗致治)1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二年春正月/帝亲试礼部举人/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 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B.二年春正月/帝亲试礼部举人/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 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C.二年春正月/帝亲试礼部举人/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 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D.二年春正月/帝亲试礼部举人/初/太祖幸洛阳/张齐贤以布衣献策/条陈十事/内四说称旨/齐贤坚 执其余/策皆善/太祖怒/出之/.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

16、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出身,科举时代为考中录选者所规定的身份、资格。宋代时,中乡试称及第出身。B.上封事,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谓之“上封事”。C.中堂,原指正中的厅堂,正室;在明清时代,也称内阁大学士为中堂。文中指前者。D.万乘,古代四匹马拉的一辆兵车为一乘,国之大小以兵车多少来衡量,万乘为大国。2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为了使大宋长治久安,太宗求贤假设渴,在参加科举考试的众举子中广选人才,希望能发现几个治国能臣。B.太宗喜欢读书,并非为了猎奇,而是为了从书籍中借鉴历史得失,学习治国方略,维护大宋的统治。C

17、.王沔的弟弟贪污受贿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处分,寇准当着二府大臣的面指出太宗的这个错误,太宗接受寇 准的进言,并加以改正。D.太宗曾下诏群臣,要求他们当面提出建议,使得言路畅通;对于大臣们上奏的对国家有利的建言,他也 能做到尽量接纳。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帝以旱蝗,召近臣问以得失,众以天数对。(2)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请复坐,事决乃退。5 .圣君之所以为圣,因其能超越常人之情。请结合太宗之事简析。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诸侯兵罢归,而 燕军乐毅独追,至于临淄。齐滞王之败

18、济西,亡走,保于莒。乐毅攻入临淄,尽取齐宝,财物祭器输之燕。 燕昭王大说,亲至济上劳军,行赏飨士,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燕昭王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 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乐毅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 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 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 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 赵。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

19、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 临淄。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以故破军亡将失齐;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zzz/zzzzzs/zx/z燕惠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那么可矣,而亦何 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 ”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日:臣闻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 伍子胥说听于阖闾,而吴王远迹至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鸥夷而浮之江。吴王不寤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 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是以至于入江而不化。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 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于是

20、燕王复以乐毅子乐间为昌 国君;而乐毅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乐毅卒于赵。 (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6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 莒入于临淄/B.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 莒/入于临淄/C.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 莒入于临淄/D.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

21、于莒 /入于临淄/.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郡县,起源于春秋时期,后来作为地方管理两级行政单位,皆属中央管辖。7 .燕惠王的“惠”指仁慈祥民有惠于百姓,与齐潜王的“渭”同属“美谥”。C.不佞,本意指无口才,不会巧言善说,也指没有才能,用来谦称自己。D.客卿,官名,春秋战国时授予在本国做高级官员的非本国人,是一种尊称。8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乐毅联合赵、楚、韩、魏、燕等国的军队讨伐齐国,齐国战败,但最后只有乐毅单独率兵追击齐兵。B.燕惠王后悔用骑劫取代了乐毅,又埋怨乐毅投降赵国,使得赵国乘着燕国疲困之际任用乐毅攻打燕国。

22、C.燕惠王派人指责乐毅,说他只为自己考虑是可以的,但是没有考虑报答燕昭王对他的知遇之恩。D.乐毅举伍子胥与吴王阖闾、夫差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两代国君认知不同,对待臣下的态度也不同。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2)故敢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10 .燕惠王“召乐毅”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T5题。齐武帝永明十一年,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起,将迁都洛阳。恐群臣不从,乃议大举伐 齐,欲以胁众。斋于明堂左阁,使太常卿王遥筮之,遇革,帝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吉孰大焉。”群臣莫敢言。尚书任城王澄日

23、:“今出师以征未服,而得汤武革命之象,未为全吉也。“帝厉 声曰:“ 繇云大人虎变,何言不吉?”澄日:“陛下龙兴已久,何得今乃虎变? “帝作色曰:“社稷我 之社稷,任城欲沮众邪? 澄曰:“社稷虽为陛下之有,臣为社稷之臣,安可知危而不言。”帝久之乃解, 曰:“各言其志,夫亦何伤。”既还宫,召澄入见,逆谓之曰:“向者 革卦今当更与卿论之。明堂之*忿,恐人人竟言,沮我大计,故以声色怖文武耳,想识朕意。”因屏人谓澄日:“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 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朕欲因此迁宅中原,卿以为何如? ”澄 日:“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帝曰:“

24、北人习常恋故,必将惊扰,奈何? ” 澄曰:“非常之事,故非常之人所及。陛下断自圣心,彼亦何所能为? 帝曰:“任城,吾之子房也。” 魏主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帝戎服出,群臣稽题于马前。尚书李冲等日:“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 卿勿复言。”乃谕群臣日:“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中土。苟不南伐, 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迁者左,不欲者右。”南安王桢进曰:“今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阳, 此苍生之幸也。”时旧人虽不愿内徒,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魏迁洛阳卷二

25、十)11.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B.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C.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D.今日之举/诚为不易/但国家兴/自朔土徙居平城/此乃用武之地非可文治/今将移风易俗/其道诚难/12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明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之所,凡朝会、祭祀、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均在此举行。

26、B.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地和谷物是农业社会的根基,后来用“社稷”代指国家。C.圭卜,易经中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画卦的线条叫“爻”,“一”为阴爻,“- -”为阳爻。D.儒生,指通晓儒家经书的人,后用来泛称读书人。此处“儒生”含有对李冲等人的鄙视。13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魏文帝想迁都洛阳,担忧群臣不服从,于是想以大举伐齐为名,趁机胁迫众人迁徙;让太常卿占卦,魏 文帝认为卦象很吉利。B.魏文帝因任城王对卦象的理解而感到愤怒,认为他有意打击士气,后来意识到任城王只是表达作为臣子 的真实想法,方才释怀。C.魏文帝退朝回宫,召见任城王,解释明堂之忿的原因,不过是为震慑百官罢了,后来文帝说出真实意图, 得到任城王的支持。D.魏文帝从平城出发,此时仍有大臣反对迁都,他向群臣讲道理,并给出南伐和迁都两种选择,众人权衡 利弊,不敢再说反对意见。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陛下欲卜宅中土,以经略四海,此周、汉之所以兴隆也。(2)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颖于马前。15 .魏文帝拓跋宏迁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令关注有礼(1今学科网中小学资源库扫码关注可免费领取180套PPT教学模版令海量教育资源一触即达 令新鲜活动资讯即时上线学科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