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雨晴语文: 取样的偏差等(贾勇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贾雨晴语文: 取样的偏差等(贾勇指导).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贾雨晴语文:取样的偏差等(贾勇指导).取样的偏差由于抽样范围的限制,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无法将研究 结果类推到样本以外的人群,从而影响研究的外在效度。例 如,要从事一项有关陕西省大学生道德开展的研究,但样本 仅从陕西省几所民办高校抽取,这样的研究结果只能代表民 办高校学生的道德开展情况,不能代表一般高校学生的道德 开展情况。由于样本有偏差,研究结果就难以推论整个陕西 省大学生的道德开展的普遍状况。因此,为了使研究结果具 有可推广性,研究设计时应考虑样本与总体的同质性和代表 性,防止抽样的偏差。样本必须要有一定的量才会有足够的代表性。对有些研 究来说,要找到足够的被试并不容易,尤其是周期比拟长的
2、研究,要占用被试许多时间。为了获得被试,有些研究要给 被试一定的报酬,有些研究招收自愿者。当然,自愿者作为 被试有时会使样本失去一局部代表性,影响研究结果的外推 能力,影响研究的外在效度。1 .被试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只要研究对象是人,就会具有个别差异。由于每个人的 特质不同,对于实验处理的反响也会不一样。交互作用就是 不同变量之间的影响相互不一致。例如,智力水平较高的学 生喜欢讨论式教学,智力水平较低的学生那么喜欢传统式的讲 授式教学。在一个常规班级(既有智力高的学生,也有智力低 的学生)进行实验,由于学生特质(智力程度)与实验处理(讨论 式教学)具有交互作用,对智力高的学生更有效,因此在解
3、释 实验结果时,不可将样本当做一个“整体”来说明。当实验 被试与实验处理具有交互作用时,用样本推论总体就受到限 制,研究结果可能只适用于解释总体中的某一种特征的人, 而不适用于总体中的全部成员。因此,在研究设计中要关注 总体中各层次的差异,要考虑研究结果能否解释总体中的各 个层次。2 .研究变量与情境的表达不清外在效度关心的一个问题是:研究结果会不会因环境的 不同而变化,在研究情境中表现出的效果是否会在一般情境 中再现,换句话说,就是能否“复制”。任何研究均需界定 研究变量,并说明研究情境,给人以操作的程序和测量的标 准。如果研究变量没有明确界定,研究情境也不交代清楚, 他人便无法知晓研究的程
4、序和方法,也无法了解研究结果的 真实性和适用范围,研究的推广解释就会受到限制。因此, 研究设计过程中,必须研究变量进行,给出操作性定义,规 定研究的情境和条件。3 .重复测验的干扰重复测验的干扰是指前测对后测的影响或交互作用,前 测的内容或程序可能会引起被试对某些论题或事物的注意 和敏感,往往会影响后测的成绩。例如,研究人员想了解学 生经过思想品德教育后思想认识和态度的变化。学习前,先 进行思想认识和态度的测验,经过两周的集中学习后,再用 相似内容测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态度,结果发现测验成绩有变 化。这种变化可能来自于两周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可能来自 于前测所产生的敏感效应,还可能来自于思想品德教育
5、与前 测敏感的共同作用,这些可能性给研究结果的推论带来干扰。 因此,当估计前测会对后测造成影响,研究设计应尽可能避 免采用有前测的设计,无论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4 .实验安排的反作用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是指由于实验情境的安排,被试知道 自己正在被观察或正在接受实验处理而产生的一种实验效 应(霍桑效应)。被试往往会投实验者之所好,改变自己原来 的常态行为,表现更积极努力,有意提供实验者所期望的行 为。这样往往会对实验效果的推论造成影响。例如,当学生 知道自己所在班级为实验班,正在进行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的 实验时,在实验过程中全班学生表现比平时更积极、更主动, 情绪高涨,干劲倍增,结果造成实验效
6、果无法确定是来自新 的教学方法,还是来自学生的积极投入,或者是两者的结合。 因此,在研究设计时,最好不让被试知道各自扮演的角色, 采用盲法控制;或设置对照组,并宣布两个组都为实验组,让实验效应互相抵消。5 .新颖的干扰由于实验情境是经过特别安排的,其内容、程序、步骤、 环境等都可能给被试带来新奇感,由此会激发被试的参与热 情,进而促使实验效果的提高。例如,参加某项课堂教学实 验的学生会有某种优越感,他们可能对实施的新的教学方法 好奇,感到新鲜,因而特别投人,主动参与。这种非常态的 实验情境与真实情境的差异,会对实验结果的推论和解释造 成麻烦。因此,在研究设计中始终要考虑研究情境的生态效 应,尽
7、可能保持实验情境与非实验情境的一致性程度,以提 高研究结果推论的合理性和解释的适切性。6 .实验者效应实验者效应指在实验情境中,实验者或主试的行为、外 表对被试行为的影响。实验者或主试的仪表容貌、言语风格、 性格特征、行为习惯等,会潜移默化、无意识地影响被试的 行为表现,这种影响会导致研究结果不能推广到不同实验者 的其他同类研究中去。如主试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口头 暗示或鼓励、对被试的期望等,都有可能促成被试所做出的 行为反响与平时不同。另外,主试的年龄、性别、种族、身 高等,也可能影响或改变被试的行为。在观察研究中,观察 者也有类似的影响作用。在化学实验室里,不管研究者如何 对试管捶胸顿足
8、,化学反响照旧,不受影响。但在以学生为 对象的教育实验中,只要有“他人”在场,被试的行为就有 可能改变。因此,在研究设计中,应考虑防止实验者效应。7 .特殊事件的影响在研究期间可能会发生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些事情 事先无法估计到,但是会影响研究的结果。如果将这样的研 究结果去推论解释一般情况,无类似特殊事件时,那么类推结 果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我们无法证明会发生同样的特 殊事件。正如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似一样,每个人的经历、 时空条件或多或少都有差异,有些差异的来源我们可以分析, 有些我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到。因此,在研究设计时,要充分 考虑研究条件的相似性和可重复性,尽可能缩短实验的周期,
9、减少特殊事件可能带来的干扰。8 .因变量的测量因变量的测量是研究结果的依据,因此因变量的操作性 定义和测量工具成为决定研究结果的关键因素。研究者通常 都会以多种指标来界定因变量,并且在各种相关的测量工具 中选择较合适的进行测量。然而,这些指标及测量工具在非 研究的一般情境中未必都能被了解或采纳。因此,研究结果 的普遍性就受到限制。另外,不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反映了看问题的不同角度, 同时也影响到数据所反映的现象的不同方面,对形成研究结 果也会有影响。例如,有研究者想验证语言习得的关键期,是否青春期以后学习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音永远达不到讲 本族语的人的水平。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欧亚玛与非本族语 者
10、谈话,录下谈话片段,放给本族人听,让他们判断是否发 音地道,有没有外国腔。奥尔圣和塞缪尔斯那么把非本族语者 放在语言实验室里进行语音测验,让他们发出各种语音序列。 如此不同的收集数据的方法,给予研究者的启示也一定相差 甚远。我们可以反问:他们研究的是同一个假设吗?当然,方 法不对就会失去研究的外在效度。10.时间效应很多实验都必须有后测,研究结果只有通过后测才能显现。 但是有些实验处理的效果是隐晦或不完整的,有些结果具有 即时性,只有在实验后立即实施后测才能显示效果。通常, 实验研究均在实验处理之后立即测量实验效果,但此时所测 得的效果,有时因变量还没有来得及发生变化。另一方面, 实验效果也有可能产生很快,即刻效应明显。较长时间后, 效应未必存在或保持不变。因此,如以实验后所测得的效果 来推论一般情境中的可能效果,由于测量效果的时间不同, 推论的精确性也就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