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整理——人格障碍(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整理——人格障碍(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变态心理学整理人格障碍-第 7 页人格障碍世界上第一例人格障碍者:男性,性情极为暴躁,因一位女性言语不慎触怒了他,便将其投入井内。小时候,其母对他有求必应,稍有不如愿,便会大喊大骂。长大后,此人专横跋扈,连家犬稍不如其意,也要被活活踢死。人格障碍的概念: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与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具有临床意义。病人虽然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的行不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善。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
2、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如果人格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症状标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2项: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的异常偏离;4、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他人(如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病程
3、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至少已持续2年。排除标准: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人格障碍者犯罪的特点:危害社会的同时也对自己造成不利,甚至自身的损失更大;犯罪带有偶然性,事前较少充分预谋,往往随机冲动作案,手法不甚隐蔽;犯罪目的短浅,只顾眼前,不计后果;人格障碍者犯罪一般是要负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少数情况要具体分析。主要看其有无辨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人格障碍的主要类型:CCMD3,8型妄想性人格障碍、类分裂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做作性(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
4、性人格障碍DSM-IV-TR,三大群,共10型A群:“古怪群”妄想型、类分裂型(类分裂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B群:“戏剧化群”或“情绪化群”,也叫“不稳定群”反社会型、边缘型、做作型(戏剧化,做作性)和自恋型人格障碍;C 群:“焦虑群”回避(畏避)型、依赖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概念: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常常表现为:极度的感觉过敏,对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别人获得成就或荣誉感到紧张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抱怨和指责别人;自以为是,自命不凡,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
5、,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别人,但从来不信任别人的动机和愿望,认为别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如果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的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别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诊断: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至少有下列3项:对挫折和遭遇过度敏感;对侮辱和伤害不能宽容,长期耿耿于怀;多疑,容易将别人的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明显超过实际情况所需的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的倾向,
6、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的不肯罢休;具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的非现实性优势观念,因此过分警惕和抱有敌意。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对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应采用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的人格缺陷 :1、认知提高法 2、交友训练法 3、自我疗法 4、敌意纠正训练法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流行病学:偏执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偏执行为持否认态度,因此在社会上人数和比例确实不详。据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这种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实际情况可能要超过这个比例。在调查研究中还发现,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
7、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分裂型人格障碍的临床描述: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并不是不同现实接触,他们明白自己是谁,自己在什么地方。 但是患者在交往、想法、行为甚至穿着上,常常是“古怪”、“奇异”的。他们认为一些不相关的事情和自己有着直接关系。常常是怀疑的,妄想的,几乎不能表达情感,着装和行为也与众不同。患病率大约为3 分裂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生物遗传学,分裂型人格障碍在基因上跟精神分裂症有关,另外,二者在身体特征以及行为上有共同的特点。生长发育的环境也有很大环境的影响,比如,妇女在怀孕期患上流行性感冒,其孩子更可能出现分裂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治疗:行为治疗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方法,
8、是教他们用社会的技巧减少孤立和怀疑。认知治疗方面,治疗师的主要目标是确定患者歪曲的认知并挑战患者的不合理信念。药物治疗是该种人格障碍治疗的重头戏,临床精神病医师发现当分裂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服用了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后,他们的病情会有好转。分裂样人格障碍的临床描述: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怪,包括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奇特,与人不同。冷,表现为对人、对己情感冷漠、明显缺乏人际关系。分裂样人格障碍的病因:从生物遗传的角度来看,这种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史有很大相关。同时,影响神经系统的化学物质多巴胺的研究表明多巴胺受体密度低的人在“分离”的测量上得分更高。
9、分裂样人格障碍的治疗:分裂样患者很少主动要求治疗,除非是他们的情绪极端抑郁或者因为缺乏社会交往技巧而造成事业上的重大损失。认知行为治疗:第一步就是要促进患者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团体治疗:治疗小组为患者建立社会系统提供了机会,也提供了一个暴露自我和社会反馈的舞台,同时,治疗师会帮助患者确定他人的情感和情感反应,从而增强他们共情的能力。行为治疗:治疗师给患者布置一系列作业,如演讲情景的角色扮演,患者可以逐步学会社会技能。但是,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效果并不乐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临床描述: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本组病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
10、行问题。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Cleckley提出可以把特质归为三大类:动机不足的反社会行为、缺乏道德感以及对他人的责任感、情感贫乏。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并至少有下列3项: 严重和长期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多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且这修缮行为已构成拘捕的理由(不管拘捕与否); 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的旅行; 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欺骗他人,以获得个人利益; 对他人漠不关心,经常不承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瞻养
11、子女或父母; 不能维持与他人的长久的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的(1年以上)夫妻关系; 很容易责怪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的行为进行无理辩解; 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冲动,甚至暴力行为; 易激惹,有暴力行为,如反复斗殴或攻击别人,无故殴打配偶或子女; 危害别人时缺少内疚感,不能从经验,特别是在受到惩罚的经验中获益。2、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至少有下列3项: 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 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 习惯必吸烟,喝酒; 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 反复偷窃; 经常逃学; 至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外出过夜 过早发生性活动 多次参与破坏公共财物活动 反复挑起或参与斗殴 被学校开除
12、过,或因行为不轨至少停学一次; 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因:遗传作用:家庭、双生子和领养研究都显示出遗传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和犯罪行为有影响。遗传环境的交互作用,即遗传因素只在特定环境影响下才起作用。神经生物作用:唤醒不足假说“唤醒”是个体的大脑皮层被外界刺激激活开始工作。患者的大脑皮层被唤醒激活的程度低于常人水平,患者寻求刺激是为了提高长期较低的唤醒水平。无畏惧假说根据无畏惧假说,患者比常人对恐惧的阈限更高。换句话说,常人感到害怕的事情,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来说很有可能并不恐怖。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儿童的攻击性部分是他们与父母相互作用的结果。领养研究:环境因素是犯罪行为和
1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压力的作用:打架斗殴造成的创伤会增加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治疗关系是以义务和信任为基础的,如果来访者表现出在信任和义务上的能力有限(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个体),这种良好的治疗关系是无法形成的。对儿童最普遍的治疗策略是家庭治疗。还没有针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定的药物治疗。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预防措施(针对儿童早期的征兆):(1)早期干预,(2)对被忽视儿童给予特别关注,(3)预防方案要进行必要的修改,以适应不同群体儿童的特殊需要,(4)向高危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可利用的资源。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在CCMD-3中没有提到,最主要的表现是人际关
14、系、行为、情感和自我意象的不稳定。他们的情绪倾向于在抑郁、焦虑和容易生气间波动。他们有自杀、物质滥用、危险性行为的倾向,自我伤害,且表现强烈,又很不稳定。这种人常常非常紧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从愤怒变为极度的抑郁。他们也有冲动的特点,表现在他们的吸毒行为和自残行为上。 早期的创伤,特别是性虐待和身体虐待,是受较多关注的心理成因。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生物学:大多数患者有情感障碍的家族史;增加患者血液的血清素含量会减轻他们的症状;42%的患者之前都曾有头部的震伤;在神经成像中,患者的前额叶明显小于同年龄正常组。早期创伤:受到较多关注的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心理成因。Zanarini与Frankenbe
15、rg:童年的创伤经历、人格特质或者气质以及生活压力事件共同作用下会导致一个人罹患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并至少有下列3项: 富于自我表演性、戏剧性、夸张性地表达情感 肤浅和易变的情感; 自我中心,自我放纵和不为他人着想; 追求刺激和以自己为注意中心的活动; 不断渴望受到赞赏,情感易受伤害; 过分关心躯体的性感,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暗示性高,易受他人影响。与癔症的区别:癔症型人格与癔症的关系,过去认为二者是一脉相承的。但临床观察发现,癔症病人的病前人格为表演型的仅为20,一些明显的表演型人格病人可终生不发生癔症,此情况表明表演型人格虽有癔症有关,但
16、并非必然联系。因此,现在普遍倾向于使用“表演型”而回避“癔症型”,以达到将“癔症人格”与“癔症”分开之目的。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病因:表演型人格障碍的相关记载历史很长,但是病因的相关研究很少。古希腊医生认为表演型人格障碍是女性的“专利”,是“歇斯底里”的表现,而歇斯底里是由于子宫在身体内移动造成的。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表演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同一种病症在不同性别上的体现,也就是说在男性身上更容易表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而在女性身上更容易表现为表演型。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治疗:对于表演型人格障碍者的治疗重点在于改变这些患者的不恰当人际关系。认知上:帮助患者认识到这样做虽然会得到短期的效果,但是
17、从长期来看对于他们自身以及人际关系都有很大的隐患。行为上:当患者表现出适当的行为会得到奖励,出现吸引注意的行为则受到惩罚。但是目前还没有具体数据表明这样的治疗方法效果如何。回避型人格障碍:此类人格障碍的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回避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虽然,在其他人格障碍的人群中也有回避社交的症状,但是,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是因为自身有强烈、无法克服的社交焦虑以及对拒绝的恐惧才背离社会的。这类人群的自尊往往很低,他们最大的恐惧就是被拒绝,所以在社交场合往往极度被动,实际上,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们会拒绝一切社交场合。相反,对于那些他们认为值得信任的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生物学因素:具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
18、出生时就表现了难以抚慰的脾气或人格特征;对社会中的负面情感刺激高度敏感的儿童易于患上这种障碍。家庭教养环境因素: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个体认为其父母对自己更加厌恶,使自己有更多的罪恶感,对自己缺乏适当的感情。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治疗:系统脱敏疗法:患者学会在恐惧的情景中放松(例如:你正在面对人群讲话,但是你突然发现自己的声音不够大,你的声音听起来就象小孩子)行为复现疗法:使患者重现焦虑情景,以学会应对焦虑。团体小组:患者在如何处理对负性评价的恐惧,以及处理社会型回避和抑郁方面都取得了进步。依赖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特点是驯服、无助、寻求支持和指导。依赖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以过分依赖为特征,并至少有
19、下无3项:要求或让他人为自己生活的重要方面承担责任;将自己的需要附属于所依赖的人,过分地服从他人的意志;不愿意对所依赖的人提出即使合理的要求;感到自己无助、无能,或缺乏精力;沉湎于被遗忘的恐惧之中,为断要求别人对此提出保证,独处时感到难受;当与他人的亲密关系结束时,有被毁来和无助的体验;经常把责任推给别人,以应对逆境。王某 ,37岁 ,已婚 ,有一个儿子。由于企业倒闭 (王某在这家企业工作了 1 5年 ),王某已经失业半年。“半年来 ,王某整个傻呆在家中等运气”和“失业还不如妻子的不高兴能使他感到以沮丧”等表现。王某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大家庭 ,是他这一辈人中唯一的男孩 ,是家庭的传宗接代之宝
20、。在小家庭 ,没本事的父亲生活在“大男子汉”的自我意识中 ,既不能干 ,也不想干。母亲操持着家里的一切事务。为了他的“健康成长”,母亲呕心沥血、无微不至。为了避免他人的养育方式不当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目前甘愿一人承担王某的养育工作。在养育中 ,母亲处处指导事事代劳 ,唯恐王某在处人处事中受到伤害。在几十年的成长中 ,王某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的过度保护 ,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许多学习生活技能的机会。 1 5年前 ,母亲为他安排了一份工作。 1 4年前 ,从物色对象到操办婚宴 ,母亲为他包办了婚姻。在单位 ,王某不能做也不愿意做独当一面的工作 ,希望得人指导、乐意受人差遣 ;与同事相处 ,不管
21、是面对善意的嘲弄还是随心所欲的使唤 ,王某都能保持一种友好和乐于助人的态度 ,为大家端茶送水 ,在家里 ,妻子抱怨说 ,“王某就像一个小孩子 ,事事要你为他操心 ,对家里的大物小事都没有主意”。依赖型人格障碍的原因:生物因素体型:多有内胚层体型(肥胖、笨重)和外胚层体型(瘦小、虚弱)气质:一些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害怕、孤独和忧郁的气质。环境因素过度保护:父母一味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缺乏竞争力:尤其是在青春期。“与其艰难地竞争,不如依赖和顺从别人”。社会角色固着:曾有学者推断:依赖型人格障碍源于女性固有的依赖倾向。神经心理发展感觉依赖阶段(出生18月):只受到一个人的关心和爱护,倾向于
22、形成单一的依恋,而胆小认生。感觉运动自主阶段(14/6岁):由于生理上的发展,孩子有了心理上的自主的要求。当父母过度的保护限制孩子发展其自主性,使孩子变得笨拙。主动阶段(425岁):父母继续过度保护孩子,就会对孩子的自我形象产生灾难性的印象;缺乏生活技能和面对挫折和失败的品质。强迫型人格障碍: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2倍,约70%强迫症病人有强迫性人格障碍。 1 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2 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主义,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并至少有下列3项:因个人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导致优柔寡断、怀疑,及过分谨慎;需在很早以前就对所
23、有的活动作出计划并不厌其烦;凡事需反复核对,因对细节的过分注意,以致忽视全局;经常被讨厌的思想或冲动所困扰,但尚未达到强迫症的程度;过分谨慎多虑、过分专注于工作成效而不顾个人消遣,及人际关系;刻板和固执,要求别人按其规矩办事;因循守旧、缺乏表达温情的能力。强迫型人格障碍的病因:理论上认为,强迫型人格障碍源于儿童期父母的严厉惩罚。这种父母情感淡漠,对孩子的要求极其苛刻,他们频繁的惩罚使孩子变得循规蹈矩。患有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人报告说很少得到父母的关心。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治疗:认知疗法:在治疗强迫性人格障碍方面很有效。治疗师将焦点集中在来访者的认知功能失调、仪式性动作、负性情绪、人际交往和自我认同上的问题。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比回避性人格障碍的患者参与的治疗时间更长,进步也更大、越快。也许这是因为患有强迫性人格障碍的患者更遵守规定、且大多按照社会期望(也包括了治疗师的期望)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