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与方法》读书笔记学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理与方法》读书笔记学习资料.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真理与方法读书笔记-真理与方法读书笔记联邦德国H.G伽达默尔王才勇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导言:一, 审美领域的先验化。1, 人文主义传统对精神科学的意义2, 康德的批判所导致的美学主体化3, 艺术真理问题的重新提出二, 艺术作品的本体论及其解释学的意义1, 作为本体论阐释之入门的游戏2, 美学和解释学的结论译者前言:1,20世纪,西方哲学面临的选择:实证主义、主观主义。2,胡塞尔的现象学。摒弃了传统的客观主义,又超然于主观主义之外。虽然我们无法把握事物的客观实在,但我们清清楚楚的知道,这些
2、事物是如何直接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之中的。胡塞尔紧紧抓住直接呈现在意识中的事物并以之为研究对象。他最终使人们离开了现实世界而转向了先验意识的世界。3,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不满于胡着力于先验主体,把着眼点放在了流动的,不可归纳的存在上。他吸取现象学的方法,通过经验世界存在的人(即此在)去把握作为本体的存在,从而创立了解释学现象学。4,海德格尔的学生伽达默尔,创立了现代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本体论的世界是出发点,现象学方法是其方法论基础。5,解释学作为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到海德格尔那里,解释学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他把解释学的研究变为本体论的研究。他认为前人解释学研究的基本缺陷是,没有从本体上去探讨理解
3、现象,即没有把存在和在者分开。他主张把存在和在者分开,存在是一个流动、生成的过程,在者指世界万物,它是一种已经生成和和已被规定的东西。首先有存在,然后有在者,因而哲学最根本问题是存在问题。6,伽达默尔,本体论视界。写本书的目的:不在探讨的“理解”现象本身,而在“理解”现象背后的东西,即“理解”现象的本体论问题。他所关注的是,所有“理解”现象中存在的普遍本质,而不是关于理解的认识论和方法论。7,现象学的方法不能采取实证主义的从现象到本质的理性认识的方法,也不能采取主观主义的方法,必须采取现象学的方法,即让对象直接呈现在人的意识中,通过内心体验去研究对象在人的意识中直接呈现的经验。正文:一,人文主
4、义传统对精神科学的意义1, 精神科学精神科学的推论方法是一种无意识的推断,精神科学要求一种合适感。个人的合适感。2, 教化人处在教化过程中,所以人的艺术经验就有理解的现象发生。对黑格尔和赫尔姆霍茨的吸收。“更多的是把从原本到摹本的这种演化过程的结果描述为过程本身,这一点现在是与这种演化过程的结果描述为过程本身,这一点现在是与这种演化不断地对存在所发生的影响相适应的。”人,脱离了直接性和本能性的东西。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使自身成为一个普遍的精神,这就是人类教化的一般本质。”教化和张扬个性是矛盾的。教化舍弃个性。单个个体始终处于教化的过程中,而且始终处于对其自然性的扬弃中。构成教化本质的不是异化
5、,而是以异化为前提的回到自己本身。科学意识是一种已经教化过的意识,它具有合理的、不可学的和非效仿的合适感。教化的前提条件是既存存在。教化实际上就是某种普遍的和共有的感觉。3, 合适感一种特定的敏感性和对情境以及情境中行为的感受能力。不表达和不可表达在本质上构成了合适。合适有助于获得距离。合适并非只是一种感受和无意识的东西,这种合适同时是一种认识方式和存在方式。4, 共通感(同情)(吸收维柯的观点)艺术经验中的理解活动是在感觉中发生的,是一种在具体情形中达到共同性的感觉。教化的过程就是对共通感的培养和教化。共通感不仅是存在于一切人之中的普遍能力,同时又是导致共同性的感觉。艺术经验中的理解就是感觉
6、与对象的一致。共通感不是从真实事物中,而是从或然事物中汲取养料的。5, 判断力判断力是把一个特殊事物纳入到一个普遍事物中,把一些东西认知为某个定理的表现。6, 趣味趣味是以反思判断力的方式在对其应进行概括的单个事物中领会到了普遍的东西。7, 伽达默尔主张,精神科学研究必须摆脱自然科学的方法,必须摆脱概念性知识。对艺术经验中“理解”活动的考察,必须走美学的道路。8, 康德美学思想启示主体性精神:人是艺术经验的中心天才、趣味、美的理想体验艺术:体验是主体经历在主体身上留下来的结果。体验的内容是生命。艺术作品即是审美经历的对象。体验艺术才是真正的艺术。体验艺术中主体对于艺术经验具有决定性意义。三,
7、艺术真理问题1, 主体的抽象能力对于作品的审美即是一种抽象化的结果。抽象即撇开一切,使一部艺术作品成为纯粹的作品而和主体相通。2, 艺术的真理问题:艺术的真理问题不孤立在作品上,也不孤立在主体上,而在主体的审美意识与作品相互交融的具体理解活动中。伽达默尔强调感性的具体的艺术感觉的重要性。艺术的真理和意义不是永恒的绝对的,而是存在于特定的某时某地的感知活动中。四, 艺术作品的本体论。1, 游戏伽达默尔认为,游戏即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游戏是一种行为、创造活动或享受活动的情绪状况、主体性的自由。游戏活动具有主体性特征。游戏的本质特征就是活动的反复进行。游戏是游戏活动者的自我表现。游戏依赖于观者。艺术
8、作品的意义是相对于观者而言的,作品只有进入到理解活动中才真正存在,观者对作品的意义的实现具有积极的参与作用。2, 创造物一部文艺作品的意义是永远无法被穷尽的。游戏作为一种创造物,使人在他者身上看到自己。“创造物就是在自身中封闭的另一个世界,游戏活动就是在这世界中发生的。”游戏作为创造物具有独特的真实性。这是一种愿望的真实。游戏作为创造物就是一个无限的意义整体。它的内涵是无限的,不断发生变化的。3, 时间性不涉及接受者,文学的概念不复存在。观者的审美性参与。积极参与或者去认同。作品的审美特性随着观者而存在和演变。审美特性因为观者而成为具有时间性的。观者在作品意义的实现上具有重要地位。作品的意义是
9、相对于观者而言的,观者是一同参与到作品的意义中去的。五, 美学的解释学结论。1, 作品的存在转换力绘画的存在转换力。在伽达默尔看来,表现比原型更重要,反对“镜子“说。原型通过表现,得到了一种对存在的扩充,这种扩充,即是存在转换力。作品的存在转换力:作品对原型、对存在的影响,即作品对存在所具有的一种积极的扩充能力。2, 随机性随机性就是指意义从它于其中展现出的境域出发,在内容上不断规定着自身。随机性明确地存在于作品本身的意义要求中的。对作品意义的经验也是随机性的。艺术作品本身即是那种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不同地呈现出来的东西。3, 装饰性装饰性构成了艺术作品独特的形成原则。即“存在达到了表现。”在艺术经验中,决定性的东西并不是某种凝固的客观的东西,而是对作品特定的具体感受,观者一同参与了作品意义的实现。4, 美学解释学的使命。伽达默尔认为,解释学尤其适用于美学。一切流传物、艺术以及一切往日的其他精神创造物,都是异于其原始意义的,而且是依赖于解释和传导着的精神的。美学解释学使命就是在艺术经验中去再造和组合。实现黑格尔所说的“对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这种思维性沟通是艺术真理所在。5, 伽达默尔从现象学出发,专注于作品直接地、现时地呈现在人的经验中的意义。主张从艺术的本体论出发,去把握文学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