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一乳腺癌诊疗规范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专题一乳腺癌诊疗规范版.ppt(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概述(i sh)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lioxio)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第一页,共三十五页。二、诊断(zhndun)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
2、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3.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Coopers韧带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形成“皮肤卫星结节”。4.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
3、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5.腋窝淋巴结肿大 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随着病情发展,淋巴结逐渐(zhjin)融合,并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晚期可在锁骨上和对侧腋窝摸到转移的淋巴结。第二页,共三十五页。(二)乳腺(rxin)触诊 进行乳腺触诊前应详细询问乳腺病史、月经(yujng)婚姻史、既往肿瘤家族史(乳腺癌、卵巢癌)。绝经
4、前妇女最好在月经(yujng)结束后进行乳腺触诊。受检者通常采用坐位或立位,对下垂型乳房或乳房较大者,亦可结合仰卧位。乳腺体检应遵循先视诊后触诊,先健侧后患侧的原则,触诊时应采用手指指腹侧,按一定顺序,不遗漏乳头、乳晕区及腋窝部位,可双手结合。大多数乳腺癌触诊时可以触到肿块,此类乳腺癌容易诊断。部分早期乳腺癌触诊阴性,查体时应重视乳腺局部腺体增厚变硬、乳头糜烂、乳头溢液,以及乳头轻度回缩、乳房皮肤轻度凹陷、乳晕轻度水肿、绝经后出现乳房疼痛等,应提高警惕。诊断时要结合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必要时可活检行细胞学诊断。第三页,共三十五页。(三)影像学检查(jinch)1、乳腺X线摄影。常规体位
5、包括双侧内外侧斜位(MLO)及头足位(CC)。对常规体位显示不佳或未包全乳腺实质者,可根据病灶位置选择补充体位。为使病灶显示效果更佳,必要时可开展一些特殊摄影技术,如局部加压摄影、放大摄影或局部加压放大摄影等。(1)适应证:1)乳腺肿块、硬化,乳头溢液,乳腺皮肤异常,局部疼痛或肿胀。2)筛查发现的异常改变。3)良性病变的短期随诊。4)乳房修复重建术后。5)乳腺肿瘤治疗时。6)其它需要进行放射检查或放射科医师会诊的情况。对35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查体未见异常的妇女,不建议进行乳腺X线检查2、乳腺超声用于所有疑诊乳腺病变的人群。可同时进行乳腺和腋窝淋巴结的检查。乳腺超声扫描体位常规取
6、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腋窝顶部至双乳下界,包括全乳及腋窝。(1)适应证:1)年轻、妊娠、哺乳期妇女乳腺病变首选的影像学检查。2)对临床触及的肿块及可疑异常进行确认,进一步评估临床及影像所见。3)评估植入假体后的乳腺病变。4)引导介入(jir)操作。3、乳腺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不作为乳腺癌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可用于乳腺癌分期评估,确定同侧乳腺肿瘤范围,判断是否存在多灶或多中心性肿瘤。初诊时可用于筛查对侧乳腺肿瘤。同时,有助于评估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范围、治疗缓解状况,以及是否可以进行保乳治疗。第四页,共三十五页。(四)组织(zzh)病理学诊断组织病理学诊断是乳腺癌的确诊和治疗依据,是通过综
7、合分析临床(ln chun)各种信息及病理形态得出的最后诊断。第五页,共三十五页。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fn li)一、非浸润性癌(一)导管原位癌(DCIS)。肿瘤(zhngli)细胞仅限于导管内,没有间质浸润。导管内的癌细胞可排列成实性、筛状、乳头状、低乳头状、匍匐状等。依据核异型程度,结合管腔内坏死、核分裂及钙化等,通常将DCIS分为三级。当见到不同级别的DCIS混合存在或在同一活检组织或同一管腔中存在不同的DCIS结构,尽可能提示各种级别的DCIS所占的比例。(二)小叶原位癌(LCIS)。病变位于末梢导管小叶单位,75%的病例可见伴有末梢导管的paget扩展。低倍镜下见小叶结构存在,一个或
8、多个小叶的腺泡由于细胞的增殖导致不同程度扩张。常见类型(经典型)的增殖细胞单一、体积小,核圆形、大小均匀,核仁不清楚,染色质均匀分布,胞质稀少,细胞轮廓不清,排列松散,坏死、钙化及核分裂均少见。变异型是指大腺泡、多形细胞、印戒细胞、大汗腺细胞、粉刺型等。(三)乳头派杰病(Patets disease)。在乳头、乳晕鳞状上皮内出现恶性腺上皮细胞,其下方常伴有导管内癌。当伴有显著的浸润性癌,则按浸润性癌的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并注明伴发乳头派杰氏病。第六页,共三十五页。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fn li)二、原位癌早期浸润(一)导管原位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局部少量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生芽浸润,浸润的
9、癌细胞没有脱离导管壁。(二)小叶原位癌早期浸润。小叶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的基底膜,浸润到小叶内间质,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没有小叶间间质的浸润。(三)微浸润性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指在原位癌的背景上,在小叶间间质内出现一个或几个(j)镜下明确分离的微小浸润灶。当不能确定是浸润时,应诊断为原位癌。第七页,共三十五页。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fn li)(四)浸润性癌 1.浸润性导管癌(1)非特殊型 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大的一组浸润性乳腺癌,由于缺乏典型特征,不能像小叶癌或小管癌那样被单分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当浸润性导管癌伴广泛的导管原位癌成分时(指导管内
10、癌成分占整个癌组织的4/5以上),提倡在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应注明导管内癌所占比例。(2)混合型 根据取材的切片,超过50%的肿瘤区域表现为非特殊型形态者,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否则将其归入混合型,并提倡标注出伴有的特殊型癌分类及比例。(3)多型性癌 多形性癌是高分级的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一种罕见变型,以奇异的多形性肿瘤巨细胞占肿瘤细胞的50%以上为特征,背景多为腺癌或腺癌伴梭形或鳞状分化。(4)伴有破骨巨细胞的癌 肿瘤间质中可见破骨细胞样巨细胞,并伴有炎细胞浸润、纤维母细胞增生、血管增生,可见外渗的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组织细胞排列在一起,其中一些组织细胞含有含铁
11、血黄素。巨细胞大小不一,围绕在上皮成分周围或位于由癌细胞构成的腔隙内,含有数目不等的细胞核。此型肿瘤中的癌组织部分常为高至中等分化的浸润性导管癌,但其它所有类型的癌均可出现,特别是浸润性筛状癌、小管癌、黏液癌、乳头状癌、小叶癌、鳞癌和其它化生性癌。(5)伴有绒癌特征的癌 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血浆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升高,60%的病例可找到-HCG阳性细胞。伴有绒癌特征癌的病例极少,仅有个别报道,均发生在女性,年龄在5070岁之间。(6)伴有黑色素特征的癌。有些发生于乳腺实质的罕见肿瘤,表现导管癌和恶性(xng)黑色素瘤共同的特征,有的还可见一种细胞向另一种细胞过渡的现象。第
12、八页,共三十五页。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fn li)2.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小叶癌的组织形态学可分为经典型(dinxng)和变异型。经典型(dinxng)的癌细胞常呈单个散在,弥漫浸润于乳腺小叶外的纤维间质中或呈单行线状排列;亦可围绕乳腺导管呈同心圆样靶环状排列。癌细胞体积较小,均匀一致,彼此之间缺乏黏附性。胞核呈圆形或不规则的卵圆形,分裂像少见。胞质少,位于细胞边缘,细胞内偶见黏液。肿瘤背景结构紊乱,宿主反应较轻。大多数经典型(dinxng)浸润性小叶癌伴有小叶原位癌成分。变异型中较为常见的包括实性型、腺泡型、多形型三种。3.小管癌 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预后良好,其特征是具有高分化的小管结构,
13、小管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4.浸润性筛状癌 一种预后良好的浸润性癌,其组织形态类似筛状导管内癌,可混合部分(小于50%)小管癌成分。5.髓样癌髓样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形态学特点为肿瘤边界清楚、癌细胞呈合体样、异型明显、呈大片块状分布、缺乏腺样结构、间质成分少,并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6.分泌黏液的癌 以产生丰富的细胞内和/或细胞外黏液为特征的乳腺癌。包括黏液癌、黏液性囊腺癌、柱状细胞黏液癌和印戒细胞癌。第九页,共三十五页。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fn li)7.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组形态学特征与发生在胃肠道和肺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相同的肿瘤,肿瘤中有50%以上的癌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本
14、组肿瘤不包括神经内分泌标志染色有散在或局部阳性细胞的非特殊型乳腺癌。8.浸润性乳头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大部分发生于绝经后妇女。镜下可见浸润性乳头状癌呈膨胀性生长、境界清楚、有纤细或钝的乳头状突起。癌细胞胞浆呈典型的双染性,可见顶部突起。核中度异型,肿瘤间质不丰富。9.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临床上通常表现为实性肿块,有72%77的病例在发现乳腺肿物时即有腋下淋巴结转移征象。镜下特征肿瘤细胞排列成小的细胞簇,形成微乳头或微腺管,位于类似于脉管的间质裂隙中。纯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罕见,多为混合型。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特殊的生长方式与其伴有的脉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其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非特殊型浸
15、润型导管癌,预后差。因此,镜下发现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成分即诊断,并标出所占比例。10.大汗腺癌90%以上的肿瘤细胞显示大汗腺细胞的细胞学和免疫组化特征。11.化生性癌是以腺癌成分伴有明显的梭形细胞分化、鳞化和/或间叶分化(伴骨化生(hushng)的癌、伴软骨化生(hushng)的癌、产生基质的癌、癌肉瘤)的一组异质性癌。化生(hushng)的梭形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可不伴有腺癌成分而单独存在。化生(hushng)性癌可依据肿瘤成分分成许多亚型。12.富脂质癌 90%的肿瘤细胞胞质内含有丰富中性脂质的乳腺癌。第十页,共三十五页。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fn li)13.分泌性癌 一种罕见的低级别恶性肿瘤
16、,伴有实性、微囊状和小管结构,肿瘤细胞可产生丰富的胞内和胞外抗淀粉酶消化的PAS染色阳性(yngxng)物质。14.嗜酸性细胞癌 由70%以上嗜酸细胞构成的乳腺癌。15.腺样囊性癌 一种具有低度侵袭潜能的恶性肿瘤,组织学特征与唾液腺同类肿瘤相似。16.腺泡细胞癌 是一类显示腺泡细胞(浆液性)分化的肿瘤。17.富糖原透明细胞癌 富糖原透明细胞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其形态学特点为超过90%的癌细胞胞浆透明,其内富含糖原。18.皮脂腺癌 形态学上具有皮肤附件皮脂腺分化特征的一种原发性乳腺癌。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其来源于乳腺皮肤的皮脂腺。19.炎性癌 因癌细胞侵犯脉管所致淋巴回流受阻,显示特异临床表现
17、的一种特殊形式乳腺癌。绝大多数病例的皮肤淋巴管明显受累。炎性癌属于晚期乳腺癌,临床分期为T4d。仅有皮肤淋巴管癌栓,但缺乏临床表现的病例不能被诊断为炎性癌。第十一页,共三十五页。三、鉴别(jinbi)诊断 乳腺癌需与乳腺增生、纤维腺瘤、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结核等良性疾病,与乳房恶性淋巴瘤,以及其它部位原发肿瘤转移到乳腺的继发性乳腺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时需要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仔细地体格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及乳腺核磁共振等),最后还需要细胞学和/或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诊断。临床查体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约占80%,可以进行外科手术
18、活检行病理组织学诊断,在有条件的医院可借助穿刺尽快明确诊断。但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癌增加了鉴别诊断的困难,需借助影像学检查定位病灶进行穿刺,或在乳腺X线技术引导(yndo)下放置金属定位线,再经外科切除活检明确诊断。少数乳腺癌患者伴有乳头溢液,需与乳腺增生、导管扩张、乳汁潴留、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头状瘤病等鉴别。有条件的医院可借助乳头溢液细胞学涂片查找癌细胞,通过乳管内镜检查,了解乳管内有无占位性病变,需要时再经活检明确诊断。第十二页,共三十五页。四、治疗(zhlio)(一)治疗原则 乳腺癌应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患者的身体状况,联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兼顾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以
19、期提高疗效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非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1)小叶原位癌:绝经前他莫昔芬(三苯氧胺)治疗5年;绝经后口服他莫昔芬或雷洛昔芬降低风险;若不能排除多形性小叶原位癌可行全乳切除术,视情况进行乳房重建。(2)导管原位癌:1)局部扩大切除并全乳放射治疗。2)全乳切除,视情况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和乳房重建。对于单纯原位癌患者,在未获得浸润性乳腺癌证据或者未证实存在肿瘤转移时,不建议行全腋窝淋巴结清扫。然而,仍有一小部分临床诊断为单纯原位癌的患者在进行手术时被发现(fxin)为浸润性癌,应按浸润癌处理。单纯小叶原位癌的确诊必须依据手术活检结果。2.浸润性乳腺癌的治疗 (1)保乳手术加放射治疗。
20、(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视情况进行乳房重建。(3)全乳切除并前哨淋巴结活检,视情况进行乳房重建。(4)老年人乳腺癌:局部扩大切除或全乳切除,受体阳性患者需进行内分泌治疗,视情况做前哨淋巴结活检。第十三页,共三十五页。(二)手术(shush)治疗1.手术治疗原则。乳腺癌手术范围包括乳腺和腋窝淋巴结两部分。乳腺手术有肿瘤扩大切除和全乳切除。腋窝淋巴结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除原位癌外均需了解腋窝淋巴结状况。选择手术术式应综合考虑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2.乳腺手术。(1)乳房切除手术。(2)保留乳房手术。3.腋窝淋巴结的外科手术 (1)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2)腋窝淋巴结清扫
21、。4.即刻(期)乳房修复(xif)与重建手术。第十四页,共三十五页。(三)放射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 原则上所有保乳手术后的患者均需要放射治疗,可选择常规放射治疗或适形调强放射治疗。70岁以上、TNM分期为期、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可以考虑选择单纯内分泌治疗。(1)照射靶区。1)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或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但腋窝清扫彻底(腋窝淋巴结检出数10个),且不含有其它复发的高危因素的患者,照射靶区为患侧乳腺。2)腋窝淋巴结转移大于等于 4个,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乳腺、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3)腋窝淋巴结转移1-3个但含有其他高危复发因素,如年龄小于等于40岁,激素受体
22、阴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完整或转移比例大于20%,Her-2/neu过表达等,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乳腺,和(或)锁骨上/下淋巴引流区。4)腋窝未作解剖(jipu)或前哨淋巴结阳性而未做腋窝淋巴结清扫者,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乳房,腋窝和锁骨上/下区域。第十五页,共三十五页。(三)放射治疗2)常规放射治疗锁骨上/腋顶野:上界:环甲膜水平。下界:与乳腺/胸壁野上界相接,即第一肋骨下缘水平。内界:体中线至胸骨切迹水平沿胸锁乳突肌的内缘。外界:肱骨头内缘。照射(zhosh)剂量:DT 50 Gy/5周/25次,可应用电子线和X线混合线照射(zhosh),以减少肺尖的照射(zhosh)剂量,并与乳腺切线野衔接。
23、3)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需在CT图像上逐层勾划靶区和危及器官,以减少乳腺内照射剂量梯度,提高剂量均匀性,改善美容效果;降低正常组织如肺、心血管和对侧乳腺的照射剂量,降低近期和远期毒副作用。采用正向或逆向调强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仍以内切野和外切野为主)。年轻、乳腺大的患者可能受益更大。CT扫描前要用铅丝标记全乳腺和手术疤痕,以辅助CT确定全乳腺照射和瘤床补量的靶区。第十六页,共三十五页。(三)放射治疗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1)适应证。对术后全身治疗包括化疗或/和内分泌治疗者,具有下列高危因素之一,需术后放射治疗:1)原发肿瘤最大直径大于等于5 cm,或肿瘤侵及乳腺皮肤、胸壁。2)腋淋巴结
24、转移大于等于4个。3)T1、T2、淋巴结转移1-3个,包含某一项高危复发因素(年龄(ninlng)小于等于40岁,激素受体阴性,淋巴结清扫数目不完整或转移比例大于20%,Her-2/neu过表达等)的患者,可以考虑术后放射治疗。(2)放射治疗靶区及剂量。1)锁骨上/下野。上界:环甲膜水平。下界:与胸壁野上界相接,即第一肋骨下缘水平。内界:体中线至胸骨切迹水平沿胸锁乳突肌的内缘。外界:肱骨头内缘。照射剂量:DT 50 Gy/5周/25次,可应用电子线和X线混合线照射,以减少肺尖的照射剂量。第十七页,共三十五页。(三)放射治疗2)胸壁野上界:锁骨头下缘,即第一肋骨下缘。下界:对侧乳腺皮肤皱折下12
25、 cm。内界:体中线。外界:腋中线或腋后线。照射剂量:可采用X线或电子线照射,全胸壁DT 50 Gy/5周/25次。电子线照射时常规全胸壁垫补偿物DT20 Gy/2周/10次,以提高胸壁表面剂量。采用X线切线野照射时需给予胸壁补偿物以提高皮肤剂量。3)腋窝照射野对未作腋窝淋巴结清扫,或腋窝淋巴结清扫不彻底者,需做腋窝照射。锁骨上和腋窝联合野照射野范围:锁骨上和腋窝区,与胸壁野衔接。照射剂量:6 MV-X线,锁骨上区DT 50 Gy/5周/25次。锁骨上区深度以皮下3 cm计算。腋窝深度根据实际测量结果计算,欠缺的剂量采用腋后野补量至DT 50 Gy。腋后野上界:锁骨下缘。下界:腋窝下界。内界:
26、沿胸廓内侧缘。外界:肱骨头内缘。照射剂量:6 MV-X线,补量至DT 50 Gy。对于原发肿瘤位于内侧象限同时腋窝淋巴结有转移(zhuny)的患者可考虑内乳照射,但存在争议。常规定位的内乳野需包括第一至第三肋间,上界与锁骨上野衔接,内界过体中线0.5-1cm,宽度一般为5cm,原则上2/3及以上剂量需采用电子线以减少心脏的照射剂量。第十八页,共三十五页。(三)放射治疗 和二维治疗相比,基于CT定位的三维治疗计划可以显著提高(t go)靶区剂量均匀性,减少正常组织不必要的照射。对于特殊解剖患者的射野衔接具有优势。采用常规定位时,也建议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上优化剂量参考点,选择楔形滤片角度,评估正常
27、组织体积剂量,以更好地达到靶区剂量的完整覆盖,降低放射损伤。第十九页,共三十五页。(三)放射治疗3.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指征与未接收新辅助化疗相同。参考新辅助化疗前的初始分期。放射治疗技术和剂量同未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改良根治术后放射治疗。对于有辅助化疗指征的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应该在完成辅助化疗后开展;如果无辅助化疗指征,在切口愈合良好的前提下,术后8周内开始放射治疗。辅助赫塞汀治疗可以和术后放射治疗同期开展。放射治疗开始前,要确认(qurn)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50%,同时避免内乳野照射,尽可能降低心脏的照射剂量,尤其是患侧为左侧。4.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
28、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放射治疗 胸壁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是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复发最常见的部位。胸壁单个复发原则上手术切除肿瘤后进行放射治疗;若手术无法切除,应先进行放射治疗。既往未做过放射治疗的患者,放射治疗范围应包括全部胸壁和锁骨上/下区域。锁骨上复发的患者如既往未进行术后放射治疗,照射靶区需包括患侧全胸壁。如腋窝或内乳淋巴结无复发,无需预防性照射腋窝和内乳区。预防部位的放射治疗剂量为DT 50 Gy/5周/25次,复发部位缩野补量至DT 60-66 Gy/6-6.5周/30-33次。既往做过放射治疗的复发患者,必要时设小野局部照射。局部区域复发患者在治疗前需取得复发灶的细胞学或组织学诊
29、断。第二十页,共三十五页。(四)化疗(hu lio)晚期乳腺癌化疗晚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目的不是治愈患者,而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治疗手段以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为主,必要时考虑手术或放射治疗等其它治疗方式。根据原发肿瘤特点、既往治疗、无病生存期、转移部位、进展速度、患者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选择合适的综合治疗手段,个体化用药。(1)符合下列某一条件的患者首选化疗:1)年龄小于35岁;2)疾病进展迅速,需要迅速缓解症状;3)ER/PR阴性;4)存在有症状的内脏转移。(2)化疗药物与方案。1)多种药物对于治疗乳腺癌均有效,其中包括蒽环类、紫杉类、长春瑞滨、卡培他滨、吉西他
30、滨、铂类药物等;2)应根据患者特点、治疗目的,制定个体化方案;3)序贯单药化疗适用于转移部位少、肿瘤进展较慢、无重要(zhngyo)器官转移的患者,注重考虑患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4)联合化疗适用于病变广泛且有症状,需要迅速缩小肿瘤的患者;5)既往使用过的化疗药物应避免再次使用。患者首次化疗选择蒽环类药物为主方案,或蒽环类药物联合紫杉类药物,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一般首选含紫杉类药物的治疗方案。而蒽环类和紫杉类均失败时,可选择长春瑞滨、卡培他滨、吉西他滨、铂类等单药或联合化疗。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五页。(四)化疗(hu lio)2.可手术治疗的乳腺癌辅助化疗 对患者基本情况(年龄、月经状况、血
31、常规、重要器官功能、有无其它疾病等)、肿瘤(zhngli)特点(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淋巴结状态、HER-2及激素受体状况、有无脉管瘤栓等)、治疗手段(如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药物治疗等)进行综合分析,若接受化疗的患者受益有可能大于风险,可进行术后辅助化疗。(1)适应证1)腋窝淋巴结阳性;2)对淋巴结转移数目较少(13个)的绝经后患者,如果具有受体阳性、HER2阴性、肿瘤较小、肿瘤分级级等其它多项预后较好的因素,或者患者无法耐受或不适合化疗,也可考虑单用内分泌治疗;3)对淋巴结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只适用于那些具有高危复发风险因素的患者(患者年龄35岁、肿瘤直径2cm、分级级、脉管瘤栓、HER
32、2阳性、ER/PR阴性等);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五页。(四)化疗(hu lio)(2)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1)首选含蒽环类药物联合化疗方案,常用的有:CA(E)F、AC(C环磷酰胺、A阿霉素、E表阿霉素、F氟脲嘧啶);2)蒽环类与紫杉类药物联合化疗方案,如TAC(T多西他赛);3)蒽环类与紫杉类序贯方案,如ACT/P(P紫杉醇)或FECT;4)老年、较低风险、蒽环类禁忌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可选用非蒽环类联合化疗方案,常用的有CMF(C环磷酰胺、M氨甲喋呤、F氟脲嘧啶)或TC(T多西他赛、C环磷酰胺);5)不同化疗方案的周期数不同,一般为4-8周期。若无特殊情况,不建议减少周期数和剂量。70岁以上患者需
33、个体化考虑辅助(fzh)化疗;6)辅助化疗不与三苯氧胺或术后放射治疗同时进行;7)育龄妇女进行妊娠试验,确保不在妊娠期进行化疗。化疗期间避孕;8)所有化疗患者均需要先行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五页。(四)化疗(hu lio)3.新辅助化疗 新辅助化疗是指为降低肿瘤临床分期,提高切除率和保乳率,在手术或手术加局部放射治疗前,首先进行全身化疗。(1)适应证:1)临床分期为A(不含T3,N1,M0)、B、C;2)临床分期为A、B、A(仅T3,N1,M0)期,除了肿瘤大小以外,符合保乳手术的其它适应证。(2)化疗方案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均可应用(yngyng)于新辅助化疗,推荐含蒽环类和(或
34、)紫杉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常用的化疗方案包括:1)蒽环类方案:CAF、FAC、AC、CEF、FEC(C环磷酰胺、A阿霉素、E表阿霉素、F氟脲嘧啶);2)蒽环类与紫杉类联合方案:A(E)T、TAC(T多西他赛);3)蒽环类与紫杉类序贯方案:ACT/P(T多西他赛;P紫杉醇);4)其它可能对乳腺癌有效的化疗方案;5)HER-2阳性患者化疗时可考虑联合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五页。(四)化疗(hu lio)(3)注意事项。1)化疗前必须对乳腺原发灶行核芯针活检明确组织学诊断及免疫组化检查,区域淋巴结转移可以采用细胞学诊断;2)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后实施新辅助化疗;3)不建议期患者(h
35、unzh)选择新辅助化疗;4)一般周期数为4-8周期;5)应从体检和影像学两个方面评价乳腺原发灶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灶疗效,按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或WHO标准评价疗效;6)无效时暂停该化疗方案,改用手术、放射治疗或者其它全身治疗措施(更换化疗方案或改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7)新辅助化疗后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乳腺癌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保留乳房手术;8)术后辅助化疗应根据术前新辅助化疗的周期、疗效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五页。(五)内分泌治疗(zhlio)1.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1)首选内分泌治疗的适应证1)患者年龄大于35岁;2)无病生存期大于2年;3)仅有骨和软组
36、织转移;4)或存在无症状的内脏转移;5)ER和/或PR阳性。(2)药物选择与注意事项1)根据患者月经状态选择适当的内分泌治疗药物。一般绝经前患者优先选择三苯氧胺,亦可联合药物或手术去势。绝经后患者优先选择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通过药物或手术达到绝经状态的患者也可以(ky)选择芳香化酶抑制剂。2)三苯氧胺和芳香化酶抑制剂失败的患者,可以考虑换用化疗,或者换用其它内分泌药物,例如:孕激素或托瑞米芬等。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五页。(五)内分泌治疗(zhlio)2.辅助内分泌治疗(1)适应证:激素受体(ER和/或PR)阳性的早期乳腺癌(2)药物选择与注意事项1)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首选三苯氧胺;2)绝
37、经前高复发风险的患者,可以(ky)联合卵巢抑制/切除;3)三苯氧胺治疗期间,如果患者已经绝经,可以换用芳香化酶抑制剂;4)绝经后患者优先选择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建议起始使用;5)不能耐受芳香化酶抑制剂的绝经后患者,仍可选择三苯氧胺;6)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治疗期限为5年;7)针对具有高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可以延长内分泌治疗时间,延长用药仅针对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8)ER和PR阴性的患者,不推荐进行辅助内分泌治疗。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五页。(六)靶向治疗(zhlio)目前,针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可进行靶向治疗,主要药物是曲妥珠单克隆抗体。1.HER-2阳性的定义(1
38、)HER-2基因过表达:免疫组化染色3+、FISH阳性或者色素原位杂交法(CISH)阳性。(2)HER-2免疫组化染色(2+)的患者,需进一步行FISH或CISH检测HER-2基因是否扩增。注意事项(1)治疗前必须获得HER-2阳性的病理学证据;(2)曲妥珠单克隆抗体 6mg/kg(首剂8mg/kg)每3周方案,或2mg/kg(首剂4mg/kg)每周方案;(3)首次治疗后观察48个小时;(4)一般不与阿霉素化疗同期使用,但可以序贯使用;(5)与非蒽环类化疗、内分泌治疗及放射治疗可同期应用;(6)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开始治疗前应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使用期间每3个月监测一次LVEF。出现以
39、下情况(qngkung)时,应停止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至少4周,并每4周检测一次LVEF: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6%;LVEF低于该检测中心正常值范围并且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0%;48周内LVEF回升至正常范围或LVEF较治疗前绝对数值下降15%,可恢复使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LVEF持续下降超过8周,或者3次以上因心肌病而停止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应永久停止使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五页。(六)靶向治疗(zhlio)3.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1)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联合化疗方案1)紫杉醇(每周方案);2)多西他赛;3)长春瑞滨;4)卡培他滨;5)其它药
40、物或联合方案也可以考虑。(2)注意事项1)晚期患者建议(jiny)使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的联合化疗;2)ER和/或PR阳性的患者,曲妥珠单克隆抗体可以与内分泌治疗同期进行。4.Her-2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靶向治疗(1)适应证:1)浸润癌部分检测到HER-2基因扩增或过表达;2)浸润癌部分最长径大于1cm或腋窝淋巴结阳性;3)不存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的禁忌证。(2)注意事项1)不与蒽环类药物同时使用,但可以与紫杉类药物同时使用。紫杉类辅助化疗期间或化疗后开始使用曲妥珠单克隆抗体;2)曲妥珠单克隆抗体辅助治疗期限为1年;3)曲妥珠单克隆抗体治疗期间可以进行辅助放射治疗和辅助内分泌治疗。第二十九页,共三
41、十五页。五、诊疗(zhnlio)流程(一)诊断(一)诊断(zhndun)流程流程第三十页,共三十五页。五、诊疗(zhnlio)流程(二)治疗(二)治疗(zhlio)流流程程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五页。六、随访(su fn)(一)临床体检:最初两年每4-6个月一次,其后3年每6个月一次,5年后每年一次。(二)乳腺超声:每6个月一次。(三)乳腺钼靶照相:每年一次。(四)胸片:每年一次。(五)腹部超声:每6个月一次,3年后改为每年一次。(六)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4个以上等高危因素的患者,行基线骨扫描检查,全身骨扫描每年一次,5年后可改为每2年一次。(七)血常规、血液生化、乳腺癌标志物的检测(jin c)每
42、6个月一次,3年后每年一次。(八)应用三苯氧胺的患者每年进行一次盆腔检查。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五页。附一:乳腺癌TNM分期(fn q)B.1 原发肿瘤(T)原发肿瘤的分期定义,不管是临床还是病理都是一样的。如果肿瘤的大小由体检得到的,可用T1、T2或T3来表示。如果是由其他测量方法,如乳腺X线摄片或病理学测量得到的,那么可用到T1的亚分类。肿瘤大小应精确(jngqu)到0.1 cm。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 没有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Tis 导管原位癌Tis 小叶原位癌Tis 乳头Pagets病,不伴有肿块注:伴有肿块的Pagets病按肿瘤大小分类。T1 肿瘤最大直径2cmT1mic
43、 微小浸润癌,最大直径0.1cmT1a 肿瘤最大直径0.1cm,但0.5cmT1b 肿瘤最大直径0.5cm,但1cmT1c 肿瘤最大直径1cm,但2cmT2 肿瘤最大径大2cm,但5cmT3 肿瘤最大径5cmT4 无论肿瘤大小,直接侵及胸壁或皮肤T4a 肿瘤侵犯胸壁,不包括胸肌T4b 乳腺皮肤水肿(包括橘皮样变),或溃疡,或不超过同侧乳腺的皮肤卫星结节T4c 同时包括T4a和T4bT4d 炎性乳腺癌第三十三页,共三十五页。附一:乳腺癌TNM分期(fn q)B.2 区域淋巴结(N)临床NX 区域淋巴结不能确定(例如曾经切除)N0 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hu dng)N2
44、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相互融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N2a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相互融合N2b 仅临床上发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而无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N3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N3a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N3b 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第三十四页,共三十五页。内容(nirng)总结一、概述(i sh)。对常规体位显示不佳或未包全乳腺实质者,可根据病灶位置选择补充体位。外界:腋中线或腋后线。4.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放射治疗。胸壁和锁骨上淋巴引流区是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复发最常见的部位。2)疾病进展迅速,需要迅速缓解症状。N1 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第三十五页,共三十五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