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43群落的结构.ppt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8627222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43群落的结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43群落的结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43群落的结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43群落的结构.ppt(4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件4343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结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2.理解群落的种间关系及特征。3.利用探究实验,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新知新知导学学1.群落的概念: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 的集合。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优势种、关系、群落的 、空间结构(包括 )、生态位和群落的范围与边界等。3.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的重要特征。(2)衡量指标:,即群落中 的多少。(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热带地区,单位面积内的物种 。海拔越高,群落丰富度 。一、群落及其物种组

2、成种间演替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物种群区别不同群落物种数目丰富度越丰富越低比较种群和群落比较种群和群落归纳总结比较项目种群群落组成单位生物个体(包括幼年、成年和老年个体)生物种群(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研究对象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一定区域的所有种群研究范围种内关系种间关系主要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丰富度、优势种、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等关系群落以种群为基本单位,是各个种群的集合体,依靠种间关系使各种群在长期自然选择与进化中形成稳定的彼此适应的有机体。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例例1判断正误:(1)种群是构成群落的单位()(

3、2)微山湖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3)在一定时间,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生物,同种个体形成种群,不同种群形成群落()(4)群落一般都是由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形成的种群构成()(5)群落是比种群更高层次的系统,主要研究性别比例、种间关系以及群落的空间结构等问题()答案解析例例2下列关于丰富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群落中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B.不同群落生物的丰富度是不同的C.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D.丰富度越大的群落,其结构越复杂答案解析解解析析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并不是生物个体数目的多少;不同群落生物物种数目是不同的,丰富度也是不同的;从赤道到北极,群落的

4、物种数目由于温度降低而减少,群落的丰富度逐渐减少;丰富度越大的群落,物种越多,食物链、食物网越复杂,其结构越复杂。二、群落的种间关系体内或体表依存食物寄居资源有利1.捕食: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 。3.寄寄生生:一种生物(寄生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 ,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4.互利共生: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 ,彼此 。比较各种种间关系比较各种种间关系归纳总结类型曲线图例箭头图例种间关系特点捕食“先增加者先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且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竞争c代表共同的生活条件,结局一般有二:一是a取代b;二是a、b两种群个体间形成平衡,相互抑制寄生寄生

5、种群a得利,宿主种群b受害;宿主b不可能全部死亡互利共生“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例例3下列属于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答案解析例例4下图中的为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图(纵轴为个体数,横轴为时间)。A是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是大、小草履虫;C是兔与狐;D是细菌和噬菌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判断四组生物关系对应曲线:A._;B._;C._;D._。答案解析 (2)造成现象是由于_。(3)与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_。答案解析竞争过程中,一种

6、生物最终因缺乏食物、空间而全部死亡 寄生生物依赖于宿主生活,寄生关系不像竞争关系那样,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解解析析造成现象是由于竞争导致一种生物最终因缺乏食物、空间而全部死亡。解析解析寄生关系不像竞争关系那样,不可能使宿主全部死亡。(1)若C组的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2)若上述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一题多变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平衡答案几种种间关系曲线的判断几种种间关系曲线的判断(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生共死)。(2)捕食曲线不同步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捕食坐标曲线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定:从最高点判断,捕食者数量少,被捕食者数量多;从变化趋

7、势看,先达到波峰的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即被捕食者变化在先,捕食者变化在后。(3)竞争曲线看最终结果,若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下降甚至为零,或者是题干中提示两种生物有共同的空间或食物,则必为竞争,竞争激烈程度取决于空间、食物重叠的范围。方法技巧三、群落的空间结构1.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类型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类型垂直光、温度水平比较项目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含义生物群落在 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在 方向上的分布状况原因 陆生:;水生:、O2 、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的不同、特点的不同,以及人和动物的影响等表现 在不同高度的分层导致动物也随之具有层次性大多数群落生物呈集群分布或镶嵌分布光照、温度

8、生物自身生长地形变化光照强度植物2.界定不同群落的垂直分布与群落的垂直结构界定不同群落的垂直分布与群落的垂直结构群落的垂直结构强调的是某一区域中 的空间结构,高山植物从山底到山顶,因 差异明显,分别分布着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高山草甸等 群落,应属群落间的分布状况而不是某一群落中的垂直结构,事实上,上述每一个群落,应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垂直结构,如图所示。某群落温度不同例例5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在200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

9、大的差异,温度是 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答案解析例例6某山坡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只与光照有关B.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答案解析垂直带海拔(m)1 0001 0002 0002 0002 5002 5003 00030003 5003

10、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100四、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实验原理实验原理(1)土壤动物具有 、的习性。(2)调查方法:常用 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3)调查对象:样本中肉眼可见的所有动物。(4)调查指标:样本中小动物的 。(5)统计方法:一是 ,二是 。趋暗记名计算法避高温种类和数量取样器取样趋湿目测估计法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表层落叶吸虫器诱虫器取虫镊子表格丰富度3.实验结论实验结论(1)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 是不同的。(2)一般来说,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

11、 ,群落结构也 。物种丰富度越多越复杂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不适合使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的原因:(1)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主要用于研究种群密度,而丰富度是从群落水平上研究动物物种数目的。(2)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深化拓展例例7为了对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进行统计,下图A、B、C、D 4种土壤微型节肢动物分离收集装置中最合理的是答案解析解解析析土壤动物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因此要让土壤动物从上面漏斗中转移到下面的收集瓶中,漏斗中的环境应有光、干燥、高温。对比4个选项,A选项中热光源能同时满足有光和高温两个条件。学习小结垂直水平捕食寄生达达标检测1.下列示意图中,能正

12、确表示种群和群落概念之间关系的是答案1234解析解解析析群落是同一地域中所有的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它是由许多个种群组成的。52.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C.温度、湿度 D.光照、食物答案123453.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 重捕法进行调查B.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C.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D.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答案解析123

13、4解解析析有较强的活动能力的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身体微小的动物,也不适于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54.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12345解析解解析析田鼠与杂草之间是捕食关系;豌豆和杂草的生长都需要光、无机盐、水分及二氧化碳等,因此二者间存在竞争关系;豌豆与其根中的根瘤菌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细菌与其细胞内的噬菌体之间为寄生关系。答案5.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关系B.图乙所示的两种生物之间的消长离不开它们的斗争C.图丙所示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是争夺食物D.猞猁和雪兔的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12345解析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