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7第七章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护理心理学》课件(可编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7第七章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护理心理学》课件(可编辑.ppt(8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7第七章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护理心理学课件1234【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描述异常心理的分类。描述异常心理的分类。说明异常心理的判断。说明异常心理的判断。解释异常心理的形成。解释异常心理的形成。陈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陈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预习案例预习案例】案例案例7-17-1:过去这几年间,过去这几年间,“网络成瘾网络成瘾”这个话题在媒体得这个话题在媒体得到了广泛的报道,这些新闻故事制造出的形象通常是个男青年,到了广泛的报道,这些新闻故事制造出的形象通常是个男青年,把自己与真实的人际世界隔离开来,而整日泡在数码世界的聊把自己与真实的人际世界隔离开来,而整日泡在数码世界的聊天室、
2、网络游戏之中。一些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与这些天室、网络游戏之中。一些研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与这些媒体中的例子及其相似的。他们符合媒体中的例子及其相似的。他们符合“网络成瘾网络成瘾”这一诊断,其这一诊断,其他一些研究者对这个诊断作为一个独特的心理病理学类型仍然他一些研究者对这个诊断作为一个独特的心理病理学类型仍然持怀疑态度。持怀疑态度。思考:思考:1.1.人们过度使用互联网的特定方式是否可能是一种已知障碍的症状?人们过度使用互联网的特定方式是否可能是一种已知障碍的症状?2.2.过度使用本身是否构成一种障碍?过度使用本身是否构成一种障碍?3.3.如果一些人上网成瘾,那么他们究竟是对什么上瘾呢
3、?如果一些人上网成瘾,那么他们究竟是对什么上瘾呢?4.4.网络的普遍性质如何能够导致一种具体的心理病理形式并可以恰当地网络的普遍性质如何能够导致一种具体的心理病理形式并可以恰当地 称之为称之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第一节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一、一、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正常心理活动正常心理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个心理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个心理过程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协调一致地在实践过程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协调一致地在实践活动中发挥作用。活动中发挥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一、一、正常与异
4、常心理的概念正常与异常心理的概念异常心理活动异常心理活动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是指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发生异常改变,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是指人生异常改变,是大脑的结构或机能失调;或是指人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对客观现实反映的紊乱和歪曲。正常群体正常群体异常异常群体群体13.47/正常心理正常心理 异常心理异常心理(一)内省经验标准(一)内省经验标准 病人的主观体验病人的主观体验病人自己觉得有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病人自己觉得有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自己觉得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己觉得不能适当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观察者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被
5、观察对象心理正常与否的判断。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出被观察对象心理正常与否的判断。判断具有很大主观性,标准因人而异判断具有很大主观性,标准因人而异不同的观察者有各自评定行为的标准不同的观察者有各自评定行为的标准如如果果观观察察者者接接受受同同一一种种专专业业训训练练,对对同同一一行行为为,也也能能形形成成大致相近的看法,甚至对许多心理障碍仍可取得共识大致相近的看法,甚至对许多心理障碍仍可取得共识(二)统计学标准(二)统计学标准心理特征的测量显示为常态分布心理特征的测量显示为常态分布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
6、两端 则被视为则被视为“异常异常”。以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判定,偏离平均值程度越大越不正常。以心理特征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判定,偏离平均值程度越大越不正常。“心理异常心理异常”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的界限。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的界限。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定正常与异常的界限,多以心理测验法为工具。优点:比较客观,便于比较、操作简便易行。优点:比较客观,便于比较、操作简便易行。缺陷: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极少数,很少被认为缺陷: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极少数,很少被认为 病态。不是所有的都是正态分布,心理测量
7、本身受社会文化病态。不是所有的都是正态分布,心理测量本身受社会文化 的制约。的制约。极端心理健康极端心理健康高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严重心理疾病严重心理疾病(精神病)(精神病)低于一般心理健康低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神经症与人格障碍)水平(神经症与人格障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一般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常态分布曲线心理健康常态分布曲线 人类智商的理论分布人类智商的理论分布(三)医学标准(三)医学标准 心理异常是躯体疾病的一部分或症状表现心理异常是躯体疾病的一部分或症状表现.通常是那些与通常是那些与心理活动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导致了心理活动的明显该心理活动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导
8、致了心理活动的明显该改变。改变。如,大脑的病变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如,大脑的病变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四)社会适应标准(四)社会适应标准v与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其行为能否为常人所理解,与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常模比较,其行为能否为常人所理解,有无明显离奇的行为有无明显离奇的行为v其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与常态有无明显不同其心理过程或心理特征与常态有无明显不同v受到不同时代、地域、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不能一受到不同时代、地域、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影响,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成不变地看待第一节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三、异常心理的分类三、异常心理的分类1 1异常心理学分类异常
9、心理学分类(1 1)心理过程障碍:)心理过程障碍:感知障碍;感知障碍;注意与记忆障碍;注意与记忆障碍;思维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情感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意志行为障碍;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智能障碍。(2 2)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障碍;焦虑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第一节第一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概述三、异常心理的分类三、异常心理的分类2
10、2临床医学分类临床医学分类(1 1)心身疾病;)心身疾病;(2 2)神经症;)神经症;(3 3)人格障碍;)人格障碍;(4 4)精神病。)精神病。3.3.医学心理学分类医学心理学分类 轻度心理障碍轻度心理障碍 严重心理障碍严重心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心理生理障碍 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躯体器质性疾病伴发的心理障碍 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 损害健康行为和不良的行为习惯损害健康行为和不良的行为习惯 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 包括在药物、催眠、航空包括在药物、催眠、航空 等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等特殊条件下产生的心理障碍4.4.精神病学分类精神病学分类
11、我国精神疾病的诊断与分类标准中,把心理异常分为十类:我国精神疾病的诊断与分类标准中,把心理异常分为十类:0.0.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1.1.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2.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3.心境障碍即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即情感性精神障碍;4.4.癔症、应激相关障碍和神经症;癔症、应激相关障碍和神经症;5.5.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心理因素相关的生理障碍;6.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习惯
12、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7.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儿童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8.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9.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情况。其他精神障碍及心理卫生情况。第二节第二节 若干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若干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一、焦虑障碍 二、抑郁障碍三、人格障碍四、性心理障碍五、睡眠障碍六、自杀行为七、常见不良行为1.1.概念概念焦虑是一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不利情况而又难于应付的不愉快情绪过程。2.2.焦虑均有以下焦虑均有以下3 3组症状组症状情绪紧张不安、恐惧、惊
13、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状;生化改变:如血糖、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激素 增加等。一、一、焦虑障碍焦虑障碍焦虑症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焦虑症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 1惊恐障碍:惊恐障碍:基本特征基本特征:是反复发作的严重焦虑(惊恐发作),发作不限于是反复发作的严重焦虑(惊恐发作),发作不限于 某一特殊情境或特殊场合,因而难以预料。某一特殊情境或特殊场合,因而难以预料。主要症状主要症状:因人而异但通常有心悸、胸闷、窒息感和眩晕感。因人而异但通常有心悸、胸闷、窒息感和眩晕感。2 2广泛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症:基本特征基本特征:为广泛和持续的焦虑,但不一定是在某一特殊情境为广泛和持续的焦虑,但不一定是在某一
14、特殊情境 中发生。中发生。主要症状变化甚多,患者终日神经过敏,容易紧张。当有注意主要症状变化甚多,患者终日神经过敏,容易紧张。当有注意 不易集中的症状时,患者常诉说记忆不良。交感神经不易集中的症状时,患者常诉说记忆不良。交感神经 系统兴奋的症状明显,如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胸系统兴奋的症状明显,如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胸 闷、呼吸不畅、口干、尿频、便意、头昏、疲乏、眼闷、呼吸不畅、口干、尿频、便意、头昏、疲乏、眼 花、肌肉酸痛、头痛、震颤、阳痿、月经期不适等。花、肌肉酸痛、头痛、震颤、阳痿、月经期不适等。睡眠障碍也是其常见的症状。睡眠障碍也是其常见的症状。诗人、画家、演员情绪体验者二、抑郁障碍
15、(抑郁发作)二、抑郁障碍(抑郁发作)概念:概念:抑郁障碍,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抑郁障碍,是指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由于病程迁延,病人感到内心痛苦,常主动求治。由于病程迁延,病人感到内心痛苦,常主动求治。主要症状:主要症状:三低:三低: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消沉。核心症状:核心症状:1.1.情绪低落;情绪低落;2.2.兴趣缺乏;兴趣缺乏;3.3.兴趣丧失。兴趣丧失。心理症状群:心理症状群:1.1.焦虑;焦虑;2.2.自责自罪;自责自罪;3.3.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精神病性症状(幻
16、觉、妄想);4.4.认知症状(注意力、记忆力);认知症状(注意力、记忆力);5.5.自杀观念和行为。自杀观念和行为。生理症状群:生理症状群:睡眠障碍几乎占睡眠障碍几乎占9898,以入睡不易、多梦、睡得不深为特,以入睡不易、多梦、睡得不深为特 点,常见疲乏无力、含糊不清的胸部不适,另外食欲减退、点,常见疲乏无力、含糊不清的胸部不适,另外食欲减退、便秘、月经失调、性欲抑制、兴趣减退等均有之。便秘、月经失调、性欲抑制、兴趣减退等均有之。但患者有主动治疗的要求。但患者有主动治疗的要求。三、人格障碍三、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人格障碍指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情况下人格指在没有认知过程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情
17、况下人格明显偏离正常。明显偏离正常。但人格正常与异常间的尺度也是相对的,只能在一定的社但人格正常与异常间的尺度也是相对的,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取其大多数的模式作比较而言。会历史条件下,取其大多数的模式作比较而言。因此人格正常与否,有很大的人为标准。因此人格正常与否,有很大的人为标准。定义:定义: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人格障碍的共同特征:1.1.心理特点紊乱与不定,并在人际关系方面难以与他人心理特点紊乱与不定,并在人际关系方面难以与他人相处,表现出偏执、怀疑等。相处,表现出偏执、怀疑等。2.2.把社会和外界对自己的不利及所遇到的困难等,都归把社会和外界对自己的不利及所遇到的困难等,都归结于
18、别人的错误或自己的命运所致。结于别人的错误或自己的命运所致。3.3.对包括亲人在内的任何人都没有责任感,对自己不道对包括亲人在内的任何人都没有责任感,对自己不道德和伤害别人的行为既无罪恶感也不后悔,表现出对自己一德和伤害别人的行为既无罪恶感也不后悔,表现出对自己一切行为的辩解与袒护。切行为的辩解与袒护。4.4.对周围任何环境和接触的人都表现出仇视、猜疑和偏对周围任何环境和接触的人都表现出仇视、猜疑和偏颇的看法。颇的看法。人格障碍类型:人格障碍类型:1.1.偏执性人格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2.2.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3.3.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4.4.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型
19、人格障碍5.5.表演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6.6.强迫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7.7.回避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8.8.依赖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9.9.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10.10.被动被动-攻击人格障碍攻击人格障碍1.偏执性人格障碍偏执性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主要特点:主观、固执、多疑、敏感、心胸狭隘、报复心强。主观、固执、多疑、敏感、心胸狭隘、报复心强。他可以自命不凡、自高自大,认为怀才不遇,受到某人、特他可以自命不凡、自高自大,认为怀才不遇,受到某人、特别是领导的压制;别是领导的压制;另一方面则沮丧、自卑、缺乏安全感,不遂所愿则推罪于客另一方面则沮丧、自卑、缺乏安全感,不遂所
20、愿则推罪于客观,怨天尤人。观,怨天尤人。好嫉妒,喜诡辩,有时冲动反击。好嫉妒,喜诡辩,有时冲动反击。2.2.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主要特点:患者情绪冷淡,对人缺乏温暖和仁慈,对表扬与患者情绪冷淡,对人缺乏温暖和仁慈,对表扬与批评均无动于衷,对他人缺乏兴趣,知已朋友极少,批评均无动于衷,对他人缺乏兴趣,知已朋友极少,爱好不多。爱好不多。3.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主要特点: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冷酷无情,有明显违反道德规范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冷酷无情,有明显违反道德规范与法纪的倾向。与法纪的倾向。三缺乏:三缺乏:1.责任感责任感2.羞耻感羞耻感3.内疚感内疚感反
21、社会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典型表现:典型表现:(1 1)肤浅的乐趣和良好的智力;)肤浅的乐趣和良好的智力;(2 2)无妄想或不合理思维;)无妄想或不合理思维;(3 3)没有神经症表现;)没有神经症表现;(4 4)不可信赖;)不可信赖;(5 5)不真诚、不坦率;)不真诚、不坦率;(6 6)缺乏羞耻与真正的后悔;)缺乏羞耻与真正的后悔;(7 7)虽有行为动机存在,但并不充分,有明显过分的反社会性行为;)虽有行为动机存在,但并不充分,有明显过分的反社会性行为;(8 8)不吸取教训,由于缺乏道德标准而不辨善恶是非;)不吸取教训,由于缺乏道德标准而不辨善恶是非;(9 9)极端自私自利;)极端自私自利
22、;(1010)冷酷无情;)冷酷无情;(1111)缺乏自知之明;)缺乏自知之明;(1212)处理人与人关系时不负责任;)处理人与人关系时不负责任;(1313)爱不切实际地幻想;)爱不切实际地幻想;(1414)罕有自杀;)罕有自杀;(1515)性生活反常或紊乱;)性生活反常或紊乱;(1616)不按计划办事。)不按计划办事。案例:案例:一少年,自幼受到外祖父母宠爱,称王称霸。在小学一少年,自幼受到外祖父母宠爱,称王称霸。在小学时,曾被认为患多动症,但治疗无效。初中起逐渐有行为异常,时,曾被认为患多动症,但治疗无效。初中起逐渐有行为异常,如将父母的东西私自藏匿,当父母从其室中寻获时,则坦然承认,如将父
23、母的东西私自藏匿,当父母从其室中寻获时,则坦然承认,并表示今后改过,然后屡犯不改。问其藏匿原因,他讲不出。其并表示今后改过,然后屡犯不改。问其藏匿原因,他讲不出。其母为妇科医师。该孩屡次偷看妇科书籍的插图,但未有性行为。母为妇科医师。该孩屡次偷看妇科书籍的插图,但未有性行为。在校不守纪律,恶作剧,说谎,将学校成绩报告单涂改。家中养在校不守纪律,恶作剧,说谎,将学校成绩报告单涂改。家中养一鸽子,他对其异乎寻常地喜欢,吻之,为之洗澡,放学后即奔一鸽子,他对其异乎寻常地喜欢,吻之,为之洗澡,放学后即奔回逗它玩。有时会指使妹妹恶作剧。吃饭时不顾别人,挑喜欢的回逗它玩。有时会指使妹妹恶作剧。吃饭时不顾别
24、人,挑喜欢的菜吃。他的母亲说他是个典型的自私自利者。曾试用药物治疗,菜吃。他的母亲说他是个典型的自私自利者。曾试用药物治疗,但无效。但无效。4.4.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 特点是情绪不稳,易有行为冲动,缺乏自我控制。特点是情绪不稳,易有行为冲动,缺乏自我控制。(1 1)冲动型:)冲动型:或称爆发型人格障碍,特征是情感不稳定,常见愤或称爆发型人格障碍,特征是情感不稳定,常见愤怒暴发,导致暴力或冲动行为,在别人批评时尤易发生。缺乏怒暴发,导致暴力或冲动行为,在别人批评时尤易发生。缺乏自我控制,行为无计划性,不考虑后果。自我控制,行为无计划性,不考虑后果。(2 2)边缘型:)边缘型:除
25、情感不稳外,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目的和内除情感不稳外,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目的和内心的偏好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扭曲和模糊不清,常有持续的空虚心的偏好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扭曲和模糊不清,常有持续的空虚感。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连续的情感危机,可能感。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能导致连续的情感危机,可能以疯狂的努力以避免被人遗弃,并可能伴有一连串的自杀威胁以疯狂的努力以避免被人遗弃,并可能伴有一连串的自杀威胁或自伤行为。可见到不合适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的暴怒。或自伤行为。可见到不合适的强烈愤怒或难以控制的暴怒。5.5.表演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癔症型人格障碍)特点:特点:人
26、格发育较幼稚,不成熟,好表现自己,做作人格发育较幼稚,不成熟,好表现自己,做作夸张,引人注意,被人视为夸张,引人注意,被人视为“十三点十三点”;好依赖别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好依赖别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情感肤浅不真诚,情绪不稳定,往往有幻想倾向。情感肤浅不真诚,情绪不稳定,往往有幻想倾向。在应激状态下易发癔病。在应激状态下易发癔病。主要特点:主要特点:特征为犹豫不决,过分循规蹈矩,吝啬小气;以十全十美的特征为犹豫不决,过分循规蹈矩,吝啬小气;以十全十美的标准要求自己而为之紧张烦恼,以致拘谨小心,自我怀疑;为了标准要求自己而为之紧张烦恼,以致拘谨小心,自我怀疑;为了工作
27、,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要求别人按其方式去行事。工作,不顾乐趣和人际关系,要求别人按其方式去行事。这类人容易发生强迫性神经症。这类人容易发生强迫性神经症。正常人虽也可有若干强迫现象,但不影响工作与社交能力。正常人虽也可有若干强迫现象,但不影响工作与社交能力。6.6.强迫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7.7.回避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主要特点:把社交中遇到无足轻重的事看作是对他的嘲弄;非常敏把社交中遇到无足轻重的事看作是对他的嘲弄;非常敏感是否有人奚落他,以致与人保持一定距离;经常因不能获感是否有人奚落他,以致与人保持一定距离;经常因不能获得周围人的友情与肯定而苦恼;缺乏自尊心。得周围人的友情
28、与肯定而苦恼;缺乏自尊心。虽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隔离,但他希望与周围接触,这虽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隔离,但他希望与周围接触,这点是不同于分裂型人格障碍。点是不同于分裂型人格障碍。8.8.依赖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主要特点:缺乏自信,把自己看作无能、愚蠢、自愿自己从属别人,缺乏自信,把自己看作无能、愚蠢、自愿自己从属别人,任凭别人左右,如儿童时生活靠父母安排,成人时职业需靠配任凭别人左右,如儿童时生活靠父母安排,成人时职业需靠配偶决定;为了获得别人帮助,不惜迎奉讨好,忍受配偶的虐待。偶决定;为了获得别人帮助,不惜迎奉讨好,忍受配偶的虐待。由于缺乏独立活动能力,因此工作效能较差。由于缺乏独
29、立活动能力,因此工作效能较差。9.9.自恋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极端自我中心和惟我独尊的夸大想法,认为自己能力高强,极端自我中心和惟我独尊的夸大想法,认为自己能力高强,才华出众,貌美超群,时时处处表现自己,需经常获得人们的爱才华出众,貌美超群,时时处处表现自己,需经常获得人们的爱慕与注意。当遇到挫折或受批评时,则愤怒害羞,自卑空虚。人慕与注意。当遇到挫折或受批评时,则愤怒害羞,自卑空虚。人际关系不好,不顾道德地对人诈骗,唯利是图,要求人们给他好际关系不好,不顾道德地对人诈骗,唯利是图,要求人们给他好处,但不尽自己的责任。视人好与坏,持两极化态度。跟别人缺处,但不尽自己的责任。视人好与坏,持两
30、极化态度。跟别人缺乏情感交流。乏情感交流。10.10.被动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攻击型人格障碍 主要特征主要特征为用拖延、闲荡的方法故意使工作效率降低,实际为用拖延、闲荡的方法故意使工作效率降低,实际上是有潜力的,但习惯于反对提高工作效率,以致长期的社交和上是有潜力的,但习惯于反对提高工作效率,以致长期的社交和工作效率低下。这类人常缺乏自信,对前途悲观。工作效率低下。这类人常缺乏自信,对前途悲观。如儿童有对抗性格、逆反心理者,容易发展为此型障碍。如儿童有对抗性格、逆反心理者,容易发展为此型障碍。人格障碍的心理干预措施:人格障碍的心理干预措施:重视妊娠期心理卫生,注意幼儿期和学龄儿童的心理卫生教重视
31、妊娠期心理卫生,注意幼儿期和学龄儿童的心理卫生教育。一旦发现有行为障碍,要及时教育和纠正。育。一旦发现有行为障碍,要及时教育和纠正。一旦确定为人格异常,应着力重建他们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一旦确定为人格异常,应着力重建他们的心理和社会环境,不歧视他们,热情关怀、帮助他们,指导其尊重他人及自己。不歧视他们,热情关怀、帮助他们,指导其尊重他人及自己。药物治疗对人格障碍的某些症状有一定的疗效。药物治疗对人格障碍的某些症状有一定的疗效。心理治疗比较困难,通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启发认识和心理治疗比较困难,通过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启发认识和分析自己的人格缺陷,强调性格是可以改变的,鼓励改造自己的分析自己的人
32、格缺陷,强调性格是可以改变的,鼓励改造自己的性格及人际关系。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性格及人际关系。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四、四、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 (一(一)定义定义 是指一组以性对象歪曲和性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又称性异常、性变态、性倒错、性歪曲。(二)判别标准(二)判别标准1.其行为不符合当时社会认可的正常标准。2.其行为对他人可能造成伤害(如诱奸儿童和严重施虐狂。3.本人体验到痛苦。应排除器质性精神疾病、精神发育迟滞及其他精神疾病伴随的性行为异常。要与流氓和性犯罪相区别。相对的标准相对的标准 (1)(1)性身份障碍:性身份障碍:易性癖。易性癖。(2)(2)性偏好障碍:性偏好
33、障碍:异装癖、恋物癖、露阴癖、窥淫癖、摩擦癖、异装癖、恋物癖、露阴癖、窥淫癖、摩擦癖、施虐癖、受虐癖、口淫癖。施虐癖、受虐癖、口淫癖。(3)(3)性指向障碍:性指向障碍:同性恋、恋兽癖、恋尸癖、恋童癖。同性恋、恋兽癖、恋尸癖、恋童癖。(4)(4)其他:其他:恋污秽癖、恋尿癖、恋污秽癖、恋尿癖、恋粪癖、恋灌肠癖、恋粪癖、恋灌肠癖、乱伦、电话淫语癖、乱伦、电话淫语癖、淫书淫画癖等。淫书淫画癖等。(三)性心理障碍分类三)性心理障碍分类五、五、睡眠障碍睡眠障碍 概念:概念:v睡眠是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睡眠是周期性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和可逆的静息状态。v睡眠是一个主动的生理和心理过程。睡
34、眠是一个主动的生理和心理过程。v睡眠是与觉醒状态交替出现的生理状态。睡眠是与觉醒状态交替出现的生理状态。对刺激反应性降低意识的暂时中断维持基本生命活动能在“瞬间”唤醒睡眠的表现及特性:睡眠的表现及特性:睡眠睡眠 (sleepsleep):):正常成人正常成人约约20分分钟钟內可以入睡。內可以入睡。睡眠效率睡眠睡眠效率睡眠时间时间躺在床上的躺在床上的时间时间 睡眠效率睡眠效率90(一)失眠(一)失眠 睡眠发动与维持障碍。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睡眠发动与维持障碍。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它症状均继发于失眠。状况,其它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入睡困难入睡困难保持睡眠困难:保持睡眠
35、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易醒。睡眠不深、多梦、易醒。早醒型:早醒型:醒后不能再睡。醒后不能再睡。焦虑、抑郁或恐惧焦虑、抑郁或恐惧精神活动效率下降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妨碍社会功能。引发1.失眠类型失眠类型:2 2失眠的原因失眠的原因 (1 1)心理社会因素)心理社会因素 如过度疲劳或紧张、敏感、急躁,或对健康过度关心。特别如过度疲劳或紧张、敏感、急躁,或对健康过度关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的不良自我暗示是导致失眠和使失眠长久不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的不良自我暗示是导致失眠和使失眠长久不愈的重要心理因素。愈的重要心理因素。(2 2)环境与外在因素)环境与外在因素 异常的噪声、光线过强、睡眠环
36、境的改变、睡眠规律改变、异常的噪声、光线过强、睡眠环境的改变、睡眠规律改变、时差反应等都可影响入睡,或使觉醒次数增多和早醒。另外,入时差反应等都可影响入睡,或使觉醒次数增多和早醒。另外,入睡前饮用兴奋性饮料如咖啡、浓茶、酒等也可导致失眠,但这种睡前饮用兴奋性饮料如咖啡、浓茶、酒等也可导致失眠,但这种失眠均属暂时性。失眠均属暂时性。(3 3)疾病和药物因素的影响)疾病和药物因素的影响 躯体性疾病所造成的疼痛、呼吸困难、哮喘、频繁咳嗽等躯体性疾病所造成的疼痛、呼吸困难、哮喘、频繁咳嗽等都能影响睡眠。服用中枢兴奋性药物或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物突都能影响睡眠。服用中枢兴奋性药物或长期服用镇静安眠药物突然
37、停药也会出现失眠。然停药也会出现失眠。3.3.失眠的治疗失眠的治疗利眠宁 安定 舒乐安定脱尔烦 忆梦返 谷维素阿米替林 多虑平 (辅助)氟西汀 帕罗西汀 舍曲林(辅助)苯二氮卓类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TCATCASSRIsSSRIs(1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3.3.失眠的治疗失眠的治疗(2 2)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习惯 睡前不饮酒,不喝咖啡或浓茶;睡前睡前不饮酒,不喝咖啡或浓茶;睡前1 12 2小时不进行使身心小时不进行使身心兴奋活动,调节不安情绪,创造良好入睡环境。兴奋活动,调节不安情绪,创造良好入睡环境。(3 3)心理治疗)心理治疗 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调整认识态度
38、,消除不良自我暗示,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调整认识态度,消除不良自我暗示,减轻心理压力、紧张、焦虑和不安,保持愉快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紧张、焦虑和不安,保持愉快的情绪。(二)睡眠觉醒障碍(二)睡眠觉醒障碍1 1梦呓梦呓 梦呓又称说梦话,即梦中自言自语,所言内容大多与白天活动梦呓又称说梦话,即梦中自言自语,所言内容大多与白天活动有关,甚至可以与别人进行简单的对话,醒后绝大多数不能回忆。有关,甚至可以与别人进行简单的对话,醒后绝大多数不能回忆。梦呓出现在慢波睡眠期,可单独出现,也可并发于睡行症中。梦呓出现在慢波睡眠期,可单独出现,也可并发于睡行症中。2 2睡行症睡行症 睡行症又称夜游症、梦游症,多
39、见于儿童,发生在夜间睡眠睡行症又称夜游症、梦游症,多见于儿童,发生在夜间睡眠的前的前1/31/3期间。表现为在睡眠过程中以一种刻板的动作从床上起来,期间。表现为在睡眠过程中以一种刻板的动作从床上起来,穿衣、到室外徘徊或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做饭等,活动后可穿衣、到室外徘徊或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做饭等,活动后可自动回到床上睡觉也可以就地而睡,次日醒来对夜间的所作所为自动回到床上睡觉也可以就地而睡,次日醒来对夜间的所作所为不能回忆。不能回忆。(二)睡眠觉醒障碍(二)睡眠觉醒障碍3 3梦魇梦魇(yan)梦魇又称睡眠焦虑发作,发生在快波睡眠时期,常与噩梦魇又称睡眠焦虑发作,发生在快波睡眠时期,常与噩
40、梦有关,表现为在熟睡中突然出现紧张恐惧、呼吸急促、心梦有关,表现为在熟睡中突然出现紧张恐惧、呼吸急促、心率加快,常伴有窒息感。率加快,常伴有窒息感。4 4夜惊夜惊 表现为睡眠中惊叫、骚动、恐惧、不安、心跳呼吸加快、表现为睡眠中惊叫、骚动、恐惧、不安、心跳呼吸加快、出汗、不易被唤醒,通常发作数分钟后又入睡,多见于儿童,出汗、不易被唤醒,通常发作数分钟后又入睡,多见于儿童,多发生于睡眠前多发生于睡眠前1/31/3阶段的慢波睡眠期。阶段的慢波睡眠期。睡眠觉醒障碍的治疗:睡眠觉醒障碍的治疗:梦呓、睡行症、梦魇的治疗都应首先排除精神性疾病和梦呓、睡行症、梦魇的治疗都应首先排除精神性疾病和癫痫等器质性疾病
41、,然后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癫痫等器质性疾病,然后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影响睡眠的不良因素,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给予适当影响睡眠的不良因素,疏导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给予适当剂量安定药物,进行放松训练、催眠暗示等治疗。剂量安定药物,进行放松训练、催眠暗示等治疗。“世界睡眠日”(World Sleep Day)六、自杀行为六、自杀行为 月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自自杀杀意念意念:指的是自指的是自杀杀的想法、念的想法、念头,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头,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自杀未遂杀未遂:动机动机明白,明白,有自我毁灭的行为,有自我毁灭的行为,而有不同程度致死性而有不同程度致死性
42、的自的自残残行行为,但未导致死亡为,但未导致死亡。自自杀死亡杀死亡: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导致了采取有意毁灭自我的行为,导致了死亡。死亡。(一)自杀概述(一)自杀概述自杀自杀是指故意伤害(蓄意或自愿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是指故意伤害(蓄意或自愿地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意念自杀意念自杀未遂自杀未遂自杀死亡自杀死亡 类自杀(蓄意自伤或自杀姿态)类自杀(蓄意自伤或自杀姿态)有企图无行为有企图无行为有企图、有行为、无结果有企图、有行为、无结果有企图、有行为、有结果有企图、有行为、有结果死愿望不强,只想伤害自己死愿望不强,只想伤害自己 自杀死亡自杀死亡自杀未遂自杀未遂在一堂课的时间内中国至少有在
43、一堂课的时间内中国至少有2222人自杀死亡、人自杀死亡、180 180 人自杀未遂人自杀未遂。在世界各国自杀均被列为前十位死因之一;而在15岁35岁年龄组中被列为前三位死因之一。1 :10-20 1.1.自杀的共同目的是一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自杀的共同目的是一种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2.2.自杀的共同目标是终止个人的感觉或意识自杀的共同目标是终止个人的感觉或意识3.3.自杀的诱因通常是来自心理上不能忍受的痛自杀的诱因通常是来自心理上不能忍受的痛4.4.自杀的压力来源普遍来自不能满足的心理需要自杀的压力来源普遍来自不能满足的心理需要5.5.自杀者的情绪状态通常是无望及无助自杀者的情绪状态通常是无望及
44、无助 6.6.自杀者的个人认知状态通常是充满冲突和矛盾自杀者的个人认知状态通常是充满冲突和矛盾7.7.自杀者的理解力或领悟力通常是变得狭隘自杀者的理解力或领悟力通常是变得狭隘8.8.自杀者的行动通常是单向出路自杀者的行动通常是单向出路(不能回头不能回头)9.9.自杀者共同的人际交往行为是传递自己自杀者共同的人际交往行为是传递自己(自杀自杀)的意向的意向10.10.自杀者通常利用自杀作为一种一贯应付问题的方法自杀者通常利用自杀作为一种一贯应付问题的方法 Shneidman(1992)自自杀杀普普遍遍存存在在十十种种现现象象自杀普遍存在十种现象自杀普遍存在十种现象1精神障碍导致的自杀 据2000年
45、WHO公布的资料,精神障碍自杀占所有自杀个案的30%40%。2躯体疾病导致自杀 某些预后不良的疾病如恶性肿瘤,由于躯体疾病的痛苦,及其他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使患者容易走向自杀。(二)自杀的危险因素(二)自杀的危险因素3 3普通人群自杀普通人群自杀 缺乏理性的生活态度,喜欢从阴暗面看待事物,对社会、对缺乏理性的生活态度,喜欢从阴暗面看待事物,对社会、对他人抱有深刻的敌意。他人抱有深刻的敌意。适应能力差,应付困难的技能差。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或夸大适应能力差,应付困难的技能差。在挫折和困难面前或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自暴自弃;或过分绝对化、肯定化,不负性事件的危害性,自暴自弃;或过分绝对化、肯定化,不
46、能忍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能忍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对自己的认识定位不准确。人格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对自己的认识定位不准确。社交能力差,缺乏归属感,缺乏社会支持。社交能力差,缺乏归属感,缺乏社会支持。4 4宗教信徒自杀或集体自杀宗教信徒自杀或集体自杀 宗教信徒自杀是在某种邪教思想的控制下的一种集体无意宗教信徒自杀是在某种邪教思想的控制下的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冲动性行为。集体自杀多发生于青少年,主要是在暗示的识的冲动性行为。集体自杀多发生于青少年,主要是在暗示的作用下引起的精神错乱,即癔症的表现。作用下引起的精神错乱,即癔症的表现。(二)自杀的危险因素(二)自杀的危险因素抑郁症精
47、神活性物质滥用精神分裂症慢性或重性疾病人格障碍第一位因素第二位因素终身自杀率痛苦感、重负感、累赘感、恐惧感、自卑感、孤独感。反社会人格障碍死于自杀。1.1.精神障碍导致的自杀精神障碍导致的自杀 (三)自杀危险性评估与判断(三)自杀危险性评估与判断误解误解实际情况实际情况自杀是不可能预防的自杀是不可能预防的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大多数自杀是可以预防的自杀的发生是没有预兆的自杀的发生是没有预兆的自杀者在自杀前曾流露出相当多的征象自杀者在自杀前曾流露出相当多的征象自杀的人是真的想去死自杀的人是真的想去死大多数自杀者是矛盾的大多数自杀者是矛盾的谈论自杀的人不会真去死谈论自杀的人不会真去死大多数自杀者曾
48、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过自杀的意愿大多数自杀者曾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过自杀的意愿自杀的人都有精神病自杀的人都有精神病事实上并非如此,给自杀未遂者贴上事实上并非如此,给自杀未遂者贴上“精神病精神病”的标签,会使他们的标签,会使他们觉得受到了侮辱和歧视,往往成为他们再次自杀的原因觉得受到了侮辱和歧视,往往成为他们再次自杀的原因不能与有自杀念头的人谈自杀不能与有自杀念头的人谈自杀事实上与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可以及时发现他们的自杀企图,事实上与可能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可以及时发现他们的自杀企图,既可以对自杀危险性进行评估,也可以使他们体会到关爱、支持既可以对自杀危险性进行评估,也可以使他们体会到关爱、支
49、持和理解,降低自杀风险和理解,降低自杀风险有自杀行为者不需要精神医学有自杀行为者不需要精神医学干预干预事实上自杀者即使不能被诊断为精神疾病,至少其心理状态上是事实上自杀者即使不能被诊断为精神疾病,至少其心理状态上是不稳定的,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适当的精神药物治疗不稳定的,应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适当的精神药物治疗自杀过的人总是还会再自杀的自杀过的人总是还会再自杀的尽管一部分人还会去再次自杀,但相当多的人是可以避免再次自尽管一部分人还会去再次自杀,但相当多的人是可以避免再次自杀的杀的危机过去也就意味着自杀危险危机过去也就意味着自杀危险性解除性解除自杀者在危机干预中虽然可以缓解,但绝望的意
50、愿仍可能使他们自杀者在危机干预中虽然可以缓解,但绝望的意愿仍可能使他们采取自杀行动采取自杀行动表表7-17-1对对 自自 杀杀 及及 其其 预预 防防 的的 误误 解解 及及 实实 际际 情情 况:况:六岁以下的孩子不会自杀;近年来儿童自杀非常罕见;从心理动力和发展的观念来看,儿童抑郁症是不可能的;儿童不可能理解自杀的结局;从认知和躯体的角度看,儿童不可能完成自杀计划。有关儿童自杀的误解有关儿童自杀的误解(三)自杀危险性评估与判断(三)自杀危险性评估与判断 (三)自杀危险性评估与判断(三)自杀危险性评估与判断1.1.自杀动机自杀动机摆脱痛苦、逃避现实。摆脱痛苦、逃避现实。把对爱的人的恨转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