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豆丁强力推荐).doc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626532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4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豆丁强力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豆丁强力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豆丁强力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豆丁强力推荐).doc(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9.12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目 录第1章 总 论31.1 项目概述31.2 编制依据与原则41.3 研究过程及内容51.4 主要工程技术指标71.5 研究结论7第2章 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92.1项目地理位置概况92.2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92.3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132.4项目区域社会经济与公路运输发展的关系17第3章 功能定位及建设必要性183.1功能定位183.2 建设必要性分析18第4章 建设条件204.1自然地理条件204.2工程地质调查21第5章 工程总体设计225.1 设计原则225.2 采用规范及标准22

2、5.3工程技术与通行能力23第6章 工程方案256.1 设计原则与设计依据256.2 道路工程26第7章 环境影响评价357.1 道路对城镇环境的作用和评价目的357.2 环境评价的内容357.3 评价范围及评价标准367.4大气环境现状与评价环保措施367.5 声环境影响评价及措施377.6 水土流失影响评价377.7 工程与环保措施分析38第8章 劳动安全438.1 施工安全设施438.2 交通安全设施438.3 防震措施44第9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工程管理459.1 项目实施进度459.2 工程管理45第十章 招投标管理4710.1 招标依据4710.2 招标原则47第11章 投资估算及资

3、金筹措5011.1编制原则5011.2编制依据5011.3工程数量及投资估算50第十二章 问题与建议5312.1结论5312.2建议53附件:1、*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扬发改许发【2009】131号):市发改委关于*路新建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路新建工程区位图; 3、*路新建工程横断面图。第1章 总 论1.1 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2.项目建设单位及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市市政建设处法人代表:*3.项目性质:新建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根据*市城市道路路网规划和交通量预测结果对主次道路通行能力进行分析,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的要求,进行本项目的

4、可行性研究编制。*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总长2905米,路幅宽40米,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机动车道面积43575平方米,非机动车道面积31955平方米,人行道面积29050平方米,绿化面积11620平方米,行道树968株;排水近期采用雨污分流制,敷设雨水干管5810米,污水干管5810米(不包括各规划交叉口预埋雨水管道);新建桥梁2座,跨度分别为24米和30米,新建箱涵1座,跨度为6米;全线设照明线路5810米,路灯168盏,供电迁移4000米,弱电迁移8000米。路基设计考虑当地土质、水文特点,应对地基进行处理。道路路面采用双层沥青路面,沥青材料为进口材料,主干路基层选用水泥稳

5、定砂砾和天然砂砾。5.项目建设期:6个月6.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为11938.8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为11658.8万元,含:工程费用6088.64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5230.59万元(征用土地及拆迁安置费用4428.27万元);基本预备费339.58万元;建设期利息为280万元。、资金来源:本项目结合地方财政状况,资金筹措计划争取银行贷款资金:5600万元(占总投资46.9%),市财政拨款:6338.8万元(占总投资53.1%)。1.2 编制依据与原则1.2.1 编制依据1.*市1:5000地形图;2.*市“十一五”发展规划;3.*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4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5.建设部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1993年5月);6.建设部市政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2007年6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GJJ3790);8.建设部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条例;9.建设部、交通部颁布的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10.*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任务委托书。1.2.2 编制原则1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城市道路工程的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安排,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工程分步实施的关系;2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既要体现技术先进,积极合理,又要安全可靠;3贯彻城市道路为城市工业生

7、产发展服务,美化城市服务,为各行业服务的方针,同时大力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品位,确定合理的道路方案;4考虑建设区域的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建设发展。1.3 研究过程及内容1.3.1研究过程根据委托书的要求,我公司于2009年10月成立了*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组,进行基本资料的收集。10月初组织并成立了交通经济和工程设计两个外业调查组,对初拟的方案进行实地踏勘及全面系统的资料收集、整理等工作,对拟建的路线走向、起终点、路线主要控制点等问题征询了沿线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意见;对影响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工农业生产布局,交通量发展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8、相关公路的路况及历年交通量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了收集,并进行了交通量OD调查;踏勘了路线走向,调查了沿线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形、地貌、重要设施、水利工程等方面资料,在收集了上述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和预测,对各类方案的充分比选,在全体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于12月底完成了*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1.3.2 主要研究内容1调查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城建现状;2调查、研究路线走向方案,沿线主要控制点的合理性;3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4研究项目所在地区社会经济,交通运输发展趋势,进行道路交通量的预测;5研究建设项目的道路等

9、级、建设规模和主要技术指标;6研究拟建道路的起终点,主体工程方案设计及雨水、污水工程的设计、道路附属工程的设计;7研究拟建项目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对公路建设的影响程度;8预测项目建设后对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并提出环保措施;9计算主要工程量、估算工程投资;10根据资金筹措的可能,研究实施方案及工期安排;11提出存在的问题和建议。1.4 主要工程技术指标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 号项 目单位指 标备 注1项目路段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2道路类型城市级主干道3总路长km2.9054道路宽度m404.1其中:机动车道m154.2两侧绿化分隔带m2.04.3两侧非机动车道m5

10、.54.4两侧人行道m5.05道路横坡5.1其中:行车道1.5%5.2人行道2%6设计计算车速km/h407项目总投资万元11938.87.1其中:建设投资万元11658.87.2建设期间利息万元2808资金筹措万元8.1其中:银行贷款资金万元5600占总投资46.9%8.2市财政拨款万元6338.8占总投资53.1%9设计使用年限年201.5 研究结论1.项目的建设符合*市城市总体规划和路网规划的要求,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维扬甘泉新区路网,改善该区域东西向交通状况,方便与城区北部的联系,方便广大市民出行,提高群众生活质量。2项目的建设,将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景观,优化人居条件,提升城市品位。

11、3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改善和提升*市西北部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带动沿线土地增值。4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拉开城市骨架,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维扬区、邗江区的建设。5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改善投资环境,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第2章 区域社会经济与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2.1项目地理位置概况本项目地处*市西北部,甘泉新区内,东起扬子江北路,西至甘八路,是区域内一条重要的城市主干路。2.2 区域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2.2.1区域社会经济现状1.自然概况*市是江苏省长江北岸经济较发达的中心城市之一,东距上海300公里,西距南京100公里,南临长江,北接淮水,宁通公路横穿市域东西,京沪高速公路和京杭

12、大运河并驾齐驱纵贯南北,为水陆交通干道。*市现辖广陵、维扬、邗江3个区和宝应、仪征、高邮、江都4个县级市, 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市区面积980平方公里。规划建成区面积420平方公里。全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仪征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市3个区和仪征市的北部为丘陵。京杭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境内主要湖泊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除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以外,主要河流还有东西向的宝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2.行政区划及人口*

13、市下辖宝应、高邮、江都、仪征等四县(市)和广陵、维扬、邗江三个区。2008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459.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487人,增长0.12%。全市登记出生人口3.48万人,出生率7.58;死亡人口2.94万人,死亡率6.3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19。3.经济概况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3.29亿元,按可比价增长13.4%,连续七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一产增加值117.47亿元,增长5.0%;二产增加值897.71亿元,增长13.8%;三产增加值558.11亿元,增长14.5%。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7

14、.69:57.02:35.29调整为7.47:57.06:35.47,一产下降0.22个百分点,二产提高0.04个百分点,三产提高0.18个百分点。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2.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市历年社会经济主要指标变化见表2-1。 *市历年地区生产总值表 表2-1年份GDP(亿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1994265.3842.9117.81104.671995338.3053.79164.83119.681996351.1555.09185.38110.671997376.6757.74188.94129.991998401.5959.4

15、0194.17148.011999426.9761.65204.77160.562000472.1263.10231.40177.502001505.4667.25246.08192.132002558.9370.83272.60215.202003647.2269.92332.42244.882004788.1379.79419.87288.472005922.0289.29519.17313.5620061100946213852007131110174846220081573.29117.47897.71558.112.2.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及预测2.2.2.1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按

16、照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将建成“经济强市”、“文化大市”、“旅游名市”和“生态园林城市”,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具体目标是:确保在2010年前,全市达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000元(约3500美元),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8%,分别达到16000元(约2000美元)和8000元(约1000美元),在苏中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2018年、力争提前,实现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56000元(约7000美元)以上,城镇居

17、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0元(约4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000元(约2000美元)。 实现向“经济强市、文化大市、旅游名市、生态园林城市”跨越的目标,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市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3%以内,人口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市区城市化水平近期达到72%,远期达到85%,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科教优势更加突出,教育、卫生和体育设施水平配套基本齐全。*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 表2-2序号名称单位年份200520102020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785(12%)1380(12%)3330(9%)2市域户籍总人口万人4544584623市域外来人口万人101520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美元/人

18、200035008250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美元1250200048006产业结构比11:50:398:53:395:47:487城市化水平%5156662.2.2.2区域经济发展预测交通运输量常常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波动而变化,反映到具体的量值,即体现于客货运量和交通量的变化。研究表明某一区域的客货运量和交通量,往往与该区域的国民经济指标(如GDP,工农业生产总值等)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因此研究项目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是预测未来交通量发展规律的基础。通过调查分析,各市的经济指标(如GDP)受全省经济指标的控制,与全省经济发展指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因此根据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确定江苏省经

19、济发展指标,将*市与全省的经济进行回归,并结合各市未来的规划指标作相应的调整。 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预测表 表2-3年 份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江苏省GDP(亿元)291254522569266103673150924GDP增长率(%)9.89.38.98.47.8*市未来经济预测,采用相关模型,与全省的经济进行回归,并结合各市未来的规划指标作相应的调整。相关模型采用的公式为:Ej = a + bEt 式中:Ej- 各地级市的国内生产总值; Et- 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 a,b- 回归参数*市经济与全省经济的回归分析图见图2-3,经调整后的市经济预测值见表2-4。 *

20、市地区生产总值预测表 表2-4年 份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29年GDP值(亿元)1404 2220 3385 5136 7687增长率(%)10.19.68.88.78.42.3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2.3.1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公路、水运、铁路组成的综合运输网,通达全省,连接城乡。1.综合运量*市交通运输总量发展较为迅速,详见表2-7。 *市历年各市客运量及周转量 表2-5年度客运货运运量周转量运量周转量万人万人km万吨万吨km1997591534849038594923341998592835551938024840121999609536128946

21、33523260200062073743204686527558200163533965624867535608200265904138124933541569200368974340175223563216200474304667935514589238200581115156815806615688200686105517016382714263200794765969007016827300年均增长率6.15%6.99%9.92%16.0%从不同运输方式的分担组成上看,区域内交通运输结构与全省有着相似的发展趋势,公路运输正在迅速发展。在客运市场,公路运输已占到了绝对的市场,公路运输以其方

22、便灵活的特点赢得了大量的中短途客运量。水运基本已退出了客运竞争,但其在特定的长途货运方面还有相当强的优势。2.公路区域内目前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满足多方面交通需求的公路运输网络,目前区域内已基本达到乡乡有公路,村村可通车的交通运输格局。 2007年*市各级公路里程表(单位:km) 表2-6道路等级*市所占比例高速公路240 2.48%一级公路2762.85%二级公路106010.93%三级公路9459.75%四级公路569958.79%等外公路147415.21% 3.水运内河航运一直是区域内的重要运输形式,历史悠久,随着新一轮航道规划的实施,区域内已形成南北向以京杭运河为主,其他等级航道为

23、辅的内河航道运输网络。 2007年*市各级航道里程表(单位:km) 表2-7航道等级*市所占比例一级航道22.11.02%二级航道00三级航道12.410.57%四级航道17.450.81%五级航道44.532.06%六级航道241.5611.18%七级航道54.612.53%等外航道1768.3281.83%4.其他运输方式目前区域内无机场,规划在*邗江建立*机场;铁路建设在项目区域内刚刚起步,目前区域内无铁路主干线。5.公路网现状*市是江苏省苏中地区重要的公路枢纽城市之一。不仅是联系苏北苏南的南北向通道,还是联系西部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的东西向通道。根据城市发展形态和城镇体系布局、产业布局,

24、*公路网布局按照功能可分为三个层次:骨架层、干线层、一般公路。*市区域路网主骨架由高速公路组成的“二纵一横”的结构形式并在*市外围形成环城高速。干线公路主要由国省道组成,形成“四横三纵”的格局,具体见图2-6。2.3.2区域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根据*市“十一五”交通运输综合体系发展规划,*市公路网由高速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地方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组成。1.高速公路高速公路形成“一环七射”的格局。环线由*西北绕城公路京沪高速公路砖桥至丁伙段和宁通高速公路扬江段组成。七射包括宁通高速公路宁扬段、扬天高速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江海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江广段、京沪高速公路南延段、扬镇第二过江通道、润扬长江

25、公路大桥及其北接线。2.国省道干线公路国省道干线公路网为“五纵四横”结构。“五横”包括331省道盐金公路、332省道丹宝明公路、333省道曹邮仪公路、328国道、336省道海通都公路。“四纵”包括233省道射江公路、237省道淮江公路、244省道扬天公路、243省道扬瓜公路。干线层包括市域内的国省道、县际间重要出入公路。干线层的布局形态为由“八纵十横”的公路网组成。3.地方干线公路根据*市域公路网规划,*市境内将形成“九横十纵”的地方干线公路网,*市公路网规划见图2-5。4.铁路方面规划了淮扬铁路建设工程,在开工建设淮扬铁路路线的同时,在*境内增设宝应站、界首站、高邮站、杨庄站、江都站,规划淮

26、江铁路等级为I级,远期目标是将淮扬铁路南延过江,实现陇海线与沪宁线的连接。5.水运方面“十一五”期间*市将形成“四纵四横”干线航道网,“四纵”为:盐邵线、京航运河、芒稻河、三阳河;“四横”为:新通扬运河、高东线、仪扬河、盐宝线。2.4项目区域社会经济与公路运输发展的关系公路运输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说来,社会经济越发达,对公路运输的需求就越大,公路运输也就被带动起来;反过来分析,一个区域的公路运输越发达,交通越便利,就会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地区的资源和潜力,刺激经济的发展。上海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势头强劲,我省沿江联动开发的战略部署的实施,决定了这一地区内的交通发生量会有一个较长的

27、持续增长的过程。*地处南京都市圈北部,长三角城市群西缘,社会经济发展活跃,目前已形成了以电子、机械、化工、纺织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维扬经济开发区-甘泉新区,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为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持续发展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甘泉新区是*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也是维扬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第3章 功能定位及建设必要性3.1功能定位本项目作为*市西北部甘泉新区路网中的一条主干道,在区域路网中承担区域出行的主通道的功能,其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1.是甘泉新区城市路网的主骨架甘泉新区的道路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分为主干、次干及支路等层次,各部分紧密结合、各司其职,充分发挥

28、其本身的功能,本项目为甘泉新区路网中主干道的一部分,对区域路网的构建起到重要的作用,是路网主骨架。2.是扬子江北路在甘泉新区重要的连接道路本项目为区域内东西向的主干道,向东延伸至扬子江北路,与扬子江北路连接与市区互通,本项目连接甘泉新区与扬子江北路,快速实现市区交通流与扬子江北路的转换,扩大了扬子江北路的服务范围。本项目的建设将构筑区域内东西向交通主干道,区域主骨架路网。3.沿线商业、工业、住宅等出行的道路本项目位于甘泉新区,区域土地开发程度高,居民出行频繁,本项目将成为沿线居民出行的重要道路。3.2 建设必要性分析1.是加速推进*西北部城市建设的需要近几年来,*经济开发区、*新城西区建设发展

29、迅速,而城区西北部地区开发相对滞后。城市化发展需要基础设施先行,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将带动*西北部的建设,加快城市西北部地区的改造步伐,进一步完善甘泉新区基础设施功能,促进区域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设对推进*西北部城市建设有重要的意义。2.是加快甘泉新区现代化进程的需要*维扬经济开发区-甘泉新区是*发展最具潜力的区域之一,也是维扬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甘泉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区域内的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应抓紧时间完成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早日实现新区的城市化奠定基础。本项目的建设将完善新区道路网的建设,对加快甘泉新区现代化进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完善甘泉新

30、区路网结构的需要根据*维扬经济开发区-甘泉新区规划,其总体规划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西北绕城外西湖镇中心村、胡场村、俞桥村司徒庙路以北为界向西北发展至香巷水库共4平方公里,为“三新”产业园区;第二板块,以香巷水库为界向东北跨姚湾水库至扬子江路,共6平方公里为新区商住区;第三板块,从扬子江路向东北与邗江北山工业园相连接,共8平方公里为北部机电装备工业园区。良好的产业发展必然促进区域对外交通联系的密切,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区域路网的完善。第4章 建设条件4.1自然地理条件4.1.1地理位置本项目地处*市西北部,甘泉新区内,东起扬子江北路,西至甘八路,是区域内一条重要的城市主干路,路线全长2.90

31、5km,路基标准横断面宽度40m。4.1.2地形地貌项目路地处江苏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市区北部地形为丘陵,京杭运河以东和沿江地貌为长江三角洲漫滩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境内90%以上是平原, 河湖密布。*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仪征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4.1.3气候根据江苏省环境水文地质图集(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编),项目所在区域位于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033mm,年平均蒸发量918mm。降水量的不均衡是影响地下水位的主要因素。气候特点:冬季气候寒冷,春季气候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

32、爽。一年中最高气温为39.8,最低气温约-10,年平均气温:15,日平均温度低于0的日数年平均为20.7天,大于35的高温日数年平均为8天。无长期冻土分布。4.2工程地质调查4.2.1地层路段区域属长江北岸的低漫滩沉积地貌,地层层面清晰,地层分布起伏性较大。从钻孔资料来看,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由第四系全新统冲积、湖积物形成的,粉质粘土、粉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砂夹粉土等组成。钻探深度范围内第层淤泥质粉质粘土为软弱土层。4.2.2地质构造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处于我国东部下扬子准地台内的次一级构造:宁通构造带和淮阳山字型构造的交会复合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在宁通构造带和淮阳山字型构造的共同作用

33、下,形成一个近东西向的深凹仪征凹陷盆地。拟建场地位于凹陷盆地内。道路南端有东西向的十二圩瓜洲断裂带通过,该断裂规模大,切割深,长约20km,是仪征凹陷和宁镇隆起的边界断裂。根据史料和近期地震监测,项目路区域及周围古老的构造带已经处于稳定状态,新构造运动亦相对稳定,境内地震频率相对较低,场地区域地质构造稳定性较好。4.2.3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市境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第5章 工程总体设计5.1 设计原则1、对*路在*市总体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综合考虑,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做到在充分结合现状的基础上,尽量节省投资。2、严格执行国家的法规和行

34、业标准,遵守*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3、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道路各交叉口是采用平交还是立交,从整个路网规划及其交通组织和地形条件统一考虑,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分析。4、遵守工程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并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贯穿整个设计过程。5、根据各条道路的车辆组成等交通特性合理地选用横断面型式,并考虑足够的绿化用地,以减轻噪音、废气和震动等交通公害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及污染。5.2 采用规范及标准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CJJ77-98);4

3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5、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6、建设部“市政工程设计前期工作和设计组成及深度规定”。5.3工程技术与通行能力1工程技术*路地处*市西北部,甘泉新区内,东起扬子江北路,西至甘八路,是区域内一条重要的城市主干路,道路的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见下表。表5-1:主要技术标准序 号项 目单 位指 标备注1项目路段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2道路类型城市级主干道3总路长km2.9054道路宽度m404.1其中:中间机动车道m154.2绿化分隔带(两侧)m2.04.3非机动车道(两侧)m5.54.4人行道(两侧)m5.05道路横坡5.1其中:机动道1.5%5.2人行道2%6设计计

36、算车速km/h502.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机动车道设计通行能力为:Nm = cNpNm 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c 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分类系数,取0.8;Np 一条车道的路段可能通行能力(Pcu/h),取1690Pcu/h;道路的设计通行能力不仅取决于道路提供服务的好坏程度,同时还受到车道数、车道宽度、自行车和交叉口的影响。Na = NmcnNa 单向车道设计通行能力(Pcu/h); 自行车影响修正系数,取1.0; 车道宽度修正系数,取1.11;c 交叉口影响修正系数,取0.8;n 车道数修正系数,取2.6;则*路的单向设计通行能力:3121pcu/h。第6章 工程方案6.1

37、 设计原则与设计依据6.1.1 设计原则1、符合*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2、结合实际情况,处理好近期与远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使建设具有科学性、超前性,避免短期所为。3、遵守工程安全、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并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贯穿整个设计过程。4、坚持以人为本,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合理布置各项配套设施。5、应满足城市级主干道的车速要求,设计行车速度为50公里/小时。6、道路横断面的标准通过计算确定,横断面设计应满足交通、环境及市政公用管线铺设需要,合乎科学并满足规范。7、为了避免将来重复开挖建设,必须贯彻“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管线建设与地面道路工程同步进行。8、

38、 根据各条道路的车辆组成等交通特性合理地选用横断面型式,并考虑足够的绿化用地,以减轻噪音、废气和震动等交通公害对沿线环境的影响及污染。6.1.2 设计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1997修订版);室外排水设

39、计规范(GBJ14-87)(1997修订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城市道路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合订本(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建设部“市政工程设计前期工作和设计组成及深度规定”。6.2 道路工程6.2.1 建设内容起点、终点本项目地处*市西北部,甘泉新区内,起点为扬子江北路,终点于甘八路,是区域内一条重要的城市主干路,总长2.905公里。6.2.2 规划总体路线方案根据

40、*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的道路网规划的总体布置,平面路线不变,如果遇特殊结构障碍物,局部调整,报市规划局审批。6.2.3道路等级确定根据城市道路系统分城市环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本项目拟建道宽度为40米,属于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50KM/h,道路横向布置为中间15米宽机动车道,两侧分别为2.0米宽绿化分隔带、5.5米宽非机动车道和5米宽人行道(详见横断面图)。6.2.4 横断面布置1.设计原则道路横断面设计应在城市规划的红线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布置、各组成部分尺寸及比例应按道路类别、级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

41、通组织、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绿化、地形等因素统一安排,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对现有道路改建应采取工程措施与交通管理相结合的办法,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保障交通安全。各级道路的机动车车道宽度应根据车型及计算行车速度确定。机动车车道宽度见下表。*路规划宽度为40米,根据该路段的性质和交通流量,对横断面进行方案布置。2.方案设计路幅布置为:机动车道宽15米,两侧分别为绿化分隔带宽2.0米,非机动车道宽5.5米,人行道宽5米(详见横断面图)。该方案的特点是:机、非分开各行其道,沿线单位和居民的出入通过非机动车道再进入机动车道,使得机动车四个有效车道得到保证,提高了道路的通行能力,较好地解决了各种交通流的畅通运行。6.2.5主叉口的布置一般城市道路相交叉宜为平交为主,与高速路、快速路、铁路相交时,根据需要可设置分离式、半互通式、全互通式立体交叉。该项目与城市道路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相交的地点不多,主要与扬子江北路、甘八路设置交叉口,本项目主要考虑与主干路、次干路相交的平面布置形式,根据*市总体规划要求,采用平面交叉,实施交通渠化,以提高通行能力。6.2.6设计方案该项目统称*路(扬子江北路至甘八路)道路宽度40米,横断布置形式为5.0-5.5-2-15-2-5.5-5.0,设计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