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史料构建高效历史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活史料构建高效历史课堂.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用“活史料构建高效历史课堂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学习兴趣思维能力历史一项重要的特点是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不可能再次出现,所以很难直接观察。在此情况下,过去遗留下来的史料就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历史的重要桥梁,因此,史料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就必须从史料出发。现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中明确规定,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高中历史老师在课堂中,应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史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运用史料进
2、行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教材中固有的知识,而且可以掌握获得这些知识的方法和能力(其中就包括了“处理史料”等方法的学习),进而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新课程、新高考改革理念指导下,史料教学日益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式之一。笔者结合岳麓版必修新文化运动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用“活”史料,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尝试。一、引用史料,营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新文化运动一课,我出示图片“袁世凯复辟期间到天坛拜祭”,提问学生:“这件事发生在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为什么还会有复辟帝制的丑剧发生?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通过引用史料营造历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调动他们对真实历史
3、的认知积极性。这样,课堂一开始,学生就能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二、利用史料,以史导论,提升思维能力。教学中,教师合理利用史料,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中得出推论,加深对“以史导论”的理解。由此,通过提取、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历史意识。三、应用史料,探究历史,拓展思维空间。教学中,教师要应用不同的史料,鼓励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尽量克服传统思维的定势,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较完整的认识,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新文化运动一课,讲到“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时,我提供了三段材料。一是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
4、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二是胡适的白话诗乐观:这棵大树很可恶,他碍着我的路!来!快把他砍倒了,把树根亦掘去。哈哈!好了!三是一段笑话:同在北大任教的守旧派黄侃反对胡适提倡白话文。黄侃给学生讲课时,又谈起白话文,他说:“白话文与文言文孰优孰劣,毋费过多笔墨。比如胡适的妻子死了,家人发电报通知胡适本人,若用文言文,妻丧速归即可;若用白话文,就要写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呀11个字,其电报费要比用文言文贵两倍。”全场捧腹大笑。教师在此设问: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言文被白话文所替代。可是,我们真的要彻底抛弃文言文吗?通过多段史料,学生明白了白话文固然通俗易懂,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但从传承中华古文明角度看文言文不应该被抛弃。通过史料,学生不难对“反对旧文学”形成客观辩证的认识。这样做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有助于帮助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历史,提升历史思维能力。总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合理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精神,提升思维能力,努力构建高效历史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