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经典论治肾系水肿.docx

上传人:教**** 文档编号:8625716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医经典论治肾系水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中医经典论治肾系水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医经典论治肾系水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医经典论治肾系水肿.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论中医经典论治肾系水肿摘要:水肿一症可见于各个系统疾病中,最多见于肾脏疾病,是肾脏疾病治疗过程中所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祖国医学博大精深,自内经起就对水肿有一定的认识,后世医家也都纷纷对其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中医治疗水肿时虽然可能明显显效所需的时间较利尿剂来说缓慢的多,但中医更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制止了水肿的发生,所以研究中医在肾系水肿治疗中的应用,客观评价中医治疗肾系水肿的效果,十分有意义。关键词:中医经典;肾系水肿随着现代医学中利尿剂的使用,其立竿见影的效果使之逐渐成为人们治疗水肿的首选,更多临床医生倾向于应用利尿剂利尿来治疗水肿。但很快,利尿剂无效及停药后水肿病情反复

2、等问题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应用利尿剂治疗水肿仅仅通过对症利小便达到消除水肿的目的,并未从根本解决水肿的问题。中医治疗水肿时虽然可能明显显效所需的时间较利尿剂来说缓慢的多,但中医治疗水肿不仅是为了消除水肿,更重要的是从根源上制止了水肿的发生,所以研究中医在肾系水肿治疗中的应用,客观评价中医治疗肾系水肿的效果,十分有意义。一、黄帝内经中的水肿论治黄帝内经为现存最早的医学书籍,内容精辟,记载有丰富的中医理论。内经中关于水肿虽谈不上大篇幅的论述,但其阐述的水肿理论谓之经典,为后世医家治疗水肿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水肿在内经称之为“水”,亦有用“水肿”、“水胀”来表达水肿的含义。后世医书中对于水肿的称呼

3、有沿用“水”的,有全部改为“水肿”的,也有称为“水气”的,虽称呼各不相同,但所论及的均是水液滁留体内或是泛滥肌肤之病。关于水病的临床表现,灵枢水胀描述为:“水始起也,目案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炎。”从中可看出这与现代医学描述的水肿表现非常相似,可见眼睑、头面部、四肢、腰背的浮肿,男性还可见阴囊的水肿,病情较重者可出现胸水、心包积液,引起咳喘、胸闷等不适,出现腹水使腹胀大如鼓。内经中记载有很多种引起水肿的疾病,有按水肿病因命名的“风水”、“肾风”、“溢饮”,有按水肿特点命名的“石水”、“涌水”,还有因五脏功能失调引起的水肿。现代医学中水肿也仅是个

4、症状,引起水肿的原因有很多,各个系统的疾病皆可出现水肿的症状。二、伤寒杂病论中的水肿论治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一书中针对不同病证通过对长期临床实践的,记载有完善的理法方药。关于水肿的认识及治疗,伤寒论分散论述在各个按六经病分类的章节中,金匾要略则专有一篇集中论述了水肿一病,即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不但补充了内经中水肿治疗方药的匾乏,其中的经方令人百试效验,可谓是留给后人宝贵的临床经验。张仲景提出水气病有五种,即“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相对而言,黄汗并不是那么常见,故下文着重阐述其他四种水气病的定义及治疗。风水汗出乃愈,故治疗当发其汗,去在表之邪,在表之水气。尤怡日:“宜驱散

5、风气为主,风去则水自下也。”针对风水的不同情况,仲景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药。仲景提出水肿治疗大原则有二:其一,“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应用了顺势利导的原则治水消肿,依据水肿的趋势,下趋之势则利小便,外出之势则发其汗;其二,诸病水者“渴而不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提醒人们应用发汗法治疗水肿时应注意病人是否存在口渴和小便数,二者皆为津液亏损之象,不可再发其汗竭其阴液。三、古代医家对中医经典水肿论治的发挥及补充1.水肿的病机方面脾肾二脏与水肿关系极为密切,历代医家都认为脾肾二脏功能失调是水肿发生的主要原因。隋代医家巢元方认为水病之候皆由脾肾俱虚所致,诸病源候论水肿病

6、诸候一篇中多次提到此观点。他认为由于脾气亏虚,无以运化水湿,故脾虚不能制水。风水虽因汗出当风,风客于肾所病,但究其汗出缘由,为脾肾劳虚所致。大腹水肿更因大病、积虚劳损以致脾肾亏虚而引起。清代医家程国彭在医学心悟提出水肿有“表里、寒热、肾胃”之分,其中肾胃之分区别的是肾经聚水和胃经蓄水,“先喘而后肿者,肾经聚水也,先肿而后喘,或但肿而不喘者,胃经蓄水也”,当分别论治。严用和认为真阳亏虚为水肿形成的主要病机,这里的真阳指的是脾、胃、肾之阳。由于脾、胃阳气的不足,入胃水饮无以温化,滞留为寒水,肾阳不足,失以温煦、蒸腾作用,寒水不化,肾失摄水而肾水不流,脾失舍水而脾舍通塞,水邪流泛全身,小便不利,发为

7、水肿。2.水肿的治疗方面唐代医家孙思邀和清代医家陈士铎等人认为水肿一病虽为脾肾诸脏之虚所治,治本须补虚,但光靠补虚扶正是不够的,不能忽视标实的存在,故提出治疗水肿“虚损而来但不可独治以补”,须在需要的时候当机立断祛水实邢。宋代医家严用和关于水肿的治疗提倡宜“先实脾土,次温肾水”,治疗应从补土实脾,温补脾阳开始,而后温补肾阳。济生方:“先实脾土,脾实则能舍水,土得其政,面色纯黄,江河通流,肾水行炎,肿满自消。次温肾水,骨髓坚固,气血乃从,极阴不能化水成冰,中焦温和,阴水伴流,然后肿满自消而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乃平。”实脾土用实脾散,温肾水用复元丹。元代医家朱丹溪关于水肿的治疗重视补益脾胃,在丹溪心法中提出宜“补中行湿利小便”。他认为“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脾虚是水肿病机的关键,“当以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培土实脾有助于恢复脾运化水湿,调畅气机的功能,脾气健运水则自行,从而到达利水消肿的目的。四、结语医治疗肾系水肿具有一定优势,主要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以提高患者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为主要特点。客观评价中医治疗肾系水肿的疗效需要提供治疗中合用的西药及必要的西医诊断帮助评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